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学教案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和日食了),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
二、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
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限月)的月相,应该是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对于某一个月相而言,地球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当然,也只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是一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对于太阳向东边移动12°,这样,整个朔望月周期内,每一天能看到月相的时间和日出日落的时间才有了变化。有一点必需强调,不论太阳还是月亮,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都是东升西落的(因为地球的自转),白天并不是没有月亮,只不过由于太阳光太强,月亮根本显现不出来。
三、关于月相的方位
教材中提到了观察者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不同,观看的方位也不一样。既然新月时月球和太阳是同升同落,那么随着月球的东移,月相出现在天空的方位也是逐渐远离太阳落下的方位。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最好能借助多媒体软件。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该尽量使用教具(如地球仪、三球仪)等。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②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 【教学过程】
(引课)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板书)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
2.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多媒体资料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图1。5)通过资料、地图及同学日常生活经验说明太阳辐射在哪些方面对地球产生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图1。6)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几部分组成?
(板书)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找资料、阅读教材p7—8相关图像思考解答)太阳大气各层中,有哪些太阳活动?其表现形式?其活动周期有多长?这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什么?
(板书)2.太阳活动及主要类型
①太阳活动
②主要类型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对地球的影响: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料库和教材中相关图像,思考讨论)为什么有月相的变化?月相变化的周期有多长?不同时间应在天空的什么方位观测到哪种月相?教材p9图1.10和p10图1.11两副图像应该如何判读?月相的变化对地球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月相变化是由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产生的,教材p9图1.10阅读时应注意观测者是站在图像中心,因此上弦月时,是观测者右边的月面明亮,下弦月时,是观测者左边的月面明亮。教材p10图1.11阅读时,应注意,观测者位于北半球,月球在南部天空,观测时间和方位:上图是以太阳落山时,不同时间的月相和所在天空的方位,此图表现的是上半个月的月相状况;下图是以太阳升起时,不同时间的月相和所在天空的方位,此图表现的时下半个月的月相状况。
(板书)2.月相变化对地球的意义
【设计思想】本节教材主要由两个重点知识,一个是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另一个是太阳活动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对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注意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难点知识是月相的变化,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辅助,创建学生的学习过程,完成由形象思维想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
2.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大气结构
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2.太阳活动及其主要类型
①太阳活动的概念
②主要类型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对地球的影响
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
2.月相变化对地球的意义
探究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规律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本内容要求有较高的空间想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规律有严格的科学数据可参考。对高中学生而言,这种活动有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中来。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展示探究成果的能力。【活动步骤】
(1)布置资料搜集任务:通过因特网或《天文爱好者手册》,查阅和日食月食相关的资料。
(2)课内成果演示:要求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后,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可演示的多媒体课件(如ppt格式的文件)。注意,应该将学生分组制作。比如日食月食发生的基本原理,日食月食的种类,日食月食出现的规律和周期等。若没有条件,可以让各组派代表上讲台演说。并安排一定时间让听众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演示者回答)。注意: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有比较准确的数字来说明。应尽可能用相关的图片(或者自己画的示意图)来说明问题。
(3)教师总结:总结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将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理、规律等作个总结。
第二篇: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和日食了),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
二、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
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限月)的月相,应该是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对于某一个月相而言,地球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当然,也只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是一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对于太阳向东边移动12°,这样,整个朔望月周期内,每一天能看到月相的时间和日出日落的时间才有了变化。有一点必需强调,不论太阳还是月亮,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都是东升西落的(因为地球的自转),白天并不是没有月亮,只不过由于太阳光太强,月亮根本显现不出来。
三、关于月相的方位
教材中提到了观察者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不同,观看的方位也不一样。既然新月时月球和太阳是同升同落,那么随着月球的东移,月相出现在天空的方位也是逐渐远离太阳落下的方位。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最好能借助多媒体软件。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该尽量使用教具(如地球仪、三球仪)等。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②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 【教学过程】
(引课)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板书)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多媒体资料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图1。5)通过资料、地图及同学日常生活经验说明太阳辐射在哪些方面对地球产生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图1。6)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几部分组成?
(板书)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找资料、阅读教材p7—8相关图像思考解答)太阳大气各层中,有哪些太阳活动?其表现形式?其活动周期有多长?这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什么?
(板书)2.太阳活动及主要类型
①太阳活动
②主要类型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对地球的影响: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料库和教材中相关图像,思考讨论)为什么有月相的变化?月相变化的周期有多长?不同时间应在天空的什么方位观测到哪种月相?教材p9图1.10和p10图1.11两副图像应该如何判读?月相的变化对地球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月相变化是由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产生的,教材p9图1.10阅读时应注意观测者是站在图像中心,因此上弦月时,是观测者右边的月面明亮,下弦月时,是观测者左边的月面明亮。教材p10图1.11阅读时,应注意,观测者位于北半球,月球在南部天空,观测时间和方位:上图是以太阳落山时,不同时间的月相和所在天空的方位,此图表现的是上半个月的月相状况;下图是以太阳升起时,不同时间的月相和所在天空的方位,此图表现的时下半个月的月相状况。
(板书)2.月相变化对地球的意义
【设计思想】本节教材主要由两个重点知识,一个是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另一个是太阳活动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对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注意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难点知识是月相的变化,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辅助,创建学生的学习过程,完成由形象思维想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大气结构
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2.太阳活动及其主要类型
①太阳活动的概念
②主要类型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对地球的影响
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
2.月相变化对地球的意义
探究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规律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本内容要求有较高的空间想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规律有严格的科学数据可参考。对高中学生而言,这种活动有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中来。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展示探究成果的能力。
【活动步骤】
(1)布置资料搜集任务:通过因特网或《天文爱好者手册》,查阅和日食月食相关的资料。
(2)课内成果演示:要求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后,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可演示的多媒体课件(如ppt格式的文件)。注意,应该将学生分组制作。比如日食月食发生的基本原理,日食月食的种类,日食月食出现的规律和周期等。若没有条件,可以让各组派代表上讲台演说。并安排一定时间让听众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演示者回答)。注意: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有比较准确的数字来说明。应尽可能用相关的图片(或者自己画的示意图)来说明问题。
(3)教师总结:总结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将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理、规律等作个总结。
第三篇: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示例三
太阳、地球和月球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太阳性质与地球的关系。2.月球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观察月相,做观察记录。
(三)德育渗透点
1.认识地、月、日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
2.认识日、月对人类生产、生活、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地球上的大部分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2.难点:月相变化原理。
3.疑点:太阳活动如何能影响地球。
4.解决办法:运用物理知识,通过看图、分析、演示、录像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
1.5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对月相图片的试错法排列、分析、讨论。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太阳能量,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月相变化原理。
(二)整体感知
通过录像光盘等视听资料,让学生认识地、月、日在宇宙空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关系,从宇宙的视点看地、月、日三者的相互影响与依存关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太阳
1.思考:太阳靠什么发光发热产生能量?
4H——He(热核聚变)
数据:(400万吨/秒×50亿年)÷太阳本体=0.03%
太阳每秒钟损失400万吨的质量,变为能量射向宇宙空间,地球可以捕捉到20亿分之一,但每分钟仍可得到相当于4亿吨煤的热量。太阳在50亿年的热核聚变中只损失了其质量的0.03%。
太阳能量巨大。
2.讨论:除直接使用的太阳能外,地球上哪些能源来于太阳? 解释: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
水能:是势位较高的水分子释放其势能转化成的动能。水分子向高处蒸发上升,来源于太阳给予的能量。
风能:是地表大气受热不均产生的运动,其能量直接来于太阳辐射。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生物体内固定的太阳能。3.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感知:太阳黑子、耀斑(录像、光盘或挂图)。
概念:黑子:古书记载“日中有蹲鸟”(《淮南子》)民间有言金乌玉蟾;公元前28年大黑子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汉书*五行志>。黑子是一高强磁场,场强可达1000~4000高斯,(地球磁场0.6高斯);其温度比光球面低1500度,热能转换成磁能之故。
耀斑:在102~103秒内释放能量达1030~1033尔格,即几分至十几分钟内释放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的能量。
{ewc MVIMAGE,MVIMAGE,!627007t1.bmp} 影响:
(1)干扰地球无线电通讯——广播电台的信号是怎样被接收的? 如图所示:无线电远距离通讯依靠大气中的电离层反射作用,称天波。当太阳活动爆发时,外来电子大量进入电离层,使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下降,导致地面通讯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2)干扰地球磁场(解释)——大海中的船只怎样驶向既定目标? 在等角投影图(航海图)上,画出从出发点A到终点B的大圆航线,使用罗盘随时调整航行的角度,即可到达目的地。但是,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磁场,使罗盘指针抖动而不能精确地指明方向。
(3)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太阳能遥控地球气候吗?
通过资料分析,我们找到了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有很大的相关性,如图所示。
{ewc MVIMAGE,MVIMAGE,!627007t2.bmp} 太阳活动极大年与地球上的温度和降水成正相关。月球
1.把月相照片塑封成一张张 图片。
试错:请学生在黑板上排列出 月相顺序,写明初一、十五、三十。
讨论:就黑板上月相排列的正误,大家讨论、纠正。
理解:在月相示意挂图上理解日、地、月相对位置关系和月相产生的原因。评价:再次更正黑板上的月相图片顺序,检查理解情况。2.演示:
(1)做一个演示月相的“月球仪”。把地球仪的一半涂成黄色,表示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另一半涂成黑色。
(2)教师站在讲台上,以黑板为夜空,漫漫地顺时针旋转月球仪,学生将看到月相的变化过程。旋转过程中请学生随时说出所看到的月相名称。
(四)总结、扩展
通过本节
知识点的学习,了解与地球关系最为密切的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进一步认识地球依赖于太阳的光热和牵引而生存,月球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地球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类把月球作为探索宇宙空间的驿站,由此进入更广阔的太空。
月亮的阴晴圆缺引发了诗人的灵感;诸多国家国旗上的新月表达了发展中国家追求民族繁荣富强的决心和向往;以月相变化为周期的阴历计法,反映了中国古老的科学和文化。而这一切都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
太阳、月亮、地球同属太阳系家族,它们相互影响和制约。例如:在三球的相互引力作用下,地球上的海水随之涨落,形成海岸上海水进退的潮汐现象。甚至固体地壳也能受到这种引力作用形成固体潮,从而引发地震。太阳发光,地、月不发光,三球的相对运动,引起互相遮挡,形成日食、月食现象。
地、月、日以这种稳定的依存状态存在了50亿年,太阳位在这个稳定的青壮年期——主序星阶段还有50亿年;此后太阳将进入中年期,将膨胀为一颗红巨星,之后进入晚年,收缩成一颗白矮星。
六、布置作业
1.请学生设计一张月相记录表贴在班里,指定小组学生记录一个月相周期。(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的习惯与方法。)2.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月相。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
B.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新月)C.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残月)
D.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满月)
七、板书设计
一、太阳
1.太阳能量4H——He(热核聚变反应)。2.太阳活动:
黑子:太阳表面的高强磁场。耀斑:太阳表面的高能带电离子流。黑子和耀斑都有11年的活动周期。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干扰地球无线电通讯。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失灵,即“磁暴”现象。③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二、月相
活动讨论、读图分析随堂填写下表:
八、参考资料
1.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 半径/太阳半径质量/太阳质量 参宿四90015 天津四10622 心宿二 60025 织女星2.762.4 牛郎星1.681.6 2.恒星演化
主序星:恒星的轻壮年期,太阳位于此阶段。
红巨星:恒星的中年期,太阳在此时期体积将膨胀到火星轨道,光度降为红色。白矮星:一类低光度、高温度、高密度的恒星,半径近于行星,密度高达105~107克/厘米3,磁场高达105~107高斯,占全天恒星的3%。
中子星:1932年发现中子后不久就有人提出可能有中子组成的致密星,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发现了脉冲星并确认脉冲星就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质量在0.1~2个太阳质量之间,典型半径为10千米,密度1011~1016g/cm3,电磁辐射具有极强的方向性,最著名的蟹状星云自转周期是0.0331秒。脉冲星(中子星)是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1974年获诺贝尔奖。
黑洞: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天体。1798年拉普拉斯预言,1939年被广义相对论的理论证明。质量为1015克的黑洞其空间尺度只有10-13厘米。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表面是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作为太阳系中的地球,在它的整个历史上始终受到太阳光和热的作用,它们与地球内部动力所引起的各种现象之间相互作用,驱动着地球表层的演化。当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形成以后,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太阳这台发动机驱动着大气和大洋环流,形成风、云、雨、雪。河流出现了,开始流入大洋,山脉受到剥蚀。这一切都在塑造和改变着地表的环境,影响着地球的生物圈,使地球的气候、生物以及地球化学循环趋于多样化。当太阳的活动增强时,太阳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同时抛射出不同能量的粒子,使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迅速增强,并引起磁暴、极光,骚扰大气电离层,使近地空间状态发生扰动变化。当大耀斑爆发时,地球轨道附近粒子流的密度超过平时的10倍以上,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及其中的仪器设备造成损坏,并严重威胁宇航员的健康和安全。增强的X射线会破坏电离层正常状态,导致信号衰减甚至中断。大量带电粒子到达地球前引起磁暴和电离层暴,严重影响无线电通信、地面与人造卫星或飞船间的空间通信、航空及航海通信。在高纬度地区,磁暴会产生感应电流,严重干扰高压供电系统,以致造成重大事故。太阳活动的地球物理效应和日、地空间系统能量、质量、动量的转化过程已成为当代利学前沿的活跃的研究领域。
第四篇:高一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3
第二节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2.理解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地球的影响。3.了解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和月相的变化规律。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相关图表,并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德育目标
学习了这一节,使学生树立一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思想观点。●教学重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难点
月相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教学方法 运用导学法、课本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利用相关资料、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借助三球仪、自绘图或挂图,并结合实际来综合分析、说明月相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
三球仪、投影仪、图1.9、1.10、1.11投影片或挂图、自绘图。●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大家知道,太阳、月球是距离地球比较近的两个天体,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与这两个天体有关,如昼夜的形成与更替、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海水涨潮落潮等。太阳对地球更重要,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也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那么,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讲授新课]
第二节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板书)(教师引导、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表面温度很高,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就是太阳辐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分析课文,思考:
(1)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是如何产生的?(2)太阳辐射(能)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学生思考,教师提问、解释)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具体来说,是由4个氢原子核转变为1个氦原子核的核聚变过程中转化成的,可表示为:4H→He。到达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但它的作用却是相当大的。具体表现在:
(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学们在初中就学习过,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为什么要划分五带呢?因为地球表面各个地方的纬度不同,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热量是不一样的。如
热带一年中太阳可以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寒带太阳高度很低,并且有长时间的极夜,所以获得的热量最少。对于整个地表来说,热量应该是平衡的,因而热量多余和热量不足的地方,要发生热输送。地球上的热量,主要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大气和水体的运动形成了大气环流和洋流,我们将在第二、三单元做详细介绍,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热,晾晒衣服需要阳光,工业上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太阳能转化来的,被称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是世界上利用太阳能较早的国家之一。引导学生读图1.5,简要给学生解释、说明,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青藏高原南部与四川盆地处于同一纬度,为何前者属丰富区而后者为贫乏区呢?(学生活动)(教师问)我国西藏的省会拉萨有一别称,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答)号称“日光城”。(教师问)为什么叫这个名称呢?
(学生答)因为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天空中云量少,所以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称为“日光城”。
(教师评价、再提问)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看来初中地理学的很扎实。同学们知道新的直辖市吗?它也有个别称,知道叫什么吗?
(学生答)重庆市,有我国的“雾都”之称。(教师问)为什么这个地方一年中多雾呢?
(学生答)这个地方海拔较低,并且距海较近,再加上处于四川盆地中,周围地势较高,所以一年中阴雨天多,天空中经常阴云密布,所以光照少,太阳辐射能贫乏。
(教师归纳)好!分析的很透彻。四川盆地虽然与青藏高原处于同一纬度地带,但因海拔高低不同,造成很大的气候差异,导致近地面的光照条件相差悬殊。可见,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是否丰富,不但与所处的纬度有关,还与当地的地形、气候也有关系。
(承转、过渡)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太阳给我们创造了光明,给人类送来了温暖,但有时太阳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会给地球带来烦恼。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板书)(引导)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它的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部分。科学家长期观察发现,太阳大气经常在变化,有时甚至是非常剧烈的。天文学上就把太阳大气的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它的类型很多,但最主要表现为两种:
太阳活动——黑子、耀斑(板书)(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黑子、耀斑?黑子为什么“黑”?它们出现的周期大约是多长?(学生活动)(教师问)黑子、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呢?
(学生答)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上。(教师问)黑子为什么“黑”呢?
(学生答)是温度的差异造成的。由于黑子本身的温度比较低,而太阳表面其他地方的温度较高,所以就显得暗一些,看起来较“黑”。
(教师问)它们出现的周期大约是多长?
(学生答)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黑子和耀斑几乎是同时出现的。通常,黑
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爆发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
(教师问)我们怎样来观测太阳黑子和耀斑呢?
(学生答)因为太阳的光线很强,不能用眼睛直接去观测,需要用深色的太阳镜或制作墨镜片连续定时观测,至少一周时间。
(教师归纳)同学们平时的课外知识掌握的还不少,需要发扬下去,持之以恒。
(过渡、承转)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上看天,下看地,天地之间有联系”。太阳虽然离我们较远,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
(教师板书并出示图1.9投影片或挂图)(1)年降水量的变化
(教师分析、讲解)该组图上中下三部分表示北半球三个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和太阳黑子的相关性。每部分图中的两条曲线,红色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地区实测的年降水量的分布,蓝色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地区实测的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请同学们结合图下问题先自己分析、思考,或分组讨论。
(教师归纳)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每个地区两者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如12测站两者全部为正相关(两条线基本重合、一致),22测站两者全部为负相关(两条线呈分离状态),36测站的若干时段内是负相关,若干时段内是正相关。仔细分析可看出,两者的变化周期大体为11年,即与太阳黑子、耀斑出现的周期是基本上一致的。
(引导、过渡)太阳活动不仅对地球气候有影响,而且对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地球磁场也有一定的影响,请同学们自己分析课文来了解(教师板书)。
(2)干扰电离层(3)扰动磁场 [课堂小结]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很大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以便有关部门及早做好准备,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课后作业]
1.下列物体不属于天体的是()A.一闪即逝的流星
B.拖着长尾的彗星 C.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D.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和尘埃 答案:D 2.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恒星 答案:B 3.与银河系级别等同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星系
D.总星系 答案:C 4.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B.有固体表面 C.有自然卫星
D.有生命物质 答案:D 5.有关太阳的正确叙述是()A.太阳是由氢和氧为主的气体组成B.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D.太阳的表面温度为6000 K 答案:C
6.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的雷达受到了奇怪的干扰,这种干扰只出现在白天且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方向一致,埃及随即受到以色列飞机的狂轰滥炸并失去西奈半岛。埃及雷达受到的干扰来自()A.雷达本身的故障
B.以色列的秘密武器 C.太阳紫外线增多的影响
D.太阳活动 答案:D ●板书设计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第五篇:《太阳和月球》教学设计
太阳和月球 一.教材内容
浙江省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太阳和月球(第一课时)二.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的资料、5支铅笔、每人一张白纸、多媒体辅助课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太阳的基本知识(如太阳大小、温度、太阳活动)(2)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与所学后新旧知识的对撞檫出思维的火花,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2)学会对图表的分析及得出结论和应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渗透STS教育。四.设计意图
本节教材侧重介绍太阳的基本情况,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学生形成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画:原来认识的太阳和学过后的太阳结构图,在对照的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新知识并加强巩固;让学生亲手绘图更加深了感性经验突破重点。通过一些相关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大量信息中如何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图表数据分析、归纳获得规律的能力和利用规律作图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以及自身生活的影响实际,突出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一、诗句引入,层层深入
师:今天很高兴能与你们班的学生一起学习,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一起读一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伸出你们的手,热烈欢迎一下吧!生:学生读后鼓掌
师:你们鼓掌时消耗了什么? 生:体内的能量
师:那么这么能量来自哪里呢? 生:来自食物等(学生讨论回答)
师:这些能量间接来自太阳能(提醒同学六年级所学知识后分析归纳)你们想了解太阳的作用吗?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观看录象。教师播放录象,拓宽学生知识面 生:围绕问题:“太阳对地球以及人类有什么关系?”观看 师:请同学们结合问题,分析、归纳。生: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决定者。
二、新、旧知识对撞,构建太阳结构 师:事先在黑板上画好‘青草、红花地’,这时教师在草地上画一人儿,请一位学生上来把这个小人当成自己画抬头看到太阳的形状。生:画了一个红红圆圆的太阳(学生原有经验)师:展示平常看到的太阳和太阳航天站上拍摄 的太阳照片。提问有什么不同? 生:太阳是一个炽热气体球。
师:通过拟人法介绍:太阳公公很爱美,要想进入他的核心必须穿越三层,外面戴着帽子:日冕层,穿着粉红色的衣服:色球层,脱了衣服里面是:光球层。
教师介绍后让学生大胆猜想:假如你是一名宇航员,穿上特殊材料的服装,可以近距离的去探索太阳描述一下你要穿过太阳哪些结构才到达太阳的中心呢?(可以将它画出来)生:每人一张白纸画太阳结构图。
两位同学上黑板画,并与第一位画的太阳图进行对照。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胜组有意想不到的奖品。师:鼓励他们说不定将来你们能成为画家。生:鼓掌
师:对照两次画的不同太阳想一想:我们平常看到的是太阳的哪一层? 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介绍外面二层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能看得见。)
创设轻松环境,有意识引导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质疑和探究,学生趣味盎然。让学生联系小学所学知识不,初中与小学知识进行衔接。
通过播放录象,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设置悬念,激活思维,主动学习。学生了解更多的太阳的作用,同时也教育学生关注科技、关注社会与生活。
通过一位学生上来把这个小人当成自己画抬头看到太阳的形状。带着童趣回顾原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拟人法介绍和原有知识经验的对照得出太阳的结构图。并且学生亲手绘图更加深了感性经验,双管齐下,突破重点。
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积极主动投入,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在经历错误后印象会更深刻,会很主动地学习其他知识点,而不再是自以为是。
三、问题激疑、展示幻灯,介绍太阳活动类型及发生位置 师:太阳稳定吗? 生:学生讨论回答
师:
1、展示太阳黑子照片
让学生思考:黑子如何形成呢?发生在哪一层上? 2展示耀斑照片
让学生思考:耀斑发生在哪一层上? 3展示日珥照片
让学生思考:日珥发生在哪一层上? 生:依次回答并请学生在黑板上的太阳结构图上画出太阳活动发生位置,其他学生在自己刚才画得图上画。(在回答日珥发生位置时学生肯定会答日冕层,这时教师要打破学生的定向思维,在这个环节教师必须介绍日珥产生的原因来纠正学生的前知识。)师:那么日冕层会发生什么?
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师:提问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展示幻灯)生:分析回答: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四、资源共享,联系实际、图表分析应用
师:我国的科学家们也不闲着,把每年的太阳黑子数进行统计。(展示1960——2000年的统计图)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请分析、归纳!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太阳活动的周期)
师:提问
2、你能把上图中1990年到2000年的黑子相对数目图补充完整吗?
生:在书本上作图(教师巡视并对如何作图进行指导)师:介绍:.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从1998年开始为第23周。那么今年是第几周? 生:学生回答(对结论应用)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让你们查阅资料,拿出你们的资料让我们一起共享吧。生:小组派代表讲太阳的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师:补充介绍太阳火暴的脾气同时通过练习进行思想教育
训练场: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觉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 生:通信部门、航天部门、气候研究部门
五、情景性概括归纳,总结回味
师:如果你是太阳,将如何来介绍自己? 生:情景话回答问题后教师归纳
1.太阳是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是离地球最近恒星 2.太阳的结构从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1)太阳黑子——太阳表面的黑斑点,发生在——光球层;(2)耀斑和日珥
耀斑——太阳表面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色球层 耀斑爆发,说明太阳活动激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日珥——太阳表面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色球层(3)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六、新课延伸
关于太阳,你还想了解什么?
(教师表扬: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你就可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点层层深入。
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较深的体验,同时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进一步巩固新知。层层递进,拓展学生思维
初步学会图表数据分析、归纳获得规律的能力。利用规律作图,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性作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安全意识等教育
情景性概括归纳,提高学生兴趣和知识小结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很想知道为什么的情况下,教师应稍做解释,同时也告知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深入,也可以提倡兴趣浓厚的学生课后查资料或和教师一起探讨。
六.课后反思(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重难点的突破方法新颖、创新,通过教师的拟人法介绍和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学后新知识对照得出正确的太阳结构图。让学生亲手绘图更加深了感性经验,双管齐下,突破重点。有的内容采用背景资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一切从学生出发,相信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习惯。这一节的内容属于宏观世界内的知识,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他们缺乏一定的相关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第一次用图表数据分析、归纳获得规律。教师通过问题形式逐步深入直到学生独立完成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体验怎样才能抓住现象的本质,同时利用规律作图,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性作图。这样做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个教学过程将焦点放在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上,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的地位。
七、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上新课之前,可以通过布置课前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和这部分知识有个接触,布置学生查阅‘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的资料,为新课学习作一个好的铺垫。
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交流分享结果,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仅作为一个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呈现出与太阳有关的图片、动画和影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印象。
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课后可以观测太阳。但要讲解注意事项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把课上得生动和精彩。同时由于自己是非地理专业的教师,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只是停于表面,对于学生在课上和课后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把握和解答,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和积累,引导性的问题的设置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