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钟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其保护和开发调查报告
中山陵风景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和开发调查报告
前言:
座落在南京城东的钟山风景区, 以其磅礴的山川气势、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湖光山色而成为南京第一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中山陵, 作为金陵文化的特色之一, 为钟山风景区倍增光彩, 使之成为海内外游客了解南京的窗口之一。我们小组对中山陵风景区旅游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进行了调查,给出中山陵旅游风景区的资源评价,并给予该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一些建议。
一、钟山风景区旅游环境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开始称钟山,东晋时开始称紫金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为北高峰,其余分别为西为天堡山和东为茅山,中山陵便坐落于此。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十分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中山陵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中山陵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它产生于近代民国时期,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坐落于紫金山第二峰上,同时它周围有一系列的景点,如明孝陵、灵谷寺等,同时它还有很多附属建筑,像音乐台,中山植物园、正气亭等。
中山陵的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它既是人文旅游资源,又是自然旅游资源。它是我国伟大的民主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同时它位于紫金山上,周边有紫霞湖、没换山等自然景观。这就使中山陵成为了综合性景区。
二、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一)开发历史
古称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北高峰,其余分别为天堡山和茅山,著名的中山陵便坐落于此。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当时,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 钟”式图案荣获首奖。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这 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这里是仿宫殿式的祭常。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像座东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 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南京解放后,刘伯承任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这里。30多年来,中山陵园不断整修拓新,整个园林面积达3000多公顷。陵墓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
(二)现状
近年以来,中山陵所在的南京钟山风景区, 开始实施一个颇具规模的开发规划,打破了这个著名旅游区几十年来没有大的建设项目的沉寂。总面积为3000公顷的钟山风景区L要是分三大片来规划的。山南片有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等名胜古迹,已形成三点一线的旅游格局。这一片要恢复永丰社、永慕庐、桂林石屋等一些纪念性的建筑;要建设“竹海公园”、“紫霞湖公园”、“万株桂园”、“万探梅园”等四个具有春夏秋冬季节特色的公园。其中“万株梅园”占地400亩,集梅文化、梅花研究、梅花繁殖生产为一休,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赏梅胜地。山北片主要是开发景区的边缘地带,建设花园别墅、度假村和一些游乐设施。山顶片规划新建的景点比较多,紫金山主峰建“一人泉”、屈居亭;紫金山二峰处建乌龙潭、刘基洞、白云亭、观日台以及问天石刻等;紫金山西子腰地区建鸳鸯亭、连心锁链和摩崖石刻等。为了方便游客游览,淮备把紫金山现有的防火道拓宽成盘山公路,同时,还将规划建一条空中索道缆车,使整个钟山风景区形成一个大的循环旅游路线。
三、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中山陵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它产生于近代民国时期,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坐落于紫金山第二峰上,同时它周围有一系列的景点,如明孝陵、灵谷寺等,同时它还有很多附属建筑,像音乐台,中山植物园、正气亭等。
中山陵的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它既是人文旅游资源,又是自然旅游资源。它是我国伟大的民主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同时它位于紫金山上,周边有紫霞湖、没换山等自然景观。这就使中山陵成为了综合性景区。
中山陵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的定向性,他对喜欢人文旅游和历史旅游的人更具吸引力。
四、中山陵旅游风景区的资源评价
(1)自然景观资源。中山陵所在的钟山风景区不仅地阔林密山高, 又有前湖、琵琶湖、紫霞湖、流徽湖等自然与人工湖泊镶嵌其问, 湖水清澈见底, 倒映绿树青山,完善了景区的自然美。
(2)景区内的人文景观资源也是异常丰富且独具一格,旅游资源组合和集群状况良好。钟山风景区目前已开发并正式对外开放的人文景观有中山陵、明孝陵、中山植物园、紫金山天文台、灵谷寺、美龄宫、孙中山纪念馆、藏经楼、等大型景点八处, 紫霞湖、梅花山、音乐台、光华亭、定林山庄、滑道游乐园、永慕庐、索道、头驼岭公园、廖仲凯何香凝墓等中、小型景点30余处, 以上人文景观建筑与中山陵有关的占90%。
(3)再从交通条件看, 景区内外交通十分便利。宁杭公路、宁镇公路环绕南北, 使景区与长江下游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紧密相连,绕城公路沿钟山山麓而过, 便捷了景区与附近郊县的交通,景区直通南京机场的公路建成,从机场到景区只需10分钟左右。景区内部的交通 条件良好, 八大景点间均可通行汽车。盘山公路的修建, 满足了不同需求的游客需要, 根本改观了景区内部的交通面貌。不仅如此,景区内现已开放的数十个景点之间, 均有道路相连, 可步行, 可通车。
五、中山陵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一)大力提高景区的文化品位
中山陵作为全国重点风景区, 知名度很高, 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近年来, 景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恢复和兴建了一批景点, 如永慕庐、头陀岭景区、紫金山观光索道等, 并修建了盘山公路。相比之下,软件建设尤显不足, 首先是文字资料的匮缺。一本通俗易懂、详略得当而又便于携带的景区游览图书, 是吸引游客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人们鉴赏品位的途径之一。可以从影视角度入手,在中山陵放映有关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录像或电影, 让游客从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中获得历史知识, 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中山陵作为钟山风景区内人文景观的核心, 应当配备专门的讲解员,每天数次定时地向前来瞻仰的人们做常规的介绍。
(二)注意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
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风景区内的风景名胜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利用风景名胜资源而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向管理局交纳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风景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核心保护区、规划控制区内的重要景点,应当制定完整具体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其他景物、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等风景名胜资源,应当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严格组织实施。对严禁一些的行为,如在文物、景物上涂写、刻画、张贴;擅自摆摊设点;对一些违规行为要进行罚款。同时对景区里的工作人员的管理也十分严格,管理局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调查小组成员:袁炜、梁泰、许栋梁、王吉兴
下页附图 中山陵景区概图N##中山陵T$
#副景区.主景区
T$《中山陵风景区旅游资源分级、分类分布图》
第二篇:浅论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浅论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以独山县影山镇为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景观、景物随处可见,各种各具特色的传统景观越来越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特有的古朴化境氛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旅游市场中一直新生力量。保存较较完好、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古镇吸引着大批的旅游者前来观赏。近年来,我们国家更多的具有特色的民居和古村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例如云南丽江古城、江苏周庄等地,逢节假日、旅游黄金周期间这些古镇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其数量可以媲美山水自然风光。
贵州的村庄没有北方的凝重厚实、也没有江南水乡的灵秀,有的是那份独特的淳朴和娴静。据粗略统计,贵州拥有300多座古镇,其中以贵阳青岩古镇和镇远古镇为佼,其传统的生活形态和建筑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满足部分旅游者寻求精神家园的愿望。
随着古镇旅游越来越火爆,不仅条件成熟的古镇在进行旅游开发,一些稍有条件的古镇也纷纷行动起来,提出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面对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热潮,更多具有条件的古镇正努力加入其中。本文将以正在建设开发中的影山古镇为例,针对其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来浅析影山古镇开发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
云贵地区古镇成型较早,但几经战乱兴废之后,现存古村镇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境内土著居民,如苗、水、布依族等自然法阵形成的古村镇寨。这一类存在多是集中在贵州南部地区,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代表。另外在黔东南以苗族、侗族为代表,如其建筑表现为干栏式吊脚楼等,另一方面,由于汉人的杂居,在村寨布局、建筑风格上明显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另一部分村寨的建筑风格上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等院楼建筑最为常见,这些建筑因云贵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建筑材料资源有所改变,形式非常灵活。
影山镇位于独山县东北部,北与都匀市墨冲镇接壤,据都匀市区45公里,幅员207平方公里。镇区内的亮点是位于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奇石“翻天印”;其次是坐落在翁奇的奎文阁,奎文阁修建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其至今仍保存完好,是一个具有文化、宗教、建筑的各方面价值的景点。
一、影山镇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
古镇原本不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而存在的,是为广大农村乡土建筑的聚集地,由于年代久远,房屋建筑风格独特、古朴,民风民俗淳朴,乡土人文气息浓厚、周围自然环境山清水秀、自然与人文相融合,而且历史、自然、地理、民俗等不同,各地古镇有呈现出区域化、多样性的人文特色,这些条件构成了古镇旅条件的基础。就影山镇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古镇自然资源
影山镇地处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地带,森林覆盖率高。
1、气候条件:影山地处云贵高原南部善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清新、云遮雾障,常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有天然氧吧的美誉,人居环境极佳。此外,在大坪坡可观云海,夏季云雾缭绕,雨后能常见彩虹,所以影山镇是人们休闲养生、避暑净心的好地方。
2、地文景观:影山镇的地质地貌很有典型的喀斯特的特色,夹缝岩大峡谷、深沟这些天然的岩溶地貌,既可以用于观赏旅游,也可作为科学考察和探险。
3、水文地貌:影山镇以水为依托的旅游资源主要是胭脂河,与胭脂河两岸自然环境相结合,足使人感受到影山镇天蓝、地净、山青、水碧。由于境内多为岩溶地貌,地表水较少,大多为暗河分布在九善硚汇入胭脂河,冒水洞是胭脂河源头,常年水流不断。
4、生物类:影山镇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境内植被呈现垂直性分布,森林覆盖率超过75%,其中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352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2.57%,是旅游的“天然氧吧”。天然森林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兼有针阔混交林、青冈纯林、油桐纯林成片分布,林木苍郁古朴,四季景相分明。人工林主要为马尾松飞播纯林、柏木、绵竹人工纯林,与油桃园、康朗桃园、黄花梨园等人工水果园林互为呼应,组成林海、花海等季相不同的森林景观。植物种类有418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红豆杉、银杏、黄杉、秃杉等27种;影山镇的野生动物数量众多,达动物99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蟒、猕猴等41种。还有珍惜动物60多只猕猴,生动、可爱,与园中的鸟兽一起,为森林增添动感之美。
(二)古镇人文资源
影山镇古镇拥有浓郁的宗教文化,道教、佛教和儒家文化相互交融,形成影山多彩丰富的文化,水司楼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1、净心大观园
净心大观园是由翰林府、诰命府、尹珍府、后花园以及影山老街组成,规划用地面积为180亩,建筑总面积为90000平米,是本地布依族标志性建筑群。净心大观园的整体建筑风格是依山而建,为九进大院。
(1)翰林府:受尹珍启蒙教化的影响,影山镇在清朝相继出现了万民钦、莫与俦两位翰林,翰林府就是他们当时居住的地方,府内成列有万民钦、莫与俦生平介绍、作品等。万民钦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考中进士,被朝廷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称为独山县获得翰林的第一人,为影山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莫与俦嘉庆四年(1799)赴京会试中进士,被选为翰林庶吉士,先后在独山及遵义教书育人长达46年,学术渊博,为人师表,培养出两位名震西南的文化巨儒莫友芝和郑珍。府中北苑为万民钦旧居,门帘贴字“仰万民钦”,有对联“盛结八方果,祥和古今用”,进居有门帘“民钦堂”,有对联“桃李芳菲前途无限,栋梁蔚起后继有人”。南苑是为莫与俦旧居,有联“传家尚喜贫存砚,教子尤勤老著书”
(2)诰命府:诰命府是为了纪念影山历史上三位皇帝封的诰命夫人,以独山翁奇团练领袖杨维藩的真人故事维历史背景,修建诰命府来纪念影山历史名人,从大门进去,需要连续穿过9个不同的厅堂和院落,称为九进府。其中第一进是沿街吊脚楼,第二进和第三进为纯手工雕刻的牌匾收藏牌。东栅门上贴字“诰命府”,有对联“一生功绩耀千秋,三世诰命传万代”。
(3)影山老街:追忆影山从前街市的繁华景象而打造,集中再现了影山居民衣、食、住、行、娱、乐、购、闲的生活习俗。也是当地布依族、苗族、水族最为理想的相互交往、交流与融合的场所之地,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在这里互通有无和睦相处,谱写了民族大团结的新篇章,为建设美丽和谐家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儒学文化园
儒学文化园以奎文阁为依托,围绕奎文阁做文章,将儒学文化完美的展现在奎文阁区域,规划用地面积67.16亩,建筑总面积21669.08㎡,主要建筑:杨家大院、书院接待区、文庙(大成殿)、杨家宗祠、影山书院、影山草堂、奎文阁等。项目建成将打造成西南最高品位、最大规模的儒学文化研究传习和育人基地,并作为儒学文化和影山文化展示的窗口,将奎文阁做成天下闻名之儒学圣地。
3、水司楼
水司楼总占地面积5215㎡,总建筑面积61571.03㎡,99.9米高,共计26层。由贵州净心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天下第一水司楼是主要功能包含集会展博览、酒店住宿、游览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其中酒店住宿是以洲际酒店为标准来打造。水司楼建筑融合了具有明显独山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精髓的大型仿古建筑综合体,是整个影山净心谷景区乃至整个独山县的标志性建筑。它以弧形的平面布局模式,如同张开怀抱的巨人,欢迎四方宾客都前来旅游观光,不仅象征景区“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也象征了净心谷景区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更象征了每一个独山人民敞开胸怀,迎接开放的伟大雄心和走出贵州,走进世界的强烈决心。
二、影山镇旅游区位
贵州省的古镇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但并不是所有的古镇都适合开发为成熟的旅游产品,除了古镇本身的资源条件之外,还需从古镇所在的区位条件来考虑,从客源地至旅游地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考虑。
从目前贵州的古镇来看,如贵阳青岩古镇,再如黔东南镇远古镇等,开发相对较早,已经比较成熟,其别于都市现代化建筑森林和快节奏生活的独特的古镇风貌成为人们闲暇时的短距离旅游目的地之一。影山镇位于都匀市南部,距贵阳市152公里,从贵阳出发,历时不到3小时就能到达影山,且都匀市有班车直达影山,班车班次频繁。随着贵新高速独山北(影山)匝道年底将建成,都匀至独山县(都独同城快速干道)已经动工建设,两条公路通车可将贵阳至影山的时间缩短为2小时即达,旅游交通十分便利。并且,影山镇距著名景区荔波小七孔和平塘天文旅游小镇十分近,在黔南州规划的以后旅游环线的必经之路上,与旅游地有着紧密的地理关联,也具备了旅游开发的区位优势和条件。
三、影山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1、形象定位缺失,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影山古镇独特性的形象定位不鲜明,即还没有“卖点”,在参与争夺未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且影山古镇优秀的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内涵没有充分挖掘,旅游活动较为单调,旅游产品的“含金量”和文化品位尚需提高。
2、旅游服务与管理落后
目前古镇开发还不成熟,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尚不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能力,为早期吸引游客增大了难度。且服务设施的投入所需资金量大,使投资者的风险大增。而影山经济条件差,政府所能提供的资金严重不足,极大限制了景区的开发进程、力度与质量。且目前旅游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在游客心中树立起良好的感知形象。
3、宣传力度不够
开发资金的严重不足及缺少专业性的人才进行大手笔的策划和制作,造成了宣传推广无所适从,使影山古镇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境遇。
四、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1、首先要找准定位,塑造特色鲜明的古镇旅游形象特色鲜明的古镇旅游形象,是古镇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清晰的定位,能使游客形成一种直接而感性的认识。为游客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作好了铺垫,是一个成功的开端。因此,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塑造特色鲜明的古镇旅游形象是关键。在影山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中,我们首先把影山古镇定位为“旅游静养福地”,其次在对其文化内涵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将其文化主题定位为:茶旅文化、三教文化、水族文化、布依族民俗文化。将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为民俗文化休闲胜地。
2、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资源重组,提高旅游产品的含金量。当今世界的旅游已开始跨越游山玩水以消闲为主的初始阶段,逐渐过渡到全方位的文化服务与综合开发,多层次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的新阶段。旅游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发展旅游业的灵魂。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应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项目、拓展旅游空间、提高旅游产品的“含金量”。如古镇给游客提供的旅游项目仅限于看古屋老房、逛古街、买到处可见的旅游产品,这样的古镇不具备竞争优势,长此以往,必将失去客源。此外,发展古镇旅游,不仅要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内涵,还应对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重组。将其文化资源加以挖掘,赋予新的内容,才能令游客在游憩的同时找寻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家园。
3、对古镇的保护和开发进行科学规划
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必须规划先行,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有效避免古镇资源遭受新的破坏。规划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对古镇旅游资源、现存古建筑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筑保护与改造措施。
影山镇的旅游规划思路是把整个镇区作为整体打造,建设一轴(城镇建设发展轴);一带(景镇互动带);双核(镇区综合服务核心、景区旅游服务核心);四区(城镇生态建设区、台地原始风光区、深沟森林区、紫林山森林区)。本着有利于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增加本地区居民的就业和创收,有利于本地区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要规划先行,防止出现景区无序混乱的状态。旅游项目开发高、中、低搭配形成系列,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古镇应该从自身的优势点出发,本着以保护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方向制定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整个影山古镇可分为三部分,其有以儒学园、九九观和报国寺等为标志的“三教”旅游资源;有以甲定、翁奇、翁台的自然生态茶园风光为代表的山地茶旅资源;有以水司楼、胭脂湾为主的大型实景演绎现代光影旅游资源。
(一)影山古街开发主题
1、在老街各空闲的地方设置一些具有古代时期的生活写照的物品,如手推磨、铁匠铺、戏台、手风车等,重现其早期时期的繁忙生活景象;
2、融入影山镇自有的民族民俗文化,如在古街开展如诗词字画的文学活动等;
3、在老街各巷口,可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古街的立式文化及民风民俗;
4、在老街依旧修旧的清代房屋建筑的窗花上做文章,例如:把关于房屋的历史描绘上,在上面画画,做谜等。
(二)自然风光的开发
主要针对九天景区和深沟景区。
1、森林体验游:紫林山丰富的自然资源,植被、动物、溪流等,森林公园内鲜有人居住,使紫林山任然保留了原始森林的状态,可以为游人提供较为天然的探险环境,零距离的接触大自然,享受世外桃源带俩的乐趣,优美的自然环境,配合天然的木质农家小屋,隐藏于山林之中,居住于这里能感受道大自然的洗礼,沐浴着柔和的阳光,享受着天然的氧吧,是度假休闲的一大方式,让人们体验这种野外的度假生活。
2、休闲养身游:目前我国大城市的居民,尤其是“都市白领”,大多都处于在亚健康状态,这就要求人们在生活质量已经提升到较高水平之后,必须更多考虑生活的质量和身心的健康。在这种形势下,休闲养身必将成为热点和潮流,蕴含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影山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厚的自然条件,配套相关的实施和人员,将单纯的周末出游和夏日避暑提高到以养身为目的的旅游方式,并可以结合翁奇的道家渊源,发扬道家的养身文化,道家养身的根本目的就是杨摒弃一切外来元素对生命活动的干扰,以求得身心的解脱,在养身忠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围护健康,延年益寿,这符合长者对长寿的最求,亦符合现在都市人寻求宁静的追求和向往。
3、野外活动:翁台的大坪坡为一片开阔的平坝,玉高山相连,非常适宜开展野外活动,如企业户外扩展、亲子活动等,这些活动能锻炼团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加团队协作精神。大坪坡农家乐还可以与专业的拓展服务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该类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
4、高档会务中心:翁奇内经风景秀丽,友比较充裕的地域,即将建成的水司府将打造成独山县首家洲际酒店,配套非常完备的服务设施,时期具有完善的上午功能,为企业、事业单位等提供会议、休闲场所,提高园区的消费档次,扩大客源量。
5、青年夏令营:夹缝岩景区动植物种类繁多,且有特殊的地质地貌特征,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寓教于乐的亲子游戏有助于青少年的实践知识增长,并能培养青少年热爱自然、独立生活的能力。
4、科学的市场运作方式是古镇旅游发展的保障 只有引入科学的市场运作方式,才能拓宽古镇的融资和开发渠道。古镇旅游形象的成功塑造及古镇旅游的发展是政府、企业、公众、旅客等多个主体共同合作、努力的结果。科学的市场运作方式要求各个主体职能分工明确。(1)政府引导、基础设施投入。政府主要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从创意、规划、塑造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特别是在跨区域中协作和公益项目实施方面发挥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时,政府是基础设施投入的主体。
(2)企业主导、项目设施投入。发挥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企业是相关项目设施投入的主体。在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中开展活动,特别是把古镇旅游形象的内涵体现在服务工作中。
(3)公众参与、突出产品特色。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本身就是古镇旅游形象中的“活”风景,公众旅游形象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古镇旅游形象特色的塑造与营销。
(4)游客反馈、完善产品结构。游客是旅游形象的受体和体验者、应证者、评价者,他们对旅游形象的认识反馈有助于地域旅游形象、产品结构的完善。
5、加强市场营销,构建科学、合理的营销模式 营销是将旅游产品推向市场的关键一步,只有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营销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古镇旅游开发真正融入市场,也才能为古镇的保护积累大量的资金。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应通过整合各级政府、旅游要素、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代理商和经销商、媒体、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谋求最大的营销效果。将古镇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包装,策划宣传,同时坚持大市场、大营销理念,综合运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手段及现代化网络方式,打造古镇旅游知名品牌,进一步塑造古镇旅游形象,全面提升古镇旅游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加强区域联动、协同营销和强化内部营销,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古镇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古镇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贵州各古镇各具特色,对于古镇的开发,可以相互借鉴发展经验,影山古镇在旅游资源方面十分丰富,麻江万达小镇的成功经验十分值得影山古镇借鉴学习,同时,影山古镇还应该根据其自身条件打造特色,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三教文化,在古镇旅游资源发展上继续摸索走出自己的道路。
五、结束语
在古镇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古镇永远绽放迷人的魅力,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古镇旅游资源的特点,正确处理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使古镇在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影山镇人民政府 2017年11月20日
第三篇:关于“乌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关于“乌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摘要]当风景名胜旅游开发到资源已经有限时,古村镇的开发成为目前国内旅游开发的热点。但是,如何把一个优价制的古村镇开发成一个原貌、文物、韵味都得到很好保护,又能成为旅游的热点,带来经济收益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是古村镇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 古村镇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人流量乌镇模式
一、绪论
1.“古村镇”一词,泛指所有仍保有比较完整的古建民居、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古城、古村、古镇,以及建筑古旧、风俗奇特的少数民族村寨。
走进这些赌局特色的古村镇,解毒其形成、发展和存在的原因,追寻数百年前先祖的省会意韵,感受其特有的文化氛围、远古的传承的生活方式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会得到永久的精神享受。
2。以乌镇为例:乌镇是一个有着1300多年建镇史的古镇,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其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连的古镇格局。在对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乌镇作了有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管线地埋、河道清淤,修旧如故、控制过度商业化等工作,都是在全国古镇闹呼吁开发中首创或成功运做的典范,受到专家和同行的肯定,被联合国专家考察小组誉为“乌镇模式”。
3。考察的意义
当风景名胜旅游开发到资源已经有限时,古村镇的开发成为目前国内旅游开发的热点。但是,如何把一个优价制的古村镇开发成一个原貌、文物、韵味都得到很好保护,又能成为旅游的热点,带来经济收益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是古村镇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的难题。古村镇连同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消逝,仅仅发生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与传统家园的彻底割裂,也仅仅是一两代人的人生。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在现代化的浪潮里,“新价值”的狂欢中,能白村些传统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古村镇,实属不易。那些古老的生态本来就
很脆弱,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古村镇,大多处于偏僻地区,即使曾经一度繁华,也因历史的原因而门前冷落、尘封窖藏,由此免于浩劫。一旦春光乍泻,成为热闹的“旅游资源”,其“钱景”自然可观,但前景充满变故。出于对古村镇旅游的关注和关心,笔者在2009年05月29日对乌镇进行了一次调研,亲身体验了乌镇的独特魅力,实地了解到乌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同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深思其中利弊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并为乌镇旅游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乌镇的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调查结果
本次调研有效问卷为46份,其中一份代表了当地老者们的看法。
(一)当笔者在东栅的长廊(休息场所)做调研时,调研的话题引起了老人们兴趣。笔者总结、整理其观点,主要有三:1。古镇的古建筑都是新的,是表面现象,只有古戏台是真的。
2。姑嫂饼不好吃,都是外乡人做的。2。景区开发了,物价上涨了,当地居民没有得到实际利益(最起码包括这几位)。名义上是政府开发,实为旅游公司开发。
(二)问卷结果调查对象:性别 男29人 63%,女17 37%
年龄20以下 3人 6.5% ,21-30 23 50% ,31-40 5 10.9%,41-50 4 8.7%, 51-60 5 10.9 ,60 6 13%
职业 工人8 17.4%,商人1 2.2% 行政事业人员 7 15.2% ,学生 12 26.1%,科教人员3
6.5% 其他15 32.6%
学历 初中以下 5 10.9% ,高中 4 8.7%,大专10 21.7%,本科23 50%,研究生及以上 3 6.5% 通过分析,从一个侧面得知来乌镇旅游的群体多为中青年知识分子.2.古镇保护情况:
古镇印象:地方特色很浓 22人 47.8%,特色不明显 4 8.7%,商业化过强 12 26.1%,一般 6 13.0%,其他2 4.3%。
古镇民风民俗的保护现状:非常好 8 17.4%,好13 28.3%,一般1839.1%,不太好 7 15.2%,差0
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姑嫂饼的注册商标保护:知道7 15.2%,一点10 21.7%,不清楚 28 60.9%
从数据上看,大部分人对古镇印象比较好,认为古镇保护一般。
3.古镇开发状况:可促进古镇 保护与开发的产业中,85%的游客选了旅游业。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多选):价格高22人次,服务设施不配套 18人次,环境卫生差14,管理混乱13,服务跟不上12,交通不发达 11,建筑不和谐6。
调查的意见和建议:控制人流量5人,少些商业化5人,应注重民风民俗的保护 4人,提高服务质量1人,应让当地居民得到切实利益 2人.共有17人写出意见或建议。
三、提出建议
(一)古镇开发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是:古镇居民生活质量是否提高。
乌镇当地老者的看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
但据报道,乌镇并没有变成游客的风景、住户的尴尬,近年来投入2亿多用于改善老街的基础设施。乌镇从古镇旅游中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依次我建议: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有关部门应加大政策的宣传,让当地居民理解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政策,携手共创美好古镇。同时要逐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现在居住在古镇的居民。
(二)基于游客的意见或建议,提出我的建议
1.控制人流量。
2.实行区分需求定价法
3.切实做好古镇的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4.完善古镇的服务设施,改善古镇景区及景区周边的环境卫生。
5.不断促进古镇周围环境、周边民居与景区建筑的和谐一致。同时,应不断挖掘古镇资源,提高古镇旅游产品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1.席岳婷 《基于优效型公共产品理论的古村镇遗产研究》2006.2.黄祖松 《乌镇模式》 广西新闻网 2007.01.05.3.潘莹、赵晓峰、习建新《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策》2007.
第四篇: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研究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研究
作者:张冬仙 指导老师:张理华
(安庆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摘要:本文致力于调查研究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旅游业的经营管理等发展条件进行分析,指出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中现存的问题, 并提出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必要性及开发的对策,希望可以为黄山风景区日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现状;对策
引言
关于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研究的课题,我国著名学者张洪、王层林、张健美、刘肖梅等都对之做了研究。张洪教授认为黄山风景区旅游经济的合理开发以及对策对黄山风景区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王层林教授认为黄山风景区空气负离子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如果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它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张健美教授认为基于低碳旅游理念的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对黄山风景区的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刘肖梅教授认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和管理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21世纪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所以黄山风景区也应注重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以上各位教授的研究,我认为黄山风景区的旅游经济现如今已面临发展的饱和状态,而想要更进一步发展,除了要巩固自身的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还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项目及可持续发
展项目。黄山风景区旅游经济必将更加繁荣。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也是联合国授予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山之代表,黄山集中国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凉,黄山无不兼而有之。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著称于世。
黄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面积154平方公里,是1982年我国正式批准建立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0年12月,黄山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的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峰林地貌主要特征的地质资源、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和以黄山画派为代表的文化资源最为珍贵,也最能体现世界遗产地的资源价值。黄山呈现典型的花岗岩峰林地貌,有名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并以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此外神奇的冬景、壮美的日出、独特的
“黄山文化”,也让游客流连忘返。黄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现状
2.1 现今重要的旅游资源
黄山旅游区共分为五个小景区:温泉景区、玉屏景区、云谷景区、北海景区、西海景区。
温泉景区:这里通常是黄山旅游的起点,因为上山的车一般都到此。这里集中了黄山的许多名泉,也集中了黄山景区内的许多宾馆饭店。黄山的温泉河清海水温常年在42oC左右,清澈、甘甜,既可洗温泉浴又可饮用。
玉屏景区:莲花峰和天都峰是黄山旅游的重点。因为黄山的绝大多数奇峰异景都集中在这一带。天都峰、玉屏峰、莲花峰为最精华的三峰,另外,“一线天”、“蓬莱三岛”、“百步云梯”都会经过,还有迎客松也在这里。
云谷景区:以黄山名潭和怪石组成了云谷景区的景致,又以潭为最胜。在黄山的三大名潭中,云谷景区就占了两个:九龙潭和百丈泉,只留了一个人字潭给温泉景区。站在观瀑上,眼前是如白绢长垂直下的瀑布,气势不凡。观瀑布自然是雨季最佳。
北海景区:这个景区以峰、松、云海为主。有观云海的光明顶:有纵览黄山巧石最理想的排云亭;还有黄山第一台的清凉台以及“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的始信峰。在北海景区附近集中了观景宾馆,如果游黄山的时间安排得较充裕,可以考虑在此留宿。
西海景区:西海的云海非常漂亮,是黄山必看景色之一,主要是黄山最秀丽深邃的西海大峡谷,也叫梦幻景区。在排云亭可上仰西海群峰,下俯西海大峡谷,不仅是观赏黄山巧石奇景的最佳地点,也是观西海日落的名胜之地。
黄山风景区主要旅游资源:三奇四绝。“无山不峰,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以奇松、怪石、云海“三奇”名扬天下,再加上温泉又被称为黄山“四绝”。
奇松: 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松是松树里面一个独立的树种,大多数都生长在悬崖峭壁上面,风姿绰约,很有特色,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位于前山玉屏楼的迎客松。另外在后山的始信峰,可以看到很多黄山奇松,又有话说: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
怪石: 黄山之峰,座座陡峭挺拔,伟岸险峻;群山之中,奇形怪石密布,精妙诡谲。黄山石岩久经风化,或曲直园方,或断裂纵横此外,千峰万壑,体兼众妙,整个歌剧错落有致,妙然天成,着实为黄山增色不少。
相关景点:飞来石、松鼠跳天都(位天都峰)、金鸡叫天门、醉石、梦笔生花等。云海: 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现身时,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深谷沟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危岛在海中沉浮;转瞬之间,又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5月,都是观黄山云海的理想季节,尤其是雨雪天气后,突然放晴,其日出和日落时所形成的云海五彩斑斓,称为“彩色云海”,最为壮观。在夏季,黄山云海相对要少一些。
最佳地点:看云海,以玉屏楼的文殊台观前海、狮子峰顶的清凉台观后海、东海门的白鹅岭观东海、排云亭看西海、光明顶看天海最宜.温泉: 古称汤泉,有“五岳欲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之说。此地温泉水常年保持在摄氏42度左右,水质清澈,其味甘甜,可用来洗澡,也可饮用。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皱折消除,返老还童,而泉名大振,称为“灵泉”。
相关景点:在紫石峰麓,汤泉溪滨,海拔650米处。黄山温泉泉边石壁上,有明万历年间所题刻的“天下名泉”四字。
2.2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发展历程
六十年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瞬间,黄山从深山之中走了出来,成为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景区,同时也成为壮大旅游经济、造福地方百姓的金山银山。
黄山风景区保护管理指挥调度中心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不断刷新游客进山的最新数据,截至到9月22日下午4点,当日进山游客7242人,今年累计接待游客总数已经超过172万人,同比增长7.7%,显示着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黄山旅游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活力。
1978年以前,黄山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接待型旅游经营,游客进山不收门票,景区收入主要来自于简单的餐饮和住宿,1979年全年游客仅有10.43万人,经营收入115.7万元,利润还不到3万元。正是在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了影响深远的“黄山谈话”,开启了黄山旅游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代。
1979年,邓小平同志以75岁高龄视察黄山,发出了“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这一伟大号召,并明确指出:九亿人口的收入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总是有的地区先富裕起来,一个地区总是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2001年,江泽民同志视察黄山,欣然赋诗一首,指出:黄山是祖国大好河山中的瑰宝,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不仅要成为风光秀丽的旅游景地,而且要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多年来,黄山严格执行“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风景名胜区工作方针,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一手抓资源保护,一手抓旅游经济,不断促进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保护管理、开发建设和旅游经济齐头并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了风景区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今天的黄山,风景优美、建筑和谐、交通便捷、设施完善、管理先进、服务优良,不仅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旅游胜地。
2.3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黄山风景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诸多工作一直走在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前列,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并且在发展中凝聚了五大比较优势:
一是景区品位优势。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山体雄、奇、险、幻、秀,集国内名山的观赏特点之大成,是天然的国画博物馆,在全国乃至世界山岳风景名胜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二是品牌影响优势。除了“三顶桂冠”,黄山还获得了有世界旅游诺贝尔奖之称的首届梅利娜·迈尔库里世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国际荣誉奖,是中国的“安全山”、“卫生山”和“文明山”,品牌影响之大、之深,国内绝无仅有。
三是区位条件优势。黄山与东部沿海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加上安徽省正在实施的“东向战略”,以及华东15+1城市区域经济协作网的构建,这些都使得黄山加快融入“长三角”的势头方兴未艾,区位优势呈现明显的强势特征。
四是资源保护优势。迄今为止,黄山风景区内未发生一起严重破坏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行为。目前,黄山的森林覆盖率由70年代的56%提升到83.4%,植被覆盖率达到93.6%。景区空气质量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制定的I级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五是发展潜力优势。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黄山是安徽的“窗口”,中国的“名片”,是安徽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和“增长极”。当前黄山正在推进“大黄山旅游圈”建设,着力构建文明和谐景区,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由粗放资源型向集约效益型升级、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型升级、旅游客源市场由国内主导型向境内外并重型升级,旅游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相对优势而言,黄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品牌影响与潜力挖掘之间存在差距。作为集三顶世界级桂冠于一身的全国一流风景区,尽管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经营、管理、保护、接待以及旅游国际化等方面,与所拥有的资源和品牌还不十分相称,突出表现为“五单一低”,即:旅游产品单
一、接待服务单
一、购物消费单
一、旅游线路单
一、客源市场单一;消费水平低。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景区发展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二是龙头作用与辐射带动之间存在差距。黄山风景区是全省旅游业的龙头、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全市旅游经济的重要“引擎”,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景区的发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目前黄山风景区对全省旅游的牵动力还不强,对黄山市经济的贡献还不大,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还比较弱。
三是发展要求与队伍现状之间存在差距。中共黄山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真正把黄山风景区打造成全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自然景区。实现这一目标,压力不小、困难不少,但主要来自景区自身,在改革的意识、开放的观念以及发展环境、工作作风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打造“最强”的要求。2.4黄山风景区饭店资源的发展
饭店业是黄山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反映指针。依托景区旅游事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程度,景区饭店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黄山风景区饭店业的发展和黄山旅游业的发展起步相同,历程相似,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起步阶段,这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开始,大约10年时间,接待设施以招待所为主,服务粗线条,管理粗放式。这一阶段饭店业的主要特征在小平同志视察黄山的讲话中也有过多次体现。
第二个阶段是规范阶段,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约亦持续了10年时间。这一阶段景区桃源宾馆、北海宾馆、西海饭店、狮林大酒店、玉屏楼宾馆、云谷山庄等饭店或改造,或扩建,或新建,硬件和软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其中桃源宾馆和安徽饭店一起,1993年被安徽省评为首家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这一阶段景区饭店的触角也延伸到市政府所在地屯溪,相继投资建设了黄山国际大酒店,改建了华山宾馆、徽商故里大酒店,饭店业不断蓬勃发展,逐渐壮大,逐步规范,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声誉。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当前所处的提高阶段。目前在黄山风景区享有主导性经营地位的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成立了饭店管理公司,管理13家饭店,其中四星级饭店6家,三星级饭店5家,经济型饭店2家。有6家饭店位于黄山风景区门票房以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另7家分别位于黄山温泉地段和黄山市区,风格不一,特色鲜明。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这一阶段的战略部署关系到黄山风景区饭店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前黄山风景区饭店业的发展思路是:提升一批、拓展一批、管理一批。提升一批主要是要求现有饭店进一步提供更优的人性化服务,采用更新的管理手段,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拓展一批主要是寻找增长空间,改变景区饭店发展空间有限的不利局面,坚持“山下做加法”,一方面引进国内外著名饭店管理品牌开展合作,一方面走出去开展资本运作,通过合作、兼并、收购、建设等方式,进一步壮大饭店企业规模。托管一批主要是在总结以往饭店管理输出经验的基础上,参与低星酒店群的托管竞争并占据一席之地,重点目标是中小宾馆,力争在饭店管理输出方面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
就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言,黄山风景区饭店业发展的步骤是抓两头、保中间。抓两头就是一方面发展高星级饭店,例如黄山国际大酒店的五星扩建,一方面发展经济型饭店,如家提出“一星的墙,二星的堂,三星的房,四星的床”的设计理念,锦江之星的发展模式,都是黄山饭店业学习借鉴的对象。保中间就是提升一批,也就是对“老根据地”要不断打造精品品牌,走特色化和百年老店之路。
依托黄山风景区多年发展所积累的比较优势,逐渐走出山门,深入融入市场,进一步加快发展黄山风景区饭店业,“十一五”期间就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第一是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当前景区饭店业的总体特征是体量偏小、服务单
一、特色模糊。要改变这一现状,“十一五”期间,黄山饭店业要坚持走规模化发展之路,进
一步扩大景区外饭店的单体规模,积极构建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饭店,力争建成单体客房数量超过500间、各项配套设施平衡发展的综合型饭店;在饭店管理方面,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壮大饭店管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输出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第二是走个性化发展之路。随着个性化旅游和多样性旅游的深入发展,消费者对旅游饭店业也不断提出新的消费需求,这就要求黄山饭店业要进一步紧跟旅游业的发展态势,走个性化和品牌化发展之路。要坚持以提升员工服务意识、服务技能、服务水平为主要内容,不断提高全行业的服务质量,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积极打造品牌饭店。要坚持以人性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服务为依托,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以个性化推动品牌化,建设一批风格不同、各具优势的饭店群,进一步将著名景区的品牌魅力转变为饭店的品牌优势,巩固客源市场对黄山饭店品牌的忠诚度。
第三是走休闲度假型发展之路。从黄山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观光型旅游将会逐渐为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所代替,这就要求黄山饭店业要坚持走休闲度假型发展之路,在未来的旅游形势中做引领者和先行者。发展度假酒店产业,一是围绕黄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观光、游览为主线,建设“旅游度假型”饭店;二是围绕饭店的服务、建筑、设施、设备和周边景观做文章,建设“休闲度假型”饭店,满足不同客人的消费需求。
第四是走环保生态型发展之路。建设节约型社会,打造节约型饭店,不仅是为了响应号召适应形势,而且关乎饭店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黄山是世界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发展的需要要求我们在这一方面更要进一步走在行业前列。走环保节约型发展之路,重点是在总结黄山饭店行业以往创建绿色饭店经验的基础上,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己任,以环境保护为基础,以节约能源、资源、成本和减少污染、能耗为总要求,根据不同饭店的环境地貌特征,将生态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与技术材料三者加以统筹整合,提出不同的方案,在“十一五”期间建设一批环境友好、节能降耗、能够构成饭店内部和社会外部良性循环的环保生态型饭店。
第五是走结构调整型发展之路。当前黄山饭店业虽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发展不够平衡,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是高星级饭店和经济型饭店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黄山饭店业建设要坚持走结构调整型发展之路,本着“增加高星级饭店,适度建设中档饭店,积极开发经济型饭店”的原则,根据客源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结构比例,建设不同档次的饭店设施和度假设施,重点是更新、改造、建设一批满足大众需求的饭店设施,如包括青年旅馆、汽车旅馆等在内的经济型饭店;积极发展具有地区标志性的高星级饭休闲度假饭店,如会所、俱乐部、高级疗养院等。走结构调整型发展之路,还要在做好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饭店内部的娱乐、购物配套设施建设,提高饭店接待服务质量,适应不同游客的需求。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旅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黄山风景区为山岳旅游地,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随着风景区的开发开放,大量的游客蜂涌而至,生活垃圾陡增,水体受到污染,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壤因过量的游人践踏而板结,造成古树名木死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同时,在风景区内大兴土木(如修建盘山公路、索道、宾馆饭店等),导致建设性破坏,植被被毁,山体裸露,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频繁发生。如黄山风景区每年由于森林被滥砍滥伐以及游人破坏,黄山植被蓄水能力大大下降,过去降水下部沟溪要在两小时后才有大水流到,而且水色澄碧。如今溪水随降雨,几乎是同时暴涨暴落,并且水流混浊。几年来人字瀑半边几乎长期断水,黄山温泉水量也大量减少。3.2外联、协作发展力度不够
黄山、九华山同处在安徽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域――皖南旅游经济区内,而且直线距离只有50km,仅一个小时路程,但是多年来“两山”在开发利用方面均侧重于内部发展,相互联系、协作发展的力度还不够,一直没有从总体上将“两山”当作一篇文章来做。相反地,黄山风景区的发展倒是带动了浙江的千岛湖,黄山市很多家旅行社在做黄山旅游的同时,兼做千岛湖、杭州等地的旅游,很少做九华山的旅游。黄山、九华山作为全国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距离又很近,正是由于相互之间的联系、协作不够,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也制约了皖南区域旅游网络的构建。
3.3 旅游设施齐全,但普遍价格偏高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涉及到食宿行游购娱等许多方面。因此,除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各种各样旅游活动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公共设施和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如果这些设施不够完善或比较落后,则就会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4]。
黄山风景区虽有直接的公路与景区相连,但由于黄山地处海拔较高、公路蜿蜒曲折、而山路又曲折且长,所以山上的物价普遍较高。这就限制了大量工薪阶层人士想一睹黄山风景之美的愿望。还有山上娱乐设施不够完善,从黄山风景区到周边各景点交通不怎么方便,导致游客想游览多处地方多了些麻烦及疲累。3.4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同性质发展给黄山旅游带来困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人群也迅速增长、消费的增加和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影响的规模扩大人们对有利于环境和人们生活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越来越感兴趣[6]。但由于黄山风景区旅游业的日渐饱和以及周边各地区同性质旅游地的挤入,使得近年黄山风景区的游客有减缓的趋势。这就使得新兴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合理的规划对当前黄山风景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再开发利用及对策
4.1 黄山风景区新兴旅游资源的开发 4.1.1负离子旅游资源的开发
黄山以其众多独特的自然景观组合著称于世,空气负离子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在黄山的分布与质量情况是:(1)整个风景区空气离子季节变化显著,夏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大气离子日变化规律是:清晨最高,正午或午后降低,傍晚又比较高;(2)夏季,松谷景区和钓桥景区的负离子浓度均在30000个/cm~3以上,而云谷景区和温泉景区的人字瀑和白龙潭测点负离子浓度在10000个/cm~3以上;北海景区负离子浓度在18000个/cm~3以上,西海、玉屏和天海三景区的负离子浓度分布不均匀,呈现一种跳跃性变化;(3)冬季负离子浓度只有温泉景区的翼然亭、桃园广场和玉屏楼的负离子浓度小于1000个/cm~3,其它地方的负离子浓度均大于1000个/cm~3;(4)全风景区中以松谷和钓桥景区的负离子含量水平高,而且它们在春季负离子含量也超过8000个/cm~3,具有治病的功能;温泉景区的人字瀑和白龙潭测点负离子浓度春季超过16000个/cm~3;(5)整个风景区的负离子含量均大于正离子含量,用单极系数q和空气离子评议系数Ci评价,各景区的q<1,Ci>1,高于最佳空气清洁度的指标。将黄山的空气负离子资源与国内其它旅游胜地比较,黄山的空气负离子资源的优势明显,黄山的空气负离子资源优于山岳旅游地:庐山、峨眉山、张家界,同时优于青岛、大连等海滨旅游疗养地。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也是黄山风景区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旅游资源。天然氧吧是负离子富集区,作为旅游功能区,具有保健、疗养的功效,参照医学研究的结果,作者认为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在高值季节,平均浓度应达到8000个/cm~3以上,在低值季节应在1000个/cm~3以上。黄山天然氧吧的分布区面积大:松谷景区、云谷景区和北海景区为天然氧吧区;从钓桥庵向上,沿白云溪的大片地区为天然氧吧区;在温泉景区的人字瀑和白龙潭也是一小片天然氧吧。松谷、钓桥的天然氧吧负离子浓度比其它天然氧吧高,是质量最好的天然氧吧区,另外,白龙潭和人字瀑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也较高,品质优良。慈光阁以上,包括光明顶、玉屏峰、莲花峰、天海及从西海水库向西北延伸至群峰顶这一片以西,空气负离子浓度低,不属于天然氧吧区。黄山风景区天然氧吧的特征是:空气离子评议系数大,最高达351.37,空气离子单极系数小,最小只有0.09;夏季大气离子浓度高;天然氧吧在风景区面积不仅大,而且从山脚至山顶都有分布。
4.1.2古树名木景观资源的开发
黄山风景区的古树名木之最当属—迎客松,除了要对迎客松要加强保护之外,风景区内外的花草树木都应该加强保护力度。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人数日益增加。人数的增加、旅游景点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建设,致使风景区古树名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同时,由于人为砍伐、移植、破坏和管护措施不完善,导致古树名木病死、干枯,各地古树名木数量大减,古树名木资源损失严重。4.1.3旅游景区数字化研究的开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不仅表现在工业领域方面,在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的保护方面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整合旅游资源市场,人们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信息技术与旅游景区规划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更科学的保护旅游资源,以避免旅游业膨胀给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是依靠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景区资源配置、旅游活动信息化、以及地理空间数据的高效采集和处理;并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深度开发和利用,为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与服务功能。数字景区示范工程的建立除了对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对各种旅游活动数据的综合管理外,还将集成旅游信息预报、交通和导游调度、旅游线路评估、旅游销售预测等模式,在提供决策支持的同时提高旅游景区和游客的互动性,增强旅游景区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从对旅游业现状总体分析,可以看出在保护好现有旅游景区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景区数字化建设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4.2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旅游市场
黄山风景区作为国际性旅游景点,但是游客仍较少,景区应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内联外拓”的方针[9],做好旅游市场的开拓工作。黄山风景区应与其他旅游景点间加强合作,避免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并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景点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并形成良好的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充分开拓区域内外的市场。
景区应把握游客的旅游心理的动向和喜好, 通过各类旅游企业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 提高旅行社在市场开拓中的作用。深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工作, 利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 提高黄山旅游产品在市场的知名度, 提升黄山旅游在区域内外的占有率。开通了黄山旅游信息网站,提高旅游宣传力度,黄山旅游业要根据其重点客源市场、潜力客源市场、前景客源市场的状况,研究制定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强化市场宣传促销针对性,明确主攻方向。也可制作特色鲜明、简洁明快、便于携带、多种语言的旅游宣传品, 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 特别是在旅游饭店、机场、车站等。在游客集中的地方设置广告牌, 摆放旅游宣传品, 逐步增设多媒体系统, 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4.3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资源禀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然而,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旅游地生态环境日益退化。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管理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21世纪国内外研究的重点。4.4 加强黄山风景区旅游管理规划
风景区好的规划能让风景区得到好的发展,黄山风景区的规划应从分区规划、游览
规划和建筑规划几个方面分析。4.4.1旅游资源的分区规划
1988年黄山风景区通过第一轮总体规划,包括保护区、景区、分级保护区和功能分区四大分区类型。黄山风景名胜区共分为6 个景区、5 个保护区。6个景区分别为: 温泉景区、玉屏楼景区、北海景区、云谷寺景区、松谷庵景区和钓桥庵景区。5 个保护区分别为浮溪、箬箸、洋湖、福固寺和乌泥关, 分布于各景区的外围。在这里, 景区强调旅游开发的功能, 保护区强调资源保护的功能。从空间分布看, 景区和保护区的总和构成了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的用地布局结构。
从前面分区的关系可知, 黄山风景名胜区多种类型的分区共存, 相辅相成。布局层面的分区属于空间战略规划, 对保护和利用起到总体指导作用;分级保护分区则属于具体实施规划, 对保护和利用起到直接约束和指导作用;功能分区则更接近专项规划,主要是对利用的详细规定和控制。这样使规划实施者不仅在大方向上得到指导, 而且在具体工作中得到指导和约束。2006年黄山风景区进行了第二次总体规划,此次规划针对第一次规划的不足做了调整。将规划分区分为资源核心保护区、资源低强度利用区、资源高强度利用区、社区协调区共四大类。资源核心保护区是指资源特殊、价值高, 同时对人类活动和设施建设敏感的区域。本区执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措施,除允许一定程度的资源管理、特殊科学研究活动外,禁止其他任何形式的人类活动和设施建设。资源核心保护区根据资源受人类干扰程度, 又分为资源弱干扰区和资源干扰区两类。资源低强度利用区是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 允许较低强度的资源利用, 主要为旅游活动。资源低强度利用区根据游憩活动类型, 又分为生态探险区、宿营点、步行观光区共3类。资源高强度利用区是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 允许较高强度的资源利用, 包括游憩活动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资源高强度利用区根据设施类型分为机动车观光区、索道建设区、服务区共3 类。社区协调区为保留的居民建设用地, 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允许较高强度的资源利用, 包括社区居民居住生活、一定程度的旅游活动和设施建设。从新的分区可以看出:(1)将保护与利用统一在同一个空间内统筹考虑, 突出了保护和利用的管理政策的相互呼应和系统性;(2)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特征对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并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3)根据不同的旅游方式对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并落实相应的设施建设管理措施和游客管理措施;(4)根据社区资源价值和区位的不同, 对社区及其生活生产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并落实相应的社区发展和管理措施。4.4.2浏览规划
风景区游赏系统是由观景点(含休息点等)、游览线组成的网络系统。只有科学的游赏系统才能充分展现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满足游客的需求。为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要求旅游景区具有较好的游赏系统。游赏系统是旅游规划和实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旅游游赏系统可充分展现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黄山风景区一天的游览路线:慈光阁—玉屏站—好汉坡—玉屏楼(迎客松)—好汉坡岔路口—莲花峰—百步云梯—鳌鱼
洞或一线天—鳌鱼峰—海心亭—光明顶—飞来石—排云亭—西海饭店—团结松—北海景区—梦笔生花—黑虎松—始信峰景区—黑虎松—云谷寺。从这一天的游览路线来看,黄山最有名的景点都安排在内,著名的奇松怪石都有,像迎客松、梦笔生花、团结松等等,即使是一天的游览时间也能大饱眼福,这便是游赏系统的合理性,游览规划的成功之处便在于此。
4.4.3建筑资源的规划
每一个风景区都会有适量的建筑以供游人的休憩、游玩,但作为山岳景观来说,建筑太多便会喧宾夺主、适得其反,还会给风景区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适量适当的建筑才能相得益彰。黄山风景区的建筑规划正是利用整合的思想,在自然允许的范围内,让游客更好地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黄山风景区在建筑规划上,按照规划要求,尽量减少山上建筑物的数量,对建筑物进行拆迁或者缩减改造,以期达到和自然风景相和谐的标准。把能移到山下的一切设施都尽量移到山下,尽可能地让游客观赏一座原生态的黄山。最终实现游客在黄山景区“山上游、山下住”的目标,做到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这便是整合的思想,它让黄山风景区的建筑既传统,又现代,因为它不但反映了中国道家哲学对事物的认识,又体现了当今复杂性科学中的许多观点;它让黄山风景区的建筑既有徽州的古韵又不失21世纪的现代新异。黄山的南大门便是很好的例证。南大门体现了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品级与地位,标志性强;结合了地形、地貌和历史文脉,体现并突出了“场所精神”;表达了黄山文化中的深厚内涵和地方特色,同时体现了时代气息;实施的可操作性,考虑了经济、技术、功能等方面的可行性。结束语
黄山的规划走在时代的前沿,保持国际国内的一流水平,它让黄山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做到了发展,让黄山在被游览的同时带走了徽州文化,让黄山真正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致谢:本篇论文是在张理华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方巍.科学规划引领保护和发展—探析黄山风景区规划与资源保护[J].Special专题·纵深.2009,40-43.[2]庄优波.杨锐.黄山风景区分区规划研究.中国园林[J].2006,32-36.[3] 安徽地方志编篡委员会。黄山志[M].合肥:黄山书社,1986,(05):1-3
[4]王占利.王克柱.文庆等.风景区游赏系统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74-10275,10293.[5]卢强.复杂之整合_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3..07园林
[6] 徽州地区科协 徽州风采录[Z]3-4
[7] 张理华等.九华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4):81 [8] 胡济源 安徽旅游地学志[M]. 合肥:黄山书社,1996,(03):3-18 [9] 张守志,董玉芝,延边旅游发展条件分析与持续发展方向[J].延边大学学报,2004,(3):30 [10] 郭新林 抚远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2008,(11):134-136 [11] 李秀霞 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9,(4):56-64 [12] 张洪 黄山旅游经济的开发和对策[J].2006,(01):250-254 [13]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地理科学》,2002年03期
[15] 邓琳、杜楠楠 镜泊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04):91 [16] 王层林 黄山风景区负离子旅游资源分布、成因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2003-06-01 [17] 董冬 九华山风景区古树名木景观美学评价与保护价值评估.华中农业大学,2011-06-01 [18] 魏来 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8-11-05 [19] 张健美 基于低碳旅游理念的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中南大学,2012-05-01 [20]Lisa M.Campbell.(1999).Ecotourism in Rural Developing Communit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26,No.3:534-553.Huangshan scenic area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
Author: Zhang Dongxian
Guidance teacher: Zhang Lihua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Department ,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246133)Abstract: huang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in our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s, tourism resources are abundant.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investigation of huangshan scenic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n the basis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places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service infrastructures, such as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and points ou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huangshan scenic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huangshan scenic area tourism,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and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e hope can for the huangshan scenic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to provide some beneficial reference in the future.Key words: huangshan scenic area;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To development;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第五篇: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查报告
打造大众避暑胜地
——对虹口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点思考
(制药工程 徐丹)
摘 要:虹口乡位于都江堰市境内,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山水风景,是夏季避暑的首选地.目前,这里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开发工作,但旅游品牌尚未很好地树立起来.因此,突出本地特色,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旅游秩序便成了当前的主要任务.同时,开发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也不容忽视.关键字:大众避暑胜地,虹口,旅游资源开发,农家乐,宣传,旅游秩序,环境保护,虹口漂流,旅游品牌
早就听说虹口乡近几年也在大搞旅游资源开发,今年暑假终于有了这个机会去住了两天.从都江堰市区出发仅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可到达.沿途的风景对于天天遭受酷热的城里人来说确实是非常地清爽宜人.公路的右边是按着厚厚实实的绿色外衣的小山,左边是一条小峡谷,峡谷的底部是白沙河,那清澈见底的流水,那奇形怪状的石头不正是大自然灵气的闪现吗 这里真是一个享受自然,放飞心情的好去处,我开始感到轻松起来.然而在这住了两天之后,我有一些失望了,不是对这儿的景色的失望,而是对这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失望.首先这儿提供吃住的都是一些农家乐,而且规模很小,沿途所见的都是一户人家围起来一个院子,挂一个招牌便是了.据这里的“农家乐”老板说,他们一般都是靠关系,靠拉熟人来维持生意.因此,对于地段较为偏僻,社会关系较少的人家来说要维持就比较困难了.其次,娱乐活动单调,倒是有一个颇吸引人的“虹口漂流”,但价位偏高(140元/人),不是一般的工薪阶层乐意消费的.其它的活动就只有打麻将了.另外就是秩序不够规范,比如生溪沟一带的路边小摊就显得很杂乱,卫生状况令人堪忧.现在的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各种各样的旅游景点层出不穷.如何能够脱颖而出,吸引游客,并且保持长久不衰呢 我觉得因地制宜,突显自己的特色,打造旅游品牌是非常重要的.我个人认为虹口应该塑造一个“大众避暑胜地”的品牌.主要依据有下列几点:
首先,这儿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距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不到一小时的车程,而都江堰又以成灌高速公路与成都这样的特大城市相通,周围城市人口密集.对于城区的上班族来说,忙了一个星期,周末去一些大景点如九寨沟之类的不太现实,一是花费较高,二是路程遥远.因此像虹口这样又近便又舒适的场所便成了度周末的理想场所.其次,这儿的自然风光很纯,很美.小巧而秀气的青山,温柔又调皮的绿水,清新湿润的空气,还有阵阵凉爽山风扑面而来.这不正是现在许多人所向往的回归自然的环境吗 所以这里不仅是上班族放松自己,消除疲劳的好去处,也是向往自然安宁生活的老人消夏避暑,享受生活的好地方.再次,经过近几年的开发,虹口已经作为一个避暑胜地在周围地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司机们都戏言,一到夏天,任何一条省道都没有到虹口的公路忙.据统计,在盛夏时节,游客数量一周可达4万多人.这不仅为进一步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说明虹口的发展将是非常有潜力的.因此,我觉得把虹口塑造为这样一个大众避暑胜地的品牌将是完全可能的.另一方面,这里由于是山区,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而实行了退耕还林的政策,因而这里的农民没有农田,生活没有来源,目前是靠政府补贴生活费维持生计,所以生活水平也难以有较大提高.如果旅游资源能进一步开发,这儿的农民便有了致富的新路子,不仅可以使他们的经济收入有较大提高,而且也为政府节省了开支,还创造了利税.因此,虹口的开发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基于这里的地理条件及开发现状,我觉得主要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在价位上应有层次,但主要以中等价位,面向工薪阶层为主.尤其对于来此长住避暑的游客应给予优质的服务与合理的价格.第二,公路交通进一步加以整治.目前这里虽然大部分地方都己通了公路,但都较为狭窄,因此现在人们到这儿来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大都是小面包车.而且从都江堰到这,坐公车的话还得转一次车,比较麻烦.所以是否可以考虑开通到这儿的旅游专线,以提供更方便,更舒适的环境.第三,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增加一些有情趣,有品位的娱乐活动,诸如游泳,爬山,钓鱼,生态考察,篝火晚会之类的,并可组建一些协会,使人们能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风情.同时对己有的特色活动“虹口漂流”应进一步完善和宣传,价位上应适当调低一些以利于被更多的人接受.第四,在对外宣传上也应展开攻势,尤其要突出面向大众的避暑胜地这样一个主题.前不久,大邑县的县长就亲自带队到重庆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旅游促销活动,打出了“大邑绿色健康之旅”的招牌,展示了滑翔,滑草,草原骑骏马等独具特色的避暑旅游套餐,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因此虹口也可以在成都及周围县城搞一些宣传活动,全面介绍它的位置,特点等,以提高知名度.≤好范文 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第五,在旅游秩序规范方面也应加大力度,因为一个旅游品牌的塑造不只靠自然景观,更要靠优质的服务.尤其对于路边的小摊小贩要加以规范管理,消除卫生和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同时要避免哄抬物价的情况发生.旅游地区物价高是普遍现象,但也要适度.比如在生溪沟,出于这早的水流速度较慢,水也不太深,因此到这游泳的人特别多,让我吃惊的是有人用铁皮围了一个简陋的更衣室,便挂了一个牌子“每人每次一元”.第六,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是自然环境的保护,不能开发一个破坏一个.在虹口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到在一些很清澈的小河边有很多触目惊心的垃圾,尤其是塑料袋之类的.长此以往,这儿的水将不再清澈,山将不再葱郁,而是变成了臭水沟,垃圾场.那这样的开发就毫无意义可言了.相信谁也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吧.除了垃圾的处理问题外,还有动植物物种的保护问题也应引起高度注意.在虹口,有很多珍贵的植物,而且有许多还是名贵的中药材如杜仲,厚朴之类的,动物的种类更是极其繁多.在旅游资源开发的早期,我们就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并制定好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这些中药材也是除旅游资源外的另一大财富,在旅游淡季,它们就成了这里农民的另一大收入.参考资料:成都日报7月11日《大邑县长重庆促销西岭“草”》
都江堰报7月20日《我市旅游人满为“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