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 质量立校 内涵发展

时间:2019-05-12 13:1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引领 质量立校 内涵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引领 质量立校 内涵发展》。

第一篇:文化引领 质量立校 内涵发展

文化引领 质量立校 内涵发展

——记蓬勃发展的某某市某某学校

近年来,某某市某某学校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质量中心,坚持宏观指导、底层突破、督查落实、突出实效的工作方针,不断强化制度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逐渐形成了“文化引领、制度约束、情感激励、物质奖励、团队创优”的管理模式,打造了一个“风正气顺干劲足,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办学平台,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和谐发展。

一、尚高雅文化之气,塑和谐校园之魂

文化是学校的根本,是立校的灵魂,是学校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某某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厚植了多彩的育人文化。

在精神文化方面:一是办学理念务实前瞻。“一训三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生培养目标、校歌、校徽等厚重丰满,共同拓展了学校、干部、教工和学生四个层面精神内涵。二是各种制度规范完善。各项工作责任明确、目标清晰,制度管人,机制管事。三是社团丰富多彩。拥有音乐、体育、美术、文学、手工、科技六大类型的活动社团,且有合理的运行机制。四是育人手段绿色现代。完成了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高效利用校园网,服务教学,弘扬正气。

在物质文化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丰厚完备。教学设施齐全,通过某某市标准化学校、现代化学校、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等达标验收工作。二是育人环境和谐优美。校内建筑宏伟壮观,整体布局和谐优雅,被评为山东省花园式单位。三是人文环境典雅浓 郁。楼宇、道路、假山、水系、花木等进行了文化建设,形成了立体性、模块化基本格局。一花一草会说话,一墙一壁能育人。

二、扬“三名”工程之帆,走内涵发展之路

“三名”工程即名师、名生、名校工程。内涵发展对学校来说,主要涉及观念、管理、教师、学生和课程五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实施“三名”工程,是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关键。

在名师培养方面:一是形成了一套适合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机制。二是加强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是通过月度人物评选工作,推出了一大批思想品德过硬、专业知识过硬、教学经验过硬的教师,纳入了某某学校首届名师培养轨道。在名师培养工作的激励带动下,学校现有320余名教师获某某市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有260余人在某某市级以上教学活动中出示过公开课、优质课。

在名生培养方面:一是下大力气抓了尖子生培养工作,引导鼓励尖子生参加全国学科竞赛,提高国内外一流大学升学率。近年有一大批学生脱颖而出,继获得市理科状元“四连冠”之后,今年高考,尖子生表现依然熠熠生辉,自主招生获重大突破。理科……理科670分以上全省508人,我校有5人; 文科620分以上全省有325人,我校有6人。二是抓了特长生培养工作,通过缤纷大课间、六大学生社团,让学生的爱好特长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发展。本学期,在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31名参赛学生全部获奖,其中某某市一等奖16人;在“圣陶杯”等全国作文大赛中,获1等奖3人,2等奖6人,3等奖14人。

在名校建设方面:一是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积极创造条 件,争创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二是在办学质量、办学机制和特色发展等方面有显著突破,致力于争取用3-5年时间,打造某某市区域名校。目前,我校已被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某某大学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被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确定为教学合作学校。学校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餐饮安全示范单位”“某某市现代化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等160余项荣誉称号。

三、铸团队管理之剑,凝学校执行之力

团队管理是管理的高层次,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加强团队建设,就是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结成管理工作共同体,荣辱共担,整体推进,提高管理工作执行力。

学校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大管理模块,设置了指挥决策团队、高中管理团队、初中管理团队、后勤服务团队、群团综合团队、监督检查团队六大团队。实施分口管理,分权负责,协同作战,将工作全覆盖,实现集体创优。

团队建设推行以来,初步收到了以下效果:一是在执行层面,把干部、教师、学生三股力量拧成了一股绳,把教师和学生两个团队的力量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形成了大张旗鼓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在监督层面,将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利用起来,促进了民主办学,实现了有效监督,合作共赢。三是在决策层面,实现了民主科学决策,从而促成学校人、财、物与时、空的合理搭配,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四、立“三本”建设之基,博教学工作之实

“三本”即生本、师本和课本,“三本”工作是教学的“命门”。某某学校立足“三本”,以关键举措,实现教学质的飞跃。

以课堂为本,扣紧教学的关键节点。如果高考是战场,课堂就是演兵场,教学活动就如同沙场点兵,各个环节必须一一落实,才能迸发出师生的精气神,在“合练”中达到预期效果。工作中围绕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突出落实了七个关键节点,即课堂“七要点”: 激发兴奋点,找准切入点,抓住中心点,突破疑难点,理清知识点,培植发散点,明确得分点。

以学生为本,下足导学的实战功夫。教学工作,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会,会是为了用。在高中学段,检验教学的最终标志是决胜高考—展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学工作要取得良好效益,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功能,就必须在导学上下足功夫。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举措,即导学“三讲”。一是讲“实”。所谓“实”,是指学生课堂导学“三落实”,即过程落实、时间落实和知识点落实。二是讲“巧”。所谓“巧”,是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使用“巧劲”,使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三是讲“好”。所谓“好”,是指做好学生学习氛围塑造和情绪心态调整两方面的工作,最大限度唤醒和培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以教师为本,完善助教的外围举措。教学工作,学是主体,教是主导。教师的“导功”如何,责任心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科教学的成败,是保障教学工作的决定因素。因此,完善助学的外围举措,就是要让所有教师尽快地成功、成才、成名、成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助推教学向更高的台阶迈进。工作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活动,即助学“四教”。一是“能教”,通过基本功大比武和“三课”评选活动打造教师教学上的硬功夫。二是 “会教”,通过以师带徒和多样培训,更新教学理念,修补了教法“短板”。三是“实教”,所谓“实教”,就是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教出成绩,教出成效。四是“乐教”,通过缤纷大课间、幸福一节课为教师“续航”增力。

“三本”工作的深入落实,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今年高考,我校创新班全部学生超过自主招生分数线。其中理科“千里行创新班”学生平均分 642分,超自主招生线 127 分;文科“国农创新班”学生平均分591分,超自主招生线 62 分。普通班达线齐头并进,本科达线创历史新高。今年参加高考学生1316人,本科达线1194人,达线率90.73%。无论文化课的理科还是文科,无论一本还是二本,我们学校均超额完成教体局下达的任务数。

质立而文随,本立而道生。面对教育变革新挑战,某某市某某学校将继续坚持文化引领、质量立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拼搏向上的团队精神、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向着更高更优的教育理想迈进。

第二篇:以和谐文化引领图书馆内涵发展

【摘 要】文章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努力打造先进的馆长文化,力求形成独特的图书馆环境文化,全力推出多彩的和谐文化活动,阐述以和谐文化引领图书馆内涵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和谐文化;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和谐文化就是指图书馆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通过累积、积淀、凝聚与升华而逐渐形成的以和谐为内涵、以馆员和读者为主体、以“人性化”管理行为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色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是图书馆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服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规范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图书馆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和谐文化,对于图书馆与读者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努力方向具有一定意义。

一、努力打造先进的馆长文化

馆长的知识、学识、胆识和服务理念往往决定着和谐文化品位的高低,馆长的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往往决定着和谐文化根基的深浅。和谐文化反映了馆长的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和谐文化的建设其实就是馆长文化的建设。优秀的馆长文化核心内容,就是要具有三种治馆意识。

1.眼界就是境界。对图书馆的领导关键是先进思想的领导,创新理念的指引。而先进的管理思想来源于馆长崇高的理想和境界,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境界,馆长就可能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可以说,馆长的境界有多高,图书馆服务思想的层次就有多高。馆长崇高的境界又来自高远的眼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眼界就是境界,馆长的眼界有多高,境界就有多高,反之亦然。

2.思路就是出路。许多图书馆服务没有效益,馆长苦于找不到发展的出路,其原因就是缺乏思路。馆长要有思路,首先要搞好文化诊断。馆长要率领馆员运用科学发展观,高屋建瓴地对图书馆的过去、现在进行系统的思考,从图书馆发展的轨迹中总结出图书馆值得继承发扬的优秀文化传统。其次要搞好论证,对图书馆的共同愿景、服务理念、服务目标、服务模式、服务特色、管理机制、馆员队伍建设、发展策略、战略步骤等进行论证;对图书馆的精神力、执行力、感知力等系统进行梳理和设计;对图书馆的理念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进行分析和整合,最后找出“创新点”,形成思路和规划。

3.有为才会有位。一个馆长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工作上因循守旧,谨小慎微,怕吃苦,怕奉献,就不会有大的作为,就不会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有为才会有位,有位是为了更好地有为。因此馆长应勤修德、重修养、常修行,做到有位就作为,有位更有为,有为更有威,真正发挥馆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图书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优秀馆长文化的构建,其实质就是馆长的修炼与锻造。(1)馆长应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馆长应该博览群书,有广博的知识,有一定的综合素养,有一颗充实的心。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让读书伴随馆员成长,让图书馆成为书香馆。(2)馆长应是一个思想者。馆长如果没有思想,不能适时地提炼出先进的管理理念,就形不成独特的文化,图书馆就没有灵魂,图书馆的管理就失去了方向。(3)馆长应是一个研究者。馆长要通过科研唤起馆员探索和研究工作的兴趣,还要为馆员研究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努力引进外部资源,整合各种有利的资源,鼓励馆员独立钻研,帮助馆员寻找更好的、更有效的科研方法,把馆员队伍培养成“学习型”团队。(4)馆长应成为和谐文化的引领者。馆长应站在时代文化的前列,把握住时代主流文化的脉搏,以主流文化引领馆员和读者,用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引领馆员和读者。

二、力求形成独特的图书馆环境文化

独特的图书馆环境文化是和谐文化的基石,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的重心是充分发挥图书馆环境的管理功能,让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每一棵草木都会说话,都具有管理功能。优秀的环境文化应该是有个性特色的、和谐的、能够持续发展的。

1.创设具有图书馆特点的管理环境,凸显服务特色。良好的管理环境创设,首先应体现出图书馆的服务特色。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每个图书馆的服务历史、馆舍风格、特性、服务对象都应有自己的特点,环境创设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这才能体现图书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个性特征,体现图书馆独特的服务理念。

2.图书馆大环境的创设,围绕“环境读者服务、人文读者服务”的主题来展开,体现“本馆的”、“立体的”、“互动的”、“温馨的”服务特色。阅览室除了悬挂馆训外,还要根据各阅览室实际情况创设特色阅览室文化。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各阅览室都附有服务承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管理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图书馆的每一处都应该赋予管理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读者服务的作用。

三、全力推出多彩的和谐文化活动

多彩的和谐文化活动是和谐文化的灵魂。在精神层面的环境文化建设方面,作为图书馆就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目标。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013年3月举办的《精神与视觉的盛宴――提倡高雅文化展示馆员业余爱好》为主题的图片展览活动,营造浓郁的图书馆文化氛围,塑造人文环境,推动人人建设文化,人人享受文化,进一步活跃广大馆员的文化生活,陶冶馆员的情操。此次展览作品为本馆馆员的摄影习作,主要为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生活、集体活动的纪实和祖国各地自然风光的实拍作品,摄影者力图以独特的视角记录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赋与作品一定要有内涵和时代气息。

首先图书馆要注重引导环境保护管理渗透在日常服务,管理读者争做“环保卫士”。其次,建立民主、尊重、亲切、和谐的读者关系。图书馆要特别注重为读者、馆员和图书馆三位一体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图书馆成为读者愉悦的成长乐园。再次,重点培育坚实的特色服务文化。坚实的特色服务文化是和谐文化的生命线。要培育坚实的特色服务文化,就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要确立一个富有特色的服务思路。作为馆长,要以本馆某项工作的优势为着力点,通过推陈出新,形成图书馆特色,并以这些特色为“龙头”,带动和促进其他各项工作不断优化,进而使图书馆服务模式呈现整体特色。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通过开设馆长信箱、读者座谈会等方式,根据读者需求开展各种特色服务。

2.要建立一支富有特色的馆员队伍。图书馆要大力提倡每一位馆员努力形成自己的服务特点与风格,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带上去”、“激上去”等培训方法,尽快使每位馆员能形成鲜明的服务特点和独特的服务风格,以适应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需求,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组建学科馆员团队,将温馨体贴真诚的服务深入各院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特色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图书馆是传播精神文明的摇篮,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为根本,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工作主题,以坚定职业信仰、培育职业精神、提高职业素质、规范职业行为、塑造职业形象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全面推进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逐步探索建立高职特色的图书馆和谐文化理论体系,为推动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文化保障。

作者简介:徐国良,教授,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已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13部。

第三篇:文化引领发展

文化引领发展

——豫煤一队“河南煤田”文化建设纪实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0年全队实现社会地质及多种经营收入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3678.85万元,在职职工年人均收入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24293元。

探求该队快速发展背后的奥秘,除了拥有科学的管理体系、精良的技术设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等重要因素外,具有高度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堪称支撑起该队发展的基石,并成为该队拓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强大引擎。

文化铸魂 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根须之于大树,精神之于人体,犹如文化之于企业。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生长素’,有了文化,就能人显精神、牌显价值。一个单位没有自己的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

经过30多年的积累,该队形成了独具行业特色的河南煤田文化理念。2006年,按照省局安排,该队利用3年时间,全面推广“河南煤田”文化理念,并为每位职工发放了文化手册和培训教材。于是,“献身勘探、奉献光热”,“河南煤田、诚信永远”等理念开始在干部职工心中落地开花。

文化建设,理念灌输是基础。为了使这些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成为每位职工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成为不断开拓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该队大力进行宣传灌输,培育职工对河南煤田文化理念的认同感。制定出台了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确立了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内容和推进步骤。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共组织各类企业文化培训32场次,发放各类企业文化培训教材1057本(套),观看录像讲座近30余次。同时,加大物质形态文化建设力度,印制了具有局标识的办公用品,在队部大院、办公楼、基层施工钻机,粘贴、悬挂了河南煤田文化理念和标识等。此外,以开展各类活动为载体,组织广大职工参加了省局组织的企业文化知识问卷调查、企业文化知识竞赛、“河南煤田”杯演讲比赛、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巡回展等活动,使企业文化理念入心、入脑。

先进的文化理念已经融入河南煤田一队人的血液,进一步引领和推进了全队的各项工作,辐射到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为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聚力 发挥人才聚集效应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河南煤田”文化建设的根基。我队紧紧围绕“人人优秀,知人善用”的人才理念,加强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全面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引导职工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人人都有专长,人人都是栋梁。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类人才的聚集效应,提高人才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给广大职工提供更多的“精神食量”,该队每年都为各部门、科室订阅了相关业务报刊、杂志等,又筹资开设了职工书屋、电子阅览室等。针对基层钻机职工看书难问题,为一线配置了流动图书箱,为各类人才的学习、成才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学习上,鼓励他们学习新技术、新理论和新知识,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并给予学费报销、物质奖励等,把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全队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2004年至今,全队先后有66名职工提交了继续深造的申请,已有48名职工取得了大专以上文凭。为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2003年,队上实行了工程专业技术骨干评选活动,2007年结合实际又出台了工程专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进一步丰富了评选内容和方式。结合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工作实际,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有计划的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同时,队上还不定期的召开技术研讨会,全队技术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在这种氛围的浸染下,职工们自觉自愿学习,努力掌握新知识、提高新技能的热情空前高涨,从而实现了单位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文化强体 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在“河南煤田”文化建设过程中,该队将文化的触角延伸到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通过建章立制,在全队形成用制度管理、按规矩办事的良好风气。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一年,该队修订和制定的规章制度就达41项,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已成为一队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在安全生产方面,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在质量管理方面,出台了《地质勘查质量管理办法》;在经营管理方面,出台了《合同管理办法》、《工伤管理办法》、《钻机“三公开”管理办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评选及管理办法》。等等。并将队上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汇编成册,发放了中层干部手中。

为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我队畅通言路,大力提倡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凡涉及全队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诸如单位发展的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都须经职代会审议;积极推行二级单位(实体)职代会制度和钻机“三公开”办法,让职工充分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利用宣传栏、简报、网站等载体,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公开。坚持机关干部下基层制度、领导干部谈心制度及队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等,开设了队长、书记、廉政三个信箱,征集职工群众意见和建议。

民主渠道的畅通,使各级领导干部与职工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并极大地鼓舞了职工参与单位生产经营的热情,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更强了,工作积极性更高了,单位内部环境更和谐了。

文化树形 打造优秀企业品牌

品牌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企业形象靠品牌来树立,品牌靠企业形象来提升。优秀的品牌,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支撑。

打造品牌工程、品牌项目,一直是该队班子“河南煤田”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队班子提出了“承揽一方市场,结交一方朋友、树立一个品牌”的发展理

念,通过项目施工,树立品牌,拓展市场。该队在大口径瓦斯抽放孔市场、西北煤勘市场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涌现出了1405、1203等一批模范钻机、红旗钻机,中国煤炭工业第九届石圪节精神奖获得者宋佩德、河南省煤炭系统劳动模范曾献荣、河南省地质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张保忠、河南省煤炭行业模范班组长张新忠等先进典型,扩大了“河南煤田”在省内外的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个品牌要在社会心中扎根,还必须依靠宣传。近几年来,该队班子把宣传报道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修改完善了通讯报道管理办法,实行对外宣传双稿酬制度,提高了基层通讯员写稿、投稿的积极性。借助网络的传播范围广、信息传播迅速及时的特点,建立了队博客和队网站。同时以建队35周年为契机,举办了文艺晚会、建队35周年辉煌成果展,印制了《岁月如歌》宣传画册。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扩大了河南煤田一队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知名度。

在加大宣传,树立单位形象的同时,该队还在精心打造着自身的社会形象,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在每年开展的向灾区、困难群众等捐款捐物活动中,干部职工从来都是慷慨解囊。2008年以来,全队干部职工捐款总额达69479.3元。仅2008年,全队干部职工就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群众捐款53841元。此外,还积极开展了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开展了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倡导文明交通,做文明市民。等等

单位形象的优化,给“河南煤田”品牌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市场因之而稳固,美誉度因之而日盛,竞争力因之而愈强。

文化凝心 全心全意为职工谋利益

每天的清早和傍晚,办公楼前的灯光篮球场内总会飘出悠扬的音乐,一群人伴着音乐跳起欢快的健身操,或者舞太极剑、打太极拳。如今,这项群众健身活动已成为一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多年来,该队坚持把“河南煤田”文化建设与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改善职工待遇等紧密结合,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队先后出资建起了职工活动室,添置了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设备。建立了职工图书室,购买了各种各样的图书。每年的“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职工开展知识竞赛、扑克、拔河、钓鱼等活动。队职工家属自发成立了门球队、太极拳队等组织,积极参加驻地组织的各项活动、比赛,在驻地小有名气。2010年,队老年太极拳队代表新郑市参加了郑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保杯”太极拳(剑)团体赛,代表省局参加了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成人组(省直机关)太极拳比赛。

2009年,恰逢建国60周年,又是建队35周年,该队举办了规模宏大的文艺晚会,充分展示了职工积极向上精神风貌,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目的。2010年,组织职工参加了驻地组织的文明单位风采展示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形式,展示了职工风采。昂扬向上、多姿多彩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彰显了“河南煤田”文化的底蕴与个性,促进了职工的身心健康,营造出和谐、宽松、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也将“河南煤田”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宣扬、灌输、传播开来。

单位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队班子全心全意为职工谋福利,实实在在为职工办实事、好事。从开展困难职工慰问,到每年组织职工体检,凡是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有要求的,队班子都尽力考虑到并努力做到。每逢过年过节,队领导都去看望慰问老专家、老领导、老职工和困难职工,送上全队职工的关心和祝福。职工生病住院,部门领导前去探望慰问。职工或家属病逝,工会等各级组织及时给予关怀和帮助。

善待职工,提高了职工身为河南煤田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单位发展步伐更快了。近年来,该队各项经济指标年年攀升,职工人均收入逐年递增,大家在点点滴滴的奉献中,体会着事业的成就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生动的“河南煤田”文化建设,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为一队基业长青、快速成长提供了强劲动力。该队先后获得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文明单位、河南省地质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第四篇:坚持文化立校_促进和谐发展

坚持文化立校 促进和谐发展

如东县马塘镇潮桥小学

如东县马塘镇潮桥小学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始建于清光绪34年(公元1908年),地处黄海之滨、如泰河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校园环境优美,设施一流,书香馥郁,是孩子们精神成长的阳光乐园。学校现有1名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名南通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4名南通市骨干教师、6名如东县骨干教师、5名如东县先进德育工作者、1名如东县科研型教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精神,我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坚定不移地走“文化立校,促进和谐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不断丰厚办学内涵,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争创品牌中心小学。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红旗大队”、“南通市雏鹰红旗大队”、“如东县绿色学校”、“如东县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如东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如东县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等荣誉。

一、精心布置 营造文化氛围

精心布置学校的每个角落是师生素质提高、学校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我校努力做到让花草树木讲话,让墙壁育人,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利用学校传达室后面的一小块空地,学校插上了三根石笋,栽上了三棵罗汉松,并将罗汉松作为学校的象征,不仅美化了环境,还鼓励师生学习罗汉松的不屈不挠,学习石笋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在学校走廊、过道和室内,张贴了与环境协调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在学校的画廊、报廊等橱窗设置了“教师形象”“学生形象”“我们的目标”等栏目,为师生的健康成长提出了目标,在学校画廊还增添了学生优秀习作以及学校各项荣誉等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强化了竞争意识,培养了爱校之 情,提升了人格,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为了强化学校文化氛围,我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试行了“我的校园我设计,我的校园我美化”的操作方法。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员经过实地观察,反复讨论,将走廊、过道、墙壁、橱窗、楼梯等分成了艺术作品、学科知识、科学幻想、伦理道德、校园之星等五大版块。根据版块主题,定期组织学生搜集名人名言,自己设计人生格言,书写、遴选书画作品,撰写科幻、学科论文,评选校园之星等。在有关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发寻找购置图版材料并制成宣传图版。然后根据图版主题将学生自己制作的图版张贴布置于相应位置。另外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还定期组织学生学习、欣赏图版内容,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验,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更新图版主题及内容。学生自始至终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设计、美化校园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熏陶了学生的情感,提升了学生的智能。

根据县局大文科建设的相关要求,我校本学期加强了班级大文科环境建设,每班按照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部署,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逐月设计、出刊一期主题黑板报,并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将拍摄的各班黑板报的照片进行放映,让所有的老师互评互比,充分发挥了黑板报的育人功能。为了深化读书活动,我校在各班设置了“我读书我快乐”专栏和书报栏,分设了“推荐书目”、“美文欣赏”、“读书感悟(我想我说)”三个栏目,坚持每月更换一次内容,传递新的阅读信息,提供新的诗文佳作,并将部分学生的优秀感悟习作张贴于栏目之中,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还让学生分享了读书的快乐。

我校在县教育局召开了“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推进会之后,积极启动了1234工程,坚持与师德教育相结合、与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开展了以“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守法进万家”为主题的活动。在学校橱窗开辟了伟人廉洁故事、教师格言等栏目,让教师、学生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树立了“廉政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和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心,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让每位教师都能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二、强化管理

构建文化机制

制度的完善与落实是学校文化机制建设的重要保障。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为了加强教师劳动纪律教育,学校在已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马塘镇潮桥小学教师两签一查考核制》,构建了教师到校签到、离校签离、中途校长不定期查岗三结合体系,在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将上周检查情况通报给全体教师,严格了教师的劳动纪律。

教研是学校文化建设深化的平台,为了加强教研管理,将学校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校长首先做到教育科研“六个一”,即:每学期为全体教师上好一节示范课,做一次科研讲座,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听好每一位教师的教研课,每周听一节推门课,重点评析一节课。充分利用主题沙龙,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我校教科室制定了教师沙龙的系列活动计划,设立了“我与新课程成长”、“学科教学中的困惑”、“课题探究伴我行”、“读书感悟”等主题论坛,在每月的主题沙龙活动中,学校全体教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论坛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课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为了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根据县局、镇教办的精神,学校制定了《马塘镇潮桥小学教学常规细则》,分别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学生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使所有教师在教学中有规可循,促进了新课 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学校实行了推门听课、评课制,要求学校领导、教师每学期主动听推门课不少于60节,听后并根据学校教导处设计的听课评价表从理论与实践的双层面进行如实的评价,让教师在互听、互评中增强科研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我校制定了《三网联通促发展实施方案》。(1)注重发挥天网优势,学校教导处、教科室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高质量的教育网页,规定教师每天在校浏览“朱永新新教育在线”、“如东教育信息网”等网页上的教育信息、教育理论等不得少于一个小时,同时学校还要求教师建立博客,创建电子信箱,让博客、让信箱成为教师学习、交流、反思、总结的平台,让教师在天网中遨游,在天网中提升。(2)构建人网平台,要求教师发挥人网优势,充分借鉴学习同轨老师、各班任课老师、不同学科老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等,学校教导处组织“一周一次教研组集体备课”、“上课之前同轨班级老师共同议课”、“空闲老师随班听课”、“一课一点评”、“一课一心得”、“寻找一课一缺点”、“主题话谈”等系列活动,让教师在人网中学习,在人网中发展,鼓励教师发挥个人优势,努力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3)捕捉地网资源,我校根据实际,要求教师在完成授课等任务的同时,必须以创建特色为目标,以开发学校教育资源为抓手,要求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自身的身心发展水平、特长等,努力创建特色班级。比如我校是南通市第一个共产党员吴亚鲁的母校,我校创建了“吴亚鲁中队”,要求师生查阅马塘镇烈士纪念馆的相关记载,并通过走进社区咨询先烈的家属、先烈的邻居等方式,与班级学生一同编写《吴亚鲁烈士事迹》等,让学生在讲故事、主题演讲、我能行实践操作等比赛中,在编写教育手册中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在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教师在地域资源这个网络中成长,通过特色班级的创建,逐步塑造了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培养了 教师的整合资源的能力。

为了构建和谐校园,我校努力将常规管理变为管理常规,学校构建了“三、三、三”运行机制。1.“建好三个组”即:要求各班成立一个校园环保小组,开展“看谁捡的垃圾多”的主题活动,要求每个成员每天带一个方便袋在下课之后将校园里的垃圾随手捡起,并将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的同学及时向各班主任汇报;各班成立一个文明礼貌督查小组,负责督查同学是否对老师、同学有礼貌,并将在校园里说脏话、课间打闹的同学及时汇报各班班主任;各班成立一个校园秩序检查小组,负责维持课间楼梯、走廊等地方的秩序,并将在楼梯、走廊拥挤、喧哗的同学及时汇报给各班班主任。2.“开好三个会”即:学校要求各班在放学前将一天的小组活动情况进行一次小结;要求上好每天的晨会课,将共建文明校园作为晨会课的必讲内容;要求上好每周的班队会,将一周活动进行一次总结,对不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同学给予教育,对本班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3.“做到三个查”即:要求学校大队部逐日检查;负责常规管理的领导不定期巡查;周五下午第三课后组织各班班主任集中查。由于机制的完善、管理的到位,全员的参与,使文化立校蔚然成风。

三、潜心读书

丰富文化内涵

为了使教师登高望远,高屋建瓴,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使教师读书活动深入有序地开展,我校根据实际从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提出了教师“五个一”的读书要求:1.每天做到“五个一”:保证一小时的读书时间;摘录一段教育理论或教育名言;思考一个教育问题;记录一个教育教学细节;构思一篇新教育理念的教案。2.每周做到“五个一”:分类汇总一次上周摘录内容;完成一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后感;自己尝试上一堂融新理念的实验课;完成一篇叙事性案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 主题论坛。3.每月做到“五个一”:进行一次当月读书小结;完成一篇教育教学心得;积极参加一次学校或镇以上的读书论坛;设计一条适合自己的教育格言;听一节名师之课并结合所学理论认真评析。4.每学期做到“五个一”:购买一套教育教学书刊;举办一次读书讲座;上好一节示范课;撰写一篇理论性较强的教育教学论文;设计一篇新理念的活动方案或课堂教学案例。

为了将教师读书活动落到实处,我校专门配置了“读书促成长”的读书笔记,在笔记中设置了5个栏目:1.哲理篇——每月设计一条教育格言;2.理论篇——每月采撷2000字的教育理论;3.案例篇——每月联系所学教育理论,结合教学实际撰写一篇教学案例;4.感悟篇——每月撰写一篇学习体会,参加一次读书交流;5.创新篇——每月构思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论文提纲,要求教师以上述五个栏目,每月一个轮回进行读书记录、反思、感悟、创新,并将读书笔记列入“教学六认真”的必查资料之一,因此,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丰富了教师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在阅读中丰厚文化底蕴,我校开展了学生读书“五个十”活动,即:1.每学期读10本课外读物; 2.低年级学生每学期能在班上讲10个故事,中高年级学生每学期能在班上交流10篇心得;3.低年级学生每学期写10首儿歌,中高年级学生每学期写10篇习作向小学生刊物或校广播台投稿;4.每学期熟记10条名人名言;5.每学期熟背10首古诗。学校将周一、四中午时间作为学生读书时间,要求老师每周给学生上好一节阅读指导课;充分发挥“采蜜集”作用,要求3-6年级学生及时将书中的好词好句以及科学等知识摘录在“采蜜集”上;要求3-6年级学生学写读书笔记,并及时誊写在“采蜜集”上,并且要求每班利用综合实践课和晨会、班会时间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并且通过开展“朗读、讲故事、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净化了心灵,升华了人格,培养了人 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我校突出科研引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探求课程改革的新途径。学校教科室根据各课题的研究实际,坚持以行动研究为主,课题主持人将研究任务分解到每周、每人,并要求教师在每周六集体备课之前将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课题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课题研究的成果在课题组进行汇报交流,尽量做到遇到研究困惑共同讨论、共同解决。学校教科室每周对照课题要求进行学科理论研究介绍,总结一次课题的研究情况制订下一步研究的对策,以课题研究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成长。

在南通市、如东县“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期间,我校共申报立项了1个市级课题和6个县级课题。其中如东县“十五”规划《农村小学课外活动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互动的研究》、《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农村小学“淘气包”学生心理成因分析及基矫治对策》、《在农村小学中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研究》、《农村小学课堂心理气氛的调适研究》等6个课题已于2004年底先后结题,其中《农村小学“淘气包”学生心理成因分析及其矫治对策》的结题报告在《沿海教育》“课题传真”栏目中全文刊登,并以优秀级通过如东县教育科学研究领导组验收。南通市“十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雏鹰争章活动的课程化操作研究》的结题报告发表在《沿海教育》,也于2005年4月以优秀级结题。2006年4月学校申报了江苏省“十一五”科研课题《农村小学培养学生荣辱观的策略研究》已获准立项,全校教师正以满腔热情投身于研究之中。几年来,我校1名教师被评为“如东县科研型教师”,在市县青年教师课堂比武、说课等比赛中,我校10多名教师获得市县级等级奖,并为“县送课下乡”、“一校两镇”等教研活动开设公开课20余节,为镇教研活动开设示范课30余节。一年来我校教师共有10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等级 奖。

四、彰显个性

升华文化底蕴

课堂是学校科研的载体,我校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各科与生活之间引发联想,突破了学科本位,与其他相关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了“三精、三新”,努力使科研服务于学生,践行于课堂,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1.精。即精备、精讲、精练。学校利用周六上午教师集体备课的时间,要求教师对下周所教内容从理论基础、教材内容、学生实际三方面认真分析探讨,从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度制订教学方案,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对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对学生的训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选题针对性、训练有坡度、人人在磨练、个个有收获。

2.新。即整合教材内容新、活化课堂模式新、师生互动方法新。我校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搜集乡土人文习俗,整理汇编了南通市第一个共产党员吴亚鲁先驱的革命事迹,编写了“潮桥织造文化”手册,先后收集了大量的潮桥歌谣、谚语、歇后语等,作为学校传承文化的教育素材,不断丰富教材内容。学校要求教师融理论于探究中,构建了“生活体验”、“情境感悟”、“艺术熏陶”等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搜集,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分组合作”等形式,真正做到了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主人。

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升华学生的文化底蕴,我校于本学期开设了声乐、器乐、舞蹈、烹饪、乒乓球、足球等兴趣小组,做到了人员、地点、计划、措施四落实,充分利用中午时间,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将其划分到各个兴趣小组进行集中训练,学 校定期组织检查、交流、成果展示、汇报演出,在县、市“小巧手”比赛中2名学生分别获得“小实验”县级一等奖、市级二等奖,1名教师获得“县优秀指导奖”。在江苏省金钥匙比赛中我校50名学生获得等级奖,5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奖。在县文娱节目、鼓号队、运动会等比赛中,我校共有100多人次获得等级奖。兴趣小组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彰显了个性,培养了特长,陶冶了情操,提升了人格,同时也让我校这些没有特长的教师边教边学,边学边教,在训练过程中学有所长,学有所长,有效地提升了师生的文化底蕴。

为了加强学校的特色建设,我校将绿色环保教育作为升华学校文化底蕴的抓手,我校明确提出了“校园无处不育人,校园无时不育人”的口号,把创建绿色学校,培养绿色使者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任务,使学校绿化、香化、净化、美化,环境优化。学校强调了绿色环保的渗透教育,制定了环境教育低、中、高年级具体目标,要求各教研组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要求各科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在预设教案时有机渗透环保教育,使环境教育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潜移默化,从而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了学生关心环保、热爱生命、保护家园的意识,并力争参与社区的环保行动。通过努力,师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学校变得更绿、更美、更和谐、文化底蕴更深厚了。为此我校一名学生被评为“如东县绿色小卫士”,学校被评为“如东县绿色学校”。

我校注重坚持文化立校,营造了文化氛围,构建了文化机制,全校师生将一如既往,携手共进,用心灵奏响课改的乐章,用智慧孕育课改的希冀,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升华学校文化底蕴,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第五篇:文化引领 环境育人 精细管理 特色立校

文化引领 环境育人 精细管理 特色立校 济宁市第二中学

济宁二中占地面积188.5亩,建筑面积50500平方米,绿化面积39124平方米,占学校面积的31.1%,拥有1万平方米的教学办公楼和学生实验楼,1.1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5500平方米的高标准学生餐厅,有集电化教学、音乐教学和学术报告、图书馆、阅览室、考试中心等于一体的5800平方米的综合楼,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济宁市后勤管理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现将近年来的工作简要汇报:

一、文化引领 环境育人

学校五十年的办学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深知高雅的育人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能充分发挥育人、励志功能。在市中区教育局的关心关怀下,我校2009年对校园重新规划,重新进行布局调整,调整后的校园被“三纵三横”的柏油马路分成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借省规范化学校验收之际新建高标准女生公寓、学校体育馆、400米标准塑胶操场、中心人造草皮足球场、六个皮油场地的标准篮球场、三个排球场、能容纳12幅乒乓球场的乒乓球场。2010年学校投资230万元将整个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修建了文化广场、植物园、假山、小桥流水等景点。文化广场的教育方针代表了办学方向;文化宣传牌上的主题文化是“做最好的自己”;学校精神是“自强不息,超越自我”;校训是“德高为美,自胜者强”;文化墙旁的“和”字代表了我校的校风“和谐蕴活力,拼搏致高远”;假山前的“博”字和小桥流水旁的“爱”字代表了我校的校风“博爱为师,立责为范”;花丛中的“美”字、综合楼前的“诚”字、顽石上的“勤”字、“毅”字和办公楼前的“责”字,代表了我校的的学风“美在言行、诚在心间、学贵勤毅、事贵有责”;花丛中的“爱护脚下草,莫折枝头花。小草有生命,请你足留情”、“小草含羞笑,请您勿打扰”;学生餐厅墙上“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锄禾》不只是诗,知辛苦,更需要行动”、“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等校园文化时时刻刻提醒着学生、熏陶着学生。

二、以生为本 服务育人

学校后勤工作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规范服务”为主题,以“确保安全”为主线,以“民主公开”为活力,以“及时高效”为着力点,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努力打造优质后勤、高效后勤、节约后勤、阳光后勤。

1、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着力打造后勤文化建设,以优美的环境熏陶人,以优质的服务感召人,以优良的作风影响人,以优化的管理感染人,以优秀的员工教育人。学校对后勤人员定编、定岗、定员,编制有电工、水工、木工、餐管人员、会计、固定资产管理员、操场管理员等,定期组织后勤人员学习,激发后勤人员工作热情,形成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树立服务意识。对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提出十点要求: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语言柔一点,仪表美一点,肚量大一点,服务好一点,行动快一点,做事多一点,脑筋活一点,效益高一点。通过不懈努力,后勤服务人员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的认可、令家长放心、学生舒心、教师安心的满意效果。

2、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责任追究。

学校坚持把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责任追究。层层签订责任状,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学校成立“唐口派出所济宁二中警务站”,请唐口派出所的警员为我校严把大门关,42个摄像头遍布校园各个角落,足不出户就可随时了解校园内发生的情况。目前我校监控设备正进行升级改造。校园监控的42个摄像头全部换成红外摄像头,便于夜间观察。教室内的监控在学业水平考试时可与省考试中心联网;学校领导、班主任等管理人员又可在办公室或家中上网了解学生在教室及功能室的情况;教师可随时随地通过上网听其他教师的课;学生家长在家中可通过上网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些监控设备极大的消除安全隐患,为学校安全关上了一道闸门。

3、坚持**原则,搞好师生生活。

学校公开招聘会经营、懂管理、肯钻研、精开发的经营承包人,对学生食堂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在经营承包过程中,食堂监管科代表学校行使管理、监督权,严格控制经营承包者的原料采购,饮食卫生,安全防范,承包经营者的原材料采购,食品价格的核定、食堂账目管理、食品卫生和质量接受学校及食堂监管科的监督。承包单位负责进行饭菜的加工和销售,学生食堂缺少什么品种就经营什么品种,学生喜欢什么品种就增加什么品种,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校食堂坚持“六个四”原则,即

(1)食堂经营持“四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卫生知识合格证、司炉操作证。

(2)食品卫生把“四关”:采物关、贮存关、加工关、出售关。

(3)食品设施有“四防”:防尘、防潮、防鼠、防蝇。

(4)用具清洗施“四招”: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5)环境卫生搞“四定”:定人、定物、定时、定责。

(6)个人卫生要“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

学校监管人员从食堂原料的购买到加工,从饭菜的质量到价格全面监督,对每一样菜坚持留样48小时,餐馆科人员经常调查饭菜质量,并将了解到的问题及时与从业人员进行沟通,做到不断提高和改进。

三、温馨公寓 管理育人

学校加大学生公寓硬件建设,对男女公寓进行装修改造,所有公寓安装太阳能,供学生洗澡;所有公寓为学生配备储物柜;男生公寓铺设墙面砖、地板砖;女生公寓每间35平方米,含有独立的阳台和卫生间,阳台装有能升降的好太太晾衣架。到我校来的许多领导都说“你们的条件比好多大学的条件都好”。为使学生公寓管理更上新台阶,更上新水平,我们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中学物业管理模式——“济宁二中——东亿模式”。东亿物业主要承担了学校学生宿舍清洁服务、就寝秩序维护服务、宿管服务。当学生宿舍出现“脏、乱、差”时,会出现东亿宿管员的身影;当宿舍的床柜、灯具等出现损坏时,会响起东亿宿管员的话语;当学生有不良习惯时,会看到宿管员伸出的援手。为强化学生对公寓内务整理意识,创建有序、温馨、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联合定期开展星级宿舍评选活动。东亿公司工作人员根据每天检查的卫生情况和纪律情况每月进行汇总,评选出星级宿舍,级部进行表彰并给与适当奖励。经过东亿公司员工的精细化管理,学生公寓物品放置成“五有、六无、七线”。即有管理制度、有学生就寝管理记录、有卫生检查记录、有卫生值日表、有应急疏散示意图;床上无杂物、房顶无蜘蛛网、地面无垃圾、物品无污垢、卫生无死角、室内无异味;床单一条线、被盖一条线、牙具一条线、脸盆一条线、毛巾一条线、鞋子一条线、保温瓶一条线。在这里,学生充分享受到学校的温暖,拥有家的感觉、家的温暖。

四、人人参与 科学评价

为加强对后勤工作的管理,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学校引入评价机制。所有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每月评价一次派出所人员门口管理情况,每月评价一次东亿物业管理人员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和记录情况;所有在餐厅就餐的教师每月评价一次饭菜质量和服务态度等情况;全体学生每月评价一次餐厅饭菜质量和服务态度。学生自治委员会成员不定时检查餐厅做饭卫生、质量、价格等情况,并进行评价;不定时评价超市价格、进货渠道、是否过期等情况;不定时评价公寓管理情况;评价图书馆、实验室、阅览室、微机室等功能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服务质量等情况;评价后勤工作人员服务及时不及时、工作态度等情况。通过多渠道多元化的评价,使我校后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

五、适应学情 特色立校

针对学校生源特点和社会发展新形势,我校因地制宜,积极转变办学思路,探索普通高中和高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差异教育、错位发展、多元成才、特色立校”的思路,形成了“艺教结合,体教结合,职教结合”的办学模式。

为提升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学校实施与高等院校联合的育人计划,与周边职业技术院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成立校外实践基地,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通过联合开发校本课程、开设职业选修课程、定期邀请职业技术院校老师来校讲学,定期让学生到职业技术院校实践等方式,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进行联合培养。目前,学校已与山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签订了合作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和亚艺术潜能,积极为学生搭建张扬特长的平台。学校与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实施联合育人计划,开设音乐、美术、舞蹈、模特、播音主持等专业,聘请艺术院校教师来校授课,让学生尽早享受大学教学资源,为未来发展铺设道路。学生在各类艺术比赛中屡获大奖,同时为高校输送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作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我校借助“山东省中学生五大联赛”和“学校杯”比赛契机,探索体教结合之路,将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将运动员训练和成长过程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学校抓住济宁市体育局将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手球、跆拳道、击剑等竞技项目安排到我校集训的时机,与市体校积极协商,达成合作办学意向,提升学校体育教学造血功能,为学校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先后成立了乒乓球、足球、篮球俱乐部,聘请著名教练施训,吸引了全市及市内外乒乓球、篮球、足球特长学生来我校就读,目前我校各类体育特长学生达150多人,其中国家级一级运动员达8人。第38届全国“新星杯”乒乓球比赛落户我校,将在6月1-4日举行,这将是我区我市乒乓球运动的又一盛会。

总之,我们将以行政后勤干部现场会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在今后工作中,管理始终秉承“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积极营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原则,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我们坚信,只要拼搏不息,踏实进取,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成为德育彰显、幸福和谐的鲁西南名校!谢谢大家!

下载文化引领 质量立校 内涵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引领 质量立校 内涵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色创新 引领内涵发展

    特色创新 引领内涵发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强国富民之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驱动内力发展;只有强有力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升创新的后动力。沂源县荆山路小......

    立德兴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汇报材料[5篇材料]

    立德兴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本学期以来,岞山中心学校紧初中部紧围绕潍坊市《关于提升市区中小学内涵发展的意见》,以实施目标管理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依托,以校本教研为载体,......

    立德兴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汇报材料aaa

    立德兴校 走内涵发展之路 ——学校内涵发展情况汇报 峡山区岞山中心学校初中部 2015年6月15日 立德兴校 走内涵发展之路 ——学校内涵发展情况汇报 本学期以来,岞山中心学校......

    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

    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 棋盘小学 多年来,棋小人秉承“感恩、自信、睿智、厚德”校训,贯彻“爱心、正心、信心、恒心”教风,打造“自信、自学、自律、自勉”学风。全力提升教育教学......

    质量立校的几点体会

    文章标题:质量立校的几点体会当今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就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大力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质量的教育,在减轻学生过重负......

    质量立校 科研强校

    质量立校 科研强校 ——暑期校长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排龙山学校---罗纯军 今年暑假8月,我参加了零陵区暑期校长培训班的学习,本次学习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几位领导做了精彩的报......

    教导处质量立校5篇

    教导处质量立校 学校教导处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本着精细化管理的原则。继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加大指导力度,着力于骨干教师和青......

    文化立校科研兴校

    文化立校科研兴校 ——解读萧县师范附属小学“特色办学”之路 萧县师范附属小学是一所局属小学。现有32个教学班, 2300多名学生。在新课程改革浪潮推动下,该校勇于改革,勇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