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哲学课学习心得
《哲学与人生》心得体会
上个学期 我们学习了政治与经济,让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这学期还有由谢雪梅老师叫我们《哲学与人生》的课。
这学期的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次老师换了教课的方式,让我们同学制定小组,每次都上去一个人教课,给了我们学生上去演讲的机会,也同时锻炼了我们的能力。
其实,我开始觉得这门课程跟小学的社会还有中学的政治一样。但是,其实比那些学的都比较的深。老师给我们说了很多大道理,我觉得教会了我很多,是我要学习的,这门课程教会了我们,人生中不可能会一帆风顺,有好的也有坏的,我们应该要面对现实,要好好努力去面对这生活中的困难。还教会了我们每个人做些对人生有意义的事情,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去做自己能做是事情,认真完成好每一件事。
我觉得我们活在现实的生活中,就要去勇敢的面对现实,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多去为别人想想。宽容别人就宽容你自己,不要遇到事就退缩 就觉得自己是倒霉的不幸的,但是不要为我们现在的遭遇就埋怨命运的不公,实际上,世界上还有很多比我们更不幸的人,想想那些更不幸的人仍旧坚强地活着,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呢?
《做梦的穷人》 每天上午11点,都会有一辆耀眼的汽车穿过纽约市的中心公园。车里除了司机,还有一位主人–无人不晓的百万富翁。
这位百万富翁发现:每天上午都有一位衣着褴褛的人坐在公园的凳子上死死盯着他住的酒店。有一天,百万富翁对这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让司机停下车并走到那人的面前说:“请原谅,我不明白你为什么每天上午都盯着我住的酒店看。”
“先生,”穷人说,“我没钱、没家、没住宅,只得睡在这条长凳上,不过,每天晚上我都梦到住进了那座酒店。” 百万富翁觉得很有趣,于是对那人说:“今天晚上我就让你如愿以偿。我为你在酒店订一间最好的房间,并支付一个月房费。”
几天后,百万富翁路过穷人住的酒店套房,想顺便问一问他是否觉得很满意。然而,他发现那人已搬出了酒店,重新回到公园的凳子上了。
百万富翁来到公园,询问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时,穷人回答道:“一旦我睡在凳子上,我就梦见我睡在那座豪华的酒店,真是妙不可言;一旦我睡在酒店里,我就梦见我又回到了冷冰冰的凳子上,这梦真是可怕极了,以致完全影响了我的睡眠!
”读了这个小文章 让我们知道了 患得患失是最要不得的,不要让毫无根据的想象破坏美好的一切,也不要靠着美好的不存在的东西生存。不管现实如何,积极面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才是最佳的选择。
通过这学期的哲学课,确实让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你的缺陷可能是你的优势,不要一味地掩饰自己的缺陷,也不要努力使自己的缺陷去迎合世俗,那大可不必,积极面对你的缺陷,放对了地方,那缺陷也就变成了优势。积极地面对周围的环境,唯有一颗坦然面对而又积极进取的心。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希望之中,希望是积极心态的催生剂,有了希望,又有一颗积极的心,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第二篇:语言哲学课学习心得
第一学期笔者选修了 赵教授的语言哲学课,这门课程在笔者看来对语言学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恰好这学期有幸选修赵教授所讲的这门课。虽然只上了一学期语言哲学课,但笔者觉得从中受益匪浅,无论是此课本身还是赵教授其人都给笔者很大的心智启迪。笔者想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
1.赵教授在第一次课上从语言的奥秘及语言学与哲学的关系开篇。语言学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当思考语言的起源与作用时,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类自身乃至宇宙的起源等哲学问题。只有了解了相关的哲学问题,我们才有可能比较透彻地理解语言学的各种理论,赵教授也明确给我们点出语言学的研究归根结蒂还要回归哲学,这也是学科本质及属性使然。语言与世界的关系向来是人类思想的枢纽,这既是哲学的也是语言的,同时也是语言学的。以上所讲是笔者明确领会学习语言哲学这门课之必要。
2.从第一次课上赵教授就给我们列出了A=A A=-A的式子,而且该问题一直贯穿了我们这门课的始终。比如,以爸爸永远是爸爸这句话为例,我的爸爸对于我来讲是爸爸,但对于我的爷爷来说他就是儿子。这使我们知道对于世间万物我们都需要辩证的看待,尽可能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这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态度,而且对与作研究也很重要。貌似简单的式子却涵盖了人类与世界关系的巨大奥秘。赵教授也明确告诉我们对此问题把握好的话,许多语言的相关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从笔者最初对此问题的轻视(这也是笔者学识浅薄之处),到对此问题的重视与认真思考这个过程不由使笔者想到赵教授课上给我们讲授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以上的智慧之语也冼练了笔者的头脑。
3.赵教授的正式第一讲首先引入了Sophia,希腊语即智慧,而哲学就是智慧之学。赵教授讲到语言的哲学研究是从essence开始的,可以来探讨一下essence的构词:esse是be的意思,essence就是being, 意为本质、存在。西方的哲学家认为:语言表征了存在,或着说语言就是存在的家园。在东方的中国,老子的道体论就是语言的本体论。在老子看来,道为世界之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老子曾把道比作一种器官,他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德经》第六章); 而在《圣经》中 道英文为就是Word,本义是男性生殖器,是生命力的象征,是创造世界万物的力量。《约翰福音》在开头讲到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万物是藉着他造的(‘他’指前文的‘道’),这与《道德经》中的道是世界的本源的理念不谋而合;而道在希腊语圣经中,就是Logos。万物又可以统归为一物,即 逻各斯(Logos)。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了这个概念,虽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未使用逻格斯这个概念,但是古希腊哲学中潜藏的认为宇宙万物混乱的外表下有一个理性的秩序、有个必然的规则和本质的观念却和逻格斯概念是潜在相通的。古希腊的逻各斯本义表舌头,指代语言,逻辑,所包含的意思也与道不谋而合。对于这方面的学习也让笔者更加沉迷于语言隐藏的的巨大奥秘,也初步体会了探索语言智慧的无穷乐趣。笔者也不禁沉思:很久以前的东西方,为什么在思考以上问题的时候能有相通之处呢?
4.在聆听了赵教授Lecture 2的人择原理的讲解后,感悟也颇多。首先关于人择原理的概念笔者结合赵教授的讲解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因为内容较多这里不多做赘述,就简略概括来说,人择原理可以释义作: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这个样子,乃是因为我们的存在。这进而又联系到表征存在的人类语言。笔者结合赵教授的讲解也进行了思考:人类语言到底是先验的还是经验性的?是结构的还是功能的?是层级投射的还是的线形序列的?是递归的,还是封闭的?从《易经 系辞上》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和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人与义。(说卦)等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二元互斥的世界,用式子表示为:Either A or B。开始笔者感觉不少事物符合Both A and B。比如赵教授给我们提到的西红柿、两性人和驴子的例子。西红柿(笔者原来一直以为西红柿只是蔬菜不是水果,这也不由得使笔者考虑以前认为想当然的事物不一定就是那样)是蔬菜和水果,这难道不是符合A和B吗?还有两性人难道不是既是男人又是女人吗?还有驴子,因为是马和骡子的结晶,又该怎么解释呢?听完赵教授的讲解后,对以上问题便觉得豁然开朗了。Both A and B不是本体论的问题,只不过是人或物所具有的一个特征,或者说一种功能。西红柿还是西红柿,既是蔬菜又是水果并没有否定其中任何一种所指。事物还是要是其所是,分其所分。
5.关于赵教授学术论文的阅读感悟。笔者除了课上及每周四学坛受益于赵教授之外,也经常阅读赵教授的著作及论文等。除了阅读赵教授向我们推荐的《道德经》等书,笔者也认真阅读了赵教授的不少论文及网上学坛思辨之语,如:构式语法的理论取向与局限。通过对学坛的关注也让笔者明白许多以前模棱两可的东西。譬如对于词位这个概念的理解,赵教授就给的非常明白、易懂:词位即义项(acceptance)一个词可以包括多个词位,一个词位可以有多个形式。吃饭中的吃是一个词位,吃软不吃硬中的吃是另一个词位,吃了、吃过可以看作吃的屈折变化,为吃的不同形式。以前笔者觉得很容易搞混的词位、词等的概念经过赵教授的点拨发现竟然不再混淆了。
除了对赵教授的语言哲学课感兴趣之外,笔者也阅读了赵教授的翻译类型问题的的归结、语义合成原则的有效性论Taylor证伪的证伪、评构式语法的理论取向与局限等文章。赵教授的文章不仅帮助了笔者来了解当今学术的最新问题,而且赵教授思辨力极强的语言成为笔者乃至我们所有学生做学术研究的的非常好的榜样。
6.赵教授本人不仅博学睿智、才思敏捷,而且工作严谨而负责。一学期的语言哲学课使笔者深刻领会到赵教授渊博的知识和极高的文化涵养,而且赵教授非常善于思辨,这方面也使笔者受益匪浅对于问题要辩证的看待,不是急于寻求答案,而是知其所以然。还有每周四晚上的赵教授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创办的川外学坛,它不仅使笔者而且使我们大家从中大获收益,笔者除遇特殊事情一般均无一遗漏的去聆听。笔者觉得从赵教授身上学到的不仅有直接的知识,还有做研究的方法,要批判性的看问题这对于我们这些研究生是至关重要的, 之前笔者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都是一味的苟同:无论是对书还是对人,经常觉得书中或人说的很有道理,而自己则思考的少。听了赵教授的讲课后才明白自己要多思考、要有自己的观点、要善于批判;还有做人方面,赵教授对笔者的影响也很大。赵教授不仅学识渊博、勤于思考、成果丰硕,而且在学术上的严谨也对笔者产生很大影响,他对于所有的学生都非常耐心,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业余时间创办学坛,提供给学生们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提高的平台。大学的教授能对学生这样无私付出在当今社会真的是很难能可贵。笔者也很珍惜有这样的机会学习、提高。
参考文献:
司马哲编著.道德经(老子原著)[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赵彦春.语言的哲学批判[M].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4.赵彦春.翻译类型问题的归结[J].天津外国语学院院报,2005.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赵彦春.语义合成原则的有效性[J].外国语.,2008.赵彦春.评构式语法的理论取向与局限[J].中国外语.,2008.
第三篇:哲学学习心得(模版)
哲学学习心得
科学给人以知识,哲学给人以智慧。科学止步的地方就是哲学起步的地方。科学像个大人,哲学像个小孩。究竟哲学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呢?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 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四、矛盾的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中;这点大家很容易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理解,想想VCD刚出现时,“求”大于“供”,利润很大,大量厂家一窝蜂的生产之后,矛盾就转化了。所以正在郁闷的我们更要打牢基础,要知道“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五、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
六、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仅仅以物质形体的大小来界定强弱,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背道而驰的。大量的事实不胜枚举:周朝一统天下,可谓地大物博,但是,到了周幽王时期,却被一个北方的小小的游牧民族所灭,只落得“不觉胡尘满玉楼”的哀叹。清朝末期,中国在世界上仍然应该称得上绝对的“大国”,并以“天朝”自居,视海外列强为“弹丸之地”、“蛮夷之邦”;而“弹丸小国”们虽然小,但很强。结果,“大”输在了“小”的手里,被迫向小国开放口岸,割地赔款。在自然界,人们也普遍认为外形越大的愈是强。
七、大与小,其实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体。这是说,大与小并不是绝对对立、绝对不同的事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强大的事物如果在内部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就会变成外强中干、外大内弱的事物。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我们在看待具体事物时,不会因一时的强大而骄傲自满,放弃机制的改革和优化,以至变成弱小者。也不会因自己的弱小而悲观丧气,而是不断改革,强化机制,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八、当今之中国,无论在地域上、人口上,在世界上是绝对的、无可非议的大国,但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还很长,相对于我们大而强、富而美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虽然我们的GDP目前在世界上的排名已经跃居前八强,但是,以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14亿的人口折算,我们的人均水平仍然在世界后列,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用大与小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强”,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地域面积的“大”;我们在经济发展上的“弱”,也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的地域面积的“小”。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动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懈怠,我们的祖国就一定能够一天天变得强大起来。目前,我们已经加入WTO,加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俱乐部”,也已经一步步融入了国际社会。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走下去,21世纪的未来就一定是属于中国的,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祖国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宏伟目标。
第四篇:立白哲学学习心得
立白哲学学习心得
基建部
“敢于承担责任,是体现价值的方式,是不断发展的动力。”这是我们立白哲学手册中第三部分第二章第八节的开篇之句,同时也是我们基建部所有一线同仁的在学习立白哲学手册后所定下的工作宗旨。
“责任”,在字典上的解释是分内应做的事,同时也是与生俱来,伴随到到每个人的生命终止。立白一直倡导有责任感地做事,负责人才能赢得各方信任,负责任地做事才能给自己更大的动力促进我们不断进步和发展。就责任而言,说大点极其神圣,说小点则是每个人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每一件小事;是对自己做人做事的一种原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要求,甚至是苛求;是做不好一件事决不罢休的精神;是一种敢于承担的气概;有无责任心,两者相差万里。
在我们的基建施工现场,这份厚重的责任心对技术含量、安全生产要求高的基建项目一线工程师的工作至关重要。责任心虽然看不见,但结果能证明;责任心虽然无法衡量,但时间可证;责任心不分大小,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作风,一种担当,一种约束,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魅力。责任心强的工程师能脚踏实地,细微观察每一个问题,并善于思考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故发生;反之责任心不够强的工程师,观察问题粗心,并不善于思考所观察到的问题,任其发展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一直以来我们的基建工程师都以集团高速发展为己任,建设一个又一个的产品生产基地,用另一种方式为集团的发展作出贡献。在多年建设历程中,我们的工程师坚持以安全生产、保质按时完成工程为目标,对于施工的各个环节均进行严格的把关,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将这份负责任的态度落实到施工工作上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正正是这份不可或缺的严肃态度,使得我们各个基建项目均可安全、高效完成建设。
在《立白哲学手册》编制出版前,通过集团日常对员工的岗位培训、以及不同方式的员工活动,使企业文化能够全方位的渗透,以此激发员工积极性和自我驱动力,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自《立白哲学手册》的汇编成册,集团的优秀文化得以浓缩汇总,以实物形式分发至每一位的员工手上,供每一位立白的员工阅读、学习,使每位员工在在工作上确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在生活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此在企业当中形成团队精神,形成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共同前进的和谐氛围。团结一致,认真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为集团实现“千亿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自然科学哲学学习心得
自然科学哲学学习心得
学习自然科学哲学这门课程,使我获益匪浅,从更深的理论方面认识了人类史中自然科学的发展及与其同时期的哲学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让我在原以为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之间建立起了一个桥梁,纠正了我许多以前错误的哲学认识。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又用哲学自己的方法分析了史上的几个学科的发展和当时的哲学,锻炼了我的哲学思维能力。期间又举出了马恩科技思想的形成,以及马恩关于科学技术的论断,进而扩展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技术异化及其影响。最后,在之前学习基础以及分析历史的基础上,并根据科学哲学的前沿,评论当代科学,推断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我印象最深也是最感兴趣的部分——三次数学危机与数学基础。第一次由无理数的发现和芝诺悖论引发的危机,第二由次贝克莱悖论引发的危机,第三次由集合论的悖论引发的数学基础的危机。教员在授课时,极为生动的再现了危机出现、发展,解决的过程,让我看到了科学道路的前进是艰难地、曲折的,同时又是顽强地。在解决这三次危机时,数学家们面临的不仅有技术问题,又有哲学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就产生了不同的哲学观点,在不同观点的支配下又产生了不同的逻辑解决方法,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不同的数学基础研究学派,学派之间在激烈的大论战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相互借鉴与相互促进的作用,各个学派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对整
个数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之后学习的牛顿力学及其哲学影响,量子力学及其哲学影响等某学科的历史发展,也都是讲了科学的发展引发了哲学问题的产生,进而哲学的思考又促进解决科学发展中的问题,甚至是引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最后,我们接触到了当今社会的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克隆人、器官移植、安乐死等等,并对其涉及的哲学中的生命伦理问题进行了讨论,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意识,坚持主见的能力,以及为自己的论点寻找理论及现实依据的能力,对我个人的启发意义非常大。
学习自然科学哲学这门课,让我学会用哲学的方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让我的世界观有了很大的成长,最后再次感谢教员们的精彩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