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课堂行为创新小学语文4
【转载】《新课程课堂行为创新---小学语文》4
专题四 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 话题二 把理解文本的权利还给学生 1.维护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言说”权
以往的阅读教学,学生其实是很少有机会“阅读”的,即使有“阅读”,学生面对的往往也不是课文本身,而主要是“揣摩”(印证、接受)教材编撰者(实际上主要是教参)对课文的“分析”以及“思考和练习”的答案。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提倡要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用他们自己的眼去触及、自己的心去抚摩作品,使他们在阅读中去学习阅读。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赋予学生“倾听”与“言说”作品的权利。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言说”权利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阶段目标”(3~4年级)中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理念和要求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维护学生的“言说”权,指导、帮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交流和对话。
以往,学生几乎没有(其实教师也没有被自觉赋予)自由阐释、自主评价的机会和权利。我们以往的阅读教学,学生的主要责任是“听记”教师(实际上主要是教参)的“分析”和“思考和练习”的答案;或者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用学生的笔和口,来“复述”那些“分析”和答案。好的情况下,学生至多是对“分析”和答案有所“理解”、“体会”。换句话说,是重复、模仿他人(教材编撰者、教参、教师)的阅读,学生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在阅读中他们不能“言说”、也不允许他们“言说”。而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扭转和拓展的。
2.把与文本对话的权利还给学生
对话型语文教学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学生的自我对话来达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的目的。这四种对话方式不是截然分开、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统一的整体,其中以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主体与核心。对话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对话方式,就是师生与作为文本的语文教材(包括其他阅读材料)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作为对话的一方,从自身的期待视野出发,深入体验文本,展开想像与联想,与文本蕴含的空白与未定点对话,达成视界的融合。其中,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主体与核心,教师引导学生在获得文本意义的同时,达到一种自我理解,建构起自我主体。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主体的相互对话、交流而建构起来的,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的第三生成物。有人认为,阅读活动的过程是文章意义的不断创造的过程,正是在这生生不息的阅读创造过程中,不同的读者总是以自己富于个性、时代性的创造性理解,赋予文章以全新的意义和阐释,从而使文章的意义得到不断的开拓和建构,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可见,文本意义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即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产生并不断更新的。可以认为,文本就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蕴含着无限可能的独特的话语视界。它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渴求被理解,它向读者发出热情的邀请,召唤着读者对其空白进行填充与建构。它不断地向读者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读者则以其自身丰富的期待视野,主动地去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积极地应答文本的召唤,在这种问答与对话中,在相互质疑、反驳、肯定、否定、赞许、批评、补充、延伸中,读者的视界与文本蕴含的视界不断融合,文本的意义便生成了。
对话是读者与文本视界融合的过程,只有当相对活跃的阅读主体发挥其能动作用,深入体验作品,完全敞开情怀时,文本才渐次为其开放,他才能进入文本的深层世界,获得深层理解。因此,体验成为读者与文本对话的一种方式。
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主动的体验,文本的意义也正是在读者体验的过程中生成的。在语文教学中,读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应在体验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感悟作品,深入作品的情感、意义世界,体会文章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领悟作品的深刻主题和意义,从而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理解。
有些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是深入到教材中与文本对话,而只是从教学参考书中拿取他人既定的、教条的答案,照宣给学生,或者受阅读提示的“毒害”很深,限制学生的想像空间,剥夺了学生与作品对话的权利。
有的语文教师虽然也与教材对话,但他牢牢霸占着解读文本的话语权,以他自己与作品对话的体验和结论代替了学生与作品对话的感悟和体验。在教学中,往往以“教师”的权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并认为他的理解是惟一正确的阐释,把学生的思路千方百计地引向他的思路,这同样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权利。
有的语文教师认为作者一旦写出了作品,就赋予了作品意义,所以将作者的原意看做衡量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的客观标准。于是,在教学中较多地强调学生如何发现和“正确”领悟作品的“原意”,而剥夺了学生作为读者所具有的创造性想像和自由联想的权利。
有的语文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能力,认为学生思想文化修养水平有限,不能够理解作品。因此,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解分析,惟恐讲得不够深入、透彻,从字词的分析、重点段落的剖析到文章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的诠释,方方面面都讲到,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亲自接触、体验、感悟作品,何来与作品的对话?何来个性化见解与创造性阅读? 对教师而言,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对话权还给学生,就要深入体验文本,在备课与上课的过程中,应当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用心去体味文本、质疑文本、解读文本,用自己的脑子真正地感悟、理解作品,建构起倾注着自己情感与体验的意义世界,而不是以教参的结论代替自身的阅读与思考。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作品,把理解课文的权利放心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品味和思索。只有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他们以启迪,引导他们深入文本世界,达成与文本世界的融合。
3.利用“空白”,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像
教师要善于利用作品留下的“空白”,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像,与作品展开对话。如小学语文中《狼与小羊》一文,结尾写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课文留下了这一空白,一贯的答案是狼把小羊吃掉了。然而一位教师却不拘泥于此,他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一个小女孩说:“狼用力过猛,掉到河里淹死了,小羊得救了。”这种善良的、富有想像力的答案,闪烁着动人的光辉。对文本“空白”的创造性利用有各种方式,有从情节发展处着眼的,有从上下文、句子间的关系推测的、有从多元性结局设想的。
【案例2】
教学《少年闰土》一课,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概括出闰土的人物特点后,针对“我”的外貌,课文中只字未提。这一“空白”设计了如下训练:闰土年少、健康、天真活泼,形象非常可爱。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你们能不能根据“我”的生活经历来想像一下“我”会是怎样的形象?学生纷纷推想“我”的形象。有的说:“我”是一个脸色苍白,头戴一顶瓜皮帽,身上穿一件丝绸小马褂的小少爷;有的说:“我”的身体一定不很好,来一阵风说不定就会被吹倒,因为“我”整天呆在高墙大院中,连门都不出;还有的说:“我”整天呆在高墙大院中,连门都不出,所以脸又白又嫩,整天不干活,肚子一定是大的。显然,经过这一填补处理以后,学生无论对文章的内在的逻辑和审美价值的认识,还是在语文能力提高等方面,都是“填补”之前所不可比的。
如《白杨》一课中的第十六自然段有三个“知道”,蕴含着相对应的三个“不知道”,而孩子的这几个不知道,正是爸爸(边疆建设者)想让孩子知道的。这一自然段是开启从“物”(白杨特点)到“人”(边疆建设者)的一把钥匙。1995年李明新在全国阅读教学观摩会上执教这一课,他让学生读一句“只知道”的句子,讨论孩子不知道的内容;在三次读“只知道”和三次讨论孩子“不知道”以后,告诉学生,孩子不知道的,正是孩子爸爸要告诉他们的;再接下来,李老师要同学再读课文,想想孩子的爸爸要告诉孩子什么;最后,李老师问同学,你理解孩子爸爸的心了吗?此时,文章的思想感情已经深深打动了孩子。
4.转换视角,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真正的理解不是对作者原意的复制与再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种开放的“召唤式”结构,其蕴含的空白本身就具有多解性。每一个读者的生活经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各不相同的,并且阅读时读者都是站在自己特定的立场上,以特定的视角去理解和阐释文本,因此对文本理解的多样性是必然的。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并认可学生合理的个性化见解,允许他们有不同于教师和教参的理解,允许他们有多义性的理解与阐释,不拘泥于作者的创作原意。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不拘泥于答案的惟一性,教师要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解读。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另一方面又不能一味地迁就不合理的见解,要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观点,否则就谈不上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思想了。
【案例3】
令人赞叹的案例:鸟儿没学会,凤凰有责任王燕骅:《现代小学阅读教学》,语文出版社,2003年
有一次,我在广西南宁借班教学《群鸟学艺》一课,学完课文以后,我请孩子们谈谈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发言的孩子都从课文的重点句着眼,站在群鸟的角度谈了体会。比如,学本领要有始有终、不要怕苦、怕累,等等,发言面广,说法各异。我十分满意。正在我打算收网结课时,有位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边举手边喊:“还有,还有。”出于对孩子的尊重,我便请他做补充发言,没想到他语出惊人,完全超乎我备课时的设想,他说:“许多鸟儿没有学会搭窝,凤凰也有责任的。”(此时,有好几个孩子在座位上点头,并“嗳,嗳”地应和)面对突如其来的情景,我的脑子飞快地转着,试图尽快做出合适的反馈。可是,尚未等我开口,他又接着说:“鸟儿们飞走的时候,凤凰为什么不把他们叫住?所以,我觉得学本领应该找个责任心强一点的老师。”
“哗——”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听课的老师自发地鼓起掌来——老师们为他的精彩发言,更为他的创新思维喝彩。
这雷动似的掌声,也许会一直留在孩子的心里,成为永远的鼓励!此案例是笔者的亲身经历,从这个角度去审视那个从课文中发现道理的孩子,还是第一回遇到。是啊,如果问题的答案只能是惟一的,那么,学习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那个孩子的发言,是学生创造潜能的极好证明!在欣喜之余,也让人感慨无限:的确,作为一个老师,教人学本领,教了半天只教会了一人,多数人半途而废、没有学成,他(她)能称得上好老师吗?老师会没有责任吗?多么独特、深刻的见解!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珍视他们的异见、创见,是处理好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前提和关键。
【案例4】
“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
我曾经听过一堂《乌鸦喝水》(人教版第二册)的公开课,其中一个片段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天的课堂上,小朋友们在教师的启发下,绝大部分都形成了“乌鸦真聪明,它通过往瓶子里投小石子,终于喝到了水”的共识!可惟有一位学生站起来提出了异议——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我定睛一看:那是一个胖胖的小男生,稚气的脸上满是执著。一语惊人,听课的教师也都在下面低声交谈。那位上课老师显得有些惊惶失措,她问孩子:“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石子会把水淹没!”孩子忽闪着大眼睛认真地回答。教室里静得出奇,我也是满腹狐疑,但我更感兴趣的是想知道老师怎么来解决这突如其来的异议。“石子怎么会淹没水呢?连最起码的科学常识都不知道,以后回答问题前一定要多动动脑筋,希望其他小朋友们也要注意!”老师显然有些发怒了。在学生们的齐声“知道了”中,那孩子刚想张开的嘴又闭上了,默默地坐了下去,沮丧的神色中仍旧透出一丝不服。
课后,有几位老师饶有兴趣地找到那位小男孩,向他请教“乌鸦为何不一定能喝到水”的原因。开始他十分胆怯,不信任地看着大家。经过再三的鼓励,他终于道出了原委:“昨天我和××玩的时候,我们往瓶子里扔石子,他的瓶里装的水多,投进石子后,水满到了瓶口;而我的瓶里装的水少,石子反而把水淹没了。只有当瓶里有大半瓶水的时候,乌鸦才能喝到水。而书中只说瓶子里的水也不多,若是小半瓶,甚至更少的话,乌鸦就喝不到水了。”听了他的话,大家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有位老师摸着他圆圆的小脑袋,由衷地赞道:“今天你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谢谢你,小老师!”孩子一愣,而后自豪地笑了,神采中多了一份自信。
“乌鸦„不一定‟喝得到水”这句话是否正确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它充分表现了那位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能在游戏中做个有心人,得出结论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更是一种求实的科学品质。此外,他在课堂上还对课文咬文嚼字,紧紧抓住了“也不多”这个词,并将它作为乌鸦“不一定”喝得到水这一结论的依据。这都是值得我们去赞扬的精神和品质。可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为了完成自己事先写好的教案,为了自己的上课思路不被打断,一句富有诗意的“石子把水淹没了”被老师视为不懂常识,还成了教育其他学生的“反面教材”。老师那轻轻的一句话,不仅把一个极富创造性的见解扼杀了,同时还可能扼杀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好在,另一位老师适时地鼓励了那位学生,使那位学生“自豪地笑了,神采中多了一份自信”。
对教师而言,教学本身应是一种对话,对话中既没有无所不知的圣人,也没有完全无知的愚人,对话过程应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如果这位老师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宽容,让孩子充分陈述理由,无疑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去留意生活,去大胆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3期,有改动)【案例5】
自我反思的案例:“饮酒”的学问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来赏析。学生一个一个地交流,都是我准备范围内的,我显得不慌不忙。这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一看,是一个爱表现自己而且经常出错的孩子,便另外叫了几位学生来交流。见交流得差不多了,我开始让同学们总结。可我发现,这只小手一直举着,丝毫没有要放下的意思。我不忍挫伤他的积极性,于是便叫了他。“我觉得,文中„我们只管饮酒取乐‟这一句,也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如果说诸葛亮觉得自己已经稳操胜券,那么他放松或者说取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下棋、弹琴等等,可他偏偏选择了饮酒。我觉得这次饮酒大有文章。他是在利用酒杯中酒的倾斜程度,来判断草船受箭的数目,以便及时调整船向,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借箭10万的任务。表面上看诸葛亮是在饮酒取乐,而实际上,他是不动声色地在观察和指挥这场由他精心导演的„借箭‟好戏,这充分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孩子一口气说完后,如释重负地坐下了,其他学生不住地点头。我则既惊喜,又愧疚:差一点儿扼杀了一个闪光的思想!本以为孩子会像以前一样站起来后不知所云,没想到他在阅读文章时,读懂了别人没有注意甚至疏漏的地方。这篇课文我教过多次,读出“饮酒”亦有妙算这层意思的,他还是第一个。历来认为诸葛亮的饮酒是表现其潇洒、沉着、冷静,从未想到他是在观察和指挥这一场特殊的战斗。这是何等独特的发现!令我深思的是,它是出于一个“经常出错”的孩子之口,是在那只小手一直执著地举着之后,才有了表现的机会。是啊,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心灵世界。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读课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而这一切,也许会让我们成人的眼睛迷茫,甚至不屑,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出错的孩子,但这却是最真实最可贵的。我们应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个孩子的发现,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不要让未来的天才由于我们的粗鲁、失误而过早地夭折。
(《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4期)
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生命活力的情感体验中,获得了语文能力,同时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自我理解,建构起自己独特的思维品质和个性气质,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素养,使得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成为“我阅读、我思考、我感悟、我体验、我提高”的全过程,从中接受和创造了一个扩大的自我。学生在这一次次的阅读、体验、领悟、扬弃中不断成长起来,逐渐完成自我主体的建构。
专题四 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 话题三 积极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生活 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富有个性、且有助于思维碰撞和启迪的人际语言互动活动。师生对话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与发展。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在人格尊严上是完全平等的,然而他们在发展水平、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经验阅历等方面却存在着差异。相对于教师是成熟的主体而言,学生是未成熟的、发展中的主体,理解与对话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的成长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这就决定了教育中的师生对话具有特殊性,即师生对话具有人格上的完全平等和教育中的价值引导的特点。
1.教学的意义在于实现对话的多元互动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成为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甚至还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联系、循环交替的多元互动的对话过程。多元对话构成了多重的复杂的网状关系,教学的意义也是通过这种网状关系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对话观念,巧妙利用各种对话之间的关系,实现语文教学对话过程的多元互动整合。
【案例6】
《黄山奇松》教学片段
师:学习《黄山奇松》一文,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文章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我们不仅要学会感受美,而且也要像《黄山奇松》的作者一样去创造美。黄山四绝中的“怪石”也别有情趣,(进入“黄山怪石”网页)请你学习《黄山奇松》一文的写法,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块怪石,用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像让这美丽的石头动起来、活起来!(学生准备)师:好!谁想把自己最喜欢的“怪石”介绍给大家? 生:我想介绍“双猫捕鼠”,它位于一座山峰上。山峰的一边是两只猫,另一边是一只老鼠,两只猫一动也不动,仔细地观察老鼠的行动,老鼠左望望、右瞧瞧,贼眉鼠眼,丝毫没有觉察到那两只猫的行动,心里只想着吃黄山松的松果,哪里知道背后潜伏着危险,真是逗人!(掌声响起)师:听你这么一介绍,真能让人品出点味道来呢!生:我想介绍“仙人指路”,所谓的“仙人”,身材高大,比一棵黄山松还要高,“仙人”手拿拂尘,嘴角还带着微笑,手指着西方,好像在给游客指路呢!
师:好一个“仙人指路”,我去黄山再也不用担心迷路了!(众笑)生: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鹅孵蛋”。“天鹅”正蹲在一座高高的悬崖上,孵着天鹅蛋,它仰望蓝蓝的天空,心想:什么时候,我的天鹅宝宝们才能出世呢?那个时候,我就可以让孩子看一看这美丽的黄山风光了!……
多种对话中最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特别是学生提出一些教师备课时没有“备”的问题时,教师更要静下心来思考,或许这的确是一种“伟大的发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依赖于三个技巧:(1)倾听。目的是为了吸收,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倾听要充满期待与耐心。(2)表达。表达要有中心,有条理,有依据,还要注意表达的表情和语气。(3)应对。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
2.用心“聆听”学生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每一篇作品,都包含丰富的内涵。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这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要用心去“聆听”。
【案例7】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教学片段 李吉林
师:请你们谈谈诗,想想如果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 生1:应画篱笆。
师:篱笆要画得密,还是松一点?要说出理由。
生1:要画得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生2:还要画小路。师:为什么?是怎样的小路? 生2: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还有的说:“树上只画些小叶,树下要画些落花,因为是„枝头花落未成阴‟。”当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学生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蝴蝶怎么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的意境更深入地促进学生体验,李老师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辨不清哪是黄蝶哪是菜花,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有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
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让想像展翅飞翔,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这种状态是自由的、宽松的,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创新意识。
此案例以画促读,师生都成为情境的积极建构者。它告诉我们:用心聆听,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与尊重;用心聆听,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心聆听,能调动学生表达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表达的自由,学生的灵性才能得以挖掘。这样的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教师的教学引导和教学机智,否则这样的设计很难实施。
3.教师要善于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
阅读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把“读”课文和“生活感悟”融为一体,为孩子参与阅读活动创造条件。让生活中的语文丰富和提升儿童的精神世界。
专题四 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 话题四 对话行为创新的境界 1.对话,才能走进心灵
学生的心灵深处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渴望有一位倾听心事的老师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忧伤。
【案例8】
刚毕业那年,领导让我接三年级(3)班。由于该班频频更换班主任,师生之间存在着无形的距离,很难交流。
一上任,我就想了许多办法,比如主动接触他们,个别谈心,表扬鼓励,一起玩游戏等。一个月后,我发现学生虽然对我怀着敬意,但都是敬而远之。想到自己的真诚付出没能获得学生的理解和共鸣,不禁觉得有些失落。那天晚上,我打开日记本,好像自己正面对学生,以孩子的口吻把满腹的心里话倾泻了出来。
几天后,爱爬格子的我就给这则日记取名《写给我的学生》,寄给了学校为学生订的《文苑报》。
大约两个月后的某天中午,我正在改作业。不知何时,一群学生已挤在窗前叽叽喳喳的。我问有事吗?班长满脸红光,一扬手中的报纸高兴地说:“老师,《文苑报》里有您的文章,写得真好!”
我高兴极了,不是因为文章的发表,而是我终于看到了学生那份主动,那份亲近,那份天真的、喜形于色的激情。隐约间我已感触到了那一双双饱含着兴奋快乐的目光中闪烁着意欲倾诉的火花。那天下午的第一节课,被我临时改为作文课。我对学生说,你们有心里话就对老师说吧。于是,一篇篇真实感人的《老师,我想对您说》展现在我的眼前: “杨老师,开学到现在,我没对您说过一句话。我有缺点您能帮我改正吗?我有优点您会高兴吗?我做错了事您会原谅我吗?”
“杨老师,我想当小组长,可您不让我干。老师,我只想当个小组长,其他的都不想,您可别说给同学们听!”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上课板书速度很快,我看也看不过来,您能写慢些吗?” “杨老师,我知道您教书很辛苦,每天既要教我们知识又要改作业。这个星期天我想去您家借书,您能告诉我您家的地址吗?”
……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每篇就写了那么几句,但那一句句真诚清纯的语句让我十分感动。我深深地体验到了初为人师的快慰与责任。我知道,当我敞开了内心的世界,我便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同他们一样需要交流和理解,一样具有烦恼和愿望的老师。这种书面形式的对话,不但表达了难以用语言来展示的心愿,更传递了师生间的一种平等与信任。
从那以后,我在批改作业时总是有针对性地写上这种“心里话”式的评语。而学生看了总是兴奋不已,也给我写心里话,为我的评语写“评语”,以此让我能够便捷、准确地了解他们。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喜欢做作业,而且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也提高了许多。最让我高兴的是,每位学生都成了我的“知心笔友”了。一年以后,经我推荐的学生作文竟有9篇被《文苑报》、《作文新圃》录用。
真的,我很感谢生活赠给我的这份经验——“师生对话”,是它,在我困惑时送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以往,在教学中提起“师生关系”,不言而喻,老师“大”,学生“小”,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话,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这种师生关系,感情的不可沟通可想而知,学生对老师只有敬畏,师生之间缺乏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古语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仅仅把老师定位于这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学生纯洁的心中渴望着有一位能倾听他们心声的老师,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和悲伤。千万别放弃了这种倾听的权利。试想,当你和学生共同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那是一种怎样的平等和信任啊!没必要绷着脸面对天真的孩子,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有如兄弟、姐妹、朋友一样的亲情。
杨老师通过“师生对话”,使自己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也使学生敞开了心扉接受了这位老师。在师生情感交流一致的情况下,大家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些老师常和学生接触,一起游戏,一起唱歌,一起玩耍,久而久之,学生乐于亲近老师,有些心事不对父母讲,却能在日记中告诉老师。学生喜欢你,听你的话,教育工作便事半功倍;反之,有些学生只要单独和老师在一起,就会很紧张,非常不自在,有时看见老师走过来就躲得远远的。这时,作为一名老师,就该反省一下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如何,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如此害怕你,抗拒你,你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学会对话了吗?要知道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是一个不成功的老师。
2.对话,是一种思维的碰撞
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新课程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促使双方都进行积极思考;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发生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教材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经”,而是供学生学习用的“材料”,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性使用。面对课堂动态问题的挑战,许多教师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请看特级教师支玉恒在对话教学中的创造。
【案例9】 《古井》教学片段 特级教师支玉恒
生:老师,我想问,如果这个村子里没有这口古井,乡亲们的品质会怎么样?(众笑)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问你,雷锋家里有古井吗? 生:不知道。(大笑)
师:是啊!我也不知道。但雷锋的品质不是很优秀吗?没有古井,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能够让人得到启发、受到教育。不过这个村子里正好有这么一口古井,它正好给乡亲们提供了受启发、受陶冶的机会,创造了这么一个条件。作者也深受触动,就写了这篇文章。比如你们去刘公岛参观,看到邓世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为国捐躯的事迹而深受感动,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也就是受到了品格陶冶。如果没有刘公岛,不是还有别的教育途径吗?青岛、济南就没有刘公岛,那里的孩子们不是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陶冶吗?明白了吗? 支老师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处理好“没有古井,乡亲们的品质会怎么样”这一意想不到的问题。他巧妙地建构了学生们都很熟悉的刘公岛、邓世昌这一社区资源与教学之间的联系,引进了有益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学生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而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亮点。
3.对话,促进了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的有机联结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深入研究对话的实质,我们发现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是对话双方从各自的经验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认知视界的融合。
【案例10】 《落叶》教学片段 特级教师窦桂梅
师:又一片落叶落下来,有一个小动物过来了,(走近一学生)你是谁呀? 生:小蚂蚁。
师:小蚂蚁,你干嘛坐在我上面呀? 生:我把你当做船呐!师:坐在上面你看到了什么风景呀? 生:山、稻田。
师:(课件出示)把你的感受告诉我。我就在你对面,你可以对着我说。试试看把你的感受告诉我!生:树叶落在沟里,我爬上来,坐在当中,把你当做船。师:真聪明,把我当做船。师:喂,你是谁? 生:我是小鱼!师:小鱼怎么过来呀?(学生游到“落叶”后面)师:小朋友们“送”他一个字!生:藏。
师:你藏在我这里干什么呀? 生:我把你当做伞,我在下面躲雨呢!师:感觉怎么样? 生:很舒服!师:小鱼就这样告诉我你的感受吧!(学生说)师:还有小鱼吗?你藏在下面干什么呀? 生:遮阳。
师:变成自己的话说,我就愿意听你对我说!(学生说)师:还在下面干什么? 生:我把落叶卷起来当肉饼吃。(学生笑着读)生:我藏在下面怕钓鱼的把我钓走!师:你太聪明了,我就愿意做你的安全伞。
让学生进入角色,想像自己在这里干什么。既让学生理解了文本,又加强了和学生经验世界的联系,拓展了文本空间。使语言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
4.对话,是用生命呼唤生命
对话,是对话各方交互作用、共创意义的过程。在我们的生命对话式的课堂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共同生存。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教师、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文本的意义和生命的存在不再分割。
【案例11】 《雪儿》教学片段
师:老师听着你们富有感情的朗读(朗读的是课文第三自然段),心中也不由得产生急切之情,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早日飞回蓝天!“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教师朗诵课文第四自然段)学生听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脸上渐渐露出了笑意,专注的眼神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自己也来读一读、背一背,也来欢呼欢呼。
师:想来读一读吗? “想!”学生迫不及待地喊道,随即打开了课本。师:好的。在读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学生连声叫好,开始津津有味地朗读起来,边读边演,很是投入。读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争着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师:看着你们自信的笑脸,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得不错。(随后指名学生朗读)读后学生举手,争着发表意见:
生1:“啊,我为雪儿欢呼!”读得很好,读出了“我”的喜悦之情,还配上了拍手的动作,很好。
生2:我觉得“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中的“高高”读得很好,让人感到雪儿飞得很高很高。
师:是啊,雪儿终于飞回了蓝天,终于又能在蓝天下翱翔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这句话,你们还可以读得让人感到更舒畅些吗? “能!”学生小手林立,抢着朗读这句话。
师:(指名朗读后)同学们,当你们读到这儿时,脑海中有什么问题吗? 生1:有!我不知道雪儿的翅膀怎么会划出弧线? 生2:我想,这弧线不是真的线,而是说雪儿在兜着圈子一圈一圈地飞。师:大家同意他说的吗? 生:同意!
师:我们请他来当雪儿,展开双翅绕着圈子飞翔飞翔,好不好? 生:好!
(那位同学上台表演飞翔)师:看,雪儿飞得多轻快,多自在啊!这真是—— 生:美丽的弧线!
生3:老师,“弧线”后面怎么是省略号呢?省略了什么呢? 师:你真厉害!这个问题提得真好!答案就在这段话中,请大家再好好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学生又一次投入地读起来,有的轻轻地读着,边读边想;有的放开嗓子,配上动作,大声朗读着。过了一会儿,有人举手了)生1:我想,省略的是这样的内容:雪儿是多么高兴啊!生2:我想,省略的是:我越看越开心!
生3:我想,省略的是:雪儿,飞吧,飞得越高越好!师:我想到的是:我的心儿也展开了双翅,和雪儿一同翱翔在蓝天下!生4:我想,省略的是:洁白的雪地,在蓝天下多么美丽啊!师:大家说得多好啊!你们愿意带着这份浓浓的喜悦之情来为雪儿欢呼吗?(指名学生诵读,背诵第四自然段)
师:读得好,背得也有感情!课文的第五、第六两个自然段也能读得这么好吗? 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独自朗读,再一个个轻读、评议,然后独自练读)师:(指名朗读第五、第六两段后)同学们,刚才你们用朗读的形式表达着“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现在能不能用心中的话语来表达一番呢,这儿有三句话,随你们挑选哪一句来说说,两句也行,三句更好。
出示小黑板:
(1)雪儿又飞到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2)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
(3)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 学生稍作准备、讨论后,举手发言:
生1: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谢谢你的精心照顾,使我重回蓝天。”
生2:……好似在说:“我又能飞了,我好高兴啊!”
生3: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早日康复,天天快乐!生4:……祝我早日回到校园,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生5: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飞吧,为人们传递信息去吧!”
生6:我望着……快慰,默默地说着:“多好啊,在我的照顾下,雪儿又飞起来了!” 生7:我望着……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谢谢你给我带来了快乐!” 生8:我望着……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我想我不久也会回到校园中去的!” 师:说得真好!老师听着心里也十分快慰,同学们多会读书啊!多么能干啊!能背背这两段吗? 生:能!
在此案例中,随处可见教师用生命、用尊重和呵护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探究,并在学习、探究中,提升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例如,案例开始时教师的诵读就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对话,一次生命的对话。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现自己的生命存在;学生在倾听中,打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呼应着教师的生命存在。在这种互动中,教师用自己的生命呼唤着学生的生命,用自己的热情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动力,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在学习中全方位地提升自己。专题五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专题五 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话题一 学生学习活动对教师的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的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期待着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1.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了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作为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引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征: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在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采用各种适当方式,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作为引导者,他的引导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并热情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使问题获得解决。(2)启发学生展开丰富想像。例如,教授《凡卡》一课时,可以假设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让学生想像爷爷读着凡卡的来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3)引导学生发现并纠正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不足。实际上,这些不足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正是进步的新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应当十分珍视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积极诱导并热情鼓励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来克服不足,从而使学习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3.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在语文课上的组织作用主要应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适当调控课堂节奏,尽量保证预定教学任务的完成。比如,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经常性地因“生成”内容而使学生把课文学得支离破碎,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绝不是一件好事情。
(2)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语文学习既需要愉快的气氛,也需要沉静的阅读和思考,过多的讨论、表演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无限度的亢奋之中,容易产生疲劳,而且会养成学习浮躁的不良习惯。因此,课堂上该默读时就要让学生进行默读,该独立思考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课堂情绪有抑有扬,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就是说,教师应当自觉地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探究的伙伴,积极、和谐地融入学生课堂学习的各种活动之中。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参与下列活动:第一,要参与学生的诵读活动。诵读课文是阅读教学,尤其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与语言文字的直接碰撞,既可以使学生获得语感,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通过范读、引读、与学生分角色朗读等形式相机参与诵读,不仅可以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而且能够大大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第二,参与学生的发现活动。这里说的“发现”主要是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方法,但从目前情况看,这种质疑问难基本上成了学生单方面的活动。教师应适时地提出一些带有关键性的问题,挑起思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争论,从而使教学的重点目标得以落实。第三,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当学生展开讨论时,教师不仅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而且要真诚地与他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这种交流互动中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认识不断加深,思维不断发展。同时,通过教师的参与不断引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5.学生的发展期待着教师提供创新的空间
学习主体的发展与需求,要求教师为他们提供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空间,这种空间不仅有课内的空间,也有课外的空间,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也有思维方面的,不但要提供创新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提供创新的过程与方法;期待着了解他们,关注他们,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现实条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由“教”变成了“导”。
6.新时代的教师形象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重整一下对自己的要求,重新制定一些较实际、较具体的指标,从而帮助我们释放一些没有必要的压力,使我们的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接受这些较实际的指标时,可以使用这些心理语言,如,“教师尽量要……希望能够……可以……”给自己保持较开阔的心理空间。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可以这样来要求自己:
(1)能够触角敏锐,重视与学生的沟通。(2)能够积极进取,创新求变。
(3)懂得忙里偷闲,减轻自己的压力,掌握放松的技巧。(4)对学生要求合理,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5)处事公正,重情重理。(6)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7)注意引导学生激发团队精神,互谅互助。(8)幽默乐观,坦诚真挚。(9)容易宽容、接纳学生的过错。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从自己本来的人性层面和个性特点与学生互动,而且要时刻保持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保持开阔的胸襟。
专题五 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话题二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1.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广阔空间
只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创建一个宽松的环境,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给学生以激励的机制、合作的氛围,以及自读自悟的机会,他们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探究任务。
【案例1】
《舟夜书所见》教学片段
师:诗歌的解释无非是后人根据前人留下的有关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一些注解等资料推测出来的。这节课,大家就根据课文的注解、插图,根据自己学诗的经验和方法大胆去猜一猜诗题的意思,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
(学生听后表现踊跃)生1:“舟”指“小船”。生2:“夜”指“夜晚”。生3:“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师:那你们认为“书”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沉默了)有困难了,对吧?这样,大家好好把诗多读几遍,大胆地猜,当然,要有依据。生1:“书”是指“渔灯”。(我一听,这不是瞎猜吗?风马牛不相及,但我没有流露出不满,而是耐心地倾听他的解释)“因为整首诗是写渔灯的。”(然后,该生还把诗给大家读了一遍:“月黑现渔灯,孤光一点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师:(心中暗喜,看来不是在捣乱)好,有道理,你能把这意思套到诗题中解释一下吗?
生1:夜晚,在船上看见了渔灯。
师:有道理,看得出来,你是动了脑筋的。(虽然答案不对,但该生确实是动了脑筋的,故给予表扬)
师: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2:我认为“书”是指“书生”。根据解诗的方法,把单音节的词变成双音节的词,所以把“书”解释为“书生”。指在夜里,一个书生在船上所看见的。
师:懂得学以致用,很不错。
生3:“书”指“书写”,意思就是“记下”。指夜里,在船上记下自己所看见的。师:能够把书面的解释换作通俗的说法,你的语言运用能力真强!
师:到目前为止,一共有三种答案。你们自由地讨论一下,看看你赞同哪一种解释。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猜”去理解诗意,因为一个“猜”字,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松开了束缚手脚的绳索,消除了顾虑的情绪。“只要是有根据的,就有道理,就都可以。”这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于是,学生迅速地从书本的文字、图片中查找,从大脑仓库积累的经验、方法中搜寻,从预习中获得的信息资料中筛选,从聆听别人的观点中获得灵感……在猜想、推测的过程中,老师是耐心的倾听者,是热情的鼓励者,同学们不用担心会说错,每位学生都经历了自主学习、自悟自得、自我启迪、互学互补的过程,体验到了尝试的快乐、合作的喜悦,同学们始终是学习的主角,就连最后的答案也是在同学们的体会中达成的,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在这样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中,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自然会得到迅速的提高。
2.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主动识字
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是教师出示这一课时要学习的生字,然后带领学生逐个分析笔画、笔顺、偏旁、结构,整个过程枯燥无味,此时,教师的声音常常是越来越大,而学生参与的声音常常是越来越小,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一理念给低年级识字教学注入清风活水,使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案例2】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
课例:国标本苏教版第二册《奶奶的白发》
师:(出示本课生字卡片)课文我们学完了,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生字,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学读一下? 生1:(领读)指、半、给、怎、兴、吗、跟、抬、让。师:仔细看看这些生字,你们用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它?(生沉思片刻,随即踊跃举手)
生2:我会记“抬”,电视里经常出现“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只要将这个“台”加上提手旁就是“抬”了。
师:真不错,能运用电视中学到的知识来学汉字。
生3:我会记“指”,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出现“圣旨”一词,“旨”加上提手旁就是“指”。生4:我会记“吗”,“一匹马”的“马”加上口字旁就是“吗”。生5:我用猜谜的方法记住了“半”,“伙伴”的“伴”去掉一人。(师不停微笑着点头表示赞许)
生6:我也会记“吗”,我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妈妈”的“妈”去掉女字旁,换上口字旁就是“吗”。
生7:数学上经常出现“合起来是多少”。“合”字加上绞丝旁就是“给”。师:运用其他学科学过的知识来记生字,这个方法好!
生8:我会用歌诀法记“跟”,“退”去“走之底”,换上足字旁,就是“跟”。生9:我也会用歌诀法记“怎”,“作”字去掉“人”,下面加个“心”。(师板书心字底,让学生跟读)
生10:我会记“让”,左边言字旁,右边是个“上”。
生11:我会用猜谜法记“兴”,两点一撇在上方,长长一横在中央,下面“八”字底,一副高兴样。
(师随即板书八字底,学生跟读)
生12:我会用“羊”字记“半”,只要“羊”上面一横换成一竖就行。师:小朋友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来记这些生字。
在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中学会生字的读音后,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力。他们在这一环节中,有的用猜谜法记生字,有的用歌诀法记生字,有的用部件法记生字,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有的用熟字稍作变化记生字,有的凭借电视中学到的知识记生字,还有的运用在数学课学习中涉及的知识记生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一环节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宗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识字教学的目标得以轻松实现。
(《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3期)
3.避免走入自主学习的误区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教师也应正确理解自主学习的意义所在。由于一些老师不能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自主学习”方面出现了不少误区:
误区之一:“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
当前,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有以下几种不当的角色表现:一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召集人”,整节课都是学生自己在“哇啦哇啦”地读书、吵吵闹闹地讨论,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课堂教学缺乏目的性,实际效率太低。二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交流活动的“旁听者”。在学生交流资料或汇报读书收获时,教师始终不置可否,也不加以引导,造成学生漫无边际地交流、云山雾海地汇报,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活动过于肤浅。三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活动的“捧场人”。无论学生读书、发言的情况如何,老师总是赞不绝口:“棒极了!”“真了不起!”由于教师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得课堂上该引导的得不到适时引导,该深化的得不到及时深化,该训练的得不到有效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不作为”行为,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误区之二:“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
当前阅读教学中的“自由化”倾向比较突出,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自由化。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拓展课程资源”,以致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无限度的资料交流。例如,本来要学习《草船借箭》,而交流《三国演义》故事却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本来是学习《望庐山瀑布》,课堂上却在无休无止地交流关于作者李白的历史资料。三是目标要求上的自由化。例如,《草船借箭》的教学,本来应当着重引导学生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有些教师却把这篇课文完全上成了“看录像、讲故事”课,学生几乎脱离了课本,直观形象代替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四是学习进程上的自由化。不少的教师还未等学生对课文内容、结构有个整体的了解,就告诉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己学习”,明显地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感,采用这种断章取义的阅读方法也很难全面、正确、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误区之三:“自主学习”就是“自愿学习”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种“自愿化”倾向应当引起广泛关注:一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愿化”倾向。语文课上的小组合作内容大多是即时安排的,由于事先缺乏合理的分工,只有少数尖子生可以即时发挥,因而使这种“合作”变成了“谁愿说谁就说、谁能说谁就说”,多数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的学生实际上很难得到参与的机会。时间一久,这些学生便习惯了在合作小组中当“听众”。二是班级交流发言中的“自愿化”倾向,这种倾向在某些公开课上尤为突出。在部分尖子生争先恐后的请求声中,那些后进学生往往成了“被遗忘的人”。
(《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3期)
4.探究性学习的新视点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的主要着眼点不在于得出多么有价值的结论,而在于让学生熟悉研究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养成批判意识、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合作能力和实践习惯。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开放的,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些方面,只要学生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探究性学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自主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选课题、自己制定方案。
我们强调探究性学习,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比如,课文的朗读,它本身不是研究,但如果在朗读的时候与文章的作者、文章中的人物进行角色互换,调动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这就是有了研究色彩;与写作背景相印证,与现实社会相参照,这也具有研究性;与其他文章进行比较,用自己的思想、情感、观念去评价,这也具备了研究色彩。只要教师有了新的理念,有了研究意识,就会引导学生去研究,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带有研究色彩。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的任务就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交往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课堂教学情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教师引领下的师生互动行为,是一种师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共享生命的过程。
【案例3】
古诗《题临安邸》教学案例
在教学中,当我把“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一句的意思解释成“暖洋洋的春风吹得那些权贵们都陶醉了,使他们忘记了国难当头”时,教室里顿时嘘声四起—— 生1:老师,我认为这里的“暖风”解释为“暖洋洋的春风”不太恰当,应该解释为“权贵们寻欢作乐的香风”。
师:你自学得很仔细。那么,大家怎么理解这里“暖风”的意思呢?(板书:暖风)(学生开始讨论)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老师,我认为把这里的“暖风”看做一种社会风气更恰当。(有的同学开始附和起来,其他一部分同学仍疑惑)师:你能解释得更具体些吗?比如说是一种怎样的社会风气呢?(教室里话声渐响,讨论热烈)生2:(充满自信)应该是“醉生梦死的社会风气”。(板书)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3:是“寻欢作乐的社会风气”。师:真不错,还有更好的理解吗? 生4:是“腐败、黑暗的社会风气”才对。师:说得太好了!这样的解释大家满意吗? 生:(齐微笑)满意!师:看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又增进了不少,这里的“暖风”解释为“腐败黑暗、醉生梦死、得过且过的社会风气”比“暖洋洋的春风”令诗歌增色不少。
生5:老师,这里的“熏”字在课文中解释为“吹拂”,而在词语解释中解释为“气味袭人”,到底该用哪个呢? 师: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大家认为该用哪个呢?(立场鲜明的两队立即形成)生6:老师,我认为用“吹拂”,既然说的是风,自然是吹拂过来的,这样解释比较能感觉出风的和煦、醉人。
生7:(立即站起)不,我认为这里不是吹拂过来,而是一种风气蔓延开来了,解释为“蔓延”更合适。
师:你能把它说得更具体些吗? 生7:能。就是当时掌权的权贵们之间醉生梦死、得过且过的不良风气正在蔓延。师:(惊喜地)你解释得真不错,我也同意你的意见。(同队学生呈喜悦状)另一队学生一阵商议后:老师,我们不同意解释为“吹拂”或“蔓延”,如果解释成“气味袭人”更为恰当。
师:怎么说? 生:因为与“吹拂”相比,“气味袭人”更能写出气味的浓重和强烈,而这里的“气味”指的就是腐败之风,说明当时的权贵腐败得很,他们臭味相投。
师:你的语感很强,说得也很不错,还有其他更好的解释吗? ……
因为文学更注重情感的体验,对同样的事件、同样的描述,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教学中,学生就“暖风”以及“熏”展开对话时,教师充分发挥了指导者的作用,抓住学生提出的“暖风是社会风气”,进一步引导“是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在学生提出“„熏‟字在课文中解释为„吹拂‟,而在词语解释中解释为„气味袭人‟,到底该用哪个”时,教师又让学生展开讨论。整个课堂充满了积极的对话氛围,从而表明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不应简单地拘束于文本意义的解读,而应展开更宽广的视角,实现对文本意义本身的超越。
专题五 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话题三 引领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成长 1.在语文实践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可以是唤醒、等待,也可以是激励,更应该是保护。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4】 《观潮》教学片段
“刚才老师播放了一段音乐,你们觉得课文哪些段落内容和这段音乐很相配,找出来,读一读好吗?”
这个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听音乐来找歌词配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潮的壮观,找到后能通过读传达出这种感受。
经过一番自由读后,当教师指名读时,有的学生已能读得正确、流畅,有的已能声情并茂。看来他们已被钱江潮吸引住了,努力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这时,一名男生举手了,这是我班一名后进生,他能举手我暗自高兴。这位男生读了:“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实事求是地说,这位学生读得并不好,“沸腾”一词读错了,“水天相接”读成了“天水相接”。短短的一句话竟错了两个词。这位同学读后脸通红通红,难为情地低着头,不敢正视老师。但我还是面带微笑地对他说:“你读得很好,只是两个字读错了,有些可惜。”然后又对大家说:“刚才他读错了两个字,为什么老师还说他读得很好?”
“因为他听懂了音乐,找对了内容。” “因为他很勇敢,敢站起来读。”
“对,虽然有两个词读错了,但只要纠正一下,就能读正确。跟我再读一遍,好吗?”这时这位同学显得从容多了,点了点头。
我领着他读了一遍后,又说:“能把刚才的这句话再读一遍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这位同学于是又把这句话读了一遍。不知怎么回事,这次居然还是把“水天相接”读成了“天水相接”,刚刚恢复正常的脸又刷地红了,几个快嘴的男生忍不住轻声叫起来:“„水天相接‟又读错了。”
我稍作思考,马上面带赞许的笑容走近这位学生,“真不错,跟着老师学一遍,就能把一个词语的读音纠正过来,你进步真快!跟着老师再读一遍„水天相接‟好吗?”我范读“水天相接”,这位学生跟读着。
“我敢肯定,你现在一定能将这个句子读正确了!” 他充满信心地又读起句子,终于读正确了!
“他读得一遍比一遍好。什么是学习呢?刚才这位同学第一遍朗读句子时读错两个词语,第三遍朗读能将句子读正确、流畅。这样,由不会到会,就是在学习。学习就是不断进步。”
为这名学生,我“浪费”了一些时间,未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然而我却非常高兴,因为有这样一位同学就在这堂不成功的课上找回了自信。
学生第一次朗读时读错了两个词语,脸涨得通红,目光不敢正视教师,这时,教师没有采取让其坐下,或者批评几句的做法,而是积极地鼓励引导,避免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使他不断进步,获得成功,体验人生的价值。
学生朗读出错了,教师意识到“学习的主人”遇到了困难,没有只顾节省时间,为完成预定教学目标,把读错的学生撂在一边,而是引导学生读两遍、三遍,直到学生读正确、流利,并带着收获后的微笑坐下时,教师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里,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
案例中,教师心中装着学生,尤其关心后进生的表现,注意到后进生有朗读的欲望,给了他一个机会,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机会,使这名后进生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课堂上给后进生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个奇迹。案例中教师没有被教案所束缚。虽然教案中预定的“教”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的目标却很好地完成了。
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正确对待学生探索的热情,同样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2.通过资料搜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为其提供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机会,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为验证某些看法或观点的需求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使其在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等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过程中,提高其语文实践能力。
【案例5】
《长城》教学前的准备
学习《长城》一文前,首先,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长城经过我国哪些省市”、“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文章、诗歌……”其次,在向学生推荐《长城的故事》、《地学博览:万里长城的魅力》、《长城图片集》、《万里长城游览》(光盘)等相关书目、音像资料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浏览目录和筛选内容等查找资料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利用图书馆查找、网上咨询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最后,组织学生对自己搜集、查找的结果进行交流,并帮助他们修正有关的内容。
教师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机会,而且通过查找、翻阅、筛选、归纳等方式,让学生把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从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军事学等各方面了解长城的价值所在,受到了人文情怀的熏陶,而且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丰富了知识,积累、总结出围绕一定主题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有效方法,学会略读和浏览、筛选和概括、分类标记等,更是尝到了参与和成功的喜悦,实实在在锻炼了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3.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想要改变旧式课堂教学只侧重对教材内容肢解式的分析理解,打破只有单一学习方法的状况,必须要努力创设一定的实践环境,与众多的语文材料直面接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之中,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太阳》一文时,可引导学生用身边事物的高度、远近、大小、热度与太阳做比较。学习前,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过的最高的建筑物有多高、到达过的最远的地方有多远、见到过的最大的物体有多大、触摸过的最热的物体或气体有多热。学习中,一方面可引导学生用自己所了解到的事物和太阳“远、大、热”三大特点相比较;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模仿文中的说明方法,让学生夸夸自己所了解的事物。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不再把语文课本看成一种既定的死的文本,而是看做有待于师生共同构建、开发的学习资源。这样,不但合理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与他人交往对话的情境,使其在历练中积累了经验和体验,而且巧妙地将文本和生活结为一体成为学生直接接触的语文材料,提高了他们面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在语文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教师要注意发挥思路上的引导作用。比如二年级学生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树叶剪贴画”的活动来深化学生的学习。实际上,现在的语文选文大多围绕或联系学生的生活主题,以语文与生活为主线,因此,十分有利于促使语文学习服务于生活——以更开阔的视野,更细腻、更深刻地解读生活,更真切、更生动地表达生活。
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课文,有的老师采取列表分析的办法,精心设计。第一节课学生情绪还好,第二节课学生就感到索然无味。于漪老师上这一课时,第一节课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搞清脉络。第二节课带学生到校园去观察各种颜色的花,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对花的各种颜色加以解说。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更细致地观察生活。
4.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进行思维迁移训练的重要阵地,是最能激活学生思维和活力的形式。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手脑功能的协调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般都新增添了一些语文活动项目,像“社会上用字情况调查”、“谜语擂台赛”等,为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另外,布置阅读有关书籍文章、办专题小报、走访调查、搞新闻发布会、参与社会实践、考察名胜古迹等都是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的好方式。比如,学生学习了《趵突泉》、《桂林山水》等课文后,就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有关的风景名胜去游览、观光。学生学习了古诗《暮江吟》后,就让学生到附近的江河去实地考察、欣赏。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开展“我爱祖国的山河”或“名篇佳作赏析”等语文活动。这就把语文学习与陶冶性情、培养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总之,只要注意创设适宜的情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并在日常的生活中融会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用以积累丰富语言,加强实践体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学生就一定会形成良性循环,扎扎实实地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专题五 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话题四 指导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
1.创设宽松的氛围与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在于它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
【案例6】 《江雪》教学片段
教学时,教师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了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为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教师没有搬出教参中现成的答案,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学生的诠释真是独具慧眼,精彩至极。
这种以体验、感悟为灵魂的语文课堂,可以打开学生思维和想像的空间,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2.在愉悦的情境中指导学习
许多课堂教学的事实表明,愉快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它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学习的心理障碍,以更开放的心态参与学习,从而促进外部教学要求和内容的内化;有利于优化课堂活动,实现“情意”与“认知”的相互促进,达到情知间的良性循环。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重视调节学生的愉快情绪,因为他们对学习活动的性质和意义常常缺乏理性的认识,他们的目的性、自制力、持久性等不够成熟,却又天性好动。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愉快的学习,势必导致学生的被动,甚至对立、封闭,而愉快的体验则会起到积极的诱导作用,变沉闷、呆板、被动的学习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案例7】 《春风》教学片段
小学语文第二册《春风》一节有这样一句话:“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
学完了“吹”、“柳”、“绿”生字之后,教师问学生:“文中春风吹绿了柳树对不对?”学生答:“对。”教师问:“春风还吹绿了什么?”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吹”、“绿”,不约而同地说:“春风吹绿了小草,春风吹绿了树林,春风吹绿了草地,春风吹绿了山坡……”
这时,教师趁势说:“噢,我明白了,春风是绿色的。”学生马上反驳:“不是,春风是没有颜色的。”教师又故作糊涂,说:“既然春风没有颜色,那书上写„吹绿了柳树‟,你们讲„吹绿了草地,吹绿了山坡‟,又是怎么回事?”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结论是:“春风吹”说明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草木发芽了,所以都绿了。绿色是草木叶子本身的颜色。这样学生借助“吹绿”,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也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接着,教师又提出:“吹红了桃花的„红‟,是桃花花瓣的颜色,为什么说是春风吹红的呢?”
可想而知,学生很容易把刚才对“吹绿”的理解方法运用到“吹红”上去,更令人惊喜的是,还有许多学生开始品味起“绿”、“红”两字来,说是不但吹出了春天的色彩,还表现出春天很有生命力。
在学习第二节时,学生的求知欲更高,愉悦感更强。所以,当教师范读课文时,故意把课文读成“吹醒了燕子,吹来了青蛙”。一读完,学生就毫不客气地指出:“老师把„醒‟与„来‟读反了。”教师顺势反问:“不可以吗?”
孩子们激动了,大声嚷嚷,指指点点,议论起来:“不可以,青蛙是要冬眠的,春风吹来,天气暖了,它们不冬眠了,醒了,所以说„春风吹醒了青蛙‟。”同学们还不断补充蛇、乌龟、蝙蝠、刺猬等动物要冬眠,课堂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动物世界大讨论。
教师紧接着又问:“燕子为什么要用„来‟呢?”一个学生说,两个同学补充,大家一下子又弄明白了:去年天气凉后,燕子都飞到南方去了,现在春天到了,天气暖了,它们就又回来了,所以说“春风吹来了燕子”。还有同学自己站起来补充说这叫“候鸟”……
这个教学片段,正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愉悦。
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阅读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或诵读,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义务。请看下面这位教师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课程的特点指导学生读课文的。
【案例8】
教学《雷雨》一课的朗读片段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哗,哗,哗”三个词是写什么的?(学生读课文并思考)生:是写雨声的。
生:这三个词表明了雨下得大,下得猛,下得急。师:“哗,哗,哗”这三个词能读得一样吗?
生:因为雨是越下越大,所以三个词要依次读得更重一些。师:怎样读才能表明雨下得急。生:三个词之间的停顿要读得短一点。(男女生比读)
师:“渐渐地”是什么意思?它表明了什么? 生:大雷雨正在由大到小,由急变缓。
师:怎样读才能表示出雷雨在由大到小,由急变缓呢?
生:大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变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且后一个比前一个稍重。
(听录音朗读,学生示范朗读)
(《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第10期)
本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使其边读边想,从而体会到雷雨中的自然景象。这样的教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阅读教学的创造秘诀在于珍视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清代学者赵翼在《闲居读书》诗中写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问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他强调读文和作文的用心,贵在创造。在朗读教学中,学生具有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应做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案例9】
《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学生自由读,动笔画)师:请你把最喜欢的句子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热烈讨论)师:喜欢爬山虎的叶子吗?谁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生1:因为它的叶子绿得很可爱。生2:因为它的叶子颜色在变化。
生3:它的叶子样子很好看,铺得也很均匀。生4:一阵风吹来,爬山虎的叶子就会漾起波纹。师:“漾起波纹”是什么样子? 生5:就像风吹到水面上出现的波纹一样。生6:就像这样。(用手势表示)师:请大家看课文插图。闭起眼睛想一想,那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颜色在变化,一阵风吹来还荡漾着波纹……多美啊!你能不能把那种美丽的颜色、那种变化的样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学生轻声自读)师:我听出来了,你们读得很好,连我也喜欢上这些句子了。谁来读给大家听听?(绝大多数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9期)
近几年,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朗读的指导常常流于形式。教师先问学生:该用什么语气朗读?待统一答案后,就让学生带着这种语气朗读。
【案例10】
《爬山虎的脚》另一个教学片段 师:爬山虎的叶子美吗? 生:(异口同声)美!师:我们该用什么语气朗读? 生:赞美的语气。
师:哪些词语应读得重一些?(生回答后,师要求一一圈出,学生试读)师:(指名一学生读后)谁能读得比他更好些? 师:(另一学生读后)请男同学读一读。师:(男生读后)请女同学读一读。
如此三番五次地读,可学生的情感仍未被激发,始终读不出“美”的语气。大多是把几处要求读重音的词语做了过分强调,显得十分呆板、生硬。最后,这位教师只好找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朗读。
同样的课文,同样的段落,为何教学效果迥然不同呢?关键是“情”的落实:有的教师往往把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感受和认识都统一在自己的标准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后一位教师要求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读,前一位教师没有要求学生用哪一种统一的语气来读,而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自己寻找、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使学生对作者的感情有了自己的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可见,教师对朗读的指导非常重要,好的朗读指导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及其具有独特性的见解,并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使其在理性思考的碰撞和在逻辑推理的两难境地中发现自己认识上的偏差。
5.教师对文本的体验引领着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是统一的,不要人为地割裂,必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要使其被学生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就要引导孩子认真读书,自己去领会、体验、揣摩。
在备课与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用心去体味文本、质疑文本、解读文本,用自己的脑子真正地感悟、理解作品,建构起倾注着自己情感与体验的意义世界,而不是以教参的结论代替自身的阅读与思考。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作品,把理解课文的权利放心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品味和思索。只有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他们以启迪,引导他们深入文本世界。
【案例11】 《村居》教学片段 特级教师景洪春
师:这句诗和前面学过的哪首诗描写的同是春天的景物? 生:(异口同声)《咏柳》。
师:(不失时机)是啊,《咏柳》写出了柳树之绿,而这句诗写出了柳树的什么? 生:柳树醉了。师:柳树为什么会醉呢? 生:春天里柳树抽出新绿,美丽极了,它感到很满足,所以就醉了。师:那还有哪些景物也醉了? 生1:草儿醉了,莺儿也醉了。
生2:风筝醉了,因为它飞得高,看到春天里美丽的景物也最多。
生3:放风筝的孩子们也醉了,天那么蓝,春天那么美,风筝飞得那么高,所以,孩子们也醉了。
生4:春雨醉了,你看今天,外面下着春雨,他们好像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感动得醉了。
生5:蜻蜓也醉了,蜻蜓看见花呀、草呀,赶忙飞了过去,跳起舞来,跳着跳着就醉了。
生6:诗人也醉了,因为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他忍不住写下了这首诗,他被春天的景物陶醉了,也被自己的诗打动了。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老师也醉了。不仅被春天多姿的景物所陶醉,更为你们丰富的想像所陶醉。让我们自由诵读这首诗,把这种对春天的无比喜爱、深深陶醉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师抓住一个“醉”字,诱导学生放飞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运用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就是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学生阅读,它有别于自然情形下的学生阅读。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既不是教师代替学生读,也不是光让学生自己读,比如阅读课让学生坐进阅览室自己翻书、比如古诗文让学生自己背记,更不是简单地讲解、分析了事。对教师的“教”而言,教师首先要走进文本、深入文本,用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去引领学生的体验。
专题六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行为的创新 话题一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
1.语文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具有课程意识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需要语文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语文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性课程等都已进入了教师的视野,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2l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但是,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提高教师和学校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着眼点虽在变革学生学习的方式上,但其着力点却是变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能卓有成效地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能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改革迈向新的台阶。因而,推进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探索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方面,都必须以教师个人的课程意识为前提。因此,语文教师能否具有课程意识、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这是时代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重大挑战。
2.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哪些课程意识
语文教师应当具备课程意识,这些课程意识应当包括:
(1)课程设计意识。现代教育不仅要求语文教师完成规定内容的讲授,还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本学科知识体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和教学策略,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并注重课程的系统化和综合化。
(2)课程目标意识。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树立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课程目标意识。(3)课程实施意识。语文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忠实实践者,而且要成为一个主动、积极的实践者。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实践、参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4)课程开发意识。语文教师扮演着课程开发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成为建构教育经验的主体。尤其是校本课程的设置和研究性学习的推进,更需要教师具有课程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
(5)课程创新意识。课程改革需要创新,课程运作需要创新,课程教学需要创新,教师的课程创新意识是整个创新教育进程的关键。
(6)课程评价意识。教师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选拔和甄别的意识,建构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意识,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多种功能。
3.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新的课程资源观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1)课程资源的类型划分。
课程资源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有三种划分方法。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化资源。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等音像设备,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大学设施、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会想到要扩大教材容量,提高教材要求,或者是多订购几本教材,甚至进口国外教材。其实,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大一统”的教学行为,虽然发挥了传递人类文化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有可能接受文化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个性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上下功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资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具有熏陶感染作用,在熏陶感染的过程中来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实践。因而,语文课程资源的特点和语文教育的特点是相通的、相融的、一致的。“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陶行知)而语文教育是通过对语文资源的占有、开发、利用,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教育。
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语文教师应当树立三种观念。
第一,要树立语文课程资源观。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对课程资源及教育价值的认识,我们需要有更为深远的视野。
第二,要树立语文课程资源的系统优化观。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中的各因素的组合、配置和优化的过程,任何一种因素发挥作用,只能收到局部的效果,而不能取得教育的整体效果。所以,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注意课程资源的系统优化以及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之协调运作,相互支持,实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高效。所谓优化,主要是指优先性、优效性和适切性。优先性要求在众多资源开发利用中分清轻重缓急,先后有序,形成递进序列;优效性要求开发利用的高效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适切性要求科学合理地对待现有条件,应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要树立潜性课程观。潜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隐性课程,它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被人忽视的各种因素,以及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以往,我们在谈到课程及其实施时,只注意到显性课程,而忽视了伴随其间的潜性课程。潜性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就已存在,而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尤其需要我们注意。比如,在开发家庭学习资源时,可能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增强学生的体察能力、理解能力,但也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创伤,甚至伤害了学生的感情等;再如,在对社会上学习资源开发利用时,良好的社会环境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多方面的正向引导功能,但其中的消极因素也会潜移默化地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在设计课程和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到潜性课程因素,使显性课程和潜性课程互相补充、互促共效,发挥潜性课程教育的积极作用,排除并避免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当然,潜性课程中大量的内容是无法预先计划的,只能在随机出现时因势利导,相机为用。
4.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多种渠道。从开发角度说,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学习相比较,学习母语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中国的儿童从小就处于汉语、汉文、汉字的包围之中,满耳皆汉语,满目皆汉字,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因而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儿童生活的外延相等。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2)倡导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以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如,风景名胜、博物馆、纪念馆,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4)创设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些学校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和“看谁写得棒”习字栏,在校园的草坪写上“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她”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多彩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5)研究并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在课程教材改革中,不少学校在分析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构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特点开设的校本课程往往形式活泼,新颖有趣,能激起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有的学校开设了“画与写”的课程,让孩子在画画的同时,为图配话,并将这些作品编成班级刊物;有的学校开设了“每周一诗”的课程,让孩子从小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审查学生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
(7)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具体策略的运用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制约:①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②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③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④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这四个因素水准及其协调程度影响着课程开发利用的质量。在实际运作中,这四个因素又不是简单地呈现和平铺,而是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起着作用。事实上,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从具体的问题、课题、情境等入手的,也可以说,是以某一问题、课题、情境为起点或基点而开展的。
第一,从问题角度看,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引发,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方案或再认识;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
第二,从课题角度看,可以以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资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第三,从学习情境看,可以到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可以到家庭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可以到校园、社区中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学习资源;还可以以专家、学者、教师为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以及各行各业的行家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第二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语文》的学习心得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语文》的学习心得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全面、广泛、深入地展开,如今课程改革从课程理论到课程标准,从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从课程管理到课程评价,都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课程评价改革既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改革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也是课程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搞好课堂教学评价,对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乃至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使新课程的改革目标真正得以落实。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评价是动态的,它要根据每一时期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而不断的变化。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标准,面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应该评什么,怎样评,如何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程改革的导航器、助推器,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评价引导教师主动接受新课程理念、自觉改革课堂教学,重建课堂教学文化等,都是需要探讨的新问题。本文仅就新课程下
一、关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和资源,课堂上,教师只是依据教材传授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教学资源由单一转向多元。教师在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时,要多方面地开发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教材是一资源,也是最基本的资源。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和思想状况也是一种资源。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手段也是一种资源。教师的知识储备、各种相关的信息,等等,都是教学资源。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因此,在课堂评价时要关注教师在教学时,是单纯教教材,还是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
二、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的整合,是新课程根据现代人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教学评价中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学科,其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同时,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造就人格的主要方面,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木,不仅强调学科的价值,更要强调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程。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关注教师对章节知识的理解是否深透,能否抓住重点、难点及各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之为学生所理解、掌握。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一些教师忽视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倾向。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要做到既实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目的,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反对单纯地强调教学形式的变化而不追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片面做法。要关注教师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是否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不搞生硬的思想教育,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课程统整”、“合作教学”、“行动研究”等新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新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观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一起成为新课程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引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积习已久的教学习惯,冲破“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陈规,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运用“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形式由单一转变为多样,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由预设和封闭走向生成和开放,并促使学生由单向思维转化为多向发散性思维,实现对课程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上,第一,要关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否对学生表现出热情与宽容,是否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是否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都能大胆发言,提出问题,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第二,要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中心,能否从自己思想或教学预设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想或生成的目标上来。第三,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的需要。在“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中,设置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和拓展性,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通过“讨论”、“合作”、“探究”
等方式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其结果是,学生虽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却不能深刻领悟知识所蕴藏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更不能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人生发展的整体关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推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学生的新意识、创新思
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培养。因此,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一,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体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是否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的全过程。第二,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学生之间是否有良好的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否有较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第三,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是否主动、积极地思考。第四,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是否有愉悦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第五,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成状态。学生是否能生成预设内容,是否能自主地生成非预设内容,得到意外的收获。
五、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当代课程论强调对学生应该是激励性评价、赏识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一定是以对学生真诚的爱(特别是对暂时处于落后状态学生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励性的信息发布为基本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以激励和赞许,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智慧、教学风格的综合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的视角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以此建立新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通过新评价方法的实施,引导教师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理论,重建课堂教学文化,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平等,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科走向学生,从单一走向多元,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专题七
语文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创新
很高兴和大家聚集在这里交流学习,今天聊专题七 语文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创新(板书)其中有四个话题,先谈话题一
课堂组织管理行为的变化(板书)
话题一
课堂组织管理行为的变化
为了上好一节课,要让学生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维护课堂秩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第一流的教师用眼神,第二流的教师用语言,第三流的教师施以惩罚。教师课堂组织行为又有哪些内涵,其一,它是教师的一种行为方式,教师凭借语言、动作、身姿、表情等外显行为向学生传递信息与学生进行交流。一次,我踏着上课铃进教室,听到一个学生喊:老师来了,同学们的嬉笑声噶然而止,当我进教室时,那位同学刚跑回座位做好,我微笑着说:哪是老师来了,分明是猫来了吗,只有老鼠见了猫才跑呢!同学们在知错的过程中做好了上课的准备。在讲董存瑞炸碉堡一节时,教师应昂首挺胸表现出一种刚毅,这是一种身姿的体现,讲《买火柴的小姑娘》中融入悲伤,催人泪下的感受,眼神中自然流露出一种怜悯之情。其二,它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参与学生的组织,在课堂中如果是自己的学生还好组织一些,外出讲课一般用不熟悉的学生进行教学,那课前的组织就非常关键,可以和学生交流:你想知道什么?谈谈你对老师的印象,做游戏等。其三,它在情境中进行,受到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又扮演着多重角色。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政治家的素养,科学家的头脑,哲学家的严谨,演说家的口才,歌唱家的嗓音,诗人般的激情,童话大师的幻想,相声演员的幽默,舞蹈演员的身姿,企业家的管理。不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要从中发现美好的东西,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个符合学生的目标,带领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案例1】
有一次,数学老师王老师进教室上课,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大鼻子戴眼镜的人头肖像,这分明是他的漫画。这时班上发出了“咯咯”的笑声。王老师明白这是那个淘气、不用功、自尊心很强的“小画家”的杰作。他想一想,不慌不忙地对大家说;“这幅画画得不错,如果这位同学能把他的才能用到学习上,或用来帮助大家进步,那就更好了。今天我们上课正需要作图,现在我出一道几何题,大家在本子上练习,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做。”被叫到黑板上来的小画家自动擦去了人头像,跟大家紧张地按题意作图。显然,由于小画家平时不认真学习几何,他错误百出的几何图无法跟另一位同学的图媲美的。画完图之后,王老师请同学们评论谁对谁错,错在哪里。然后他只是严肃地对大家说:“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认真学习,练好几何作图的本领。”接着他仔细地讲解这道题,小画家内疚地和大家一起认真听讲和思考。从此,小画家开始用功都书,成绩很快上去了。
王老师教育之所以成功,是他运用鼓励和赞许,把画画和学习联系起来,叫小画家作图暗示擦人头像,请同学们点评几何图使他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这一连串带有创意的教学行为,给小画家留下了许多思维空间,促使他很快的改正了缺点,实现了学习目标。
对于课堂教学管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控制课堂,在每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先要求学生把注意力转向教师,并要他们安静地坐在位子上。就像在任何会议上一样,即便是成年人也有一些人在不停的闲聊,课堂里的学生也难免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们并不想制造混乱,只不过是借机满足他们的乐趣。这种时候,我一般不会提高嗓门,而是紧握双手站在那里,一言不发的注视着闹事者,这样我就避免了吼叫着要求他们保持安静,在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取得制止混乱的效果。再如当学生听课注意力分散时我们可以中断自己的讲课,用眼睛扫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便立即指向教学内容。当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时,不点名批评,以手示意,学生便会立即回到教学中来。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多用体态语来调节和控制,既能节省教学时间,也能保证教学的顺畅和圆满。
话题二
组织教学行为的创新
“教书”要看教师的智慧,“育人”要看教师的魅力。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既是教师智慧,也是教师魅力。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所以在组织教学时,要珍爱童心、珍视童趣。还一份童真,而不能让唯一标准来框定学生的思想,不给学生想象的余地。【案例2】
《坐井观天》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文中小鸟和青蛙围绕“天有多大”展开了争论。在我们看来,天的确无边无际,大的很,小鸟说的对,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无疑是错的。但是,如果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那就有错了。
教学中,老师提问: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学生有的说小鸟说的对,有的说青蛙说的对,还有的说他们说是都对。同学们有三种观点,教师若有所思,停顿片刻之后,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说:“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好。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就更好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生1胸有成竹地说,小鸟说的对,因为天确实很大。学生2迫不及待的说,青蛙说得对,因为他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他说的是实话,也没错。学生3按耐不住的说,他们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应该都对。教师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说:“好!几位同学都谈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说得都有道理。大家再想想,假如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到什么,说些什么?大家讨论讨论,看谁想得好,说得棒。”
在这一案例中,学生是智慧潜能能激发出来是以教师珍爱童心、珍视童趣、尊重学生的发现为前提的。我们更应从这位教师的“匠心独运”中感到鼓舞,受到启迪。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育机智,往往会化干戈为玉帛,让课堂充满温馨、和谐的气氛。【案例3】
有位教师在教《游园不值》时,正讲到“小扣柴门久不开”,忽然,“砰”的一声,一位迟到的学生推门而入,急急忙忙地坐到座位上。老师话题一转,向学生发出提问:“小扣柴门久不开’,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而不‘猛扣’呢?”大家讨论了一番,都说‘小扣’说明诗人有礼貌。这时,老师走到迟到的学生身边,弯下腰轻声问他:“你说是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呢”他脸红了,大家也笑了起来。
当偶发事件出现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掌舵人,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包含的积极意义,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案例4】
刘老师刚接过一个差班。上第一堂课,她把手伸到粉笔盒里掏粉笔,突然触摸到一个冷冰冰软绵绵的东西,吓得她尖叫一声。大家一看,原来是一条中指大小的冬眠水蛇,在倾倒的粉笔盒边蠕动。全班哄堂大笑。刘老师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待笑声稀疏了,她带着余悸平缓地说:“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有一份大家赠送的图书礼物,比如给王老师的灰老鼠,给郑老师的大王峰……而我呢,你们送了条小蛇。”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摸着它,着实吓了我一跳。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行,至少他挺勇敢,有一定的捕蛇经验…...”这时,外号叫“踏踏跳”的男生“扑哧”一声,嘴凑到同桌“卷毛”的耳根:“老师在表扬你呢。” “卷毛”不自在地摇了摇头。他原以为这节课像以往一样有戏看了,没料到老师还表扬了自己,这是他五年级以来第一次受表扬,可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呆呆地听刘老师讲有关蛇的小常识、有关写蛇的文章……第二天早晨,刘老师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她意外地看到,讲台的粉笔盒上插着一束野菊花,在射进教室里的阳光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教室里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扑闪扑闪地……从此这个班变了,变成了全校的先进班。变得原因,就在于刘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因势利导,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
话题三
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
教师在组织班级活动或安排某件事情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
【案例5】
由于班容量的增大,给学生排座位成了大难事。每到开学前,我总是接二连三地收到领导、同事、亲戚朋友打的招呼,要求我在排座位时给班上某某学生以特别照顾。面对每年都有近一半学生家长托人说情的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真是一筹莫展。尽管每年排座位时,我都绞尽脑汁,但效果总是顾此失彼,不尽如人意,而且还惹得学生和家长颇有微词。
开学第一天,按照惯例,下午我要给学生排座位。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教室的气氛有些异样,同学们一个个都做得端端正正的,每个人的目光都似乎蕴藏着很多兴奋。看到学生如此尽然有序,我本来抑郁的心情一下子明快起来。我环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说:“现在,老师给大家排座位……”话还没说完,班长举起了手:“老师,同学们有个请求,请老师允许我们自己来排座位,行吗?”我说:“同学们,排座位要有一定的规则,你们的规则是什么呢?”班长一下子拿出了他们制定好的方案:
一、要照顾眼睛近视的同学。
二、要考虑到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吃力的学生排在一起,有利于结成“一帮一”的对子。
三、男女生搭配,可以让男生注意讲究卫生。
四、让开朗的和内向的坐在一起,好动的和好静的坐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
五、没有特殊情况,按个子高矮来排。每一周大组之间轮换一次。
听着同学们的方案,我不禁有些惭愧。说实在的,这些细小的问题我平时还真是没有注意到。同时,欣慰的看到学生们考虑得真是相当周全,我心中的疑虑荡然无存了。
于是,这一次的座位就按照大家的意思由同学们自己排定了。最后,我又不失时机地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家长对座位提出异议或要求特殊照顾怎么办呢?”
同学们说:“那有什么难办的,如果家长们能说出正当理由,并征得全班同学的同意,随时可以调整呀,如果理由不充分,不管谁说都不行!”
看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看着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排座位,这个棘手、敏感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孩子们,谢谢!”
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目标的制定者、程序的设计者、情境的创设者、讨论的参与者、协调者、鼓励着和评价者。因此,合作学习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能否给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正确的定位。合作学习时,给学生及时指导,提出一些合作要求,如指导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步骤,明确合作的游戏规则,诸如有尊重别人,不随便打断别人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控制自己的情绪等。这样,有助于学生顺利开展合作,达到预期合作效果。合作学习时教师加入某些小组的交流中,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有利于调控合作进程,辅导学生正常开展交流。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能为合作而合作,不能为创造一种学习的形式而丢失了学习内容与目的本身,请看下面不成功的合作学习案例 【案例6】
徒具形式的口语交际课《买文具》合作学习案例 课堂上,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复述录像内容后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表演去超市“买文具”。教师的本意是创设一个模拟情境,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a组的几名学生忙于争论谁扮演什么角色,闹得面红耳赤,直至教师喊停也未开始练习;b组的几名“顾客”抢着“购物”,“营业员”正大声呵斥;c组两名学生正站着练习,而另两名学生却正嬉笑着,在谈着其他的话题„„而那位年轻教师站在讲台那儿,显得并不着急。整个课堂热闹而嘈杂,各种声响此起彼伏。结果,当教师组织学生全班性小组交流时,被教师叫上台的几名学生却只是楞在那儿。小组合作表演成了没有实效的形式!
案例中,合作学习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其原因在于:①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缺乏有效地操作策略,没有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②学生不会交流,没有“规则”意识。③学生既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不会倾听别人的诉说并积极响应。
在什么下运用合作学习就比较恰当。第一,当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当遇到了学生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是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可以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总之,合作学习的运用要考虑具体的学习内容及学生的具体特点,不能千篇一律。
【案例7】
成功的合作学习:《鲸》教学案例 教师首先范读课文,让同学们思考课文中讲了那些有关鲸的知识,然后各合作小组开始进行讨论学习。
首先,这位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这也是本篇课文的第一个知识点:“鲸有多大?”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她将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切块分割。每个小组任选3名学生,让他们分别用数字、通过对比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位教师之所以如此设计这一段的教学,主要是考虑到要针对各小组中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由易到难,让他们既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又认识到这样写的好处。这样,差、中、优三类学生尽其所能,各有所获。在老师总结时,所有的学生对这段内容都已了如指掌。
其次,这位教师还根据教材的难易情况,进一步设计合作学习的讨论题。而且,在设计问题时,还充分注意到所设计问题的开放性。“鲸是哺乳动物”这一知识点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由老师讲解。而以下关于鲸怎样吃食、怎样呼吸、怎样睡觉和生长的情况,则是围绕鲸的生活习性来写的,这四个方面在写法上有相近之处,所以这位教师又将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分割:
⑴ 鲸用什么呼吸?说明了什么?鲸怎么呼吸? ⑵ 鲸主要吃什么食物?鲸怎样吃食? ⑶ 鲸的生长情况怎样? ⑷ 鲸怎样睡觉?
以上设计,针对各合作小组学生的特点提出,让优生做较难的题目,差生做最容易的题目。然后组成“专家组”讨论,每个学生都将自己分到的题目得出正确答案后回原组交流。这样,小组的所有成员就有机会掌握全部内容。在“专家组”讨论时,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为最后的课堂小结和课后分类辅导收集信息。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高潮时可以组织角色表演推波助澜。讲解一个词语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做做动作;讲一段对话,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演。用模拟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里扮演角色,有助于消化知识,加深理解。
【案例8】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讲《草》时,提问:小朋友们,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草》被给妈妈听?同学们都想背。好,现在我当你的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到家里该怎么说。生1: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您听听好吗?(生背)
师:女儿真棒!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听?,现在我当你的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2:哥哥,我背一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师:哪一首?生:《草》师:这首诗我也学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师: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师:哦,都有个白字,我搞错了,还是弟弟记心好。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奶奶听?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3: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生:《草》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哇!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到第二年又张出了新芽。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生:这句话就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窟窿? 生:是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师:看我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那有钱上学啊!
这个教学高潮形成由易到难的三个层次,全面检查了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欢乐地氛围中进行,很耐人寻味。
话题四 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创新 有人说:“教师的一句话,能扼杀一个天才,也可能扶起一个伟人。【案例9】
例如,一名平时不敢回答问题的女学生,突然举起了手,老师高兴地让她发言,可是这位学生在站起来后,一紧张,什么都忘了,急得哭了起来。老师立即批评她,“不会就不要举手”。女学生只好委屈的坐下。这样面对学生的失误或错误,教师采取的不是宽容而是严厉的训斥,还会有这位学生的第二次发言和成功吗?肯定不会有了。要使学生发展,只有宽容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换一种方式评价,我们可以鼓励她说:“你能主动回答问题,非常好。尽管这一次没回答好,我相信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在随后的提问中,我们再多次通过目光暗示或鼓励这名学生大胆发言,这位学生一定会成功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并赢得同学们的掌声。
对于学生,他们在胆量、语音、表达上都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吹毛求疵,而应细心呵护学生幼稚、脆弱的心。如在朗读课文中,学生经常有添字、减字的现象。当他们出现了这种现象,我们要说:“不要紧,第一次读错是正常的。”第二遍还错,我们要说:“这遍没读好,还有第三遍,第四遍。”其中要不断鼓励:“别紧张,慢点儿。”“大家都在耐心地听呢!”一直到学生读对时,我们再说:“了不起,你成功了!”
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灵魂。【案例10】
在一次预考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教语文的张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一分吧!就一分。求您了”张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我可以把你的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一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一分不能白借,要换利息的,借1分还10分,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借了。”男生咬了咬牙说:“我借。”结果,在后一次段考中,他语文得了91分,都掉10分,净剩81分。
张老师是一个教育的高利贷者,她通过大胆的借贷,使学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语言的首选。【案例11】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一次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文中写到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位学生朗诵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是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的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又读了一遍,这次不出了效果。教师一句令人俊不禁的风趣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了巧妙的评价,这显然要比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读要高明。
这样的幽默评价能融洽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中得以发展。
我们要让学生做“真人”,首先自已做“真人”。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评价学生应做到: 1.评价要“发自内心”
我们要满怀真情来对待学生、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才会感动学生。缺乏针对性的表扬,如:“不错”“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形式的表扬没有针对性,不如:“你读对了”“你都认识了”“你记字可真快,有什么窍门吗?”“除了一个字外,其他的都很准确”“你读得很认真”“你学得真用心”等这种有针对性的表扬让学生有学习的方向、识字的榜样。同样,盲目的批评也不可取。应鼓励学生改正不足,如“你读得都很准确,就是声音小了点儿,再试一次,大点声”等等
2.评价要“准确公正”
我们的评价要准确、公正,要有针对性,不要流于形式而使学生茫然,不要给学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不要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怀疑态度,从而对我们产生信任危机。例如:我们许诺奖给学生的物品,就一定要兑现;又如课上我们既然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提问,那么就应真正给学生发言提问的机会,不应该挑三拣
四、说三道四,过多地限制学生,即使出现一些意外的或荒唐的回答或做法,也应该宽容学生,不应该指为大相径庭、大逆不道;不要把课堂当做虚假的演戏,而应把课堂看做真实的生活;也不要说些实现不了的话或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如“如果你有机会到我们学校去,我带你去看看那里的景色”等等。
3.评价要尊重学生
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学生以后自己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例如:在阅读《捞月亮》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问孩子们“猴子捞月亮的做法好不好?”当孩子们说不好时,我高兴地评价:“对,小猴子的这个办法不好,遇到事情不动脑筋,我们可不能像他们那样。”孩子们边听边点头,这时还有小手举起,我赶紧让他站起来说:“小猴子的办法好,他很勇敢,敢自己动手去做。”听他说完,我马上带头鼓掌,并给予这样的评价:“这位小朋友说的棒极了!小猴子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阅读教学评价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埃利奥特说:“真正的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固定的标准,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天敌”。因此,我们的评价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面向全人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民基本素质的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也在于此。
第四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也是课程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搞好课堂教学评价,对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乃至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使新课程的改革目标真正得以落实。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通过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体育》,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到:课堂中的评价的确很重要。但怎样的评价才是有效的,怎样的评价才能是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知识,并能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体育》为我轻轻撩开了这一问题的面纱,明白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去做
一、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的整合,是新课程根据现代人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教学评价中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学科,其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同时,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造就人格的主要方面,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木,不仅强调学科的价值,更要强调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课程整合”、“合作教学”、“行动研究”等新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新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观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一起成为新课程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引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积习已久的教学习惯,冲破“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陈规,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运用“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形式由单一转变为多样,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由预设和封闭走向生成和开放,并促使学生由单向思维转化为多向发散性思维,实现对课程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上,第一,要关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否对学生表现出热情与宽容,是否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是否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都能大胆发言,提出问题,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第二,要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中心,能否从自己思想或教学预设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想或生成的目标上来。第三,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的需要。在“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中,设置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和拓展性,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其结果是,学生虽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却不能深刻领悟知识所蕴藏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更不能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人生发展的整体关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推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学生的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培养。因此,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当代课程论强调对学生应该是激励性评价、赏识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一定是以对学生真诚的爱(特别是对暂时处于落后状态学生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励性的信息发布为基本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以激励和赞许,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通过新评价方法的实施,重建课堂教学文化,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平等,从封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也是课程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搞好课堂教学评价,对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乃至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使新课程的改革目标真正得以落实。
一、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的整合,是新课程根据现代人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教学评价中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学科,其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与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同时,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造就人格的主要方面,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木,不仅强调学科的价值,更要强调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课程整合”、“合作教学”、“行动研究”等新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新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观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一起成为新课程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引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积习已久的教学习惯,冲破“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陈规,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运用“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形式由单一转变为多样,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由预设和封闭走向生成和开放,并促使学生由单向思维转化为多向发散性思维,实现对课程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上,第一,要关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否对学生表现出热情与宽容,是否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是否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都能大胆发言,提出问题,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第二,要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中心,能否从自己思想或教学预设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想或生成的目标上来。第三,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的需要。在“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中,设置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和拓展性,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其结果是,学生虽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却不能深刻领悟知识所蕴藏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更不能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人生发展的整体关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推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学生的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培养。因此,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当代课程论强调对学生应该是激励性评价、赏识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一定是以对学生真诚的爱(特别是对暂时处于落后状态学生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励性的信息发布为基本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以激励和赞许,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通过新评价方法的实施,重建课堂教学文化,使课堂教学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平等,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科走向学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预设走向生成,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生命涌动的课堂出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智慧、教学风格的综合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的视角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以此建立新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
总之,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把课标学习与《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语文》的理论结合起来;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作品,把理解课文的权利放心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品位和思索。
闭走向开放,从学科走向学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预设走向生成,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生命涌动的课堂出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智慧、教学风格的综合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的视角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以此建立新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方法。
总之,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把课标学习与《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体育》的理论结合起来;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作品,把理解运动的权利放心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品位和思索。
第五篇: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 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新课堂的设想
㈠走进新课堂,感受新课程
1、新课堂,学生不再是接受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2、新课堂,学生评价的功能不是“筛子”,而是“泵”。
3、新课堂,不再只是一门课程的“独木”,而是学科知识之“林”。
4、新课堂,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体”。
5、新课堂,不再是机械训练,而是注重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6、新课堂,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
7、新课堂,不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学会学习。
8、新课堂,不再过于重视书本,而是注重联系学生生活。
㈡进入实验区,走访新课程
1、新课堂,学生喜欢学习。
2、新课堂,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
3、新课堂,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想法。
4、新课堂,学生在教师面前轻松、自信。
㈢新课堂,教师的课堂专业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1、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
----运用教材编写属于自己的符合本校特点的自读课本,这是新课改形势下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大了。
----围绕学生的自身发展、主动发展,教师不能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约定,而是多形式多手段多渠道多角色地引导学生既要学好本学科,又要知道如何学,而后者更为重要。
3、教师间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
----众人拾柴火焰高,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
4、新课堂,教师是建设者。
----不要拘泥于一本教材,教师可集多版本教材之精华于一体,灵活地引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
5、新课堂,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
6、新课堂,教师也有压力和困惑。
----教师的压力来自变作战型教师为参谋型教师,立足点更高了,视角更广了,谋略更深了。困惑来自调兵遣将需要知己知彼,然而从长期的“自我作战”状态转变为“谋划作战”状态必然迷雾重重。(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