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第1课时(教材97—99页)教学目标:
1、在读统计表、交流信息、自主计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师生谈话,由学生是否认识姚明的话题,引出两支球队的事情,用课件出示两支球队队员身高的统计表。
2、学生读统计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情境,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探究体验,认识平均数
1、教师提出: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给学生创设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
2、看来大家都有自己估计的理由,如果动笔计算一下的话,你打算怎样计算各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指名学生回答。然后实际计算。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
4、课件出示问题:
(1)、银河队最高的队员的身高超过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2)、红星队最矮的队员的身高比本队平均身高矮多少厘米?(3)、红星队求出的平均身高能代表每个队员的身高吗?(4)、银河队某一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身高的实际意义,使学生理解求出的平均身高不是某个队员的身高,某个队员的身高也不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三、尝试应用,解决平均数问题:
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体重的统计表,1、让学生读表,了解表中的信息。
2、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
3、汇报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四、知识延伸,出示课件“小知识”
五、巩固练习,提升学习质量,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一题。
第二篇:统计平均数教案
“统计—平均数”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2.学会用移多补少法和先合后分法求平均数,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3.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4.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块贴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PPT呈现图片)
这里有几个同学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套的怎么样好不好 ?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呈现套圈成绩的统计图
师: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生、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15个圈。这张图表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
老师现在要选择套的比较准的那一队去参加总决赛,可是老师不知道应该是选男生队还是女生队,你们能帮帮老师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出理由。)生:
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那是不是应该选套的总数多的那一队呢?(„„)这样是不是对男生队不公平呢,男生只有四个人,而女生有五个人。那是不是最高分在哪一队就要选哪一队呢?(„„)可是,最低分也在女生对呀。老师现在实在是没有办法做出公平的选择了,看来呀,我们要找一位新的朋友来帮忙了,那就是“平均数”。(板书课题“统计—平均数”)
2.引入平均数,移多补少法 师:同学们看,老师刚刚在黑板上贴了四组小方块,分别是2块、6块、5块、7块,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老师变个魔术,使得每组的小方块一样多。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老师请同学来给大家变一变。生:„„
(让学生上黑板移一移,使四个同学的一样多,并说说自己移动的想法,过程,其他同学也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总结出第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总结学生的想法、观点,得到平均数的概念“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移多补少,使得每组的数都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结合例题介绍概念,要求学生气度概念。生:(齐读概念)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什么是平均数,想想刚刚移多补少的过程,看看自己记住了没有。师:刚刚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求平均数,那么“移多补少”法能不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呢?假如老师要知道两位同学的平均身高能不能运用“移多补少”法呀? 生:
师:看来呀我们的寻找一种新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了。回到刚刚分方块的问题,引导学生数一数“总共有多少块方块”“有几个同学”“最终平均每组有几块方块”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计算关系。
生:(4×5=20„„)
师:哦,一共有20块方块,要平均分成四组,那么每组可以得到20÷4=5(块)(PPT呈现)
师:应到学生总结说出新方法“先合后分”。(板书“先合后分”)生:(闭上眼睛回忆刚刚“先合后分”法)
4、探究发现平均数范围
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平均数与原来四个数的大小关系 生:(各抒己见)
师:给予肯定的、鼓励的评价。总结假如小于等于2,那么四组总共不可能有20块,假如大于等于7,四组总块数肯定不止20块,得出“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板书“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
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套圈的问题,先估一估两队平均数的范围。生:
师:先运用“移多补少法”,再运用“先合后分法”求两队的平均数。生:书本练习,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练一练
师:评讲。验证最终的平均数是不是在刚刚估计的范围内。
师:现在我们知道该选择哪一队了吧(男生),因为他们的平均得分较高,套的比较准。师:同学们,觉得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哪种运用范围更广? 生:
师: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先合后分”法可以再更多的地方进行运算,而 “移多补少”法,在数字较小,较直观具体的题目中使用比较好。
(三)知识运用,巩固练习(PPT呈现)想一想:
1、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
(1)那么三年级小明的身高有可能是120厘米吗?
(2)小刚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他有可能是三年级的学生吗? 师:同学们先好好想一想,然后老师请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
师:评价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数的运用吗?谁来给我们说一说? 生:
师:很好,同学们真是善于发现,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平均数的知识,同学们在课后做一些关于平均数的记录。(旨在加强平均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算一算: 1.想想做做1 先数一数每个笔筒里笔的枝数,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分别求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2.想想做做2 老师:要求的是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那你能估计一下平均长度在什么范围之间呢? 那请你动手算一算,看看你得到的结果和你估计的结果是否符合。生:
3、给出三组数据让学生直接算平均数。(PPT呈现)
(旨在考查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巩固运用)考一考:
师:舞蹈演员得分:95 92 98 93 84 99 97,求最终得分。生:
师:讲解评析,引导学生了解平均数运用的特殊情况。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首先平均数是什么?求平均数有哪两种方法?平均数的范围是什么?很好,看来同学们上课都听得非常认真,掌握的很好,老师希望你们在课后要充分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有所用。
五、布置作业,强化学习
数学书第94页,想想做做的3、4两题。
六、板书设计
统计—平均数
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
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
教学反思:这节课关于平均数的教学,涉及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的计算两个方面,下面是我教学后的一些想法。
在呈现了套圈游戏,并提出问题后,我没有直接用这道题来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而是利用在黑板上贴的方块。一方面,我认为直接运用书上的统计图来让学生移一移、补一补不够直观贴切,比较难,另一方面,我认为让学生来移动黑板上的方块是比较简单易操作,切直观形象的,其他的学生也可观察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便于学生理解什么是移多补少、怎样移多不少。当然内容的衔接、切入上可能显得较为仓促、突兀,有待改进。
在学生学会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两种方法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套圈的问题,我是认为这样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当然在学生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后,我没有引导学生去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是我在这节课教学的一个疏漏。因为,两者的比较是必要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优点,便于学生在今后的练习中选择较合适的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想一想这部分的题目在教学过后,回过头来看看,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问题提的不是特别清楚,可能在抛出问题后,学生不知道要回答什么;再者,作为第一层次的练习,可能题目偏多偏难。应该减少题目的量,可以仅仅选择第一个问题,将这个问题具体化、深入化。(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1)那么三年级小明的身高有可能是120厘米吗?(2)小刚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他有可能是三年级的学生吗?)这样的话,问题就变得清晰,学生就能知道自己要回答什么。
说一说,课堂总结这两块内容我在课件上都没有给予呈现,而是采用口头阐述的形式,其实,若是在课件上直接呈现出来,然后再在课堂上讲一遍,可能效果会更好。因为呈现之后再讲一遍学生不仅看了一遍,听了一遍,还可以凭借着课件思考一遍,而说一遍学生可能就是仅仅听了一遍。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反思,今后的教学中必将加以注意,努力克服这些问题,不断取得教学上的进步。
第三篇:关于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的说课稿
1、本节课是基于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上,通过对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通过移多补少,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值,可用来进行几组数据之间的比较,这样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感性支撑,使抽象化的问题形象化。
2、提炼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化矛盾,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意义。例如;从体育老师那得到每组踢毽子的个数,问第一组和第三组哪组的的水平好?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比最小,比最大,比大多数,平均数。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得出平均数最好,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并理解平均数并通过条形统计图理解的意义,总结平均数的求法。
3、通过计算平均数,归纳平均数的特点,理解统计意义。
4、营造了愉悦和谐的氛围,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了真实有效的课堂。在课的导入中,教师以真实事情激趣;在新知的教学中,以问题激疑;在巩固练习中,融入生活,让学生亲近数学。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语言都很精练,具有亲和力,营造了愉悦和谐的氛围,努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求知欲,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去说,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如你知道吗你有不一样的方法吗你有什么心里话要说,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自己试一试等,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参与的主动性,不断地去思考、探索、讨论、交流,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休验成功的快乐,在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下,学得积极主动,形成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
6、把平均数融于生活,利用不同信息深入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价值。例如,让学生说生活中哪有平均数?利用我国淡水资源缺乏与其他国家比较;走进奥运看平均数等。
总之,本节课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与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节精彩而有实效的课堂。
第四篇: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平均数》教学设计
俊
玲
市育英小学
2019年1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平均数》教学设计
市育英小学
俊玲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49、50页的内容,练一练、练习八1、4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2.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难点:理解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
一、自学展示
1、出示例3主题图。
谈话:四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你想了解他们的比赛情况吗?
出示:男女套圈成绩统计图,你认为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你是怎样比出来的?
2、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发言。(学生提前使用学习单预习以后所填的自己的比较方法)
3、学生讨论后,集体组织交流,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以下几种方法,明确: ①比较每个组的最好成绩,只反映了小组里某个人的套圈成绩,不能反映整个小组套圈成绩的总体水平。
②由于男、女生人数不相等,比套中的总个数也不能反映小组套圈成绩总体水平。
③比较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较合理。
4、揭示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用平均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像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要看哪个小组套得准一些,可以比较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也就是男、女生套中个数的平均数。(得到结论,并填到学习单上。)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合作探究
1、求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使用学习单,交流已填好的自己的方法。)
学生活动后,指名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介绍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并组织讲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方法:
(1)移多补少的方法——利用统计图说明把多的移给少的,使4人比赛成绩相等的过程,得到平均每人套中7个。
谈话: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移给少的(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板书:移多补少),求出了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这里的7表示什么?
让学生说说7表示什么?指出7是6、9、7、6这几个数的平均数。追问: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是表示每个男生都套中了7个吗?(2)先求和后平均的方法——先求男生套圈的总成绩,再算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提问:求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平均数,要先求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先求和再平均分。
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了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请大家比较这两种方法,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表示男生套圈成绩的总体水平,求一组
数据的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计算。(得出结论,填到学习单上。)
2、求女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
看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谈话:我们再来看看女生的套圈成绩,你能估计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吗?
追问:女生套中的平均数,可能大于10个吗?可能小于4个吗?为什么?(在交流中体会平均数一定介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平均数的感知,同时渗透了估计平均数的方法)
谈话:怎样求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平均数呢 ?先自己试一试,小组交流自己在方法。
(学生使用学习单,交流已填好的自己的方法。)
指名汇报两种方法求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的过程,并组织讲评。提问:这里求出的6表示什么?
(6是10、4、7、4、5这5个数的平均数)
3、小结:现在你知道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了吗? 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
再问:和同学说说,平均数有什么特点?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一定介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可以用“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后分”的方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小结: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学生在学习单上将所得结论完善、修改。)
三、当堂检测
研究学习单上的检测题。(学生交流纠正)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在实际生活中,当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时,如果操作简单,我们可以
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如果不方便操作,我们更多地使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学生在学习单上进行自我评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八6—10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结合这节《平均数》,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认识。本节课的内容是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及算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创设了各种活动情境,充实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猜想、验证、实践的过程,锻炼数学思考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平均数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平均数”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例,感知平均数,通过进行不同方法的验证、辩证揭示平均数的含义。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有价值的、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这一基本理念。
二、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例如:在教学猜测“谁更准一些?”这个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充分思考比较的方法,然后通过小组发言、全班辩论自己的猜测,交流各种比较方法的合理性。这样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含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与合作意识。
上课时,我以生动的游戏情境引入:男生、女生套圈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很快地引入新课。然后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比较方法,让学生多种思路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初步形成对平均数的需求。接着让学生认识求平均数的两种主要方法。这部分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互相交流,积极参与创设过程,既实现了探索过程的开放,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找到求男生套圈平均成绩的方法后,再应用所学方法独立去求女生套圈的平均成绩。最后再来解决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
这节课上完后,自己也发现这课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比较学生的不同比较方法的时候,没有充分辩证不合理的方法。在探索男生套圈平均数的方法时,应用多媒体多演示几次。在用不同方法,求出平均数后帮助学生理解一组数据中有的数比平均数大,有的比平均数小,有的和平均数一样大。教学时要让学生参与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第五篇:八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八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本(节)题
平均数
第
时/共 1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
设置依据、知识目标:理解并会计算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2、能力目标:会视具体问题用适当的方法秋平均数,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3、情感目标: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去感受计算平均数,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一种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例2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还涉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是本节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王大爷为了估计某水库中鱼的条数,第一次捕捞出120条鱼,做上标记后放回水库中,过了一段时间后,第二次又捕捞出3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记号的鱼有10条。你能帮他估计这个水库中共有多少条鱼吗?在这个问题中,你运用了怎样的统计方法?
2、水果在收获前,果农常会先估计果园里果树的产量,你认为应该怎样估计呢?
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合作学习
某果农种植的100棵苹果树即将收获果品公司在付给果农定金前,需要对这些果树的苹果总产量进行估计
果农任意摘下20个苹果,称得这20个苹果的总质量为4千克这20个苹果的平均质量是多少千克?
果农从100棵苹果树中任意选出10棵,数出这10棵苹果树上的苹果数,得到以下数据:
4,10,1,1,19,10,12,1,13,17你能估计出平均每棵树的苹果个数吗?
根据上述两个问题,你能估计出这100棵苹果树的苹果总产量吗?
2、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用符号
表示,读做“拔”,计算平均数公式:
=
指出:在实践中,常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用20个苹果的平均质量02千克来估计100棵苹果树上苹果的平均质量,用10棵树的平均苹果个数14个来估计100棵树的平均苹果个数
3、做一做p78
练一练: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路段的汽车流量,交警记录了一个星期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记录的情况如下表:
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汽车辆数
00
00
那么这一星期在该时段通过该路段的汽车平均每天为
辆。
三、学以以致用,体验成功
、讲解p78例1
方法:直接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来计算,这里的,…指的是什么?等于多少?
方法:1个数据中有几个6,几个7,几个8,几个9,几个10?
=1与这些相同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所求的平均数的算式还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
2、由上例中的方法概括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权的意义
3、讲解p79例2
分析:第题只需求一般的平均数,学生容易理解
第题涉及加权平均数,不妨以801班为例,表中相应的3个数据为=80,=84,=87,给定三个项目的权的比为1:3:0,即表示::=1:3:0,因此可设=1,=3,=0,加权平均数
×80+3×84+0×87_
×80+3×84+0×87
=
4、本内练习第1,2
四、总结回顾,反思内化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小结,这节我们学习了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例题和学生板演练习
作业布置或设计
本作业题1,2,3,4,6和作业本上作业
教后整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