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场改革-资料
把握好团场改革的价值尺度 ——兵团深化改革系列谈(30)
●兵团日报评论员
近日,兵团党委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实务培训班开班。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孙金龙在开班式上对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确保坚决打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攻坚战。
团场是兵团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集聚人口、兵地融合、维护稳定、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团场改革是兵团深化改革的基础和关键。无论是抓好“四清、四分、三实名、一民主”工作,还是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与其他改革相比,团场改革涉及的领域多、范围广,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艰巨复杂,其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前所未有,需要跨过许多“腊子口”“大渡河”。越是艰难艰巨,越需要坚守初心、守住根本,越需要牢牢把握好团场改革内在的价值尺度,越需要解决好“为什么改”“为谁改”“改向何处”等事关成败、事关特殊作用发挥的核心问题。
看得到益处,群众的干劲才会更足,改革的动力才会更强。在推进团场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团场改革的期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认真抓好连队“两委”选举工作,规范连队民主决策程序,落实好群众的各项政治民主权利;规范承包职工缴费,全面取消“五统一”,探索国有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为群众“减负”,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统筹师团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团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
“致安之本,唯在得人。”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大局中考量,这里的“人”,既指人才,也指人口、人气。在推进团场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拴心留人、集聚人口这个导向,打造特色主导产业,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口援建力度,深化户籍制度管理改革,将人口和就业指标纳入团场绩效考核范围,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双增长。要深挖农业潜力、集聚城镇势能、强化产业动能,加快形成“政治上坚强有力、经得起风浪考验、适应新形势兵团履行职责”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
疾驶的列车无论开出多远,都不应该忘记驶向何处、为什么而出发。改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改变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做法、体制和机制,从根本上扫清阻碍活力迸发的藩篱。在团场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丰富完善党政军企合一特殊体制内涵及实现形式为方向,正确处理好屯垦与维稳戍边、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兵团与地方的关系,着力解决“五个不适应”问题,逐步化解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切实建立完善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有利于更好发挥特殊作用的体制机制,进而把兵团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出来。
来源: 兵团日报
转自:新华网
第二篇:团场改革调研报告
XXX单位改革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1、XXX单位辖区面积:XXX平方公里;人口数量:XX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XX人,流动人口:XX人;职工人数:XX人;从业人员:XX人。
2、XXX单位产业结构:第一产业:XX万元,第二产业:XX万元,第三产业XX万元;经济总量:XX万元;固定资产投资:XX万元。
耕地面积:XX万亩;农业种植结构:小麦:XXX万亩,棉花:XX万亩,瓜菜:XX万亩,其它作物:XX万亩;从事农业生产人数:XX人。
二、职工及居民生产生活情况
1、在团场小城镇生活的居民有XX人;连队职工家属有XX人;吸引外来人口:XX人。
城镇化让职工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从几十年前无一块条田、一条林带、一段公路、一幢房屋的万古荒原,到绿树成荫、公路通畅、楼房耸立、万家安居的今天,土坯房彻底退出了职工群众的生活,在各农业连队,职工群众纷纷从灰扑扑的砖混结构住房中搬出来,住进小径通幽、草坪碧绿、配备健身器材的各式小区。我团城镇化成效显著,有目共睹。
城镇化让职工群众居民素质得到了提高,在享受城镇化方便的同时,也改掉了以前随意丢垃圾、随地吐痰、乱停车、乱 搭乱建、乱堆乱放等不文明习惯,居民成为社区文明环境的守护者,文明之风也根植到了居民的心中。
2、XX年XXX单位职工人均收入XX万元,比“十一五”增加XX万元;连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比“十一五”增加:XX元;收入结构变化为:工资性收入:XX元,经营性收入:XX元,财产性收入:XX元,转移性收入:XX元。
下一步,我团把促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工作抓手,深化团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全力落实团场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促进职工增收,团场增效。
三、兵地融合发展
我们要围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促跨越,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合力攻坚,把支持加快民族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优先解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加快推进民族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全面地改善我团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培育壮大富民产业,让全团各族群众紧密团结起来。
四、团场综合改革
(一)强化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加强党的领导,是确保我团改革发展稳定正确方向的根本,是广泛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聚集改革合力的保证。党 的建设搞得好不好,党的领导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事关我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事关我团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必须搞好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作用发挥好。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强化党在重大事项上的民主决策,党内民主决策团场各项事业大的发展方向,各农业连队、团直单位发挥主观能动意识,积极配合执行落实团党委的各项决策,从而实现团党委统揽全局的作用。
(二)健全和转变“政”的职能
我团就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常态自加压力,要求对转变政府职能工作必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做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提升我团政府监管意识,落实监管责任
重点是改变重审轻管、有权无责的现象,做到权责对应,切实将监管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从根本上破除“懒政”、“怠政”思维,清除“监管认知盲区”。
第二,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监管方式
建立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我团通过认真落实绩效一级管理目标,促进带动二级管理目标,加强团场机关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转变工作作风、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努力构建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廉洁型的团队,优质高效的完成各级党委和上级部门布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鼓励社会监督,强化行业自律 鼓励社会公众,尤其是利益相关方参与社会监督,提升公众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彰显“军”的属性
维稳力量的建设,还要有与其担负的任务使命相适应的组织构架和体系;要求继承和发扬听党指挥、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还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等工作体制、工作体系的保障。这几个方面有骨有皮、有血有肉,有机统一。不管哪个方面受损,都将影响到兵团的发展壮大。当前,兵团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兵团要“彰显‘军’的属性”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兵团特殊作用,让“三股势力”胆寒,让群众满意,让中央放心。
(四)确立“企”的市场主体地位
企业文化是助力我团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我团要加强企业文化整合与品牌建设,创新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激励职工群众助力我团企业现代化建设。加强对我团国有资产、财政财务的管理,增强我团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树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将企业文化贯穿于我团企业发展、管理之中,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向着打造一流兵团企业的目标迈进。
五、团场政企分开改革方面
团场政企分开改革建立符合我团城镇化管理的组织架构,强化团场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团场行政管理效 率,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积极推进在市域范围内条件较好的团场设立建制镇,完善各种行政功能。推动了一三三团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创新迈出坚实的步伐。
六、团场政企不分的弊端
1、团场政企不分体制下对农业生产管理的弊端 团场政企不分体制下对农业生产管理不利。目前,团场行政管理地位的现状是党政不分,政企不分,职能交叉,职责权限不明,目标定位困难,权力高度集中,监督机制较弱等方面,同样特殊的行政体制赋予团场行政管理特殊的作用,不仅对民族团结有影响,还表现在团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团场农耕都要团场统一安排,农产品统一收购,统一定价等五统一的方式。
2、目前团场与职工利益关系存在哪些问题
团场的政治地位与其承担的“屯垦戍边”的任务不相称。现在较为流行的观点是把团场当企业看待,认为“团场在挤占地方”,团场法律地位的不明确,使得团场政治地位低下。团场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团场职工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因为体质的特殊性,只能参加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3、解决办法
(1)明确团场的法律地位。
首先,要明确团场行政体制的法律地位,出台并完善相应 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使团场的基本制度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把各项工作都纳入到法律的轨道,杜绝个人的任意和随意。从而改变团场以往在管理中个人的权力过大,人治因素浓厚的不利因素。其次团场的发展要靠政策 支持和资金投入。
(2)优化团场行政管理体系
建设适应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现代行政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组织结构和职责权限,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管理科学、行为 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具有兵团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推 进团场依法规范行政、高效优质行政、民主透明行政和清正廉洁行政。
(3)改革和完善团场决策机制
团场应完善和规范政策的制定规则和程序,建立与职工群众利 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的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增加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和广泛的参与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度和责任制,通过规范和完善机制,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4)大力推进“三化”建设,实现团场经济快速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团场其他工作的基础。因此在理顺行政 体制、组织关系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是团场的工作重 点。根据某单位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是团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性目标。
七、团场政企分开改革后,必须成立农业公司
(一)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受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带动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我团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多年的实践证明,优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推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带动产业链条延伸,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格局,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是探索发展特色农业之路的有效形式和必然选择。
(二)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事关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产品安全。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优势产区域发展主导产品,有利于资源、政策、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充分挖掘生产资料、品种、技术和物质装备等潜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实行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形成优 势产区和规模优势,是多数地区增强农业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利于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节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夯实产业基础、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努力缩小差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在优势区域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打牢产业基础,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集聚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八、实行“连社合一”
团场政企分开改革的过程中,界定生产经营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任务是:
(一)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落实团场下达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考核指标,负责连队社会稳定工作,开展平安连队和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
(二)组织和协调连队各种承包关系,推广农业先进适用 技术。
(三)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学习教育培训,组织引导职工按照市场需求发展庭院经济、自主创业。
(四)团场安排的其他任务。虽然各个阶段连队的主要任务和生产组织的方式有所不同,但连队具有生产组织、社会管理和维稳戍边的功能一直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连队本身就是连社合一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整合。把距离团场小城镇较远的中小连队整合为中心连队。二是集中。把团场小城镇附近连队职工群众集中到团场小城镇。三是统一。由团场层面对社区进行规划管理。这种整合、集中和统一,首先是符合职工群众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团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量的积累和投入,为团场小城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口援建为团场小城镇带来巨大推力。许多以往居住条件落后的贫困团场、边境团场在对口援建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团场小城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是以往发展条件较好的团场小城镇,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提档升级,软硬件条件都有了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其次是符合中央提出的建城戍边的要求。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兵团的“三化”进程中,把城镇化放在了第一位,起到了聚集产业,提升经济实力的作用,起到了聚集人口,提升戍边能力的作用,起到了改善职工群众生活条件,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团场 的凝聚力。第三是有利于团场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口向团场小城镇集中,面对的是需求多样、就业充分、资本流动远比农业生产高效的市场,为团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XX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三篇:团场改革情况调研检查工作汇报
三十六团2013年团场改革工作汇报
根据师、市党委政研室的安排,就我团贯彻落实师、市党委十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化团场内部改革的基本做法向本次调研检查座谈会进行汇报,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农业种植情况
(一)2013年农林业种植基本情况
三十六团2013年种植总面积7.11万亩。其中棉花面积1.51万亩,红枣面积5.6万亩(其中戈壁滩生态经济林2万亩)。农林业一线承包职工916人,其中棉花承包职工320人,果园种植职工596人。生资费自理总额7300万元,其中棉花1900万元,亩均1258元,果园5400万元,亩均1500元。棉花、果园种植费用实行全额自理。
我团在保障全团职工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有计划的逐步实施退棉进枣工程,红枣种植面积由原来的6000亩地,增加到2013年的54000亩地。
1、在退棉进枣工程实施过程中,把好地退出来种红枣,实现了一播全苗,园像整齐,为红枣丰产打下了基础。
2、从政策上给予优惠,退棉进枣承包职工前两年免交土地承包费,团允许进行枣棉套种,棉花收入为承包户所有解决了职工新建园的收入问题,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
了投资信心。
3、从2013年开始,果园土地承包费由过去交钱调为上交实物。根据不同的土地等级确定上交实物的标准,最高100公斤/亩,最低60公斤/亩,逐步缩小果农与棉农的收入差距,一线承包职工在承包政策上逐步调整。趋于平衡。
4、认真扎实地做好“五清”工作,通过土地面积的清查,承包合同的清理,全团新增种植面积7000亩地,对外来承包土地的非团场户籍人员,承包的地进行了清缴,确保了团场土地资源为团场职工增收、增效。
5、对土地条件差,肥力贫脊的戈壁滩生态经济林实行对外公开发包,发包给有经济实力的公司,实行公司化经营,我团2万亩戈壁滩经济生态林分别发包给若羌金泉枣业公司和好想你枣业集团公司,实行了公司化经营。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大量的优质土地用于种植红枣,在前两年团场免去承包职工给团场交土地承包费,且团场全额给职工承担了团场应承担的“五保三费”。定额承包地土地承包费收入总额,不足支付团场职工的 “五保三费”。
2、一线职工收入增长快,二、三线职工收入偏低,服务行业工作没有人愿做。果园承包职工要求将果园的地上林木产权归承包人所有,在产品销售上不服从团场的统一销售管理。
(三)针对团场在深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几点工作。
结合我团贯彻师党委十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在积极探索统分结合的多种实现形式,有效解决职工自身受益费用刚性增长和两个限额减负要求之间的矛盾,农业人口比重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土地长期固定与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矛盾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1、组织全团干部、职工分层次认真学习师党委十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黄政委的工作报告,统一思想、吃透精神,把握团场2013年改革的基本方向,机关干部、连队支部一班人都能够知晓师党委的工作大局。团党委根据师、市十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入调研,制定了经济责任制,经过三下三上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种植单位根据责任制规定与承包职工签订承包合同。
2、在有效解决职工自身受益费用刚性增长和两限减负要求之间的矛盾上攻坚克难。近几年,团场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实施了退棉进枣,积极探索寻求解决矛盾的政策途径,在特色林果业生产上寻求解决刚性增长与两限减负的突破口,及时调整了林果业种植承包职工的土地费交费标准。实现了由交钱变为交物的重大转折。实现了团场增收,职工增效,逐步缩小了农工与非农职工的收入差距。通过改
革的措施解决了这一突出的矛盾。预计2013年全团可缴收红枣700吨。红枣总产干果8000吨。
3、针对农业人口比重高,就业压力大和规模经营相矛盾的特点,适时调整职工承包政策,实现多数人种少数园,使团场承包职工家家户户有一份枣园,实现了棉亏枣补,保证了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化解了一线棉、枣承包收入不平衡的矛盾。棉花承包职工2013年平均每亩上缴费用减少12公斤,亩减近100元。
二、深化团场改革工作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兵、师党委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团场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质量,实现资本经营利润最大化,确保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兵团深化团场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三十六团深化团场内部改革实施方案。团场成立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政委、团长任组长,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现改革方案已基本确定,待报师审批后实施
(一)机构设置
成立国有资产经营监管机构。团场注册成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公司设综合办公室、财务审计部、资本运营部、产权管理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注册、人事安排等工作由团党委常委副团长李红英具体负责。
(二)通过团场授权,由团国资公司履行团场对外投
资,形成国有股权出资人代表职责,负责整合、组建团场参股企业经营公司。
团场参股企业经营公司下辖:
1、钾盐开发公司。
2、子母河枣业公司。
3、沙石料经营公司。4.米若水库投资公司。
钾盐开发公司、子母河枣业公司、沙石料经营公司米若水库投资公司四个团办工业企业从团场彻底分离出来,按照《公司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由原来的团场行政经营管理改为公司法人经营管理,按照国有资产日常的生产管理,按市场规则由公司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团场只按照国有资产参股的比例,享有利益和承担风险。钾盐开发公司、子母河枣业公司、沙石料经营公司的现任领导。团将行政职务存入档案,他们将以独立法人的身份,按照公司法经营。钾盐开发公司、子母河枣业公司、沙石料经营公司、法人及其管理层的其他管理人员,按照公司的职能及生产经营要求,确定岗位获取报酬和利益,实行基础年薪加效益收入工资制,其收益分配按照公司章程由公司承担。效益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公司法人三年一个任期,任期内公司法人的基础年薪、效益工资当年清算,核发70%,每年余留效益工资的30%,任期结束综合考评,按完成任期
目标比例发放。
三、元职工多增收
为贯彻落实兵团党委促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的部署,根据师、市党委要求,三十六团党委高度重视职工多元化增收工作,组织机关、单位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广泛听取提高职工承包收入,实现职工多元增收的建议,在集思广议的基础上,团党委常委召开两次专题会,研究部署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计划,确定攻坚目标,下达增收任务,制定三十六团党委促进职工多元增收实施方案,确定增收目标。
(一)确定职工多元增收目标。
团党委计划2013年在二师率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16年率先在二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6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268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3652元。力争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名列全师农牧团场第一。2013年全团职工人均多元增收达到4000元以上,2014年达到6000元,2015年达到8000元,2013年全团工人1631人,全团职工多元增收累计达到900万以上。2014年全团职工累计增收1250万元以上,2015年全团职工累计增收1600万元以上,这是全团的总体目标。团实现职工多元增收的主要目标是如何促进二、三产职工的多元增收,解决农林承包职工和二、三产职工收入差距的问题,因此多元增收政策要向二、三产业倾斜,工作重心要向 二、三产业职工增收转移。
二、三产业职工220人,多元增收的目标是到2015年多元增收占年总收入的50—60%达到人均20000元以上。制定增收的具体措施12条。
(二)建立考核机制,促职工多元增收见实效。党委要求全团各建制单位党支部,要成立职工多元增收领导小组,指定一名领导专项负责此工作。制定单位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计划。要首先落实全团职工2013年职均增收4000元目标,规划好2014职均承包、工资外增收6000元、2015年职均承包外、工资外增收8000元的目标。
二、三产业单位,要在团整体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攻坚克难,力争多元增收到2015年占总收入的50%以上,要结合单位特点与实际,分门别类选择好、落实好促进职工增收的项目。其次是做好组织服务,登记造册和数据统计整理工作。
团党委在年终将对单位职工的增收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效绩考核收入20%挂钩。同时对完成增收目标的单位,团奖励第一名8000元;第二名6000元;第三名4000元。对没有完成增收任务的单位,最后一名罚8000元;倒数第二名的罚6000元,奖罚标准党政主要领导50%(具体分管领导占30%),其他成员50%。
团党委要求机关各部门,全团各单位高度重视职工多元化增收工作,认真抓落实,做好各方面的协调组织工作,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实干富民,为团党委确定的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目标的实现同心同德,积极谋划,努力工
作。确保团党委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坚”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以上是三十六团2013年团场改革重点工作基本情况汇报,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导。
第二师三十六团
2013年6月4日
第四篇:2009年团场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汇报材料
芳草湖农场2009年团场改革经济社会发展
情 况 汇 报
2009年10月
2009年在师市党委的领导下,农场党委认真贯彻兵师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师市党委推进团场改革发展的“1+10”文件精神,努力做好改革创新、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现将芳草湖农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思路和打算汇报如下:
一、2009年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制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及经营管理情况
(一)2009年农场经济社会目标。
2009年计划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6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一产5.76亿元、增长13.3%,二产2.76亿元、增长73.8%,三产1.74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比例56:27: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增长30%,职均收入2.2万元、增长7%,人均收入7610元、增长7.5%。农场减亏20%。1-9月农场已完成生产总值5.7亿元、同比增长35.13%,其中:一产完成增加值2.83亿元、同比增长13.46 %,二产完成增加值1.92亿元、同比增长117 %,其中:国有工业增加值达到14907万元、同比增加213%。三产完成增加值9330万元、同比增长12.6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74.58%。2009年番茄总产达43.8万吨、单产7吨;预计籽棉总产77000吨,截止到10月28日已采摘55178吨,为总产的71.6%,已交售到轧花厂44903吨。已轧花32889吨,已销售皮棉11890吨。今年可完成年初制定的 经济发展计划。
(二)2009年农场体制改革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2009年农场体制改革情况。一是巩固和完善了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全场种植业100%实现了生产费用自理,棉花和番茄等大宗农产品签定了订单,并按订单进行收购。二是农场实行了农资集中供应和一票到户制度;三是经师市国资委批准新疆芳草湖兴芳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组建,公司注册已经完成,工作已正常开展。芳馨油脂公司已完成了与新光油脂的重组,农机修造厂和织布厂改制工作正在积极筹备;四是撤场并连和规范社区职能。根据师市《团场机构改革实施办法(试行)》要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撤销农业分场组建农业社区和整合连队方案。明确了公开招考的范围、条件、岗位设置、招考步骤、考试考核测评、录用及富裕人员安置办法,撤销了六个农业分场建制,组建了六个农业社区,分流干部51人、工勤人员7人。目前,农业社区各项工作运行良好。
2、完善农场社会化服务体系情况。一是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场在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设置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明确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技术推广站、林管站和畜牧兽医工作站的职能。二是积极贯彻落实“职工技术议事会制度”。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挥农场职工当家作主的作用,农场制定下发《芳草湖农场连队职工技术议事会制度(草案)》。凡涉及职工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技术的重大事项,由职工技术议事会讨论决定。三是认真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农场现有职工12642人,五大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维护了劳动者和农场的合法权益。四是2009年全场享受低保1700户1985人,发放低保金367万元。农场为164名各类残疾人提供看病就医、就业、子女上学、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对困难人群进行走访慰问4750人次,累计发放慰问品、慰问金258万元。五是做好双拥工作。农场将义务兵优待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全场48户共发放优待金26万元。春节和“八一”建军节农场走访慰问驻场武警官兵及军烈属,发放慰问金13万元。
3、十件事实完成情况。投资40万元新建连队卫生室5个,面积400平方米;投资165万元新建连队文化活动室4个,面积1748平方米(已完工两个,主体完工两个)。投资100万元新建医院病员餐厅660平方米(进入收尾阶段);投资1200万元新建医院医技楼和计生服务站4500平方米;投资30万元新建医院车库、洗衣房3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对场镇供热管网2公里进行改造,并对9个换热站进行节能改造。投资60万元改造糖厂老区暖气、排水、自来水,使160多户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投资1000万元新建学生公寓楼、开水房、浴室及配套设施(进入收尾阶段)。投资3000万元新建廉租住房3.1万平方米,计342户。投资500万元新建城镇小区道路7.5公里、围墙2.1公里、绿化12万平方米。投资2700万元在大海子水库新建人饮水工程(水厂),新建一级管网16.5公里,改造场镇管网4公里。投资1500万元新建天然气加气站(招商项目),已铺设主管网6公里,入户1600户,月底将有1200户家庭使用上天然气。投资1550万元新建通乡公路31公里。投资80万元新建消防站一座。
4、农场经济结构调整情况。按照兵团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师市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的精神,农场认真贯彻落实兵师党委提出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和发展方式大转变的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把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农业结构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兵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种植番茄6.2万亩,总产43.8万吨,单产7吨。2009年农业产值预计11.68亿元,比去年增长13.04%,职 工增收4000余元。另外,今年职工种植的南瓜、辣椒等都已取得较好的收入。农场积极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万吨短丝项目、2万吨葡萄榨汁、8万吨食用酒精等项目都已签订协议,总的投资议向达6.7亿元,为农场今后的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今年投资项目20个,投资额9804.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2311.8万元,兵师拨款442万元,其余自筹。目前已完成69.6%。
5、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按照师市《强化团场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实施办法》(师市党发【2009】1号)的要求,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强化预算控制。农场内部财务管理实行“一总两分”管理办法,对属于公共收支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分别编制部门预算和报表,对属于生产经营范围的经营实体,按照企业预算管理办法编制企业财务预算和相关报表。
(1)严格机构人员编制。根据师市确定的机构人员编制,实行定编、定员、定额管理,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编制团场公共收支预算,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
(2)预算执行情况实行责任追究。各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是预算执行的责任人,农场预算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对于未经批准形成的预算超支,由两名主要领导承担,并从其年薪收入中扣减。
(3)应收款项回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加大应收款项的管理工作,认真清理各类应收款项,对于回收应收款年初下达计划,年末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此项工作在目标考核中占10%权数。
(4)进一步加强贷款管理。严格按照师市贷款管理办法,对于新增的贷款一律实行报批,经师市批准后,才与银行操作各 项贷款手续。
6、稳步推行事业资源整合。围绕“调整布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目标,按照“精简、优化、效能”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的整合思路,积极稳妥的推进农场事业资源整合工作。一是制定整合的长远规划和阶段性工作任务,在师市相关部门指导下,提出工作方案。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在总场中学新建初中校舍,力争明年将五个农业社区初中集中到总场中学。三是今年已将二场学校初中撤并到总场中学。四是将农业社区的六个卫生所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设住院床位。五是按照总体不突破、设置较合理的思路,实施聘约管理,合理确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岗位设置,形成竞争和约束机制,今年年底将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岗位竞聘工作。
7、建立减负长效机制,巩固减负成果。进一步完善承包职工收费政策,确保职工减负不反弹。一是严格两个限额(面积32.52万亩,利费4285万元),收取利费4246万元。二是严格兵师有关减轻职工负担各项规定,农场没有增加任何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做到职工负担只减不增。今年养老统筹较去年增加1500万元,农场没有增加职工亩交利费,全部由农场承担。三是调整优化作物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鼓励职工用足用好师市畜牧业贴息贷款政策,农场相应出台了补贴办法,大力发展养殖业,拓宽了职工增收渠道。四是精简机构,全面落实撤销分场、成立农业社区改革措施。今年7月完成了撤销分场建立社区工作,明确了社区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今年年底对现有的48个连队进行整合,合并为35个连队,减少管理人员235人,减少工勤人员25人,减少管理费用1225万元。
8、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芳草湖农场流通单位主要是 供销公司,目前,虽然还没有改制,但其运作按照市场化,其职能主要是代销师市农资部门的各类农资,各类农资价格按照进货价一票到户,不收取任何中间费用。
在流通体制改革中,农场始终坚持一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坚持师市主渠道供应,进一步规范农资准入,与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严把农资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农场,维护职工利益。三是建立多种销售渠道和灵活的营销策略,在各农业单位设立农资供应点,采取送货上门、质量承诺和售后服务等办法,提高农资主渠道供应的诚信度。四是按照市场变化和职工需求,在准入目录内及时调整农资品种,确保职工的合理需求,保障销售主渠道龙头作用。
9、农场的政治形势稳定和谐。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各级党组织的发展思路明确,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增强,为民办事的作风加强,全场上下谋改革、谋发展,积极拓展、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路子,职工队伍稳定,信访、治安形势不断好转,特别是“7.5”事件以来农场形势平稳。农场有效的开展了对“邪教”、“黄赌毒”、民族分裂活动、以及甲型H1N1的防控工作。农场民兵较好的完成了到乌市的维稳工作。文教卫生及有关民生的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0、农场小城镇建设。(1)为加快芳草湖农场建设步伐,快速提升场镇城镇化水平,2006年对镇区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和修编,用于指导场镇的建设发展。在规划建设管理上体现一个“建”字、突出一个“管”字,即建设体现出新规划、新设计、新技术、新功能、出精品,同时加强对城镇规划、建设、环境卫生、镇容镇貌的管理。(2)积极推进农场二三产业及相关人口向场镇集中,07、08、09年在场镇内新建小区7个,面积达20万平米,使场镇人口增加7千人左右,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快 速发展。同时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畜牧养殖向规划养殖区集中。(3)树立经营城镇的新理念,大胆创新,用全新的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城镇建设方面,通过项目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并鼓励企业、个人参与农场居民住房,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盘活土地资产,出租出让基础设施经营权、冠名权等多种手段筹集城镇建设资金。(4)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农田水利规划、连队居民点规划,推进场镇周边连队向场镇集中,偏远连队向中心连队集中。
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发展战略定位不清晰,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城镇危旧住房、基础设施改造难度大,制约城镇快速发展。
(三)2009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2009年农场按照“减棉、增粮、兴畜、强特色”的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思路,紧紧围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1、农业结构调整情况。2009年各种作物种植面积为37.05万亩,其中:小麦2.9万亩、玉米0.3万亩、棉花22.01万亩、蕃茄6.2万亩、油料2万亩、打瓜1.5万亩、葫芦0.47万亩、辣椒0.31万亩、甜菜0.17万亩。棉花和特色经济作物由2008年的 30.02 万亩、2.36 万亩调整为2009年的22.01万亩和7.18 万亩,以棉花为主的农业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变。
2、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依托中基五家渠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番茄产业,2009年完成番茄原料加工43.8万吨;依托葡萄酒原汁生产企业,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今年9月农场已与北京澳德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建立2万亩优质酿酒葡萄和年产2万吨榨汁厂的合作协议;依托玉米加工企业,大力发展酒精和饲 料产业。农场目前正积极与河南动力源有限公司洽谈,计划建成加工25万吨玉米、年产8万吨食用酒精厂。
(四)2009年团场经营管理情况。1、2009年农场经营管理情况。一是强化农场内部管理,制定落实了《芳草湖农场农业社区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暂行)》和《芳草湖农场农业连队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暂行)》,明确了农业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和农业连队领导班子成员的任用、收入和奖罚。制定落实了《芳草湖农场2009生产经营管理办法》、《芳草湖农场关于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强化了预算管理;二是按照“保生产、保运转”和“量入而出”的要求,压缩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强化财务管理,堵塞漏洞,基本保证了生产经营和农场的正常运转。
2、农场财务收支情况。
2009年农场预计亏损6500万元,较2008年减亏1600万元其中:(1)预计收入15993.03万元。
①农业职工上交费用4245.34万元。②农业副产品收入2557.61万元。③附属企业上交1725.26万元。④事业单位拨款及收入6655.4万元。⑤其他收入809.42万元。(2)预计支出22493.03万元。
①“五保三费”(农业单位)支出4013.35万元。②财务费用4428.41万元。③三级管理费用3485.25万元。④固定资产折旧3547.99万元。⑤事业单位支出7018.03万元。
农场机关及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机关支出1014.57万 元,其中:基本支出644.57万元,项目支出(办公楼维修)370万元;教育单位预算收入3293.74万元,支出3342.91万元,农场补贴49.17万元;卫生单位预算收入2529.58万元,支出2757.34万元,农场补贴227.76万元;其他事业单位预算收入832.08万元,其他事业单位预算支出1238.09万元,农场补贴406.01万元。
3、银行贷款及今年农副产品兑现情况。2008年末贷款71175万元,2009年新增贷款11364万元,年财务费用4428.41万元。目前,农副产品兑现情况:番茄兑现366348吨,兑现70%,兑现金额8907.56万元,未兑现的还有2200万元;棉花兑现38890.27吨,兑现金额22456.71万元,预计缺口金额1.7亿元(其中:民工返乡6000万元);
4、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情况。2009年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12276万元,其中招商引资6800万元、国家项目资金4450万元、农场自筹1026万元。
5、重点单位(轧花厂)经营情况。根据往年轧花厂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09年农场制定了《芳草湖农场2009年轧花厂管理考核办法》,重点对轧花厂的安全与质量、成本与损耗控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将轧花厂干部收入、任免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直接挂钩。预计今年6个轧花厂可实现利润1200万元,较2008年减亏增盈2900万元。
二、2010年工作的总体思路、任务目标和主要措施
(一)总体思路。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兵师工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农场经济结构战略性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大转变。按照“抓改革增动力,抓项目保增速,抓招商调结构,抓管理增效益”的总体思路,牢牢抓着优势农产品资源转换、突 出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紧紧依托广阔的农资市场、大力发展涉农制造业,全面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快速提升现有工业企业效益。
(二)任务及目标。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2.83亿元,增长25%,其中一产 6.16亿元、增长7%,二产4.66 亿元、增长69%(其中工业4.06 亿元、增长80%),三产 2.01亿元、增长 15.5%,职均收入2.4万元、增长9%。农场在2009年基础上减亏2000万元。
(三)主要措施。
1、全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农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业社区的“两费分离”工作;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师市党委的“1+10”文件精神,重点是抓好财务预算、机构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完善土地管理的工作;三是加快连队整合步伐,根据现有连队布局、渠系分布及地理位置等各种情况组建中心连队,将现有48个农业连队整合为35个连队,计划减少管理人员235人,减少工勤人员25人,最大限度的压缩非生产人员,减少管理费用,农场已制定了相关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四是进行农场供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师市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
2、进一步做好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形成番茄5—8万亩地、葡萄第一期3万亩地、棉花20万亩地、粮食3万亩地的种植,畜牧业10万头生猪的养殖,努力办好农业生产基地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以“第二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发展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业(无壳南瓜和美国红辣椒的种植),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尽快改变传统农业的模式。
3、全力抓好即将开工的项目和各项服务工作。2010年农场 将引资建设年产8万吨食用酒精、6万吨高蛋白饲料、产值达6亿元的酒精厂、年产2万吨葡萄榨汁厂、日加工5000吨番茄酱厂、年产3万吨棉短丝加工厂和年产3000吨南瓜籽精深加工项目。农场各单位、各部门全力以赴的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协调和管理工作,使已签订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早收益。
4、认真贯彻落实兵师党委和领导关于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办好新型工业化的指示精神,集中精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奖项目第一引荐人,营造“亲商、重商、惠商”的环境,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招商、核心抓项目、合力抓落地”的总体思路,培育工业新的增长点,力争用4年的时间,引入规模以上企业6-7家;加快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全力抓紧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物流配送、餐饮、服务、运输等行业。
5、加强财务管理,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坚决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保证农场正常运转,保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支出,最大限度实现企业效益;
6、强化农场内部管理。一是全面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制,盘活存量资产,力争2010年内完成现有国有工业企业改制;二是认真抓好企业的债权债务清理,加大清欠力度;三是对农业社区实行“目标管理、分级考核”的管理责任制;四是加强人员管理,摸清在册人员、在岗人员、生产一线人员、管理人员及各类非生产人员,建立和完善农场劳动用工登记制度,建立实名实岗的用工制度;五是进一步加强农场大宗农产品管理;六是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对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采取严格的审批制度;七是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按照师市的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招投标、资金使用程序;八是加强合同管理、规范经营秩序,切实维护农场的合法权益。
7、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启动,农场做了周密的部署,已召开动员会并准备了各种学习资料,参学党员2875人,各级党组织99个,认真抓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通过学习进一步加强农场各级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领导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核心。
8、做好民生工作。一是加快初中校舍的新建工作,争取2010年实现初中集中办学。二是争取农场医院门诊楼的改建。三是继续做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四是抓好农场道路建设。五是抓好以文明生态小康连队为重点的连队建设。六是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2009年预计一、二、三产业比例为51.4 :27.1 :21.5,二产的比重较低,经济发展的动力不强。工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仍然缓慢。
2、农场亏损严重、运行困难。“实现增加职工收入,提高团场效益”目标中的“提高团场效益”难度大。
3、职工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意识还较为淡薄,一些职工的发展还较为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4、今冬明春连队合并将有200多干部要分流,工作还有较大难度。
5、抓紧研究制定以“两费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管理制度。
第五篇:改革资料
建立后需加强的三方面:
(一)凝聚力
我认为凝聚力在学生会工作当中体现为两大主线,一是组织自身的核心凝聚力,包括各级学生会内部的凝聚力,上下级学生会之间的凝聚力等等.我觉得要想解决 这一问题,既有赖于干部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也 有赖于我们内部合理的分工协作,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情感沟通和磨合来实现。第二条主线则是我今天着重要指出的,站在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学生会与广大同学 之间的凝聚力。说白了,学生会是咱们同学自己的组织,怎么做才能抓住同学的心,让大家觉得,学生会是我可以依靠的,可以信赖的。
我曾经问过身边的一个同学:你对学生会有什么印象?他说:“噢,活动搞得挺多的。”我又问他:“那你参与的多吗?”他说:“喜欢的就看看”。我想这种情况很常见吧,可以说我们现在快成了活动专家了,弄完了这场讲座,搞那台晚会,文的有诗歌朗诵,武的有跆拳道表演,高校的文体活动大有过剩之势 啊!但是,有的时候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某个部办了个讲座,先是部长开始担心上座率的问题,我请了个专家,可大家不来听怎么办?主席开始说:好吧,咱们给下 面派任务,要求每个班多少人必须参加。到了活动马上开始,老天,人还不满一半,于是又疯狂的到自习室等各个角落拉人,“同学,学生会在某某处办了个活动,希望您能参与一下。”好 说歹说才勉强应付了辛辛苦苦来到学校做讲座的老师,我要问:我们为什么要办这样的活动?毫无意义啊!我想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学生会干部的工作理念出现了偏 差,我在学生会我就要出些成绩,我要出些成绩我就要搞活动,好不好,搞了就行。这绝对是一种功劳主义思想,我想我这样说,有的 同学会说我以偏概全,但在我们的组织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勇敢的指出,不怕面对尴尬!那么,我想我们有必要在工作中引入“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我 们要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真真正正扎扎实实为同学们办点实事,当然,首都高校学生会也正在努力让自己“学生之家”的职能更好体现,我们所做的像伙居委会、宿管队等很多的维权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以人为本的思想也贯穿之中,今天我再次提出就是为了和大家一道鞭策自己,要让广大同学体会到我们的工作 不仅仅是充满活力的,也正是大家所需要的,学生会真正是我们自己的!
(二)管理水平
健全的管理 体制是学生会工作运行的保证,那么除了我们用学生会的章程以及现有的各项制度形成一种约束之外,引入鲜活的管理模式甚至我们可以借鉴名牌企业的管理经验,用市场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会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种市场化管理不是指的赢得利润,而是指懂得经营。企业经营要经营品牌,就像提起运动系列,我们会想起阿 迪达斯,耐克,提起电脑,我们会想起IBM、索尼,提起饮料,我们会想起可口可乐,百事,这些产品都在客户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那么提起学生会,或者说提起某一个学校的学生会,我们能够想起什 么?我觉得我们应该做这样一件事情,就是当提起一个学校学生会的时候,会马上让同学们想起浓郁的校园文化和它的特色品牌活动,比如说北京电影学院的“电影 节”,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节“,北大的”女生节“,清华的“男生节”都让人拍手叫好,这样的经营理念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不也是一种促进吗?
说到管理,我想起这样一句话:“管理就是开发人才”,无论是巨人**,还是郭士纳使IBM 复兴,现代企业的成败无一不与其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学生会也是如此,学生会除了主要的学生干部以外还有很多吸收进来的干事,这些人的工作水平也与我们的 工作开展密切相关,怎么样发掘干事的潜力,提高他们工作的主动性是我们需要重视起来的一个问题。这需要我们在管理的时候多发现,多培养,为学生会现行工作 的开展以及日后工作的传承铺好路。
(三)思路
党的十六大刚刚胜利闭幕,在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中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也为新时期的学生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遵循这条准则开展工作,我们要向时而动,要紧随时代的 前沿,无论在思想阵地还是在舆论阵地上都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我觉得这种灵活的思路体现在几方面的改革上:
首先,学生会的内部组织要及 时转型。目前各校学生会的基本部门仍然是“六部一室”,分工方式比较传统,可以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可以满足同学的各类需求,但实际上,随着时代 的进步,现在这几部门的职能已经不能够完全涵盖活动的方方面面,我们有必要而且应该适应发展的在新时期开辟我们新的活动阵地,比如,网络的兴起和利用率越 来越高,已经成为人们展现自我,表达情感,互动交流的虚拟空间,现在我们可以清楚的预期到网络给学生活动和交流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如果在学生会设置网络 建设部将成为传统交流方式的外延,像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在这方面都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其他学生会借鉴。我记得刘祺市长曾经指出北京要率先实现现代 化,那么我觉得咱们首都高校的学生会应该贡献力量:率先实现网络信息化!再比如,我们可以建立人员精干的记者团或者新闻采写部来拓宽学生会的宣传阵地,通 过与校园内其他媒体的联盟打开良好的沟通渠道,利用文字、图片、声音等丰富的影音资料把我们的信息及时的传达出去,把我们的风采更好地展现出去!同时,生 动的文字和图片将对学生会的工作总结以及今后工作的趋利避害是一笔丰厚的财产。
此外,学生会的用人原则也要有所变动,既然学生会是大家的,学 生干部也应该是大多数同学所认可和信任的,所以不仅仅要求学生干部素质高,而且要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但绝对的民主又是不可能的。怎么办?怎么选?选什么样 的才合格?这很难通过短时间就作出评判。我想,应该采取更严格的岗位竞聘制度,选举更公开透明化,同时包括学生会主席在内,对学生干部有一个试用期,如果 工作没有达到要求的立即做出调整,在有的高校中,学生会存在中期调整,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工作任务完成后及时给学生会补充新鲜血液,那么也有的学校学生会设 立常委会对主席的工作进行考察监督,不合格的可以弹劾等等,这些都是保证整个班子纯洁性的好办法。
(四)师生关系
最后一方面的改革我认为学生会不仅仅要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架一座桥,更应该在同学与社会之间架一座桥。因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那么学生会担当起重任义不容辞。我们要多开展实 践性活动和公益活动,象许多高校都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通过无偿的劳动向社会奉献爱心,既培养了同学的公民意识,也让大家的能力在服务中得到体现。
关于改革,由于那天大会时间紧张,老师让我们缩短 演讲时间,所以我个人就做了一次小小的奉献,将自己能力和思维方向的介绍都删去了。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改革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什么改革是错误的,只 要是改革,它一定是向更好迈进。我们不能绝对的否认也不能绝对的认可,因为事物都是有两面性,多元化性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用私人主义来代替它们。中国入 世,很多专家学者持担忧态度,还曾一再地指责国家政府。但结果是中国官方胜利了,入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积极促进发展的有利作用。航~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 只是一味的考虑环境限制,而不想着怎样打破限制,创造新局面,那只能说这是一种落后的做法。中国不易于民主是因国情,可我们却将这种原因当成一种理所当 然,这是共产党人的失败,也是中国教育的失败,这使得我们常常自己束缚自己的思维广度。中国说我们有13亿个兄弟姐妹的国情,所以我们不能民主,试问:今天我们因为13亿兄弟姐妹而无法民主,但明天当我们拥有14亿兄弟姐妹时,难道我们的国家也不适合民主吗?结果有两种思维方式造成:1墨守成规,认可这传统思维——人口是民主的一大障碍,那么当我们中国的第14亿位公民出身时,我们会民主吗?2打 破常规思维,并努力实行改革,那又会怎么样?课本是一个统治者为维护他的统治地位而编制的工具,我们可以记住它,用它去骗考试卷子,用它去骗高考的分数,但一定不能骗了自己大脑的思维方式。但当然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毕竟像如今的中国体制还是比较适合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