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11:5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小编推荐]》。

第一篇: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小编推荐]

.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

1、对话,才能走进心灵

学生的心灵深处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渴望有一位倾听心事的老师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忧伤。

以往,在教学中提起“师生关系”,不言而喻,老师“大”,学生“小”,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话,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这种师生关系,感情的不可沟通可想而知,学生对老师只有敬畏,师生之间缺乏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古语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仅仅把老师定位于这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学生纯洁的心中渴望着有一位能倾听他们心声的老师,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和悲伤。千万别放弃了这种倾听的权利。试想,当你和学生共同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那是一种怎样的平等和信任啊!没必要绷着脸面对天真的孩子,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有如兄弟、姐妹、朋友一样的亲情。

2.对话,是一种思维的碰撞

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新课程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促使双方都进行积极思考;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发生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教材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经”,而是供学生学习用的“材料”,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性使用。面对课堂动态问题的挑战,许多教师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请看特级教师支玉恒在对话教学中的创造。

3.对话,促进了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的有机联结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深入研究对话的实质,我们发现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是对话双方从各自的经验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认知视界的融合。

4.对话,是用生命呼唤生命

对话,是对话各方交互作用、共创意义的过程。在我们的生命对话式的课堂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共同生存。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教师、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文本的意义和生命的存在不再分割。

第二篇:浅谈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之对话

浅谈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之对话

常熟市塔前小学

平虹

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多个年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高兴地看到,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在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审视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发现有亮点,但也有许多的缺失和遗憾。

回顾近年的一些公开教学或随堂听课,常会看到学生表现不佳的现状。在学生表现不佳的背后,我们听得最多的是这样的话:“这些学生怎么这么不敢表现、不想表现,真是没办法”;“下课还生龙活虎的,一上课学生就是不肯和老师配合”;“学生不想表现,教师再怎么引导都没有用”„„这种埋怨所折射出来的观点令人担忧:我们的教师缺乏自我反省和理性思考的意识,不会剖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有哪些问题,不会寻找“老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根本缘由,却把学生推向问题剖析的首席台。当然也有老师能将矛盾指向自己,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分析自己教学行为的问题。

案例:苏教版语文国标本小学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

师:出示第一小节前半部分:槐乡的山山洼洼„„小辫儿。哪些词让你感觉到了槐花的美?

生:白茫茫感觉到。什么感觉呀?从远看,看不到边。师:千树万树花开放呀。齐读。这一大片的槐花像什么呀? 生:瑞雪初降。

师: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生:很多很多的雪,从天而降。

师:这就是槐花雪,怎样的槐花雪呀? 生:香气扑鼻

非常美

师:出示图片,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生:齐读。

师:美的景色要慢慢的去欣赏。慢慢读。还有哪儿美呢? 生:像玉一样的。

师:玉雕的圆球什么感觉?

生:闪闪发光毫无瑕疵呀,很圆润

摸起来很滑 师:槐花怎么就成了圆球? 生:抱在一起。师:怎么样啊

生:很多很密

挨挨济济

靠 师:抱给你一种怎样特别的感觉?

生:就好像人和人靠在一起。写活了,像人一样。

师:作者这个词用得太妙了,把槐花写活了。读出非常非常丰富的感受。小伙伴抱在一起亲密无间的感觉。

生:齐读。

师:还有一种姿态呢?什么样子的?

生: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像什么呀?像小辫。师:如果这时候来了一阵风? 生:翩翩起舞

师:甩着小辫,多美呀。在作者眼里,白得像一片雪,圆球、小辫,在老师的眼里,风铃、珍珠、你眼里的槐花像什么呢?妩媚的少女

蝴蝶

洁白无暇的翡翠,这么美的槐花,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再来读一读吧。配乐。

生:齐读。师:这么美的槐花把谁吸引来了?蜜蜂,做什么啊?孩子们,槐花放,中午,师引读

清香、醇香

浓香,这时候,你们仿佛闻到了什么?一种怎样的香啊?

生:清香

醇香

浓香

师:不着急,香气练成一片,该怎么读呢?更浓了 师:还有哪些写香的词? 生:香喷喷 师:什么香

生:槐花饭。香气扑鼻

香海

师:人海

云海

花海,这儿这么香? 生:香海

师:几个写香的词? 生:6个。

师:写作文会不会用一大串类似的词语,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很香。

师:还用了一个特别的标点符号。生:省略号

师:用了一个特别厉害的字,不带香,但香味十足。生:浸

师:妈妈洗衣服,用水?可这没水呀? 生:香气浸在了整个槐乡 师:槐乡什么也是香的?

生:树

小朋友的衣服、头发、衣服,师:走不出香味的包围,这就是浸的感觉。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应该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这么香的感觉能读好吗?

生:齐读。

师:难怪作者会说齐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从上述教学环节可以看出教师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引导学生品味欣赏优美词句,感受槐花的美丽清香上。为了感受槐花的美、香,教师与学生就进行了27次对话。我想:教师的语言有必要说得这么多吗?学生是否一定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才能体会槐花的美、香?在这堂课上,学生收获了多少?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槐树、槐花都是比较陌生的。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从语言文字里感悟到槐花的美、香,但内心深处对这样事物还是比较生疏。教师需要这样一层一层地剖析、讲解吗?我觉得没有必要。

课堂教学对话行为主要有两种:问答行为和讨论行为,是师生以语言为中介,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的相互交往的行为。我们要通过师生地位关系、师生的行为态度、热情度、信任度这些影响对话行为的因素,分析这两种对话行为中影响问答效果的因素:提问方式、问题难度、学生参与度、问题的回答方式等,寻找有效问答行为的运用策略。有效的课堂教学对话,应是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凭借、依托着文本,对学生恰当而有效地引领,让学生读进去,有所思,读深入,有所悟,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高,人文价值得到提升。怎样学习名家名师设计课堂对话的艺术,有效地营造根植于文本语言、体现着人文价值的课堂对话氛围,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对话充满活力、真实有效呢?我有两点设想:

一、挖掘“文眼”,提纲挈领

文章中最能体现题旨的一两句最精彩、最传神的话,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焦点和艺术构思的凝聚点,围绕这个“文眼”的描述,深入而细腻。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教学中,唯有抓住这样的“文眼”进行的对话才具有挑战性、趣味性,易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句话入手,体会文章的条理性,以及分总的结构特点是一条捷径。在教学课文第一部分“槐花飘香”时,我设计了以下的对话。

1(出示课件)配乐诵读: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同学们,捧起课本,像老师这样美美地读一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象槐乡的美,槐花的美。(板书:槐乡)2槐乡美,槐花美,作者的语言也很美。(课件出示)(大屏出示——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白茫茫)请同学读一读这几个词语。

3槐花美,我们看,作者把它比作了玉雕的圆球,想象一下你看到过的玉,思考作者为什么把它比作玉雕的圆球呢?

4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玉是那样的美,那样的珍贵,用玉雕的圆球来比喻槐花,槐花也显得更美了。

5槐乡美,槐花美,槐花还很香呢!(板书:槐花)瞧,小蜜蜂、孩子们都被吸引来了!(课件出示):

嗡嗡嗡„„

啪啪啪„„

小蜜蜂飞来了

孩子们跑来了

采走了香的粉

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酿出了甜的蜜

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6老师把这几句话变成了一首小诗,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可是有任务的,你要体会体会。此时此刻,小蜜蜂和孩子们是怎样的心情。7自己读读文中带“香”的词语,有什么发现? 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一段中有一个字值得老师们关注,那就是“浸”。抓住关键字来和学生一起细细品悟,进一步领略本文诗一般的语言,但究竟采用什么方法,我觉得简单最好,那就是查词典理解意思,反复读,体会乡村的香。

二、紧扣“问题”,综合理解

文章后面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练习课文内容说一说。在教学第二部分“槐乡孩子”时,我就用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让学生默读课文,圈圈画画,边读边思考,学生与文本对话,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回答得不具体,可以请别的同学补充,还可以进行想象,槐乡孩子还会做些什么?

薛法根老师说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简单意味着在课堂上需要我们放弃一切与学生的学习无关的东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将每句话、每个句子都讲得那么透彻,留下点余地和空间反而更美。课堂教学对话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教师对文本隐含的话题的深度挖掘,依赖于对课堂中即时生成话题的捕捉。我们教师一定要凝练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高效。

第三篇:对话新课堂

新课堂访谈录:新课堂中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邱县曙光中学自2011年开始实行新课堂改革以来,经过外出学习经验,结合本校实情总结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一案两课四环节”,在新课堂中曙光中学老师是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呢?

籍兰芝(政治教师):新课堂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生为本。我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为今后的发展奠基。

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在不降低标准,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优生吃得饱,吃得好;差生能吃得了,能有的吃。为达成这一目标,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导学案编写有梯度,要求优秀生能达到学习要求,能独立完成。对导学案的基础题要求学困生独立完成。课堂上,教师重点关注学困生基础题的答题情况,即使知道;关注优秀生的拔高,重在指导方法,侧重指导学生结对学习。

2、每节课都要有重点跟踪对象,这样也可以达到关注每个学生的目的。

3、展示课上教师要把握全局,要求展示者依据展示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听展者要认真听讲,主动质疑,及时笔记。

张存豪(政治教师):新课堂面对的主体是学生,真正的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是高效课堂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只有了解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心理特点,才能为有效地组织教学做好准备。其次,要合理制定学习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再次,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展示课上,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展示者、听展者、质疑者及时给予评价,对后进生更要大力表扬,对胆小者可俯首耳边鼓励学生去表达。最后,达标反馈要结合学生实际进分层训练。练习是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同的练习,教师设立三级练习:A级是基础题,人人达标;B级提高题,中上游层次的学生要独立完成,学困生要敢于挑战;C级拓展题,不求人人会做,但鼓励人人思考。在练习时,教师要用较多的时间去关注学困生,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指导。

总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就要立足自己的课堂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发展。

王俊芳(数学教师):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是执着求索的强大动力。要想让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精彩的课堂导入。引入的问题要活泼、新鲜,贴近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与已有的知识相吻合,比如用一些蕴含学科知识的小故事,我说自相矛盾的见解,让学生猜测,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

二、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新课堂中,更要求教师用爱心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敢于质疑的氛围,并且留足敢想、敢说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的讨论中去。

三、掌控讨论的全过程。讨论出现沉默时,教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讨论进入高潮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并做好总结;当学生质疑不妥甚至走入误区时,教师要满腔热情的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走出误区,便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让他们通过思索、交流、讨论产生智慧,从而不断的提升。孙春燕(数学教师):我觉得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是老师,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亲其师,信其道。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都是先让学生接受我、认可我、喜欢我。平时,加强自身修养,用智慧幽默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注重课堂调控的艺术性,从而营造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成功是一种习惯。日常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听课、笔记、复习、做作业、改错题,常说,常规范,严要求,严处理。

三、善于把握每一个教育良机,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都充分尊重学生,多表扬,多肯定,让每一个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塑造自我,超越自我。

四、多与学生谈心,化解压力,愉悦心情,鼓舞士气,使其始终保持希望和梦想。

五、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生有基础、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两端的学生最易走神。备课时坚持备学生,分层制定学习目标,授课时分层实施教学。对中下游学生,不提过高要求,而是着重于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基础知识的强化记忆,达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对上游生,则着重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通过开放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思考,将已有知识比较综合,举一反三,从而解决旧问题获取新信息。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赵永霞(语文教师):我认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带入是基础,体验是关键,兴趣是目的。

一、带入。很多时候学生不愿意听课是因为没兴趣。如果能有个激情的导入吸引全体学生最好,可能有的文章没办法激情导入,那就可以做个小游戏,让所有学生都有兴趣的游戏。这样会有一个好的开端,让所有的学生尽快进入状态。

二、体验。所有学生被带入状态后,我们得想办法让他们体验,而不是被动地听。怎样体验呢?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预习课上,带领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完成合作交流,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幸福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集体的智慧。展示课中,鼓励每一个孩子发言,引导他们去说、去写、去读、去参与,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评价,最重要的是鼓励。当学生的展示欲望的到认可的时候,他就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兴趣。这是最高境界,当学生对一个科目产生了兴趣,就不用我们再领、再带。试想一个打麻将上瘾的人,有时会不吃饭不睡觉的,到这个时候名教师引导就可以了,他们会主动学习,主动去问。这个时候突然下课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他们会期盼着下一节课。

杨继辉(班主任、数学教师):我每年都任教两个班级,有学生100余人,要想做到关注每个学生,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特别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就要因人因事制定一些细则以达到教育目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下我的做法:

1、树立每人都是班级的主人的意识。通过班会、各种活动,向学生传达“我被老师关注”、“我要关注同学”的思想。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哪怕只是负责给老师保管粉笔等小事。因为有责任,所以被关注;因为被关注,所以有进步。

2、小组教学中“兵教兵”。一个老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特别是学生的上课学习情况,我委托小组组长以“重任”:带领本组成员攻坚克难和其他小组竞争。让小组产生一种合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每个学生直接或间接被老师关注。

3、具有发现的眼睛,相信学生的潜能。我的一个学生翟丽香爱好美术,上九年级那一年,我每周都给她布置画一幅画的作业,并且对她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她从事美术事业。现在她已考入邯郸矿院室内设计专业学习。正如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翘起。”只要我们给学生一个希望,他(她)一定能成才。

4、灵活的奖励机制。每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班级举办的活动、学校举办的活动,除学校奖励外,我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扩大奖励范围,特别是差生,只要是有进步,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第四篇:新课程课堂行为创新小学语文4

【转载】《新课程课堂行为创新---小学语文》4

专题四 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 话题二 把理解文本的权利还给学生 1.维护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言说”权

以往的阅读教学,学生其实是很少有机会“阅读”的,即使有“阅读”,学生面对的往往也不是课文本身,而主要是“揣摩”(印证、接受)教材编撰者(实际上主要是教参)对课文的“分析”以及“思考和练习”的答案。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提倡要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用他们自己的眼去触及、自己的心去抚摩作品,使他们在阅读中去学习阅读。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赋予学生“倾听”与“言说”作品的权利。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言说”权利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阶段目标”(3~4年级)中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理念和要求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维护学生的“言说”权,指导、帮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交流和对话。

以往,学生几乎没有(其实教师也没有被自觉赋予)自由阐释、自主评价的机会和权利。我们以往的阅读教学,学生的主要责任是“听记”教师(实际上主要是教参)的“分析”和“思考和练习”的答案;或者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用学生的笔和口,来“复述”那些“分析”和答案。好的情况下,学生至多是对“分析”和答案有所“理解”、“体会”。换句话说,是重复、模仿他人(教材编撰者、教参、教师)的阅读,学生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在阅读中他们不能“言说”、也不允许他们“言说”。而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扭转和拓展的。

2.把与文本对话的权利还给学生

对话型语文教学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学生的自我对话来达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的目的。这四种对话方式不是截然分开、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统一的整体,其中以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主体与核心。对话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对话方式,就是师生与作为文本的语文教材(包括其他阅读材料)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作为对话的一方,从自身的期待视野出发,深入体验文本,展开想像与联想,与文本蕴含的空白与未定点对话,达成视界的融合。其中,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主体与核心,教师引导学生在获得文本意义的同时,达到一种自我理解,建构起自我主体。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主体的相互对话、交流而建构起来的,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的第三生成物。有人认为,阅读活动的过程是文章意义的不断创造的过程,正是在这生生不息的阅读创造过程中,不同的读者总是以自己富于个性、时代性的创造性理解,赋予文章以全新的意义和阐释,从而使文章的意义得到不断的开拓和建构,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可见,文本意义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即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产生并不断更新的。可以认为,文本就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蕴含着无限可能的独特的话语视界。它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渴求被理解,它向读者发出热情的邀请,召唤着读者对其空白进行填充与建构。它不断地向读者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读者则以其自身丰富的期待视野,主动地去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积极地应答文本的召唤,在这种问答与对话中,在相互质疑、反驳、肯定、否定、赞许、批评、补充、延伸中,读者的视界与文本蕴含的视界不断融合,文本的意义便生成了。

对话是读者与文本视界融合的过程,只有当相对活跃的阅读主体发挥其能动作用,深入体验作品,完全敞开情怀时,文本才渐次为其开放,他才能进入文本的深层世界,获得深层理解。因此,体验成为读者与文本对话的一种方式。

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主动的体验,文本的意义也正是在读者体验的过程中生成的。在语文教学中,读者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应在体验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感悟作品,深入作品的情感、意义世界,体会文章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领悟作品的深刻主题和意义,从而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理解。

有些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是深入到教材中与文本对话,而只是从教学参考书中拿取他人既定的、教条的答案,照宣给学生,或者受阅读提示的“毒害”很深,限制学生的想像空间,剥夺了学生与作品对话的权利。

有的语文教师虽然也与教材对话,但他牢牢霸占着解读文本的话语权,以他自己与作品对话的体验和结论代替了学生与作品对话的感悟和体验。在教学中,往往以“教师”的权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并认为他的理解是惟一正确的阐释,把学生的思路千方百计地引向他的思路,这同样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权利。

有的语文教师认为作者一旦写出了作品,就赋予了作品意义,所以将作者的原意看做衡量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的客观标准。于是,在教学中较多地强调学生如何发现和“正确”领悟作品的“原意”,而剥夺了学生作为读者所具有的创造性想像和自由联想的权利。

有的语文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能力,认为学生思想文化修养水平有限,不能够理解作品。因此,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解分析,惟恐讲得不够深入、透彻,从字词的分析、重点段落的剖析到文章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的诠释,方方面面都讲到,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亲自接触、体验、感悟作品,何来与作品的对话?何来个性化见解与创造性阅读? 对教师而言,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对话权还给学生,就要深入体验文本,在备课与上课的过程中,应当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用心去体味文本、质疑文本、解读文本,用自己的脑子真正地感悟、理解作品,建构起倾注着自己情感与体验的意义世界,而不是以教参的结论代替自身的阅读与思考。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作品,把理解课文的权利放心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品味和思索。只有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他们以启迪,引导他们深入文本世界,达成与文本世界的融合。

3.利用“空白”,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像

教师要善于利用作品留下的“空白”,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像,与作品展开对话。如小学语文中《狼与小羊》一文,结尾写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课文留下了这一空白,一贯的答案是狼把小羊吃掉了。然而一位教师却不拘泥于此,他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一个小女孩说:“狼用力过猛,掉到河里淹死了,小羊得救了。”这种善良的、富有想像力的答案,闪烁着动人的光辉。对文本“空白”的创造性利用有各种方式,有从情节发展处着眼的,有从上下文、句子间的关系推测的、有从多元性结局设想的。

【案例2】

教学《少年闰土》一课,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概括出闰土的人物特点后,针对“我”的外貌,课文中只字未提。这一“空白”设计了如下训练:闰土年少、健康、天真活泼,形象非常可爱。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你们能不能根据“我”的生活经历来想像一下“我”会是怎样的形象?学生纷纷推想“我”的形象。有的说:“我”是一个脸色苍白,头戴一顶瓜皮帽,身上穿一件丝绸小马褂的小少爷;有的说:“我”的身体一定不很好,来一阵风说不定就会被吹倒,因为“我”整天呆在高墙大院中,连门都不出;还有的说:“我”整天呆在高墙大院中,连门都不出,所以脸又白又嫩,整天不干活,肚子一定是大的。显然,经过这一填补处理以后,学生无论对文章的内在的逻辑和审美价值的认识,还是在语文能力提高等方面,都是“填补”之前所不可比的。

如《白杨》一课中的第十六自然段有三个“知道”,蕴含着相对应的三个“不知道”,而孩子的这几个不知道,正是爸爸(边疆建设者)想让孩子知道的。这一自然段是开启从“物”(白杨特点)到“人”(边疆建设者)的一把钥匙。1995年李明新在全国阅读教学观摩会上执教这一课,他让学生读一句“只知道”的句子,讨论孩子不知道的内容;在三次读“只知道”和三次讨论孩子“不知道”以后,告诉学生,孩子不知道的,正是孩子爸爸要告诉他们的;再接下来,李老师要同学再读课文,想想孩子的爸爸要告诉孩子什么;最后,李老师问同学,你理解孩子爸爸的心了吗?此时,文章的思想感情已经深深打动了孩子。

4.转换视角,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真正的理解不是对作者原意的复制与再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种开放的“召唤式”结构,其蕴含的空白本身就具有多解性。每一个读者的生活经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各不相同的,并且阅读时读者都是站在自己特定的立场上,以特定的视角去理解和阐释文本,因此对文本理解的多样性是必然的。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并认可学生合理的个性化见解,允许他们有不同于教师和教参的理解,允许他们有多义性的理解与阐释,不拘泥于作者的创作原意。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不拘泥于答案的惟一性,教师要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解读。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另一方面又不能一味地迁就不合理的见解,要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观点,否则就谈不上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思想了。

【案例3】

令人赞叹的案例:鸟儿没学会,凤凰有责任王燕骅:《现代小学阅读教学》,语文出版社,2003年

有一次,我在广西南宁借班教学《群鸟学艺》一课,学完课文以后,我请孩子们谈谈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发言的孩子都从课文的重点句着眼,站在群鸟的角度谈了体会。比如,学本领要有始有终、不要怕苦、怕累,等等,发言面广,说法各异。我十分满意。正在我打算收网结课时,有位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边举手边喊:“还有,还有。”出于对孩子的尊重,我便请他做补充发言,没想到他语出惊人,完全超乎我备课时的设想,他说:“许多鸟儿没有学会搭窝,凤凰也有责任的。”(此时,有好几个孩子在座位上点头,并“嗳,嗳”地应和)面对突如其来的情景,我的脑子飞快地转着,试图尽快做出合适的反馈。可是,尚未等我开口,他又接着说:“鸟儿们飞走的时候,凤凰为什么不把他们叫住?所以,我觉得学本领应该找个责任心强一点的老师。”

“哗——”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听课的老师自发地鼓起掌来——老师们为他的精彩发言,更为他的创新思维喝彩。

这雷动似的掌声,也许会一直留在孩子的心里,成为永远的鼓励!此案例是笔者的亲身经历,从这个角度去审视那个从课文中发现道理的孩子,还是第一回遇到。是啊,如果问题的答案只能是惟一的,那么,学习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那个孩子的发言,是学生创造潜能的极好证明!在欣喜之余,也让人感慨无限:的确,作为一个老师,教人学本领,教了半天只教会了一人,多数人半途而废、没有学成,他(她)能称得上好老师吗?老师会没有责任吗?多么独特、深刻的见解!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珍视他们的异见、创见,是处理好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前提和关键。

【案例4】

“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

我曾经听过一堂《乌鸦喝水》(人教版第二册)的公开课,其中一个片段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天的课堂上,小朋友们在教师的启发下,绝大部分都形成了“乌鸦真聪明,它通过往瓶子里投小石子,终于喝到了水”的共识!可惟有一位学生站起来提出了异议——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我定睛一看:那是一个胖胖的小男生,稚气的脸上满是执著。一语惊人,听课的教师也都在下面低声交谈。那位上课老师显得有些惊惶失措,她问孩子:“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石子会把水淹没!”孩子忽闪着大眼睛认真地回答。教室里静得出奇,我也是满腹狐疑,但我更感兴趣的是想知道老师怎么来解决这突如其来的异议。“石子怎么会淹没水呢?连最起码的科学常识都不知道,以后回答问题前一定要多动动脑筋,希望其他小朋友们也要注意!”老师显然有些发怒了。在学生们的齐声“知道了”中,那孩子刚想张开的嘴又闭上了,默默地坐了下去,沮丧的神色中仍旧透出一丝不服。

课后,有几位老师饶有兴趣地找到那位小男孩,向他请教“乌鸦为何不一定能喝到水”的原因。开始他十分胆怯,不信任地看着大家。经过再三的鼓励,他终于道出了原委:“昨天我和××玩的时候,我们往瓶子里扔石子,他的瓶里装的水多,投进石子后,水满到了瓶口;而我的瓶里装的水少,石子反而把水淹没了。只有当瓶里有大半瓶水的时候,乌鸦才能喝到水。而书中只说瓶子里的水也不多,若是小半瓶,甚至更少的话,乌鸦就喝不到水了。”听了他的话,大家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有位老师摸着他圆圆的小脑袋,由衷地赞道:“今天你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谢谢你,小老师!”孩子一愣,而后自豪地笑了,神采中多了一份自信。

“乌鸦„不一定‟喝得到水”这句话是否正确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它充分表现了那位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能在游戏中做个有心人,得出结论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更是一种求实的科学品质。此外,他在课堂上还对课文咬文嚼字,紧紧抓住了“也不多”这个词,并将它作为乌鸦“不一定”喝得到水这一结论的依据。这都是值得我们去赞扬的精神和品质。可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为了完成自己事先写好的教案,为了自己的上课思路不被打断,一句富有诗意的“石子把水淹没了”被老师视为不懂常识,还成了教育其他学生的“反面教材”。老师那轻轻的一句话,不仅把一个极富创造性的见解扼杀了,同时还可能扼杀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好在,另一位老师适时地鼓励了那位学生,使那位学生“自豪地笑了,神采中多了一份自信”。

对教师而言,教学本身应是一种对话,对话中既没有无所不知的圣人,也没有完全无知的愚人,对话过程应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如果这位老师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宽容,让孩子充分陈述理由,无疑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去留意生活,去大胆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3期,有改动)【案例5】

自我反思的案例:“饮酒”的学问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来赏析。学生一个一个地交流,都是我准备范围内的,我显得不慌不忙。这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一看,是一个爱表现自己而且经常出错的孩子,便另外叫了几位学生来交流。见交流得差不多了,我开始让同学们总结。可我发现,这只小手一直举着,丝毫没有要放下的意思。我不忍挫伤他的积极性,于是便叫了他。“我觉得,文中„我们只管饮酒取乐‟这一句,也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如果说诸葛亮觉得自己已经稳操胜券,那么他放松或者说取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下棋、弹琴等等,可他偏偏选择了饮酒。我觉得这次饮酒大有文章。他是在利用酒杯中酒的倾斜程度,来判断草船受箭的数目,以便及时调整船向,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借箭10万的任务。表面上看诸葛亮是在饮酒取乐,而实际上,他是不动声色地在观察和指挥这场由他精心导演的„借箭‟好戏,这充分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孩子一口气说完后,如释重负地坐下了,其他学生不住地点头。我则既惊喜,又愧疚:差一点儿扼杀了一个闪光的思想!本以为孩子会像以前一样站起来后不知所云,没想到他在阅读文章时,读懂了别人没有注意甚至疏漏的地方。这篇课文我教过多次,读出“饮酒”亦有妙算这层意思的,他还是第一个。历来认为诸葛亮的饮酒是表现其潇洒、沉着、冷静,从未想到他是在观察和指挥这一场特殊的战斗。这是何等独特的发现!令我深思的是,它是出于一个“经常出错”的孩子之口,是在那只小手一直执著地举着之后,才有了表现的机会。是啊,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心灵世界。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读课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而这一切,也许会让我们成人的眼睛迷茫,甚至不屑,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出错的孩子,但这却是最真实最可贵的。我们应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个孩子的发现,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不要让未来的天才由于我们的粗鲁、失误而过早地夭折。

(《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4期)

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生命活力的情感体验中,获得了语文能力,同时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自我理解,建构起自己独特的思维品质和个性气质,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素养,使得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成为“我阅读、我思考、我感悟、我体验、我提高”的全过程,从中接受和创造了一个扩大的自我。学生在这一次次的阅读、体验、领悟、扬弃中不断成长起来,逐渐完成自我主体的建构。

专题四 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 话题三 积极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生活 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富有个性、且有助于思维碰撞和启迪的人际语言互动活动。师生对话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与发展。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在人格尊严上是完全平等的,然而他们在发展水平、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经验阅历等方面却存在着差异。相对于教师是成熟的主体而言,学生是未成熟的、发展中的主体,理解与对话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的成长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这就决定了教育中的师生对话具有特殊性,即师生对话具有人格上的完全平等和教育中的价值引导的特点。

1.教学的意义在于实现对话的多元互动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成为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甚至还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联系、循环交替的多元互动的对话过程。多元对话构成了多重的复杂的网状关系,教学的意义也是通过这种网状关系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对话观念,巧妙利用各种对话之间的关系,实现语文教学对话过程的多元互动整合。

【案例6】

《黄山奇松》教学片段

师:学习《黄山奇松》一文,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文章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我们不仅要学会感受美,而且也要像《黄山奇松》的作者一样去创造美。黄山四绝中的“怪石”也别有情趣,(进入“黄山怪石”网页)请你学习《黄山奇松》一文的写法,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块怪石,用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像让这美丽的石头动起来、活起来!(学生准备)师:好!谁想把自己最喜欢的“怪石”介绍给大家? 生:我想介绍“双猫捕鼠”,它位于一座山峰上。山峰的一边是两只猫,另一边是一只老鼠,两只猫一动也不动,仔细地观察老鼠的行动,老鼠左望望、右瞧瞧,贼眉鼠眼,丝毫没有觉察到那两只猫的行动,心里只想着吃黄山松的松果,哪里知道背后潜伏着危险,真是逗人!(掌声响起)师:听你这么一介绍,真能让人品出点味道来呢!生:我想介绍“仙人指路”,所谓的“仙人”,身材高大,比一棵黄山松还要高,“仙人”手拿拂尘,嘴角还带着微笑,手指着西方,好像在给游客指路呢!

师:好一个“仙人指路”,我去黄山再也不用担心迷路了!(众笑)生: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鹅孵蛋”。“天鹅”正蹲在一座高高的悬崖上,孵着天鹅蛋,它仰望蓝蓝的天空,心想:什么时候,我的天鹅宝宝们才能出世呢?那个时候,我就可以让孩子看一看这美丽的黄山风光了!……

多种对话中最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特别是学生提出一些教师备课时没有“备”的问题时,教师更要静下心来思考,或许这的确是一种“伟大的发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依赖于三个技巧:(1)倾听。目的是为了吸收,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倾听要充满期待与耐心。(2)表达。表达要有中心,有条理,有依据,还要注意表达的表情和语气。(3)应对。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

2.用心“聆听”学生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每一篇作品,都包含丰富的内涵。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这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要用心去“聆听”。

【案例7】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教学片段 李吉林

师:请你们谈谈诗,想想如果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 生1:应画篱笆。

师:篱笆要画得密,还是松一点?要说出理由。

生1:要画得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生2:还要画小路。师:为什么?是怎样的小路? 生2: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还有的说:“树上只画些小叶,树下要画些落花,因为是„枝头花落未成阴‟。”当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学生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蝴蝶怎么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的意境更深入地促进学生体验,李老师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辨不清哪是黄蝶哪是菜花,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有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

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让想像展翅飞翔,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这种状态是自由的、宽松的,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创新意识。

此案例以画促读,师生都成为情境的积极建构者。它告诉我们:用心聆听,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与尊重;用心聆听,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心聆听,能调动学生表达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表达的自由,学生的灵性才能得以挖掘。这样的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教师的教学引导和教学机智,否则这样的设计很难实施。

3.教师要善于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

阅读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把“读”课文和“生活感悟”融为一体,为孩子参与阅读活动创造条件。让生活中的语文丰富和提升儿童的精神世界。

专题四 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 话题四 对话行为创新的境界 1.对话,才能走进心灵

学生的心灵深处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渴望有一位倾听心事的老师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忧伤。

【案例8】

刚毕业那年,领导让我接三年级(3)班。由于该班频频更换班主任,师生之间存在着无形的距离,很难交流。

一上任,我就想了许多办法,比如主动接触他们,个别谈心,表扬鼓励,一起玩游戏等。一个月后,我发现学生虽然对我怀着敬意,但都是敬而远之。想到自己的真诚付出没能获得学生的理解和共鸣,不禁觉得有些失落。那天晚上,我打开日记本,好像自己正面对学生,以孩子的口吻把满腹的心里话倾泻了出来。

几天后,爱爬格子的我就给这则日记取名《写给我的学生》,寄给了学校为学生订的《文苑报》。

大约两个月后的某天中午,我正在改作业。不知何时,一群学生已挤在窗前叽叽喳喳的。我问有事吗?班长满脸红光,一扬手中的报纸高兴地说:“老师,《文苑报》里有您的文章,写得真好!”

我高兴极了,不是因为文章的发表,而是我终于看到了学生那份主动,那份亲近,那份天真的、喜形于色的激情。隐约间我已感触到了那一双双饱含着兴奋快乐的目光中闪烁着意欲倾诉的火花。那天下午的第一节课,被我临时改为作文课。我对学生说,你们有心里话就对老师说吧。于是,一篇篇真实感人的《老师,我想对您说》展现在我的眼前: “杨老师,开学到现在,我没对您说过一句话。我有缺点您能帮我改正吗?我有优点您会高兴吗?我做错了事您会原谅我吗?”

“杨老师,我想当小组长,可您不让我干。老师,我只想当个小组长,其他的都不想,您可别说给同学们听!”

“老师,我想对您说,您上课板书速度很快,我看也看不过来,您能写慢些吗?” “杨老师,我知道您教书很辛苦,每天既要教我们知识又要改作业。这个星期天我想去您家借书,您能告诉我您家的地址吗?”

……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每篇就写了那么几句,但那一句句真诚清纯的语句让我十分感动。我深深地体验到了初为人师的快慰与责任。我知道,当我敞开了内心的世界,我便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同他们一样需要交流和理解,一样具有烦恼和愿望的老师。这种书面形式的对话,不但表达了难以用语言来展示的心愿,更传递了师生间的一种平等与信任。

从那以后,我在批改作业时总是有针对性地写上这种“心里话”式的评语。而学生看了总是兴奋不已,也给我写心里话,为我的评语写“评语”,以此让我能够便捷、准确地了解他们。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喜欢做作业,而且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也提高了许多。最让我高兴的是,每位学生都成了我的“知心笔友”了。一年以后,经我推荐的学生作文竟有9篇被《文苑报》、《作文新圃》录用。

真的,我很感谢生活赠给我的这份经验——“师生对话”,是它,在我困惑时送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以往,在教学中提起“师生关系”,不言而喻,老师“大”,学生“小”,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话,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这种师生关系,感情的不可沟通可想而知,学生对老师只有敬畏,师生之间缺乏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古语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仅仅把老师定位于这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学生纯洁的心中渴望着有一位能倾听他们心声的老师,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和悲伤。千万别放弃了这种倾听的权利。试想,当你和学生共同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那是一种怎样的平等和信任啊!没必要绷着脸面对天真的孩子,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有如兄弟、姐妹、朋友一样的亲情。

杨老师通过“师生对话”,使自己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也使学生敞开了心扉接受了这位老师。在师生情感交流一致的情况下,大家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些老师常和学生接触,一起游戏,一起唱歌,一起玩耍,久而久之,学生乐于亲近老师,有些心事不对父母讲,却能在日记中告诉老师。学生喜欢你,听你的话,教育工作便事半功倍;反之,有些学生只要单独和老师在一起,就会很紧张,非常不自在,有时看见老师走过来就躲得远远的。这时,作为一名老师,就该反省一下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如何,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如此害怕你,抗拒你,你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学会对话了吗?要知道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是一个不成功的老师。

2.对话,是一种思维的碰撞

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新课程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促使双方都进行积极思考;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发生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教材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经”,而是供学生学习用的“材料”,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性使用。面对课堂动态问题的挑战,许多教师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请看特级教师支玉恒在对话教学中的创造。

【案例9】 《古井》教学片段 特级教师支玉恒

生:老师,我想问,如果这个村子里没有这口古井,乡亲们的品质会怎么样?(众笑)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问你,雷锋家里有古井吗? 生:不知道。(大笑)

师:是啊!我也不知道。但雷锋的品质不是很优秀吗?没有古井,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能够让人得到启发、受到教育。不过这个村子里正好有这么一口古井,它正好给乡亲们提供了受启发、受陶冶的机会,创造了这么一个条件。作者也深受触动,就写了这篇文章。比如你们去刘公岛参观,看到邓世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为国捐躯的事迹而深受感动,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也就是受到了品格陶冶。如果没有刘公岛,不是还有别的教育途径吗?青岛、济南就没有刘公岛,那里的孩子们不是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陶冶吗?明白了吗? 支老师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处理好“没有古井,乡亲们的品质会怎么样”这一意想不到的问题。他巧妙地建构了学生们都很熟悉的刘公岛、邓世昌这一社区资源与教学之间的联系,引进了有益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听讲、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学生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而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亮点。

3.对话,促进了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的有机联结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深入研究对话的实质,我们发现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是对话双方从各自的经验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认知视界的融合。

【案例10】 《落叶》教学片段 特级教师窦桂梅

师:又一片落叶落下来,有一个小动物过来了,(走近一学生)你是谁呀? 生:小蚂蚁。

师:小蚂蚁,你干嘛坐在我上面呀? 生:我把你当做船呐!师:坐在上面你看到了什么风景呀? 生:山、稻田。

师:(课件出示)把你的感受告诉我。我就在你对面,你可以对着我说。试试看把你的感受告诉我!生:树叶落在沟里,我爬上来,坐在当中,把你当做船。师:真聪明,把我当做船。师:喂,你是谁? 生:我是小鱼!师:小鱼怎么过来呀?(学生游到“落叶”后面)师:小朋友们“送”他一个字!生:藏。

师:你藏在我这里干什么呀? 生:我把你当做伞,我在下面躲雨呢!师:感觉怎么样? 生:很舒服!师:小鱼就这样告诉我你的感受吧!(学生说)师:还有小鱼吗?你藏在下面干什么呀? 生:遮阳。

师:变成自己的话说,我就愿意听你对我说!(学生说)师:还在下面干什么? 生:我把落叶卷起来当肉饼吃。(学生笑着读)生:我藏在下面怕钓鱼的把我钓走!师:你太聪明了,我就愿意做你的安全伞。

让学生进入角色,想像自己在这里干什么。既让学生理解了文本,又加强了和学生经验世界的联系,拓展了文本空间。使语言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

4.对话,是用生命呼唤生命

对话,是对话各方交互作用、共创意义的过程。在我们的生命对话式的课堂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共同生存。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教师、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文本的意义和生命的存在不再分割。

【案例11】 《雪儿》教学片段

师:老师听着你们富有感情的朗读(朗读的是课文第三自然段),心中也不由得产生急切之情,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早日飞回蓝天!“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教师朗诵课文第四自然段)学生听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脸上渐渐露出了笑意,专注的眼神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自己也来读一读、背一背,也来欢呼欢呼。

师:想来读一读吗? “想!”学生迫不及待地喊道,随即打开了课本。师:好的。在读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学生连声叫好,开始津津有味地朗读起来,边读边演,很是投入。读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争着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师:看着你们自信的笑脸,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得不错。(随后指名学生朗读)读后学生举手,争着发表意见:

生1:“啊,我为雪儿欢呼!”读得很好,读出了“我”的喜悦之情,还配上了拍手的动作,很好。

生2:我觉得“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中的“高高”读得很好,让人感到雪儿飞得很高很高。

师:是啊,雪儿终于飞回了蓝天,终于又能在蓝天下翱翔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这句话,你们还可以读得让人感到更舒畅些吗? “能!”学生小手林立,抢着朗读这句话。

师:(指名朗读后)同学们,当你们读到这儿时,脑海中有什么问题吗? 生1:有!我不知道雪儿的翅膀怎么会划出弧线? 生2:我想,这弧线不是真的线,而是说雪儿在兜着圈子一圈一圈地飞。师:大家同意他说的吗? 生:同意!

师:我们请他来当雪儿,展开双翅绕着圈子飞翔飞翔,好不好? 生:好!

(那位同学上台表演飞翔)师:看,雪儿飞得多轻快,多自在啊!这真是—— 生:美丽的弧线!

生3:老师,“弧线”后面怎么是省略号呢?省略了什么呢? 师:你真厉害!这个问题提得真好!答案就在这段话中,请大家再好好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学生又一次投入地读起来,有的轻轻地读着,边读边想;有的放开嗓子,配上动作,大声朗读着。过了一会儿,有人举手了)生1:我想,省略的是这样的内容:雪儿是多么高兴啊!生2:我想,省略的是:我越看越开心!

生3:我想,省略的是:雪儿,飞吧,飞得越高越好!师:我想到的是:我的心儿也展开了双翅,和雪儿一同翱翔在蓝天下!生4:我想,省略的是:洁白的雪地,在蓝天下多么美丽啊!师:大家说得多好啊!你们愿意带着这份浓浓的喜悦之情来为雪儿欢呼吗?(指名学生诵读,背诵第四自然段)

师:读得好,背得也有感情!课文的第五、第六两个自然段也能读得这么好吗? 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独自朗读,再一个个轻读、评议,然后独自练读)师:(指名朗读第五、第六两段后)同学们,刚才你们用朗读的形式表达着“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现在能不能用心中的话语来表达一番呢,这儿有三句话,随你们挑选哪一句来说说,两句也行,三句更好。

出示小黑板:

(1)雪儿又飞到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2)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

(3)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 学生稍作准备、讨论后,举手发言:

生1: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谢谢你的精心照顾,使我重回蓝天。”

生2:……好似在说:“我又能飞了,我好高兴啊!”

生3: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早日康复,天天快乐!生4:……祝我早日回到校园,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生5: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飞吧,为人们传递信息去吧!”

生6:我望着……快慰,默默地说着:“多好啊,在我的照顾下,雪儿又飞起来了!” 生7:我望着……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谢谢你给我带来了快乐!” 生8:我望着……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我想我不久也会回到校园中去的!” 师:说得真好!老师听着心里也十分快慰,同学们多会读书啊!多么能干啊!能背背这两段吗? 生:能!

在此案例中,随处可见教师用生命、用尊重和呵护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探究,并在学习、探究中,提升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例如,案例开始时教师的诵读就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对话,一次生命的对话。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现自己的生命存在;学生在倾听中,打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呼应着教师的生命存在。在这种互动中,教师用自己的生命呼唤着学生的生命,用自己的热情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动力,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在学习中全方位地提升自己。专题五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专题五 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话题一 学生学习活动对教师的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的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期待着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1.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了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作为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引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征: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在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采用各种适当方式,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作为引导者,他的引导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并热情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使问题获得解决。(2)启发学生展开丰富想像。例如,教授《凡卡》一课时,可以假设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让学生想像爷爷读着凡卡的来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3)引导学生发现并纠正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不足。实际上,这些不足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正是进步的新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应当十分珍视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积极诱导并热情鼓励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来克服不足,从而使学习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3.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在语文课上的组织作用主要应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适当调控课堂节奏,尽量保证预定教学任务的完成。比如,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经常性地因“生成”内容而使学生把课文学得支离破碎,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绝不是一件好事情。

(2)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语文学习既需要愉快的气氛,也需要沉静的阅读和思考,过多的讨论、表演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无限度的亢奋之中,容易产生疲劳,而且会养成学习浮躁的不良习惯。因此,课堂上该默读时就要让学生进行默读,该独立思考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课堂情绪有抑有扬,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就是说,教师应当自觉地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探究的伙伴,积极、和谐地融入学生课堂学习的各种活动之中。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参与下列活动:第一,要参与学生的诵读活动。诵读课文是阅读教学,尤其是低、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与语言文字的直接碰撞,既可以使学生获得语感,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通过范读、引读、与学生分角色朗读等形式相机参与诵读,不仅可以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而且能够大大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第二,参与学生的发现活动。这里说的“发现”主要是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方法,但从目前情况看,这种质疑问难基本上成了学生单方面的活动。教师应适时地提出一些带有关键性的问题,挑起思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争论,从而使教学的重点目标得以落实。第三,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当学生展开讨论时,教师不仅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而且要真诚地与他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这种交流互动中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认识不断加深,思维不断发展。同时,通过教师的参与不断引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5.学生的发展期待着教师提供创新的空间

学习主体的发展与需求,要求教师为他们提供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的空间,这种空间不仅有课内的空间,也有课外的空间,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也有思维方面的,不但要提供创新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提供创新的过程与方法;期待着了解他们,关注他们,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现实条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由“教”变成了“导”。

6.新时代的教师形象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重整一下对自己的要求,重新制定一些较实际、较具体的指标,从而帮助我们释放一些没有必要的压力,使我们的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接受这些较实际的指标时,可以使用这些心理语言,如,“教师尽量要……希望能够……可以……”给自己保持较开阔的心理空间。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可以这样来要求自己:

(1)能够触角敏锐,重视与学生的沟通。(2)能够积极进取,创新求变。

(3)懂得忙里偷闲,减轻自己的压力,掌握放松的技巧。(4)对学生要求合理,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5)处事公正,重情重理。(6)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7)注意引导学生激发团队精神,互谅互助。(8)幽默乐观,坦诚真挚。(9)容易宽容、接纳学生的过错。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从自己本来的人性层面和个性特点与学生互动,而且要时刻保持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保持开阔的胸襟。

专题五 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话题二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1.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广阔空间

只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创建一个宽松的环境,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给学生以激励的机制、合作的氛围,以及自读自悟的机会,他们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探究任务。

【案例1】

《舟夜书所见》教学片段

师:诗歌的解释无非是后人根据前人留下的有关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一些注解等资料推测出来的。这节课,大家就根据课文的注解、插图,根据自己学诗的经验和方法大胆去猜一猜诗题的意思,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

(学生听后表现踊跃)生1:“舟”指“小船”。生2:“夜”指“夜晚”。生3:“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师:那你们认为“书”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沉默了)有困难了,对吧?这样,大家好好把诗多读几遍,大胆地猜,当然,要有依据。生1:“书”是指“渔灯”。(我一听,这不是瞎猜吗?风马牛不相及,但我没有流露出不满,而是耐心地倾听他的解释)“因为整首诗是写渔灯的。”(然后,该生还把诗给大家读了一遍:“月黑现渔灯,孤光一点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师:(心中暗喜,看来不是在捣乱)好,有道理,你能把这意思套到诗题中解释一下吗?

生1:夜晚,在船上看见了渔灯。

师:有道理,看得出来,你是动了脑筋的。(虽然答案不对,但该生确实是动了脑筋的,故给予表扬)

师: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2:我认为“书”是指“书生”。根据解诗的方法,把单音节的词变成双音节的词,所以把“书”解释为“书生”。指在夜里,一个书生在船上所看见的。

师:懂得学以致用,很不错。

生3:“书”指“书写”,意思就是“记下”。指夜里,在船上记下自己所看见的。师:能够把书面的解释换作通俗的说法,你的语言运用能力真强!

师:到目前为止,一共有三种答案。你们自由地讨论一下,看看你赞同哪一种解释。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猜”去理解诗意,因为一个“猜”字,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松开了束缚手脚的绳索,消除了顾虑的情绪。“只要是有根据的,就有道理,就都可以。”这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于是,学生迅速地从书本的文字、图片中查找,从大脑仓库积累的经验、方法中搜寻,从预习中获得的信息资料中筛选,从聆听别人的观点中获得灵感……在猜想、推测的过程中,老师是耐心的倾听者,是热情的鼓励者,同学们不用担心会说错,每位学生都经历了自主学习、自悟自得、自我启迪、互学互补的过程,体验到了尝试的快乐、合作的喜悦,同学们始终是学习的主角,就连最后的答案也是在同学们的体会中达成的,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在这样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中,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自然会得到迅速的提高。

2.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主动识字

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是教师出示这一课时要学习的生字,然后带领学生逐个分析笔画、笔顺、偏旁、结构,整个过程枯燥无味,此时,教师的声音常常是越来越大,而学生参与的声音常常是越来越小,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一理念给低年级识字教学注入清风活水,使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案例2】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

课例:国标本苏教版第二册《奶奶的白发》

师:(出示本课生字卡片)课文我们学完了,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生字,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学读一下? 生1:(领读)指、半、给、怎、兴、吗、跟、抬、让。师:仔细看看这些生字,你们用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它?(生沉思片刻,随即踊跃举手)

生2:我会记“抬”,电视里经常出现“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只要将这个“台”加上提手旁就是“抬”了。

师:真不错,能运用电视中学到的知识来学汉字。

生3:我会记“指”,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出现“圣旨”一词,“旨”加上提手旁就是“指”。生4:我会记“吗”,“一匹马”的“马”加上口字旁就是“吗”。生5:我用猜谜的方法记住了“半”,“伙伴”的“伴”去掉一人。(师不停微笑着点头表示赞许)

生6:我也会记“吗”,我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妈妈”的“妈”去掉女字旁,换上口字旁就是“吗”。

生7:数学上经常出现“合起来是多少”。“合”字加上绞丝旁就是“给”。师:运用其他学科学过的知识来记生字,这个方法好!

生8:我会用歌诀法记“跟”,“退”去“走之底”,换上足字旁,就是“跟”。生9:我也会用歌诀法记“怎”,“作”字去掉“人”,下面加个“心”。(师板书心字底,让学生跟读)

生10:我会记“让”,左边言字旁,右边是个“上”。

生11:我会用猜谜法记“兴”,两点一撇在上方,长长一横在中央,下面“八”字底,一副高兴样。

(师随即板书八字底,学生跟读)

生12:我会用“羊”字记“半”,只要“羊”上面一横换成一竖就行。师:小朋友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来记这些生字。

在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中学会生字的读音后,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力。他们在这一环节中,有的用猜谜法记生字,有的用歌诀法记生字,有的用部件法记生字,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有的用熟字稍作变化记生字,有的凭借电视中学到的知识记生字,还有的运用在数学课学习中涉及的知识记生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一环节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宗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识字教学的目标得以轻松实现。

(《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3期)

3.避免走入自主学习的误区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教师也应正确理解自主学习的意义所在。由于一些老师不能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自主学习”方面出现了不少误区:

误区之一:“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

当前,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有以下几种不当的角色表现:一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召集人”,整节课都是学生自己在“哇啦哇啦”地读书、吵吵闹闹地讨论,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课堂教学缺乏目的性,实际效率太低。二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交流活动的“旁听者”。在学生交流资料或汇报读书收获时,教师始终不置可否,也不加以引导,造成学生漫无边际地交流、云山雾海地汇报,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活动过于肤浅。三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活动的“捧场人”。无论学生读书、发言的情况如何,老师总是赞不绝口:“棒极了!”“真了不起!”由于教师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得课堂上该引导的得不到适时引导,该深化的得不到及时深化,该训练的得不到有效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不作为”行为,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误区之二:“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

当前阅读教学中的“自由化”倾向比较突出,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自由化。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拓展课程资源”,以致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无限度的资料交流。例如,本来要学习《草船借箭》,而交流《三国演义》故事却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本来是学习《望庐山瀑布》,课堂上却在无休无止地交流关于作者李白的历史资料。三是目标要求上的自由化。例如,《草船借箭》的教学,本来应当着重引导学生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有些教师却把这篇课文完全上成了“看录像、讲故事”课,学生几乎脱离了课本,直观形象代替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四是学习进程上的自由化。不少的教师还未等学生对课文内容、结构有个整体的了解,就告诉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己学习”,明显地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感,采用这种断章取义的阅读方法也很难全面、正确、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误区之三:“自主学习”就是“自愿学习”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种“自愿化”倾向应当引起广泛关注:一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愿化”倾向。语文课上的小组合作内容大多是即时安排的,由于事先缺乏合理的分工,只有少数尖子生可以即时发挥,因而使这种“合作”变成了“谁愿说谁就说、谁能说谁就说”,多数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的学生实际上很难得到参与的机会。时间一久,这些学生便习惯了在合作小组中当“听众”。二是班级交流发言中的“自愿化”倾向,这种倾向在某些公开课上尤为突出。在部分尖子生争先恐后的请求声中,那些后进学生往往成了“被遗忘的人”。

(《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3期)

4.探究性学习的新视点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的主要着眼点不在于得出多么有价值的结论,而在于让学生熟悉研究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养成批判意识、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合作能力和实践习惯。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开放的,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些方面,只要学生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探究性学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自主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选课题、自己制定方案。

我们强调探究性学习,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比如,课文的朗读,它本身不是研究,但如果在朗读的时候与文章的作者、文章中的人物进行角色互换,调动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这就是有了研究色彩;与写作背景相印证,与现实社会相参照,这也具有研究性;与其他文章进行比较,用自己的思想、情感、观念去评价,这也具备了研究色彩。只要教师有了新的理念,有了研究意识,就会引导学生去研究,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带有研究色彩。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的任务就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交往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课堂教学情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教师引领下的师生互动行为,是一种师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共享生命的过程。

【案例3】

古诗《题临安邸》教学案例

在教学中,当我把“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一句的意思解释成“暖洋洋的春风吹得那些权贵们都陶醉了,使他们忘记了国难当头”时,教室里顿时嘘声四起—— 生1:老师,我认为这里的“暖风”解释为“暖洋洋的春风”不太恰当,应该解释为“权贵们寻欢作乐的香风”。

师:你自学得很仔细。那么,大家怎么理解这里“暖风”的意思呢?(板书:暖风)(学生开始讨论)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老师,我认为把这里的“暖风”看做一种社会风气更恰当。(有的同学开始附和起来,其他一部分同学仍疑惑)师:你能解释得更具体些吗?比如说是一种怎样的社会风气呢?(教室里话声渐响,讨论热烈)生2:(充满自信)应该是“醉生梦死的社会风气”。(板书)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3:是“寻欢作乐的社会风气”。师:真不错,还有更好的理解吗? 生4:是“腐败、黑暗的社会风气”才对。师:说得太好了!这样的解释大家满意吗? 生:(齐微笑)满意!师:看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又增进了不少,这里的“暖风”解释为“腐败黑暗、醉生梦死、得过且过的社会风气”比“暖洋洋的春风”令诗歌增色不少。

生5:老师,这里的“熏”字在课文中解释为“吹拂”,而在词语解释中解释为“气味袭人”,到底该用哪个呢? 师: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大家认为该用哪个呢?(立场鲜明的两队立即形成)生6:老师,我认为用“吹拂”,既然说的是风,自然是吹拂过来的,这样解释比较能感觉出风的和煦、醉人。

生7:(立即站起)不,我认为这里不是吹拂过来,而是一种风气蔓延开来了,解释为“蔓延”更合适。

师:你能把它说得更具体些吗? 生7:能。就是当时掌权的权贵们之间醉生梦死、得过且过的不良风气正在蔓延。师:(惊喜地)你解释得真不错,我也同意你的意见。(同队学生呈喜悦状)另一队学生一阵商议后:老师,我们不同意解释为“吹拂”或“蔓延”,如果解释成“气味袭人”更为恰当。

师:怎么说? 生:因为与“吹拂”相比,“气味袭人”更能写出气味的浓重和强烈,而这里的“气味”指的就是腐败之风,说明当时的权贵腐败得很,他们臭味相投。

师:你的语感很强,说得也很不错,还有其他更好的解释吗? ……

因为文学更注重情感的体验,对同样的事件、同样的描述,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教学中,学生就“暖风”以及“熏”展开对话时,教师充分发挥了指导者的作用,抓住学生提出的“暖风是社会风气”,进一步引导“是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在学生提出“„熏‟字在课文中解释为„吹拂‟,而在词语解释中解释为„气味袭人‟,到底该用哪个”时,教师又让学生展开讨论。整个课堂充满了积极的对话氛围,从而表明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不应简单地拘束于文本意义的解读,而应展开更宽广的视角,实现对文本意义本身的超越。

专题五 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话题三 引领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成长 1.在语文实践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可以是唤醒、等待,也可以是激励,更应该是保护。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4】 《观潮》教学片段

“刚才老师播放了一段音乐,你们觉得课文哪些段落内容和这段音乐很相配,找出来,读一读好吗?”

这个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听音乐来找歌词配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潮的壮观,找到后能通过读传达出这种感受。

经过一番自由读后,当教师指名读时,有的学生已能读得正确、流畅,有的已能声情并茂。看来他们已被钱江潮吸引住了,努力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这时,一名男生举手了,这是我班一名后进生,他能举手我暗自高兴。这位男生读了:“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实事求是地说,这位学生读得并不好,“沸腾”一词读错了,“水天相接”读成了“天水相接”。短短的一句话竟错了两个词。这位同学读后脸通红通红,难为情地低着头,不敢正视老师。但我还是面带微笑地对他说:“你读得很好,只是两个字读错了,有些可惜。”然后又对大家说:“刚才他读错了两个字,为什么老师还说他读得很好?”

“因为他听懂了音乐,找对了内容。” “因为他很勇敢,敢站起来读。”

“对,虽然有两个词读错了,但只要纠正一下,就能读正确。跟我再读一遍,好吗?”这时这位同学显得从容多了,点了点头。

我领着他读了一遍后,又说:“能把刚才的这句话再读一遍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这位同学于是又把这句话读了一遍。不知怎么回事,这次居然还是把“水天相接”读成了“天水相接”,刚刚恢复正常的脸又刷地红了,几个快嘴的男生忍不住轻声叫起来:“„水天相接‟又读错了。”

我稍作思考,马上面带赞许的笑容走近这位学生,“真不错,跟着老师学一遍,就能把一个词语的读音纠正过来,你进步真快!跟着老师再读一遍„水天相接‟好吗?”我范读“水天相接”,这位学生跟读着。

“我敢肯定,你现在一定能将这个句子读正确了!” 他充满信心地又读起句子,终于读正确了!

“他读得一遍比一遍好。什么是学习呢?刚才这位同学第一遍朗读句子时读错两个词语,第三遍朗读能将句子读正确、流畅。这样,由不会到会,就是在学习。学习就是不断进步。”

为这名学生,我“浪费”了一些时间,未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然而我却非常高兴,因为有这样一位同学就在这堂不成功的课上找回了自信。

学生第一次朗读时读错了两个词语,脸涨得通红,目光不敢正视教师,这时,教师没有采取让其坐下,或者批评几句的做法,而是积极地鼓励引导,避免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使他不断进步,获得成功,体验人生的价值。

学生朗读出错了,教师意识到“学习的主人”遇到了困难,没有只顾节省时间,为完成预定教学目标,把读错的学生撂在一边,而是引导学生读两遍、三遍,直到学生读正确、流利,并带着收获后的微笑坐下时,教师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里,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

案例中,教师心中装着学生,尤其关心后进生的表现,注意到后进生有朗读的欲望,给了他一个机会,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机会,使这名后进生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课堂上给后进生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个奇迹。案例中教师没有被教案所束缚。虽然教案中预定的“教”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的目标却很好地完成了。

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正确对待学生探索的热情,同样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2.通过资料搜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为其提供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机会,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为验证某些看法或观点的需求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使其在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等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过程中,提高其语文实践能力。

【案例5】

《长城》教学前的准备

学习《长城》一文前,首先,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长城经过我国哪些省市”、“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文章、诗歌……”其次,在向学生推荐《长城的故事》、《地学博览:万里长城的魅力》、《长城图片集》、《万里长城游览》(光盘)等相关书目、音像资料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浏览目录和筛选内容等查找资料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利用图书馆查找、网上咨询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最后,组织学生对自己搜集、查找的结果进行交流,并帮助他们修正有关的内容。

教师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机会,而且通过查找、翻阅、筛选、归纳等方式,让学生把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从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军事学等各方面了解长城的价值所在,受到了人文情怀的熏陶,而且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丰富了知识,积累、总结出围绕一定主题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有效方法,学会略读和浏览、筛选和概括、分类标记等,更是尝到了参与和成功的喜悦,实实在在锻炼了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3.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想要改变旧式课堂教学只侧重对教材内容肢解式的分析理解,打破只有单一学习方法的状况,必须要努力创设一定的实践环境,与众多的语文材料直面接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之中,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太阳》一文时,可引导学生用身边事物的高度、远近、大小、热度与太阳做比较。学习前,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过的最高的建筑物有多高、到达过的最远的地方有多远、见到过的最大的物体有多大、触摸过的最热的物体或气体有多热。学习中,一方面可引导学生用自己所了解到的事物和太阳“远、大、热”三大特点相比较;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模仿文中的说明方法,让学生夸夸自己所了解的事物。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不再把语文课本看成一种既定的死的文本,而是看做有待于师生共同构建、开发的学习资源。这样,不但合理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与他人交往对话的情境,使其在历练中积累了经验和体验,而且巧妙地将文本和生活结为一体成为学生直接接触的语文材料,提高了他们面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在语文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教师要注意发挥思路上的引导作用。比如二年级学生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树叶剪贴画”的活动来深化学生的学习。实际上,现在的语文选文大多围绕或联系学生的生活主题,以语文与生活为主线,因此,十分有利于促使语文学习服务于生活——以更开阔的视野,更细腻、更深刻地解读生活,更真切、更生动地表达生活。

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课文,有的老师采取列表分析的办法,精心设计。第一节课学生情绪还好,第二节课学生就感到索然无味。于漪老师上这一课时,第一节课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搞清脉络。第二节课带学生到校园去观察各种颜色的花,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对花的各种颜色加以解说。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更细致地观察生活。

4.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进行思维迁移训练的重要阵地,是最能激活学生思维和活力的形式。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手脑功能的协调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般都新增添了一些语文活动项目,像“社会上用字情况调查”、“谜语擂台赛”等,为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另外,布置阅读有关书籍文章、办专题小报、走访调查、搞新闻发布会、参与社会实践、考察名胜古迹等都是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的好方式。比如,学生学习了《趵突泉》、《桂林山水》等课文后,就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有关的风景名胜去游览、观光。学生学习了古诗《暮江吟》后,就让学生到附近的江河去实地考察、欣赏。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开展“我爱祖国的山河”或“名篇佳作赏析”等语文活动。这就把语文学习与陶冶性情、培养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总之,只要注意创设适宜的情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并在日常的生活中融会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用以积累丰富语言,加强实践体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学生就一定会形成良性循环,扎扎实实地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专题五 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创新

话题四 指导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

1.创设宽松的氛围与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在于它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

【案例6】 《江雪》教学片段

教学时,教师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了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为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教师没有搬出教参中现成的答案,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学生的诠释真是独具慧眼,精彩至极。

这种以体验、感悟为灵魂的语文课堂,可以打开学生思维和想像的空间,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2.在愉悦的情境中指导学习

许多课堂教学的事实表明,愉快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它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学习的心理障碍,以更开放的心态参与学习,从而促进外部教学要求和内容的内化;有利于优化课堂活动,实现“情意”与“认知”的相互促进,达到情知间的良性循环。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重视调节学生的愉快情绪,因为他们对学习活动的性质和意义常常缺乏理性的认识,他们的目的性、自制力、持久性等不够成熟,却又天性好动。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愉快的学习,势必导致学生的被动,甚至对立、封闭,而愉快的体验则会起到积极的诱导作用,变沉闷、呆板、被动的学习为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案例7】 《春风》教学片段

小学语文第二册《春风》一节有这样一句话:“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

学完了“吹”、“柳”、“绿”生字之后,教师问学生:“文中春风吹绿了柳树对不对?”学生答:“对。”教师问:“春风还吹绿了什么?”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吹”、“绿”,不约而同地说:“春风吹绿了小草,春风吹绿了树林,春风吹绿了草地,春风吹绿了山坡……”

这时,教师趁势说:“噢,我明白了,春风是绿色的。”学生马上反驳:“不是,春风是没有颜色的。”教师又故作糊涂,说:“既然春风没有颜色,那书上写„吹绿了柳树‟,你们讲„吹绿了草地,吹绿了山坡‟,又是怎么回事?”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结论是:“春风吹”说明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草木发芽了,所以都绿了。绿色是草木叶子本身的颜色。这样学生借助“吹绿”,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也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接着,教师又提出:“吹红了桃花的„红‟,是桃花花瓣的颜色,为什么说是春风吹红的呢?”

可想而知,学生很容易把刚才对“吹绿”的理解方法运用到“吹红”上去,更令人惊喜的是,还有许多学生开始品味起“绿”、“红”两字来,说是不但吹出了春天的色彩,还表现出春天很有生命力。

在学习第二节时,学生的求知欲更高,愉悦感更强。所以,当教师范读课文时,故意把课文读成“吹醒了燕子,吹来了青蛙”。一读完,学生就毫不客气地指出:“老师把„醒‟与„来‟读反了。”教师顺势反问:“不可以吗?”

孩子们激动了,大声嚷嚷,指指点点,议论起来:“不可以,青蛙是要冬眠的,春风吹来,天气暖了,它们不冬眠了,醒了,所以说„春风吹醒了青蛙‟。”同学们还不断补充蛇、乌龟、蝙蝠、刺猬等动物要冬眠,课堂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动物世界大讨论。

教师紧接着又问:“燕子为什么要用„来‟呢?”一个学生说,两个同学补充,大家一下子又弄明白了:去年天气凉后,燕子都飞到南方去了,现在春天到了,天气暖了,它们就又回来了,所以说“春风吹来了燕子”。还有同学自己站起来补充说这叫“候鸟”……

这个教学片段,正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愉悦。

3.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阅读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或诵读,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义务。请看下面这位教师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课程的特点指导学生读课文的。

【案例8】

教学《雷雨》一课的朗读片段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哗,哗,哗”三个词是写什么的?(学生读课文并思考)生:是写雨声的。

生:这三个词表明了雨下得大,下得猛,下得急。师:“哗,哗,哗”这三个词能读得一样吗?

生:因为雨是越下越大,所以三个词要依次读得更重一些。师:怎样读才能表明雨下得急。生:三个词之间的停顿要读得短一点。(男女生比读)

师:“渐渐地”是什么意思?它表明了什么? 生:大雷雨正在由大到小,由急变缓。

师:怎样读才能表示出雷雨在由大到小,由急变缓呢?

生:大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变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且后一个比前一个稍重。

(听录音朗读,学生示范朗读)

(《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第10期)

本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使其边读边想,从而体会到雷雨中的自然景象。这样的教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阅读教学的创造秘诀在于珍视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清代学者赵翼在《闲居读书》诗中写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问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他强调读文和作文的用心,贵在创造。在朗读教学中,学生具有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应做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案例9】

《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学生自由读,动笔画)师:请你把最喜欢的句子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热烈讨论)师:喜欢爬山虎的叶子吗?谁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生1:因为它的叶子绿得很可爱。生2:因为它的叶子颜色在变化。

生3:它的叶子样子很好看,铺得也很均匀。生4:一阵风吹来,爬山虎的叶子就会漾起波纹。师:“漾起波纹”是什么样子? 生5:就像风吹到水面上出现的波纹一样。生6:就像这样。(用手势表示)师:请大家看课文插图。闭起眼睛想一想,那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颜色在变化,一阵风吹来还荡漾着波纹……多美啊!你能不能把那种美丽的颜色、那种变化的样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学生轻声自读)师:我听出来了,你们读得很好,连我也喜欢上这些句子了。谁来读给大家听听?(绝大多数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9期)

近几年,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朗读的指导常常流于形式。教师先问学生:该用什么语气朗读?待统一答案后,就让学生带着这种语气朗读。

【案例10】

《爬山虎的脚》另一个教学片段 师:爬山虎的叶子美吗? 生:(异口同声)美!师:我们该用什么语气朗读? 生:赞美的语气。

师:哪些词语应读得重一些?(生回答后,师要求一一圈出,学生试读)师:(指名一学生读后)谁能读得比他更好些? 师:(另一学生读后)请男同学读一读。师:(男生读后)请女同学读一读。

如此三番五次地读,可学生的情感仍未被激发,始终读不出“美”的语气。大多是把几处要求读重音的词语做了过分强调,显得十分呆板、生硬。最后,这位教师只好找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朗读。

同样的课文,同样的段落,为何教学效果迥然不同呢?关键是“情”的落实:有的教师往往把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感受和认识都统一在自己的标准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后一位教师要求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读,前一位教师没有要求学生用哪一种统一的语气来读,而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自己寻找、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使学生对作者的感情有了自己的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可见,教师对朗读的指导非常重要,好的朗读指导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及其具有独特性的见解,并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使其在理性思考的碰撞和在逻辑推理的两难境地中发现自己认识上的偏差。

5.教师对文本的体验引领着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是统一的,不要人为地割裂,必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要使其被学生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就要引导孩子认真读书,自己去领会、体验、揣摩。

在备课与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用心去体味文本、质疑文本、解读文本,用自己的脑子真正地感悟、理解作品,建构起倾注着自己情感与体验的意义世界,而不是以教参的结论代替自身的阅读与思考。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作品,把理解课文的权利放心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品味和思索。只有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他们以启迪,引导他们深入文本世界。

【案例11】 《村居》教学片段 特级教师景洪春

师:这句诗和前面学过的哪首诗描写的同是春天的景物? 生:(异口同声)《咏柳》。

师:(不失时机)是啊,《咏柳》写出了柳树之绿,而这句诗写出了柳树的什么? 生:柳树醉了。师:柳树为什么会醉呢? 生:春天里柳树抽出新绿,美丽极了,它感到很满足,所以就醉了。师:那还有哪些景物也醉了? 生1:草儿醉了,莺儿也醉了。

生2:风筝醉了,因为它飞得高,看到春天里美丽的景物也最多。

生3:放风筝的孩子们也醉了,天那么蓝,春天那么美,风筝飞得那么高,所以,孩子们也醉了。

生4:春雨醉了,你看今天,外面下着春雨,他们好像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感动得醉了。

生5:蜻蜓也醉了,蜻蜓看见花呀、草呀,赶忙飞了过去,跳起舞来,跳着跳着就醉了。

生6:诗人也醉了,因为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他忍不住写下了这首诗,他被春天的景物陶醉了,也被自己的诗打动了。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老师也醉了。不仅被春天多姿的景物所陶醉,更为你们丰富的想像所陶醉。让我们自由诵读这首诗,把这种对春天的无比喜爱、深深陶醉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师抓住一个“醉”字,诱导学生放飞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运用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就是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学生阅读,它有别于自然情形下的学生阅读。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既不是教师代替学生读,也不是光让学生自己读,比如阅读课让学生坐进阅览室自己翻书、比如古诗文让学生自己背记,更不是简单地讲解、分析了事。对教师的“教”而言,教师首先要走进文本、深入文本,用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去引领学生的体验。

专题六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行为的创新 话题一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

1.语文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具有课程意识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需要语文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语文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性课程等都已进入了教师的视野,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2l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但是,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提高教师和学校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着眼点虽在变革学生学习的方式上,但其着力点却是变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能卓有成效地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能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改革迈向新的台阶。因而,推进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探索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方面,都必须以教师个人的课程意识为前提。因此,语文教师能否具有课程意识、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这是时代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重大挑战。

2.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哪些课程意识

语文教师应当具备课程意识,这些课程意识应当包括:

(1)课程设计意识。现代教育不仅要求语文教师完成规定内容的讲授,还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本学科知识体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和教学策略,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并注重课程的系统化和综合化。

(2)课程目标意识。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树立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课程目标意识。(3)课程实施意识。语文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忠实实践者,而且要成为一个主动、积极的实践者。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实践、参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4)课程开发意识。语文教师扮演着课程开发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成为建构教育经验的主体。尤其是校本课程的设置和研究性学习的推进,更需要教师具有课程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

(5)课程创新意识。课程改革需要创新,课程运作需要创新,课程教学需要创新,教师的课程创新意识是整个创新教育进程的关键。

(6)课程评价意识。教师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选拔和甄别的意识,建构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意识,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多种功能。

3.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新的课程资源观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1)课程资源的类型划分。

课程资源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有三种划分方法。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化资源。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等音像设备,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大学设施、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会想到要扩大教材容量,提高教材要求,或者是多订购几本教材,甚至进口国外教材。其实,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大一统”的教学行为,虽然发挥了传递人类文化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有可能接受文化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个性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上下功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资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具有熏陶感染作用,在熏陶感染的过程中来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实践。因而,语文课程资源的特点和语文教育的特点是相通的、相融的、一致的。“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陶行知)而语文教育是通过对语文资源的占有、开发、利用,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教育。

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语文教师应当树立三种观念。

第一,要树立语文课程资源观。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对课程资源及教育价值的认识,我们需要有更为深远的视野。

第二,要树立语文课程资源的系统优化观。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中的各因素的组合、配置和优化的过程,任何一种因素发挥作用,只能收到局部的效果,而不能取得教育的整体效果。所以,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注意课程资源的系统优化以及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之协调运作,相互支持,实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高效。所谓优化,主要是指优先性、优效性和适切性。优先性要求在众多资源开发利用中分清轻重缓急,先后有序,形成递进序列;优效性要求开发利用的高效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适切性要求科学合理地对待现有条件,应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要树立潜性课程观。潜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隐性课程,它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被人忽视的各种因素,以及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以往,我们在谈到课程及其实施时,只注意到显性课程,而忽视了伴随其间的潜性课程。潜性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就已存在,而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尤其需要我们注意。比如,在开发家庭学习资源时,可能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增强学生的体察能力、理解能力,但也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创伤,甚至伤害了学生的感情等;再如,在对社会上学习资源开发利用时,良好的社会环境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多方面的正向引导功能,但其中的消极因素也会潜移默化地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在设计课程和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到潜性课程因素,使显性课程和潜性课程互相补充、互促共效,发挥潜性课程教育的积极作用,排除并避免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当然,潜性课程中大量的内容是无法预先计划的,只能在随机出现时因势利导,相机为用。

4.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多种渠道。从开发角度说,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学习相比较,学习母语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中国的儿童从小就处于汉语、汉文、汉字的包围之中,满耳皆汉语,满目皆汉字,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因而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儿童生活的外延相等。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2)倡导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以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如,风景名胜、博物馆、纪念馆,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4)创设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些学校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和“看谁写得棒”习字栏,在校园的草坪写上“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她”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多彩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5)研究并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在课程教材改革中,不少学校在分析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构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特点开设的校本课程往往形式活泼,新颖有趣,能激起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有的学校开设了“画与写”的课程,让孩子在画画的同时,为图配话,并将这些作品编成班级刊物;有的学校开设了“每周一诗”的课程,让孩子从小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审查学生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

(7)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具体策略的运用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制约:①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②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③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④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这四个因素水准及其协调程度影响着课程开发利用的质量。在实际运作中,这四个因素又不是简单地呈现和平铺,而是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起着作用。事实上,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从具体的问题、课题、情境等入手的,也可以说,是以某一问题、课题、情境为起点或基点而开展的。

第一,从问题角度看,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引发,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方案或再认识;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

第二,从课题角度看,可以以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资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第三,从学习情境看,可以到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可以到家庭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可以到校园、社区中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学习资源;还可以以专家、学者、教师为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以及各行各业的行家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第五篇: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改进措施

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改进措施

一、课堂教学行为的特征

教学观的变化使得英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通过对话教学和实践,同时重视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特征。课堂观察可以深入了解这些行为,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的准备和适当的教学方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教师对课堂、学生和教学的把握游刃有余。有一位英语教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提前两个月准备,并在不同的班级试讲,邀请同科教师听讲,课后及时总结、反思课上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如此反复多次,最后该教师完成了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得到了全校教师的认可。

二、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课堂观察目的性、系统性、理论性等特点使之成为研究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导入课、阅读课、语法课、听力课等课型的观察,发现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课堂讲述效率低、问题设置不合理、多媒体运用不恰当、教师对课堂把握不够以及教师课堂用语不当等。在一次初一上学期的英语公开课上,可以看出教师的准备是充分的,多媒体的使用也很熟练,但是面对系统学习英语时间不长的初一新生来说,教师的课堂用语有点复杂,虽然语速不快,学生仍然无法很好地接收教师传达的信息,而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不停地重复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应,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出现了问题,课堂气氛顿时变得压抑,教学环节的衔接也不是很自然,教师的教学显得被动、单调。

三、教学行为改进策略

为提高教师课堂行为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讲练时间,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用语,选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用语讲述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开展多样化教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选择合适的讨论内容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教师要注意把握讨论时间并给予必要的引导来保证讨论顺利进行。此外,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及对现代化设备的运用能力。针对上述教师在英语课上出现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分析初一新生学习的特点,提前告知学习内容,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课上,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尽量用学生听得懂的用语讲述教学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把课堂交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理解知识。最后,教师要注意过多鲜艳动态的形象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发现学生走神,可以采用提问等方式重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课件内容不要太多,适量为宜,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高效地接受知识,保持对英语的新鲜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中小学科教学能手研修项目“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专家、特级教师讲课的思维与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各地的教师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习虽然辛苦,但收获颇多。难得的是学习结束后大家依然保持联系,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本文通过课堂观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英语教学的困境和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培养及教师教学理念、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由于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条件有限,本研究只是初步探索,所用方法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讨。

下载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创新[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心灵对话课堂

    第一次捧着《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这本书,还带着一丝“支差应付”的心理,可读了一个 章节之后,书中的内容强烈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引起了我的深思:要营造轻松的课堂,创设师生平等的......

    与高效课堂对话

    与高效课堂对话 ——如何利用五元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的讲稿 与高效课堂对话 如何利用五元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金洲中学陈力民 各位领导、老师:......

    课堂创新

    课堂创新的方法 既然是创新的课堂,我理解应该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它首先应该是以创新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地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景与氛围,在传......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行为的研究

    A Study on English Teacher, Classroom Speech Act in Primary School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研究 学生姓名 尹 丹 学号 20114033118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专业年级 英......

    浅谈教师如何与文本对话

    浅谈教师如何与文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与课文的作者......

    新课程中教师创新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创新行为的变化》心得体会 任桥小学 马国珍 (一)注重营造教学的创新环境 教师在教学时,态度必须和蔼可亲,保持幽默,这样学生上课如沫春风,必然勇于表达,相互激动,必......

    教师行为

    行为守则(试行) 一、二、 爱岗敬业,严格遵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师行为准则与职业操守。 三、 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不得辱骂、体罚学生,及时与家长进行正面沟通。礼貌待人,团结友爱,严......

    课堂对话教1(5篇)

    课堂对话教学“问答化”问题调查报告 三门第二职教中心 陈欢龙 针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在认真总结近年来教学改革经验和积极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07年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