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专题七
语文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创新
很高兴和大家聚集在这里交流学习,今天聊专题七 语文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创新(板书)其中有四个话题,先谈话题一
课堂组织管理行为的变化(板书)
话题一
课堂组织管理行为的变化
为了上好一节课,要让学生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维护课堂秩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第一流的教师用眼神,第二流的教师用语言,第三流的教师施以惩罚。教师课堂组织行为又有哪些内涵,其一,它是教师的一种行为方式,教师凭借语言、动作、身姿、表情等外显行为向学生传递信息与学生进行交流。一次,我踏着上课铃进教室,听到一个学生喊:老师来了,同学们的嬉笑声噶然而止,当我进教室时,那位同学刚跑回座位做好,我微笑着说:哪是老师来了,分明是猫来了吗,只有老鼠见了猫才跑呢!同学们在知错的过程中做好了上课的准备。在讲董存瑞炸碉堡一节时,教师应昂首挺胸表现出一种刚毅,这是一种身姿的体现,讲《买火柴的小姑娘》中融入悲伤,催人泪下的感受,眼神中自然流露出一种怜悯之情。其二,它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参与学生的组织,在课堂中如果是自己的学生还好组织一些,外出讲课一般用不熟悉的学生进行教学,那课前的组织就非常关键,可以和学生交流:你想知道什么?谈谈你对老师的印象,做游戏等。其三,它在情境中进行,受到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又扮演着多重角色。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政治家的素养,科学家的头脑,哲学家的严谨,演说家的口才,歌唱家的嗓音,诗人般的激情,童话大师的幻想,相声演员的幽默,舞蹈演员的身姿,企业家的管理。不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要从中发现美好的东西,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个符合学生的目标,带领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案例1】
有一次,数学老师王老师进教室上课,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大鼻子戴眼镜的人头肖像,这分明是他的漫画。这时班上发出了“咯咯”的笑声。王老师明白这是那个淘气、不用功、自尊心很强的“小画家”的杰作。他想一想,不慌不忙地对大家说;“这幅画画得不错,如果这位同学能把他的才能用到学习上,或用来帮助大家进步,那就更好了。今天我们上课正需要作图,现在我出一道几何题,大家在本子上练习,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做。”被叫到黑板上来的小画家自动擦去了人头像,跟大家紧张地按题意作图。显然,由于小画家平时不认真学习几何,他错误百出的几何图无法跟另一位同学的图媲美的。画完图之后,王老师请同学们评论谁对谁错,错在哪里。然后他只是严肃地对大家说:“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认真学习,练好几何作图的本领。”接着他仔细地讲解这道题,小画家内疚地和大家一起认真听讲和思考。从此,小画家开始用功都书,成绩很快上去了。
王老师教育之所以成功,是他运用鼓励和赞许,把画画和学习联系起来,叫小画家作图暗示擦人头像,请同学们点评几何图使他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这一连串带有创意的教学行为,给小画家留下了许多思维空间,促使他很快的改正了缺点,实现了学习目标。
对于课堂教学管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控制课堂,在每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先要求学生把注意力转向教师,并要他们安静地坐在位子上。就像在任何会议上一样,即便是成年人也有一些人在不停的闲聊,课堂里的学生也难免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们并不想制造混乱,只不过是借机满足他们的乐趣。这种时候,我一般不会提高嗓门,而是紧握双手站在那里,一言不发的注视着闹事者,这样我就避免了吼叫着要求他们保持安静,在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取得制止混乱的效果。再如当学生听课注意力分散时我们可以中断自己的讲课,用眼睛扫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便立即指向教学内容。当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时,不点名批评,以手示意,学生便会立即回到教学中来。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多用体态语来调节和控制,既能节省教学时间,也能保证教学的顺畅和圆满。
话题二
组织教学行为的创新
“教书”要看教师的智慧,“育人”要看教师的魅力。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既是教师智慧,也是教师魅力。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所以在组织教学时,要珍爱童心、珍视童趣。还一份童真,而不能让唯一标准来框定学生的思想,不给学生想象的余地。【案例2】
《坐井观天》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文中小鸟和青蛙围绕“天有多大”展开了争论。在我们看来,天的确无边无际,大的很,小鸟说的对,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无疑是错的。但是,如果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那就有错了。
教学中,老师提问: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学生有的说小鸟说的对,有的说青蛙说的对,还有的说他们说是都对。同学们有三种观点,教师若有所思,停顿片刻之后,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说:“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好。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就更好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生1胸有成竹地说,小鸟说的对,因为天确实很大。学生2迫不及待的说,青蛙说得对,因为他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他说的是实话,也没错。学生3按耐不住的说,他们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应该都对。教师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说:“好!几位同学都谈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说得都有道理。大家再想想,假如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到什么,说些什么?大家讨论讨论,看谁想得好,说得棒。”
在这一案例中,学生是智慧潜能能激发出来是以教师珍爱童心、珍视童趣、尊重学生的发现为前提的。我们更应从这位教师的“匠心独运”中感到鼓舞,受到启迪。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育机智,往往会化干戈为玉帛,让课堂充满温馨、和谐的气氛。【案例3】
有位教师在教《游园不值》时,正讲到“小扣柴门久不开”,忽然,“砰”的一声,一位迟到的学生推门而入,急急忙忙地坐到座位上。老师话题一转,向学生发出提问:“小扣柴门久不开’,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而不‘猛扣’呢?”大家讨论了一番,都说‘小扣’说明诗人有礼貌。这时,老师走到迟到的学生身边,弯下腰轻声问他:“你说是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呢”他脸红了,大家也笑了起来。
当偶发事件出现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掌舵人,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包含的积极意义,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案例4】
刘老师刚接过一个差班。上第一堂课,她把手伸到粉笔盒里掏粉笔,突然触摸到一个冷冰冰软绵绵的东西,吓得她尖叫一声。大家一看,原来是一条中指大小的冬眠水蛇,在倾倒的粉笔盒边蠕动。全班哄堂大笑。刘老师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待笑声稀疏了,她带着余悸平缓地说:“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有一份大家赠送的图书礼物,比如给王老师的灰老鼠,给郑老师的大王峰……而我呢,你们送了条小蛇。”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摸着它,着实吓了我一跳。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行,至少他挺勇敢,有一定的捕蛇经验…...”这时,外号叫“踏踏跳”的男生“扑哧”一声,嘴凑到同桌“卷毛”的耳根:“老师在表扬你呢。” “卷毛”不自在地摇了摇头。他原以为这节课像以往一样有戏看了,没料到老师还表扬了自己,这是他五年级以来第一次受表扬,可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呆呆地听刘老师讲有关蛇的小常识、有关写蛇的文章……第二天早晨,刘老师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她意外地看到,讲台的粉笔盒上插着一束野菊花,在射进教室里的阳光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教室里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扑闪扑闪地……从此这个班变了,变成了全校的先进班。变得原因,就在于刘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因势利导,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
话题三
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
教师在组织班级活动或安排某件事情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
【案例5】
由于班容量的增大,给学生排座位成了大难事。每到开学前,我总是接二连三地收到领导、同事、亲戚朋友打的招呼,要求我在排座位时给班上某某学生以特别照顾。面对每年都有近一半学生家长托人说情的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真是一筹莫展。尽管每年排座位时,我都绞尽脑汁,但效果总是顾此失彼,不尽如人意,而且还惹得学生和家长颇有微词。
开学第一天,按照惯例,下午我要给学生排座位。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教室的气氛有些异样,同学们一个个都做得端端正正的,每个人的目光都似乎蕴藏着很多兴奋。看到学生如此尽然有序,我本来抑郁的心情一下子明快起来。我环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说:“现在,老师给大家排座位……”话还没说完,班长举起了手:“老师,同学们有个请求,请老师允许我们自己来排座位,行吗?”我说:“同学们,排座位要有一定的规则,你们的规则是什么呢?”班长一下子拿出了他们制定好的方案:
一、要照顾眼睛近视的同学。
二、要考虑到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吃力的学生排在一起,有利于结成“一帮一”的对子。
三、男女生搭配,可以让男生注意讲究卫生。
四、让开朗的和内向的坐在一起,好动的和好静的坐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
五、没有特殊情况,按个子高矮来排。每一周大组之间轮换一次。
听着同学们的方案,我不禁有些惭愧。说实在的,这些细小的问题我平时还真是没有注意到。同时,欣慰的看到学生们考虑得真是相当周全,我心中的疑虑荡然无存了。
于是,这一次的座位就按照大家的意思由同学们自己排定了。最后,我又不失时机地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家长对座位提出异议或要求特殊照顾怎么办呢?”
同学们说:“那有什么难办的,如果家长们能说出正当理由,并征得全班同学的同意,随时可以调整呀,如果理由不充分,不管谁说都不行!”
看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看着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排座位,这个棘手、敏感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孩子们,谢谢!”
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目标的制定者、程序的设计者、情境的创设者、讨论的参与者、协调者、鼓励着和评价者。因此,合作学习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能否给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正确的定位。合作学习时,给学生及时指导,提出一些合作要求,如指导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步骤,明确合作的游戏规则,诸如有尊重别人,不随便打断别人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控制自己的情绪等。这样,有助于学生顺利开展合作,达到预期合作效果。合作学习时教师加入某些小组的交流中,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有利于调控合作进程,辅导学生正常开展交流。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能为合作而合作,不能为创造一种学习的形式而丢失了学习内容与目的本身,请看下面不成功的合作学习案例 【案例6】
徒具形式的口语交际课《买文具》合作学习案例 课堂上,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复述录像内容后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表演去超市“买文具”。教师的本意是创设一个模拟情境,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a组的几名学生忙于争论谁扮演什么角色,闹得面红耳赤,直至教师喊停也未开始练习;b组的几名“顾客”抢着“购物”,“营业员”正大声呵斥;c组两名学生正站着练习,而另两名学生却正嬉笑着,在谈着其他的话题„„而那位年轻教师站在讲台那儿,显得并不着急。整个课堂热闹而嘈杂,各种声响此起彼伏。结果,当教师组织学生全班性小组交流时,被教师叫上台的几名学生却只是楞在那儿。小组合作表演成了没有实效的形式!
案例中,合作学习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其原因在于:①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缺乏有效地操作策略,没有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②学生不会交流,没有“规则”意识。③学生既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不会倾听别人的诉说并积极响应。
在什么下运用合作学习就比较恰当。第一,当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当遇到了学生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是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可以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总之,合作学习的运用要考虑具体的学习内容及学生的具体特点,不能千篇一律。
【案例7】
成功的合作学习:《鲸》教学案例 教师首先范读课文,让同学们思考课文中讲了那些有关鲸的知识,然后各合作小组开始进行讨论学习。
首先,这位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这也是本篇课文的第一个知识点:“鲸有多大?”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她将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切块分割。每个小组任选3名学生,让他们分别用数字、通过对比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位教师之所以如此设计这一段的教学,主要是考虑到要针对各小组中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由易到难,让他们既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又认识到这样写的好处。这样,差、中、优三类学生尽其所能,各有所获。在老师总结时,所有的学生对这段内容都已了如指掌。
其次,这位教师还根据教材的难易情况,进一步设计合作学习的讨论题。而且,在设计问题时,还充分注意到所设计问题的开放性。“鲸是哺乳动物”这一知识点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由老师讲解。而以下关于鲸怎样吃食、怎样呼吸、怎样睡觉和生长的情况,则是围绕鲸的生活习性来写的,这四个方面在写法上有相近之处,所以这位教师又将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分割:
⑴ 鲸用什么呼吸?说明了什么?鲸怎么呼吸? ⑵ 鲸主要吃什么食物?鲸怎样吃食? ⑶ 鲸的生长情况怎样? ⑷ 鲸怎样睡觉?
以上设计,针对各合作小组学生的特点提出,让优生做较难的题目,差生做最容易的题目。然后组成“专家组”讨论,每个学生都将自己分到的题目得出正确答案后回原组交流。这样,小组的所有成员就有机会掌握全部内容。在“专家组”讨论时,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为最后的课堂小结和课后分类辅导收集信息。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高潮时可以组织角色表演推波助澜。讲解一个词语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做做动作;讲一段对话,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演。用模拟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里扮演角色,有助于消化知识,加深理解。
【案例8】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讲《草》时,提问:小朋友们,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草》被给妈妈听?同学们都想背。好,现在我当你的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到家里该怎么说。生1: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您听听好吗?(生背)
师:女儿真棒!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听?,现在我当你的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2:哥哥,我背一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师:哪一首?生:《草》师:这首诗我也学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师: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师:哦,都有个白字,我搞错了,还是弟弟记心好。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奶奶听?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3: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生:《草》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哇!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到第二年又张出了新芽。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生:这句话就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窟窿? 生:是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师:看我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那有钱上学啊!
这个教学高潮形成由易到难的三个层次,全面检查了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欢乐地氛围中进行,很耐人寻味。
话题四 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创新 有人说:“教师的一句话,能扼杀一个天才,也可能扶起一个伟人。【案例9】
例如,一名平时不敢回答问题的女学生,突然举起了手,老师高兴地让她发言,可是这位学生在站起来后,一紧张,什么都忘了,急得哭了起来。老师立即批评她,“不会就不要举手”。女学生只好委屈的坐下。这样面对学生的失误或错误,教师采取的不是宽容而是严厉的训斥,还会有这位学生的第二次发言和成功吗?肯定不会有了。要使学生发展,只有宽容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换一种方式评价,我们可以鼓励她说:“你能主动回答问题,非常好。尽管这一次没回答好,我相信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在随后的提问中,我们再多次通过目光暗示或鼓励这名学生大胆发言,这位学生一定会成功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并赢得同学们的掌声。
对于学生,他们在胆量、语音、表达上都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吹毛求疵,而应细心呵护学生幼稚、脆弱的心。如在朗读课文中,学生经常有添字、减字的现象。当他们出现了这种现象,我们要说:“不要紧,第一次读错是正常的。”第二遍还错,我们要说:“这遍没读好,还有第三遍,第四遍。”其中要不断鼓励:“别紧张,慢点儿。”“大家都在耐心地听呢!”一直到学生读对时,我们再说:“了不起,你成功了!”
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灵魂。【案例10】
在一次预考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教语文的张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一分吧!就一分。求您了”张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我可以把你的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一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一分不能白借,要换利息的,借1分还10分,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借了。”男生咬了咬牙说:“我借。”结果,在后一次段考中,他语文得了91分,都掉10分,净剩81分。
张老师是一个教育的高利贷者,她通过大胆的借贷,使学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语言的首选。【案例11】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一次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文中写到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位学生朗诵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是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的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又读了一遍,这次不出了效果。教师一句令人俊不禁的风趣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了巧妙的评价,这显然要比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读要高明。
这样的幽默评价能融洽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中得以发展。
我们要让学生做“真人”,首先自已做“真人”。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评价学生应做到: 1.评价要“发自内心”
我们要满怀真情来对待学生、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才会感动学生。缺乏针对性的表扬,如:“不错”“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形式的表扬没有针对性,不如:“你读对了”“你都认识了”“你记字可真快,有什么窍门吗?”“除了一个字外,其他的都很准确”“你读得很认真”“你学得真用心”等这种有针对性的表扬让学生有学习的方向、识字的榜样。同样,盲目的批评也不可取。应鼓励学生改正不足,如“你读得都很准确,就是声音小了点儿,再试一次,大点声”等等
2.评价要“准确公正”
我们的评价要准确、公正,要有针对性,不要流于形式而使学生茫然,不要给学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不要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怀疑态度,从而对我们产生信任危机。例如:我们许诺奖给学生的物品,就一定要兑现;又如课上我们既然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提问,那么就应真正给学生发言提问的机会,不应该挑三拣
四、说三道四,过多地限制学生,即使出现一些意外的或荒唐的回答或做法,也应该宽容学生,不应该指为大相径庭、大逆不道;不要把课堂当做虚假的演戏,而应把课堂看做真实的生活;也不要说些实现不了的话或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如“如果你有机会到我们学校去,我带你去看看那里的景色”等等。
3.评价要尊重学生
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学生以后自己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例如:在阅读《捞月亮》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问孩子们“猴子捞月亮的做法好不好?”当孩子们说不好时,我高兴地评价:“对,小猴子的这个办法不好,遇到事情不动脑筋,我们可不能像他们那样。”孩子们边听边点头,这时还有小手举起,我赶紧让他站起来说:“小猴子的办法好,他很勇敢,敢自己动手去做。”听他说完,我马上带头鼓掌,并给予这样的评价:“这位小朋友说的棒极了!小猴子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阅读教学评价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埃利奥特说:“真正的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固定的标准,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天敌”。因此,我们的评价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面向全人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民基本素质的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也在于此。
第二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也是课程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搞好课堂教学评价,对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乃至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使新课程的改革目标真正得以落实。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通过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体育》,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到:课堂中的评价的确很重要。但怎样的评价才是有效的,怎样的评价才能是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知识,并能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体育》为我轻轻撩开了这一问题的面纱,明白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去做
一、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的整合,是新课程根据现代人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教学评价中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学科,其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同时,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造就人格的主要方面,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木,不仅强调学科的价值,更要强调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课程整合”、“合作教学”、“行动研究”等新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新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观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一起成为新课程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引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积习已久的教学习惯,冲破“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陈规,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运用“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形式由单一转变为多样,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由预设和封闭走向生成和开放,并促使学生由单向思维转化为多向发散性思维,实现对课程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上,第一,要关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否对学生表现出热情与宽容,是否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是否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都能大胆发言,提出问题,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第二,要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中心,能否从自己思想或教学预设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想或生成的目标上来。第三,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的需要。在“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中,设置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和拓展性,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其结果是,学生虽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却不能深刻领悟知识所蕴藏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更不能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人生发展的整体关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推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学生的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培养。因此,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当代课程论强调对学生应该是激励性评价、赏识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一定是以对学生真诚的爱(特别是对暂时处于落后状态学生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励性的信息发布为基本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以激励和赞许,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通过新评价方法的实施,重建课堂教学文化,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平等,从封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也是课程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搞好课堂教学评价,对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乃至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使新课程的改革目标真正得以落实。
一、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的整合,是新课程根据现代人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教学评价中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学科,其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同时,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造就人格的主要方面,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木,不仅强调学科的价值,更要强调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课程整合”、“合作教学”、“行动研究”等新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新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观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一起成为新课程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引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积习已久的教学习惯,冲破“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陈规,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运用“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形式由单一转变为多样,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由预设和封闭走向生成和开放,并促使学生由单向思维转化为多向发散性思维,实现对课程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上,第一,要关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否对学生表现出热情与宽容,是否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是否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都能大胆发言,提出问题,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第二,要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中心,能否从自己思想或教学预设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想或生成的目标上来。第三,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的需要。在“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中,设置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和拓展性,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其结果是,学生虽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却不能深刻领悟知识所蕴藏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更不能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人生发展的整体关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推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学生的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培养。因此,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当代课程论强调对学生应该是激励性评价、赏识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一定是以对学生真诚的爱(特别是对暂时处于落后状态学生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励性的信息发布为基本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以激励和赞许,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通过新评价方法的实施,重建课堂教学文化,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平等,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科走向学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预设走向生成,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生命涌动的课堂出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智慧、教学风格的综合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的视角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以此建立新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
总之,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把课标学习与《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语文》的理论结合起来;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作品,把理解课文的权利放心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品位和思索。
闭走向开放,从学科走向学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预设走向生成,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生命涌动的课堂出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智慧、教学风格的综合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的视角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以此建立新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
总之,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把课标学习与《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体育》的理论结合起来;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作品,把理解运动的权利放心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品位和思索。
第三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研修日志)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数学 专题一 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的创新 话题二
数学教学目标的整合与教学行为的创新
学习完本节内容,本人认识到在对数学课程目标的理解上,我们应当清楚数学课程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数学思想方法,还要更多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要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知识、能力的学习;知识能力的学习要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总之,我们要在数学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那么怎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表达、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技能。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起来就会非常轻松。新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材料与环境,为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提供了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在熟悉的生活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新教材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2、富有儿童情趣,在童话故事中感受数学的美“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身难忘。
3、猜一猜,在探索中发现数学的奥秘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教材编排了一些数学游戏。
4、学具操作,在动手动脑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实验,可以让学生动手动脑,促使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记住学习内容。
5、培养竞争意识,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儿童的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课本就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教师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把全部精力和热情倾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一定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教师还应当了解到,孩子们眼里的数学与成人眼里的数学是不一样的。因此,学生们可能有许多“怪”想法,这些想法体现了孩子们可贵的思维。如果教师能够欣赏孩子们的想法,不但能启发他们的智慧,还能保护好他们后续学习的动力。这是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的。
谢桂兰
2011年11月28日
第四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语文》的学习心得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语文》的学习心得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全面、广泛、深入地展开,如今课程改革从课程理论到课程标准,从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从课程管理到课程评价,都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课程评价改革既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改革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也是课程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搞好课堂教学评价,对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乃至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使新课程的改革目标真正得以落实。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评价是动态的,它要根据每一时期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而不断的变化。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标准,面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应该评什么,怎样评,如何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程改革的导航器、助推器,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评价引导教师主动接受新课程理念、自觉改革课堂教学,重建课堂教学文化等,都是需要探讨的新问题。本文仅就新课程下
一、关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和资源,课堂上,教师只是依据教材传授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教学资源由单一转向多元。教师在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时,要多方面地开发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教材是一资源,也是最基本的资源。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和思想状况也是一种资源。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手段也是一种资源。教师的知识储备、各种相关的信息,等等,都是教学资源。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因此,在课堂评价时要关注教师在教学时,是单纯教教材,还是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
二、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的整合,是新课程根据现代人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教学评价中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学科,其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同时,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造就人格的主要方面,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木,不仅强调学科的价值,更要强调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程。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关注教师对章节知识的理解是否深透,能否抓住重点、难点及各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之为学生所理解、掌握。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一些教师忽视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倾向。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要做到既实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目的,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反对单纯地强调教学形式的变化而不追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片面做法。要关注教师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是否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不搞生硬的思想教育,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课程统整”、“合作教学”、“行动研究”等新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新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观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一起成为新课程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引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积习已久的教学习惯,冲破“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陈规,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运用“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形式由单一转变为多样,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由预设和封闭走向生成和开放,并促使学生由单向思维转化为多向发散性思维,实现对课程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上,第一,要关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否对学生表现出热情与宽容,是否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是否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都能大胆发言,提出问题,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第二,要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中心,能否从自己思想或教学预设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想或生成的目标上来。第三,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的需要。在“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中,设置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和拓展性,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通过“讨论”、“合作”、“探究”
等方式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其结果是,学生虽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却不能深刻领悟知识所蕴藏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更不能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人生发展的整体关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推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学生的新意识、创新思
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培养。因此,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一,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体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是否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的全过程。第二,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学生之间是否有良好的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否有较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第三,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是否主动、积极地思考。第四,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是否有愉悦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第五,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成状态。学生是否能生成预设内容,是否能自主地生成非预设内容,得到意外的收获。
五、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当代课程论强调对学生应该是激励性评价、赏识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一定是以对学生真诚的爱(特别是对暂时处于落后状态学生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励性的信息发布为基本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以激励和赞许,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智慧、教学风格的综合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的视角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以此建立新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通过新评价方法的实施,引导教师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理论,重建课堂教学文化,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平等,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科走向学生,从单一走向多元,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创新3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1.对教师发展的实质性要素的认识
2.教师发展因素的研究(P1-3)
3.教学行为的特征与涵义(P4-6)
4.结合案例片段分析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行为的反思?(P8)
5.试述数学的文化价值(补充材料)
6.谈谈对数学观的基本认识(补充材料)
7.结合自己的认识谈数学的特点
8.中学数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P)
9.试述数学美的基本特征及在教学中的渗透(P) 10.大众数学的思想(P24-31)
11.结合课例分析数学教学改革的实施(P)
12.结合案例谈谈你对数学学习的认识(P)
13.让学生为自己的数学学习做主(P32-34)
14.数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呈现和探究(P36-40)
15.如何建立重在促进发展的评价(P41-45)
16.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树立合理的数学教材观(P47和补充的PPT) 17.如何利用学生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P49)
18.教师的实践性知识(P57)
19.结合课例分析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PPT)
20.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多媒体及CAI课件运用的度(书上和PPT上,并结合自己的认识)
21.如何关注数学教学过程中资源的创生(P68)
22.结合案例试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穿启发式教学思想?(PPT)
23.对讲授教学行为的认识、设计与实施(P79) 24.对话教学的认识及实施策略(P90)
25.数学活动教学的涵义、特点设计与实施(P102)
26.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计与实施(P118)
27.结合一堂新授课分析课堂教学目标和过程的设计(P126) 28.课堂教学中激励与强化的方法(P 136)
29.如何搞好数学课堂行为评价(P142)
30.结合《位置的确定》、《分类讨论思想》的课例及数学评课的几个视角,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PPT)
Email:tysyhls@163.com
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