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新尝试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5:5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育的新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育的新尝试》。

第一篇:美育的新尝试

美育的新尝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已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提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从这些课标语言中找到“自然”与“审美”、“审美”与“教育”这数者之间的逻辑“链条”。

这套课本按照人与自身、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思路来建立整体框架,第三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范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析理出多层次、多方面、多种类的关系,本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审美的层次或方面,亦即从文学的、艺术的角度或方位,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对自然的审美化的、艺术化的感受认知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自身的能力、悟性的认识和开发。

第三单元的阅读课文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有现当代散文、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基本上都是名家名作,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的,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春》和《济南的冬天》是传统课文,进入课本后,更注重发掘其审美的素质;《山中访友》是新增课文,其内容、风格均适合学生接受、品赏,虽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亦在当选之列,而且因其时新,以“当代散文”之名在本单元占一席之地;《秋天》是一首现代诗,虽时隔甚久,但内容凝练,韵味醇厚,风格清新,首次入选课本,应不负师生众望;《古代诗歌五首》都是传统课文,也都是“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章,入选课本,更注重发挥其易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本册课本的总体要求,也根据单元课文的特点,我们将单元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吟诵涵泳,熏陶感染,培养审美想像、审美情感、审美意识以及灵气、悟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这一教学目标分别从审美教育的感性、情感的特点,审美教育的浅近目标和最终目标,审美教育的多种过程和手段等几个方面作了提示。

为了达到单元教学目标,我们在编写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课文。美,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审美,是主体以感性观照的方式对审美对象进行直接的感性的把握。审美,既是主体发现、发掘审美对象的美的素质的过程,也是主体内心品赏、评价美的对象或对象的美,体验美在自身反映的过程。描写自然美的诗文,兼具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多种美质。本单元以审美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不要求作深刻抽象的理性分析、高屋建瓴的美学探究,而是限于对课文的浅近的、感性的感知理解,以及初步的审美评价。下面从两方面分解说明。

1.感知课文的美情美意。课文是多重要素(包括审美要素的)的载体,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观照、解读,全都依凭读者的阅读意向而定。既然本单元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优美诗文,我们就应该抓住美情美意这一内核,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作感知和品赏美的过程。例如《春》和《济南的冬天》,在解放前就进入课本,放置于“描写文”的单元,关注其文体的若干要素,比如时间、地点、景物的种类等等;现在将它们当作优美的抒情文来读,不仅关注其内容者何,更品赏课文中的物象与意境的情状、品性,体验和品评课文美情美意作用于读者心灵的方式、量度,这将别是一番情味、意趣。

2.赏析课文美的语言。义教课标说:“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本单元都是辞意双美的课文,感知和理解美的语言和语言的美,这本身就是单元的教学重点,而且感知课文的美情美意也要通过品味语言美来进行。可以说品味语言是引领读者的感知力、领悟力通往课文的艺术世界的桥梁。成人读者也许凭着对作品形式与内容的直觉和精深的理解,可以急速地透过语言层面而探入作品底蕴;但学生的语言经验系统尚未建立,或虽建立却未强化和完善,语言的“屏障”仍阻隔着他们,所以仍须“淹留”在推敲字词、吟味语句语段的层面。当然,这一“屏障”并不是必然和永久的,学生完全可以品味语言作为“入口”,探入课文内蕴,感受作者情怀。过去的语言教学也许过多地重视语言的实用性,较少地注意语言的审美特性;现在这里的语言教学首要目标便是品赏语言的美,或曰美的语言。“单元提示”说:“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将品味语言美提到“艺术享受”的高度。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都有品味精妙语言的题目,有要求积累诗文佳句的题目,有要求背诵的题目。

赏析语言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化诵读。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总结以及教学实践的观察,七年级的学生仍较多地沿袭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正是本单元强化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宜条件。有人说,诵读是学生培养欣赏能力的主要途径,也许有点夸大,但也说出了诵读之于教学的重要性。诵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篇篇课文都指导学生“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单元提示说“要反复朗读”,《春》的提示说“多读几遍”,《济南的冬天》的提示说“反复朗读课文”,《秋天》的提示说“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古代诗歌五首》的提示说“朗读古代诗歌讲究抑扬顿挫”;另外,“研讨与练习”中多次提到要朗读课文,大部分课文要求背诵。由此可见诵读教学在本单元中的重要性。

第二,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激发情感,体验课文情境。义教课标说:“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学习优美的诗文,注重情感体验可以说是抓住的根本。对“情境和形象”的感知、感受,即是发挥联想和想像。不仅要善于体验,还要能说出来。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与这些要求是相适应的。大量研究表明,审美心理主要由四种因素构成,即感知、理解、情感和想像。所以我们强调情感、想像等,是着眼于学生主体方面,亦即从学生的心理意识方面,改善、增进他们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下面也从两方面分解说明。

1.发挥联想和想像。读优美的诗文,就是体验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情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如专家所说:“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文学鉴赏”条)“感受”就是体验。欣赏文学作品的活动中的体验,最重要两种心智活动就是审美联想和审美想像,它们是文学性体验也是文学欣赏的本质属性的体现。即使对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的人来说,联想、想像也是不可绕过的“门槛”。然而在成人那里是“开始”的地方,在学生这里可能就是较高境界。成人可能在感性化的欣赏之后,进入抽象的、理性化的思考;学生的欣赏则始终与形象相伴,不可须臾分离。从文学作品的功能实现和生成规律来看,作品的语言文字,要还原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需要联想和想像,联想和想像是读者进入作品情境的必经之路,脱离联想和想像的阅读,就不是文学欣赏的阅读,而可能是其他性质的阅读(例如科学性的、专业研究性的);再有,作品的原有的画面、情境、意象,要衍生、迭生出新的内容,亦即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也需要联想和想像。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未必赶得上成人,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绝不比成人差,他们通过形象直观的思维探入课文的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尽情地体验,这是由他们的心理意识功能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他们的阅读心理的优势所在。基于这种认识,课本有意识地作了一些新尝试。例如,《秋天》的提示说:“反复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你仿佛能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能看见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济南的冬天》的提示说:“当一幅幅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里时,你将进入那片美的天地。”《春》的研讨与练习中有这样的题目:“想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用得好在哪里吗?”“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古代诗歌五首》的研讨与练习中有这样的题目:“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些都明确地告诉学生依靠联想和想像去体验课文情境,体现了课本编写者的良苦用心。然而,现在的文学作品教学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单纯地、片面地发展学生的知性思维、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忽视、淡化以联想想像为主的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学生刚一接触文学作品,就带领他们立即进入主题探讨、思想分析的阶段,跳过了必要的中介阶段,这完全违背了文学欣赏教学的规律。事实上对学生来说,联想、想像的功夫做到越充分,对作品底蕴的感受、理解就越深刻。

2.有情教学。与以联想想像为主的感性思维、形象思维相伴共生的心理意识活动是感情或情感,一般认为,联想、想像的基础和动力是感情,感情之于文学欣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勰说:“缀文者情动以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熙载说:“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现代学者说:“无视文学鉴赏过程中感觉和感情的作用,不懂得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必须被读者在感觉和感情上肯定和接受才能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也是片面的。”(顾骧,“文学鉴赏”条)当代语文教学的讨论中,对情感培养、情感教育的呼声日见其高,那种“无情教育”的课堂教学应当在否定、革除之列。所以本单元有意识地强化情感教育,注重发掘课文的情感源泉,引导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起来。例如《春》《秋天》的练习分别有这样的题目:“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山中访友》的提示说:“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情感有审美情感和非审美情感之分,也就相当于说有文学化、艺术化情感和生活化情感之分。进入优美诗文的欣赏状态,实际上就意味着进入审美情感的状态。老师在这方面要做到的是提醒学生,提升和美化平常的、生活化的、非审美的情感,也就是将自己的情感调适到审美的、优雅的状态中来。单元提示特意往这方面引导:“这个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如何实现情感教学?我们的体会是:让学生在美读中调整掌控好情感状态,在美读中“进入”情境;在欣赏、研讨课文时注意体认作家、诗人的情感,将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力求与作家、诗人的心灵贴然无间;注意分辨作家、诗人表达的情感的性质、类别和量度;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情境与氛围,大家相互激发、相互交流;允许对作家、诗人的情感作独特的体认和说明。

第三,注意文学课的定性与定位。本单元学习古代、现当代诗文,是进行文学欣赏教学,但是由于文学欣赏不是本册课本的主要任务,后面的课本还有专门的文学欣赏的内容,所以又不能过多的或提文学欣赏的任务和要求,因为这里进行的毕竟是七至九年级学段的起始教学。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在文学欣赏与非文学欣赏之间,着眼点是发展学生对文学欣赏的心理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课本有意地回避了文学知识(文学欣赏知识、文体知识、文学史知识等),这些陈述性知识将是今后的教学任务;也不谈文学欣赏的方法、规律等,这些程序性知识也得等到学生有了一定的欣赏实践之后才能水到渠成地教他们掌握运用。上面提到的语言揣摩、联想想像、投入情感等单元教学任务,集中概括就是:

一、找寻诗文之美,二、体认诗文之情,三、品味诗文之语。关键还在于“找寻”美、“体认”美和“品味”美等操练、运作。这些不光是文学欣赏的特殊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一般性要求。

尽管说审美教育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任务,但至少在以写景抒情诗文单元中应该成为首要任务、核心任务。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泛地利用教材资源和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是一项新的任务,为了这一任务我们作了一些尝试,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于广大师生教学实践的验证。

第二篇:新美育的定义

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可以从具体过程、实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来看。从具体过程来看,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它利用审美形象的情感力量去感染个体以达到教育目的。从实施效用看,美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美育对人的塑造不仅作用于情感,而且导致知情意等能力的全面提高,它同时辩证地融汇了认识、意志和情感三方面。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从美育的育人目的来看,它包含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通过对人类符号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审美的方式达成人的自我完善。

美育的含义在于,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各种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它表现在个体塑造、社会整合和文化建构三个方面。

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这是外在的优雅形象与内在的仁爱之心的完美统一,需要进行审美塑造,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的核心是“仁”,而“文”即艺术(诗、乐、文等)在人性和人格完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孔子从“仁心君子”的人格理想出发,建构起他他的美育观:首先,强调以理节情,主张应让情感的宣泄接受理性或礼义的引导,“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塑造合乎礼教的仁人君子。其次,注重情感教育,认为“仁”需要个体从内心感受上进行体认,外在的道德法则只有内化为个体自觉的情感要求,才能成为人格修养的组成部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三,特别突出诗歌的感发作用。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即诗歌可以兴发感情,可以观察世风民情,可以沟通群体关系,可以宣泄怨恨,因此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习《诗经》,就没法发言,从而形成了以诗歌为重要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

20世纪初叶,美育的思路是以审美的方式去启蒙大众,打造“雄才”和“群才”,例如梁启超、鲁迅等人就希望用各种艺术形式尤其是大众化的小说和戏剧来传播和宣扬新的道德意识、科学观念和民族理想,疗救国人灵魂,拯救民族危亡,重塑国民性。到了20世纪后半期,十年浩劫结束后,短篇小说《班主任》里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声,再一次唤醒了这种美育启蒙的思路,导致后来对美育功能和地位的多种思考。从另一个角度看,如黑格尔所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育注重审美的无功利性对个体人格塑造的作用,解放人性中的自由与个性元素,“审美的人”成为从传统道德或特定政治范式的桎枯下获得人性解放的完整个体。从王国维引进席勒的“游戏说”,到朱光潜、宗白华等提倡艺术的生活,审美的人生,直至进入新时期以来将注意力集中于培养个性化的人,使人从泛政治化的生活种得到解放,美育的使命也是在于将人的天性中的潜力拯救出来,造成一个“全人”。可见,美育的使命正是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而获得定位的。

美育发生期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以直接的功利目的为主;第二、以身体训练为主要方式;第三、暗含着精神激励。

希腊和罗马时期是西方美育的发展期,出现了富有价值的美育理论探讨。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不仅重视审美教育,而且强调美育中“美”与“德”的协调。而雅典的所谓“缪斯教育”其实就是综合艺术教育。此时期的哲学家已开始关注和探讨美育问题了。

席勒(1759~1805)的《审美教育书简》(即《美育书简》)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美育理论的专著。他主张以“游戏”去统合现代文明的分裂了的人类感性与理性,从而提出了一条新的美育途径。先秦时期就有制乐成礼的记载,礼乐成为青年教育的选修课。对礼乐的重视事实上体现了先秦时代人们对建立一种等级分明、秩序井然的社会制度的要求。

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而这又需要一个审美塑造的过程。“仁心君子”成为孔子建构其美育观的出发点,他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由此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以诗歌为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

现代美育的特点有:第一,在美育方式上,从传统的诗乐主导转变为小说和戏剧等大众文化形式主导;第二,在美育目的上,美育被视为建构现代人格和现代文化的重要方式;第三,在美育形态上,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成为美育的主体;第四,在美育的地位上,美育成为现代教育与学科体制的组成部分。

应注意梁启超“趣味教育”的主张;蔡元培在中国现代美育进程中的地位和贡献。

联系对美育的含义的理解,可以见出美育的特征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德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点的教育方式,它属于社会政治与文化体制内的教育行为,其目的是要求受教育者学会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它和美育既有差别,又有联系。

1.差异。美育与德育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目的的差异。美育偏于审美对完整人格的塑造,德育主于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2)方式的差异。美育是主于情感的,德育是主于说服的。

(3)效果的差异。美育的效果在于浸润人心,德育的效果在于使人服从。2.联系。两者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美育是基于一定道德理念的教育,它本身也包含了德育的内容。失去了德育,美育就失去情感感染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德育要化入人心,达到良好地教育效果,美育机制的引入就尤其必要了。事实上,德育走与美育结合的道路符合中国古典诗教和乐教的传统。

(二)美育和智育

美育偏于情而智育偏于知。

1.差异。美育与智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内容的差异:智育偏于展现物质世界的运转规律,美育偏于展现情感体验下的世界图景。

(2)实施的差异:智育偏于引导人科学地和客观地理解世界,美育偏于引导人审美地和想象地体验世界。2.联系。美育和智育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指的是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对活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审美能力可以在美育中获得提高。美育锻造人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理解美育的内涵,要紧紧抓住美育的作用过程特点、美育的实施效用、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育人目的三方面来理解。从作用过程看,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审美形象来作用于人的感情,以情动人,使受教育者受到感染。从实施效用来看,美育作用于个体的知、情、意,通过培养个体的知情意能力,进而生成和提高个体的符号实践能力。从育人目的来考察,美育的目标使对人的全面塑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解了美育的含义,对其功能就不难掌握了。美育的功能体现在个体塑造、社会整合、文化建构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教材关于这个内容阐述较清晰,应认真领会。

蔡元培:“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一直;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故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智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从美育不受宗教限制,要随时代进步、美育应在一切人中普及三方面论证“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只能一美育代宗教”:

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以美育代宗教》

席勒的美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从人的本性的历史推进中确立美学的地位,从社会现状分析中提出美育的课题。

1、美的性格为从自然国家到伦理国家的过渡开辟了道路。(保证道德社会在观念形成的同时物质社会也能继续前进找到的支柱)

2、完整的性格使理想的国家成为现实,使国家与个人达到和谐统一(国家会压制个体——矛盾——使人身上的两种性格统一(客观类属性格与主观特殊性格),达到性格的完整性,形成有教养的人,只有在人的完整性格的条件下,理想的国家才能成为现实,国家与个人才能达到和谐统一)

3、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对人性的完整性的破坏(希腊人完整的性格,要回复人的天性的完整性,就是要找到更高的艺术,即审美教育来恢复天性,因为天性本身建立在更好的人性之上,所谓更好的人性,是要有和谐一致的一体性,又要保证个体的自由和它的多样性,首先也要改善时代的性格,恢复人的天性的完整性。)

4、政治上的改进必须借助于艺术和美(政治上的改进要通过性格的高尚化,而性格的高尚化只能通过艺术。时代也要借助美来克服由粗野与乖戾这两种对立的特性而造成的混乱。美是人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三、游戏冲动:人性和审美的分析(11-18)

1、人格和状态(人格和人本身的对立)

2、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物质冲动和理性天性的冲动)

3、游戏冲突和美(上述两种冲动结合形成的新的冲动,对象是活的形象,即广义的美,是实在与形式、偶然与必然、受动与自由的统一体,这样,人性才能完满实现。美作为人性的完满实现,既非理性亦非感性、美是两个冲动的共同对象,也就是游戏冲动的对象。)

4、溶解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美的最高形式是实在与形式达到最完美平衡的产物:观念美和经验美。美能消除精神力的紧张和感性力的紧张,把思维和感觉这两种对立状态联系起来,扬弃对立,使达到完善。)

四、审美心境:审美和自由的分析(19-220

1、美与思维的自由

美为思维创造了可以根据思维力自身的规律来进行外显的自由,把人从物质引向形式、从感觉引向法则、从一个受限制的存在引向绝对的存在。

2、自由心境与审美状态

3、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

4、真正的艺术颦把人从禁锢中解脱出来

五、审美的人:审美教育分析(23-26)

1、审美的人是感性的人向理性的人发展的必由之路

2、感性和理性应完全独立和完全一致的集于人一身

3、美就是我们的状态又是我们的行为

4、审美假象是一切美的艺术的本质

六、结语:建立审美王国(27)审美的创造冲动建立起了审美王国 美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完善人的人格的理想(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直觉和抽象完全和谐,具有一种美感。审美需要是自我实现的根本标志之一,美育是真善美的实现合一。

审美教育在完善发展人的自身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审美教育不是塑造完善人格的充分条件,它与德育和智育一起共同承担这一伟大的历史重任-,审美教育不是塑造完善人格结构的唯一途径。

审美教育是为了个体的审美发展,个体审美发展又是走向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之一。

美育不同于德育和智育

审美教育也不要死扣着美不放,因为审美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从根本上将讲,个体审美发展就是审美感兴能力的发展,它不限于对美(优美)这一形态的审美对象的欣赏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还包括对崇高、悲剧性、幽默、丑、荒诞等多种审美形态的欣赏和创造力的培养。培养优美感不是美育的唯一目标。不仅仅是美感能力的发育成长,审美教育是人道主义内涵,从个体一生这一全方位角度来讨论审美教育的特殊视野。从生活的艺术这一人生哲学的高度重新审视审美态度。审美教育的形态特征

审美教育作为塑造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不同于德育和智育的形态特征。

1、审美教育的体验性。体验性使审美教育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智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认知能力,是一种理智活动,要求客观冷静态度,不带情感体验和情感色彩;德育的目的是要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和观念。更多涉及人的理智和客观的是非判断。体验性是美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的明显标志之一。强调情感体验可以磨练个体敏锐的审美感兴能力。

2、审美的娱乐效果。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个体明显地感受到某种程度的愉悦,因为获得某种满足,感到意趣盎然。审美教育的娱乐效果是审美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的本性所决定的,排除功利关系,包托个人利害关系的轻松之感,所以与游戏相似。确认自身创造力的自我实现的愉悦,获得一种极大的满足。游戏性和创造愉悦在儿童审美能力的早期开发中尤为重要。

3、审美教育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受教育者具有自发的主动介入的兴趣,个体具有更高程度的自发性和更积极的主动性。美育更容易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美育所面对的是活的形象,融合了主体自身的的生命内容,受教育者在体验状态下感到一种愉悦,感到自己进入了一种自我实现的自由境界,其结果必然是使他们以浓厚的兴趣积极地介入审美教育,一边不断的重温这种曾经体验到的愉悦,这就是审美教育常常能使受教育者产生高度主动性的根本原因所在。美育是一种生动活泼的充满激情的教育活动。

第三篇:美育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美育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语文这门学科中的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入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1]中学语文的教材中选编了大量的美文,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美育的天地。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也为中学语文美育指明了方向。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把知识教学与能力教学结合起来,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渗透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渗透美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有三: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尤其是语文课,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还要学会感受语文学习中“美”的存在。对于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我们学习的过程必然是先进行阅读,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去感受它的节奏,它的韵律,它的意境。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对描写“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中的月色”两节,不单要求学生会背诵,更关键的是要学生体会其中优美的意境。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感受荷塘的美丽与月色的轻柔朦胧。这种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审美对象,很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特别是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尤其要让学生感受那些文质兼备的千古美文。古人读书讲求激情抑扬地诵读,就是要大声的朗读,其目的就在于如叶圣陶所说的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朱熹也说:“须要读得字字响亮,……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诵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味到抑扬顿挫的节律美与起伏曲折的情感美。所以,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留出时间放手让学生去朗读,去感受。不然,教师的讲解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达不到教学的效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那么课堂上对学生诵读感知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审美想象能力是指“把从感知所得到的表象加以改进并进行重新组合,构成全新的意象。” [2]无论是鉴赏美还是创造美,都离不开审美想象的参与。学习《兰亭集序》,便可以凭着王羲之形象的语言,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曲水流觞、群贤毕集、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课文中那些精彩的描写,大都来源于想象,作家凭借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老山界》有这样的描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这就是作家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结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这种丰富的想象,看作家是怎样运用联想与想象来表情达意的。如巴金的《灯》一文,作者由眼前的灯光联想到欧洲的两个关于灯的传说故事,这时就要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这样的联想与文章的主旨有何关系?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写作实践中怎样运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作家运用丰富想象力的结果,还要求他们在实际写作时也要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没有想象,就很难有所创新。黑格尔曾说艺术家“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可见想象力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与以往的考查的记叙文、议论文都有所不同,面对一个话题,能够打开思路,不拘

泥于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生气,才会有创新。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就是要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文章内容的认识,但也要有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就是“真”与“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讲过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这可以说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我国传统的审美意识形态中,也要求“真”求“善”,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鉴赏文学作品时,要有一定的导向性,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要言之有物,发自真情,自然成文。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就能抓住重点。美学家黑格尔说:“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语文学科选编了大量文质兼备的美文,但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学习的结果而轻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重知识的讲解而轻学生情感的体验,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所以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语文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所具有的人文性决定了在学生人格培养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语文教师要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 等教育新观念,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功能。如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要引导学生感受李大钊在当时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之美,在当时乃至当今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文言文方面,选编入课本的几乎都是既有文学性又有教育意义,它们言辞简练,意蕴深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对廉、蔺二人形象的分析,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宽容大度与知错能改,这种品质也是我们自古及今都推崇的。语文教育追求知、行合一,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如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通过美的鉴赏和感悟,学生逐渐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人民连在一起。当然,情感是一个方面,道德也很重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些高尚的节操,都是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一种好的引导。综上所述,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力求做到知行合一。可见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努力作好美育这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让语文课堂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第四篇:批改作文新尝试

批改作文新尝试

临汾市洪洞县古槐小学杨红凤

《小学作文教学》档案袋评价法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看到了光明,找到了希望。许多年来,作文教学的批改,一直是老师的事情,老师一人要面对满教室的学生作文,老师像牛,埋头批改。发下去学生大致瞟上一眼,就过去了,试想教师的批改起作用吗?既然不起作用,何必浪费时间与精力,为什么不去寻找好的批改方法呢?

今天终于找到了。可以尝试尝试。它的优点有许多:节省了老师的批改时间,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钻研教材;另外拓宽了一个评价资源:家长与伙伴,家长可以面对面进行指导与评价,反馈及时有效,时间和精力上都超过了老师;伙伴与朋友的评价,属于同龄人可以互相学习,做到知己知彼,共同进步;自评可以使学生明确评价标准,心里有一把尺子,更加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不足之处: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庭情况,不同的家长不同的素质。再者,班里寄宿生比较多,这一块儿学生,有待我们老师思考,应该怎么解决;应该有特殊措施。更重要的一点:教师的激励机制一定要跟上。

我计划开学后就试一试这种办法,假期做个周密计划,一边使用一边完善。

第五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让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彻底改变了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兴趣创新合作主体

长期以来,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学习效率低下,一直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究其原因,在于不少语文教师将语文教育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而很少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的发展。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以真诚、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和意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使语文教学充满民主、平等的人文关爱,以参与者、交流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让学生走进快乐语文世界。教师如何让学生走进快乐语文世界呢?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教育等成为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我校在进行“双体互促”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尝试采用了分组教学、合作尝试学习的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对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起了巨大作用。

一 注重预习,主体作用从头发挥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不但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降低课堂学习难度,促进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朱光潜先生就郑重提出:“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为此,他一再告诫读者:文字和思想感情关系密切,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所以学生在预习时一定要认真阅读,不能放过每一处不懂得字句。

二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和 1

技能的构成、学生语感的形成,更应关注学生与学习语文有关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教师的关注应从近期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人格尊严、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等)走向远期关注(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带着希望和自信离开教师和学校。当语文教师的关注完全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时,便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就让我们的关注从关注学生的兴趣开始。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爱莲说》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各种荷花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诗歌导入法,由各代文人墨客的优美诗句引出荷花的图片,把它们展示在屏幕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调动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懒惰的智慧 》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当这些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时,教师便会对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如学生对文本的真实感受,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的对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生存的处境以及学生的智力类型等。如此,学生的思维火花便会不断闪现,主体意识就会凸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情境自然就会展现在语文课堂中。你就会发现原来学生对“愚公移山”有自己的看法,对孔乙己有更多的同情,对鲁迅多了几分敬佩……你会为学生的争论而激动,为学生的理解而赞叹,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的伙伴,走出纯粹教语文的误区,与学生共同享受语文的快乐。

四、放飞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黔之驴》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真本领才行。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好事的人才是罪魁祸首。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更多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五、开展朗读,让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倾听。有专家指出,未来的教育是倾听者的教育,“教师的沉默是金”,意在说明教师善于倾听不仅是教学艺术,更是新课程理念的形象化。倾听,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倾听学生需求的呼声、感情脉搏的跳动,用心与学生交流。

六、尊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

3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合作学习不是尖子生做小老师,中下生当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人人要贡献思维成果,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立学习的成果,只靠个别优生唱戏,这样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四要及时对话。语文教学是一种社会性的沟通现象,自然少不了对话。对话需要真诚的态度、民主的作风,最忌“话语霸权”、一言堂;对话应是情境化的,既有文本的情境,又有师生经验的现实情境和对话过程中创造的新情境。对话的方式也应是多样的。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孔乙己》是对孔乙己的同情、鄙视还是别有用意。有与作者的对话:《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把庭下的月色描述得如此宁静孔明,学生会带着这个问题去查阅关于苏轼写这篇作品的相关资料。学生也可能在与教师的对话中产生新的话题:师生在讨论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时,有学生提出新看法,从哪里能看出他们的友情深呢还有那些这样的友情。对话是开放的,可以超越文本,超越课堂,超越时代。对话是思维的碰撞,常有心灵沟通和情感共鸣,因而对话又是创生的。这意味着语文教学对于师生而言,永远充满出乎意料的魅力,一种源于师生思想的魅力,它召唤师生创造力和智慧的涌动和勃发,使师生的潜能在富于挑战与激励的教学情境中不断释放。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建构,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和人格的自信,成为快乐的语文学习者和爱好者。

七 分组合作培养创新人才

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塞通过调查指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江泽民主席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今天的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分组合作尝试学习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

分组合作尝试学习变传统的竞争型目标结构为合作型目标结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变个人之间的竞争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动力。

而尝试本身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尝试解决问题时,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胜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有了创新的意识,能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也就是学会了如何学习。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这是创新的能力的基石。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由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要敢于“放手”,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教师决不越俎代庖,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用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也实现教师自我生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第14卷第1期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结构—论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 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

2《语文教学》 《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实验学校

3《语文教学》 1994年第2期 《紧扣课后练习教给学生学法》 姚红王尚文 《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9月 第一版

5钟启泉、崔允霍 张华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6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2010

7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

下载美育的新尝试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育的新尝试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尝试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尝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我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潜在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

    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尝试

    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尝试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既保证美术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美术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

    新康中学美育工作总结

    合肥新康中学美育工作总结学校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区有关文件......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美育途径的开发和尝试论文

    语文学科蕴藏着丰富的审美资源,语文教师要善于对广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审美的自觉性,使其能更好地辨识美、感悟美、鉴赏美,积极主......

    关于古诗教学的新尝试

    《江雪》课堂实录 杭州市西湖小学郑雪琴 一、课前准备:营造爱诗的氛围。 老师: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诗。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

    作文课的新尝试(5篇材料)

    作文课的新尝试 方咀中学鲁刚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 我根......

    作文评改新尝试(五篇范文)

    改变作文批改方式的初步尝试新课标中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自改和互改习作的能力‛中年级起:‚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高年级时养成:‚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重视学生修改作文能......

    小学古诗教学新尝试

    小学古诗教学新尝试 [内容摘要]: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教会学生学好古诗的基本知识外,着重引导学生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理解古诗的哲理美,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