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经济学学习感悟
金融经济学学习感悟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金融经济学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下面就课堂所闻和课后所读记录一些感想。
一、在学习之前对学科的认识
金融学和经济学相比,金融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而经济学的理论性则比较强。经济学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从重商主义到古典政治经济学,再到剑桥学派,再到现在的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经济学通过需求供给分析、边际分析、序数效用分析等方法产生了自称体系的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假设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所在的大学科系统内的分析方法是一致的,这就增强了经济学的连续一致性。
金融学相对于经济学为社会管理而产生的目的就显得更为实用,金融学最初就是为了方便做商人生意而产生的,所以在解决各个实际问题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法和工具,可以说最初我们是依靠金融学来提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而非通过金融学增加我们对于这个社会的认识。因此这就导致金融学的体系和经济学相比就缺乏连续一致性,各种理论之间的独立性较强。
当金融市场发展到一个不可忽视甚至对整个社会有着局大影响的程度时,对于金融学的认识绝对不能再简单停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层面上了,金融学需要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来解释其中的种种现象,需要找到金融市场作为经济的一部分,金融这个学科和经济学的内在联系。
金融经济学作为金融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用经济学的需求供给均衡分析方法、效用理论等方法来分析证券市场的运行,以期达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或者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资源进行跨时期的合理配置。
二、对教材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我参考的主要教材是张岭松的《时间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和王江的《金融经济学》。下面就这两本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一些比较。
作为开章,《时间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介绍了确定性下的跨时期消费与投资,立面涉及了偏好与效用,扩时期决策优化等概念方法,《金融经济学》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大批介绍了金融经济学相关概念,通过介绍基本经济模型和市场均衡搭建起金融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使读者对金融经济学最本质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
《时间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研究时间,第一章确定性下的跨时期
消费与投资,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优化方法。这部分内容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讲解是一致的,Fisher分离定理的推导也和经济学思想一致。第二章固定收益证券主要介绍了固定收益证券的一些基本知识,这比较贴近金融实务,在货币银行学中也有介绍。《金融经济学》的第四和第五章就开始了资产定价的一些内容,以期权为例,这在金融工程中也有所涉及。
《时间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第三章到第七章介绍了期望效用理论、风险厌恶、随机占优、资产组合、均值方差分析。相应的内容在《金融经济学》中也都有。这部分比较抽象,几乎全是定理的解释和证明,而且没有具体的理论来运用这些定理,所以令人索然无味。《时间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在定理的证明方面做得比较精细有条理,但是对于定理本身的意义的解释不够形象实用。《金融经济学》定理的证明方面不是很注重,但是注重对于定理的理解和把握,还辅之以例题和练习,因此读起来不是那么索然无味。
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主要讨论资产定价,CAPM和APT等,与证券投资学相比,教材的内容更加偏重数理,甚至比金融建模的课件还要数理,而且对于这些模型的实际运用不加解释,而偏重于对于人们做出某种投资行为的分析,因为理论化这个特点非常明显。
三、总结和建议
《金融经济学》和《时间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都是比较高层次的教科书,虽然在数学工具上仅仅要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的基本知识,但是证明过程的确沉闷冗杂,容易使人迷失在证明中而忘却最重要的理论把握。两者之中后者对于读者的耐心、毅力和学术积淀要求更高。前者短小精悍,后者全面详细。前者的实用性比较强,后者的学术性比较强。建议老师如果要出新版的话,可以模仿《金融经济学》,加入一些例题和练习题,以加深读者的理解。将参考文献附在每章末尾方便读者查询。
第二篇:金融经济学
欧式看涨期权:期权给与期权购买者在未来某一给定日期,以某一确定价格K从期权出售
者处买入单位股票的权利,期权只有在到期日才能执行。
一价定律:两个具有相同支付的证券(或组合)的价格必定相同。即将如果x=y,则V(x)=V(y)支付空间:所有可能支付的集合无风险债券:是支付是一个正常数与未来实现的状态无关的一种债券
期望效用函数:
偏好:参与者对所有可能消费计划的一个排序。
偏好原理:偏好的两个性质:1.完备性,2.传递性
偏好的基本假设:1.不满足性 2.连续性 3.凸性
凸性:
系统性风险:外在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如宏观经济走势,市场资金供求,国际形势等。非系统性风险:内在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如企业管理能力,投资决策,生产规模,信用等
级等。
状态或有要求权:当状态为ω时支付为1而在其他支付为0的证券。
效用函数:对于给定的偏好关系,我们可以给每一个消费计划赋予一个实数,叫做它的效用。
从这个消费计划到实数的映射叫做效用函数。
绝对风险厌恶:
消费者尽可能最大化自己的什么东西
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尤其是收益和损失)的分布范围和状态不能确知.偏好关系的必要假设
一般均衡: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对存在Arrow-Debreu证券市场的经济来说,均衡所达到的资源配置
是Pareto最优的。
冗余证券:可以用其他证券复制其支付的证券。
MM定理:在完全证券市场下,企业价值只由它的投资决策而与其融资决策无关。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现金流的两个基本要素:流量和流向
Arrow-Debreu证券与Pareto最优之间的关系
股东的财务决策目标:1.增加自己的财富
2.按照自己的时间偏好安排现在与未来的消费
3.在预期未来可以获得的消费与所要承受风险之间的权衡
无摩擦市场的条件:1.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无成本参与证券市场
2.没有交易成本
3.对于参与者的证券持有量没有头寸限制
4.个体参与者的交易不会影响证券价格
5.没有税收
如何应对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的策略:系统性风险:可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对冲策略;非
系统性风险:可通过分散投资决策来控制。
市场均衡须满足哪些条件:1.给定状态价格,每一参与者达到最优化;2.证券市场出清 期望效用函数的性质:独立性公理:假设消费计划c与c’相当于某一状态有相同的消费路径
并且c优于c’,那么,如果我们把x换成另外一个消费路径y,c与c’的排序不变。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学习感悟
西方经济学学习感悟
——侧重于微观经济学部分
社会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王岳晨 1003404048 作为刚刚接触西方经济学的大一学生,我还不能详细地说出对经济学的一些具体看法,但通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借助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和与学长学姐的交流以及网络学习,我总结出了一些对西方经济学的一点总体感悟以及关于我们现阶段所学习的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感悟。
一、对西方经济学的总体感悟
首先,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我了解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四点:(1)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为了辨明是非,区别西方经济学的有利和有害之处,必须学习西方经济学。
(2)对西方经济学中有用的内容,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考察,以便决定它适用的程度与范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习西方经济学。
(3)西方论述经济情况的著作、新闻传媒等都含有大量西方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为了更好地与西方交往和了解西方国情,必须学习西方经济学。
(4)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的程度上构成许多西方经济学科和课程的理论基础。学习西方经济学可以为其他学科和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四点必要性告诉我们,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掌握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另外,西方经济学属于纯理论性的学科,它所包括的知识也基本上是比较模式化的,也就是说,相对于政治经济学它联系实际的东西比较少,能与实际联系起来的地方主要是宏观部分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部分等章节。另外,西方经济学中理论模型很多,要引起注意。下面具体谈几点: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图形。可以发现,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的图形贯穿起来的,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图形,而且,要想阐述一个原理,没有图形配合是做不到的。因此,在复习时,我把每一个图形都画在一个本子上,图形旁边还加注上有关图形的解释和说明,以及图形所代表的政策含义。总结在一起以后,就可以常常拿出来看一看了,仔仔细细地看懂每一个图,并且牢记。许多题目即使没有要求画出图形也可以利用图形帮助解答的。
其次,重要的概念要进行理解记忆。一般的专业课考试中都有名词解释,按常理说这属于基础题,是给你分得的,所以不能丢分。对这些重要概念,不需要一字不差地背出来,还是要首先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可以用自己的话说的。
最后,知识的掌握要系统化。这一点也尤其重要。因为西方经济学中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派,不同学派的理论模型、观点、政策主张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很可能会出题让你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所以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去联想记忆,看到一个学派的因素分析时,要回想一下其他哪个学派也在这一领域有分析,异同点在哪里。在复习的时候,也要体现出这一方面的偏向。我试着把这些相关联的知识点也都总结在一个本子上,总结的过程也就是我去理解、系统掌握它的过程。
二、关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感悟
通过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我的看法是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可能我刚开始学习,对体系的感觉不是那么深刻,在垄断以及垄断竞争和消费者理论以及后面的一般均衡论理解还不是那么明白!
微观经济学的出发点应该是产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平衡,一般的规律是产品价格提高,则对产品需求量减少,而产品供给量增加(贵了人就不买了,那么就会使供给的数量增加),产品价格下降,则对产品需求量增加,而产品供给量减少。但供求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如何?这就是价格弹性问题。为什么对不同商品需求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消费行为理论,一般称为效用理论,(效用不是越多越好,吃一个馒头觉得很舒服,吃十个就难受了)这也是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不同商品供给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生产要素组合和成本分析,这就是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如果考虑到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的厂商最佳产量,就是厂商均衡,亦称市场理论。分配理论是指生产要素价格问题,因为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确定就是分配问题。除上述五个基本问题外,微观经济学的目标是使市场均衡,即实现福利最大化——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理论,包括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失灵条件下的微观经济政策问题等。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微观经济学的大概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能深入减出,把抽象的一些问题都说的明白一点!我也会加倍努力的学习!
第四篇:经济学的感悟
经济学的感悟
通过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了解到更多经济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用经济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于政策分析的结论。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首先,阐述几个经济术语给我带来的现实生活中的思考:
1.“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比如,平时我们经常可以买到航空公司打折的机票,有时甚至低于相应火车票的价格。航空公司为什么要提供打折的低价机票呢?其实这就是运用了“沉没成本”原则来进行决策。航空公司提供的打折机票,一般是在淡季或者非常时间段,这时段客流量都比较少,但航空公司固定运营的费用并不会降低。航空公司作出是否提供打折机票的决策时,就不会考虑固定运营费用,因为那些属于“沉没成本”,而只需计算打折机票价格是否高于运载每个乘客的平均成本。如果这个平均成本很低,低于打折机票价格,那么,航空公司就能减少总的亏损甚至是能够赚钱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或者“覆水难收”等俗语、成语,它们就体现了“沉没成本”的思想。之所以不应当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因为打翻的牛奶是“沉没成本”,也是过去成本,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再怎么哭也哭不回来。“覆水难收”同样体现了这个道理。遗憾的是,不少人不懂用“沉没成本”原则看待、分析现实问题,常常会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为昨日的损失悲叹,甚至为了挽回不可挽回的“沉没成本”作出更加错误的决定,遭受更大的损失。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沉没成本谬误”。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种原因作出了错误的决定,遭受了损失,与其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不如记住运用“沉没成本”原则来转换思路、调整行为。毕竟,人生不能总向后看,而应尽量向前看,将过去的挫折和损失作为经验教训吸取,重新开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其实就是如此,只有现在果断放弃,未来才能更好地拥有。
2.“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在大学里,一般好的学生一毕业就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得到一个比别人大的机会成本。由于舍不得放弃,不得不终生背着这机会成本大的包袱,守着那份好的工作,成为一个辛辛苦苦的中产阶级白领阶层。而那些不太出类拔萃的学生,一毕业由于找不到好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因此其机会成本很小甚至等于零。这样,他们不得不冒险,而且冒险也没有什么失去的。结果,这些并非一流的学生中却闯出了一流的成功人才,大企业家大政治家也大多出自其中,他们反过来去雇用那些当年在大学超过他们的一流人才。这就是一流学生成本的代价。一个人如果很有潜力与抱负,而现在不大不小又有点成功即有个不大不小的机会成本,那么此人今后能否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就要看他敢不敢把现有的机会成本从主观上降低,甚至降低至零而做出新的选择。否则,这机会成本将把他变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越到后来越悔之莫及。
往事千年,白浪滔天。是谁说过,选择便意味着放弃、拒绝。于是,筚路蓝缕中,有着许由对王位禅让的拒绝;群雄逐鹿中,有着关云长对上马金、下马银的放弃;魏晋风骨中,有着了陶渊明对五斗米俸禄的拒绝。
把握的反面就是放弃,选择了一个机会,就等于放弃了其它所有的可能。当新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敢干放弃你已获得的一切,这不是功亏一篑,不是中途而废,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或者说:“说什么都不是,只为了喜欢,”因为只有选择了,就有更大的机会。
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个外貌很漂亮的人,当你第一眼见到她时,会觉得她特别漂亮,当接触久以后,慢慢这个感觉就不怎么强烈了。相反,一个外貌难看的人,随着你长期的接触,慢慢也会觉得他不那么难看。正如俗话所说,“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虽然我们也常常说这句话,但是却很少思考其中所隐含的道理。边际效用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人际关系中的体现。我们说吃腻了,用腻了,玩腻了实际上也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我习惯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戏称为“喜新厌旧”。一般而言,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本性,这本身并没有问题,因为归根结底人类还是动物,只不过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关键是要正确认识人的这一本性。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夫妻生活。在夫妻生活中,双方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享受着家庭带给你的愉悦。夫妻生活就像是无形的消费品,随着夫妻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两人都在“消费”着越来越多的家庭生活这一无形的消费品,每一天彼此从对方那里所获得的新鲜感和满足感也可能越来越少,不会再像当初结婚或是热恋的时候那样爱得死去活来,爱得义无返顾。这种感受是正常的,也完全符合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这个时候,人们就感觉到自己的婚姻生活不如想象中那么幸福了,逐渐对家庭有一种逆反心理,造成了边际效用为负。此时,又由于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作为支撑,个人的事业也将会受到影响。
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幸福的真正含义,并学会珍惜幸福。
4.“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
四年前,高考之后填报志愿时就遇到了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我们对自己要报考的学校、专业知之甚少,仅看那些五花八门的院系、专业设置一头雾水,对专业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考核标准,兴趣匹配度,以及大学毕业之后的专业就业情况一无所知。只会听说经济、金融多么热门,全凭这些极其有限的信息,就把我们的命运押在了志愿报考中。但真正进入大学,开始了我们的大学生活之后,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巨大的落差让很多学生开始迷茫,荒废掉了很多时间,也遇到很多无必要的困难。信息不对称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又如,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也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在人才市场,求职者提交的个人简历常常是完美的,许多人都说自己成绩优秀、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等,但这些是否是求职者的真实情况,企业并不清楚,因为求职者的个人能力信息是他的私有信息。中国古代有句名言:“朝中无人莫做官,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是对信息不对称的一种通俗描述。中国古代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人与人之间的了解相对很少。选举人才的方式有很多种,禅让、举孝廉、科举等这些都是在部分地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各种信息、测评手段、考核手段等已经非常丰富,也无法完全鉴定一个人才。所以选用人才就有很大的风险性。用了一个不好人才,轻则造成损失,重则破国亡人。最为有名的例子就是赵括,赵括对兵书样样精通,在赵国无人能比,后来秦国用计让赵王启用赵括领兵作战。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导致几十万赵兵全军覆灭,赵国从此一蹶不起。
信息不对称在人际交往中的体现让我感触颇丰。“不要对任何一个人下定论”是我最大的感慨。尤其是在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更不要轻易地去判断,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更是这样,对一个人的认识应该随着他的改变而改变,我们能了解到的永远只是一个人的某些方面而不是全部,所以,我对人的判断持保留态度。就像网上广为流传的那句话“别把谁想的太好,也别把谁想的太坏,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那么,如何减少信息不对称给我们的决策和判断带来的负面影响呢?那么如何客服或者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呢?在职场中,利用一切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深刻理解吃亏就是占便宜的正面意义。多实践多工作实际上就是一方面传递信息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不断增强,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其次是通过各种合适的方式、途径接近领导和领导进行沟通,交流。这并不是说脱离群众,而是增强信息传播质量和效率。百闻不如一见,这种沟通是将领导作为前辈、师父和朋友,要和溜须拍马分开。酒香也怕巷子深!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不进则退。沟通也是提高自己本身见识和能力的一个很好方式。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第三,积极参加培训或者认证,利用权威认证表明自己的各项能力,切忌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处境。另外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不完全的缺陷,使自己成为局域优胜者。在竞争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的,因为信息传递成本和实际运营成本太高很难实现全局的竞争,突出了自己的优势。在做重大决策时,要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信息的收集上上面,尽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做出较好的决定。
5.“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看似简短的文字,却蕴含了友善、给予、关爱他人的无穷快乐。是爱心的一种升华,它告诉人们在关爱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和喜悦。这是一种 “正外部效应”。例如,宿舍住着一个很爱干净的同学,他就会经常打扫卫生,干净的宿舍环境也给舍友们开来了福利,这也是一种正的外部效应;如果宿舍有一个玩电脑还经常放外音的同学,就会制造很多噪音,影响其他人的休息。所以,每个人的各种行为都会或多或少给周围环境或者其他人带来正的或负的影响,我们要尽量多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这样我们的行为才不至于带来各种人际冲突,也是一种有素养的表现。
从大的方面来说,人类的各种行为已经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不可逆的负面效应。最近几年,中国各地雾霾频发,空气污染指数频频爆表,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生活质量水平直线下降,蓝天白云阳光灿烂的日子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延绵不散的雾霾遮蔽了视线,却让我们格外清晰地看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感,格外真切地认识到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雾霾天气频发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心态来应对突发情况,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负担。只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我们才可能拥有天蓝、地绿、水净、风清的美好家园。希望大家都树立起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意识,从细微的小事做起,为我们共同生存的环境尽一点力!
6.“理性人”假设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消费者追求的是满足程度最大化,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不过,现实世界永远没有理论中那么完美,人们即使想要理性地做出决定,也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而不能表现出完全理性,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从众效应。一群羊在山上吃草,这时候,如果领头羊移动起来,走到另外的地方,群羊也会不自觉地跟着移动,于是整个羊群都动起来,走向另一个方向。研究者们还用鲦鱼做过试验,他们将为首的首领鱼割除控制行动的腺体,这样首领鱼就会盲目游动,不分方向,而鱼群竟然也会继续跟随首领鱼盲目行动,而不去自己辨识方向。这两则现象都说明一个问题,动物天生具有从众的倾向和本能,而人也不例外。投资界有一个有名的羊群效应,就是来源予这个故事。有一个晴朗的夜晚,满天星斗,许多人站在车站站台上等待即将到来的 火车。此时,一个人仰着脖子晃动着脑袋往天上看,在一旁的人好奇的以为他 看到的人造卫星、流星或不明飞行物,也跟着向天空动张西望。顿时形成了 “众人敬仰”观望的场面。其实,这位先生只是脖颈酸痛,他是在做放松活动,并非观察天空。那些跟着仰望星空的人只是看到大家都在仰头,所以学着别人做出相同的举动罢了,自然没有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这就是典型的“从众效应”。在金融市场上,这种从众就表现为,当某一只股票受到追捧,就会有更多的人想要买进,导致它越来越抢手;在投资界就表现为,如果别人发现什么有利可图的机会,大家就会一窝蜂地冲进去,都希望在这里掘一桶金。可是如果盲目的群体行为导致市场恶化,就会带来不可想象的灾难后果。
如果真如经济学的假设所说的那样,人是完全理性的,那么就不会出现不假思索地跟随别人的情况了,可见,完全的理性只不过是个理想的想象。无独有偶,人们还有更多非理性的表现,比如冲动之时,在酒醉之时,在头脑发浑之时,在发疯之时,在这些情况下做任何事都缺乏理智的考虑。经济学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选择,只要你是在清醒的时候理性的做出决定,那么就可以避免遭受不如意的损失。
理性人假设在生活中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如果我们能够克制内心不理性的因素,那么就能够最大化的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理性人假设对于人生的启示在于:理性人从来不盲目跟随大家的选择,一拥而上,不关心市场热点,别人做什么与他们无关,他们不会跟着做什么,不会做一个没有原则的跟屁虫。理性人总是相信自己的思考,他们用理性、逻辑性来分析现实问题和现象,决不简单的拍脑袋,不做只跟在别人后面的“羊”。理性人更会努力去做一只领头羊或者首领鱼,做领导者,做引领风潮的人。因为机遇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利益也总是有限的,谁能够先发现机会,就能够抢占先机,谁能够走在前面,就能够成为更大的受益者。成功。就在于不盲从,有主见。
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可谓涉及工作、生活、人生的方方面面,如果你能做一个理性的人,那一定会少犯错误,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
经济学思维让我拥有越来越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力,把经济学的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慢慢发现自己有了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超能力”:我可以在各种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的诱惑下捂紧自己的口袋,用有限的金钱换取最大的效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可以在谣言经过的时候避免它从我这里继续传播扩散出去;我可以较好地理解事物之间有它们自己的联系和运行规则,适应并尊重这种规则,学会与人和事物和谐相处,相安无事。
学习就是把知识化作生活中的智慧,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理论联系实际,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激发了我继续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
第五篇:金融经济学作业5
一、金融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典型理论核心思想和现实意义金融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金融资源跨期有效配置的科学,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是否还能完全指导所有的经济主体(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在参与金融活动中所做的决策。它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发展了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以此思想来观察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金融交易过程中所蕴涵的经济学的普遍规律。金融经济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经济学的启蒙时期
Crammer(1728)、Bernoulli(1738)对不确定性下的行为决策研究。Bachelier(1900)对股票价格随机过程的研究,其结论是:股票价格变化是一个呈现出布朗运动特征的随机游走过程,买者和卖者在交易股票时对股票价格变化的数学期望值都为零。Fisher(1930)的分离定理:企业的投资决策与企业家的偏好无关;企业的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无关。Keynes(1936)的投资理论:选美比赛。Von Neumann-Morgenstern(1944):《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中建立了不确定性下经济主体决策的期望效用理论,奠定了不确定环境下经济主体的偏好及效用函数的基本理论体系。
(二)20世纪50—60年代:金融经济学的奠基时代
1.Markowitz(1952)的证券组合理论首次将个体投资决策中面临的收益与风险决策简化为均值和方差这两个具体的数学概念,并给出了风险—收益平面上的投资组合前沿。
马柯维兹(1952,1959)的资产组合理论彻底改变了传统金融学仅用描述性语言来表达金融学思想的方法,被称作金融学的第一次革命。被称为现代证券组合理论或投资理论的创始人马柯维兹的贡献既是资产定价理论的奠基石,也是整个现代金融理论的奠基石。这标志着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发端。
2.Arrow and Debreu(1954)一般经济均衡存在定理的证明对一般经济均衡问题给出了富有经济含义的数学模型。主要贡献:(1)第一个风险状态下的总体均衡经济模型;(2)证券和证券市场在风险最佳分配中的作用;(3)Walrasian 均衡的存在性和最优性;(4)不完全市场条件下,期货市场的存在是总体均衡的先决条件。
3.Tobin(1958)的两基金分离定理(每一种有效证券组合都是一种无风险资产与另一特殊的风险资产的组合)为CAPM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Sharpe(1964)、Lintner(1965)、Mossin(1966)的CAPM的提出为现代资产定价理论奠定了基础。该模型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中的预期收益率与其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CAPM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之上的,这些假设条件如下:(1)投资者以某段时间内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来评价某资产组合;(2)在投资风险既定的条件下,投资者总是追求最大的收益率;在投资收益既定的条件下,投资者总是尽量回避较大的风险;(3)所有资产者有着相同的资产持有期,这样的市场上所有投资者就可以按相同的无风险利率借款;(4)资本市场是一个完全市场,不存在资本与信息流动的阻碍,因此,假设没有一个投资者的行为能大到影响整个证券市场,没有交易成本和所得税,所有投资者均可免费获得所有有价值的信息;(5)资产无限可分,即投资者可购买一个股份的一部分,这样可以保证投资者以任何比例分配其投资;(6)投资者有相同的预期,即对预期收益率、标准差、证券之间的协方差有相同的理解。
5.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首次应用无套利假设探讨了“公司的财务政策是否会影响公司价值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开创了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先河,并奠定了资本市场套利均衡和套利定价分析方法的基础。
MM模型虽然在逻辑推理上得到了肯定,但是其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无关的结论在实践中面临挑战,现实企业都比较重视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资产负债率在各部门的分布也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为了分析这一理论和实际的差异,Modigliani和Miller于1963年对自己的结论进行了修正,把企业所得税因素纳入到资本结构分析中。Modigliani和Miller的这一系列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学术界的激烈争论,许多学者维护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反批评。这场论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套利机会;二是个人财务杠杆与企业债务杠杆;三是风险等级;四是定理的实证检验。著名数理金融学家默顿曾对MM定理给予高度评价,MM理论是新旧理财学的分水岭。应该可以说,MM定理是资本结构理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的提出标志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诞生,也预示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取代传统资本结构理论成为资本结构理论的主流地位的革命的开始。
6.Debreu(1959)、Arrow(1964)将一般均衡模型推广至不确定性经济中,为金融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灵活而统一的分析框架。
7.Samuelson(1965)、Fama(1965)提出EMH理论。有效金融市场是指这样的市场,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反映可获得信息变化的影响。EMH理论奠基于三个逐渐放松的假定之上。(1)投资者被认为是理性的,所以他们能对证券做出合理的价值评估;(2)在某种程度上投资者并非理性,但由于他们之间的证券交易是随机进行的,所以他们的非理性会相互抵消,证券价格并不会受到影响;(3)在某些情况下,非理性的投资者会犯同样的错误,但他们在市场中会遇到理性套利者,后者会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由此看出,投资者的理性是有效市场假说成立的必要条件,离开了投资者的理性,市场将不再有效。如果投资者的一些行为是非理性的,他们的行为肯定是随机的、非系统的。有效市场假说是有关价格对影响价格的各种信息的反应能力、程度及速度的解释,是关于市场效率的研究。Fama根据Roberts(1967)对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的分类提出了区分有效市场的三种类型: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市场。(1)弱式有效性(Weak Form):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地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如历史价格水平、价格波动性、交易量、短期利率等。因此,对任何投资者而言,无论投资者借助任何分析工具,都无法从历史信息获得超常收益。(2)半强式有效(Semi-strong From):若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及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我们称这类市场为半强式有效市场。即对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任何公开信息都不能获取超额收益。(3)强式有效性(Strong Form):强式有效性是市场有效性的最高层次。它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包括已经公开的以及未公开的信息,都已经充分地及时地包含在资产价格中,即价格反映了历史的、当前的、内幕的所有信息。总之上述三种市场水平中,投资者都无法利用相应的信息集获得超常利润。
(三)20世纪70年代:快速发展和形成时期
1.Black-Scholes(1973)、Merton(1973)的期权定价理论奠定了现代衍生金融工具和公司债券定价的基础。
2.Ross(1976)的APT理论克服了CAPM中的模型检验的局限性。
3.Black(1972)的“零—βCAPM”、Rubinstein(1974,1976)、Kraus and Litzenberger(1978)的离散时间CAPM。
4.Merton(1969,1971,1973)的连续时间CAPM(ICAPM)等极大的发展了CAPM理论。
5.Harrison and Kreps(1979)发展的证券定价鞅理论对EMH的检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6.Grossman and Stiglitz(1980)提出的关于EMH的“悖论”将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入经典金融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中。
7.Jensen and Meckling(1976)、Mayers(1984)、Ross(1977)、Leland and Pyle(1977)等在代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框架下发展了公司金融理论。
(四)80—90年代:现代金融理论的“百花齐放”时期
1.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及其发展;
2.金融契约理论和证券设计理论;
3.金融中介理论(Bodies的中介职能观;信息生产职
能;流动性提供与风险管理职能;降低经济主体市场参与
成本的职能);
4.资本市场理论(探讨EMH有效性的各种证券市场异象
(Anomalies)的解释理论);
5.行为金融理论;
6.法与金融;
7.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理论。
二、试评述期望效用理论的局限性及其解决方法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期望效用函数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 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不过,该理论是将个体和群体合而为一的。后来,阿罗和德布鲁(Arrow and 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进而构筑起现代微观经济学并由此展开的包括宏观、金融、计量等在内的宏伟而又优美的理论大厦。
研究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种使EU理论一般化的方式:
(1)Karmark(1978)提出主观权重效用(Subjectively Weighted Utility,SWU)的概念,用决策权重替代线性概率,这可以解释Allais问题和共同比率效应,但不能解释优势原则的违背;
(2)扩展性效用模型(generalized utility model)。该类模型的特点是针对同结果效应和同比率效应等,放松预期效用函数的线性特征,或对公理化假设进行重新表述,模型将用概率三角形表示的预期效用函数线性特征的无差异曲线,扩展成体现局部线性近似的扇行展开。这些模型没有给出度量效用的原则,但给出了效用函数的许多限定条件;
(3)Kahneman和Tversky(1979)引入系统的非传递性和不连续性的概念,以解决优势违背问题;
(4)“后悔”的概念被引入,以解释共同比率效应和偏好的非传递性;如Loomes和Sudgen(1982)所提出的“后悔模型”引入了一种后悔函数,将效用奠定在个体对过去“不选择”结果的心理体验上(放弃选择后出现不佳结果感到
庆幸,放弃选择后出现更佳结果感到后悔),对预期效用函数进行了改写(仍然保持了线性特征);
(5)允许决策权重随得益的等级和迹象变化,这是对SWU的进一步发展;
(6)非可加性效用模型(non-additivity utility model)这类模型主要针对埃尔斯伯格悖论,该模型认为概率在其测量上是不可加的。
金融一班:赵文国学号:20105001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