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第2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2 16:3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第2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第2课时教案》。

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第2课时教案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种子植物 第二节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子解种子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划分依据。本课还安排有一个学生实验,一个观察与思考,二组讨论。

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 .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3

.识别校园或本地公园内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4 .通过认识本地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5 重点难点.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1分的功能,种子的结构是本章的关键,它阐明了种子是形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学生只有了解双子种子中具有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基本结构——胚;成下一代植物体的基础,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才能理解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以及单、双子叶植物的概念。.培养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的能力。2.实验的顺利进行,玉米种子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是本课题的教学难点。因为:玉3很难分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不易观察;米种子的子叶有一片且很薄,开,不容易观察。.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4

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媒体.通过调查,了解初一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具备的相应能力,学生学习生物1

知识的兴趣,从而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具准备:①实物投影仪、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培养皿、解剖针,镊子、2刀片、放大镜、滴管、稀释的碘液。②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外形和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 构的剪贴图③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装置。1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学生准备红色、黄色、绿色、黑色水彩笔各一支。3组,分别调查家乡植物种类,每组绘制一种家乡常见植物(代表一类5.课前将学生分成4 植物)的头饰,以备课上使用。,浸湿后以备课上使用。.学生课前采集五种以上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其中必须要有松子)5 课时安排: 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起承上启下 回答并在黑板上列出简表。玉米种子结构内提问有关菜豆、回顾上节 的作用 容 实验培养学生运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种子,并使学生的认识从局部点拨指导,观察其它用所学知识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分上升到整体,从个别上升到一

种子结构解决实际问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种子结般,类,发表自己的看法。构的完整概念。题的能力题,并2培养学生交、P82 1分组讨论: 指导小组内展开讨论 分组讨论流与合作的将答案填在书上,根据观察实

表达交流分组讨论并列表比验的结果,能力较(自己设计表格)单、双子在班级交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流。培养学生分P82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提问:你想知道种子植物比苔种子植物析解决问题种类更蕨类植物分布更广,藓、与其它植 第一段。的能力。多的原因吗? 物的比较 2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第二篇:七年级生物下教案第2课时

第2课时

助学目标:

1、说出可被当作生物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

2、能说出动物和植物的几大类群。助学重点:

尝试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根据一定的特征给动物和植物分类。助学难点:

能说出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助学课时:1课时 助学过程:

1、自助互助

(1)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主要有几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为什么?什么是最大的分类单位,什么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的数量有什么变化?所包含的共同特征是增多还是减少?

(3)给动物的分类中,根据脊椎的有无将动物分几大类?各有什么特征? 有脊椎动物有哪些?无脊椎动物有哪些?

(4)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无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能否把植物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列?

2、自助展示

(1)7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的数量越来越少,所包含的共同特征是增多。

(3)可以分为2大类: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椎。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4)有种子的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无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

从简单到复杂排列依次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补助、互助 植物的简介 植物之最

(1)陆地上最长的植物(2)最高的树

(3)中国最高大的阔叶林乔木——望天树和擎天树(4)最矮的树(5)最粗的树(6)体积最大的树(7)树冠最大的树(8)最高的树篱(9)比钢铁还要硬的树(10)最不怕烧的树

4、概括总结:(1)给动物分类: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2)给植物分类: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5、巩固联系 生物补充系统

第3节 生物检索表

助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查阅生物检索表的方法。助学重点:

尝试根据生物检索表对生物进行分类。助学难点:

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编制分类检索表。助学课时:1课时 助学过程:

1、自助互助

(1)请大家自己摸索去查阅桃和猫是属于哪一类生物,谈谈你是如何进行检索的?

(2)试着给农贸市场的生物分类,最后说说各组对各种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自助展示:

3、补助

二歧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方法 怎么编制简单的二歧检索表

4、概括总结

(1)尝试检索;学会检索表的使用(2)给农贸市场的生物分类

5、巩固联系 生物补充习题

第三篇:初一生物种子植物教学教案

初一生物种子植物教学教案

一、裸子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2.通过对松树雌、雄球花;球果及叶片横切等的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在引导学生对松树的球花、球果与桃树的花、果实的比较和对松树与铁线蕨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4.通过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的比较,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通过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这两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更适于在陆地生活,由此认识到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所以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应确定为本节的重点。

前边学过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在生殖过程中孢子显著,且脱离母体发育,称为孢子植物;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生殖过程中都能产生种子,称为种子植物。孢子和种子都脱离母体发育,但孢子只是单细胞的生殖细胞,而种子则属于生殖器官,其结构远比孢子要复杂得多,加之种子有种皮保护,所以使它抗旱能力比孢子要强得多,这样就决定了种子植物比泡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因此,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的概念也应作为本节的重点。2.难点分析:

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观察很少,这样对了解两类植物的区别,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所以松树的球花及球果的结构应作为本节难点。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蕨类植物不同,与绿色开花植物也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较长又不易观察到,这样就决定了松的生殖过程也应作为本节的难点。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观察到雌、雄球花的着生位置,了解两者主要的不同,观察到球花和球果的不同,而且观察球花、球果要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花、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较为复杂的松叶结构,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本节组织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一)引言的教学

出示松树、桃树、槭树等种子植物标本,请学生指出它们的名称,并提出问题:这些植物一般是以哪种器官来进行繁殖的? 当学生答出种子时,可让学生明确这些通过种子繁殖的植物叫种子植物。而前边学过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在生殖过程中都不产生种子(这点也可以作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但是产生孢子,孢子显著。而且脱离母体发育,所以这三类植物叫孢子植物。在学生了解了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概念后,还要让学生知道种子的结构比孢子要复杂得多,而且其外有种皮保护,所以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于在陆地生活,它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类植物。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本质区别

先提出问题,我们平时买来的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何种器官?买来的杏仁是何种器官?当学生答出:都是种子时。可让学生观察,松树的带种子的雌球果和杏的果实,提出观察思考题:松子和杏仁分别长在松和杏的什么结构上?种子是否裸露?(雌球果选择鳞片裂开的,这样的雌球果俗称松塔;观察杏的种子,可先把杏纵剖开,再把内果皮砸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不裸露。松树的雌球果和杏的果实,其相同点是:都有种子。不同点是:松树的种子外边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杏的种子外边有果皮包被,种子不裸露。因此他们虽然同属于种子植物但属于不同的类群,前者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后者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由此引出裸子植物的课题。

(三)关于裸子植物的教学 1.松树:(1)生活习性:

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中,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然后展示松树的生境图(生活在高山岩石上的松树),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岩石的缝隙中。

(2)形态结构:

事先给学生准备好油松和白皮松的枝条,让学生从叶的形态上找出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特征,并思考为什么?当学生观察到针形的叶,并答出,针形的叶可以防止体内的水分过多地散失出去时,可告诉学生针叶常常成束生长,让他们继续观察以上两种松都是几针一束的,学生观察后能答出,其中一种是两针一束,另一种是三针一束。此时,告诉学生两针一束的是油松,三针一束的是白皮松,使学生了解松叶几针一束,是区分各种松树的一个重要依据。

下面请学生结合生活在岩石上松树的挂图,找出根和茎在形态上的适应特点,并思考为什么?若答不出来,可启发学生,松树是高大的乔木(讲清乔木与灌木的概念),它的根系会怎样,为何土壤干旱贫瘠时,还能郁郁葱葱。学生能答出:它的根系十分发达,可以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和无机盐,它的茎很粗壮,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较快地向上运输。并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抵抗恶劣的陆地环境。

接下去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松叶横切面的切片,提出观察思考题:①松叶有哪些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②这些特点对它的蒸腾作用会产生什么影响?观察时可要求学生对照课本上松叶横切面图,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并注意与蚕豆叶对比进行观察。强调观察的重点:表皮细胞的大小、细胞壁厚薄、排列状况、有无角质层、气孔特点。学生经观察、思考、讨论后能答出:松叶与生活习性相适的结构特点有:它的表皮细胞很小、细胞壁厚、排列紧密,有角质层,气孔深陷在表皮下面,这样的结构特点,使针形的松叶能进一步减少蒸腾作用。

最后,由教师简要小结一下,松树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3)生殖:

事先准备好带有雌、雄球花和成熟球果(珠鳞开裂,内有种子)的松树枝条,充分利用标本和松生殖过程的剪贴图(或挂图),加强直观性,以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

首先让学生对照挂图观察松枝上雌、雄球花的着生位置,然后用放大镜观察雌、雄球花的内部结构,提出观察思考题:①雌、雄球花分别着生在松枝的什么位置上?②它是雌雄同株还是异株植物?③雌、雄球花内部各有什么主要结构?学生在观察思考后回答:雄球花着生在新枝的基部,雌球花着生在顶部,所以,松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春天,在雄球花里能产生大量花粉,在雌球花内,生有胚珠,其内有卵细胞。学生回答后,可让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胚珠外有无子房壁包被,提出问题:①花粉带有的气囊在传粉时有何意义?②在雌球花内着生的胚珠是否裸露?(此问题解决,除认真观察雌球花外,还可认真观察成熟的球果,联系球果内裸露的种子考虑)学生经观察能答出:花粉具有气囊利于风媒传粉,通过风把花粉传送到雌球花上。雌球花内着生的胚珠是裸露的,无子房壁包被,这样胚珠形成的种子也裸露,无果皮包被。

学生了解了松的雌、雄性生殖器官后,可利用剪贴图或挂图,了解生殖的过程。提出问题:①松树从传粉、受精到种子成熟需要多长时间?②球果是由什么结构发育来的?其内的种子有何特点?为什么?③松的生殖过程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是什么?这部分内容,可充分利用剪贴图和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归纳出生殖的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边启发、边贴剪贴图、边由学生答出:春天时,雄球花内产生的花粉借助风散落到雌球花的胚珠上,并在胚珠内萌发形成花粉管,其内的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此时,胚珠也就发育形成种子,雌球花也就发育形成球果了。从头年春天开始传粉到第二年秋天球果才成熟。

球果内的种子带有翅,可随风飘散,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长成一棵新的松树。从松的整个生殖过程来看,受精过程已脱离了水的限制,所以比蕨类植物更适于在陆地生活。

最后,教师小结一下松的生殖过程,强调松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是:受精过程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所以它能生活在干旱的地方,比蕨类植物高等,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2.其他的裸子植物: 让学生观察侧柏、圆柏、银杏、水杉等裸子植物的标本或实物,了解这些裸子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陆地上。

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让学生与孢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对比归纳出: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胚珠裸露无子房壁包被,因此,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并与蕨类植物对比归纳出: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所以,适于生活在干旱的地方。

教师进一步小结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4.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给学生放我国各种各样的裸子植物及其经济意义的录像或投影片,使学生了解我国裸子植物资源丰富,居世界之首,是裸子植物的故乡,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根据录像内容及日常的生活经验、讨论归纳出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复习巩固题:松为何比铁线蕨更适于在陆地生活?裸子植物与绿色开花植物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种子植物

一、裸子植物(一)松树

1.生活环境:干旱、贫瘠的陆地。2.形态结构:

3.生殖: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

资料来自: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七年级生物上册 3章第1节 植物细胞教案 苏教版

课题:第3章第1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课型:新授课

主备:jpfs2011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1、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2、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学习重点:

1、尝试制作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3、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学习难点:说出植物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学习过程:

【复习回顾】回忆制作玻片标本的方法步骤:

【自主学习】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

【合作探究】

活动

一、“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1、染色的方法是什么?染色的步骤在盖盖玻片之前还是之后?染色的目的是什么?

2、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吗?

[补充]:生物作图的方法,铅笔做图,用点的密疏代表染色的深浅。活动

二、讨论

(1)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比较规则的长多面体形的细胞,细胞能保持这种规则的形态主要是什么结构的作用?

(2)能让有利的物质进入,而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的结构是什么?

(3)我们吃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是什么?来自细胞的哪个结构?

(4)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哪里?该结构中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关的结构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什么?

(5)控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象的物质存在什么结构中?

【本章小结】

【检测】

1.植物细胞细胞质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2.植物细胞细胞质中,与植物制造有机物有关的结构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B.核糖体

D.内质网 3.活细胞中,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4.在细胞中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保持细胞各种物质的稳定和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的结构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5识图题:右图为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里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1)请写出各部分的名称:

[1] [2] [3]

[4] [5] [6]

(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叫[ ],起 和 作用。

(3)在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中有一层结构看不清楚,这层结构叫[

]。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

(4)植物细胞中的叶是绿色的,主要是因为细胞中含有[

]。

学(教)后记:

第五篇:八年级生物上册 3.1.2 种子萌发的条件教案 (新版)冀教版

3.1.2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种子萌发时内在和外界条件 2.知道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

3.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自主获得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能力目标:通过设计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探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种子萌发所必备的三个外部条件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种子萌发所必须的外部条件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一组农民春播的图片,根据图片提出问题:(1)为什么大多数农作物选择春季播种?(2)为什么农民一般选在雨后播种?

(3)早春播种,为什么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

这些做法与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一定关系,究竟又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探究的问题。

新授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用到的材料用具,探究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能够得出的结论等。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探究方案。

教师在学生设计方案时,巡回、参与、答疑、启发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学生: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介绍经讨论完成的实验方案。

教师:选择具代表性的方案进行展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予以肯定,对方案中不完善的地方给予修改建议。

教师播放探究过程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如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计,方案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根据实验结果正确得出结论。

学生:观看视频,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教师:温度、水分、氧气是如何影响种子萌发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温度、水分及氧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师:讲述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

教师:展示种子的寿命数值,让学生了解种子是有一定寿命的。学生:根据资料,了解种子的寿命。

教师:展示有关种子休眠的资料(古莲子的萌发),介绍种子的休眠,强调种子的休眠对种子的意义。

教师:播种前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什么是发芽率?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什么是发芽率。

(三)课堂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概括,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四)达标训练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达标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反馈、释疑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的条件

二、种子的寿命和休眠

三、发芽率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P9【试试看】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个多变量的探究实验设计课,实验难度有些大,要让他们在课堂时间内有效地到达学习目标,就必须细分知识难点。将多个变量细分为几个单变量,降低了难度,学生处理起来有把握,积极性也会提高。

下载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第2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第2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生物教案:种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2、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能力目标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

    七年级生物教案:种子的成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理解种子含有哪些成分。2、初步学会测定种子成分的实验方法。能力目标通过了解鉴定种子成分的基本方法,并亲自动手操作完成鉴定的......

    七年级生物教案: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

    七年级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

    七年级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七年级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来源:考试大 2007/12/25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视频课程 字号:T T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1.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教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3.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4章第2节食物网教案

    第4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二节 食物网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2)知道什么是食物网。 2、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资料,进行语言表达。 (2)......

    八年级 生物 上册 第四节 鱼 2课时 教案

    第四节 鱼( 第一课时 )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鱼的分类。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 3.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理解与鱼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