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考研笔记、考研重点考研心得体会考研重点总(精)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考研笔记、考研重点总结、考研参考书 【育明教育独家提供】 【考研参考书】
参考教材是考研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在备考中,只要能把参考书上的知识融会贯通,理解记忆住重点考点,那么考研一定成功!虽然人大法学考研没有指定教材,但是按照惯例,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系列教材!下面有具体的参考书介绍!第一:通常应该买最新版的教材,因为现在的法律制度处于不断健全中,很多法律的颁布或者修订,给法学教材的与时俱进提出了要求,所以,只有最新版的教材,才能更真切的反映当下的法律制度。
第二:由于人大教材出新版的速度很快,所以请大家不必为是不是会出新版教材而担心,因为重点的基础知识还是那些。比如第四版的民法比第三版的民法只多了一章继承法部分,其他部分都是完全一样。
参考书目
一、法学理论 朱景文:法理学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三版 许崇德:宪法,四版
二、法学综合考试 王利明:民法,四版 王作富:刑法,四版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2 江伟:民事诉讼法,四版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二版 史际春:经济法,二版 周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二版 程晓霞、余民才:国际法,三版 郭寿康、赵秀文:国际经济法,三版 章尚锦、徐青森:国际私法,三版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四版 更多参考书目: 法理学
朱景文:法理学研究,人大 朱景文:比较法总论,人大
朱景文:比较法学专题研究,人大 朱景文:法社会学,人大
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人大,十五规划,不是21世纪那本 法制史
赵晓耕:《中国法制史原理与案例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赵晓耕:中国近代法制史专题研究,人大
林榕年、叶秋华:《外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十五规划,不是21世纪那本叶秋华、王云霞:大陆法系研究,人大
宪法与行政法
韩大元:《宪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宪法学专题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元起:中国宪法学专题研究,人大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3 胡锦光:《行政法专题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杨建顺:《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刑法
冯军、肖中华:刑法总论,人大 谢望原、赫兴旺:刑法分论,人大
高铭暄:刑法学原理(共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高铭暄:刑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法
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人大 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人大 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 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上、下,人大 杨立新:债法总则研究,人大
同趕集網的戰略似乎不謀而合。此前,58同城宣佈成為手機搜索企業易查搜索和宜搜搜索的生活服務內容提供商。58同城方面表示,同手機搜索的合作隻是深度合作的開始,今年會加速移動互聯網戰略佈局,不斷整合數字內容和應用服務資源、拓展渠道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及擴展產品線。據瞭解,目前58WAP站日訪問量已高達700萬。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人大 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人大 杨立新:侵权责任法,法律 商法
范建:商法,高教 赵中孚:商法总论,人大 叶林:公司法研究,人大 叶林:证券法,人大 贾林青:保险法,人大 王欣新:破产法,人大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4 知识产权法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四版,人大2009 李琛:知识产权法关键词,法律 李琛:论知识产权的体系化,北大 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人大 诉讼法
江伟:民事诉讼法,四版,人大2008 江伟:民事诉讼法专论,人大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人大
王新清等:刑事诉讼程序研究,人大
何家弘、张卫平:简明证据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何家弘:证据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经济法
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三版,人大2008 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史际春:《企业和公司法》,人大 王欣新:《公司法》,人大 徐孟洲:《信托法》,法律
徐孟洲:《税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孟洲、孟雁北:《竞争法》,人大
朱大旗:《金融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欣新:《破产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5 环境与资源法
周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二版 周珂:环境法学研究,人大
周珂:生态环境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法
邵沙平:国际法专题研究,人大 朱文奇:国际条约法,人大
郭寿康、赵秀文:国际经济法,三版,人大2009郭寿康、韩立余:国际贸易法,人大 赵秀文:国际贸易法专题研究,人大 余劲松: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
章尚锦、徐青森:国际私法,三版,人大2007赵秀文:国际私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人大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育明教育独家分析】人大法学院
2008年-2014年各专业考研录取详情 年份 科目 保研
统考 内保外保
统考复试或报名人数统考录取人数 内保录取人数 外保复试人数 外保录取人数 2008年 法理学不详
121(报名19法制史73(报名15宪法学140(报名14刑法学366(报名26民商法学
595(报名42诉讼法学230(报名20经济法学 210(报名2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71(报名7国际法学 226(报名27知识产权法学(法学224(报名20总计 152215(报名211法硕(非法不详1790(报名2032009年 法理学不详113(报名24法制史74(报名16宪法学
101(报名10刑法学320(报名19民商法学518(报名47诉讼法学198(报名21经济法学
271(报名2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65(报名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7 国际法学183(报名17知识产权法学(法学230(报名28总计不详(15人左右2073(报名216法硕(非法不详1390(报名201法硕(法学不详不详94 2010年法理学 不详 法制史 宪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法学
总计561668(报名122(186法硕(非法27不详177(204法硕(法学12不详84(96
2011年法理学 不详 19(复试11 法制史10(复试9 宪法学9(复试5 刑法学23(复试10 民商法学51(复试15 诉讼法学16(复试11 经济法学 23(复试1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22(复试8 知识产权法学(法学16(复试12 总计731603(报名100(173法硕(非法301597(报名172(202法硕(法学2094(报名50(70 2012年法理学110512(复试9(15法制史1419(复试6(8宪法学414410(复试3(11刑法学322616(复试10(19民商法学544636(复试20(31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8 诉讼法学312422(复试12(19 经济法学3196 20(复试10(19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1334-6(7-9国际法学335712(复试4(14 知识产权法学(法学119720(复试12(20比较法学04 总计791542(报名88(167法硕(非法241296(报名162(186法硕(法学35146(报名20(55 2013年法理学214616(复试13(21法制史21218(复试7(10 宪法学31128(复试6(11 刑法学4206(520(复试10(20民商法学551747(复试17(29诉讼法学320425(复试15(32经济法学430627(复试7(17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3313(复试2(6 国际法学23968(复试6(14 知识产权法学(法学213226(复试12(16比较法学1000(复试3-4(4-5 总计36(4121445(46 1444(报名、185(复 试
95(181 法硕(非法221164157(179法硕(法学***(62 年份科目 保研统考 内保外保
统考报名或复试人数 统考录取
人数内保录取人数 外保复 试人数 外保录取 人数
2014年法理学185待续16 法制史111待续6 宪法学2153待续8 刑法学3192待续16 民商法学6676待续17 诉讼法学2164待续17 经济法学3215待续11干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151待续4
国际法学0175待续7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9 知识产权法学(法学1
148待续11 比较法学121待续2 总计2118541待续
法硕(非法45待续(125 育明教育2015年人大法学院状元集训计划【人大法学院考研状元集训营】独家专注人大法学院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连续5年包揽人大法学院民商法、刑法考研状元,连续8年成功帮助103名学员圆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15年育明教育考研攻略
一、《育明教育:五阶段考研复习攻略》
把考研作为一种娱乐,而不是被娱乐。过程完美了,一切水到渠成,结果自然不错。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10-----------------育明教育寄语 第一阶段:预热(3月1日至7月1日 预热原因: 育明教育老师认为考研复习比较理想的时间长度是6-9个月,因此从3月开始比较科学。如果复习的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后劲不足。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是无数学子的血泪教训。
重点任务:
1.收集考研信息,包括所报考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业难易程度、所报考专业的难易程度、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率、资料。毕竟考研所需关注的点无非就两个:一是考研成功的可能性,二是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2.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决定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对于这一点,育明教育团队认为,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方案有两个:一是,选择尽可能好的学校,如北大、清华、人大、中传、北影、中央财经、南开、复旦,专业可以稍微差一点;二是,选择尽可能好的专业,如金融、经济、电影、新闻、法学、计算机、自动化等,学校可以差一点。这样的好处是,以后方便就业,具体的原因分析请关注之后的相关文章。
3.购买参考书,慢慢熟悉所考专业。这个时候学校课程还比较多,且处于学期末,考试又比较多,学校事情繁杂,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所以以“预热”为主。不易过快进入紧张的复习状态。
4.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复习的重点,为下一步全面展开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点至关重要,很多考研学生最后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不是因为没有努力,更不是付出不够,而是方法不得当,重点没把握好。这一任务的实现,一般需要有考研经验的师兄师姐的帮助。这一点也是育明教育专业课授课的重点之一。
5.制定复习计划。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是考研成功的“寻宝图”。没有好的复习计划,只能每 天手忙脚乱的复习,昏昏然,却没有丝毫进步的感觉。6.在整个过程中,数学和英语都要一步步的安排复习。数学以知识点的掌握为主,通过做题积 累知识点。英语,主要以单词和真题为主,真题要每做一套就分析透彻。专业课的复习,主要 以掌握参考书的目录和框架为主,不需要去费力的记忆。第二阶段:发力(7 月 1 日-10 月 1 日)发力原因: 育明教育(www.xiexiebang.com)咨询师认为,这个阶段时间比较充裕,没有学校里的繁 杂事情影响,可以安心的投入复习。抓住这个阶段,就成功了一半。重点任务: 以英语、数学这些需要长期练习的科目为主。尤其是英语,在不放松单词等基本知识积累 的同时,“以真题为纲”进行复习,把每一套真题彻彻底底的分析明白,真真正正把握住出题 人每一道题的出题意图。专业课复习要有计划的进行,这一阶段要开始有计划的进行知识点 的记忆。争取完成第一 轮的复习。达到的效果是,对每个知识点做到能够基本记住。第三阶段:坚持(10 月 1 日-12 月 1 日)坚持原因: 这是一个考验毅力的阶段,无数前人的血泪经验告诉我们,谁坚持到了最后,谁就能够成 功。经过长达三个月的紧张准备,精力和体力都耗费很大,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 力”。加上周围的同学开始找工作,很多的机会都可能分散考研的经历和时间。这个时候要耐 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毅力不坚定,三心二意,是考研的大忌。很多人没有成功,就是因 为机会和诱惑太多了。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11 重要任务: 这个阶段以专业课为主,辅之以政治、英语、数学。第四阶段:冲刺(12 月 1 日-初试)冲刺原因: 育明教育(www.xiexiebang.com)咨询师认为,到 12 月初,各个科目都复习到了一定程度,知识的储备也较为充足,开始进入高原平台时期。在一定的时期内会感觉很烦躁,感觉好像什 么东西都不会了,这很正常。如果能够基础坚持下去,多多模拟,多多联系,就可以实现量变向质变的转化。为此,育 明教育专业课“冲刺模考点题班”,在晚上安排了模拟考试,对于这一阶段来说,是非常科学 的。很多考生,平时背的多,写的少,加之对自己很自信,往往不愿意浪费时间去模拟考试。但是,如果不去正式的进行模拟考试,很难在考研的考场上找到考试的感觉,而且在考场上可 能发生的问题,因为没有提前通过模拟考试掌握和解决,以至于被问题和困难打得措手不及。这些很有可能导致半年多的复习,功败垂成。重点任务: 以政治热点、英语作文、数学真题、专业课真题为主。这是个“模拟练习的阶段”。第五阶段:调整(初试至复试)调整原因: 经过长时间的复习,经历几乎被耗尽,需要通过这一段时间加以调整。但是,由于现在考 研复试的比重越来越大,平均达到 25%以上。因此,这个阶段还是不能够太过于放松。很多人 没有把握住这个阶段,结果大意失荆州。万望诸君注意。重点任务: 1.考研复试,往往以时政为核心,来灵活的考察知识点的应用。因此,这个阶段应该多多收集 一些时政热点,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12
2.寻找复习的资料。包括老师们最近的讲话、论文等等。3.准备听力和口语。很多学校,例如北大、人大等复试时考察口语和听力的。以上“五阶段复习法”,步步为营,按部就班,依次行事,一切尽在掌握中,则考研 无忧矣。
二、《育明教育:公共课复习的两个“务必”和两个“坚持”》 育明教育公共课团队 务必要养成多记忆多分析多总结的习惯,务必要坚持以真题为纲的理念。要坚持多看 几个版本的真题,要坚持选择那些答案解析全面的参考书。第一个务必: 首先,无论英语还是政治,很多知识点都是需要去记忆的,尤其是政治。如果能够把 基本的知识点记忆牢固,想不得高分都难。其次,公共课在几年以内基本都是同一批人来出题,即使更换老师,也是循序渐进的; 即使是变革性的,那么由于这些年龄比较大的出题人的知识背景等都很相近,所以在出题思路 等各个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换言之,考试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育明教育咨询师认为,这一点也适合专业课。再次,多总结,才能够形成自己的一套比较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别人讲的再好,也是 别人的,距离自己能够灵活运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第二个务必: 无论是政治英语,还是专业课,都要坚持做真题。真题之外的练习题或者模拟题,和 真题相比水平差距太大,而且出题没有思路,不适合来练习考研的答题思路。充其量只适合找 答题的感觉和锻炼答题的时间。第一个坚持: 公共课的真题要多选择几个版本的,以四个为佳。每个老师对真题的理解和分析是不 同的,通过对比,我们或许可以形成自己的技巧和方法,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第二个坚持: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13 真题参考书,我们看什么呢?我们看的是他的解答。真题我们做过一遍就可以把答案记住,因此,我们看真题,不是看它选哪个答案,而是看为什么要选择那个答案。不是去想这个题应 该选择什么,而是去想出题人想让你选择哪个,或者说,出题人其他三个选项设置的陷阱在哪 里。这些才是我们在复习真题,看真题的时候应该做的。
三、《育明教育:考研英语 25 分作文三步攻略》 英语对于众多考研的学子来说,是一个软肋。考研英语中的作文,分值占到了 30%,是相当重 要的。但是,每年北京在考研英语作文方面的分数压的是很低的,一般 30 分的作文,平均分 在 14 分左右。但是,育明教育的学员在这个方面的表现却比较突
出,一般都能够达到 20 分以 上。育明教育(www.xiexiebang.com)公共课辅导团队认为,英语作文复习有三步要走: 第一,总结一套自己的答题模板,但是要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模板。第二,把往年的作文答题卡复印 20-30 份,每次写作文的时候都用这个答题卡,提前进 入考试状态。第三,在分析真题完形和阅读的时候要多留心好的句型和单词,尽量避免用一些中学的 词汇。例如,a good number of 和 a significant number of(源自:2006 年考研英语完形)都可以表示很多。但是在写作文的时候很多同学喜欢用中学的一些词,诸如“many” “much” “lots of”,这样一下子就给阅卷老师暴露了自己的“实力”。以上三点做到了,作文 25 分以 上不成问题。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14
第二篇:考研历史重点
第一部分 中国历史的开端★
(1)有重大史学价值的遗址文明发现,如北京人遗址、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是本章出题的重点。
(2)氏族公社、关于远古社会的传说以及相关内容也有出选择题的可能。氏族公社也可能出名词解释题。中国古代社会的传说如果要考查的话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
第二部分 夏商西周★★
(1)夏、商、西周三族的起源发展,夏、商、西周朝代更替的过程、背景、影响;
(2)三个朝代国家制度的架构,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涵盖了政治方面的分封制、宗法制、一系列的礼制(周公制作“礼乐”),经济方面的井田制、“工商食官”;
(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尤其是甲骨文、金文;对这一个时期的文化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如二里头文化要重点掌握,可能以名词解释的方式出题。
(4)分封制、宗法制很容易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查。
(5)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的过程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6)夏商周的社会经济一般不会考查,可以大概了解一下。
第三部分 春秋战国★
(1)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出题重点,大概了解一下这个发展过程就可以;
(2)春秋战国时代的改革与变法是比较重要的,每一次变法的时间、内容、意义要掌握。有可能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3)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不会出简答题,如有考查,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4)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是比较重要的。这个时代的百家争鸣,九流十家、儒家、孔子的思想,著作等细节知识要扎实掌握这是重要的知识点,容易考查。
第四部分 秦汉★★★★
本章学习重点内容:
(1)掌握秦朝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及为巩固国家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了解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的历史意义;
(2)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重点知识,要识记整个背景、内容、意义,并且要知道如果出现名词解释应该怎么来解答。
(3)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是非常重要的,他统治时期奠定了西汉强盛的基础,掌握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一系列改革以及西汉政权的强大。
(4)西汉的统治危机要了解;王莽改制的背景、内容、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都要掌握,很可能出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5)刘秀统治时期的政策要识记;光武中兴要掌握。东汉后期的外戚与宦官之争以及党锢之祸。
(6)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以及秦汉时期的农民起义可能出选择题;
(7)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进步可能出选择题,这些都是基础知识,要掌握扎实,不能在这种题上失分。
(8)汉代的服役制度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9)掌握陈胜、吴广起义以及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
(10)理解秦汉时期与匈奴的关系及丝绸之路的开通。
第五部分 魏晋南北朝★★★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重要战役及战役后的政局变化。
(2)了解曹魏的政治、经济改革,如九品选官制、曹魏屯田等重要措施。
(3)了解魏蜀吴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注意孙吴对江南地区的开发等事实。
(4)要了解曹操其人以及他的用人思想。
(5)了解诸葛亮以及对他做出客观评价。
(6)了解西晋的建立以及统一全国的过程
(7)掌握太康之治、八王之乱、门阀制度、淝水之战、祖逖北伐、“王与马,共天下”等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问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兵制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比如府兵制度,就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很重要。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是重点知识,无论是材料分析还是简答题都容易考到。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容易出选择题,要掌握基础。
第六部分 隋唐五代★★★★★
(1)了解隋朝的建立的过程及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
(2)贞观之治的时间、内容、影响要识记。
(3)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政策要掌握。要对武则天做出客观的评价。
(4)安史之乱是考查的重中之重,简答题容易出,它的背景、内容、影响要全部掌握,而且答题的时候要做到全面,最好是根据不同的教材来整理答案。
(5)藩镇割据也是重点,要着重掌握。
(6)两税法是唐朝时期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它的背景、内容、意义要反复记忆,非常重要,出简答题的可能性最大。
(7)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也是重要内容,这里的民族关系比较复杂,最好整理成表格的形式,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楚也容易识记。
(8)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不是重点内容,可能以名词解释的形式来出题。
(9)能够根据史实对五代十国的人物如冯道做出评价。
(10)掌握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并能做出评价。
第七部分 宋、辽、西夏、金、元★★★★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评价是历年出题的重点;
(2)科举制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3)元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贡献;
(4)澶渊之盟、隆兴和议、宋元理学、耶律楚材容易出名词解释。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重点中的重点,容易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形式考查,2009年宋朝作为重点来考查,其中重要的知识就是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6)元代的行省制度已经在2008年的考题中出现过,所以暂时不会作为考查重点了。
(7)元朝的民族政策要了解并掌握。
(8)宋元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内容,是选择题的命题重点。
第八部分 明清(前期)★★★★★
(1)明太祖的重典政治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重点,可以作为简答题来考查。一定要做到识记全面,不能有漏答的现象,所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要记住,要做到全面,详细。
(2)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容易出名词解释题。
(3)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要熟记,这也是考试的重点,往往会出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
(4)东林与复社以名词解释来做准备就可以了。
(5)明末农民战争可能出现选择题和名词解释,战争的领导者以及几次重要的战役要了解。
(6)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不是考查的重点,可以略看。
(7)康熙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贡献,康乾盛世是怎么出现的都是重点。
(8)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表现内容比较多、而且零散,经常会在选择题中涉及到;
(9)明清的文化特点、代表人物及著作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10)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是很重要的制度,往年很多学校出过题。元代的行省制度2008年已经在简答题里出现过,2010年最有可能出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应该属清代的八旗和绿营制度,要重点掌握。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最有可能出简答题,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要自己整理好答案,不能有漏写的情况。很有可能会问清代的疆域是如何奠定的?这就需要从很多方面来回答!比如平定准格尔叛乱,土尔户特部回归,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等。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简答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通过精心研究07、08、09年历史考研真题,我们可以明显发现07、08、09年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占了10分,07年名词解释占10分,08、09年名词解释占20分,比重有所提升,而近三年都没有在中国近现代史里面出材料分析题,只是出了一道30分的简答题,总分共考查了60分的内容,占总成绩的19.4%。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一般不会考查。因为新大纲囊括的知识面非常广,考试不可能面面俱到,从新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来看,考察的都是一些重大、重要,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
新大纲的考察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掌握基础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第二,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第三,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篇幅、局限,并获得有效的信息。第四,要求论据确凿、论证严谨,能够逻辑合理,准确地进行表述。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去年和前年的分值保持不变,2010年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动,预测会出现5个选择题、2个名词解释和1个简答题。
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中国近代史上,对于晚清民国的几次重要运动,像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要好好掌握。
从简答题来看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因为出题不偏,但是虽是简答,但是对于它的分值来说却是应该好好的答,不能几句话就草草了事,那样是得不了高分的。在答题的时候字迹要工整,思路要清晰,逻辑层次感要强,同时一定要全面、深刻。试题可能会在重视基本知识点(重点及要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考生整合归纳能力的考察,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考生在准备的时候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并加强理解能力的锻炼。
2、对于中国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第一部分 列强的对外侵略
(1)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后果要好好把握。有可能在这部分内容出非常细节的选择题和名词解释。
(2)资本主义世界性扩张的必然性。《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要记住。
(4)战争后签订的重要不平等条约,可能会以简答题的形式出题。
(5)中国边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6)《中法新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7)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在诸多矛盾中,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部分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1)太平天国当时具体采取了哪些制度,像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评价要熟记,有可能出现简答题。注意《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影响。
(2)义和团运动要注意和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作比较,它的影响要知道并掌握。
(3)“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4)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第三部分 晚清政局
(1)关于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以及它们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都要掌握。
(2)洋务运动的内容,前期求强,后期求富所采取的措施要知道。建立的一系列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对于建立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等要熟记。对于内容、影响有可能会出现简答题和史料分析题。
(3)清末新政这是清政府的一次重要的自救运动。对于背景、内容、意义要熟记。史料分析和简答题的可能性很大。
(4)湘淮军势力的崛起在2009年的简答题已经考过,2010年应该不会再考大题,了解一下即可。
第四部分 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要作为重点来看,要联系后面的知识把整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梳理好,形成一个体系,这种跨度比较大的题最能考查出考试的综合素质,往往容易出简答题。
(2)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的教育改革,这两点的一些具体措施可能会作为选择题来出现。
(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特点。
(4)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
(5)科举制度废除的意义。
(6)近代科学技术的输入与初步发展。
第五部分 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1)维新变法思潮及戊戌变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知道。这都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活动,要从背景、内容、意义方向好好掌握。对于当时的代表人物,像王韬、陈礼垣等人物具体的思想要知道。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要掌握。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
孙中山的思想、三民主义的内容及评价都要熟记。可能出现选择题、简答题。
(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的内容、焦点集中在哪方面要知道。可能会以简答或者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六部分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1)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一段黑暗时期。对于统治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像二十一条,可能作为名词解释出题;像张勋复辟也可能出名词解释。
(2)新文化运动是非常重点的内容。往年各个学校的自主命题中经常考察,有时作为名词解释考察,有时作为简答题考察。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考,都要把握住背景、内容、意义。要注意它的长远影响。
(3)五四运动中的口号一定要知道什么时间提出来的、内容是什么,比如“还我青岛”等。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也要熟悉。最重要的是它的意义,一定要记住,非常有可能出现简答题,以往很多学校考过。
(4)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形成的,这是需要自己动手整理的东西。有可能作为简答题出现。有什么样的意义也要知道。
(5)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兴起。
(6)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7)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初步思想。
(8)北伐战争。
第七部分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内外对峙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其中的一些小细节要注意掌握。针对这一章出大题的可能性不太大,所以一些基础的知识要认真把握。
(3)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
(4)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5)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
(6)中间派的主要政治主张与活动。
第八部分 抗日战争
(1)西安事变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事变,尤其对于事变的影响要熟记。当时事变发生后国际、国内的反应要熟记。国际上像苏联、美国、英、法等国家,国内像冯玉祥等军阀的态度要注意。中共的主张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形成。
(3)国民党对日政策的变化以及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4)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的背景、内容、意义要熟记。
(5)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系。
(6)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第九部分 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
(1)重庆谈判要了解背景、过程、意义。
(2)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 对于三大战役的起止时间、每次战役的领导人和作战地区以及作后消灭敌人的总数要记住,因为有可能会出现选择题。
第十部分 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
(1)中央研究院的成立。
(2)左翼文化运动。
(3)民国年间的戏曲成就。
(4)民国时期的各种思潮。
第十一部分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1)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这方面的知识点要掌握。新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巩固的,像三大改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内容都要知道并好好把握。经济建设的成就也要知道,2007年的选择题就出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十二部分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1)经济建设的曲折:要了解1956年中共八大的重要意义。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内容以及意义。
(3)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第十三部分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考生在注意掌握文革历史教训的同时,还要掌握文革中的一些领导人是如何艰难维持正常的工作局面。
(2)文革十年间,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就。
(3)文革的原因、性质以及结果要知道。
(4)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危害。
文革一般不会出题,大家可以作为一般了解,不用作为重点复习。
第十四部分 拨乱反正(1976~1978年)
(1)两个凡是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以及意义要了解。
(2)拨乱反正的历程。
第十五部分 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
(1)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共和国史中其他时期的内容相比较来掌握,同时注意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内容。
(2)特区设立的时间,先后顺序要知道,有哪些特区要知道。有可能会出现选择题。
(3)“一国两制”的构想。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路线。
(5)中共十四大的内容和意义。
纪史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为20%,也就是60分。世界古代史实际上包含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两部分内容,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时的分配来看,这两部分内容均要较世界近现代史少。这从世界史最权威的教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教材也可以看出。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各一卷,而世界近代史两卷,世界现代史两卷。如仅就此而言,那么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世界古代史能占到20%的比重显然已经相当高了。
精心研究07、08、09年历史考研真题,我们可以明显发现07、08、09年世界古代史选择题占了10分,07、09年名词解释占10分,08年名词解释占20分,比重有所提升,而这两年世界古代史都没有出材料分析题,只是出了一道30分的简答题,根据今年的大纲,世界古代史出材料分析题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世界古代史命题的重心在“古代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的欧洲”这两部分,大题的出现也基本在这两个重要部分节之内。
2、对于世界古代史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第一部分 史前人类★
(1)人类的进化过程要了解,各个阶段发现的典型化石代表。
(2)农业革命的意义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果要知道;
(3)史前文化的特点、内容和意义要知道。
第二部分 古代西亚诸文明★★
(1)苏美尔城邦的产生、发展及经济制度要熟悉,有可能以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2)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比较重点的知识,要注意理解并识记;
(3)亚述帝国时代的一些重要措施要掌握;
(4)新巴比伦王国的扩张与衰亡;
(5)腓尼基的海外殖民和文字的发明;犹太、以色列统一王国的形成及其分裂;
(6)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
(7)波斯帝国的建立与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8)波斯帝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要熟悉。
(9)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要了解并掌握。
第三部分 古代埃及文明★★★
(1)古代埃及帝国形成的过程和采取的措施;
(2)对金字塔的评价;
(3)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要了解;
(4)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注意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出现。
第四部分 古代印度文明★★
(1)哈拉巴文明、吠陀文明作为名词解释往往会被考到;
(2)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教义及其进步性和实质;
(3)新兴宗教与思想要知道;
(4)孔雀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5)佛教的传播过程和范围要清楚。
第五部分 古代希腊文明★★★
(1)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无论是简答还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出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和内容;
(2)希波战争与伯罗本尼撒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要熟记,这是很重要的知识。要注意比较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3)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4)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要了解。
第六部分 古代罗马文明★★★
(1)罗马共和国时代要注意早期平民反贵族斗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罗马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后果;
(3)屋大维为维护元首政治采取的内外政策;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统治的政策措施及历史地位;
(4)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与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的历史意义;
(5)罗马法学的发展情况;
(6)古罗马文化上的成就与历史地位。
第七部分 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
(1)早期基督教的产生和演变;
(2)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与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的历史意义;
(3)对查士丁尼一世的评价;
(4)民族大迁徙的意义;
(5)拜占庭帝国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灭亡的原因。
第八部分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
(1)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及其教义;
(2)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旗帜下统一阿拉伯半岛以及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的过程;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对外传播过程及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第九部分 欧洲基督教文明★★
(1)法兰克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2)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表现;
(3)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过程;
(4)商业危机的表现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特点及表现;
(5)十字军东征的原因、经过及其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很可能作为简答题来考查;
(6)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其影响;西欧封建庄园的构成及其特点;
(7)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方式及其影响;
(8)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历史地位;
(9)诺曼征服对西欧历史尤其是英国历史的影响。
第十部分 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1)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及原因;
(2)俄罗斯国家的早期历史;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衰过程及原因;
(4)莫卧尔帝国阿克巴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地位;
(5)笈多王朝和莫卧尔帝国的统治措施和政策以及产生的影响;
(6)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第十一部分 古代美洲文明★
美洲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的特色及其贡献。这些文明很可能出名词解释题。
世界近现代史包含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部分内容,在考纲中共划分为19个子目,68个知识点。世界近现代史能占到30%的比重是由它在整个世界通史体系和世界通史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的统一、巴黎公社及凡华体系、罗斯福新政、赫鲁晓夫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都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要认真复习,做好笔记。
世界近现代史占历史考试总成绩的约30%,根据07、08、09年的真题,我们也可以看出,07年总共出了100分的题,占总成绩的33.4%,08年出题90分,占30%。一般来说,世界史命题的侧重于欧洲史方面的内容,07年欧洲史130分,非欧史占20分;08年欧洲史出题126分,非欧史24分,大致维持在这个水平不变。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在简答和材料分析中都被作为重点,07、08年简答和材料分析都出了一道题,每题30分,09年出了一道简答题。这个比重还是比较大的,今年世界近现代史出题仍会出现简答题。简答题,一种是考查单一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一种是横向深分析,需要考生对分布在不同章节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一种是纵向梳理型,主要考查考生纵向梳理历史基本线索的能力。这也是历史问答题的三种基本类型。估计2010年的考题将会继续使用这三种基本类型。前两年的史料分析分别涉及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两大内容,今年在这两个最重要的部分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战争史和国际关系部分的内容。
如果出现选择题,依然会是以考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范围主要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现象、重要结论等内容。名词解释同样也将会以考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大现象等为主,但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可能将会有一些比较小的名词,出题或许会比较偏,不过这种类型的题目数量不会超过两道。
2、下面就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内容做一下分析:
第一章 16世纪的欧洲★★
(1)文艺复兴发生的背景,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2)文艺复兴的表现和历史意义,要重点掌握;
(3)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表现;
(4)地理大发现的原因、条件、过程、影响;
(5)宗教改革发展的背景;德意志成为矛盾焦点的原因;
(6)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的主要教义主张异同;
(7)各大宗教在各国的成就及历史地位。
第二章 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1)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以及意义;
(2)美国独立战争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
(4)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会以简答和名词解释的方式进行考查;
(5)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一定要知道;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
(7)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特征;
(8)世界殖民主义体系形成的过程。
第三章 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2)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
(3)巴黎公社的成立、革命措施以及巴黎公社的性质;
(4)第二国际的建立及修正主义的产生;
(5)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比较。
第四章 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1)殖民地入侵前的亚非拉各个国家的情况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2)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巴西独立战争;印度尼西亚爪哇人民的反荷大起义;
(3)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4)印度民族大起义;
(5)埃及人民抗英斗争;
(6)苏丹马赫迪的大起义;
(7)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8)古巴独立战争;
(9)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第五章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1)牛顿和牛顿力学体系;
(2)莱布尼茨与微积分学;
(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4)“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
(5)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
(6)生物进化说;
(7)启蒙运动;
(8)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
(9)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实证主义社会学;
(20)社会达尔文主义;反理性主义哲学。
第六章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维也纳会议的时间、内容以及意义;
(2)欧洲国际体系的内容;
(3)德法矛盾;英布战争;美西战争;
(4)日俄战争;三皇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要注意;其中萨拉热窝事件容易出名词解释题。
第七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可能出简答和名词解释题,要注意区分;
(2)四月提纲可能出名词解释;
(3)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八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条约的内容及实质;
(2)各国对待凡尔赛体系的态度;
(3)国际盟约与国联建立,美国为何最终未加入国联;
(4)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比较;
(5)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原因及影响;
(6)《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各自影响;
(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建立过程以及最终建立对世界的影响。
第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
(2)德国十一月革命与匈牙利革命的比较;
(3)共产国际产生的背景;
(4)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及意义;
(5)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6)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
(7)一战后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
(8)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9)“罗斯福新政”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很可能出简答题;
(10)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的过程以及其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
(1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绩;
(12)“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以及产生的影响。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1)不干涉政策的实质;
(2)轴心国集团形成过程;
(3)英法苏三国谈判;
(4)《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5)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
(6)不列颠之战;斯大林格勒战役;
(7)珍珠港事件;
(8)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过程;
(9)开罗会议与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内容、影响;
(20)第二战场的开辟;
(11)德日法西斯的投降。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联合国的成立时间及成员国;
(2)雅尔塔体系建立的过程;
(3)杜鲁门主义;
(4)“马歇尔计划”;
(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6)殖民体系解体的过程与第三世界兴起的影响。
第十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以及意义;注意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2)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要识记;
(3)杜鲁门的“公平施政”;美国内政与外交措施的具体内容;
(4)艾森豪威尔;麦卡锡主义;肯尼迪的“新边疆”;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星球大战计划”;“遏制政策”;
(5)撒切尔主义;“三环外交”;戴高乐主义;
(6)“新东方政策”;
(7)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第十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战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发展、变化是考研真题中的常考内容。名词解释中注意东欧国家改革及剧变中出现的事件,简答中注意苏联及东欧国家改革的具体内容及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容易出简答和材料分析题,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三篇:政治考研重点
毛中特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选择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二、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义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1、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同属于一个科学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形式的阶段性概括。
2、它们在理论基础、原则立场、思想方法、历史使命、基本主题等方面是高度统一的。它们都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它们都集中代表了个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们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共同目标;它们都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本质: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2、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3、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五、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六、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辛亥、社改、改革开放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最多一多选)
一、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两个宣言:
1、1978年12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1992年《南方谈话》
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论(重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近代中国的国情及其基本特征(多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封建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是仍广泛存在并占显著优势。(2)、民主资本主义有发展,但未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3)、帝国主义成为中国的太上皇,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落后的总根源。(4)、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这要社会工具和社会基础。(5)、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6)、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举世罕见。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3、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必须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必须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定性;必须具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4、旧民主主义想新民主主义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四篇:2014考研哲学重点
2014考研:哲学必备四十个知识点总汇
1、物质与运动的含义、关系及意义
2、运动与静止的含义、关系及意义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含义、关系和意义
4、实践的含义及意义
5、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6、实践的结构
7、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原理
8、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9、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1、唯特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
1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5、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16、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
17、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主要内容
18、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原理
19、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原理 20、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原理
21、现象和本质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原理2014年考研备考大全
哲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
Born to win22、内容和形式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原理
2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5、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27、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28、认识的发展规律原理
29、真理的客观性原理3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
3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2、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3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关系
3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7、社会形态的含义及社会形态的更替
38、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3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40、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最后,希望考生们突破复习中的重重难关最终赢得
考研的胜利!
第五篇: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史考研笔记
试题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新闻史考研笔记
免费考研网
:简述 5*8分=40分
分析 3*10分=30分
论述 2*15分=30分
重点复习题36
总6+欧12+美4+亚5+非2+大2+拉3+终3
总论篇(6道)
1.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
三个阶段:口语、文字、电子。
7.西方各国报业为什么都经历了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有何特点?P15
原因:不同党派都将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经济上只好依赖政党。
特点:政治倾向性;内容侧重时政;以政界和上层为对象。
8.廉价报纸产生的历史背景如何?它们有何共同特点?P15-P16
背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
城市化进程加快,扫盲率,政治环境改善,高速印刷机产生,广告收入。
廉价报纸指的是工业革命后欧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
特点:1)政治上标榜独立;2)经济上自主经营;3)读者为平民大众;4)内容贴近生活;
5)形式活泼可读性强;7)经营上完全商业化。
11.何谓报团?美、英、法、德等国的报团大体出现于何时?P19
报团是一个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
美:斯克里普斯报团19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个报团)
英:北岩报团1908(英国第一个现代报团)
法:一战以后德:一战期间
26.当前世界上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有哪些?并加以分析比较。P36
体制: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均属公共广播电视),私有私营、公私合营(属商业广播电视)
比较:公共广播电视重视社会效益,品位高,但经济困难;商业广播电视谋求效益,品位不高。
管理:并存并加强法律和管理。
30.Internet对于新闻传播领域有何影响?P44
全面影响全过程。
在线信息采集;把关权分散;多媒体与超链接的信息产品;全天候新闻发布;多渠道的反馈。
欧洲篇(12道)
1.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包含了些什么内容?P59
《论出版自由》1644年发表,内容:
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谴责检查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让人们不受限制地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思想;政府不应该参加战斗;承认自由讨论的权利可以加以限制。
10.马克思是怎样论述报纸与杂志区别的?P80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中指出:报纸和杂志各有好处,杂志虽然不能每日干预运动,成为运动的喉舌,反映当前的整个局势,使人民同人民的日刊发生
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但杂志能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详细地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
15.英国拥有从多全国性日报的原因何在?英国的“高级报纸”与“大众报纸”各有何特点?P92,P97
首先是有看报的需求,但比1962年130种还是少多了,报团的垄断。
高级报纸:篇幅较多,报价较高,版面严谨,以国内外新闻报道和评论为主,读者大部分是上层人士和知识阶层。
大众报纸:篇幅较少,报价较低,版面夸张、泼辣。主要内容是黄色新闻和娱乐材料。读者大部分是工人职员和市民。
24.法国的报业垄断何以晚于英美?目前法国有哪些主要报团?P131,P137
经济发展缓慢,广告收入少;新闻管制;政党报刊。
当今报团:1)埃尔桑报团;2)阿歇特报团;3)阿莫里报团;4)世界出版集团;5)巴亚德报团;6)菲力巴奇报团;7)共产党报业集团。
25.法国现在有哪几家主要报纸?《世界报》当年是怎样创办起来的?P138,P139
主要报纸:《世界报》《法兰西晚报》《费加罗报》《国际先驱论坛报》《法兰西西部报》《回声报》等。
1944.12,著名记者梅里受戴高乐委托,联合30名青年记者,接受原《时报》设备,办起“为国家新闻事业服务”的报纸,使之成为“民族自信的工具”。
26.法新社的前身是哪家通讯社?简述其当前的“发展与多样化”的经营方针。P146-P147 前身是哈瓦斯社。
法新社当前的经营方针是“发展与多样化”。所谓发展,指改善原有产品,精益求精;多样化则指推出新产品,不抱残守缺,推出的新产品指新的新闻产品。
28.为什么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日报出现于德国?P153
德国是欧洲活印刷的发源地。
定期刊物:1609年《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1650年《新到新闻》(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37.简述两德统一后的德国广播电视制度。P187
实行原西德的公私并存的“双轨制”。
38.手抄小报为什么首先在威尼斯兴起? P189
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新闻事业的发祥地。
52.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怎样瓦解的?它留给我们什么深刻教训?P258
全苏新闻法,取消共产党,走向极端,苏共报刊江河日下
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权办报;扩大了办报人的自主权限。教训:十月革命后形成的以党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已化为乌有,列宁创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基业岌岌可危。
54.俄罗斯现在哪能几家通讯社较有影响?P269
俄通社-塔斯社;追溯通讯社(俄罗斯第一家私人通讯社);国际文传电讯社(私人)。
57.如何看待剧变后东欧新闻事业的变化?P289
随着国体的变化,各国原先以党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不复存在,各国新闻业从此走上一条与前完全不同的商业化的道路。
北美篇(4道)
10.“黄色新闻”这一用语是怎样出现的?试述黄色新闻与资产阶级政治的关系。P336 19世纪后半叶美国纽约《世界报》星期日版的漫画专栏叫“黄孩子”,人们把它与刺激性新闻相联系,称之为“黄色新闻”。“黄色新闻”是建立在煽情主义的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的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
关系:“黄色新闻”与资产阶级政治的不择手段是一致的。
12.何谓“掏粪运动”?其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P359
20世纪初,新闻界中以杂志为主体掀起了一股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的运动,即“掏粪运动”。
背景:19世纪末期美国谴责贫富分化、控诉资本家只为满足个人贪欲不顾工人福利的运动,媒介上也开始经常刊登一些呼吁改革的文章。
13.美国有哪些著名报纸?简述其中的“三大报”的历史与现状。P352
六家日报被公认为美国主要报纸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今日美国报》。
《纽约时报》1851年由雷蒙德创办,读者以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为主,另有广播、电视等媒体
《华盛顿邮报》1877年由民主党人赫金斯创办,读者与《纽约时报》相仿,另拥有一家特稿社,因报导越战秘闻和水门事件出名
《洛杉矶时报》1881年创刊,读者主要是西部中高层人士,与洛克菲勒财团关系密切,资金雄厚。
19.加拿大与美国之间媒介争执的情况如何?加拿大的新闻业为什么提出贯彻“加拿大化”方针的口号?P300,P384
美、加的媒介争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0年到1976年,主要为广告删除之争和“领空之争”;第二阶段从1976年到1988年,主要为《加拿大所得税法》修订之争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
美国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对加拿大构成了文化“侵略”和外部威胁,因此提出贯彻“加拿大化”方针的口号。
亚洲篇(5道)
1.亚洲报业在二次大战前的状况如何?二战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目前现状怎样?P398 亚洲报业发展的历史相当悠久,最初的报纸大多是殖民者为适应殖民统治的需要,用外国文字出版的。其中最早的当数荷兰人1615年在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出版的《新闻纪要》。19世纪中期起,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相继办报,用以制造革命舆论,争取民族独立。这些民族报刊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报业的主流。
二战后:中国,朝鲜,越南,蒙古,老挝等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以共产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除此以外,以日本和印度为代表的多数国家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发展资本主义报业。
同报纸一样,亚洲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很不平衡。
2.何谓“瓦版”?其形式和内容如何?P401
大约17世纪时,在江户(今日本东京)街头出现类似报纸的出版物,这种单面新闻印刷品用粘土作成瓦胚,在上面雕以文图,经烧制定型后,印在纸上而成,故被称为“瓦版”。贩卖者沿街边读边卖,正式名称为“读卖瓦版”其内容多为灾害,战争,怪异之事等。
9.日本“五大报”是指哪几家?五大报系的垄断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420,P422
全国性报纸有五家:《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业经济新闻》。垄断性具体表现在:首先,他们事拥有许多子报的报业集团;其次,他们又是庞大的传播媒介集团;再次,他们又是跨行业的联合企业。
15.简述“圣雄”甘地其人,他的新闻思想如何?P441
甘地,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在印度有“圣雄”之称。多次发动反英不合作运动,个人奉行禁
欲和苦行,经常采用绝食的斗争方法,曾屡次被捕。在领导印度1947年获得独立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由于与反对派纠纷,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大会的狂热分子刺杀。著有《青年印度》和《甘地自传》等。
他的新闻理论方面的独特见解:1)报纸的功能:反映公众对问题的看法,唤起人民的值的向往的情绪,揭发缺点;2)废除新闻检查制度;3)报纸是一支强大的力量,但也可能是破坏性力量;4)与持不同意见者进行公开论战是不明智的;5)广告过多会影响报纸的独立性。
20.为什么电子传媒在印度尼西亚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比较突出?P457
千岛之国的印尼,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的广播电视在其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性。文盲率高,因此广播电视的作用凸显出来。
非洲篇(2道)
1.非洲大陆新闻事业发展有哪些特点?P466
非洲报业发展的特点与亚洲基本相似。在殖民地时期,报刊的创办大多出自外国人之手。在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漫长斗争岁月里,民族报刊遭受侵略者的严厉压制,发展非常缓慢;独立以后,原殖民地当局或外国人办的报刊,大多数被新政府收归国有或控股,同时,政府又兴办了新报刊,从而促进了报业的发展;非洲各国报业之间的情况差距很大,发展相当不平衡;大多数非洲独立国家都建立了国家通讯社,但也有尚未建立通讯社的国家。
8.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是哪个国家?该国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叫什么名称?P479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每日时报》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
大洋洲篇(2道)
1.大洋洲的新闻传播哪些特点?P484
首先,各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其次,大洋洲的广播普及,受自然环境的限制,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电视很少;再次,新闻政策一般为自由主义和民族化相融合的结果。
5.太平洋岛屿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何特点?P494
太平洋岛屿国家是世界上没有通讯社的最大地区;太平洋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相对缓慢,而且深受殖民统治的影响。
拉丁美洲篇(3道)
1.简述拉美报业三个世纪来的变迁。P498
拉美报业起步较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同亚洲,非洲一样,这里的报刊最初也是由殖民当局创办的,为殖民活动服务的。拉美民族运动兴起后,民族报刊随之出现,并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目前,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有了自己的报业。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如墨西哥已出现企业化经营的商业报业。有的国家如巴西出现了报团,媒介集团,报业趋于垄断,有些大报为富商或有权有势的家族所控制。
2.巴西历史上第一家报纸由谁创办?巴西有哪三个报业中心?巴西有哪几家用葡语出版的较著名的报纸?P499,P500
1808年9月葡萄牙国王若昂六世为躲避拿破仑的入侵流亡巴西,创办了官方日报《里约热内卢报》,这是巴西历史上第一家报纸。
首都巴西利亚,圣保罗市以及里约热内卢是三大报业中心。
重要报纸均为葡语,较著名的有:《圣保罗州报》,《巴西日报》,《环球报》,《商业新闻报》。
4.墨西哥的第一台欧式印刷机出现于什么年代?墨西哥主要报纸用何种语言出版?目前有哪几家主要报纸?P505-P507
墨西哥历史悠久,是古代玛雅文化的中心。1539年墨西哥有了第一台欧式印刷机,比美国出现的第一台印刷机早了100年。
该国主要报纸用西班牙语出版。
主要报纸:《 至上报》,《墨西哥先驱报》,《一加一报》,《日报》。
终篇(3道)
1.为什么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改变国际新闻传播的现状?目前的状况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弊端?P52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民族自决的原则下,亚,非,拉美受压迫的各民族纷纷摆脱殖民帝国获得独立。至60年代,在这些地区,联合国增加了几十个新的成员国。但是,亚,非,拉美新兴的民族国家,并没有因为政治上的独立而完全摆脱对西方经济上的依附。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最重要的一环——世界新闻传播秩序方面,上述发展中国家也仍然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支配,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不合理,不公证的现象。所以,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在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同时,也提出了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要求。
这种不平衡不仅意味着在新闻传播力量,新闻流向等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相当的大的差距,而且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变动的现实不可能得到全面真实的反应。
2.建立新的世界新闻传播秩序的论争是怎样起始与发展的?这场斗争的实质是什么?P525,P531
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新的世界新闻传播秩序的论争,从其自身的演进历程来看,可以1976年为界,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论争的第一个阶段:196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大众传播媒介和国际了解”讨论会上,首次提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新闻和信息传播的不平衡和不平等问题,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197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问题;1976年3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不结盟国家交流问题讨论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建立“国际新闻新秩序”的口号;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19届大会,这次会议在世界新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指示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根据技术的新发展以及近年来国际关系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研究当代社会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全部问题。由此,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论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论争的第二个阶段:与第一个阶段不同,在第二个阶段,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论争并没有停留在口头书面辩论上,而是更多的趋向于采取实际行动。同时,发达国家的反对,阻挠也日趋激烈。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0届大会通过《关于大众传播工具为加强和平与国际了解的基本原则宣言》;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大会讨论新闻交流和记者自由权利问题;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关于新闻传播问题的专家会议,其主题仍是自由与责任之争;1985年,美英两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临空前的财政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进程;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气馁,论争还在继续。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3届大会继续就传播权问题进行了辩论;1987年6月,不结盟国家新闻部长会议上通过了《哈拉雷宣言》,推动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由于这场论争关系到两者政治经济利益,所以双方很难在原则问题上让步,斗争还将持续下去。
斗争的实质:反对国际新闻垄断与控制,反对文化侵略与渗透,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维护民族传统文化,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非殖民地运动即反帝,反殖民斗争的继续和深入,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反对少数西方控制斗争的继续和深入。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在理论认识上有何分歧?P529
1)关于自由与责任的认识:发展中国家普遍公开拥护新闻自由的基本原则,但同时主张必须以责任,义务为条件;发展中国家关于自由与责任的认识,就其内容实质而言,与西方新
闻理论界流行的社会责任理论颇为吻合;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并没有坚持在国内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原则。总之,发展中国家主张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自由必须伴之以责任,两者不可偏废;而发达国家则主张绝对自由,反对限之以责任,认为这样只会导致政府控制新闻传播,以至于危害作为基本人权的“新闻自由”。
2)新闻价值观念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不赞成发达国家的观点。他们主张报道新闻是,“需要将各种事件和问题更广泛地与有关情况联系起来,从而引起注意和关心,并且保证尽可能客观地准确地描述这些事件和问题”。也就是说,新闻媒介在报道发展中国家时,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应将其主要尽头对准发展,进步,光明的一面,既反映贫困饥荒,又要报道发展中国家战胜贫困饥荒的努力,使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困苦,顺利与挫折,得到同样的反映,保持大致平衡。
期中测验:
从总论篇和欧洲篇中找出外国新闻传播史中的十件大事。
1)最早的定期报刊: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通过——报道或新闻报》,在沃尔芬比特尔(一说奥格斯堡)发行;《报道》,在斯特拉斯堡出版;
2)最早的日报:1650年,德国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的《新到新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3)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创刊于科伦的《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 4)19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是世界上第一个报团;
5)1916年李.德福雷斯特在纽约的实验电台播出总统选举中的得票数,是世界上第一次新闻广播;
6)1926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在伦敦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输;
7)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
8)《共产主义杂志》是第一个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组织的机关刊物;
9)丹尼尔.笛福是英国第一个职业记者,被称为“英国报业之父”;
10)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手写新闻《每日纪闻》在古罗马诞生
免费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