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代科学的发展-教案
第1课近代科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从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及其成就中,理解科学发现源于质疑后的顽强探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科技进步对促进社会生产生活和观念发展的作用。重点: 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及其成就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欧洲思想解放的潮流催生了许多顶天立地的科学巨匠。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积累了大量资本和廉价劳动力,奠定了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社会需要又推动了科技创新。而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最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至19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告别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相继跨入蒸汽时代和灯火辉煌的电气时代。
二、讲授新课
1、牛顿与近代科学(1)经典力学的建立(2)运动三大定律(3)微积分
2、达尔文与进化论
(1)1859年《物种起源》,提出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2)《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提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3)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
进化论思想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3、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相对论在物理学上是一场革命,为原子弹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归纳小结
四、作业布置:
第二篇:高二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单元集成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每天更新!Type = #_ x0000_t75 u003e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每天更新!Type = #_ x0000_t75 u003e
首先,解释的重要概念
生物进化理论
是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发展。第一个科学进化论由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他建立了一个基于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的严格理论,表明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包括人类,是自然的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的物种正在演变,从低到高的水平发展;自然演化的规则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他还提出了人类起源的古猿的观点。生物进化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学世界中科学技术和人类的地位的看法。
蒸汽时代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经历了一场技术革命,在那里生产了大型机器来取代手工艺品。历史上说 这种工业革命或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最大发明。它不仅解决了工业发展的电力问题,而且大力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崛起,掀起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繁荣。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使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生产工具进入电气化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电气革命。从19世纪后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篇:近代中国外交 教案 文档
日内瓦会议期间,为了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中方代表团带了一些影片播放。我们先是播放了一部国庆大阅兵的记录片,想让世界看到新中国正在步入强大。但是一些人士看过后却说,中国要搞军国主义。在总理安排下,我们播放了另一部影片,就是极度唯美主义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工作人员担心外国人看不懂中国的戏剧,就准备了一些宣传资料,很详细的英文介绍越剧,介绍梁祝的故事,足足好几页纸。请总理过目时,总理皱皱眉,这么长的剧情介绍,谁有信心看得下去。最终稿总理改的只有一句话:“请大家看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影片最后放映时,整个大厅挤满了人,超出了主办者的预料。影片结束时,所有人都默不作声,都沉浸在那种悲剧的气氛里,稍后,是所有人起立热烈鼓掌,为中国这么好的电影,为中国这么好的文化。这也是周总理日内瓦外交中很小的但也是异常光彩的一笔。
印尼万隆会议(忘记了是刚到机场的欢迎仪式,还是另一次公众讲话。各位包涵,暂且说是机场欢迎吧。),总理要对欢迎他的人们做一个演讲,当时,天降大雨,人们在雨中站立。有工作人员给总理撑起一把雨伞,周总理推开了那把伞,说:大家都站在雨中,我要和大家一样。欢迎的人们群情振奋,他们想不到一个大国的总理会这样。大雨滂沱,但依然难掩周总理儒雅的风度和人们的热情。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尽管中美当时处于敌对状态,但周总理一贯的思想,还是把当权者和普通美国民众分开。在谈判桌上横眉冷对,那是一点情面也不讲的。但会场外,他可是统战高手,尽量做工作,力图潜移默化。他对普通美国民众一直是友好的,包括新闻记者在内。所以,在那个美国记者主动要和周总理握手时,周总理没有拒绝。但这个记者看来纯粹要使周总理难堪,否则不会自己主动握手,然后又懊悔不迭地拿手帕擦手。周总理在他擦手之前,也不会意识到他会这样做。当时大堂里人很多,就看你周恩来下不下得了台。所以周总理也拿出手帕擦手。请注意两人做法不同的是:记者擦完手后仍把手帕塞回裤兜,而周总理是擦完手后把手帕扔进了痰盂。周总理的意思是:你的手帕还能用,我的手帕因为擦了以后沾染了你的细胞,你这无耻小人的病菌,再也不可能洗干净使用了,所以我就把它扔到痰盂里去 面是几个著名的答记者问,可能大家知道: 新中国面临诸多挑战,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视角注视的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会经常遇见那些恶意提问的记者。看我们的周总理把这些很难回答又具有明显恶意的问题回答的多么的精妙。(我这里的是一些很机智的回答,那些高深的就更多了)。
又 问:“你们中国人走路都低着头,而我们美国人走路是挺胸抬头。”
周 答:“因为我们走的是上坡路,而你们走的是下坡路。”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哎呀,周总理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
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用: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
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实践:
1、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3、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4、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建国初期外交政策:“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赶紧屋子再请客”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60年代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升,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中国加入联合国
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综合国力提升及政策调整,开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历史书上的: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产生此方针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又有改动,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②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③它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有
①中苏等17个国家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参加万隆会议
2.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4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3.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会上,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第四篇:步入近代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复习课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概述】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并向世界扩展,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夯实基础知识,熟练对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蒸汽时代”的到来等,梳理知识脉络和结构,提高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到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对资本主义产生的作用。
3.进一步分析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有很大进步,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4.学好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到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历史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高比较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资产阶级革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认识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进步性、曲折性。英雄人物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教学重、难点】
重点: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颁布的文献,产生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影响
难点:
1.理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及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2.学会评价历史人物。【教法与学法设计】
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合作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相关的资料、练习题,制作学案。
学生:加深理解每一课涉及的基本史实、重要概念和历史观点。【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起止时间?
2.教师总结,交代本节复习任务:英国:1640—1688年,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法国:1789—1794年,都是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今天,我们将这部分知识加以整合、归纳,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区别异同。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温馨提示:依据下列表格自读课文,回扣相关的基础知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建构知识体系,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一)明确复习目标:(学生自读)
(二)自主复习,感知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依据学案,自读教材,列表归纳、比较记忆,探究、交流。
知识梳理:
1.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文艺复兴 时间
14~17世纪
性质
①
兴起
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15世纪扩展到西欧各国
指导思想
②
代表
③
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
达·芬奇
艺术大师;代表作: ④
莎士比亚
文学巨匠;《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作用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梦想到东方寻宝;地圆学说的流传;科学技术的发展,造船术的进步和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经过
①1487年迪亚士─好望角
②1497年达迦马─印度
③1492年哥伦布─美洲
④1519—1522年麦哲伦及船队──环球航行
作用
⑤
2.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
爆发时间
英:1640年
法国:1789年7月14日
美国:①
领导人
英:②
法: 罗伯斯庇尔、拿破仑
美:华盛顿
导火线
英:苏格兰人民起义
法:三级会议的召开
美:③
开始的标志 英:新议会的召开
法:④
美:来克星顿的枪声
重要的事件
重大战役
英:纳西比战役推翻君主统治
1792年
建军
大陆军
建国
1649年,成立共和国
建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国
⑦
处死国王⑤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转折
⑧
反复曲折 查理二世复辟
高潮 罗伯斯庇尔打退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国内的叛乱
决定性战役约克镇战役1781年
革命结束
⑥
拿破仑建立帝国及统治措施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
国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
革命结束
⑨
重要文件
《权利法案》
⑩
《独立宣言》
影响及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特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⑾
3.有关文献
名称、时间、机构、意义、政体
英:《权利法案》
①
英国议会
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美:《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
②
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
美:《1787年宪法》
1787年
联邦政府
③
联邦制、总统制
法:《人权宣言》
1792年
三级会议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
法:《法典》
1804年
成为欧洲资产阶级立法的典范
④
4.17~19世纪的英国革命 政治领域、经济领域
事件名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时 间
①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原 因
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开始标志
②
珍妮机的发明
过程(成就)
1649年,成立共和国
④
结束标志
1688年,宫廷政变
大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工场手工业
最大成就
③
⑤
各自的影响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共同影响
⑥
二者的关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对中国的影响
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生生合作
温馨提示:小组内依据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统一认识,然后,标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留待解决。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2.同桌相互提问或填写基础知识信息,检验自学成果。
(二)师生合作
1.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内出现的问题,并抽查部分学生,检验自学效果。
2.教师精讲点拨: 问题一:
有人说14—16世纪的欧洲是发现了“人”和发现了“世界”,这两大发现分别指什么?它们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有什么作用?
【引导】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小组内补充。
2.教师强调: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思潮带来了思想上的准备与冲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使英国这个“世界工厂”的产品有了市场,也是其原材料的来源地,总的来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历史潮流大环境所推动的,在人类历史篇章中占有重要地位。
问题二: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异同点?
【引导】
1.教师进行方法指导:可以从原因、性质、领导人物、人民群众的参与情况、产 生的影响的方面分析。
2.学生积极发言,其他予以补充
3.教师归纳,出示参考答案,指导学生对比完善。
问题三:
英法美革命后颁布的文件,各建立了什么政体?针对以上图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加强哪一方面的工作? 【引导】
1.引导学生区分革命后的文件及建立的相应的政体,强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美国:联邦制、总统制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
2.强调:文件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令,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3.点拨:通过分析以上图表得出启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制度,实现依法治国。
问题四:
17~19世纪英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两次革命各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引导】
1.启发学生回答出两次革命的时间、完成的任务?
2.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成就:推翻了封建专政,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工业革命的最大成就: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两次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材料: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需要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漫长的理论准备过程,还要开辟新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制订新社会的法律框架和基本理念,当然也要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后通过其领导的政治革命,完成这一漫长的(约三四百年)历史转变过程。
请回答:
1.文中所说的“思想解放运动” 指什么历史事件?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法三国在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上各遇到了什么障碍?
3.英、法、美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众多,你比较喜欢哪位?说出理由?
4.纵观各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它们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温馨提示】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归纳能力,解答好这些问题,必须巧学妙记,提高记忆效率。然后根据课本文字内容进行回答,也可根据教材的直观图片《处死查理一世》、《签署独立宣言》、《攻占巴士底狱》等进行解答。答案要清晰,如:必须注明哪国,且排列整齐;书写要认真工整,不写错别字。具体分析:
1.小组内探究,组长汇总答案。
2.教师点拨,利用多媒体出示答题思路,指导学生补充完善。
答题思路:
1.“思想解放运动”指文艺复兴运动。
2.英:封建专制制度;美: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封建专制制度
3.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华盛顿、拿破仑等哪位都可,按照:时间+事件+影响思路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4.共同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共同影响:①改变了社会的性质,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1.启发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分为知识与做题能力。
2.教师点拨: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曲折的斗争,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这样,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是这样。英雄人物、人民群众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上英国、比利时等国家都采用君主立宪制这种政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标志是()
A.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B.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C.1668年宫廷政变
D.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2.1649年1月30日,伦敦白金汉宫外的广场上,一位特殊的犯人被送上断头台,这位“特殊的犯人”是()A.詹姆士一世
B.查理一世
C.查理二世
D.路易十六
3.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因为它是()A.改变了社会性质
B.处死了封建主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度
4.领导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又开创了民主政治先河的美国首任总统是()
A.罗斯福
B.杰斐逊
C.华盛顿
D.林肯
5.每年7月4日,美国人民都会载歌载舞欢度国庆,下列哪一文件与美国国庆有关()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6.17~18世纪,冲破封建社会的的束缚或宗主国的控制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是()
A.英国、法国、美国、B.英国、美国、法国
C.美国、俄国、日本
D.俄国、美国、日本
7.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是指()
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C.公有制经济取代私有制经济
C.私有制经济取代公有制经济 8.法国国庆日是()
A.7月4日
B.7月14日
C.9月20日
D.9月22日 9.在一次战役中,美军对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的枪声 C.萨拉托加战役
D.约克镇战役 10.美国总统竞选的制度开始于()A.《独立宣言的发表》
B.1787年宪法的制定
C.北美大陆会议决定
D.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二)仔细观察下列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处死查理一世
图二 美国自由女神像
图三 拿破仑加冕
请回答:
1.图1场景发生在何时哪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中?
2.图2自由女神像左手的铭板上刻着1776年7月4日,这天发表的文件宣告了美国的诞生,请问,这场战争有何影响?
3.图三人物曾在何时建立帝国?你如何来评价法国的这次革命?
4.上述三个国家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①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②人文主义③ 但丁④《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⑤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①1775年4月;②克伦威尔;③波士顿倾茶事件;④攻占巴士底狱;⑤查理一世;⑥1688年,宫廷政变;⑦1776年7月4日;⑧萨拉托加战役(1777年);⑨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⑩《人权宣言》;⑾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为欧洲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3.有关文献:①1689年;②大陆会议;③使美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④资产阶级共和制。
4.17~19世纪的英国革命:①1640~1688年;②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③推翻了封建专政,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④哈格里夫斯──珍妮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轮船;火车机车;⑤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⑥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一)1.D 2.B 3.A 4.C 5.B 6.B 7.A 8.B 9.C 10.B
(二)1.1649年;英国
2.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使美国赢得了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3.1804年、法国大革命成为世界历史上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4.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第五篇:5近代社会生活教案
近代社会生活教案 川教版
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课标要求]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务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对近代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知道近代传入中国的新式交通通讯工具及娱乐方式,理解其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及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知道民国以来剪发辫、禁缠足、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能力和方法:认识近代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顺应人类历史潮流的变化,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华民族付出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重代价;认识火车轮船的传入,一方面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更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指导学生对本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列表对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这个历史趋势说明了人类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着、进步着的,我们必须自觉地与时俱进;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代表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功不可没;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的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并逐步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进一步丰富了社会生活,激发学生对社会进步和时代潮流的追赶和探究热情,加深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及社会意义,大众传播媒体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分组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主要变化。
●教师收集整理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准备教学所用图表、设备、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
目标引导、问题探究、阅读讲述、分析归纳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什么是生活呢?有人说:生活是一条路,即使平坦,怎能没有坑坑洼洼;也有人说:生活是一杯酒,不管久远,总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而我说:生活是一首歌,和谐与否,总吟唱着人生的悲喜交加和追求探索与开拓奋发。今天,让我们走进近代时期的社会生活领域,看看苦难的中国人如何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不断求新求变,艰难而又不懈地改变着自己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努力地推动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步伐!(板书课题)
学生:朗读导言,整体感知本课学习内容。
教师:出示小黑板,揭示本课学习目标。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生活,不管它是什么,也不论人们怎样生活,始终是人生不可逃避的主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近代时期,人们在传统的男耕女织、生儿育女、打牌下棋、喝酒聊天的生活方式下,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一、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学生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小结:在近代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侵略中国的同时,客观上也将西方的一些先进文化和生活习俗等带到中国。同时,中国掀起的西学热潮,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文化上都在与西方建立着越来越多的联系,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发生着渐变,这必然影响到中国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简要归纳起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引起:
第一、西方列强的侵入。
第二、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
第三、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如辛亥革命大力改革和倡导新的社会生活习俗。
第四、中国人民的适应性和创新的结果。(中国人适应能力很强,且敢于创新)
过渡:刚才我们探究了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虽然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引起,但离不开中国人对生活的努力追求、探究和奋发开拓。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教师设问)英国人是利用什么工具到中国来经商、贩卖鸦片和发动
略战争的?这种交通工具来到中国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讨论思考。
教师指导学生揭示相关知识。
1、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轿子、马车。
轿子,乃中国的“土特产”,它抬之者众,坐之者寡,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主要是为达官贵人服务的交通工具。由于享用者地位、身份不同,轿子的装饰也不一样。
马车:比轿子较为高级的交通工具,但在封建社会特权等级思想的影响下,却催生了具有浓厚特权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车文化。以汉代为例,官僚贵族出行时的车队是其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当时最高级的马车是皇帝乘坐的“金银车”,它装饰华美,富丽堂皇。高级官吏乘坐“轩车”,它的车舆前顶较高,两侧以席子做障蔽,上面绘花纹图饰,又称“文轩”。普通官吏则乘坐“轺车”,即车舆上有伞盖,但四面敞露。而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就只能步行了。等级如此森严,任何人不能逾越。
2、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轮船、火车
近代交通运输业的飞跃离不开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而英国和美国走在世界前列,发明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和轮船,开创了世界交通运输的新纪元。进而又出现了电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当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西方科技文化伴随着侵略也大量传入中国,包括火车和轮船在内的近代化产物也进入中国,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轿子、马车和旧式帆船。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交通运输得到了重要发展,19世纪60年代,科学家徐寿,华衡芳就改进制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随后江南机器制造局还制造了军用的铁甲船和钢甲船。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的、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轮船招商局”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近代交通业的垄断,使近代交通工具得到普及和发展。洋务运动后期,在中国出现修建铁路的热潮,到20世纪初,电车和汽车也传入中国。
3、新式交通工具的影响
引入:常言说:“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结合谚语,请同学们先分析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传人中国后,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新式交通工具的特点及带来的影响。
教师小结: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归纳小结。
A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力加快(交通便捷)
B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C 也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教师过渡:了解了新式交通工具带给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接下来再看新式通讯工具的出现及带给人们的方便。
三、新式通讯工具的出现
(教师设问)解放前、改革开放前普通家庭远距离的主要通讯方式是什么?现在普通家庭远距离主要通讯方式是什么?
师生互动,问题探究。
㈠参与问题的讨论、解答,感受通讯工具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
解放前:结绳刻木记事→口信相传→书信传递等。
改革开放前:无线电报、有线电话。
当今社会:移动电话、网络技术。
㈡课堂调查统计:
问题一:家里装了电话的同学请举手?
问题二:家里买了移动电话的同学请举手?
问题三:现在还在写信联络的同学请举手?
问题四:现在已能上网查资料、聊天的同学请举手?
㈢比较书信、电报、电话以及移动电话、网络技术各具哪些特点和优势?通讯工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㈣依据教材,小结目录知识。
1、新式通讯工具的传入:电报、电话。
2、新式通讯工具的运用:最早的有线电报架设,最早的电话在上海出现等。
3、新式通讯工具的影响:人们可以利用电报、电话在第一时间及时传递信息,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缩短了时空距离,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高效化的发展。
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电报、电话在中国近代的传入和运用,并逐步成为民间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的方式。那么,到了近代,人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国事、天下事?通过什么来发展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和观点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四、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
教师依据教材指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报刊业和出版业的情况。
㈠近代报刊业
报刊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通常也是一个国家、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报纸和书籍是人们传递信息、保存信息、获取信息和了解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近代的报刊也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出现的。当时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就通过创办报刊来宣传其思想意思,介绍西方思想文化,既是侵略我国的工具,又是西方的传播者。受其影响,中国近代的报刊随之产生和发展。
1.最早的报纸:中外新报》 1958年 香港
2.最著名的报纸:《申报》 1872年 上海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讨论《申报》成为近代中国报刊典范的原因。
3.历史作用:报纸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成为人们针砭时改的喉舌。
㈡近代出版业
1.出现的时间:戊戌维新时期。
2.最负盛名的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 1897年 上海
3.社会影响:起到了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作用,保存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文化的普及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巩固小结: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报刊名称吗?组织学生复习回答。
A、维新变法时期:《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B、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C、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
现场调查:说说你现在经常阅读的或者熟悉的几种报纸的名称。
过渡:感受了近代中国人所能享用的新式交通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体后,我们再来看看在外来文明的影响下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五、娱乐方式的变化
师生互动 问题探究
问题一:古时人们的娱乐方式是什么?(打牌、下棋、喝茶聊天、看大戏……)
问题二:你自己通常喜欢的娱乐方式有哪些?(从小到大:玩玩具,打游戏,看小人书、画报、电影、电视,唱歌,跳舞……)
问题三:随着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传人,当时还从西方传人了哪两样发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照相和电影)
问题四:中国电影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回味的新篇章?
A、中国第一次放西方无声电影的地方:(上海徐园)
B、中国修建的第一座电影院:(上海虹口大戏院)
C、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D、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E、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渔光曲》
F、你最喜欢看什么题材的电影?你最喜欢的电影明星是谁?
问题五:你参加过舞会吗?你会跳交谊舞吗?你认为中学生跳交谊舞合适吗?
认识:我们的生活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但不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追求时髦的同时,我们都别忘了做一个文明的人,做一个情趣高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让别人尊敬的人。
教师过渡: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的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六、社会习俗的变化。
师生互动:问题探究:你知道今天当地的社会生活习俗有哪些吗?
学生:春节放礼炮贴对联、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节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结媳妇吃喜糖、生小孩吃汤圆……
教师引入:下面我们来看看近代时期的习俗画卷及百年前的新时尚。
㈠发型的变化:剪发辫
教师故事激趣:康有为逃亡日本后,仍留着他那大清帝国的大辫子,所以进进出出招来不少看热闹的人。梁启超和许多华侨都劝他把辫子剪了,他死活不同意,后来他自己也感到太被日本人取笑了,只好同意剪掉。剪辫子的那天,好象举行什么盛大典礼一般,他朝北京方向摆了香案,还宣读了一篇奏文,奏明圣上自己着满服在日本的种种苦衷,乞求圣上恩准削发。接着又读了一篇给祖宗和生身父母的祭文,表明自己损发肤是不得已而为之。每念完一篇就行一次三跪九叩礼,行礼完毕才坐下来。请来的日本理发师站在一旁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已经问了好几次,是不是理发?等理发师刚拿起剪子,忽然十几串鞭炮齐鸣,理发师大吃一惊,把手声的剪刀都吓掉了。
问题探究:中国人为什么要留辫?剪辫子为什么这么难啊?
㈡服饰的变化:易服饰
创设情景:教师灵活应变,根据同学们当时的着装或展示准备好的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加深学生对近代社会习俗的深刻感知,体会其中的服饰文化。
问题探究:中山装和旗袍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小结:中山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中国男式的标准礼服曾经风靡了中国大地。而旗袍,像一阵风,吹动了人们心中对美的渴望。没有哪种服饰,能像旗袍那样将女人的妩媚典雅、山水韵律尽情体现,让她们总能穿出万种风情。此时的人们身着礼服旗袍,尽显男人本身,展现女性窈窕身姿,在绚丽的色彩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㈢女足的解放:指导学生阅读“史海拾贝”相关内容。
㈣交往礼节的变化:改称呼
课堂调查:揭示同学之间乱取绰号的现象(麻辣串、干豇豆、松垮垮、搁得平、贺得转……)
问题探究:近代时期交往礼节有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深入:你知道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文明的交往礼节和称谓吗?
认识:交往礼节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平等博爱、互尊互重)
㈤饮食文化的变化:指导学生阅读小字说明。
[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走进了百年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领域,目睹了我们的祖先,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年代,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求新求变,不仅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一系列新鲜事物竞相涌现。回顾过去,细看今朝,使我们再次感悟了:生活原本是一支不和谐的歌,有痛苦有寂寞,有幸福也有欢乐;生活同时又是一支最和谐的歌,但需要你努力追求、不懈探索和奋发开拓。同学们,努力吧,期待着你不平凡的人生演绎精彩的生活!
[课堂练习]
1、制作近代社会生活变迁表格。
2、列举近代时期社会生活的表现之“最”。
3、请自行设计两道简答题或材料解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