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课堂心得体会
生命课堂心得体会
柳林中心小学:张远方
教改大课堂暨生命课堂实施已经有一阶段了,通过学习理论、亲身实践、听课评课等活动中,我颇有感受。生命课堂简而言之就是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以情感为体验,更好地尊重生命、体贴生命、扶持生命。
生命课堂是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的真正课堂,能够充分释放学生的天性,深刻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得到收获和快乐。生命课堂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回顾自己的探索之路,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自己如何构建“生命课堂”,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上绽放生命的光彩。
一.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生命课堂中,教师要灵活转变自己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生命课堂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参与。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与学生之间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二.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教学工作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只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才算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逐步形成了“学生个体分析、学习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四步分层教学法:(1)首先我参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态度、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大致分为三层,并将三层学生交叉编入学习互助小组,以后的学习目标要求、作业布置、课外辅导、评价都依据这次的分组情况进行布置。(2)根据“因材施教”的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3)分层布置作业,实现作业的个性化、多样化。具体类型有:巩固性作业、研究性学习作业等。(4)在评价方法上,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变“纵向评价”为“横向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层对学生进行评价。分层教学拓宽了优生的学习领域,激发了良好生的学习潜力,树立了合格生学习的信心,真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长足的发展,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三、使课堂成为生命享受的乐园。
人生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快乐和幸福,快乐和幸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体验和感受。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很多时间在课堂度过,学生在课堂的时间更长。如果师生在课堂上很少体验到快乐与幸福,师生的生命状态可想而知,那么课堂教学就不会有更好的效果。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享受的乐园,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让学习成为快乐的事情,让教学成为快乐的事情,这是教学的返璞归真。师生共同创造快乐,感受快乐,体验快乐,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投入教和学当中,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营造师生心理安全的人际关系和课堂氛围,情景式、问题牵动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激励性的评价等等都是快乐产生的源泉。
从生命活动层面关照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真体验”。即“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验生活”,从而帮助学生认识人生、认识世界,提升自我的高雅情操。生命课堂流淌着人性,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人文熏陶及感染。在探索“生命化课堂”的道路上,我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有过挫折和磨难,但更多的是学生带来的惊喜。正所谓最大的付出,又是最大的收获!以后我将不断的学习、反思,不断的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生命化课堂绽放光彩!
第二篇:“生命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生命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听了刘校长关于生命课堂的讲座,感到了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身的必要性,是时代的呼唤,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这次讲座向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
1.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2.国内外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3.社会、家长对我们的要求
我也通过这次讲座了解到了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的交流活动。它的特征是生命课堂,智能课堂,知识课堂。比如要让学生掌握1+1=?这一知识点,不同的教师就有不同的教法。
1.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 1+ 1= 2;
2.教师会启发学生说 1+ 1= ?;
3.教师会设置一个学生预想不到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1+1=0,去激励学生带着自己的价值、体验、理解,去主动思考、讨论、探索。
我们认为第一种为知识课堂 ,第二种为智能课堂,第三种为生命课堂。
生动的比喻让我加深了对这三种课堂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从教学目标看知识课堂强调知识本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的目的就是完成教案,智能课堂就是强调智力和能力。目的是发展智力和能力。生命课堂则既看预设性目标又看生成性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完成预设好的教案,更加重要的是同学生一同探讨,一同分享,一同创造,共同经历一段美丽的生命历程。它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品质等健全心理的培养。
从教学方式看知识课堂的课堂教学看教不重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学习,教师教,学生背和记。智能课堂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导,学生跟着教师和教材的思路学。生命课堂的课堂教学不仅有教有导,更加重要的是倡导教师要去积极的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自己去自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地学,互动地学、自我调控地学。
从教学内容看知识课堂强调吃透教材。智能课堂则要求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能。生命课堂是要善于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示例,把学生视野引向外部世界,把时间和空间都有限的课堂教学变成时间和空间都无限的课外学习终身学习。
从教学结果看知识课堂重视学生学会。智能课堂重视的学生会学,生命课堂倡导的是学生有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会不会学,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没有得到更好的激发,学习的习惯有没有得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心灵是不是更丰满更健全了。
从师生关系看,知识课堂是主宰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智能课堂是引导与被引导关系。生命课堂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生命课堂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生本课堂,生活课堂和生成课堂。让学生多体验,多实践,让我们的数学课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点。
第三篇:构建生命课堂心得体会
《关注学生情感,构建生命课堂》学习体会
关注学生情感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都有思想、有个性。因此,由老师和学生所构建的数学课堂应该充满生命的灵性、智慧的火花、情感的流动和价值的体现。叶澜教授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和有质量的生命是教育的天职,而有质量的生命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充满灵性和智慧。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分支,生命化应该是新课程的关注与目标,构建生命化的数学课堂尤显得重要。
教育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生长。教师是园丁,但园丁的作用不是把花草修养整齐,而是想办法让它百花争艳,让每一个学生的长处都得到发扬,让每一个学生短处都能转化为长处。概言之,就是要让所有的生命都自然、健康地生长。生本教育是真正把“人”当做“人”的教育,它承认生命的巨大潜能,承认人生来具有向上和向善发展的内驱力,并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得以充分、自主地发展。学生的潜能库一旦被打开,其潜能就会像滔滔江水一样涌出,生命的神奇也不断展现,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在许多生本实验学校所看到的课堂情景,足以证明这一点。小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时自信大方,语言畅达,观点新颖独到,智慧流光溢彩,那种口才和思辨能力连中学高年级学生都不一定比得上。生本教育正是让生命展现神奇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的确,真挚的情感是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的,以情感为纽带,构建生命课堂,更好地尊重生命、体贴生命、扶持生命。从生命活动层面关照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真体验”,即“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验生活”,从而帮助学生认识人生,认识世界,提升自我的高雅情操。生命的课堂流淌着人性,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激情四射的时 候,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人文熏陶和感染。
生本教育的开展,成败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理念,我作为数学教师,会更加关注其教育观念,而不是其有多深的专业素养,生本教育的开展,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机会,教师专业上的欠缺是可以弥补的,而一个观念上有问题的教师,无论其专业素养有多高深,都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因此,我认为生本教育实验的开展,教师要有“三心两念”: “两念”,即先进的理念和坚定的信念,没有先进理念的支撑,工作会偏离方向,南辕北辙,没有坚定的信念,工作就难以长久,这应该是我们这些刚起步的实验校要强化的一种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有“三心”:一是细心——关注细节,二是耐心——克服烦燥情绪,三是关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工作中处处体现生本。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持续人的整个一生的过程,学习旨在形成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发展。对这种学习进行评价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自己。自我评价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对照自己,看出自己前后不同的学习情况,避免因分数竞争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厌倦情绪。这种评价是个人对自己作出的,而且始终保持一种自我估计,它表达了一种赞同或不赞同的态度,并表明了个人相信自身的能力、重要性、成功和价值的程度。在自我评价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评定学业成绩,自我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从而逐步培养起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
第四篇:胡涛《生命课堂教育》心得体会
《生命课堂教育》心得体会-------赴洛阳师院附中学习心得 胡涛
“生命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生物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正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生命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生命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发展,而生物课堂 恰恰是生命教育的沃土。
那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才都应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要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关注自身的价值;它不能以成败功利来评价。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需要具体措施的有力保证。
其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我挺看重“乐趣”二字。只有是有乐趣的,才是充满生命情怀的,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帮助和提高的。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又如何能符合当下新课程的精神呢?只有是
充满童真童趣的,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有人文关怀的,才能被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才会更具有意义。做老师的太过一厢情愿,太过霸道,而忽略了那小小生命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做老师的总是要求全体统一,按一个步调去学习去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抹杀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习,归根结底也只能算是被动的,无效的学习。真的希望,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有人情味的老师,成为一个因为观察而更敏锐地捕捉快乐和阳光的人。
再个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折射出来的社会各种因素,正以极强的力量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学校更有份量。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家庭留给孩子的烙印是终身的。学校教育再尽职尽责,也难与家庭的影响相抗衡。所以,如何在家庭这个层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教人育人的问题,我们教师自身难以完全担当,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的我,要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把他们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正在成长的人,难免会犯错误,我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我愿意尽己微薄之力,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学生送去安慰,送去阳光,让他们轻松健康地成长。
第五篇:生命课堂
关于开展“落实专业标准,共建生命课堂”成功案例大分享活动通知
发布者:继教网 发布时间:2013-10-15 12:57:57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为将教师专业标准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切实改进课堂教学行为,共建生命课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以下简称“继教网”)将于2013年9月-2013年11月组织开展“落实专业标准,共建生命课堂”成功案例大分享活动,活动以网上征集案例、展示交流、优秀成果辐射的方式进行。
您可以通过成功案例,展示您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展示您对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营造,分享您对“生命价值观”的理解和追求!您只需要提交一份课堂教学文字描述即可。
优秀作品及个人照片将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专题页面上刊登,同时收录进入本省教学资源库。优秀案例的作者可获得由继教网颁发的获奖证书。
如果您希望尽快将教师专业标准落到实处,尽快分享到师生共建生命课堂的成功案例,就快来参与吧!
“生命课堂”成功案例大分享活动案例提交处:平台“案例大赛”栏目 活动联系电话:400-812-1228。
活动具体内容和方法请见附件:“落实专业标准,共建生命课堂”成功案例大分享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