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重要性及构建途径与方法的论述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我国红十字会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
我们认真回顾上面种种事件,发现中国红十字已被推上风口浪尖。首先,他们或许并没有真正搞明白民众为何如此“憎恨”他们?不是因为一张近万元的高额餐饮发票和郭美美“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而是在这些背后管理红十字会不完善、运作不透明、拿慈善当幌子的“骗子”行为,郭美美充其量就是个靶子而已。二是,红十字会的问题显然不是今天才有,而是一直存在的。且不说它体制性的问题但从表面我们可以看出。问题发生之后,相关各方迟缓、拙劣的反应速度和应急机制,以及那些类似“拿着捐款箱去灾区募捐”等完全无“智商”和“媒商”的行为。红十字会的问题绝不是一个发票和一栋别墅、一辆豪车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根深蒂固的系统性问题。如果只揪住问题表面现象不放而不解决根本性问题,不仅有避重就轻的嫌疑,也依然无法解除自身危机挽回信任。事已至此,中国红十字会最好的危机公关方式除了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之外,更需尽快完善其组织机构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如果这样依然无法挽回民众信任,那么与其在舆论的鞭挞里负重前行,不如抱着重生的勇气和魄力重新上路!但无论是官办机构也好,民间组织也罢,慈善事业最重要的还是运作透明。事实上,如今的慈善是谁把透明做得彻底,谁就越能获取公众信任。雅安地震后壹基金受欢迎就是正面案例。为此,我们要做到:
(1)必须构建完善我国社会的诚信体系。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的信任危机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重要性。诚信体系建设总体上属于社会道德建设范畴。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 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立富 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3)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途径与方法。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 守信为重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把广泛开展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第二篇: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具体途径
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途径
摘要:当前屡屡发生的社会失信事件,妨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经济的良性运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的信任危机问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关键词:社会诚信体系;构建;监督
一、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重要性。
当下我国社会诚信的严重缺失,已成为道德领域急需治理的突出问题之一。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1.社会诚信问题,是关系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民生质量问题。社会成员弄虚作假、违约失信是行为主体的道德品行问题,信任对于慈善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不断曝光的红十字会慈善丑闻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一再打折。
2.社会诚信问题,是关系着社会信任和信仰的精神问题。社会诚信问题,已不单是经济信用的严重缺失增量无效资本而降低经济效率问题。红十字会信任危机已经给中国各个方面的慈善事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可以说郭美美事件将本身透明度不高的中国红十字总会推上了风口浪尖。
二、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途径与方法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要把广泛开展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建立和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要完善制度,健全法规,营造一个有利于诚信体系形成的制度环境。政府在诚信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快起草和完善信用法规和行业信用规范,使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有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来支撑。从法律的高度来讲,红十字会本身属于国家机关,在我国现有国情下,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
2.政府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公共信息信誉与维护公民知情权是高度统一的,也是提高政府诚信的要件之一。3.要重视社会诚信教育。在全社会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使良好的信用观念成为社会成员向往并追求的社会美德。
4、政府在健全法律的基础上,要依法对相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在我国现有国情下,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在中国,有专门针对红十字会的单独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在该法中并未明确提及对红十字会的监督办法。从而在法律的高度有着先天的缺失。郭美美丑闻事件的曝光,更是让慈善事业的信任度雪上加霜,这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监管不到位,信息不透明。
上述表明,仅把社会诚信问题纳入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是远远不够的,制度不管用,缺乏权威,制定再多、再健全的制度也无济于事。制度有信用,人有信念和信仰,社会充满信任,诚信的社会才能到来。
第三篇: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具体途径
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具体途径
——论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的信任危机
关键字:诚信、社会道德建设、为人民服务;
以上案例深刻的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其主要原因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拜金,炫富的不归路,归根到底就是我们长期以来过分的投资经济建设而忽略了新一代接班人的思想道德培养。
正如以上材料中所提到的郭美美及红十字里面几十个甚至更多个郭美美事件,一次又一次欺骗善良的人们,从而满足自己短暂的虚荣心理。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使自己走上犯罪道路,败坏社会风气的同时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历久以来的传统美德--56个民族是一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传统美德,也使得无数的正能量传播者及爱心大使助人为乐的信仰降温。中国红十字会都能以爱心的名义去侵占苦难中人们的救命钱,那还有什么是可以信赖的?还有多少人会慷慨为远在千里外的同胞们解囊援助?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民深思的问题。
以下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些关键措施:
(1)必须构建完善我国社会的诚信体系。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的信任危机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重要性。诚信体系建设总体上属于社会道德建设范畴。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3)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途径与方法。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把广泛开展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现在幼儿都被送去学习各种特长,唯独道德、诚信等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美德被人们忽视。相信更多看完这些负面事件的中国人都会去深刻反省自己的不足,以及未来子孙后代教育的重心。
第四篇: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具体途径
诚信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与具体途径
摘 要: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当前屡屡发生的社会失信事件,严重妨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经济的良性运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的信任危机问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当前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这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建设者的姿态参与到诚信社会的建设之中。
关键词:慈善丑闻 郭美美 公信力 社会诚信体系 构建
信任危机
一、信任危机的概念
1.1信任危机的含义
信任对于慈善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说就是其生命力, 而丑闻便是一种破坏慈善信任的病毒。但是目前不断曝光的慈善丑闻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一再打折, 因此如何挽回慈善事业的生命力便成了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揭露慈善丑闻不断的原因, 以及针对如何重新树立慈善事业在公众心目的形象, 提升其公信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1.2、信任危机的影响
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由于其组织性质的特殊性,已经给中国各个方面的慈善事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全国各的血库纷纷告急就发生在郭美美事件之后,各种调查都将矛头直指红十字会。可以说郭美美事件将本身透明度不高的中国红十字总会推上了风口浪尖,面对各方质疑,红十字会方面不应仅仅就事件本身做出所谓的解释,而应该对其官僚作风浓重的体制进行深刻的总结反思必要的时候应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想到红十字会,第一个想到的词往往是“慈善”。这是一个温馨而美好的词语,在很多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做慈善事业都是让人敬佩和阳光的,但是在中国,尤其是郭美美事件曝光后人们对慈善事业的信心降至冰点。
二、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的发生
2011年6月21日,郭美美的微博引发的大批网友的关注。
2.1郭美美事件的引动
2011年6月21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其真实身份也众说纷纭,有网友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由此引发很多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次日上午,记者拨通了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电话。一听记者提起微博上“郭美美”的名字,郭长江不禁笑出声来,“她根本不是我的女儿,我压根就没有女儿。”
针对新浪微博网友“@郭美美baby”炫富事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官方网站发出声明,以下为声明全文: 一名为“郭美美baby”的网友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在网络炫耀其奢华的生活方式,引发网友热议甚至炒作。我会对有关信息调查、核实后,特作如下说明:
一、中国红十字会没有“红十字商会”的机构,也未设有“商业总经理”的职位,更没有“郭美美”其人。
二、为维护红十字标志的严肃性,我国《红十字会法》、《商标法》及相关法规,均严格限制第三方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红十字”的标志与名称。我会保留进一步追究有关方面相关责任的权利。
三、我会一贯反对那些企图通过制造虚假信息达到对个人进行炒作的行为方式,也希望社会各界以平和心态看待此类问题,不被利用。
最后,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红十字事业的支持,希望继续对红十字会工作进行监督。但是,对于红十字会的说明,在联合早报网以“郭美美事件之后你还会给红十字会捐款吗”为题,开展了一项读者投票,截止昨日,调查共获19万5645个有效投票,当中有高达77.67%的读者表示不会再捐款,会选择其他渠道,有10.75%选择“视情况而定”,仅11.58%的读者表示“依然信任红十字会”。这结果充分的说明了群众对红十字会的不信任。
2.2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的表现
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今年6月,全国社会捐款为10.2亿元,但自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捐赠数额均出现锐减。
其中,全国7月份社会捐款数为5亿元,和6月相比降幅超过50%。慈善组织6到8月接收的捐赠数额降幅更是达到86.6%。民政部财务司有关人士表示,上述数据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大,主要是因为去年上半年我国发生旱灾、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捐赠热潮,而今年则较为平静。但是,记者从民政部的统计数据中发现,今年6月全国社会捐款为10.2亿元,而7月为5亿元,减少了5.2亿元,降幅接近51%。而这一变化,正是发生在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信任风暴的背景之下。自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捐赠数额均出现锐减。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表示,全国7月份社会捐款数为5亿元,和6月相比降幅超过50%。慈善组织6到8月接收的捐赠数额降幅更是达到86.6%。从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到中华慈善总会的“尚德诈捐门”,再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中非希望工程”,慈善信任风暴愈演愈烈,慈善组织成为“众矢之的”。据北京市红十字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北京市红十字会共接受社会捐款28笔,总计15.44万元。其中个人捐款8笔共7495元,较往年大为减少。而北京市红十字会在2008年的月平均捐赠额为124万元、2009年的月平均捐赠额为220万元、2010年的月平均捐赠额为756万元,两相比较,差距巨大。遭遇“落差”的并非只有北京市红十字会,还有深圳市红十字会。述两家红十字会有关人士此前均曾表示,捐赠额锐减和“郭美美事件”不无关系。
当下我国社会诚信的严重缺失,已成为道德领域急需治理的突出问题之一,诚信体系建设总体上属于社会道德建设范畴。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社会诚信问题,已不单是经济信用的严重缺失增量无效资本而降低经济效率问题,更是冲击人类的基本道德信念、瓦解社会的信任心理、扰乱人的心灵秩序的问题。诚信严重缺失对人的心灵、精神世界的破坏,是无法用经济损失的数字来计算的。红十字会信任危机已经给中国各个方面的慈善事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可以说郭美美事件将本身透明度不高的中国红十字总会推上了风口浪尖。在商业活动中,社会成员对购买商品总是心生疑虑唯恐上当受骗,商人做生意提心吊胆唯恐被欺诈;到医院看病,怀疑医生的医术和职业道德操守,等等。这些由社会诚信问题引发的普遍社会怀疑,折射的是一种社会信任和信仰危机,而信任和信仰是人所独有的、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性需要。因此,社会诚信缺失的治理,既是道德止跌之必需,也是社会信仰树立和信任建立之必需。
建立和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要完善制度,健全法规,营造一个有利于诚信体系形成的制度环境。
2.政府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个人诚信是基础,企业诚信是重点,政府诚信是关键。
3.要重视社会诚信教育。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国民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来抓,同时要学习与弘扬我国传统的诚信文化,打造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诚信文化,把我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精华,用现代信息传输通道传播到千家万户,形成共同的民族诚信价值观。
上述表明,仅把社会诚信问题纳入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是不够的,还必须纳入到政府保障和提高民生质量的社会管理中,完善法律法规,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同样,社会诚信建设,也不仅仅是社会诚信教育、相关制度健全和完备的问题,更是制度挺立而具有权威和实效的问题。
第五篇:浅谈构建诚信纳税体系的重要性
目前,全国第18个税收宣传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通过税收宣传月集中宣传税收,对于增强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营造良好税收环境非常必要。但经过这么多年集中宣传,目前我国纳税人的“诚信纳税”意识仍然不强。一项调查显示,36.8%的网民认为目前我国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较差。原因何在?笔者以为主要原因是我国没有建立
完善的诚信纳税体系。
税收宣传月的主题宣传属于道德层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普及纳税知识,增强纳税人纳税意识。而构建诚信纳税体系则属于制度层面,通过纳税行为记录反映纳税人诚信度,并利用诚信记录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影响纳税人的行为,对诚信纳税者给予鼓励,对不诚信纳税者给予惩罚,从制度上保障纳税人遵从税法,依法纳税。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诚信纳税体系,对纳税人诚信纳税的考察仅限于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社会机构提供的各种涉税资料和信息,按照预定的考核标准,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纳税人一定时期内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进行评估定级,同时税务机关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纳税人给予不同的征管待遇的一种管理活动。
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正式拉开了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的大幕。截至2007年底,全国a级纳税信用企业累计达到3.7万家,约占全国纳税企业总数的5‰。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目前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体系还存在一些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诚信纳税体系的构建。
首先,诚信纳税体系评定对象不全面、体系构建不完整。一个完整的诚信纳税体系应涵盖全体纳税人的涉税行为,从而反映纳税人的诚信度。然而我国当前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主要针对纳税大户,把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居民的纳税信用排除在外,导致评定对象不完整,因此不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依法诚信纳税意识,达不到税收宣传的效果。
其次,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在设计理念、评定指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设计理念方面,纳税信用等级制度更多体现的是税务机关以管理为核心的执政理念,这与当前构建服务型政府、税务机关以服务为核心的执政理念相悖;在评价指标方面,税务机关不能全面考察纳税人的诚信纳税行为,往往以纳税多少论英雄。
构建诚信纳税体系又势在必行。针对当前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体系存在缺陷,笔者认为,我国应重新构建一个全面的诚信纳税体系。全面的诚信纳税体系是通过纳税人的日常涉税行为记录形成纳税人的诚信度,以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为保障,以诚信度的广泛使用为激励机制,通过有效的引导、鼓励纳税人自觉纳税,维护自身的纳税诚信度,最终达到提高纳税人遵从度的目的。
构建全面的诚信纳税体系应坚持系统性原则,即诚信纳税体系应置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宏观系统之中,使其与其他信用体系相辅相成,组成一个系统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坚持激励约束原则,即针对纳税人的经济人特性,设计和实施相应的激励机制,使纳税人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作出诚信纳税选择,同时,制定相应的惩罚机制,让不诚信者付出代价。
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诚信纳税体系,才能从制度上有效约束纳税人违法行为,激励纳税人自觉纳税,并最终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税法才会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