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心得体会
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心得体会
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常常发现,很多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小组活动停留在肤浅的你说我说的层面上,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我有如下体会:
一、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师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须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帮助、提携、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荣誉。
实践中我们发现,当教师的引导语经常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慢慢产生;当教育评价也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如:
“第三小组的成员讨论时都在积极地发言,认真地倾听,他们合作得多好啊!”
“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好吗?”(提示学生汇报反馈的结果是代表小组群体的意见,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老师发现,第五小组的张瑜同学在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时遇到了困难,小组的其他同学都来帮她,使他们小组的全体同学都顺利完成任务,我们让第五小组的红旗向前攀登一步!”
“谁愿意代表自己的小组来表演一下?”
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组的成长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会客观地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二、要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导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安排了很多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学生除了在小组中很无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外,并没有产生较深入的合作成效。教师在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中,要转变角色,蹲下身子与学生交往,可以把自己当作小组长或小组成员,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给学生示范,给学生切实的感悟和体验。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小组的合作学习需要得力的组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合作学习的策略,会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组织大家有序活动,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能对合作学习的成果作简要的总结和评价。教师还要通过示范、引导,使小组成员逐步体会到,在参与小组活动时,除了主动发言、积极协作之外,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也是参与的重要形式。使学生意识到,在别人的启发下,自己思维的灵感得以暴发,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得更好,想得更深入,这样的合作意义才大。
我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自己读一读题目,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大家思考。
第二步,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在小组内谈自己学到了什么,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要注意倾听和思考别人的意见。
第三步,选出小代表,在全班汇报学习结果。
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断深入各个小组,帮助小组长组织、协调,鼓励小组成员参与、互动。
这个案例中,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对学生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调空,使学生明白,在本次合作学习中,自己承担的角色是什么,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何表现自己、关注他人。学生只有明白了什么是合作学习,怎样合作学习,才能在小组活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
三、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他们常常是被综合运用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提出探究问题后,一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二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就急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要么是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参与,要么是乱哄哄一片,不着边际,不抓要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安排与没有安排一个样,活动后的效果不理想,教师还得回到原来提出问题时的环节重心引导,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
四、抓住契机,恰当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看到了比较频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安排,但学生的交往共处、合作探究能力并没有得到很有效的培养,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没有认真思考什么内容、哪个环节适合合作学习,以什么形式(二人小组、四人小组、六人小组、师生合作等)合作学习,怎样指导和调控学生的合作学习。我们认为,抓住以下契机,适时组织合作学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学生人人都想参与的时候,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有时候,教师安排一项学习活动,如给汉字组词、练读美文等,学生都有能力参与,都有表现的欲望,但教学中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在全班表现的机会,这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既给了大多数学生实践的机会,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表现欲得到满足,还有利于教师得到全面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课堂教学。
当急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安排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如果真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如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的心灵互动,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与人交流沟通的强烈愿望,他既想让同学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想了解同学的所感所悟。这时如果及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必然能营造出探究的氛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当须要协作完成的时候,及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很强的合作学习的要求,如语文学科的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自然学科的实验、操作等,这时,抓住契机,适当安排小组活动,必然能取得好的效果。还有些教学内容,学生一个人操作,单调重复,费时低效,也可以小组活动协作完成。学生在协作完成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体验,也使合作、交往、共处的能力得到培养。
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帮助时,安排小组活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必然会造成不同的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一个教学班中,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慢,产生的困难多,如果这些困难都要老师帮助解决的话,一是课堂上不可能有如此多的时间,二是其效果也不如学习伙伴的提醒和帮助更感性和易于被学生接受。在解决问题时,小组同学之间的启发、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挖掘其学习潜力。
五、要通过适时的评价促进小组发展
对小组的成长来说,及时恰当的评价非常必要。在小组的使用中,教师要注意给各个小组相对均等的参与机会,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面向各个小组的评价,即建立“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评价机制。对小组合作成效的反馈,要立足于发展的原则,使学生明白,自己小组的活动,好在哪儿,应继续发扬,还有那些不足,要努力克服和改进,要使评价成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的动力。要通过运用一些活泼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展示评价的结果。
“激励板”是及时评价小组发展的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载体。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显示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栏目,如登山比赛、夺红旗比赛等,哪个小组活动得好,就可以夺得一面红旗,或攀登一座山峰,这种非常形象的手段,既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小组在班级的中
发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又把学生喜欢的竞争机制引入了课堂,产生了一定的对抗性,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中我们发现,用“激励板”评价小组活动的即时情况,效果比较好。
对于小组的发展来说,除了建立评价小组即时发展的机制,在教室内设置评价小组长远发展的栏目也很必要。在对小组的评价中我发现,“激励板”只能显示小组活动短时间的情况,不能展示小组在一段时间内长期的发展情况,学生由评价而产生的热情和动力会慢慢减弱,是老师们在教室内建立了评价小组长远发展的栏目,把每次对“激励板”评价的总结显示在长远评价的栏目中,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合作、交往、共享、共处,是21世纪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
第二篇: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心得体会
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心得体会
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常常发现,很多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小组活动停留在肤浅的你说我说的层面上,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我有如下体会:
一、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师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须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帮助、提携、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荣誉。
实践中我们发现,当教师的引导语经常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慢慢产生;当教育评价也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如:
“第三小组的成员讨论时都在积极地发言,认真地倾听,他们合作得多好啊!”
“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好吗?”(提示学生汇报反馈的结果是代表小组群体的意见,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
“老师发现,第五小组的张瑜同学在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时遇到了困难,小组的其他同学都来帮她,使他们小组的全体同学都顺利完成任务,我们让第五小组的红旗向前攀登一步!”
“谁愿意代表自己的小组来表演一下?”
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组的成长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会客观地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二、要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导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安排了很多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学生除了在小组中很无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外,并没有产生较深入的合作成效。教师在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中,要转变角色,蹲下身子与学生交往,可以把自己当作小组长或小组成员,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给学生示范,给学生切实的感悟和体验。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小组的合作学习需要得力的组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合作学习的策略,会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组织大家有序活动,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能对合作学习的成果作简要的总结和评价。教师还要通过示范、引导,使小组成员逐步体会到,在参与小组活动时,除了主动发言、积极协作之外,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也是参与的重要形式。使学生意识到,在别人的启发下,自己思维的灵感得以暴发,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得更好,想得更深入,这样的合作意义才大。
我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自己读一读题目,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大家思考。
第二步,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在小组内谈自己学到了什么,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要注意倾听和思考别人的意见。
第三步,选出小代表,在全班汇报学习结果。
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断深入各个小组,帮助小组长组织、协调,鼓励小组成员参与、互动。
这个案例中,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对学生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调空,使学生明白,在本次合作学习中,自己承担的角色是什么,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何表现自己、关注他人。
学生只有明白了什么是合作学习,怎样合作学习,才能在小组活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
三、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他们常常是被综合运用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提出探究问题后,一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二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就急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要么是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参与,要么是乱哄哄一片,不着边际,不抓要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安排与没有安排一个样,活动后的效果不理想,教师还得回到原来提出问题时的环节重心引导,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
四、抓住契机,恰当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看到了比较频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安排,但学生的交往共处、合作探究能力并没有得到很有效的培养,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没有认真思考什么内容、哪个环节适合合作学习,以什么形式(二人小组、四人小组、六人小组、师生合作等)合作学习,怎样指导和调控学生的合作学习。我们认为,抓住以下契机,适时组织合作学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学生人人都想参与的时候,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有时候,教师安排一项学习活动,如给汉字组词、练读美文等,学生都有能力参与,都有表现的欲望,但教学中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在全班表现的机会,这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既给了大多数学生实践的机会,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表现欲得到满足,还有利于教师得到全面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课堂教学。
当急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安排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如果真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如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的心灵互动,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与人交流沟通的强烈愿望,他既想让同学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想了解同学的所感所悟。这时如果及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必然能营造出探究的氛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当须要协作完成的时候,及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很强的合作学习的要求,如语文学科的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自然学科的实验、操作等,这时,抓住契机,适当安排小组活动,必然能取得好的效果。还有些教学内容,学生一个人操作,单调重复,费时低效,也可以小组活动协作完成。学生在协作完成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体验,也使合作、交往、共处的能力得到培养。
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帮助时,安排小组活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必然会造成不同的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一个教学班中,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慢,产生的困难多,如果这些困难都要老师帮助解决的话,一是课堂上不可能有如此多的时间,二是其效果也不如学习伙伴的提醒和帮助更感性和易于被学生接受。在解决问题时,小组同学之间的启发、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挖掘其学习潜力。
五、要通过适时的评价促进小组发展
对小组的成长来说,及时恰当的评价非常必要。在小组的使用中,教师要注意给各个小组相对均等的参与机会,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面向各个小组的评价,即建立“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评价机制。对小组合作成效的反馈,要立足于发展的原则,使学生明白,自己小组的活动,好在哪儿,应继续发扬,还有那些不足,要努力克服和改进,要使评价成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的动力。要通过运用一些活泼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展示评价的结果。
“激励板”是及时评价小组发展的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载体。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显示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栏目,如登山比赛、夺红旗比赛等,哪个小组活动得好,就可以夺得一面红旗,或攀登一座山峰,这种非常形象的手段,既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小组在班级的发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又把学生喜欢的竞争机制引入了课堂,产生了一定的对抗性,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中我们发现,用“激励板”评价小组活动的即时情况,效果比较好。
对于小组的发展来说,除了建立评价小组即时发展的机制,在教室内设置评价小组长远发展的栏目也很必要。在对小组的评价中我发现,“激励板”只能显示小组活动短时间的情况,不能展示小组在一段时间内长期的发展情况,学生由评价而产生的热情和动力会慢慢减弱,是老师们在教室内建立了评价小组长远发展的栏目,把每次对“激励板”评价的总结显示在长远评价的栏目中,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篇:3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心得体会
河南省2015年音乐教师论文评比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安阳市高楼庄小学 郭玉涛
【文章摘要】合作与发展是学习生活的主题,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合作学习,新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即是学习的参与者,也是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成为学习的一份子来和学生共同学习提高,教师要放下身段,融入学生当中,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持续健康发展。
【关 键 词】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实践探究
合作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不管时在生活当中还是学习当中,都离不开合作。小合作有小发展,大合作有大发展。在音乐教学中,同样离不开合作。小组合作在音乐学习中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音乐实践中重要的组织形式。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是音乐实践中重要的组织形式。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我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即是学习的参与者,也是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成为学习的一份子来和学生共同学习提高,教师要放下身段,融入学生当中,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参加与活动。教师要深入合作 河南省2015年音乐教师论文评比
学习小组,把自己当作学生主体中的普通一员,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地合作与互动,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在学生的交流及展示中,教师要避免过多干预。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不要过多地限制时间,让学生自己把握自己,还要注意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猜想,老师不急于得到圆满答案,只能在关键时刻做点拨或启发。
二、培养团队凝聚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每一个成员都是这个团队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需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帮助、提携、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荣誉。
实践中我发现,当教师的引导语经常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慢慢产生;当教师评价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如:
“第四小组的成员讨论时都在积极地发言,认真地倾听,他们合作得多好啊!”
“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好吗?”(提示学生汇报反馈的结果是代表小组群体的意见,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老师发现,第五小组的王亮亮同学在《买菜》这首歌曲中拍打节奏:“X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中遇到了困难,小组的其他同学都来帮他,河南省2015年音乐教师论文评比
使他们小组的全体同学都顺利完成任务,我们让第五小组的红旗向前攀登一步!”
“谁愿意代表自己的小组来表演一下?”
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组的成长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会客观地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三、寻机合作,合作探究。
学习当中既要有自主,也应有合作。如何巧妙的利用时机进行合作呢?这就需要老师寻找好时机,把握好时段,恰当的合作介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学生人人都想参与的时候,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有时候,教师安排一项学习活动,学生都有能力参与,都有表现的欲望,但教学中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在全班表现的机会,这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既给了大多数学生实践的机会,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表现欲得到满足,还有利于教师得到全面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课堂教学。
当急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安排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如果真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如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的心灵互动,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与人交流沟通的强烈愿望,他既想让同学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想了解同学的所感所悟。这时如果及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必然能营造出探究的氛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河南省2015年音乐教师论文评比
当需要协作完成的时候,及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很强的合作学习的要求,这时,抓住契机,适当安排小组活动,必然能取得好的效果。还有些教学内容,学生一个人操作,单调重复,费时低效,也可以小组活动协作完成。学生在协作完成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体验,也使合作、交往、共处的能力得到培养。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在合作的基础上可以探究,共同提高进步,让学生打开思维的火花,群策群力可以让学生能更快的掌握知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四.明确问题,引导到位
教学中学生除了在小组中很无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外,并没有产生较深入的合作成效。在合作学习及交流中,让学困生先发表看法,不作出对或错的判断,让中等学生发言各抒已见,大胆提问,再让优等生进行归纳小结,老师作最后的点评。让整个学习过程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各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调控措施。如学生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及时向学生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步骤;扩大学习交流的参与面,使每个组员都有均等的表达机会;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当学生的语言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指出并更正。
五、正向评价,促进发展。河南省2015年音乐教师论文评比
对小组的成长来说,及时恰当的评价非常必要。在小组的使用中,教师要注意给各个小组相对均等的参与机会,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面向各个小组的评价,即建立“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评价机制。对小组合作成效的反馈,要立足于发展的原则,使学生明白,自己小组的活动,好在哪儿,应继续发扬,还有那些不足,要努力克服和改进,要使评价成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的动力。要通过运用一些活泼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展示评价的结果。
“激励板”是及时评价小组发展的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载体。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显示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栏目,如登山比赛、夺红旗比赛等,哪个小组活动得好,就可以夺得一面红旗,或攀登一座山峰,这种非常形象的手段,既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小组在班级的中
发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又把学生喜欢的竞争机制引入了课堂,产生了一定的对抗性,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中我们发现,用“激励板”评价小组活动的即时情况,效果比较好。
对于小组的发展来说,除了建立评价小组即时发展的机制,在教室内设置评价小组长远发展的栏目也很必要。在对小组的评价中我发现,“激励板”只能显示小组活动短时间的情况,不能展示小组在一段时间内长期的发展情况,学生由评价而产生的热情和动力会慢慢减弱,是老师们在教室内建立了评价小组长远发展的栏目,把每次对“激励板”评价的总结显示在长远评价的栏目中,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工作中,我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 河南省2015年音乐教师论文评比
效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持续健康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科学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同其他合作伙伴的配合、互动,既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善于融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2、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3、邹爱民、马东等编译《音乐教育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第四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建设更有效小组(范文)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建设更有效小组,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成了老师们共同探讨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1、要明确目标。在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时,我们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视教师的引导、组织与帮助,小组的合作学习会变得十分盲目,并呈现散漫的状态,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与学习能力的形成。二是语文基础训练与人文素养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不能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没有坚实的听、说、读、写的基础,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也不会有更高的发展。因此,在制定小组学习目的时,教师要根据课程计划的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实际,科学地制定语文基础训练目标与自主合作学习的目标。
合作学习的目标与要求不能定得过多过高。过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过高,学生达不到学习要求。
2、可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和开放性,这种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自主选择或共同选择喜欢学习的内容,然后在小组里互相师生交流。如教学《棉花姑娘》一课,由于本课的自然段语言结构形式基本相同,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在初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后,不必按顺序从开始讲读到最后,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其中的一节,按一定的学习目的自学后再在小组里交流。
3、要善于把握时机。要使合作学习取得最大的效益,善于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非常重要。就拿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说,不是所有的问题让小组讨论学习都有最好的效果。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讨论的兴趣与热情;讨论的问题难度过大,大多数学生参与不了。一般来说,下列情形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时机:第一,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处于模糊、似是而非时,要组织小组讨论或辩论。第二,当问题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时,要组织小组讨论。第三,对知识的查漏补缺,小组学习更有效。
4、要全面评价效果。评价是合作学习的导向。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听取学生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帮助。这样,才能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全面评价打下基础。评价的形式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及时反馈性评价、小组内学生的互相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等。
第五篇:浅谈有效的英语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浅谈有效的英语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解题: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现代教育更强调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小组合作的探究式学习就是适应这种需要的更为灵活、开放同时也更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主题应该具有实践性,和现实生活相关,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相互协作进行探索和创新精神,为学生以后的独立自学和独立处理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思路: 可以从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要求出发,回顾国内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理论研究(例如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理论),讨论在英语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可能性、作用以及具体步骤,指出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注意理论和事例的结合。
参考文献:
毕劲芳.英语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学习[J].云南教育, 2003,(08)
连珍霞.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尝试和体会[J].龙岩师专学报, 2004,(S1)
杜玉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J].内蒙古教育, 2010,(03)
李萍.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教育, 2004,(14)
叶金儿.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教研版), 2007,(05)汪九龄,陈绍安.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英语课堂[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2,(29).蒙学琼.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中华民族教育, 2003,(02).李鸿.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S1).殷国伟.趣味学英语——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互动学习的尝试[J].教育科学论坛, 2002,(12).李桂平.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教师版),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