第一篇:“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学习摘要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学习摘要
发表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作者:jy 【编辑录入:jy】
第一章“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与研究总论
一、改革的背景:P2
1、当代社会文化转型的复杂性与学生语文学习的关系:(1)、全球化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英语冲击
(2)、信息化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个人语言与思维方式的变化(3)、后现代文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状况
2、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复杂性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当代学校将向现代型学校转型,涉及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五个方面。
3、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与语文教师发展的关系:
(1)、改革针对的主要问题:讲读中心化、方法技术化、无人化、目标单一化(2)、改革研究的类型、问题域和关键词
(3)、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尚需深化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学的问题状态还大致未变、学生意识尚需加强、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教学价值观尚待重建、语文教学的过程结构缺乏系统建构。
二、研究历程和基本任务:P16
1、研究历程:探索性研究阶段、发展性研究阶段、成型性研究阶段
2、性质和任务:转型性变革、任务一是入门,二是绘图。
第二章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价值理念结构
“新基础教育”教学价值观+语文学科教学价值观+语文教学活动价值观
一、教学共通价值观: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P28
二、语文学科教学价值观:P29
1、语文: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的综合。汉语是基础性构成(能用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文学是提升性构成(提升学生汉语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展现汉语的准确、精致和优雅)。P34
2、语文知识:汉语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综合。
3、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听话能力、说话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每一种语文能力在每一个年段都要尽可能形成体系,同一个能力不同年段的差异点、衔接点和生长点也要尽量明确。
4、语文教学不同层面的育人价值:P38
(1)、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打造中国儿童的汉语根基、精神根基和文化根基;形成儿童的言语个性和风格。
(2)、从教学方法与工具的角度:教学方法和工具,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3)、从语文学科活动的角度:应渗透育人价值。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P41
1、教学设计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
(1)、在语文学科整体策划中转化和渗透新价值观: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性的重组与加工,即将语文知识按结构关系进行重组,从而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即实行单元结构化教学,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中实行“长程两段式”的教学时间配置和教学方法。
(2)、在每节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上转化和渗透新价值观:P45 强调以学生分析和教材分析作为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的两大依据。学生分析、教材分析、目标制定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
在学生分析时,应首先考虑学生的年级特征和班级特征,同时具体分析学生在面对一篇新的文本时:A、已有的基础是什么?如已经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情感状态、态度、价值观、学习兴趣和成长需要?对学生已有基础的分析,不能抽象,必须具体到一年或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所奠定的基础。B、要理解和掌握这一文本,还缺失什么?如是否缺失相应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C、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导致困难和障碍产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能力提升点又是什么?D、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什么?即教师要具有年级意识、学期意识、班级意识和学生差异意识、提升意识。
在教材分析时,教师应注意:A、要克服依赖教参的弊病。要融进自身的生命体验,创造性地解读教材。B、要有单元结构意识。要把一篇文本放在一个单元的结构背景下进行解读,寻找其在单元内的独特定位。C、要基于学生立场。教师应基于教师立场和学生立场对教材进行二次解读。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应该融合起来,不能割裂。
2、教学过程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1)、使语文课堂成为开放性的课堂:
向学生开放、向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向生活世界开放、向不确定性开放。(2)、使语文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有机课堂:
打破教案意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捕捉课堂上的语文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集聚生成和交互反馈。
(3)、使语文课堂成为关怀学生生命的课堂:(4)、使语文课堂成为各种资源价值提升的课堂:
3、教学反思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
(1)、以“新教学价值观转化渗透和具体综合的过程及成效”为核心进行反思。主要反思“目标”、反思“转化”、反思“资源”、反思“提问”、反思“问题”、反思“改进”。(2)、教学反思不是一次性的。
一度反思是说课反思、二度反思是听了其他老师的评课后再一次进行的反思。其次,教学反思要从现场研讨到后续研究。具体做法有:反思性后续、重建性后续、写作性后续、评价性后续。
第二篇:《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读后感(邹玉)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读后感
整个暑假期间,我反复地研读了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撰写的《“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一书后,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位进入江湖不久的侠士得到了一本武林秘籍一样,对教育的理解进入了更高的境界,在平时工作中曾困惑我的一些问题,霎时间变得豁然开朗,一切清晰了起来。
追随着叶老师,感受着她的研究心血,探访叶教授的经典教育教学理论。在阅读中,我时而沉思,时而欢跃,时而皱眉,时而欣喜。阅读在行进,可我却总是忍不住思考叶澜教授多次提出的“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去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短短的几句话,在我的心中激起千层浪。叶教授还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不禁感触万千。
在“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个理念的影响下,我开始把课堂上的时间,空间和提问权,质疑权和评价权还给了学生,通过课堂的开放让学生动起来。经过反思,我的开放还存有弊端。
1、缺少向全体学生的全程性开放。
在上课的时候,心目中往往只有少数或者个别喜欢发言的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大多数的学生都沉默不语,我知道自己没有做到让课堂的重心下移,应该下移到小组,下移到每个学生那里去。我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某一环节开放,如设计了开放性导入,让学生对文本自由发问自由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只是开放了这一个环节,其他环节又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所以这样的开放不是全程性的开放。
2、缺少有结构性的开放。
我在课堂上的多次开放,还采用了多种组织形式,如小组交流,小组朗读等,但是还是感觉中间好像有脱节现象,追究原因就是不同环节之间的开放是孤立的点,点点之间没有关联。
3、缺少回收与生成的开放。
在教学的时候只忙于放,但是对于开放生成的各种资源,包括学生的问题,观点,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乃至各种错误,不知如何“回收”和“应对”。在一次评课的时候,S老师说过她是如何利用生成资源的及如何应变的。在听《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阅读课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子的回答不在老师的预设之中,说这个扫路人的子女肯定不孝顺,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在这么危险的山上扫路。机智的老师没有被这个冷问题打蒙,而是出于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就顺着说下去,“是啊,你很会动脑筋,透过这个老人,你看到了一个社会现象……”但愿我今后的课堂上面对生成的资源,也能及时地回收和应对。
4、缺少实质的开放。
这种现象最常见于小组讨论之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比如:“你从课文的那些语句当中理解这个人物的爱国的精神的”,仅仅一分钟就喊停,然后组织全班交流。这么短的时间,学生的个体没有得到充分思考,几乎不可能有什么实质性的讨论,结果开放就是成为了一种形式,成为教师为了教学必须完成的一个环节。针对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基础普遍弱势的特殊情况下,更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然后交流,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新基础教育”让我知道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于是,我不再为孩子们的差异而烦恼,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孩子们在各个方面,各个阶段都可能存在差异,而这也是一种难得的资源。他让我认识到学生虽然幼稚和存在不足,但却是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学生首先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的人。
在今天,我不敢说,我再也不会抱怨,也不敢说,我真的还会更“从容“,但我相信,我会不再因孩子们学不会某个知识点而责备他们,而是努力地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我也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和心态,真正与孩子们共成长!
第三篇:读《“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有感
读《“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有感
常州花园第二小学 曹春媛
寒假期间,我认真地阅读了华东师大吴亚萍教授撰写的《“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一书,书中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不由自主地徜徉在这片书海中,对教育的理解进入了更高的境界,在平时工作中曾困惑我的一些问题,霎时间变得豁然开朗,一切清晰了起来。
追随着吴老师,感受着她的研究心血,探访吴教授的经典教育教学理论。在阅读中,我时而沉思,时而欢跃,时而皱眉,时而欣喜。感悟一:师,生,何等重要!
书中不断的在重申“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的个人发展”,“教材的育人价值”等词语,都与“人”是息息相关的。我理解了“新基础”课题组的工作人员们,对中国教育改革的一种责任与关怀。它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等问题,而开始关注到教育中的每一个“人”。
学生并不是一张张白纸,而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接触了不同的事物、知识基础不太均衡的集体。身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前经验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也不再是“蜡炬成灰泪始干”状态,书中一再强调只有教师的发展才有学生更好的发展。所以这改革是“人”的改革,是师生的共同改革。感悟二:结构比知识的教学更重要!
“承前启后” 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词语。书中不仅分类介绍小学及初中数学所学的知识点内容,更将其承前启后的知识及进入和讲解方式做了详细而规范的阐述。使人先从整体进入数学学科的教学,然后理清知识结构,再到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知识结构与育人价值,最后细致到各年级教学要求与建议。如:数概念教学中《二年级万以内数认识的教学》中指出,万以内数认识是整数认识的第二次大的循环。作为第二次循环的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在第一次循环中的认识状况,另一方面要明确第一次循环中教学核心任务,把握与第一次循环认识的区别与联系。为了实现目标追求,书中给出教学中的注意事项:第一,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成千上万”的数概念建立感性认识和理解它们的现实意义。第二,注意利用学生已形成的数的知识结构基础,帮助学生尝试运用结构支撑实现万以内数认识的主动迁移。第三,注意沟通万以内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络,帮助学生提炼和掌握恨以内数认识的方法结构。学生对数认识的框架结构和法的认识方法。在这样详实的理论与实例结合的培训下,我更清晰了日后该朝哪个方向,该如何的展开自己的教学工作。感悟三:互动而开放的教育 抛出一道题,造成全员讨论的画面就是开放了吗?不!开放应该是一种互动式的开放;一种既是有向的,还是拓展延伸的开放。比如以学生资源生成为目的的“有向开放”,是教师在确认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提出指向目标实现的开放性问题,激活学生的相关资源,为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平台。以促进拓展生成为目的的“开放延伸”,这个教学环节也同样面向全体提供每个学生思考的机会,提供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同样需要形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而不只是由教师、也不只是由学生单方面地进行总结。开放是关注到一个个体的开放。那就需要有设计的提问,敏感的捕捉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资源”,再“并联式”的同时呈现学生的基础性资源,形成有效互动。提供每个学生思考的机会,课堂才会和谐和而快乐的,思考才会自主而灵动。
真正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有学科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敏锐的应变机智。这就引发了我的感悟四。
感悟四:为了孩子,更用心的充实自己吧!
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为了自己,用心的发展孩子吧!因为这本书也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教师的职业价值。教师与孩子是在同时成长和发展的,只有不断的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才能成为专业人士;只有在专业而用心的教育,才能有腾飞的学生。
我们不难发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是新基础教育的立足点!在这一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所有的教师都应努力地去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才会把学生真正看作教学的共同创造者。
“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让我们一起在这百花盛开的季节倾听花开的美妙声音吧!
第四篇:读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读《“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常州市新桥实验小学
万小红
暑假是充电的日子,在这个暑假我学习了《“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这本书,重点学习了第五章“小学数与代数知识的教学”其中的第三段:数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
1、意义关联的原则
所谓意义关联的原则就是教师要注意在抽象的数与具体的物质实体之间建立两方面的意义关联:既要帮助学生认识数是反映不同的物质实体的共同属性,又要帮助学生经历将数与具体的物质实体相分离的抽象过程,使学生能够感受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意义。在数概念认识的初期,考虑到学生年龄尚小(特别是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可由老师提供丰富的生活情境;在数概念认识的中后期,则由学生自己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有关数的材料,教师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学会从多种渠道发现和搜集信息。
2、创造生成的原则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学习人类祖先在发明创造数过程中的伟大智慧,要改变教材呈现知识的顺序,把断裂的知识进行修复,引导学生先借助已有的数位顺序表(如百位、十位、个位的数位表),运用已有结构主动认识读写(如百以上至千之间的数),然后发现还有更大的数存在(如十个百),而已有数位表已不能容纳更大的数位的需求(建立万位),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历新的数、计数单位和数位的不断的创造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把握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构造特点,还可以运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不断地创造生成新的数,更可以感受和习得前人发明创造的伟大智慧。
3、关系沟通的原则
小学阶段数概念的认识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整数又分解为多个认识循环(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认识、大数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两个层面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一个是整数内部层面的关系沟通,一个是整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沟通。就整数内部层面的关系沟通而言,主要的沟通任务有:一是要沟通各个数位这间的进率关系,揭示十进位计数法的构造特点,使学生能够把握和运用十进位计数法的结构;二是要沟通各个循环的数的读写结构的关系,使学生经历数的读写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整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沟通而言,主要的沟通任务有:一是要沟通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内容之间的关系,揭示数概念体系的知识框架,即整数、小数和分数从表面上看各不相同,但都是从数的意义,组成、读写、排序和分类等方面来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数概念认知的结构化;二是沟通整数与分数之间的实体关系和抽象关系,揭示分数概念中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感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抽象意义,基本单位与组成;三是要沟通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的构造特点创造生成新的小数。
如果没有进行任何研究光看这些理论,会让人觉得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经历了一学年的学习与实践之后,回头再来看这些理论,又有一些新的认识。就拿《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来说,细看这一节课我们可以找到这几个原则在本节课中的落实:
这节是明强小学李静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处理的大环节跟我们研究的是一致的:
一、在情景中读数。
二、在数位顺序表中读数,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经历“万”的形成过程,生成新的计数单位“万位”。不同的是细节的处理。
再次反思:
第一,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成千上万”的数概念建立感性认识和理解它们的现实意义。第一环节在情境中读数。特别有意义的是这些数是学生在自己的身边搜集而来的,是在自己的生活认识的基础上展示出来的,在这里学生自然而然的把这些抽象的数与所代表的具体实物联系起来,使得意义关联的原则落到实处。
第二,注意利用学生已形成的数的知识结构基础,帮助学生尝试运用结构支撑实现万以内数认识的主动迁移。
因为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数,所以在这里万以内的数就是第二次循环,对于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并且有比较好的知识结构的学生来说只需要进行内化,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就可以形成更丰富的数概念了。
收集资源: 第一层次的收:没0的数,末尾有0的数,并归纳小结相应的读法:高位起,依次读,末尾0都不读。(这是原有的结构基础,这里是唤醒学生的记忆。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思维的方式)
第二层次的收:中间有0的数,这些0都在什么数位上?这些数的读法又怎样?师生一起提炼法则:中间0读一个。
师:没0的高位起,依次读,末尾0都不读,跟前面千以内数的读法是一样的。中间有0的情况比较复杂,读一读,想想是怎么读的?分别在什么数位上?怎么的?
学生互相合作说一说。
这里体现了关系沟通的原则,百以内的数与万以内的数在读法上有相同也有不同,要求学生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找到沟通,得到有效的读数法则,在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纳入新的读法,学生学习起来没有觉得知识断裂,没有单独的为学习万以内的数下很大的力气,就这样一气呵成,完成了万以内数的读法的提炼:高位起,依次读,末尾0都不读,中间0读一个。
第三,注意沟通万以内数与百以内数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提炼和掌握万以内数认识的方法结构。
认识万位,感受一万有多大这个过程体现了创造生成的原则:引导学生先借助已有的数位顺序表(如百位、十位、个位的数位表),运用已有结构主动认识读写(如百以上至千之间的数),然后发现还有更大的数存在(如十个百),而已有数位表已不能容纳更大的数位的需求(建立万位),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历新的数、计数单位和数位的不断的创造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把握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构造特点,还可以运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不断地创造生成新的数,更可以感受和习得前人发明创造的伟大智慧。
写了一些自己的反思,越来越觉得只有亲自去实践了、摸索了,才会知道它设计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背后所依据的理论又是什么,我们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当追根索源之后越来越发现,新基础是多么值得去研究的一门学问。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反思,我感觉跟它又走近了一步。
第五篇:《新教育改革纲要语文教学改革指导》读后感讲解
《新教育改革纲要语文教学改革指导》读后感
符贻敏
去年刚接触新基础的时候,我阅读了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论》,很遗憾,对书中深奥的理论知识,一知半解。今年叶澜老师又及时地给我们送来一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精神大餐——《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书中关于语文教师的发展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读了以后,我对于平时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新基础理念相联系,还颇有收获。使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疑惑一下子找到了答案。
在“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个理念的影响下,我开始把课堂上的时间,空间和提问权,质疑权和评价权还给了学生,通过课堂的开放让学生动起来。经过反思,我的开放还存有弊端。
1、缺少向全体学生的全程性开放。
在上课的时候,心目中往往只有少数或者个别喜欢发言的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大多数的学生都沉默不语,我知道自己没有做到让课堂的重心下移,应该下移到小组,下移到每个学生那里去。我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某一环节开放,如设计了开放性导入,让学生对文本自由发问自由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只是开放了这一个环节,其他环节又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所以这样的开放不是全程性的开放。
2、缺少有结构性的开放。
我在课堂上的多次开放,还采用了多种组织形式,如小组交流,小组朗读等,但是还是感觉中间好像有脱节现象,追究原因就是不同环节之间的开放是孤立的点,点点之间没有关联。
3、缺少回收与生成的开放。
在教学的时候只忙于放,但是对于开放生成的各种资源,包括学生的问题,观点,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乃至各种错误,不知如何“回收”和“应对”。在一次评课的时候,S老师说过她是如何利用生成资源的及如何应变的。在听《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阅读课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子的回答不在老师的预设之中,说这个扫路人的子女肯定不孝顺,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在这么危险的山上扫路。机智的老师没有被这个冷问题打蒙,而是出于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就顺着说下去,“是啊,你很会动脑筋,透过这个老人,你看到了一个社会现象……”但愿我今后的课堂上面对生成的资源,也能及时地回收和应对。
4、缺少实质的开放。
这种现象最常见于小组讨论之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比如:“你从课文的那些语句当中理解这个人物的爱国的精神的”,仅仅一分钟就喊停,然后组织全班交流。这么短的时间,学生的个体没有得到充分思考,几乎不可能有什么实质性的讨论,结果开放就是成为了一种形式,成为教师为了教学必须完成的一个环节。针对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基础普遍弱势的特殊情况下,更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然后交流,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0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