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上册《大小多少》名师课堂片段实录
《大小多少》课堂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闯关”游戏活动,学习生字
师:今天,老师接到“喜羊羊”寄来的一个请柬,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做客。但是,在去的路上需要闯“三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
生:(齐声回答)有信心!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开始闯关!第一关,猜一猜。孩子们,你们看!老师这有一幅图,你能猜到这是哪两个字吗?
(大屏幕出示两张图,一幅图上是一个孩子高高大大,张开双臂,双脚打开。另一幅图是一个孩子矮矮小小,双脚并拢,双手放腿两侧。)生1:我知道,那张双脚打开、双臂张开的图是“大”字。生2:那张双脚并拢的图是“小”字。
生3:我知道这两张图合在一起就是一组反义词:大——小。师:小朋友都猜对了,真聪明!你们用智慧闯过了第一关。
师:接着我们来闯第二关:比一比。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生:黄牛和猫。
师:黄牛和猫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学生自由读。
师:这个小韵文里就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 生:我知道,是“大——小”。
师:你真厉害,找得真准确。(出示“大”“小”的字卡)那么,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
生:黄牛大,猫小。师:苹果和枣呢? 生:苹果大,枣小。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又顺利通过了第二关。现在我们一起来闯最后一关,第三关:说一说。你能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吗?
生1:我来说,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生2:我也会,飞机大,汽车小。师: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真棒!老师为你们鼓掌。我们顺利闯过了三关,已经到达“喜羊羊”的家了。请看,他在欢迎我们呢!
(大屏幕上出示横幅标语)热烈欢迎××××班的小朋友!
赏析:首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创设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和“闯关活动”,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步步落实。第二,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融合。第三,教学中,既重视独立学习又恰当地布置合作学习,还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第四,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不时地鼓励他们获得胜利。
第二篇:一年上册《我上学了》名师课堂片段实录
《我上学了》课堂教学实录片断赏析
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注重体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教学重点)师:早上,爸爸、妈妈送你上学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愿意和新认识的朋友分享你的感受吗?
生1:校园很干净、很美丽。这里没有幼儿园的滑梯、玩具,因为我们是小学生了。生2:我看到学校门口写着几个大字,老师告诉我们那是我们学校的名字——幸福小学。
生3:我看到哥哥、姐姐在做游戏,听到了他们的笑声。生4:校园里有月季花、松树,还有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
生5:我看到校园里写着“欢迎新同学”的大字,教室里还贴着《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课件出示“欢迎新同学”“幸福小学”等字)师:谁认识这几个字?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师:你喜欢学校吗?为什么?
生1:喜欢。因为学校很漂亮,也很热闹。
生2:我喜欢学校。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唱歌、跳舞、做游戏,还能学到好多知识。生3:学校里有很多好看的花和树,还有许多故事书,所以我喜欢我们的学校。师:我们的学校优美、整洁,在这里我们可以和小伙伴尽情地玩耍、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所以我们要热爱学校,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争做优秀小学生!
师: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1:很高兴!生2:我觉得很快乐。
生3:我很激动,因为我们的学校太好了„„
师:有很多孩子都和你们一样,你听!他们在上学的路上还唱着动听的歌呢!(课件出示《上学歌》,引导学生看着歌词学唱歌曲)
师:今天我们还发了许多新书,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语文书吧。(实物投影出示课本封面)师:(指“语文”两字)你认识这两个字吗? 生:语文。
师:语文书里有许多优美的诗歌、古诗,还有有趣的故事和动听的歌曲,我想找到它们,该怎么找呢?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生1:看目录。生2:看课文的名字。师:快点看看目录,哪篇课文的名字最吸引你,就翻到那一课,看看插图,认识字的宝贝试着读一读。
(学生自由看书,有的迫不及待地和同桌交流,还有的举起小手,向老师问字)
师:小朋友们,看着你们兴奋的笑脸,老师就知道,一定是语文书里的内容吸引了你们!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吧!
生1:我在书中看到了“月”字,而我就叫小月,我的名字都出现在语文书里啦!书里还画了一个月亮,和“月”字好像啊!
生2:我也发现了,“山”字就像一座大山。多好玩!师:有趣吧!老师告诉你们,语文书里这样有趣的字多着呢!
生(七嘴八舌):在哪呢?第几页?(一听老师说完,学生就开始动手翻书)
赏析:针对入学教育,老师不是生硬地说道理,不是单一地引导学生看书,而是把课堂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第一天入学,孩子们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因此,从一接近校园开始,他们的眼睛就在搜索新奇的、和幼儿园不一样的事物,他们的耳朵就在捕捉好玩的、与从前不同的声音。从校门到班级,一路的所见和所闻已经完全占据了他们的头脑,此时的语言交流,必定如开闸之水。相互的交流中,生成的是孩子们对学校生活的兴趣,对上学的渴望。这就是“情动方能辞发”。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认识语文书,不是机械地讲语文书多么有趣,多么精彩,而是让学生自由地翻看,因不识字而产生的似懂非懂的读书体验最容易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后期因象形字引发的自主翻读就是最好的验证。
第三篇:《大小多少》名师教案
《大小多少》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古诗。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教学重点:
认识12个字,会写5个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大小多少》,读了课题,你发现了什么?(反义词)2.听口令做动作:大、小、多、少。3.书写课题。
“小”和“少”是一对好朋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1)相同:都有左右两点。竖和竖钩都写在竖中线上。(2)不同:“小”共三画,“少”共四画;竖和竖钩不同。(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想一想:课文里介绍了哪些水果或动物? 2.交流相机出示水果、动物的词语。
三、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注意“一”的读音。2.全班交流。
(1)认读词语:拼拼音,读词语。
(2)交流识字方法。利用“熟字加偏旁”、“归类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1/3
熟字加偏旁:苹、杏、桃、只、边
归类识字:水果(苹果、杏、桃);动物(牛、猫)3.去掉拼音朗读、开火车读。
四、理解交流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图文:(1)注意“一”的读音。(2)结合图片感知大小: 黄牛()猫()。(3)黄—猫
找不同:认识“反犬旁”。
你还认识哪些带有反犬旁的字?(狗、猪、狮、狼……)带有反犬旁的字与动物有关。
(4)量词运用:一头()一只()(5)多形式读背: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背。2.课件出示第二小节图文:
(1)个别学生读,读准字音,教师随机纠正读音。(2)鸭—鸟
结合汉字演变图片认识“鸟”,对比鸭与鸟的异同,认识“鸟字旁”。你还认识哪些带有鸟字旁的字?(鸡、鹅)(3)学习写“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4)量词运用:一群()理解“群”表示成群的人或事物。
(5)多形式读背: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背。3.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四小节:(1)个别学生读,要求读准字音。(2)颗—棵
一颗()一棵()
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使用呢?说一说这两个量词有什么不同? 颗:形容圆形或粒状的东西。棵:用于植物。
2/3
(3)出示西瓜图片,感受大小的相对性。(4)堆:一堆()(5)读文加强理解。
五、回归整体 1.齐读课文。
2.填空,借助图片读背。3.同桌互背。
六、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牛、果”2个生字。
引导学生说说这两个字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结合汉字演变图片识记“果”的字形,理解字义。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牛、果”2个生字。
(2)观察生字的笔顺,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果=日+木,与“里”区别。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5个生字。
七、拓展延伸 1.读量词。
一头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一颗枣 一个桃 一堆杏子 2.说量词。
3.用上合适的量词说一说教室里的事物。
八、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大小多少》”,一起来闯关吧!
3/3
第四篇:一年上册《大小多少》精品教案设计-1
《大小多少》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学习“犭、鸟”2个偏旁和1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2.朗读书写,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数量。2.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二、图文结合,识字认字 1.课件出示第1小节(插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头黄牛、一只猫)认读“黄、牛、只、猫”。(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2.课件出示第2~4小节(插图)(方法如上)(1)认读“边、多、少、鸭、苹、果、杏、桃”。(2)采取多种方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
三、理解内容,学习反义词
1.师: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板书:大——小多——少)2.比大小。
(1)学习第1、3小节。
(2)师:哪个小节是比大小的?(第1、3小节)
(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
(4)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板书:黄牛——大猫——小;苹果——大枣——小)
(5)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学生讨论,交流。)3.比多少。
(1)学习第2、4小节。师: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多少)哪个小节是比多少的?(第2、4小节)(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2、4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一群鸭子和一只鸟,一组是一堆杏子和一个桃。)
(3)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白什么多什么少。(板书:鸭子——多鸟——少;杏子——多桃——少)
(4)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学生讨论,交流。)4.认识反义词。
出示“大——小”“多——少”,认识反义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反义词。(如:远对近,来对去,白对黑,高对矮,有对无。)
第五篇:课堂精彩片段实录
【学科】初中语文
【课题】《骆驼祥子赏析》
【类别】智慧激趣
【实录】
„„
学生对《骆驼祥子》中的几个精彩片段,进行赏析、谈感受,师:接下来的第三个片段也是这本书上,比较精彩的地方,描写的是祥子在烈日与暴雨下拉车的情景,老师先给大家播放这个电影片段,请大家来看一看。
(大家看得很专注,五分钟后,电影片段结束。)
师:电影片段看完了,现在请同学来谈谈刚刚欣赏这个片段的感受。仕川,你先来。
生1:首先,这个片段中,当时的天气是非常的恶劣,然后祥子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还要出去拉车赚钱,体现了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苦,还有在后面雨中的时候,拉着那个先生,在雨中继续拉,当时那个雨下得特别的大,祥子跟那个人说,要停一下再走,他居然不让他停,而且到了终点,据我看书所知,那个先生连一个小钱也没有给,祥子冒着大雨把他拉回家,却一个赏钱也没捞到,体现了当时那些有钱的人根本没把那些没钱的人当人看,看出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他一边说,大家在聚精会神地听,然后响起了响亮的鼓掌声。)
师:好!非常不错,请坐下。还有没有同学想说吗?曼芬,你来。生2:这里写了祥子在烈日和暴风雨下拉车,作者用了较大的篇幅描写了夏日的暴风雨,意图是借对暴风雨的描绘,衬托了祥子的痛苦生活,给人以感染。此时雨中艰难前行的祥子心里一定充满了屈辱和辛酸,但又十分地无奈。这一片段,对环境和人物行为形象细致的描绘,犹如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不由得使我们对那个“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的人力车夫心生悲悯。
师:说的好,能抓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以及人物动作描写来阅读,掌声鼓励,还有那位同学想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的?锦豪,你来说说看。
„„
【评析】
设计思路:《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在1936年推出的代表作,而小说的主题是揭露了旧社会剥削阶级对下层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同时提出了城市劳动人民如何争取解放的重要问题。年代的久远,主题的深刻,都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而且是长篇小说,学生难以把握到写作的重点,于是我特意选了《在烈日与暴雨下》这个片段作重点赏析,教学应从感性认识开始,根据直观性原理,播放这个片段的电影,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去感受,激起学习的兴趣。
点击智慧:课要有新鲜感,不能老是一副面孔,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语文教学如果采用图画、实物、幻灯、录音等教学手段,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途径让学生感知,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率。这个环节播放电影片段后,学生们非常踊跃,回答能够很快的抓住任务的语言、动作,还有环境描写来赏析,并且对主题也有一定的理解。
智慧启示: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他认识到直观教学的重要作用。人的感官既是知识的入口处,也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直观教学还能激起学生理解记忆并引起对学习问题探索的兴趣,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