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教学要求
1、了解新中国十七年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等史实
2、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国等重要史实。
3、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认识到“课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4、树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的信念,树立勤奋学习、成人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
2、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3、过程与方法:中心问题分析
4、情感态度价值观建国后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学过程
导课:本课引言讲述了山西一个小山村通过办教育面貌焕然一新的事例,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拉开了新中国教育奠基工程的序幕,建立人民的教育事业;接着是解决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初具规模。
指导学生概括:新中国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拉开序幕的?人民政府是怎样让教育事业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什么背景下何时召开?有何重要决议?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是如何建立的?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教育方针?取得怎样的成果?
二、**中的教育
通过材料、图片让学生认识以下问题: “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
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过一些偏差。在“大跃进”的年代,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20世纪60年代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边缘。
三、教育的复兴
教师:文革结束后教育的蓬勃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教育探索道路成功的一段。
学生看书,结合对文革结束后对教育领域的认识理解,归纳中央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措施。
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
“文革”结束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深刻敏锐地认识到教育这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存危亡的重大问题的严重性,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的春天来到了!高考制度在“文革”期间被废除了十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教育界冲破重重障碍,在1977年冬天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广大教师精神振奋,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同时,教育界开始了全面恢复和整顿被“文革”搞乱了的教育秩序,学制的恢复与重建,使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针对中小学教材短缺和混乱不堪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指示要加强教材建设。教育部积极组织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这对于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国家规定了教师节,颁布了《教师法》,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高屋建瓴,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在其指引下,我国教育战线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法》、教育投资上、中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社会办学、“希望工程”等各领域进行改革,取得进展。4、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211工程”,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涌现了一批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
5、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1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小结
过去50年,是共和国教育事业在艰难曲折中发展的50年。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所赢得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的辉煌成就将永载史册。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豪情满怀。中华民族的未来是辉煌灿烂的,中国教育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我们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也可以用问题总结: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习题反馈: 见和评价手册
第二篇:当代中国教育发展
当代中国教育发展
一、建国初17年的教育历程
(一)1949年---1952年
(1)接管和改造旧学校,掌握学校的领导权
(2)改革旧学制、颁布新学制,实行全日制学校、干部学校、业余学校同时并举的“三轨制”,为工农特别是工农干部提供受教育的机会;(3〉所有设施都向工农劳动人民开门;
(3)清理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思想改造
(5)对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以便更切实际地为经济建设的需要服务。这一过程大致到1952年底结束。
(二〉1953年~1957年
1953年2月7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的闭幕式上,提出了今后三大任务:第一,要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第二,要学习苏联;第三,要在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反对官僚主义。
1.建设社会主义国民教育制度的原则。它强调学校的国家性、统一性、非宗教性、男女平权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2.教育目的。它规定培养全面发展的成员为教育的任务,实现这一任务最主要的途径则是掌握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的各科知识,并实现“门门五分”。
3.教学为主的思想。它强调智育的首要性,主张德育主要也是通过教学来进行的。同时它也就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材、课堂活动的主导作用。
(三〉1958年~1965年
1958年开始抛弃苏联的教育模式,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现中国人未来社会理想的教育模式。一场新的教育探索与变革开始了。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其要点是在一切学校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今后的办学方向是学校办工厂和农场,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办学校;走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实行党委领导下教育专门队伍和人民群众结合,学校内部和教工、学生群众结合。这些方针与当时“大跃进”的形势相配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浪潮。全国高校、中专校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迅猛增长。
1960批评“文教战线的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瞎指挥风”,集中研究了教育工作中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问题,强调通过调整建立完善的教学秩序,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压缩了学校规模和数量。至1963年,全国高校由1960年的1289所合并为407所,在校生由96万压缩至75万,中专由6225所载并为1355所,在校生由222.6万压缩至45.2万,中小学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第一,教育事业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既要克服学习苏联过程中一定程度的脱离实际、脱离生产、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缺点,又要纠正1958年以来发生的生产劳动、政治运动过多,以及伤害广大教师积极性的“左”的错误。
第二,应当有机地促进教学、生产、科学研究的三结合,这种结川合应以教学为主,必须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明确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基本形式,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起主要作用。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必须有所限制。
第三,办好学校,党组织要善于团结知识分子,建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的同志式的尊师爱生关系。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不应求高、求纯、求一律,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共产主义者。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要求。
二、“文革”十年(1966-1976年)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长达10年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教育革命是这场大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要夺取教育的领导权,派遣工人、农民和解放军进驻学校,领导学校;其次,认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对资产阶级的批判,文化要学习,但更要到工厂、农村、军营向工人、农民、解放军学习,要到社会革命实践中学习。再次,否定了以往教育整套的招生、„分配„„试图阻起如新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
文革中报道过许多“教育革命的典型”。这些经验概括起来表现为如下诸多个方面:(1)工人阶级的领导;(2)分散在农村学习;(3〉反对“智育第一”(4)半工半读,勤工俭学;
(5)以科研、生产带动教学的“三结合”体制(6)在社会运动中学习;(7〉没有明确的入学标准;(8)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9)建立工农教师队伍。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教育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整个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出现,开始恢复了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1978年恢复了高考制度,继而重新颁布了《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和《小学四十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这在总体上恢复了60年代初期的教育思想和基本措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路线,对外开放汲取了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推动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邓小平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此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针。80年代的中国教育改革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的。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核心的内容包括:
(1〉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一一地方化;
(2)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一一权力下放。这两条为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教育的多元化和真正办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1993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进步明确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简介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是由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发起,在民政部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于2006年3月30日正式挂牌运行。其宗旨为:向海内外广泛募集资金,重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亦支持一些地方解决在改革发展教育事业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其目标为:努力办成全国最好的基金会之一。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募集社会捐赠款物26.82亿元,开展“建设未来——中国建设银行资助贫困高中生成长计划”、“宏志教育推广专项基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吉利教育资助计划”等助学项目30个,资助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8.54万人次;开展“中国移动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室)”项目、“香港邵逸夫基金支持内地学校建设项目”、“汶川地震灾区学校重建项目”等助教项目312个,按照捐赠者的意愿支持各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共接受政府委托项目资金38.75亿元,开展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资助中西部地区县镇农村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10万人次;开展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奖励中西部地区品学兼优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万人次;开展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资助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教师6万人次;开展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润雨计划,资助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到校报到的路费和短期生活费21.19万人次,资助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幼儿教师1.4万人次,同时还资助解决一些地方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难或突发紧急事件;开展“台湾学生奖学金”和“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项目,奖励在内地高校就读的台湾、港澳及华侨学生4.08万人次。
从成立至今,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始终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灵活高效的特点,配合政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助学助教项目,切实做好教育领域拾遗补缺的工作。通过七年的努力,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工作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肯定,先后于2008年被民政部评为“4A级社会组织”并授予“中华慈善奖”,2010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3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第四篇:中国教育发展的意志
写在前面的话
这是一项凝聚党心民心的伟大事业!
这是一段谱就辉煌篇章的跨越征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事业步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举世瞩目的新成就。
这10年,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10年,中国教育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改革已经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跨越,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昂首迈进。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本报今起开辟“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述评”专栏,刊发系列述评文章,回眸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10年教育改革的不懈探索以及取得的宝贵经验,以激励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创造新的更大的成就。敬请读者关注。
教育,民生之基,强国之本。刚刚走过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10年,也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10年。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优先发展教育,着力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正以国家意志的形态强力奏响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强音。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5年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战略部署,并且首次将优先发展教育列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而今,在党的十八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让我们回望过去10年间中国教育面貌的深刻变化——
从基本实现“两基”到全面实现“两基”,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9.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2.4年,均超世界平均水平!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增长到2010年的26.5%,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数达到8200万,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梦想不再遥远!
10年时间,见证了中国政府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勇气、信心与智慧,也见证了中国教育发展的辉煌成就!
优先发展:
中国教育挺立潮头的时代选择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006年8月29日,中南海怀仁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中着重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
党的十六大召开的年份,正是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正实践着从第一步、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转身。不断深入,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这10年,中国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度明显加大。今天的中国,我们在为进入小康社会而欢欣鼓舞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当时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尤为鲜明。将优先发展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挺立潮头、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不二选择,是时代赋予的选择。
“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当时光老人的脚步行至2011年的初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中,再次强调优先发展教育。
加大投入、改革创新、保障有力,当时,进入全新发展时期的中国教育事业正谋划下一个10年的发展蓝图。教育优先发展,总能牵动共和国决策者的心,他们身体力行,为教育优先发展进行了最为生动的诠释和示范。
2010年6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是党中央总揽全局,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关键时刻,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2010年7月,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中国教育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向全党全国发出号召,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政府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大幅提升是教育优先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纲要提出“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硬目标,宣告着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实现4%的目标,此前已迈出了坚实的步履。2011年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工作;7月1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公布;5天后,国务院又召开全国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确保到2012年实现4%的目标进行系统部署。
在中央政府的率先垂范下,各级政府纷纷跟进:江西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安徽省2011年全省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超过25%。山东省和河南省的这一比例也超过了20%。2010年,青海全省教育经费达到94.92亿元,是过去10年总投入的两倍多„„回望来时路,10年发展,教育面貌翻天覆地!
改革创新:
教育发展稳步推进的必由之路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实现途径。10年间,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制定和出台的一项项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无不以改革创新为出发点和归宿。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与时俱进地抓住农村教育这一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强调加快教育改革发展;2010年6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全面改革创新;新近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未来5年教育改革发展做出部署和规划,关键词仍是“改革创新”。
进入新世纪,中国教育和步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经济一起,走到了改革的关键节点。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攻坚,都给我国这样一个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育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容忽视的挑战。关键领域的改革创新能否适应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求?区域教育发展能否进一步均衡以满足不同地区民众的教育需求?
不进则退!国家层面的教育改革策略将直接影响未来教育发展的走向。改革创新是发展思路,更是发展实践。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指引下,我国在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以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2006年至2010年,国家财政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在全国城乡建立免费义务教育制度,这是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形成了高等教育突出重点、带动整体的发展格局,这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公办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办学自主权全面依法落实,这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以政府投入为主,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这是教育投入体制的深刻变革„„
一项项改革力度空前,体现着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一个个创新举措前所未有,凝聚着全社会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智慧与力量。
2010年7月,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出台,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幕在神州大地全面拉开,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明确的二十字方针明确了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这个鼓舞人心的行动纲领,注定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要走一条行动为先、锐意改革的道路,从纲要出台之初便初现端倪。
2010年7月,国务院成立了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组长,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20个部门相关领导参加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立即开展工作;2010年8月,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2010年10月,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被分解为190项,由60个部门承担。
仅纲要颁布实施一年间,国务院和相关部门便出台100多个文件,初步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为了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本届政府启动实施的10项改革试点,经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按照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425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试点项目针对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为重点,实行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从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系统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也把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深深倾注其中。
促进公平:
教育民生共享共融的不懈探索
2012年9月7日,第28个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经过全党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全面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温家宝总理在大会讲话中指出,要适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
这看似朴素的目标凝聚的是几代中国教育工作者最深切的渴望——关于教育公平的渴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圆了期盼许久的三个梦:在全国城乡全面实施真正免费义务教育,1亿多名适龄儿童少年上学不花钱成为现实;建立健全国家助学制度,保证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断学业;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进入新世纪以来,促进教育公平,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更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到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公平都作为民生的重点被一次次凸显。2009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商国是时指出,实现教育公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让农村孩子也像城市孩子一样受到良好教育。
过去的10年间,从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理念,也支撑着我们在寻求教育公平的道路上不懈探索。教育公平的起点,从关注农村教育开始。
2003年召开的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做出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2005年底,国务院决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将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更加快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步伐。
广大农民群众高兴地说:“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凭借信息化走出大山的孩子们高兴地说:“大山再也挡不住知识了,我们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指引下,保障人民的受教育权利受到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以后,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的10年探索,充分彰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共建共享的执政追求和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全面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的逐步解决,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比例的不断提高,无不是向着教育公平迈进的坚实步伐。2011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签署,更是彰显了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
未来10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面对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党中央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以优先发展为先导,以促进公平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吹响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世纪号角。
一场深刻变革已在我国教育领域拉开大幕,一系列政策调整,无不以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为导向,无不瞄准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国家意志的强力推动下,中国教育事业必将迎来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第五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2013年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再次启动,请各学院广泛宣传,并组织学生到“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上了解详情并申请。具体网址:(进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点击网站上面的申请资助)。具体要求:没有得到过其他大额资助的困难生优先申请,如遇特殊情况另行沟通。
注意事项:申请前请上网仔细阅读《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助学计划实施暂行办法》,并填写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计划申请表
(一)、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计划申请表
(二)以及承诺书。并于3月25日前将申请表和承诺书交至大活306,逾期不再受理。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3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