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濮阳市子路小学践行大养成教育 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践行大养成教育 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濮阳市子路小学
(2013年1月22日)
教育的现代化,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教育的内涵发展。有充足的内涵才有合适的教育,关键点就是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基于此,子路小学结合《濮阳市教育局关于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意见》,大胆走出了一条践行大养成教育,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子路小学的“大养成教育”着眼于“教师幸福、学生快乐、学校和美”,把养成教育的内涵拓展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教书和育人、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一体的教育。旨在“三全发展”即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明确提出“厚德善学,励志笃行”的办学理念,把子路的“礼文化”融入到大养成教育的每一个细节,让每一个生命都获得幸福,为学校发展植入文化内涵,推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
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内涵发展之路简单概括为“一条主线”,“四个板块”。
一条主线是:在“三全” 发展过程中,让每一个生命都获得幸福; 四个板块: 继承传统:创建礼仪化的生态校园
营造氛围:打造专业化的教师团队 多元评价:鼓励特色化的班级建设 搭建舞台:探求丰实化的德育之路
一、继承传统:创建礼仪化的生态校园
很欣赏“继承中求发展”这个提法,特别是有着比较厚重文化积淀的学校,更要继承。我们把以“礼仪”为核心创建生态校园作为切入点,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1、礼仪化的生态环境
“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对于学校来说,礼仪的本质就在于师生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各自群体的规范。特别是子路小学,以子路而命名,寻根问源,子路的礼仪精神成了子路小学环境文化的核心。
站在校门口,一首《子路瑶》触目可及,“孝悌忠信”文化气息,浸润着师生的心灵,让师生时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学校育人的睿智,自然产生一种肃然、一种敬畏,同时也承担起一份责任。走进校园,无论班级内外、走廊左右、操场四周,《弟子规》《三字经》《道德经》《论语》等,随处提醒师生要知礼明义。这种有形的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悄无声息而又富有灵气和感召力,形成了“每走一步皆思考,每面墙壁皆文化,每个角落皆教育”的以“礼”育人的文化气场。10月份,学校被评为“中华传统文化百佳学校”。
2、生态化的课程管理
生态化的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追求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我校的课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三融一的整合,体现“为学生的均衡发展服务”的课程理念。
艺术课程普及化。除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执行的文化课之外,从二年级开始,设立了每周两课时的艺术课,有小提琴、琵琶、二胡、手风琴、笛子、葫芦丝等六项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修一门器乐。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通过这种形式,营造一种氛围,让美妙的音乐去滋养孩子心灵、陶冶孩子性情,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自觉地去规范自己言行。可喜的是学校的器乐教学有着新的突破,器乐节目《送我一支玫瑰花》9月底被评为省一等奖,学校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
特色课程常态化。从一年级开始,每日练字一刻钟,每周一节舞蹈课,符合学生的生理规律。开设“3+2”英语课,契合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2+1”的美术课,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3、生态化的体验活动
“追求自然本真,呵护个性成长”是我们创建国际生态化校园的宗旨。鼓励师生严格按照国际生态学校的“七步法”,采取积极的行动,开展“步行上下学,低碳绿色行”活动、“消灭噪音还我宁静”“红领巾进社区”“班级绿色公约”等主题的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理念深入了人心,增强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减少噪音 还我宁静”主题队会发表在《少先队小干部》杂志上。
12月份,我校四年级学生陈小雯、五年级学生程昊,在国际生态学校气候变化海报设计大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每人获得800元奖金。同时子路小学被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授予“国际生态学校绿旗”。国际生态学校项目是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环境教育项目,将学习与行动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
二、营造氛围:打造专业化的教师团队
氛围,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于是学校大张旗鼓地营造读书富脑、竞技切磋、涉足讲坛、主题教研等学习氛围。
(一)营造读书富脑氛围
1、“五大阅读”行动让老师饱享书中愉悦。在渐行渐盛的读书氛围里学校选定了教师的五大阅读范围,开展“五读”活动,力求多项受益,全息摄入。一读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全程”咀嚼,进行自省式阅读,促进专业成长;二读期刊杂文,批画心得,进行主题式阅读,拓宽信息视野;三读教育专著,写好笔记,进行研究性阅读,铺垫理论底子;四读文学名著,自我感受,进行欣赏性阅读,丰厚文化底蕴;五读人文读本,相互交流,进行潜沉式阅读,浸润心灵。读书成就了学识之师、文明之师、博爱之师。目前,读书渐渐成了子路小学教师追求的一种时尚,“享受阅读”成了教师追求的生活方式。
“五大阅读”活动的开展引起教师“行为反思”的“行动研究”,使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心态”、“生活信念”,从而实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撰写读书笔记、交流读书感悟,已经成了老师自觉的行为
2、“图书漂流”满足学生读书需求。为了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阅读意识,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让书香飘进每一个班级。学期初,各班结合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老师们有计划地列出了富有特色的阅读书目,引领学生阅读。同时学校和市新华书店建立“店校联办读者俱乐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使学校拥有了我市最大的开放式图书阅览室。为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和效果,坚持每周1节阅读成果汇报课,全面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两周读一本新书,每天进行20分钟自由朗读,30分钟自选经典阅读,这已成为学校阅读文化建设的固定项目。
3、成果展示让师生体验成就感。每周升国旗仪式上,负责升国旗的班级进行诵读展示。各年级各班在完成课内、课外经典诵读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本班实际,期末进行一次10分钟左右的展示活动;每学期学校都会给师生提供读书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譬如今年九月份举行的 “金菊明月子路馨 诗意清风承美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师生的书香气质得以充分的展示。赢得了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及与会领导的高度赞誉。
一学期下来,读书活动相应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学校趁机进行优秀作文、日记征集,优秀作文日记展。学校有100多篇学生佳作获各级各类奖项和发表,“书香班级”和“读书之星”在校园内大面积诞生,11月份,我校被评为濮阳市读书活动先进单位。
(二)营造竞技切磋氛围。
以“赛”激活课堂,为教师进步提供了动力。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评选,让老师能在竞赛竞技平台上施展才华。学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资质的老师,开设相对应的竞赛项目,比如说:针对青年教师开设“教坛新星”“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研讨课、名师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同课异构教学大赛、板书设计大赛、粉笔字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师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搭建展示课堂教学水平的平台,让老师们有一种竞争的状态。同台竞技,比武切磋,教师们在相互交流中,业务提升的动能也逐渐加大了。通过竞技活动,评选出了校级A级名师、B级名师、教学能手等,并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9月份,我校美术教师程瑞英、音乐教师肖华分别参加省电教系统组织的教学技能竞赛,双双获得省级一等奖的好成绩。语文老师张玉磊获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三)涉足讲坛,迸发教育智慧。
“子路讲坛”可谓是子路小学的“百家讲坛”。目的是让老师把理论学的和实践做的,通过讲坛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我们把子路讲坛作为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成为教师提升教育水平的舞台,我们试图让子路讲坛成为知识的闪光处,成为智慧的发源地,成为教育家的摇篮。在这里,不管是业绩突出的骨干教师,还是普通教师,不管是资历深厚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踏上讲台的年轻人,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比如以“唱响师德主旋律 促使内涵大发展”活动为主题,进行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谈”“师德承诺活动”“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演讲等等。年轻教师谢元辰的《用爱做养料 静等花开》、年级组长翟卫华的《怒放的生命》、苗俊婷的《和家长沟通的艺术》、郝建华的《巧借外力加强班级管理》等主题发言很受大家欢迎。
透过讲坛传递的信息,结合工作学习实际情况,学校评选“感动校园十佳园丁”,激发一种精神。12月31日,元旦联欢会上,对荣获首届“感动校园十佳园丁”及“感动校园十佳园丁”提名奖的18名教师进行隆重颁奖。
(四)营造主题教研氛围。
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开展以备课、评课、命题、作业、实践为形式的“主题辩论式”校本教研,同时将校本教研主题转化、提升为科研课题,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比如在研究教材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国家级课题《生命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策略研究》、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文明礼仪与国学经典整合研究》。这种教研形式的坚持使学校已形成了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共同研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浓厚教研氛围。
三、多元评价:鼓励特色化的班级建设。
班集体是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学生良好的个性和班集体氛围的营造、班集体文化的打造是密不可分的。学校鼓励班主任进行特色班集体的建设,为班级内的每一个孩子打造一方个性展示的领地。
(一)班班有特色,列入学校教育质量考核体系。
学校对于班集体特色的建设,秉承“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思想,呵护班主任和孩子们的纯真本性,鼓励他们自主发展,自我提升,遵照教育内在的规律办事。比如二年级一班(高晔老师的班):书香中队建设。提出班级理念:乐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开展班级读书四项活动:五分钟故事会、我爱记书名、亲子共阅读、我是快乐小作家。
再比如:一年级九班(董明利老师的班)“我能行”中队建设 她的带班理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展多彩活动:穿衣比赛、整理文具比赛、系鞋带比赛、擦玻璃比赛、扫地比赛等一系列的自理能力训练。
(二)组织班主任团队交流会,把班级的亮点说出来。每个年级设立联队辅导员,组成班主任团队;每学期举行两次班主任团队经验交流会,交流班级特色和亮点。以此,起到放大亮点、交流智慧、传播思想的目的。
比如:学校大队部组织的“相约周三分享金点子”活动,每月一期。“红领巾聊聊吧”针对班级管理中出现问题,聊原因、找方法。此项活动在《知心姐姐》杂志连篇报道。
(三)实行“团队评价制度”
实行“团队评价制度”,是建设“学习型团队”,实现教师和谐、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相对个体评价制度,更加动态、全面、客观。《子路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案》明确规定了对班级团队的评价内容:中队会、星级绅士少年阳光女孩评选、班级文化阵地、学生道德行为标准抽测、少先队实践活动等等,评价细则具体明了,促进班主任工作精细化。
四、搭建舞台:探求丰实化的德育之路
学校是学生梦想起飞的地方。班级和社团,更是学生个性成长的舞台。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将绽放七彩的个性!
(一)组建学生社团:让童心在这里绽放
学生有兴趣爱好,教师有教学特长,如果使两者得到有机统一,就会使教师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爱好变为特长。在充分考虑学生素质发展需要、教师专业技能发挥的基础上,组建学生社团。
社团活动,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子路小学的学生社团,努力让学生“做真人、善思维、扬个性、会生活”,坚持以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发展特长、培养特长,展示特长,成就特长。
学校大队部在“红领巾总社团”的引领下,下设五个分社团,分别是:1all for you 社团;三叶草社团; 6332353社团;小交警社团; smile社团。涉及到体育类、信息类、艺术类、服务类、科学类等。采用“四定”做法,既定时间、定地点、定人数、定指导老师、确保社团活动有序开展。
(二)规范擂台赛:让个性在这里张扬 我们本着培养自理能力,发展学生自强、自立精神的目的,每学期开展一次自理擂台赛。分年级、分层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比如:低年级侧重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系红领巾、系鞋带、整理课桌等;中年级侧重培养学习自理能力:课前准备、包书皮、分类整理学习资料等。高年级侧重于培养行为自理能力,如:走人行道、过斑马线、礼让别人、帮助他人等。
(三)“绅士少年阳光女孩”评选,让文明在这里传递
“绅士少年阳光女孩”评选标准包括学生的文明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待人接物习惯等。经过面试、笔试、演讲、评议四关,方可评选为五星级绅士少年阳光女孩。少先大队通过制定不同星级的评比标准,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知礼仪、懂礼貌、重礼节的好习惯,让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章可循,有目标可攀。此评选活动激起了全校学生追求进步、做文明践行者的高度热情,许多学生面对失败,不气馁,仍一次次不懈地努力,他们变得自信了、阳光了、高雅了、更文明了。本学期学校评出了五星级绅士少年阳光女孩100余名,已经在光荣榜上宣传公示。
(四)利用课堂主阵地,让自信在这里滋生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努力追求德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这样的中队会,质量高,效果好,不但备受学生的欢迎,也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助推器。如10月份,五年级开展的“家庭总动员”活动,他们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参赛队分别是从各班选派的优秀家庭组合,比赛内容涉及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品德与天文地理等。大赛过程中,家庭组合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高雅的谈吐,使得一个半小时的会场,掌声不断,活动受到所有与会来宾、老师、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推进大养成教育,成就每一位学生,是子路小学全体教职工在办学实践中一种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做事精致的可贵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感召,我们将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继续努力,不断提升科学的教育思想,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引领师生走上更为充实而幸福的人生之路。
第二篇:科学推行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科学推行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摘要] 笔者从重“课题引领”,礼仪教育科研化;重“校社共育”,校社携手一体化;重“文化熏陶”,艺术教育特色化三个方面,探讨了科学推行养成教育,从而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关键词] 养成教育 学生 行为习惯
近年来,我们红星小学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关精神,不断创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积极构建养成教育“三重三化”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不仅优化了育人环境,推进了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还带动了所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重“课题引领”,礼仪教育科研化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学校开展的研究课题《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研究成果――开发出了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文明礼仪伴我行》,各年级每周1课时进入了课堂。此外,我校的5项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研究成果,在市教育局召开的2008~2009学年全市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会议上获得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奖,获奖数量和等级在全市位居首位。
我校的小学生一日礼仪常规分为“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大类,具体细化为“进校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离校礼仪;敬老礼仪、待客礼仪、进餐礼仪、作客礼仪;公共交往礼仪、公共秩序礼仪、公共环境礼仪”等12项规范。我校还从活动层面不断丰富礼仪教育内容,先后进行了“文明礼仪”征文、手抄报比赛、美术及摄影竞赛等活动。通过师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了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我校结合贯彻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公民道德建设”等要求,对学生进行了道德观念、礼貌礼仪、道德知识专题教育。通过学生监督岗、教师护导、领导检查等方式,创造性地引导师生们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在活动中,师生们编写了“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宣传童谣,学校举行了“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讨论会,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每年“六•一”期间,学校抓住契机,对养成教育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彰,以树立典型,鼓励全体,促进工作。
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课题实验,发动教师开展了养成教育系列研讨,撰写论文、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组织开展了“养成教育示范班”和“良好行为习惯示范生”评比,通过系列活动,增强了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强化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使文明之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吹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田。
二、重“校社共育”,校社携手一体化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校社携手的合力作用,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养成教育课程资源,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资源共享,形成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养成教育新格局。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养成教育校社共育基地――红星科教大厦学习科普知识,进行天体观察,开展科普小制作等活动,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同时,学校还坚持开展“我为社区添新绿”“我是社区清洁小卫士”“建设社区我参与”等多种主题实践活动,促进了文明社区建设。
家庭环境的优化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让家长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家教知识栏目,丰富了家庭教育内容;学校还定期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给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座;聘请公安交警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开展了文明安全上网、远离网吧等教育;组织学生清洗街道两旁的乱贴乱画、帮助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前,学校师生行为习惯明显改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有一名学生,其父母有打牌赌博的不良习惯。单位领导找其谈话、好心的同事多次劝说均无济于事。学校和社区尝试让这名学生给父母做工作,给他们讲述打牌赌博对学生心理、精神上的负面影响,使其父母受到了震撼,从此逐步改掉了赌博的不良习惯。
三、重“文化熏陶”,艺术教育特色化
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育人为宗旨,因地制宜,坚持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以及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中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加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特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先进文化提升了学校养成教育的内涵,展示了学校的底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009年8月,学校7名学生表演的集体朗诵――《丰碑》,在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组织的第六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金奖。2002年至2009年,学校连续8年被全国“双龙杯”少儿书画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集体”,先后有200余名学生荣获金、银、铜杯奖。学校舞蹈队表演的群舞在省、市、区学生艺术节上频频获奖。
为了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动员师生编写了富有个性和情趣的文明礼仪提示语,并张贴悬挂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如“微笑的你真美,乐学的你真好,健康的你真棒”;“扔一次垃圾心灵就蒙一层灰尘,捡一次垃圾心灵就添一块净土”;“礼貌使你变得高雅,助人使你得到快乐,谦让使你增添美德”;“墙壁穿新衣,大家要爱惜”;“一声对不起,快乐我和你”等,这些文明提示语不仅为师生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亮色,还对规范学生行为、美化学生心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灾害后,学校组织师生为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通过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的动员发言,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积攒的“压岁钱”“零化钱”献给灾区。学校9名党员、45名教职工和1100名学生共捐款19635.8元,为四川地震灾区的人民献出了一片片爱心。
近年来,学校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的表彰,成为社区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学校多次被评为区、市“文明学校”“德育示范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和谐校园”“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先后获得省“文明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爱国基础教育全国示范小学”和“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
2008年和2009年,我校连续被市教育局授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学校”。2008年11月,学校被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少工委授予“省级红旗大队”。学校还被确定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全国联系点”,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千所示范家长学校”。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长期而细致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养成教育网络,广泛开展礼仪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和艺术教育特色创建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谐发展。
第三篇:濮阳市实验小学内涵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内涵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濮阳市实验小学(2013年1月22日)
市实验小学作为市基础教育的亮点校、窗口校,在取得显著办学成绩的基础上实现再发展再提升,更好地凸显办学特色,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心目中的教育品牌,是全体教职工共同的教育理想和追求。遵循教育内在本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关注教育人文细节,追求教育精神愉悦,享受教育意趣幸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为把内涵发展工作落到实处,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巩固‚适度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享受教育理念促进适度教育,引导教职工做享受教育的引领者、实践者、传播者、受益者。本学期,学校取得了新的办学成绩:荣获了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河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佳学校、濮阳市青年文明号等称号;11月顺利通过河南省 ‚教师发展学校‛的验收评估,得到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表扬,之后在‚河南省校本教研示范校‛研讨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屡屡获奖:窦明琦9月份参加河南省小学语文第九届优质课市级评选荣获特等奖,11月份作为河南省唯一代表参加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荣获一等奖;在市教师技能竞赛‚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应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6人荣获课件制作一、二等奖;141人次荣获教学博客一、二等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理清办学思路,确定内涵发展新目标 为了把内涵发展落到实处,新班子制订了《濮阳市实验小学关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内涵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年级组长和处室负责人。新班子先后与处室主任、年级组长、教师代表和离退休老教师、部分家长主动谈心,沟通思想,回顾学校发展历程,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描绘学校未来发展愿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学年的工作思路:转变一个观念,促进一个公平,挖掘三个资源,融合三个课堂,抓好四个窗口建设,实现两个全面提升,赢得两个好口碑。具体讲,转变一个观念,让服务理念入脑入心;促进一个公平,让每个学生享受教育公平;挖掘三个资源,最大限度开发教师、家长育人潜力和利用好网络资源;融合三个课堂,让学生在学科教学小课堂、校内教育中课堂、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全面健康成长;抓好四个窗口建设,促使路队、课间操、升旗仪式、体育课成实小亮点;实现两个全面提升,即教师综合素质、学生文明素养全面提升;赢得两个好口碑,得到学生家长、高一级学校的一致好评。新的办学思路为内涵发展指明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二、抓实十项工作,拓宽内涵发展新途径
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学校着力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理清新的工作思路。
(二)坚持以活动促提升。开展好如下实小特色系列活动: 一是坚持开展教研论坛活动,激发教师沿着梯级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迅速成长;
二是坚持开展‚师德建设大家谈‛活动,树立师德典型,弘扬实小精神;
三是开办‚真人图书馆‛,把一些在教育教学上有自己独特经验、独特经历、独特做法、独特成效的老师作为大家的‚阅读‛对象,让老师读老师;
四是深入开展‚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引领教师做学生喜爱、终生难忘的恩师;
五是坚持开展‚文明小标兵‛评选活动,让文明的言行举止成为实验小学学生的‚隐形校徽‛;
六是坚持开展德育常规活动,力促养成教育出新成效; 七是坚持举办‚体育文化节‛、‚科技艺术节‛活动,促使体育精神、科技素养伴随学生健康成长;
八是坚持开展‚校园吉尼斯‛评选活动,让富有各种天赋和才能的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品味成功的喜悦;
九是坚持开展主题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会思考、敢质疑、善钻研的学习品质;
十是坚持开展‚作业展评、漂流活动‛,通过细化评价指标、展示观摩,加强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树立典型,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十一是坚持开展‚幸福在实小‛活动,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提升教师的幸福工作指数。
(三)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突出‚以人为本‛思想,坚持‚科学发展‛主题,突出其人文性和流程性,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四)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体罚和变相体罚、乱办班收费、教育公平、缺少耐心等作为查摆整改重点,深入开展学生喜爱、家长好评的教师评选活动。
(五)立足课堂,减负增效。一是以学科教学为中心,优化教室小课堂。二是以学科活动为中心,全面开放校园中课堂。三是以实践活动为中心,拓展延伸社会大课堂。
(六)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开发学生差异资源。
(七)坚持读书修炼,营建‚书香校园‛。
(八)抓好宣传报道,弘扬实小典型。
(九)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实小特色。
(十)优化工作方法:
一是从重结果向重引领、重过程转变,坚持典型引路。二是从享受教育角度看教育问题,把教育问题当成资源开发,把问题当成一种挑战。
三是转变工作方法,用庄稼代替杂草,将‚责怪链‛变成‚责任链‛。
四是增加工作的计划性,充分发挥组内作用与空间;与此同时,要加强沟通,调动大家积极性。
五是采取走动式办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典型及时表彰。六是善于反思,总结规律。
如今,全体教职工正按照内涵发展方案的既定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去改变,去提升。
三、做好“享受教育”四篇文章,激发内涵发展新动力 本学期,魏存智校长先后四次为全体教职工做‚享受教育‛主题报告,引导教职工做好四篇文章:
第一,做享受教育的引领者。要更好地践行享受教育,达到思想统一,行动超前,必须在享受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中做到引领:一是方针政策引领;二是精神文化引领;三是制度文化引领;四是物质文化引领;五是行为文化引领;六是专业(学科)文化引领;七是特色文化引领。
第二,做享受教育的实践者。引导老师深刻体会到:
一、教育就是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
二、教育需要公平: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学生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
三、教育需要喜欢:喜欢孩子,才可能有爱;喜欢事业,才可能用心做。
四、教育需要尊重:教师要尊重家长,家长、社会要尊重教师。
五、教育需要去功利化。
六、教育需要内涵。教育需要好环境,更需要有内涵。
第三,做享受教育的传播者,当幸福学生的引路人。引导老师们认识到:做享受教育的传播者,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和大学科观,更多地关注细节,作为传播者,不仅仅是传播先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做事的态度,传播自信的个性,传播责任与合作意识,传播习惯与兴趣等。
第四,做享受教育的受益者——用管理方式的转变推动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坚持‚好制度应从教师和学生中来‛,制度要征求意见,加强沟通交流,变被动执行为愉悦接受;制度要既面向全体又有利于个性发挥;不仅考虑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更要考虑其流程性和人文性;制度从形式、措辞上要有变化,变‚不准‛为‚应该‛,变‚禁止‛为‚提倡‛等。二是把‚责怪链‛变成‚责任链‛,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转变观念,重要的是明确责任,关键是团结协作,增强补位意识,根本是培养学生责任心。三是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显性文化要突出学校特色和个性;隐形文化重在内涵。四是立足课堂,内涵发展成亮点,立足学科小课堂,用好校园中课堂,开发社会大课堂。五是努力修炼自己,放平心态,用心做教育!
‚享受教育‛系列主题报告让教职工对享受教育的概念与意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真诚地热爱教育,用心做好教育,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一个成功与幸福的人生就是享受教育的真谛所在。
四、抓师德促师能,带好内涵发展新队伍
塑造教师 ‚水之德‛。魏校长为全体教职工做‚从水之德看享受教育——我的师德师风建设观‛专题报告,从师德师风建设现状、水之德、打造‘水性’领导力等方面阐述了实施‚享受教育‛的思想基础、实施细节、方法措施。老师们从‚水之德‛的角度对师德有了全新的认识:师爱如水一般温柔,悄悄渗透在每一个育人的细枝末节;师爱如水一般透明,不受世俗污染,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它温暖的流动;师爱如水一般博大,无论是一株小草,还是一棵大树,都会毫不迟疑地拥抱每一个生命,触摸每一片叶子的生长,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而内涵发展正需要教师塑造如水师德,在进取中彰显人生价值,在奉献中享受职业幸福。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继续实施‚名师带动‛工程,除已经挂牌成立的6个名师工作室之外,还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导师制,目前学校共有导师团成员46名,70位教师结为师徒,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师德建设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指导,效果显著。本学期,王振会、秦淑利、王晓君被评为省名师,吉晓明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何风彩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刘君宏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申凤梅、陈少利被评为濮阳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李玉萍被评为濮阳市十大师德标兵,在濮阳市第十四届小学优质课比赛中,学校参评的语文、数学均获得了第一名或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30余人次。
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新一届领导班子每天坚持听、评课,本学期共听评全部科任教师课100余节。在听评课中,对课堂教学过程认真记录,课后随即与授课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对其教学成功之处给予充分肯定,对教学中存在的疑点问题,共同探讨,寻求对策,对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将其作为校本教研课题,组织教师深入探究,力求构建自主高效课堂。通过深入课堂,坚持听、评课,不但全面了解了教师业务能力和整体教学情况,而且加强了对整体教研的过程管理。
五、抓实诚信德育,优化内涵发展新阵地
(一)精心打造诚信评价课堂,为孩子终生幸福奠基。学校再次修订了汇集小学生习惯目标的校本教材——《诚信评价手册》,始终坚持提出目标、承诺目标、践行目标、评价目标、表彰先进课堂环节,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有教师、有教材、有课堂系列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二)拓展多种课外活动社团,打造千个成长平台。
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学校让每个学生都享有管理监督和参与的权利。大队部选拔了上百人的大队委干部队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尽可能多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机会。各个中队实行‚一人一岗‛制,达到人人有岗位、个个有责任。
(三)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开启绿色上网通道。学校开通了咨询电话和心理咨询邮箱,在《濮阳早报》开辟心理教育专栏。对学生进行‚我的苦恼‛调查问卷,创设多种亲子、师生活动,为学生架起广阔的心灵沟通的桥梁,整理出11卷学生心理纠结案例,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为学生快乐学习、阳光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拓宽学生锻炼空间。本学期学校开展了教师节献词、‚童心向党 爱我中华‛歌咏比赛、手绘中国地图爱国主义教育、家庭及社会教育进课堂自助餐等活动,还参与了全市科技启动仪式。活动即教育,活动即生命,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为学生的多维发展创造了机会,给孩子们的金色童年增添了一抹亮色。
六、开展系列特色活动,丰富内涵发展新载体
举行‚主题性学习‛展示活动。‚主题性学习活动‛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次成功尝试,现已在语文学科全面展开,效果明显。在主题性学习活动动态展示中,既有形式的创新,又有内容上的拓展,形成了班级主题性学习的显著特色,已经发展成了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学生科技作品展。为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举行了学生科技作品展,共展出作品100余件。学生利用身边废旧物品进行科技构思后的发明与制作,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只要肯动脑,勤动手,科学其实就在自己身边。
举行‚童心向党,爱我中华‛歌咏比赛。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激发全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组织了‚童心向党,爱我中华‛歌咏比赛活动。形式多样的曲目唱出了师生祝福党、赞美幸福生活的美好心声,展现了师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举行体育文化节。开幕式上,各班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展示,兵乓球、武术、抖空竹、轮滑、摔跤、赛马等体育项目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此外学生还利用博客、书法、绘画、摄影等形式,充分交流展示自己在体育文化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享受体育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七、实施校安工程,夯实内涵发展新基础
被纳入市校安工程的综合教学楼,自立项以来,按照工程时间节点,按时推进。截至目前,校安工程主体已完成(5500平方),学校大门改造已完成。另外,经过请示和论证,学校2013年将拆除玻璃幕墙,新建集教学活动、教师报告厅用房于一体的多功能教学楼。该项目已被列入2013年校安工程建设项目。校舍建筑面积的增加将极大地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功能更加完备,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需要,为学校内涵发展夯实了硬件基础。
八、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及意见建议 存在问题:
(一)享受教育理念需要入脑入心。部分老师对享受教育缺少透彻的理解认识,对如何在工作中践行享受教育缺少思路。
(二)师德师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极个别老师在家校沟通、对待后进生等方面缺少工作艺术和方法,存在急躁情绪和过激行为,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校活动设计有待创新。‚以活动促提升‛作为学校发展内涵的重要途径,应不断丰富其形式,在活动中力求塑造个性化教师、个性化学生。
(四)师资发展不够平衡。由于缺编问题导致学校师资水平差距较大,再加上在编教师年龄老化,如何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如何发挥好中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改进措施:
一如既往地走好内涵发展之路,按照既定方案要求,深化享受教育理念,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抓实十项工作。
意见建议:
一是建立正常的教师缺编补充机制,做到随缺随补,以减轻学校负担。
二是面对招生压力的日益增加,在城区学校建设严重滞后的前提下,适当挖潜现有学校的招生能力,及时解决临时代课教师的工资问题(设臵临时编制,由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同工同酬)。
三是出台相关政策,在一定区域内用活富裕教师,盘活教师资源;解决农村教师富裕,城市教师不足等问题。
第四篇:特色创新 引领内涵发展
特色创新 引领内涵发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强国富民之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驱动内力发展;只有强有力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升创新的后动力。沂源县荆山路小学高度重视特色创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已成为学校的主旋律。
书香文化滋润教育发展之根
沂源县荆山路小学师生们在《高山流水》古筝乐曲声中,端坐于桌旁,开始“天天练字十分钟”。有的手执铅笔、有的手执钢笔(圆珠笔)、有的手执毛笔书写梦想、描绘未来;书写内容是我校创新的“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它包含了经典古诗词、故事、名言箴句等三大类四百余首(则、句)。2300余名师生在墨香中凝神聚力地推动我校特色品牌扬帆远航。
2008年我校增设书法课,配备了专职书法教师,中、高年级成立“书法小组”,学校成立“书法社团”,书香校园已初步形成;2010年又在低年级增设硬笔书法课。但是书写内容杂乱无章,书写纸张参差不齐,面对问题,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历时三个月搜集整理经典诗词120首,励志故事80则,寓言故事30则,孝道故事40则,英雄故事30则,成语故事60则,名言箴句50条,编印成“荆山路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2100余册,并统一印制练字本,实现书法习作三统一,创成书法教育特色品牌,先后被淄博市教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命名为“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对学校的创新发展发挥有力推进作用。一是师生素质显著提高。师生们练习书法的同时,默诵了古诗词,记住了励志故事、成语故事、英雄故事、名言箴句等。校园内说脏话,甩时髦词的人少了,出口成章、古香古韵的话语多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同学之间团结了;服务他人、感恩他人的人多了。先后有3名教师被评为县、市级师德标兵,学校也被评为县级师德教育先进集体;学校连续4年荣获省级百杰小书画家选拔赛优秀组织奖,王太海老师连续2年荣获省级百杰小书画家选拔赛优秀辅导教师称号,白志同同学荣获第二届全国书法大赛银奖,伊嫚瑜同学荣获山东省百杰小书画家称号,陈佳琳、马文瑞、白宇华等荣获2012年淄博市纪念建团90周年书画展一等奖;学校志愿服务队由原来不足百人猛增到600余人。
二是教学质量显著提高。通过书法练习实践,校园内浮躁之人减少,沉稳之人增多;善于学习之人增多,不思进取之人减少。学习优秀率由原来的83.5%提高到91.1%;姜艺晨曦等6名学生荣获全国奥林匹克英语作文大赛一等奖,6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以上教学能手,8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21人次被评为县级以上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先进个人。
三是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师生素质的提高,促进勤思善学氛围的形成,学校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先后被评为省、市平安和谐校园,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级依法治校先进校,并在全市创新教育大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学校被评为市级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连续6年被评为县级学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学校创立的《关于提高学生书写质量的研究》研究课题,2013年被确立为山东省重点课题。
我校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扎实推进,不仅纠正了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锻炼了耐心毅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而且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质量日益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铺路,为学校素质教育增色积淀。
传承孝道文化 强壮知恩感恩筋骨
十年前,沂源县荆山路小学创建了以“孝道”为主题的校园孝道文化,在楼道顶部、室内外墙壁悬挂了名言箴句、经典孝道故事为主线的图文并茂的匾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孝道”文化。
传承、光大校园孝道文化,是学校重要职责之一。我校启动师生“十佳孝星评选”活动,制定了十佳孝星评选标准、评选办法及表彰奖励办法等。
“十佳孝道“之星成为师生学习标杆,召开孝道教育主题班会,刊出孝道教育手抄报,建立孝道教育专栏;学校成立 “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尊老、爱老、敬老、护老”志愿服务活动; “常与爸妈拉拉呱、常帮爸妈做家务”活动; “尊师爱生构建和谐校园”活动,创成省、市平安和谐校园。
同时,我校在教职工师德考核、优秀学生评选中,增加了“孝道”考核内容及权重,进一步激发师生“崇尚孝道教育,传承孝道文化”意识,提升师生的思想素质,促进校园孝道文化的繁荣发展。
实践作业 提升能力 我校倡导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勤于动手动脑,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逐步建立起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因此,我校足课内外结合、校内外联系、学科融合。以“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以健康为底色,以提高能力和素质为目的,创建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创设多种获取知识的机遇,在体验中得到新知,在应用中提高认识,在训练中锻炼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创造。
实践性作业从不同层面锻炼学生,启发潜能。分为九大类,十几个小项:一是“体能锻炼、技艺修养”,包括体能训练、绘画技能和书法技能,翟欣宇同学用文字、漫画相结合的方法,记录植物生长过程,既提高了写作水平,又提升了绘画技能;二是“亲身体验、感悟生活”,让学生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恩于心,知恩于行;三是“观察社会、记录感动”主要记录有意义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感,集结成册;四是“阅读书籍、开阔视野”,阅读2-4本书,制作阅读记录卡,撰写读书体会;五是“诵读经典、奠基人生”,包括新经典日日诵、古诗词以及传统的文化经典《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篇章;六是“环境保护,我在行动”,主要针对环保热点进行调查,如雾霾成因、水资源污染调查,开展低碳生活、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美化环境;七是“养殖种植、观察研究”,进行一次种植或养殖活动,详细记录(动)植物的生长情况、活动情况,写成《我的种(养)殖研究报告》;八是“主题手抄报”,主要有书法、诵读、英语、家乡风情等主题;九是“数学日记”,引导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数学情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感受、自己的独特想法记录下来。
我校制定《学生实践性作业的实施方案》,针对学期特点和社会实际,精心设计每个实践性作业要求,打印装订成册,学生人手一册。教师组织学生学习作业要求,通过班级QQ群、家长会和家长沟通,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作业管理和指导模式。
我校建立实践作业展评制度,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为固定的实践性作业展评时间,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把优秀作业集结成册进行展览。展评制度从深层次上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实践性作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学习技能,锻炼能力,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一是自立自理能力得到锻炼。每个学生都能根据作业标准,制定活动计划,将活动合理的分配到每周中,每天的学习和活动有计划、有安排,在自我要求和家长的监督下,独立完成实践作业。
二是审美情趣得到激发。绘画、书法、手抄报制作、建立阅读记录卡、作业的封面设计等都彰显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绘画与书法巧妙结合,版面和色彩相互映衬,设计情趣横生,处处体现出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是生活技能不断提高。今天我当家、我是理财小能手、压岁钱的使用、尽一份孝心等活动,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做家务体验生活,提高学生基本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四是学习能力得到综合锻炼。实践性作业摒弃作业单调性,创设多彩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参与学习和实践。观察日记、调研报告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手抄报、阅读记录卡、读书体会等培养了学生观察、阅读的兴趣,提高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养殖和种植报告,彰显了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探究能力;数学日记记录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场景,提高了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究。
五是情感素养明显提升。练字本映射出学生细心勤勉的身影;走向田野的实践活动,培育了感恩大自然的情感;观察日记、低碳生活在身边等调研活动,引导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沂源风情、节日习俗等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孝行在家中活动,让学生懂得了孝就是知恩感恩,一句话、一个微笑都装满了浓浓的爱。
让作业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习,学习丰富生活。家长和学生一起走入社会,走进大自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考察、去访问、去发现、去探究,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性作业激励着每一届学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积蓄能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稳步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为素质教育积淀增色。
沂源县荆山路小学校长 白先录
第五篇:中学党支部“党建+”模式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中学党支部“党建+”模式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xx四中党支部现有党员34名,平均年龄33岁。秉承“党建领航,五育并举”的育人原则,遵循“求真向美、求实向上”的校训,党员教师队伍成为xx四中教师队伍中的先锋力量。
“党建+学习”增合力。xx四中党支部十分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构建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经常性开展红色教育。严抓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橱窗、新媒体等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全体教职工时刻铭记“四大纪律”、“六个不准”、“八项要求”。
“党建+教育”强核心。xx四中党支部致力于强化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让党建工作载体“动”起来、让教育资源“活”起来。构建以支部为核心,教导处、教科室、共青团、少先队等密切配合的“党群联盟”。党员教师自觉提升理论水平,实现教研训一体化,让党建贴近教学,与课堂共融共生,同时,经常性开展观摩课、示范课和优质课比赛,为学校高品质教学助力。
“党建+德育”添动力。xx四中党支部坚持以党建队伍统领德育力量,以制度和管理文化为载体,通过领导带头积极担当作为,党员教师全员参与,积极营造廉洁从教、勤俭办学的氛围。开展传统节日、师德师风建设、爱国教育等主题活动,不断拓展教育实践平台,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爱国、爱党、爱校、爱家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党建+服务”筑温暖。xx四中党支部党员教师积极研判形势,以打造高效课堂、丰富课后服务、创新作业管理为核心,坚持五育并举,实现了全体学生从低头看书到抬头看世界的鲜明改变,通过不懈努力高效探索出学校“加减相携、提质增效”的“双减”特色之路。学校开设47个课后延时服务班,还创新开展了晨起早到服务,解决近1800名学生家长接送学生困难的问题。今年暑期托管实施后,xx四中开设了两个混编班,为70名家长解决了暑期不能看护的困难,以切实行动践行党员之责。
xx四中多次获得省、市级示范学校、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及xx区五四红旗团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办人民满意教育、担当使命育祖国合格人才。xx四中党支部将不断开拓进取,努力营造安全健康、美丽和谐的校园,为xx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