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全册

时间:2019-05-12 16:4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全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全册》。

第一篇: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

一年级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多幅优美漂亮的情景图出现,把学习内容与情景图相结合在一起,以便学生更好更简单直观的学习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这样的编排更使得学习汉语拼音直观,易于让学生理解接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一去二三里》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这首童谣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运动员和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口耳目》这一课是象形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又举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字义形结合的特点。《在家里》这课有一幅图、一组词语和一篇短文。教学中要做到以家庭为中心,图、词、文有效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操场上》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第一行的活动以手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带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教学目标

1、学会汉语拼音音节,能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以及整体认读音节。

2、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能识字正确,学会更好的说好普通话。

3、认识52 个生字,会写10 个字,认识“横、竖、撇、捺、点”五种笔画和 “三点水”等八个偏旁。感悟汉字的形象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初步感受第一课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5、知道尊敬父母,形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认识52 个生字,会写10 个字,认识“横、竖、撇、捺、点”五种笔画和“三点水”等八个偏旁。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初步感受第一课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4、感悟汉字的形象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突破重难点预案

1、利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与所学声母、韵母与音节联系起来,以促进理解;教师示范朗读,发音要准确,可以采用教师先读,学生听的模式,也可以采用教师读、学生跟读的模式;教师多利用一些合适的教具、多媒体,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一去二三里》生字的呈现可以通过听、读童谣,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童谣中有一至十表示数字的汉字)十个汉字可以逐步呈现,也可以在看插图二练习说话时一起呈现。再让学生从生字条中找出另外两个要认的字“去、里”,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说说这两个字念什么。

3、《口耳目》依据象形字的特点,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的关系,可以告诉学生,古人根据物体的形象画图,这些图就是最早的文字,有些汉字就是从图变化而来的。

一年级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画》、《四季》、《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5 篇课文,《语文园地二》和一个口语交际《我们的画》。

《画》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小小竹排画中游》是写江南秀丽的景色,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本课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哪座房子最漂亮》是一首诗歌,第一句、二句采用数数歌的形式,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

三、四句一问一答,指出小学生的房子最漂亮,能激起学生的自豪。《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切、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

花草树木的意识。《语文园地二》共有六项内容,包括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50 个生字,会写27 个生字,认识9种笔画和9 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背诵一、二、三、四课课文。

3、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知道江南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农村的变化,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单元50 个生字,会写27 个生字,认识9 种笔画和9 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突破重难点预案

《画》在教学生字时,引导学生认识新偏旁走之的基础上,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认识“远、近、还”等字。写字教学时,笔画比较简单,主要是学习竖弯钩和横折弯钩两种笔画,教学时可以用一根彩色的电线展示这两个笔画的变化,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这两个笔画均为一笔写成,并提醒学生折角要写的圆润。理解诗意是本文的难点,在教学中不必拔高难度,让所有的孩子都理解。只要大多数孩子能够说得上来就可以了。

《四季》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练习用“谁怎么样,他对谁说:‘我是谁’”的句式说话。写字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写好“口”,让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折”,可以用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 4 小。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好书本上现有的教学资源,有条件地还可以运用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还要注意文中的两处语言训练点:一处是“两岸树木密”,让学生懂得“密”在此处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长得密?”第二处是“绿油油”这种格式的词语是第一次出现,也可进行拓展训练。同时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让学生进行扩词的训练。

《哪座房子最漂亮》本课中出现了“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这种叠词的形式来描写赞美房子的漂亮和宽敞。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一个语言的训练点,来引导学生也说几个这样的词语,体会叠词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找个朋友进行词语的搭配。课后以“我们的----”为题进行说话练习。《爷爷和小树》本课首次出现了自然段的形式,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格式,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为了便于阅读,建议学生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静夜思》、《小小的船》、《阳光》、《影子》、《比尾巴》和语文园地三,在语文园地三里面有个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本单元以生活常识为主题,让学生从课文中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并且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增加学生的生活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

《静夜思》---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小小的船》---这是一篇韵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韵文中形象的比喻,奇妙的想象,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阳光》---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和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它让孩子们明白,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蓬勃的世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阳光的美好和宝贵。课文插图形象鲜艳,语言简洁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影子》--一这一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征,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比尾巴》--本篇短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语文园地三》—这个园地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背儿歌。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是人们对不良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第一幅图是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说他们不要在草地上踢足球;第二幅图上是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正哗哗的往外流,一位小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结合图文理解内容。

2、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句子。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4、认识54个生字,其中会写18个字,学会笔画和偏旁。

5、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静夜思》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2、《小小的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理解诗的第一句话。

3、《阳光》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4《影子》是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写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5、《比尾巴》这一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难点是读好文中的问句。

6、语文园地三是复习字词。

一年级四单元内容分析

识字

(二)共有 4 课,前 3课教材都是由插图、词语、韵文组成的,再现了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情境。《比一比》中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面,其间有黄牛、小猫的悠闲,有鸭子、小鸟的嘻闹,还有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的甜蜜。《自选商场》用插图、商品名称和介绍售货方式及优点的短文,构成了识字的文本环境,简洁明了。《菜园里》有9

个词语和一首儿歌,介绍了蔬菜的名称和特点。第 4 课《日月明》韵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本组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让学生从中感受识字、朗读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凭借自已的经验认识更多的汉字,了解更多的知识。如在具体场景中出示相关字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景——超市购物,公车站点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本组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写字。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的53 个生字,会写15 个生字,认识2 个笔画和4 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量词的意思、自选商场的购物方式、蔬菜的名称与特点、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4.喜欢学习汉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5.鼓励学生阅读程度适合的儿歌、短文,感受阅读的乐趣。

6.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量词的意思、自选商场的购物方式、蔬菜的名称与特点、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喜欢学习汉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

美。

3.鼓励学生阅读程度适合的儿歌、短文,感受阅读的乐趣。

4.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突破重难点预案

1.了解量词的使用特点,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学习正确使用量词,讨论在什么情况中应如何恰当使用量词?

2.看书中汉字,理解这些汉字可能在古代表示什么意思?(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一年级五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配以多幅插图,让学生在读中加深感悟,从中受到美好品质的感染。《我多想去看看》讲了一个从未走出大山的小朋友想去北京看天安门升旗仪式。教育孩子要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雨水和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平平搭积木》写的是城市孩子平平用积木搭房子,给自己的家人和没有房子的人,表达了儿童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自己去吧》讲述了小鸭子学游泳,小鹰学飞翔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事不要依赖他人,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区实践和锻炼。《一次比一次又进步》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讲了燕子妈妈要小燕子到菜园看看冬瓜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小燕子去看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终于知道了冬瓜跟茄子的不同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的60 个生字,会写18 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2、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懂得从小要树立自立思想,能做的事情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之情。

2、初步建立心中有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

3、树立自立的思想,学会生活本领。

突破重难点预案

1、先用图片和课件展示北京的名胜古迹及升旗仪式,让学生对北京有初步了解,然后介绍祖国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平平搭积木》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用列提纲的形式,罗列出平平搭的房子依次分给了谁。

3、在学习《自己去吧》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怎么处理的,然后结合课文来感悟。

一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主讲稿

本单元包括5 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六、口语交际。《小松鼠找花生》:本文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课文采用科学童话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雪地里的小画家》: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识字、写字和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借生日》:课文述说的就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语言虽浅显,但体现了母女之间的真情。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中感受母女间的情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雪孩子》: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易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本篇为首次出现不注拼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着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小熊住山洞》: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子,可走进森林,他们始终舍不得砍树,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着山洞。森林里的动物们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这是一个意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出现,语言浅显,符合儿童特点。

语文园地六:有四项内容,分别是:字的偏旁部首归类、词语搭配、认识叠词和猜谜语。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巩固识字。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关心父母,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能用多种方法识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养成边度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识字、写字。

2.通过朗读,了解并弄懂课文的意思。教学重点突破预案

1、《小松鼠找花生》一课,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

2、《雪地里的小画家》中雪地上的小动物都画了什么?再说说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在雪地里画画?画出来的是什么画?

3、《借生日》一课,小云为什么把自己的生日礼物送给妈妈?说一说小云爱妈妈把自己的生日借给了妈妈,你是怎样爱你的父母、长辈的?

4、《雪孩子》一文,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5、读《小熊住山洞》,想一想,动物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

第二篇: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先周单元主讲稿单元备课全册

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先周单元主讲稿(单元备课)全册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 单元主讲

【课标要求】

1.能够正确询问并回答乘做某种交通工具去某地; 2..能够描述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并简单陈述理由;

3.能够辨认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要学会看交通指示灯安全地过马路; 4.能够了解不同国家交通规则的异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询问并回答乘做某种交通工具去某地,如:How do you go to school? Usually I go to school by bike.Sometimes I go on foot.How can I get to Zhongshan Park? You can go by the No.15 bus.2).能够描述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并简单陈述理由,如:Usually I go to school by subway, because it’s fast.3).能够辨认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要学会看交通指示灯安全地过马路。4).能够了解不同国家交通规则的异同。2.知识目标

1)能够掌握A、B部分Let’s learn,Let’s talk中的四会短语和句子。

2)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Let’s learn中的三会单词和Let’

s talk,Let’s read中出现的三会句型。

3)能够理解并会根据指令操作Let’s play,Let’s chant,Group work等部分的内容。

4)了解音标/i:/,/i/,/p/,/b/,/t/,/d/的音和形;能够区分音标/i:/和/i/发音不同。

5)了解Story time,Good to know等部分的内容。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并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学习策略:学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数据,并用扇形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文化目标:了解中西方交通规则的异同。【单元内容分析】

1.本单元重点学习如何询问和回答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描述出行方式的英语表达法多是由“by+交通工具名称”构成,因此语法知识构成相对简单,生词量较少。

本单元难点是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所学语言询问并回答乘做某种交通工具去某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综合语言运用的机会。

2.A部分主要呈现基础知识,自然地将教学重点引到语言运用上来。教师应尽量让学生模仿对话,进而自编对话,将目标语言运用于更多的真实情景中,以加深学生对句型的理解。B部分介绍了常用的交通规则、交通标志以及中西方交通规则的不同。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根据模拟的道路状况问路的练习,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渠道。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 掌握四会短语和A部分Let’s learn中运用某种交通工具去某地的表达法,并能替换关键词进行问答。听、说、读、写句型:How do you go to school? Usually /Sometimes I go by„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正确朗读对话。掌握四会单词和短语:stop,wait,traffic lights, traffic rules。掌握四会句型:How can I get to Zhong shan Park? You can go by the No.15 bus.帮助学生理解句型: In China/the USA, drivers driv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ad.In England and Australia, however, drivers driv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ad..2.难点:学生书写四会句子并能简单陈述选择某种交通方式上学的原因。如何指引他人在不同地点换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到达某一地点。掌握四会单词和短语:stop,wait,traffic lights, traffic rules。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恰当地表达使用某一交通工具到达某一目的地。学生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在中国和美国等国家车辆*右行驶,但在有些国家车辆*左行驶,比如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解决重、难点的措施】

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部分单词早已学过,只是用“by+交通工具名称”来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重点和难点是能用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Canada/„? ”来

替换关键词询问别人的出行方式;并能够用句子“I go by„”进行回答。部分学生对train的发音有点不清楚,总体对本课的掌握还可以。由于前一课已能用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Canada/„? ”来替换关键词询问别人的出行方式;并能够用句子“I go by„”进行回答,所以这一课表述自己以何种方式上学并简单陈述原因显得不再很难,倒是频率副词usually,sometimes,often,always运用不是很好,同学们有点忘记了,需要教师进一步复习总结练习。对于常见的交通标志学生了解得不是很多,在英语课中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很有必要。【教学准备】

1.图片2.教学挂图3.磁带4.录音机 【课时划分】六课时

第一课时:Let’s start Let’s chant Main scene

A: Let’s learn Let’s play

第二课时:

A :Let’s try Let’s talk Group work

C: Let’s sing

Task time 第三课时: A Let’s read

C: Good to know

Pronunciation 第四课时:

B Let’s learn Let’s play

第五课时: B Let’s try Let’s talk

C: Let’s check 第六课时: B Let’s read

C: Story time

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2单元主讲

【课标要求】

1、能够简单描述城市、城镇或社区内公共设施的大致位置。

2、能询问路线并简单回答;

3、能演唱本单元所学的歌曲和歌谣;

4、能了解一些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描述各类场所的具体位置,如It’s next to/on the left„.(2)能运用方位词和指示词来指路。如G0 straight,then turn left„.(3)试着去使用地图描述场所、景物和方位。(4)能听懂会唱歌曲:Where are you going? 2.知识目标:

(1)能掌握本单元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2)能听、说、认读本单元的“三会”单词和Let’S中的重点句型。

(3)了解音标概念和元音字母e,a在单词中的发音。(4)能听懂、理解Story time中的故事。【教学内容分析】

1、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问路”以及“指点方向”,涉及到“问路”的主要句型有:Where is „?How can I go toget to„?其中句型

Where is„?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和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B部分教学方位介词时的重点语言。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候应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扩张语言。

2、本单元A部分Let’s read以及C部分的歌曲中出现了一般将来时态的句子,这是为第三单元的教学做铺垫。教师不必讲解其语法意义,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即可。【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是“问路”以及“指点方向”, 能够通过方位方向的学习来描述场所的位置,如:Where is the cinema,please? How can I get to the „? 以及单词和词组:hospital、bookstore、post office、cinema、science museum、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等。

2.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能够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四会”单词及句子,引导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描述场所、景物和方位,并学会看地图,能根据地图上的指示找到相应的地点。【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问路的句型Where is„?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和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B部分教学方位介词时的重点语言。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候应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扩张语言。

2、本单元的指路对学生相对来说比较难,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在黑板上给学生画地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环境中学习如何问路,以及该如何达到某个地方。

3、多让学生进行问路以及指点方向的操练,让学生看图说该如何到达某个地方,也可以举例,举我们平时经常去的地方,比如说如何到达动物园、公园等。【教具准备】

磁带、录音机,单词卡、课件、【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let’s start Let’s chant A let’s learn Pair work C let’s sing

第二课时:A let’s try Let’s talk C Pronunciation 第三课时:A let’s read C Good to know 第四课时:B let’s learn let’s play C story time

第五课时:B let’s try Let’s talk Group work C let’s check 第六课时:B let’s read C Task time

Unit 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一、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教学是询问未来几天或周末的活动安排。主要学习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 do句型,教学内容十分明显地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思想。教学分A、B、C三部分。A、B部分的Let’s learn,Let’s talk后面均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Pair work与Group work。任务体现了语言学习的交际功能。教材以单词为点,Let’s talk为桥梁,以任务活动为中心,贯穿整个单元。

A、B部分Let’s learn为词汇教学,内容为14个单词,A、B部分

Let’s talk为句型教学,通过Group work, Pair work, Let’s read, Story time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单词与句型串联起来。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为六年级的第三单元。作为与初中衔接的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在三年多的学习中接触并掌握了大量的句型和动词词汇。在教学中,都是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要体现梯度和层次,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在感知、实践、合作中实现任务的目标,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掌握A、B部分Let’s learn, Let’s talk中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2)能听、说、认读A、B部分的三会单词和句子。(3)能掌握C部分的2个元音和5个辅音音标。

(4)能了解Good to know, Story time中的知识,并能就故事展开活动。

2、能力目标

(1)运用be going to do句型交流行事计划,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ing? I’m going to the cinema.(2)能用特殊疑问词where,when,what使用在一般将来时句型中提问并作答。

(3)能叙述自己和他人的行事计划。

(4)能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购书、当小导游、采访等任务,熟练运用be going to句型。

3、情感目标

(1)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的思想意识。(2)学习策略:学会合作与交流,加强自主学习。(3)文化目标:了解有关文字记载方式的知识。

四、教学设想

1、以任务组织活动。

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教师可将活动的设计、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展现等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充当导演的作用。任务从设计自己的周末活动、当小导游安排合理的路线、设想自己的梦想之旅,到购书及采访别人的活动安排,皆从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入手,体现了语言学习的交际功能。

2、建立课外合作学习小组。

对单词、短词、句子的掌握,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有效的组织和学生在课外的及时巩固,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课外合作学习小组,定期对各小组的合作方式、合作程序进行指导和督促,实现有效的课堂延伸。

2、活动要具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教学活动中要对同桌,小组(groups)全班(class)有合理的安排,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恰当进行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Let’s start A.Let’s learn Pair work 第二课时:A.Let’s try A.Let’s talk A.Group work

C.Let’s sing 第三课时:A.Let’s read 第四课时:B.Let’s learn B.Let’s play C.Pronunciation

第五课时:B.Let’s try B.Let’s talk B.Pair work 第六课时:B.Let’s read C.Task time Let’s check Story time

小学英语(PEP)六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Unit 4 I have a pen pa

一、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课题是:I have a pen pal ,主要谈笔友和好朋友的爱好。本单元涉及的大部分动词短语在前六册学生用书中已经出现过,如:go to work, watch TV, 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激活学生的记忆,以旧引新,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主要学习有关业余爱好的英语表达和一般现在时的简单用法,主要句型是:What’s your hobby? I like„ He/She likes„ Does he live in the city? Yes, he does.No, he doesn't.本单元的大部分动词在前几册已经出现过,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激活学生的记忆,以旧引新,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另外,A部分的Let's read的两封e-mail篇幅较长,有一定难度,阅读教学可以分段进行。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在三年多的学习中掌握了大量的句型和动词词汇,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联系学生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不断的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要体现梯度和层次,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在感知、实践、参与、合作中实现任务的目标,体验成功的喜悦。

本册教材内容比前几册内容都有所增加,课时有限,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取舍,但是Pronunciation部分我认为不能舍弃。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询问和简单描述业余爱好,如:What's your hobby?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He likes collecting stamps, too.(2)能用一般现在时的一般疑问句形式询问他人的住处,工作等情况并作答,如:Does he live in the city? Yes, he does.Does he teach English? No, he doesn't.He teaches art.(3)能听懂会唱歌曲“My Pen Pal”。

2、知识目标

(1)能够掌握A、B部分Let's learn、Let's talk 中的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子。

(2)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 Let's talk、Let's read 中的白体句子。(3)能够认读Pronunciation部分的音标:并能读出例词。(4)能够理解Let's chant 的内容

(5)能够了解 Story time、Good to know、Task time 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态度、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鼓励学生发展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

(2)学习策略:积极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加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文化目标:了解一些英语书信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有关业余爱好的英语表达和一般现在时的简单用法,主要句型是:What’s your hobby? I like„ He/She likes„ Does he live in the city? Yes, he does.No, he doesn't.难点是一般现在时到第三人称单数陈述句和一般疑问句的正确运用。

五、单元教学课时安排建议:六课时

第一课时:Let’s start

A Let’s learn Group work

第二课时:A Let’s try

Let’s talk Let’s play

C Pronunciation

第三课时:A Let’s read

Group work

C Good to know

Let’s sing

第四课时:Let’s chant B Let’s learn Let’s practice

C Story time

第五课时:Main scene

B Let’s try Let’s talk

Tick and say C Task time 第六课时:B Let’s read

Let’s play

Let’s check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及单元备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及单元备课(人教新课标)

全册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五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保持低中年级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一些改进。

为了帮助老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做一简要说明,仅供教师教学中参考。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

(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考虑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如,导语、资料袋、阅读链接、回顾?拓展、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八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如,月是故乡明,生活的启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有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如,走近毛泽东,这组教材不仅展示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而且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凡人情怀;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的方法。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本册在编写中进一步加强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本册各组的导语大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在语言叙述上,有的导语比较平实。比如第三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读到说明性文章。这些文章,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说明的方法”;有的导语则充满文学色彩,富有感染力,如第七组,“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教材加强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有时在略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也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整体感更强。

例如第八组“走近毛泽东”,先是两篇精读课文《七律?长征》《开国大典》,展示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然后用一段连接语引出后两篇课文,“我们再去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把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形象立体的伟人呈现给学生。略读课文不仅在内容上是精读课文的补充,在体裁上也有补充的作用。如,第一组课文主要体裁是散文,但第二课《小苗和大树的对话》,就采用了采访记的形式,通过著名学者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每一组从导语到课文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例如,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导语部分即提出要求,在课文学习中主要通过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本课的说明方法,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则尝试让学生应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里让学生归纳本单元所用的说明方法。通过这一条明晰的线索串起各部分的学习内容,全面推进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有的学习内容还预先布置。例如,在第三组的口语交际,要求学生介绍一种商品,教材则提前两课以“选做题”的方式来铺垫,提示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说明书。再如,第七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这一学习重点在“导语”中明确提出;在课后“思考?练习”中要求学生联系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后“选做题”中鼓励学生“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以及今日祖国的强大”;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引导学生在写读后感和进行演讲时用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单元后面的“回顾?拓展”中,组织学生交流搜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收获,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体现对相关资料的灵活运用。这样,结合“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专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在搜集、运用资料上反复实践,以有效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这些课文内涵深厚、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保留的课文本册教材中被编入了新的单元,体现了新的教学功能,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设计。教材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以香港回归为题材的诗歌《最后一分钟》,体现现代意识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有的课文人文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如,《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第五组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材料)《慈母情深》《青山处处埋忠骨》。

本册教材体裁多样,课文中除了散文、古诗、新诗、小说、通讯、说明文以外,还有访问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单元选编的阅读材料,有谜语、歇后语、对联、笑话、通讯报道、韵语歌、书法作品赏析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经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实际,本册教材不再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精读课文中也取消了提示语。但是,仍然通过其他方式加强教材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

首先,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之后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外貌、语言描写,仔细体会。每篇精读课文一般安排四道题,有的引导朗读或默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有的抓住重点段落或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理解;有的从表达方式上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有的从抄写、背诵方面提出要求。“思考?练习”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阅读方法,同时也更加关注文本,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另外,思考?练习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有的课文要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有的课文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

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加强对“口语交际?习作”的指导,增加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性。在“口语交际?习作”的编写上,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指导更加得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中,有先说后写的,有先写后说的,有二者可以灵活处理的。教材中提示的文字,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最后,从本册起,将原先每组之后的“语文园地”,分作“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两个板块。在“回顾?拓展”中新设“交流平台”栏目,旨在侧重引导学生小结、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并逐渐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总结的习惯。这个栏目是低、中年级“我的发现”的进一步发展,引导学生在一组教材学习之后,交流收获、体会,特别是侧重就阅读、习作、习惯养成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小结,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交流平台”栏目里的提示,仅供教师教学参考。交流、总结的内容可以不受其限制。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我爱阅读”专题中,其编排方式和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相同,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些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活动,交流发现和得到的启发。

另一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安排在第五组,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接着提出结合活动建议,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第一板块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感受汉字的有趣、神奇;第二板块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加深对汉字的了解与热爱,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出力。教材在这两大板块中,分别提供若干必读材料,提出一些阅读要求,体现“下要保底”的编写思想;分别提出活动建议,供师生选用或参考。最后,建议用办展览、办手抄报、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展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并建议有兴趣的学生继续深入开展探究活动。其中,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本册安排综合性学习的第一、第五单元,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其他各组,从课文的编选、“思考?练习”的设计、语文活动的建议等方面,也都重视向生活拓展。如,读了说明性文章,启发学生找来商品说明书读一读,看看是怎样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在“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单元,引导学生搜集图文资料,了解中国昔日的耻辱和今日的强大。

本册重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除继续保持“资料袋”“阅读链接”两个栏目外,还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更多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和文章,帮助理解课文和增加阅读量;教材还在“回顾?拓展”中增设了“课外书屋”这一新栏目,旨在介绍、引导学生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特别是读中外儿童文学名著;在“小练笔”中引导学生联系课内外阅读和生活实际,记下自己的感受、见闻和想象。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通过语文活动和大量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阶段性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对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未达到的目标,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习中补充、强化。

其次,五年级上学期仅仅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有的目标是在整个学段要求达到的,教师不可操之过急,以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本册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学习重点,在前面教材中可能也曾涉及,但不像本册教材这样集中和深入,有的知识点教师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识字、写字教学

五年级上册的识字都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要有别于中年级。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本册教材在正式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大胆猜读和跳读,运用一些识字方法推知生字的大意,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三)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精读课文的教学(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教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精读课文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如,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有的精读课文也不是全篇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的句段,指导学生练读。

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有的课文要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有的课文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

(3)精读课文,领悟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不要偏离文本提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处理好正确的阅读导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做人。

(4)精读内容,领会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一是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一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前一项内容安排在第三组,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外,重点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更有表现力。后一项内容安排在第四组,在“回顾?拓展四”的“交流平台”中有所提示,教师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如,可以通过上下文来体会,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可以通过相似文章的阅读来体会,等等。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

2.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4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面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内容大都与单元对应,有少数是为了补充本册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某种类型上的缺乏。例如,本册教材直接反映自然风景的文章少,教材在选读中选了《黄果树听瀑》《百泉村》两文加以补充。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自读,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酌情检查。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4.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数量,教师不能将其作为“软任务”而忽略。因为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难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和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另一方面教材特意安排了“课外书屋”这一栏目,配合单元专题,以重点推荐一本、顺便推荐一批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书。例如,在第三组的“课外书屋”中,重点推荐了苏联作家比安基的科普名著《森林报》,并推荐了中外其他一些科普名著;在“父母之爱”单元,则推荐了脍炙人口的著名漫画集《父与子》。“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都是整本的书,大都比较轻松活泼,重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推荐的书,让学生作读书笔记,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当然,教师也并不一定只推荐教材中提到的书籍,也可以配合课文的学习推荐其他书籍。

(三)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安排7次口语交际,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口语交际融合在整个综合性学习中。这7次口语交际有的是结合专题内容,有的是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有的单元只提供一个话题,有的则提供两三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本册的口语交际,首次安排了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教师要注意不要拔高要求。

本册的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独白(如演讲)的能力。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注重表达的条理性。

小学生口语表达常见的问题就是不够准确、不够有条理,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指导。例如,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描述一件物体,讲清楚一件事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上、内容的丰富上和思维的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在交际中要注意语言美,对一些不文明的语言要加以引导。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3.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4.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对于提供多个话题的口语交际,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在全班汇报、评议。

(四)习作教学

本册习作共安排了7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4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7次习作涉及写身边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在呈现方式上,有的是说写合一安排,有的则分开安排。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

所谓习作意识,是指学生随时都有用笔来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愿望。强化习作意识,首先要从培养习作兴趣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写的时候,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作就是倾吐,是件愉快的事情。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4次小练笔,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中。

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

本册要求的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梗概,这些习作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有的在教材中给出例文,有的则没有。这些习作本来没有固定格式,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为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尽快“上路”,教师可以先行示范。教师通过示范,给学生讲清楚写这类文章的基本要求。例如,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要避免把读后感写成内容简介;再如,写梗概,要让学生领悟如何抓住一篇文章的重点,懂得哪些内容可以舍弃、哪些内容必须保留。

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学生习作中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例如,要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逐步学会观察生活。一是在习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到有很多东西可以写;二是在生活中随时提醒学生:这件事是否也可以写到作文中呢?再如,习作的新意往往来自于作者对生活观察的深度和独特角度,教师要让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并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这种独特感受。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

真实、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生活中的启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并思考这件事情(或几件事情)给自己什么样的启发。习作时,要鼓励学生写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良好的文风。

本册第二组的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想象作文练习。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合理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在鼓励学生说真话的同时,还要注意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教学中的交流评价主要体现在: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写法,把习作改得更好;讲评作文中,互相激励,互相评议,以提高习作水平。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五)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有两种呈现方式,对第一种结合课文学习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方式大致和前几册教材相同;对后一种独立成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则要加强研究,调整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遨游汉字王国”采用的是任务驱动型的编排方式,即在导语中提出要探究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任务拟订活动计划、确定活动方式、商量查找资料的途径。学生在活动中有很大的自主权,教材中的“活动建议”只供师生参考,“阅读材料”也是给学生一些例子,方便他们寻找相关的材料。教师在活动中更多是起组织、调控、辅导、检查等作用,对活动的方式、方法则可以更放手。

2.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

“遨游汉字王国”单元有一些活动必须在课外完成,例如“调查社会用字”的情况。教师要安排好时间,课堂上主要是布置学习内容、交流活动情况、展示活动成果,课外则要根据活动计划,一步一步地开展学习活动。只有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才能避免课堂上无事可做、只好把阅读材料当成课文来教的情况。

3.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由于各地、各校、各班的学习资源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积极性高、学习资源丰富的班级,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对“阅读材料”则可以比较放手;对于学习资源缺乏的班级,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仔细学习“阅读材料”,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当然,教师要尽量都让学生动起来,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一组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阅读。《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学生自识字以来一直在阅读,本组教材将其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进行本组教学,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一个语文教师若能让自己的学生爱上阅读,则功莫大焉。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1~2课时

第二组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让学生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了交流表达方法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爱家乡的个性习作。教师教学时,应整体关照本组的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1课时,展示台1课时 第三组

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本组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说明性文章的延伸与发展。选编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学本组教材,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树立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在教学内容上要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如一进入本组课文的学习,就推荐优秀科普著作,引导学生阅读,在本组教学即将结束时召开读书交流会;在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3.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常识课,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科学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上。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4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第四组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课文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但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

本组所选的四篇课文,情节性强──孩子爱读;语言质朴简洁──孩子能读;而含义深刻──也许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可他们不一定能真正读懂,这正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好在每篇课文,特别是两篇精读课文,都有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我们可以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字的阳光里,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又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无私处事、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美好的篇章。最后,还得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句,能够熟读背诵,牢记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社会的人――这是课文编写者和我们,对学生的共同的精神期待。

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 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写结合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戒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第五组

一、单元总说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每个板块后有一些要求认读的字,让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1)小组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2)举行猜字谜游戏;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3)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搜集书法作品,举办书法展览。(4)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一般每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节,把几节语文课连起来上。

二、教学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5.认识21个生字。

三、活动建议

(一)基本思路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与课文不同。本组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2)仔细阅读两个板块的“活动建议”,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参考哪些材料。(3)制订活动计划。教材上列出的活动建议比较多,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在每个板块中选择

一、两项活动。(4)小组开展活动。就一个班级来说,小组活动可以有“并进式”和“阶段式”两种方式。“并进式”是各小组自选内容,同时开展不同的活动,如第1组猜字谜,第2组搜集歇后语,第3 组搜集谐音的笑话,第4组了解汉字的来源等。由于小组学习任务不同,教师可以编制“活动建议卡”,提示不同内容活动的要点,发给相关的小组,供学生制订计划和活动时时参考。“阶段式”是根据班上多数同学的需求和本地条件,集中两三项活动,逐项进行。各小组活动内容相同,但具体材料和活动方式仍然有自主性。如猜字谜,各组搜集和猜的字谜不会完全相同,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全班集中活动。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要及时了解各小组的进度,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使用“阅读材料”,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5)选择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共同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提升对汉字的感情,作为本次活动的总结。认读本组阅读材料中的生字。

语文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并进式”学习流程,大致安排是:①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1课时);②“有趣的汉字”分组活动(2课时);③“有趣的汉字”全班交流,阅读《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2课时)④“我爱你,汉字”分组活动(3课时);⑤“我爱你,汉字”全班交流(2课时);⑥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认读本组生字,展示和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2课时)。

语文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基础不够好的班级,可以采用“阶段式”学习流程,大致安排是:①全班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1课时);②“猜字谜”,先小组活动再全班活动(2课时);③全班活动“有趣的谐音”(1课时);④阅读《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1-2课时);⑤阅读《汉字的演变》和《甲骨文的发现》(1-2课时);⑥调查同学作业中的错别字(有条件的调查街头错别字),写简单的调查报告(3课时);⑦欣赏(1课时);⑧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展示和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2课时)。

(二)实施要点

1.制订活动计划。为了让活动有序开展,需要制订活动计划,使小组每个成员明确活动时间、内容、方式、分工等。活动计划是一种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教师要对怎样制订活动计划加以指导。一般来说,活动计划分标题、正文两部分。标题要写清什么单位、开展的是什么活动。正文要写清“什么时间”、“做什么”(目标、任务)、“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和“怎样做”(措施办法),以及“由谁做”(参加人员和分工),也可以把要做的事逐项列出,看起来有条不紊。末尾写上制订计划的日期。

综合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要求小组明确分工,每个成员都有具体任务。这是学生初次制订活动计划,可以比较简单。计划要在全班交流,也可以在教室里张贴。2.猜字谜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开展这项活动重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所以,要鼓励学生把活动设计得有趣味,吸引同学,如,制作灯谜、举办猜字谜游园会、设置字谜擂台、猜字谜接力赛等。谜面的形式多样,有文字谜、画谜、动作谜等。活动要有层次,可以分成猜课本上的字谜、搜集和猜课本外的字谜、自编字谜互相猜等几个阶段展开。汉字字数众多,字谜也比较难猜,对猜出来的字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注重思考的过程。有时还需要教师举例说明思考的方法。在自编字谜时,鼓励学生一字多编,活跃思维。

综合性学习要提倡探究。要引导学生尝试探究猜字谜的方法。猜字谜主要的三种方法有组合法、像形法和意会法。组合法是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在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就成了“告”。像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比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猜两个字。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像个“干”字,加上河的边上三点水,是”汗”。双雁像“从”,天的上面是一横,加起来成了“丛”。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比如,“客满”猜一个字。客满就是人太多,谜底就是“侈”。猜谜的时候,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3.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歇后语是比较常见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等去搜集。需要说明的是,在《有趣的谐音》这个活动中要搜集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喻意性歇后语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不在搜集的范围内。搜集到的歇后语让同学猜,可以出示前一部分,猜后一部分。还可以用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展示,让全班同学共享资源。古诗、对联、笑话不太多,不一定让学生去搜集。有些笑话比较低俗,学生搜集来后需要加以选择,避免把低俗的笑话向全班介绍。

4.《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两篇短文可以让学生略读。《仓颉造字》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做两件事:一是谈谈没有文字的不便,鼓励学生想象“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和问题,体会文字发明的重要性;二是讲讲仓颉造字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讲故事不要只指定少数学生,应当给每个学生提供机会,可以采用同桌互相讲、小组成员轮流讲等方式。在讲故事中吸收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和表达方法,《“册、典、删”的来历》要让学生学会提取主要信息,能了解“册、典、删”三个字的本意,然后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其他汉字的来历。了解了一些汉字的来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字的意思,正确地书写。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仓颉造字》只是一种传说,学生会想到汉字的起源还有哪些传说,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上汉字究竟是怎样起源的;读了《“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还想知道其他汉字的来历,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寻找资料,自主学习。

5.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开展这项活动,要尽量利用两则“阅读材料”。阅读和研究“汉字的演变”表,要让学生了解汉字从古到今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查找资料,了解这些不同的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还要引导学生从表中发现汉字演变的趋势。从这个简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甲骨文的发现》可以在略读的基础上,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谈谈感受。希望学生能了解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甲骨文是现存的最早的文字系统;同时认识到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6.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这项内容可以开展以下活动:(1)阅读《一点值万金》,再交流自己的感受。(2)搜集有关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3)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检查电视字幕用字不规范的情况(此项活动费时太多,而且长时间看电视上的字幕会对学生视力造成损伤,可以采用回忆的方法)。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的活动适宜在城市进行,农村学校可以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的商店或当地政府写建议书,建议改正街头的错别字。对上街头调查社会用字的小组,教师要专门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发生事故。

在社会用字情况调查后,可以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3)提出整改建议。7.汉字书法欣赏。这项活动可以从阅读课本开始:先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读读背背《赞汉字》,并用诗中的词语印证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然后拓展到课外,搜集碑帖,参观书法展览,访问当地有书法特长的人,举办小型书法展览等。欣赏书法艺术的要求不要太高,同学写得好的字也可以欣赏。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8.习作。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把活动的收获用笔记录下来,形式不拘。可以记叙活动的过程,如《猜字谜》《“街头错别字医生”》;可以抒写自己的感受,如《我为汉字骄傲》《汉字书法美》;还可以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如《我作文中的错别字分析》《某某路广告用字调查报告》等。习作不在乎长短,但要把自己活动中感受最深的东西记下来,目的是养成写作的习惯,乐于用文字与别人交流沟通。

9.汇报、交流和总结。在本次综合性学习结束之前,要进行汇报、交流和总结。汇报、交流的形式有多种,教材中提示的有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此外还可以开展“汉字知识竞赛”,如“汉字知多少”、“笔画最多的汉字”等。考虑到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加重学生负担,汇报和交流的形式最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意愿确定一种。但不论采用哪种形式,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编小报或办展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反映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成果汇报会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全组成员或推举代表汇报。这里特别要强调生──生互动,不应只有单向的讲和听。具体做法可以采取:(1)汇报人带动全班同学活动,如,一个小组背诵了《赞汉字》,可以邀请其他同学看着课本一起读。(2)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如,欣赏书法作品,汇报人讲完了他们的看法,可以在请别组同学发表意见。(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同学解答。(4)听众对汇报作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通过这些形式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共享学习成果。

可以用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作为这次活动的小结,提升学生对汉字和汉字文化的感情。

活动总结可以师生合作进行,既有学生谈收获,又有教师谈体会。教师的总结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态度、合作精神和创造意识,也要适当对知识和能力做梳理。

10.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既评价个人,也评价小组,关注个人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评价”。“成长记录评价”有几种类型,本次活动宜采用“过程型成长记录”,即把活动各阶段的资料纳入成长记录。可以收录的材料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搜集到的资料、自己写的文章、小组编成的小报、展品和汇报材料等。整个成长记录后有自我评价、小组同学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一般采用定性评价,教师要多用激励性评语,也可以适当采用等级或星级

第六组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至于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故事。《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 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 2课时,“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和“课外书屋”2课时

第七组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百年噩梦。选文具有匠心,针对小学生年段特征,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英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的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的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体裁不一,有叙事性的散文,有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抗日英雄的事迹,也有诗歌,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教学本组教材,应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与课文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习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第八组

毛泽东──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长征》,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开国大典》,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貌。《青山处处埋忠骨》,情感细腻、真挚,毛泽东的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在花山村的几件事,体现的是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群众。总之,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

走进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对学生而言,有诸多困难,加上本组是本册的最后一组教材,处于总结和综合训练的地位。教学时,一是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二是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文;三是要注意把握理解的标高,不要盲目求深求透,如对《长征》一诗的理解,要理解透尚待来日,学生有所感悟即可。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交流平台”2课时,“日积月累”、“成语故事”1课时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

一单元单元内容分析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和鉴赏。我们要带领学生领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欣赏青松迎客、寒梅报春的自然情怀。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雨》用优美的抒情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万般神奇,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

《草虫的村落》展开丰富的想象,追随者一只爬行得小虫,对草虫的村落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索溪峪的“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奇丽的美景,抒发了畅游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口语交际·习作”让学生或化身大自然中的一员感受世界;或根据音响展开想象;或分享分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回顾·拓展”让学生交流课内外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及自己的感悟,另外再积累体现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些古诗词,深化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组19 个生字,理解“德高望重、津津乐道、意味深长”等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字词)

2、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

3、背诵、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语言积累。(积累)

4、体会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和获得的独特感受,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阅读、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产生投身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热情,领悟到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突破重难点预案

《山中访友》:本文可以选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而且是有感情的朗读。在充分的读中,学生会把自己在生活中接触大自然的体验带入文中,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写出来的。之后,可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摘抄,进行语言积累。最后是“学习模仿,练笔实践”。在前面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趁热打铁出示课堂练笔,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并交流。

《草虫的村落》教学前,可以布置学生实地观察一种或几种昆虫,阅读有关昆虫的资料或文章,如法布尔的《昆虫记》,为后面的学文和小练笔做好准备。教学时,我们一要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要引导学生品味体现作者丰富想象、独特感受的句子,如“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一定要引导学生调动脑海中的已有体验,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体会,谈这种表达方法的好处。

本文课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这个小练笔和口语习作一的第一个话题联系紧密,可以让学生参考它的提示,回顾、总结本课和《山中访友》的写法,练习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这种写作方法进行仿写。

(二)谈两篇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山雨》一文运用比喻的手法来书写自己的联想,把山雨的声与色描写到了极致。对于《山雨》一文的教学,我认为两个字即可——“读”“背”,哪怕把全文背下来都可以,在读与背的过程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写法会内化为孩子自己的东西。

《索溪峪的“野”》善用拟人的手法来写自己对“野”的感受,特别是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把索溪当作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来写,简直把“水野”写绝了,令人拍案称赞。《索溪峪的“野”》全文散发着大自然“野性”的气息,让人读来心灵有无拘无束的舒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返璞归真”是自然而然的。教学这一课,只需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来感悟即可,情况允许的话也可以鼓励学生选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单元单元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1.自学本单元中的生字和新词,并能正确读写。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怀,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写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演讲稿的写法指导。

突破重难点预案

1.《詹天佑》中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期间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引导学生体会詹天佑杰出的智慧和才能)

2.《怀念母亲》,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和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3.《彩色的翅膀》补充资料:为了保卫祖国,解放军战士驻守在艰苦的远离大陆的海岛上。4.《中华少年》安排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诗的体会。

三单元单元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

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围绕本组主题,口语交际安排了“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本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引导学生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4.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突破重难点预案

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穷人》一课要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句子,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教学时要注意抓住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桑娜与渔夫的对话这些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读。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

《唯一的听众》一课有两条主线,一是我练琴过程中的心理、行动上的变化,二是老教授的言行变化。教学时可围绕其进行教学。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在个人“读”的基础上,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四单元单元内容分析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组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鹿和狼的故事》以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鹿而下命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客观规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地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的强烈情感。《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他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使环保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教学目标

1、学会每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的学习方法。

4、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5、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语言的优美。

突破重难点预案

(一)夯实对课文的预习,理解课文内容。

(二)搜集与本单元相关的资料。

(三)对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进行调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四)快乐拓展,号召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美好的家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五单元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鲁迅”先生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回顾、拓展。

《少年闰土》作者鲁迅通过记叙记忆中少年闰土的几件事,刻画了一个少年英雄的典型形象,表现了一对小伙伴真挚的友谊。回忆中的美丽画面,天真活泼的少年伙伴,一件件令人神往的新鲜事,自然流露出作者对闰土的喜爱和深深的怀念之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鲁迅的侄女满怀敬意和怀念,回忆了关于伯父鲁迅先生的几件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充满爱心、思想深刻、鞠躬尽瘁的斗士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面》一文,作者阿累写下了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以小见大,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有的人》一文,作者臧克家写下了在瞻仰鲁迅故居时对着鲁迅的遗迹所生发的感慨。歌颂了鲁迅,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对比鲜明,爱憎分明。在“口语交际、习作”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着口述“留在心中的印象”和通过记叙一俩件事来介绍一个小伙伴,培养学生清楚、具体的描述能力。在“回顾、拓展”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揣摩句子的含义,并积累词句,拓宽视野。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认识、了解鲁迅,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

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3、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规范书写。

4、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并拓展视野,激发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崇高的精神是教学的重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难点。

突破重难点预案

本单元所选文章都围绕鲁迅展开,有一定的时代距离,教学前应让学生搜集和鲁迅有关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准确把握文本所渗透的信息打下铺垫。另一方面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人物形象。

六单元单元内容分析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学生在五年级已开展过两次这种集中编排、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从要求看,前四项为必学内容,最后一项为选学内容。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 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以用1 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节,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还要利用一些课外时间开展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重难

1.组织搜集诗歌的活动,分类整理的活动和汇报展示活动

2.引导全体学生参与。

3.组织“诗歌朗诵会”;

4.把各人的整理汇编成集;

5.指导学生进行写一写诗。

突破重难点预案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七单元单元内容分析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的故事。后来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使我们为人与动物之间深挚的情谊而动容。《跑进家来的松鼠》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课文处处洋溢着对松鼠的喜爱;《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配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金色的脚印》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同时,赞美了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通过交流生活体验、讲述真情故事、写作生活片段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操。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体会思想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而具体的。

2、通过学习,共同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情,体会到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让学生学会拥有一颗博爱的心。

3、进一步学习写作内容提纲,复述课文,提高概括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而具体的。

2、通过读,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突破重难点预案

1、在初读课文时,着重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把握全文。

2、教学时要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是怎样把感情写具体、写生动的。

3、在教学中,强化文本与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真正触动学生心扉并达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目的。

八单元单元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

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向我们介绍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美;《我的舞台》娓娓叙述了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之女吴霜女士在艺术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2.感受戏剧表演和世界名画的神奇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

4.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5.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突破重难点预案

《伯牙绝弦》这篇课文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 《我的舞台》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备课

石珩小学——袁方民 2012.9

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

一、单元总体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二、单元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三、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整体把握课文,弄清叙述顺序。

3、体会文章作者的情感。

4、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表达效果。

5、联系实际能描述和写出自己的课余生活。难点:

1、每篇文章的构思、叙述顺序。

2、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在文中的感情。

3、体会关键词语含义和表达效果。

四、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五、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

1.《我们的民族小学》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体会劳动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4.“汇报与展示”,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5、课文学习中穿插阅读训练若干课时。

六、单元课时分配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课时

2、《金色的草地》 2课时

3、《爬天都峰》 2课时 4*、《槐乡的孩子》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3课时

机动 3课时

第二单元——名人故事

石珩小学——袁方民 2012.9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19个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三篇精读课文中46组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感受伟人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4、小练笔:续写《小摄影师》的故事。

二、单元知识结构: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

在以往的几册教材中,学生曾经接触到了有关名人的故事,譬如,一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下册的《爱迪生救妈妈》。不同于前几册教材中对名人故事的零散安排,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述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

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从平凡的小事中,体会伟人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四、单元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透过字面表达理解深层含义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表述、描写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讨论中,共同探究文章内容、人物心理活动。另外,通过阅读后的习作,改写或续写故事,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培养他们从平凡的小事中找出闪光点的能力。

五、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围绕“名人故事”这一专题,记述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与少年的交往或他们的童年故事,贴近学生儿童心理。教师要注意根据题材补充材料,吸引学生兴趣,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大量有意思的名人故事受到情感和心灵上的感染和熏陶。

1、通过图片、生字卡、分析字词特点等进行形象的字词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做好预习。

2、本单元涉及的名人有许多趣闻跌事,发动学生积极搜集,生动讲述,也可搜集其他名人的趣事,从不同的故事中得到不同的启发。

3、以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使学生在学学演演中深入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

4、在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应当积极准备、精心组织,组织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得到的启示,在了解名人故事的过程中,学习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

六、单元课时分配:

5、《灰雀》 2课时

6、《小摄影师》 2课时

7、《奇怪的大石头》 2课时 8*、《我不能失信》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3课时 机动 3课时

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石珩小学——袁方民 2012.10

一、单元总体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

2、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

3、了解秋天的特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单元知识结构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三、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感受诗文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3、理解和体会作者或文中人物情感的生发和变化。

4、进入课文情境与诗情画意中体会秋天的美好,结合想象,品味浓浓秋情。难点

1、人物的情感变化如何被作者具体表现出来的。

2、理解、欣赏被艺术化了的一些抽象的语言。

四、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感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学生能联系生活积累,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所描述的美好秋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多读多背中,感受诗文中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积累语言知识,学习表达手法,领略汉语的美。

五、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把握教材特点

1、教材把握:

《风筝》编排意图有以下几点:

⑴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作一些铺垫;

⑵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

⑶ 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所描写的画面都很美,非常适合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有条件,可以通过课件把课文中的文字用图象表现出来,也可以用投影把学生的收集与大家共享,还可以配乐朗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让秋天的图景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

此外,这篇课文的拓展学习可选择的角度很多,“一可以阅读一些描写秋天的文章,收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句,画一些秋天的景物,还可以和爸爸妈妈到野外去秋游。课后的三个泡泡中的活动要求,只是作为示例,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围绕秋天,开展一些活动。

《听听,秋的声音》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要求与精读课文有着明显的不同。课文前面有一段连接语,课文学习之前要先引导学生阅读这段连接语,以明确学习要求。

针对以上教材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正确处理教材,立足语言文字字的基础上,渗透人文内涵。首先要围绕单元主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其次,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读中感受与欣赏,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最后要精心组织促进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

2、导学特色明显: ⑴ 导语的使用:

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名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

“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她缤纷的色彩,听到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她带给我们的欢乐。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发现她的魅力,感受她的美好,并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

① 读导语。② 浏览整组课文。

③ 布置任务:收集或画“秋天的画”,为学习园地中“习作”做准备。⑵ 学习小伙伴和“泡泡”的作用:

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边读边思。

引导综合性学习。

(二)、把握年龄特点

三年级是阅读启始年级,教学中要注重两头伸展。1、立足低段求发展:

识字学词理解词句仍然是教学重点。学生生字回生率高,三年级仍需抓识字学习,但要求有所提升:

⑴ 识字教学: ① 相信学生的能力; ② 突出难点,注意简洁; ③ 不仅写字还要写词; ④ 创造练笔机会,在练笔中巩固字词。⑵ 理解词句:

低年级:“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

中年级:“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从课文来说,作者遣词造句倾注情感。〖例〗 《风筝》 通过关键词句体现出来:

做风筝: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快活 起名“幸福鸟”

放风筝:快活地喊叫 拼命地奔跑 从早晨玩到下午,还是歇不下来 风筝断线:大惊例失色、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2、着眼高段打基础: ⑴ 潜心会文,力求发展:

① 读好课文,初步把握主要内容。② 感悟语言内在的联系,发展阅读思维:

中年级不能只停留在抓句子,它承担着习作的任务。“阅读”领会方法,把握语言现象,体会语言规律。抓住语言现象,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开展阅读:

第一层面:句子理解。

第二层面:领悟语言内在联系。第三层面:整体回味,感悟提升。

感悟语言内在联系不是将句段中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进行机械地解剖,应该与文本的整体感悟、关键词句的理解、情感的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例〗 《秋天的雨》第二段: 句子之间的并列关系。

第一句和其他句子的总分关系。

第二句开始句子间是并列关系,首句与下面是总分关系,具体读事物间的联系。作者写得美、生动、准确,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

A、初读语段, 说说:秋天的雨把()给了()。理解:五彩缤纷

B、出示句段:“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它把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是给田野的。橙红色是给果树的。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与课文第二段比较体会比喻句的准确、生动,朗读训练。

C、多种形式朗读整段。引导发现首句和其他句子的总分关系。⑵ 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片断:在阅读赏析中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片断。

通过摘抄背诵,积累课文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断,倡导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⑶ 初步领悟适合中年级学习的表达方法。(三)、练习习作,夯实基础

“教学建议” 指出:“要重视培养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同时指出:“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要使学生有效的自由表达,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我认为教师应该有效地指导,让学生练就两个基本功:一个是搜集习作内容的基本功,第二个是表达习作内容的基本功。”

“我认为当前作文教学要两手抓,一个是激发动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另一方面我认为是要制定作文训练的序列,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应该使自由作文和我们基本功训练的作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得意彰,自由作文是先放后收,放中有收,而基本功是先收后放,收中有放。”

吴立岗教授认为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包括四个方面: ⑴ 语句正确连贯; ⑵ 文字书写工整; ⑶ 行款格式规范; ⑷ 标点符号无误。作文两手抓: ⑴ 激发兴趣,鼓励表达。⑵ 制定训练。

教师心中树立明确目标,加强小练笔:

《风筝》写好不同时候的人物心情 想象寻找“幸福鸟”,没有找到或者找到后的心情,写一段话。

《秋天的雨》把话写具体、生动,想象秋天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仿写一段话。

(四)、口语交际为习作打基础 1、话题提供习作的素材。

2、说得有序、清楚是写得连贯、生动的前提。

习作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学过的表达方法和积累的好词好句。(五)、学习略读,注重自主

略读课文不要过多的在理解词句上下功夫,应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习得的方法把课文读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抓住一、二个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内容或写法),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

六、单元课时分配

9、《古诗两首》 2课时

10、《风筝》 2课时

11、《秋天的雨》 2课时 12*、《听听,秋的声音》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3课时

机动 2课时

第四单元------细心观察

石珩小学——袁方民 2012.10

一、单元总体目标

1、掌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

2、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二、单元知识结构

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出了大名堂,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本组课文讲的就是这些内容。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全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1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一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本组教材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比如,专题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把握好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求。

三、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读懂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构思思路。

3、理解并学习运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4、培养细心观察,巧妙思考,发现奥秘的能力。难点

1、理清作者思路,领会写作方法。

2、深入理解“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在课文中的具体化。

四、单元学情分析

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记住生字词的能力有所培养,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能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要采取多种方式灵活教学,在趣味学习中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学习并应用句式转换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惑,通过形象事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五、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把握教材特点 1、教材把握:

《花钟》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观察一下家中、校园内的各种花,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课文中涉及到的花(如昙花、月光花)的图片、录像资料。课文思路清晰,语言很美。要让学生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读出对花的喜爱,读出对修建奇妙的“花钟”的赞叹。要带着问题思考,如,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做法真妙,妙在哪儿?

《蜜蜂》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明确默读要求,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可采用分层次默读的方法进行训练;初次默读,整体感知全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次默读,深入到词句或带着问题思考。如,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试验的过程,然后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较多和比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玩出了名堂》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的体会,如能说出在玩中的发现更好。即从玩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五个自然段,段段写了“玩”,“名堂”在课文里的意思就是发明与创造。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以“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作为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从三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再次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针对以上教材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正确处理教材,立足语言文字字的基础上,渗透人文内涵。首先要围绕单元主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其次,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读中感受与欣赏,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最后要精心组织促进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

2、导学特色明显: ⑴ 导语的使用:

“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名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

⑵ “资料袋”的使用:

“资料袋及宽带网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资料袋及宽带网使用的时机。

⑶ “学习小伙伴和“泡泡”的作用:

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边读边思。

引导综合性学习。

(二)把握年龄特点

三年级是阅读启始年级,教学中要注重两头伸展。1、立足低段求发展:

识字学词理解词句仍然是教学重点。学生生字回生率高,三年级仍需抓识字学习,但要求有所提升:

⑴ 识字教学: ① 相信学生的能力; ② 突出难点,注意简洁; ③ 不仅写字还要写词;

④ 创造练笔机会,在练笔中巩固字词。⑵ 理解词句: 低年级:“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

中年级:“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从课文来说,作者遣词造句倾注情感。〖例〗 《蜜蜂》

这是一篇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事物,做科学小试验的范文。细读课文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要从关键词句着手引导学生有目的观察事物,感受“我”对待科学的严谨作风。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

“听说”一词。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在文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这既成了“我”作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从下面的词句斟琢,用词准确性: 大概„„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

2、着眼高段打基础: ⑴ 潜心会文,力求发展:

① 读好课文,初步把握主要内容。② 感悟语言内在的联系,发展阅读思维:

中年级不能只停留在抓句子,它承担着习作的任务。“阅读”领会方法,把握语言现象,体会语言规律。抓住语言现象,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开展阅读:

第一层面:句子理解。

第二层面:领悟语言内在联系。第三层面:整体回味,感悟提升。

感悟语言内在联系不是将句段中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进行机械地解剖,应该与文本的整体感悟、关键词句的理解、情感的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⑵ 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片断:

在阅读赏析中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片断。

通过摘抄背诵,积累课文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断,倡导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⑶ 初步领悟适合中年级学习的表达方法。

(三)练习习作,夯实基础

“教学建议” 指出:“要重视培养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同时指出:“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要使学生有效的自由表达,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我认为教师应该有效地指导,让学生练就两个基本功:一个是搜集习作内容的基本功,第二个是表达习作内容的基本功。”

“我认为当前作文教学要两手抓,一个是激发动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另一方面我认为是要制定作文训练的序列,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应该使自由作文和我们基本功训练的作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得意彰,自由作文是先放后收,放中有收,而基本功是先收后放,收中有放。”

吴立岗教授认为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包括四个方面:

⑴ 语句正确连贯;

⑵ 文字书写工整;

⑶ 行款格式规范;

⑷ 标点符号无误。

作文两手抓:

⑴ 激发兴趣,鼓励表达。

⑵ 制定训练。

教师心中树立明确目标,加强小练笔:

花钟》有序的表达;具体、准确的表达提供有关花的资料,仿照课文第一段用自己的语言来描写几种花开的样子。

《玩出了名堂》 把观察到的现象表达的直观、有趣。回忆自己平时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写一段话。

(四)口语交际为习作打基础 1、话题提供习作的素材。

2、说得有序、清楚是写得连贯、生动的前提。

习作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学过的表达方法和积累的好词好句。

(五)学习略读,注重自主

略读课文不要过多的在理解词句上下功夫,应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习得的方法把课文读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抓住一、二个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内容或写法),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

六、单元课时分配

13、《花钟》 2课时

14、《蜜蜂》

215、《玩出了名堂》 216*、《找骆驼》 1 语文园地四 3 机动

2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

石珩小学——袁方民 2012.11

一、单元总体目标

1、会认2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进一步加深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4、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想象力和自学能力。

5、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同时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6、能同别人介绍传统文化,增强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单元知识结构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中华传统文化”这个专题编写的,选入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介绍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生热爱祖国文华、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一主旨编排的。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叙事性文章中既有描写生活中人物故事的《孔子拜师》,也有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说明文中既有对古代建筑介绍的《赵州桥》,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描述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四篇课文可使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习优美词句。

2、读懂课文内容并复述某些篇章内容,把握叙述顺序和说明线索。

3、理解并学习运用概括句和承上启下的句子。

4、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丰富自己的知识。难点:

1、从文中体会人物的精神,学习人物美德,明确思想意义,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多种方式多搜集资料,体味传统文化的意蕴,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学知识丰富,涉及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体会其中渗透的作者或人物的情感,学习大思想家们的勤学和谦逊,领略古人丰富大胆的想象和杰出的智慧才干。同时,学习积累优美词句,多读多背,提高写作技能也是本单元的教学任务。

五、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安排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孔子及贡献。及与其他三篇课文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2、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引导读书,理解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受到文化和情感熏陶。

3、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有关传统文化的文章,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身边的传统文化,打通课内外生活。

4、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积累语言的习惯。

5、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兴趣,做好分工合作实时调整合作方案,汇报活动成果。

6、引导学生从读学写,结合平时自己的积累进行小练笔,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培养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六、单元课时分配

17、《孔子拜师》 2课时

18、《盘古开天地》 2课时

19、《赵州桥》 2课时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3课时 机动 3课时

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

石珩小学——袁方民 2012.11

一、单元总体目标

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及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6、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7、能抓住特点向别人介绍并写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二、单元知识结构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三、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整体感受课文,弄清文章的大体内容。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巧妙性。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结构。

5、学习作者观察描写事物的方法,能灵活运用。难点:

1、把我文章的整体框架,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体会作者用词的形象生动。

3、学习作者观察描写事物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四、单元学情分析

在本组课文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课前准备和课后总结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断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五、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本组课文记叙的条理清楚,语句准确,生动、形象。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引导读书,理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本组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有趣的情景,以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热爱的感情表现出来。

3、在学习课文前后,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4、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5、紧密联系学生的 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6、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六、单元课时分配

21、《古诗两首》 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1课时

语文园地六 3课时 机动 2课时

第七单元——科学的思想方法

石珩小学——袁方民 2012.12

一、单元总体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3、学习课文中作者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单元知识结构

本组共选入了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几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会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叙述的是在德国法西斯快要打来时,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离屋门口十步的地方埋下木匣子。四年以后,科利亚回到家里,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子,经过思考,科利亚在离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子。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周围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

《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狮子和鹿》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三、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整体把握课文,弄清叙述顺序。

3、初步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表达效果。

4、明白人物思路,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体会故事中的深刻道理。难点:

1、理解课文的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2、联系生活实际体悟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3、大胆想象,进行童话故事的写作。

四、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学中的有关故事都形象生动,趣味横生,知识丰富。学生不仅要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体会通过故事作者所要说明的道理,培养勤于思考、全面的看问题的习惯。同时,学生还要大胆发挥想象,进行合理的情感构造,进行童话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

五、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引导学生多读、多想,深切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这是本单元的重点,在教学时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理解,去体会,并坚持以读为本,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孤立地进行说教,防止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来感悟课文的内容。本单元的生词较多,要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感悟,既不能影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脱离文本进行单纯的解词,又不能只顾阅读而忽视词语的理解感悟。要追求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六、单元课时分配

25、《矛和盾的集合》 2课时

26、《科里亚的木匣》 2课时

27、《陶罐和铁罐》 2课时 28*《狮子和鹿》 1课时

语文园地七 3课时

机动 2课时

第八单元——献出我们的爱

石珩小学——袁方民 2012.12

一、单元总体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认识23个字,会写38个字,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减少错别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会正确读写49个词语。学生能够主动积累ABB形式的词以及“不假思索、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彬彬有礼、恋恋不舍、风餐露宿”等成语,养成良好的积累意识。学生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词典)等方式理解词语。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组课文。《掌声》一课要读出人物情绪的变化,《一次成功的经验》中人物的对话也应读出不同的语气。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学生能够通过人物外在的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内在的心情和精神品质。

4、逐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合作的能力。如搜集圣诞节卡片、阅读有关合作的小故事。夸夸身边的同学。让学生能够多从同学身上发现优点,真心实意地赞扬同学。

5、背诵《三字经》,了解成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继承传统美德。

二、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有4篇课文。其中《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为精读课文,《好汉查理》为略读课文。课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本单元的各个环节的教学都体现了爱的专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种感情。例如:导语告诉学生: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都能献出自己的爱;所选课文都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爱的故事;口语交际也是通过夸奖身边的同学来表达爱。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围绕专题组织教学活动。各篇课文简介如下: 《掌声》 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30《一次成功的实验》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课文的对话朴实、简洁,意味深长,最能表现人物品质。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31《给予树》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32*《好汉查理》这篇略读课文写的是自称好汉的调皮孩子查理,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的同时,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两个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帮助中,查理也改变了自身弱点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整理时间顺序、记叙文的三要素等方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减少错别字,培养识字能力。

2、通过人物外在的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内在的心情和精神品质。

四、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真切感受别人给与的关爱,同时关爱身边的人,体会文中人物美好的思想感情。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从人物的行动、语言中感受任务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积累语言知识,学习表达手法,领略人性的美。

五、单元教学建议 1.整体构思: 学习单元导语,了解这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围绕什么主题,写了哪些内容。能初步概括每一篇课文的大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这四篇课文均来自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如每课教学设计的课前体验。布置学生观察身边残疾人的生活都有哪些不便,搜集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相关资料《张海迪的故事》;准备实验用的瓶子、小石块;了解圣诞节,准备卡片。

2.具体建议:

可以采用“课前体验 ──课中阅读──课后拓展”,以一篇带多篇,拓展阅读面。具体安排如下:

(1)渲染气氛,导入课题。教师可以从快乐的氛围导入新课,如游戏、歌曲等。

(2)初读课文,自主质疑。四篇课文均以记事为主,都可以采用以下模式。让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读出问题来,在自己体会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接着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问题立刻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让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3)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掌声》一课,老师可以抓住两次“掌声”,让同学们思考:“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有什么不同?”《一次成功的试验》可以引导学生抓一些关键词语来深化学生理解。例如,“顺利”、“不假思索”两个词。《给予树》一课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难点。“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是把“实物”和“精神品质”联系在一起,显得新颖而别致。在体会句子含义时,教师可以提问:“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好汉查理》这篇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

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边读边思考,查理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谈一些真实的看法,如怎样看待“坏”孩子等。这也是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做一个铺垫。

(4)感悟体验,注重朗读。《掌声》表现的情绪有起伏,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这些变化。关键是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中,领悟到人物的喜怒哀乐。比如,课文的前半部分语调要低沉缓慢一些,后半部分要活泼跳跃一点,这些都是由课文描写的氛围变化决定的。朗读指导要穿插在对课文的理解中,可以提示学生,你觉得这里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为什么?例如,朗读“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教她跳舞”这句话时,可以先联系英子的来信让学生讨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是因为英子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感受到了爱,并从这种爱中获得了动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她很珍惜同学们的掌声。因此,这里要读出欢快的语气。

(5)课后拓展形式多样,如:说说生活中你见到残疾人有哪些不方便;你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谈谈自己读文之后的感受等等。

(6)整体回归,拓展延伸。

3、教学中可采用的方法:

(1)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是理解人物的好方法。本组课文中人物都是随着情节的展开有变化,所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理解人物的心理,可以创设情境,换位思考。

(2)注重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课后思考题的设置,我们就可以发现,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孩子互相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正所谓“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流后,我们都拥有两种思想。”为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好地合作、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本组是上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往往在最后的一个单元,总要让学生运用一些阅读的方法更独立地进行阅读思考。课后的要求也很简单,以交流和讨论为主。

(4)习作:自由习作。建议要写新鲜的,不要重复过去的内容。

4、教学中应该关注的几方面内容:

(1)朗读与默读并重。默读的训练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能力之一。默读的训练要有耐心,不可能一步到位。我默读了几遍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大家应该关注这样的表述——默读了几遍。是说明学生的无声语言与思维要想同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要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的。在中年级,不应该特别强调默读的速度,倘若过于重视速度,会造成孩子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的阅读习惯,反而得不偿失。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要——巧借文本个性

在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文是很有特点的,即所谓的“文本个性”。只是教师如若缺乏对文本的钻研,那就会熟视无睹,会错失训练的时机。

方法一:摘句串联法:我们要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就引导学生发现构段规律,并借以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轻松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会用 “摘句串文”的方式,很轻松就能理清了文脉。

方法二:以问促思法:这种方法应该是老师们最经常使用的常态方法。对于写人、记事等文章都比较适用,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文章的思路。

(3)理解词句的训练:

中年级最为重要的理解方法就是——联系(或联系上文,或联系下文或联系语境)但总归是要在学生的思维里建立联前想后的能力,准确把握词义的能力。三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十分关注低中年级的衔接,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如何理解词语?如何理解段落?如何整体把握?这些都是提高理解力所必须跨越的障碍。需要我们进行逐项的训练。

(4)段的训练:阅读教学中加强,习作练笔要跟进。

(5)习作:三年级的学生习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转换问题。由于词汇、句式、表达感受、布局谋篇等的积淀所限,孩子的表达应该是在写好一个习作片段。学生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得以准确地表达,须经历观察形成表象,展开思维、产生联系,提取词汇,运用句型,形成内部语言等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中年级应该发掘和利用教材资源,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运用意义非凡。

六、单元课时分配

29、《掌声》 2课时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2课时

31、《给予树》 2课时 32*、《好汉查理》 1课时

语文园地八 3课时

机动 2课时

下载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全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主讲稿全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主讲稿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主讲稿 一.单元教材梳理 本组教材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编排了识字1是关于春天的由成语或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是一篇看图学词识字课......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备课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备课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人,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能熟练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能利用......

    2017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第五单元)

    XX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教案(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分类(共2时) 第一时: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第40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整体备课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作文备课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作文备课 全册 第一单元作文指导 一、《我的课余生活》作文指导设计 训练目的: 1、了解课余生活,从而熟悉写作范畴。 2、虽然不能千篇一律,但要教会......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主讲稿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主讲稿 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4篇课文。其中《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为精读课文,《好汉查理》为略读课文。课文围绕“爱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讲稿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讲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 教材解读 :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

    小学语文第九册全册备课

    小学语文第九册全册备课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 一、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感受自然”,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