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4:3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依法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依法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依法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心得体会

依法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心得体会

“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论断,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决心和意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以“依法治国”为其时代标志,在党的历史上筑牢法治之邦的根基,保障公平正义的永续实施。法治是中华民族进步的艰辛之路,是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民权力保障的根本之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简政放权、全面改革、反腐败“建章立制”等一系列制度,无不透露着开创法治新中国的决心。

法治是公平正义的保障。“我们能看到多远的历史,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法律制度的健全程度密不可分。以史为鉴的太宗皇帝,在政治和文化体制上改革创新,赢得了“贞观之治”,历史告诉我们,要坚持“回头看”,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取得发展。法律是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相互订立契约而产生的,法律是为了约束所有的人,法治政府是指政府从决策到监督执行整个过程都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制度为约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合法、规范的制度执行氛围。法治是群众的期盼。某新闻网对“依法治国发个言〃十八届四中全会前瞻”网络调查报告显示,半数网友最期待法治政府和民主社会。法治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必然,更是群众对政府的期盼。现今社会存在的征地强拆、污水强排、城管与摊贩之间矛盾、官员贪腐等问题,反映着法治建设还存在这一些漏洞,要真正做到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还需领导和群众共同努力。

唯有法治护航,中国才能铿锵前行。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再像过去那样运用权力思维、行政思维甚至人治思维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已经不行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国家的政权能否长存,治理是否得体,关键是要看群众满不满意,从党的十八大开始,建立法治型政府已被写入历史规划,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法治的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制度,提出简政放权,提出土地制度改革,这些制度都是围绕民生大局而定,只有个体的中国梦实现了,才能实现全民族的中国梦,中国才能铿锵前行。

以上就是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护航公平正义”的心得体会。

第二篇:学习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心得体会

学习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这些重要要求,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切实加强体制机制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保障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贯彻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谋福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我们党在探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高度重视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通过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首次把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科学凝练概括为十三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决定》把法治建设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切实保障人民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把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尊重保障人权的价值追求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昭示了党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而且彰显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逻辑和理论逻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国家建设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是我们党追求的崇高价值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推进。法律作为治国之重器,可以说是社会利益和社会资源的“分配器”,是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基本圭臬和根本保障。新时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应当更加重视发挥法治的社会价值评判导向和社会行为圭臬的基本功能,把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期待和利益诉求,科学合理地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党领导人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应当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途径和方式,加强人权法治保障,有效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每一个法治诉求。

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当前,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都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法治领域改革面临许多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应当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贯彻到法治建设的各环节。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是社会公平正义法治化、权利化和具体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法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障人权。”长期以来,中国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人权法治保障,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我们要更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应当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治监督等方面,强化人权法治保障的力度,切实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法律义务,保障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进科学立法

立法是为国家定规矩、为社会定方圆的神圣工作,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起点。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首先要有系统完备的良法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治”。现在,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应当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把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合理诉求,及时上升为国家意志,转化为国家法律上的权利或利益。要通过制定公平正义的实体法,合理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平分配各种资源和利益,科学配置各类权力与责任。要通过制定民主科学高效的程序法,形成充分反映民意并为多数人所接受的程序规则,用公平正义的程序法来配置资源、平衡利益、协调矛盾、缓解冲突。应当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此,必须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推进严格执法

执法是把纸面上的法律变为现实生活中“活”的法律的关键,是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规范行政权力,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取得显著成效。推进严格执法的前提,是执行“良法”“善政”。如果行政法规、行政体制存在明显弊端或重大瑕疵,则执法越严,负面影响可能就越大。因此,健全严格执法的体制机制,应当放在完善国家行政体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来展开。在实践中,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坚持公正文明高效执法,严格依法办事,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反之,如果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甚至搞钓鱼执法、野蛮执法、寻租性执法、选择性执法等,所有这些,都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亵渎和践踏。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执法乱作为、不作为以及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这要成为我们厉行法治的聚焦点和发力点”。推进严格执法,重点是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和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严格执法责任,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顺畅、社会更和谐有序。

推进公正司法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司法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总体上与我国国情是适应的。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司法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司法不公、冤假错案、司法腐败以及金钱案、权力案、人情案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没有公正司法,就不可能有制度化、法治化的社会公平正义。为了实现公正司法,必须加强司法建设,推进司法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废止劳教制度,推进司法责任制、员额制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依法纠正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件,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显著提高。推进公正司法,要针对“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形成”等深层次问题,坚持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重点,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审判制度、检察制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律师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推进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工程。法律的权威源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要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推进全民守法,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人有责。应当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贯彻到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的各领域各方面。总书记指出,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既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必须具体落实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一方面,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各领域工作,确保党的主张和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篇: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尊敬的党组织:

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要牢牢把握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但应当看到,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比如,民企投资面临着玻璃门、弹簧门等各种隐性壁垒,不同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竞争的市场体制尚有待完善;城乡、区域之间存在着公共资源不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尚需进一步推动等等,人们追逐梦想、人生出彩的机会尚存在不平等,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实现公平正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社会永葆生机活力的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我们的改革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推进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贯穿全会《决定》全文的一条红线。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意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旨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保证人民平等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进社会事业改革与创新,目的在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加充分地体现“普惠性”等等。将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就要把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以此审视各方面的工作,哪里有不符合促进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要加大改革力度,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

进一步实现公平正义,要努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公正正义的实现程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能够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同时,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把促进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进一步实现公平正义,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解决公平正义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一个个的具体矛盾和问题上,而应在制度层面上构建一个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共建共享的制度体系。以制度建设促进公平正义,就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汇报人:xiexiebang

第四篇: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考

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考

——盗版侵权问题影响市场经济公平正义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说起“世界读书日”,有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中国在引进概念时把这一天译为“世界读书日”,但资料显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确定的官方名称是“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也就是说,除了推动阅读和写作,宣扬与图书密切相关的版权意识也是“世界读书日”确立的初衷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盗版侵权问题十分严重,不仅是图书,音像、软件等领域都存在严重的版权问题,虽然有关部门在努力加以治理,但是盗版市场仍然猖獗,盗版行为严重影响了出版方的利益,也是不尊重作家和电影电视工作者劳动成果的行为,并且在挑战着市场经济环境下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只有推进社会公平正义,重点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存发展权利与利益的公平正义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实现全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团结协作,实现社会的安定祥和,最终构建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

一 我国盗版侵权问题现状

近些年来盗版图书是日渐猖獗,已经成了现在图书出版行业的巨大冲击,在一些书店和舒坦,盗版图书并不少见,而且盗版图书的价格明显比正版图书低很多,即使印刷质量和纸质与正版相差较远,但很多人还是愿意选择盗版图书。盗版图书在高校更是十分盛行,高校周边的盗版图书主要涉及自考书籍、励志文学书籍、外语书籍、考研书籍和公务员考试书籍,而一些理工类、专业性强的书籍因为销量低所以很少有盗版。

电影市场也因为版权威胁受到严重损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祖国献礼的两部爱国主义影片《开国大典》和《风声》均在首映式不久后就出现了盗版,票房损失严重;2010年4月底上映的电影《叶问2》在上映后仅6天就遭盗版侵袭,票房损失数百万;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北京晶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拍摄完成了反应这场巨大灾难的电影作品《妈妈别

哭》,准备在全国的院线公开上映的时候,全国各个地区遭遇空前盗版,电影在近百家电影院偷偷的上映,盗版票房达千万元左右。票房收入是电影工作者的主要劳动收入,大多数电影在全国上映后立即遭盗版侵袭,票房遭到严重损失,更是有一些电影,在上映前就出现了盗版,盗版影碟提早抢占市场,使电影在上映后更加难以生存。

盗版软件也已成为中国软件市场的巨鳄。正版软件年产量不及盗版的5%,市场占有率也仅仅是盗版的10%,充分说明了盗版软件已经充斥了整个软件市场。正版软件产量的年增长率还达不到盗版的增长规模。如果以同样的1%增长来看,盗版的绝对增长数量是正版的23倍。从零售利润来看,由于盗版软件成本很低,进入退出壁垒较小,又加上其产品资金回笼快,成本回收期短,在全国基本形成了盗版软件的完全竞争市场形势,于是正常利润趋于均衡,单片光盘利润趋于稳定。国内正版软件生产商为了打击盗版,盘活库存而微利或亏损经营,国外正版软件单片光盘利润则基本在500元以上。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盗版产业正在呈现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势头。在网上下载一首歌曲只需要半分钟,下载一部完整清晰的电影只需要几小时,而这些作品中可能包含着作者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心血。2009年9月15日,由搜狐、激动网和优朋普乐和华夏视联4家国内新媒体版权拥有和发行方代表共同发起,联合全国110家互联网视频版权各权利方共同创建的“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盟”在北京成立。搜狐CEO张朝阳在联盟成立现场宣布,即日起将对优酷网盗版侵权的503部国内影视剧提起诉讼。启动仪式上,反盗版联盟发起方宣布,已对优酷、土豆、迅雷等主要视频盗版网站1000余部被盗版侵权的国内影视剧取证保全。这起诉讼案是近几年有关于网络盗版最大规模的一起诉讼案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国网络版权保护环境还未根本好转,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侵权盗版行为还将花样翻新地不断出现,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斗争远未结束,网络领域的反盗版工作还任重道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活动是加强互联网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

保证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 盗版猖獗的原因

分析盗版问题严重的原因,最主要的一点是盗版低廉的成本,及由此所造成的低廉的价格和巨大的利润。音像制品和软件复制容易,所以盗版光盘的制作十分迅速,而且成本很低,这就使盗版制品价格低廉,因为价格便宜,所以盗版能够轻而易举的将市场占据,丰厚的利润使盗版生产商不顾社会道德和良知,在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盗版的情况下,依然顶风作案。这也反映了我们社会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消费水平与人民的文化需求发展不平很。随着世界多元化,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经济没有实现非常富裕的中国消费者,难以适应正版市场的价格,我们不得不承认,正版高昂的价格另许多消费者对正版望而却步。

由于垄断的存在,生产者制定价格时几乎不必考虑市场的因素,只需考虑成本、需求和利润,在一定的需求函数下,怎样定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在正版品生产的垄断条件下,其垄断价格的巨大垄断利润对其他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激励,而在过高的版权费用和制度硬壁的双重阻拦下,这种激励就转化为生产盗版品。另外,在盗版品的强烈冲击下,生产正版品的成本因加强防伪等原因而大大提高,而价格却在盗版品的竞争中不断下降,从而正版品的价值大大降低,这又进一步强化了盗版品的生产和供给。

道德的局限是盗版猖獗的另一方面原因。首先是盗版源头的提供者,他们有些可能是参与出版制作的内部人员,从而可以拿到第一手资料,当他们把这些电影和软件文件,卖给盗版生产商的时候,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良知对他们的拷问,盗版是最显著的不公平竞争,是对出版商和作者劳动极大地不尊重。而对于盗版生产者,经济利益的趋势,使他们越过道德底线,盗版本身就是一种偷盗行为。对于消费者或者网络下载者,他们也许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可是他们没有想过自己在下载、购买和使用盗版的时候,他们的正义感何在,社会上任何一种工作,都是由人们的劳动获取属于自己的回报,而文化产业工作者同样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希望得到相应地回报。如果盗版继续猖獗,那么社会的公平正义就难以得到保障。

三 版权保护的途径和办法版权法是版权公平的有力保障

17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第一部版权法——《安娜女王法》,该法从主要保护印刷出版商的利益转向保护作者的利益,显示了版权的私权属性。我国把版权法视为民法中的一个特别法,显示在我国版权的私权属性是不容质疑的。我国自加入WTO后,为了尽快与世界各国接轨,不断完善本国的法律,尤其在知识产权方面,近几年在立法和司法上不断加强对版权人的权利保护。法律是维持社会生活秩序和市场经济合理运行的重要手段,版权法对我国盗版治理至关重要。

利益平衡是版权法的根基和首要的基本原则。著作权法一方面要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另一方面要保护公众对作品的使用,促进社会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换言之,现代著作权法的理念就是作者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双重保护,平衡二者的利益关系则是著作权立法的基本宗旨和目标。加强打击盗版力度,增强法治建设,还应该加大对盗版的惩处力度,增加对刑法的制定。工商司法部门要严厉监管,寻找盗版源头,想要有效地阻止盗版生产,必须追查盗版来源,从源头上防止盗版流入市场。根本办法是经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手抓

盗版问题难以解决,不仅是因为我国经济水平不够发达,人民的购买水平不能达到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因为公民思想道德不够高,对于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认识不够深,缺乏对保护著作权的正义感。所以,要想真正的解决盗版问题,必须经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要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对外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的产生,增加国民收入,是人民群众在想买正版的时候不会因为价格的昂贵转而选择盗版,积极扶持正版图书、影音、软件市场,引导正版消费。面对盗版对正版的冲击,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由正版市场的竞争无力造成。除了在工商司法方面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外,对于正版生产销售商来说,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依据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正版音像制品树品牌、做特色,才是立足市场的关键。

另一方面,呼吁广大人民群众打击盗版,在社会上,建立一种对公平、信用、正义的信仰,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版权侵犯的问题,更可以在各个方面是公民加以自律,使社会更加和谐。2010年5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中央电视台,联合新浪、优酷、土豆等18家网站还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中视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等24家版权单位共同签署发布了《互联网影视版权合作及保护规则》,这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对版权保护共同做出的努力,目的就是呼吁全民一起行动起来,打击盗版,保护版权。

四 总结

我国有关于版权保护,打击盗版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盗版不除,文化产业的作者和出版商的就得不到公平竞争的权利。虽然打击盗版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但是作为我们自身,应该从我做起,支持正版,销售商和网站应该诚实守信,以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规范自身行为。社会公平正义是推动效率长期增长、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公平是稳定的基石,正义是和谐的天平。追求公平公正,是人的权利和本能。社会公平正义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公平正义的社会。版权保护不仅可以保证我国文化产业经济平稳运行,更是使现代信息时代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公平信用,使文化劳动工作者得到公平正义的对待,所以我们要坚持打击盗版,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明添,公平视野下版权法律制度的反思,《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

2.汪依蒙,经济学角度浅析音像制品的盗版现象,《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0 年3 月

3.李书,中国盗版软件问题及对策初探,南昌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330029

4.田虹,付建芸,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和谐,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4卷专辑 2008年l2月

5.世界读书日提醒我们版权不应被忽略,中新网,2010年4月22日

第五篇:坚持依法治税促进公平正义

坚持依法治税促进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平正义是我们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同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旗帜。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当前,发挥税收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依法j台税作为税收工作的灵魂贯穿始终,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

一是推进税收立法。完善的税法体系是坚持依法治税、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要加快建立反映社会主义币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使其反映群众愿望,符合实际情况。积极扩大税法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建立健全税收立法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税法草案,要采取听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当前,要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等方面税收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

二是规范税收执法。税法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规范公正执法,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关键。要认真落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加强减免税和缓税审批管理,坚决防止违规批准减免税和缓税。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减少执法随意性,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加强对税收执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及税收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检查。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人机结合的税收执法责任考核机制。强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加大对执法过错责任行为的通报与惩戒。严格落实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完善税收执法中的回避、告知、听证等制度,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三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是国家为支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而实施的重要政策措施,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着特殊作用。要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收到成效,绝不能以收入任务紧张为由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上打折扣。贯彻落实好国家出台的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发展、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就业再就业等方面税收政策,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扶持弱势群体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税收秩序,是保护守法纳税人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要加大大要案查处力度,深入查处各种形式的税收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立打击和整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的长效机制。在税务稽查中要树立稽查执法主体与稽查对象之间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自觉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提高税法遵从度。

五是加强税法宣传教育。加强税法宣传普及教育,是营造全社会懂法守法、依法维权良好环境,促进税务干邗提高依法治税意识和能力、规范执法的重要手段。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税法宣传普及教育,增强全社会自觉学习税法、遵守税法的观念和意识,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各界加强对税收执法的监督。深入开展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努力形成品牌效应。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通过税务网站、办税场所等渠道,使税

收法律法规为社会各界广泛知晓,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加强对税务干部的税收法制教育培训,不断增强法律素养,提高规范执法能力,更好地履行推进依法治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

下载依法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依法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依法维护社会稳定》心得体会

    《依法维护社会稳定》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董仚生副省长《依法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题讲座,收获颇丰。董省长先从五个阶段阐述了我党历来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接着深刻剖析了......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 社会公平正义缺失容易造成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加剧,进而酿成社会冲突和社会危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首......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人民法院承担着维护司法公正的神圣职责,应当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法院文化是法官群体的灵魂,是法官群体的共同意识,是维系法官职业......

    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

    文章标题: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问题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来临在即,奋战在备考战线上的许多考生都相当关注热点备考领域,感觉热点知识千变万化,不知道如何积累,而对今年国考申论的热点知识及哪些热点将会成为最热门......

    关于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的调研报告------------------------------------------------------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日期:2011-10-8公平正义是历代社会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是中......

    论社会公平正义及实现(共5篇)

    一、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解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从原始社会物质极度缺乏下的平均分配到现代社会的权力制约、法治和按劳分配,都无不证明了追求公平正义精神的存......

    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一、民生大综合 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是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它体现了民强和国富同步推进和统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