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上册Unit 3 My friends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Unit 3 My friends教学设计
刘茹 教学内容:Unit 3 My friends(PartA Let’s talk)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He’s...What's her name?Her name is...2.能听、说、认读I have a new friend.A Chinese friend?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教学重点: 1.词汇:Chinese, friendly 2.Chinese, his的尾音
教学难点:1.词汇:Chinese, friendly 2.Chinese, his的尾音
教学准备:
1.几张明星的照片。2.John和他妈妈的图片。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教学过程:
1.Warm up(热身)
(1)教师播放歌曲《Friends》,学生一起唱。(2)日常口语会话展示,介绍你的朋友。2.新课
(1)教师先自我介绍My name's...,然后提问一名男生What's your name?该名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对大家说:His name is„ He is„教师问学生:
3.趣味操练
听音猜人。教师让猜迷的人到前面来,背对全班,然后让一位学生站起来用英语跟他说一句话。猜的学生要根据说话人的声音判断性别A boy? A girl?其他学生判断Yes或No。如果回答对了,全班同学再问:What's his/her name? 猜的学生要继续回答出说话人的姓名。全班同学用Yes.或No来判断对错。猜的学生规定有5次机会,如果回答5次还猜不出来,就算输了。4.Homework: 回家介绍你的朋友给你的爸爸妈妈。板书设计: Unit 3 My friends PartA Let’s talk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What’s her name? Her name is...
第二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3、开天辟地
(第一课时)
一
课前预热,七嘴八舌说成语
师:听说,我们班同学积累了很多成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你会说()天()地的成语吗?
二、导入
当我们眼望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大地时,心中一定会想“这天地是怎么来的?人类的祖先是怎么来的?”,其实古代的人也曾想过这些问题,于是编出了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关于人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神话叫“女娲造人”。传说在女娲造人之前,这个世界没有山,没有水,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鸟兽虫鱼,没有天,没有地,于是世间又流传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
(板题)13开天辟地。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辟”(书空).“辟”也是“开”的意思,所以“开天辟地”又说是“开辟天地”。多么有力量的题目呀,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播放动画。
四、学生自学课文
下面先请大家放声读课文
五、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2)检查句子是否通顺。(3)看来大家读得很棒。
六、分清脉络。
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那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想一想,《开天辟地》你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吗?也就是说哪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请同学默读课文,很快的找出来。(是的,这句话就概括了整个神话的主要内容。)(读)
但是有人说读书更高的本领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或几个词语。请同学认真地读成刚才那一句话,想一想你能读成什么词语?把这个词语圈出来。来,谁读出了什么词语?(板书:开辟天地
化生万物)哪几自然写盘古开辟天地?哪几自然段写盘古的身躯化生出万物的呢?
(孩子们,盘古在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是什么样子呢?为什么课文的开头用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呢?天地万物就是这样诞生的,你相信吗?(生回答)师:你看,这就是神话,但凡历史悠久的国家都有很多神话故事,中国也不例外。神话,他有丰富的想象,他有太多的不可思议,有太多的神奇。虽然我们都不相信,但却一直深受我们的喜欢。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前辈流传下来许多动人的神话,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故事被浓缩成了一个个成语,宛如文化长河中的一颗颗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你们也一定了解不少。如(补充)今天我们所了解的《开天辟地》仅仅是其中的一篇,这一篇课文就好象一部电视剧,有几集精彩剧情,先前同学们说出的含有天地的成语,和本课有很大联系,在本单元练习的读读背背中就有几个,练习中的一组成语就给我们描述了开天辟地的经过。出示 :(读)
七、作业
下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成语一起走进开天辟地这个神话,走进盘古,走进盘古开天辟地时的远古时代,去真正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作业:课后请同学先了解成语的意思,试着用上这组成语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描述出来。
第三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雾凇》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清新明快、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这是全文的重点。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雾凇》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结构清晰,首尾呼应,中心突出,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吉林雾凇的奇特魅力,第二自然段详细介绍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第三自然段写人们观赏雾凇及感受。【学情分析】
薛法根老师曾说过,教材必须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雾凇虽美,但对于我们南方的孩子来说,却离他们的生活实际都太过遥远。四年级的孩子虽然在朗读感悟理解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雾凇这种自然景观缺乏直观的认识,所以需要借助多媒体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展示,教材展现的是美丽的北国风光,更需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教学重难点】
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并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并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做手指操。(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我们一起来活动一下手指吧。)
2、感受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师:同学们,我们的手指锻炼灵活了,下面该来锻炼一下大脑了,老师考考你们,认识图上的景物吗?(出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图片)
3、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吉林雾凇被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其中吉林雾凇最为奇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吉林雾
凇的奇异景象。
4、板书课题: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与冰有关。你是如何记住“雾”字的?
二、初读课文。
过渡:雾凇,俗称树挂,它是如何形成的?又是什么样子的?请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生字词语,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当(dàng)年
闪烁(shuò)
模糊(hu)②指导读好长句。如: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2、整体感知课文 小组分段读、齐读
三、以读体会美
过渡:到了冬天,别的地方一片光秃秃的,毫无生机,但在吉林省的吉林市,那里却盛开着满树满枝的花朵,大家想去看一看吗?
1、播放雾凇美丽的风光图片
2、看图说话:你刚才看到了怎样的雾淞? 师: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出了雾凇非常著名?
3、领悟“奇观”
(1)齐读“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在读的时候突出了——闻名全国、奇观 出示: “观”的解释:
①看;②景象或样子;③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奇观”中的“观”指的是── “奇观”就是指()的景象。(2)让我们再次读出惊喜赞叹的语气。
4、课文是如何具体描写雾凇的?请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现雾凇美的词语。
5、交流体会
师:你觉得哪个词语把雾凇写得特别美?
你能不能把它读得美一些? 还有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美? “洁白晶莹”告诉我们雾凇的什么?
雾凇的奇在于它的美,还体现在它的多,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每一个枝头都挂满了,真是多。
是的,十里长堤,大约5000米,多么壮观啊!自由读读,怎样才能读出“壮观”?
6、以读悟情(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
7、读写训练 出示:
练习用以下词语描绘一处雪景:
洁白晶莹
缀满
美丽动人
千姿百态
三九严寒,雪花飞舞。一觉醒来,发现树枝上、屋顶上()了白雪,一朵朵()的雪花,像(),像(),(),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好一个()的世界。
三、指导写字
1、认真观察“雾”、“堤”两个生字。
2、交流识记方法。在书写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上来书写。
四、小结
1、第一自然段用总分的结构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雾凇的奇特美丽,能试着背诵出来吗?
2、这么奇特壮美的雾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设计:
23、雾凇
多
奇观
样子
颜色
2012年12月11日
第四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doc《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
《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能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其中一个说话。教学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感悟,以悟促读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激趣导入
1、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但是在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却有一种自然景观,以其“严冬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它是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它,像盎然的银花,晶莹闪烁;它,是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悠长;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它,如气势磅礴的落雪,装扮大地,点缀神州。江泽民主席还曾亲自为其题词呢!同学们想去看看吗?
这节课老师就要带领大家去松花江畔走走,去欣赏一下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
2、板书课题:雾凇。学生齐读,教师提醒“凇”的读音和写法。简介凇,凇:在地表或地面物体上,云雾或雨滴遇冷凝结成的冰晶。
3、围绕课题质疑。如:什么是雾凇?它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形成的?……
4、引入新课:让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中讲了哪些内容?
2、指名交流:雾凇的样子,雾凇的形成,人们对雾凇的赞美。
三、出示词语
四、出示长句子
五、精读第一段第三段
(一)欣赏雾凇(学习第一自然段)
1、色泽美。
①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雾凇有什么特点,找出关键词来读一读。
②交流:洁自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2、姿态美。
师:除了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它的姿态呢!赶快找一找(千姿百态)。
(1)出示不同姿态的雾凇图片学生欣赏,并为它取名,(慢、轻)谁能用“慢慢地”或“轻轻地”说一句话,体会它们的不同。
③指导朗读,读出“慢慢地、轻轻地”的感觉
5、小结: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三)赞美雾凇(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出示雾凇不同图片,配乐欣赏
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如何赞叹?(学生谈感想)
2、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自由读第3自然段。
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树,柳枝在一夜之间,报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样美丽。人们看到这样美丽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指导学生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四)配以音乐和雾凇图片,再读课文,选择最喜欢的段落背一背。
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雾凇确实是美丽壮观的,吉林雾凇争奇斗艳,独具魅力的风姿,是神州大地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令五洲四海慕名而来的无数中外宾朋匪夷所思的是:这闻名遐尔的自然奇观——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细细地找答案。
四、总结
本文作者用他优美的文笔,让我们领略了吉林雾凇的美
}奇观
千姿百态 前。在此过程中,我又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让学生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了雾凇的形成条件。最后,当大片的雾凇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出声。学生虽然没有见过雾凇,但通过本课的学习,雾凇的美已深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第二、课堂上的说话训练落到了实处。比如:欣赏完武松图片后,以“雾凇千姿百态……”为开头的说话训练,学生因为脑海中有了鲜明的形象,所以说起话来轻松自如。这让我想到许多次的语文课上,面对教师的说话训练或是小练笔,学生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无法交上满意答卷的现象,这其实应该是我们教师备课上的疏漏吧。
本课虽然整体效果良好,但仍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指导学生朗读上,感情不够到位,朗读效果欠佳。
第五篇:四年级《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珍珠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文精神,三篇课文《诚实与信任》、《珍珠鸟》、《九色鹿》都讲述了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文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课文的插图,着力表现了雏鸟对“我”的信赖,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学会用查字典、看图、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垂蔓 ”、“伏案”、“ 信赖”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雏鸟的外形特征及写作方法,初步感知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查字典、看图、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2、了解雏鸟的外形特征及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字典或词典。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自我介绍。
2、和同学们做“大西瓜小西瓜”的游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倾听及调动课堂气氛,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一、看图激趣,引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下午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小鸟朋友,看——(出示图片)。
2、你们认识它吗?猜一猜它为什么叫珍珠鸟?教师相机补充珍珠鸟的资料。
3、当代作家冯骥才把自己和珍珠鸟相处的生活情景写成了一篇动人的文章——《珍珠鸟》(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去认识珍珠鸟吧!
【设计意图:以图激趣,让学生直观感受珍珠鸟的样子,为后面学习珍珠鸟的外形特征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初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完成学习单。
2、小组合作学习。
分4人一小组讨论在完成学习单时存在的疑问。
3、全班交流。
(1)出示词语,生读,正音。
(2)出示长句,指导朗读。
(3)理解词语。
(4)指导写字。
4、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填空。(课件出示)
课文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________及在“我”的精心呵护下,由_______到______的过程,最后揭示了_______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引导自学”课型中的“围绕重点自学”及“交流自学情况”两个环节,利用学习单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同时培养学生的课堂合作意识;在理解词语时,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看图、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三、学习1-2自然段,感悟喜爱
1、师:我们刚刚初读了课文,已感受到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对珍珠鸟的喜欢,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2自然段,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欢?
2、师生交流,课件出示。
3、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1、2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紧扣“真好”二字,体会“真好”置于开头的好处;及时评价、鼓励学生,指导学生读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四、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征
1、过渡:这么惹人喜爱的珍珠鸟到底长什么样呢?请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请生找出描写珍珠鸟雏儿样子的语句。(课件出示)。
3、说说作者描写了珍珠鸟雏儿的哪些部位?你发现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4、再读一读这段文字,你还发现作者抓住珍珠鸟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5、教师总结,写法指导:作者之所以能把珍珠鸟写得这样生动不仅因为他抓住了珍珠鸟的颜色,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写,还源于他生活中对珍珠鸟的仔细观察。
6、齐读感悟。
7、学生仿说动物的外形。(出示图片)
8、片段欣赏。出示《美丽的丹顶鹤》片段,引导学生感悟描写动物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让学生看图说说动物的外形,同时回忆之前课文中对动物样子的描写,进行知识的迁移。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珍珠鸟的样子,体会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其实珍珠鸟是一种胆小、怕人的小动物,然而文中的这只雏儿却是那么的亲近人类,在珍珠鸟和“我”相处的过程中,它是如何一步一步“信赖”“我”的呢?而“我”又是怎么做的呢?课下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21、珍珠鸟
“我” 真好!鸟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搜集更多有关珍珠鸟的资料。
2、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并且能用上比喻句或拟人句。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