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西洋乐话 第一节 教学设计综述范文

时间:2019-05-12 16:3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单元 西洋乐话 第一节 教学设计综述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单元 西洋乐话 第一节 教学设计综述范文》。

第一篇:第三单元 西洋乐话 第一节 教学设计综述范文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的特征,及其代表作曲家和重要作品。2.听赏音乐,熟悉作品的主题,感受和弦色彩,培养音乐审美情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的特征及其代表作曲家和重要作品。2.听辨音乐主题旋律。教材分析

塞 1.《G弦上的咏叹调》(Air On The G String)是德国作曲家、欧洲“音乐之父”约翰·巴斯蒂安·巴赫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名曲。原为《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Johann Sebastian Bach)《第三号管弦乐组曲》中的第二首,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经191845─1908)世纪德国小提琴家威廉米(August Wilhelmj,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此曲为二部曲式结构(A、B)。在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新旋律,经过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这首作品速度舒缓,力度起伏大,音调深沉而动人,具有鲜明的装饰性。整首作品抒发内心激动的情绪,同时带有期盼、祈祷、虔诚、深邃的宗教色彩,感人至深。

2.《哈利路亚》选自《弥赛亚》,是这部大型作品第二幕的终曲。《弥赛亚》是世界清唱剧体裁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由亨德尔创作于1741年,以大型合唱为主体,全剧由57首作品(包括序曲、咏叹调、重唱、合唱、间奏等形式)组成。亨德尔以无比虔诚的心和火一般的热情,废寝忘食地进行了这部作品的创作,写作中乐思连绵,思绪万千,音符就像喷泉般地从他笔下喷涌出来,只用了24天,便完成了这部巨作的写作,成为音乐史上的佳话。当写完《哈利路亚》这首合唱的时候,他激动得泪如雨下,对身边的仆人说:“我确实认为我实实在在地看见整个天国就在我面前,我看见了伟大的上帝本人!”1743年在伦敦首演时,深深打动了所有的听众。演唱《哈利路亚》时,在场的国王乔治二世受歌曲神圣情绪所感染,激动得突然起立,全场观众也随之站立听完全曲。从此,在欧洲的许多地方都保留着听众站立听此曲的传统。“哈利路亚”一词的含义是指“赞美上帝”。整部作品雄伟、庄严而恢宏的气势感人肺腑,显示出音乐对神讴歌的巨大魅力。歌词大意:上帝啊我赞美你,你全知全能,无所不在……表现了作者对神的虔诚感情,充满戏剧性。乐曲为D大调,4/4拍子,可分五段和尾声。第一段气势雄伟的欢呼声:“哈利路亚”。第二段为赋格段,主题和答题构成五度模仿,“哈利路亚”动机穿插其中。第三段出现了新的主题和答题构成的赋格段。第四段在主旋律下加入伴唱,“哈利路亚”动机再次出现在伴唱声部中。第五段运用了第三段和第四

段的主题,在相互交替中将音乐推向高潮。最后,乐曲在五个“哈利路亚”的热烈气氛中结束。

3.《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于1787年,是莫扎特13首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这是一首充满纯朴、真挚情感的轻快乐曲。由于它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唯一用弦乐演奏的,所以通常被称为《G大调弦乐小夜曲》或《弦乐小夜曲》。这部作品共四个乐章,本节课所听是第一乐章,和声古典、平衡、简洁、透明。这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结构。前两小节为主和弦的分解形式,三、四小节为属七和弦的分解形式。主部主题雄壮、有力,副部主题柔美而抒情,通过轻快的跳音、颤音以及短小的乐句展示出活泼、欢快的青春活力。再现部之后有短小的尾声。

4.《惊愕交响曲》作于1791年,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所作。《惊愕交响曲》是海顿12部伦敦交响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这部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为主题变奏的结构形式,旋律典雅、高贵,功能性和声进行体现了古典乐派典型的创作风格。其中,第一、二小节为C大调主和弦的分解形式,三、四小节为属七和弦的分解形式;

五、六小节为一、二小节的重复,七小节为G大调属七和弦,八小节为G大调主和弦,第二拍强奏的主和弦即是著名的“惊愕和弦”。

传说新作品演奏那天,音乐厅座无虚席,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是什么音乐。乐曲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听众十分轻视这种催眠似的音乐,觉得和海顿以往的作品没什么区别。贵妇们又在昏昏欲睡,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狠狠地将打盹的贵妇吓了一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富有活力。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好像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乐曲演奏完了,贵妇们出了丑,海顿看到傻了眼的贵妇被惊醒之后,也哈哈大笑。此后人们就把这部作品称为《惊愕交响曲》。海顿又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奠定了交响乐为四个乐章的基本格式。

5.《欢快的农民集会》为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是贝多芬独一无二的标题性交响乐作品。作品所表现的对大自然风情的怡然感触与其通常所塑造的“英雄性”作品有明显的区别。此乐章为三拍子舞曲,快板,3/4拍,三部曲式结构,描写了乡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第一部分弦乐在F调上奏出具有动力感的曲调,木管乐器呼应;第二部分双簧管吹出一段牧歌风的旋律,大管用单调的两个音作为陪衬。当旋律在单簧管和圆号上变换调性再现之后,乐曲进入中段,随音乐发展,舞蹈变得更活跃、热闹嘈杂了,拍子也发生了改变,又出现一个粗线条的两拍子旋律。第三部分,接着又是那个三拍子的旋律,但比以前更活泼了;音乐整个变得狂乱、来劲;兴奋到了顶点。突然从远处传来一声雷鸣,这场狂欢集会被打断了,仿佛所有的人们都仓惶走散。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1.导入

(1)播放《G弦上的咏叹调》音乐片段,教师提问:请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段音乐是管弦乐队中哪个乐器组乐器演奏的?

(2)请学生边看边回答管弦乐队的编制和构成(复习)。(3)师:让我们一起领略西洋音乐的发展历程。2.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1)简介作曲家和作品。

此曲是德国作曲家“欧洲近代音乐之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的。因主旋律只在小提琴最粗的一根琴弦──G弦上演奏而得名的。(小提琴定弦为G、D、A、E)出示(图片:小提琴结构图示)

(2)简介咏叹调(Aria)即抒情调。

咏叹调是一种配有伴奏的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的优美旋律,长于抒情,便于演员表现高难度演唱技巧。也指富于歌唱性的器乐曲。

(3)聆听《G弦上的咏叹调》音乐。

请学生说出音乐情绪、描绘的情境和曲式结构。(期盼、深幽、祈祷、抒情,强调曲子的起伏,为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开始由弱渐强的持续长音,和长音之后的高音下行是其特点。第二部分回旋音型之后的八度大跳是其特点。)

3.欣赏《哈利路亚》

(1)聆听《哈利路亚》音乐。

请学生听后说出音乐的感受和音乐风格特点。(提示:雄伟、庄严而恢宏的气势感人肺腑,显示出音乐对神讴歌的巨大魅力。)

(2)复听《哈利路亚》音乐。

请学生描述“哈利路亚”五段音乐发展的过程。(3)简介作曲家亨德尔和作品。

“哈利路亚”一词的含义是“赞美上帝”。歌词大意:上帝啊我赞美你,你全知全能,无所不在……表现了作者对神的虔诚感情,充满戏剧性。

(4)音乐小故事。

同学们听说过发生在1743年在伦敦首演时的故事吗?当演唱《哈利路亚》时,音乐深深打动了所有的听众。在场的国王乔治二世受歌曲神圣情绪所感染,激动得突然起立,全场观众也随之站起听完全曲。从此,在欧洲的许多地方都保留着听众站立听此曲的传统,以示对神的敬仰。

(5)师生共同总结巴洛克作品的特点:节奏强烈、跳跃,复调和主调音乐结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富于情感变化。

4.欣赏《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1)聆听《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请同学闭眼静听音乐。一位同学到前面观看学生听音乐时的表情变化。同学:(一开始表情平和,后突然吓一跳)。

(2)教师简介海顿及《惊愕交响曲》创作背景。

惊愕和弦的运用和主题的出现,表现出了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对附庸风雅的贵妇的讥讽。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3)熟悉“惊愕”主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视唱此主题,并用口风琴吹奏。

(4)聆听全曲(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回答问题。① 采用什么手法写作?(变奏)

② 在整个乐章主题变奏了几次?每次变奏有哪些特点?

共变奏四次。主题:由第一、第二小提琴演奏。变奏一:主题在弦乐中音区演奏,第一小提琴在高音区旋律性装饰。变奏二:调性由大调转变为小调。变奏三:节奏变化。变奏四:主题在高声部,中低声部以分解和弦伴奏,力度增强,气氛热烈。尾声:主题再现。

5.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

(1)简介作曲家莫扎特。此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3首小夜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共四乐章,本节课选听第一乐章。

(2)聆听《G大调弦乐小夜曲》音频,感受音乐,教师提问两个主题的情绪? ① 主部主题:雄壮有力。

② 副部主题:柔美抒情、活泼欢快(老师补充运用颤音、跳音展示出青春的活力)。

(3)熟悉主部主题前四小节。(学生哼唱)并感受和弦色彩。

(4)师生讨论什么是小夜曲(serenade),教师补充总结。

小夜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游吟骑士黄昏或晚间在情人的窗下所演唱的爱情歌曲体裁,19世纪开始,作曲家把某些爱情歌曲改名为小夜曲。主要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通常由男声独唱,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旋律优扬、委婉、缠绵。作为器乐曲,是指18世纪末出现的一种由小型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重奏、合奏的管弦乐套曲。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后来器乐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同时,我们还应知道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德沃夏克的《d小调小夜曲》和柴科夫斯基的《忧郁小夜曲》被称为“三大器乐小夜曲”。

6.《欢快的农民集会》

(1)聆听《欢快的农民集会》音频,请同学听后说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学生回答:欢欣鼓舞的热闹场面。

(2)再次聆听《欢快的农民集会》音频,请对照谱例

1、谱例

2、谱例3,为各段音乐取一个名字。

(3)简介作曲家贝多芬。

(4)师生共同总结古典音乐作品的特点: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7.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初步感受了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从多层面了解了作曲家和其主要作品。熟悉了所学作品的主题旋律。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基础,希望同学课后多听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感受古典音乐带给人类的美好。

学习评价要点

1. 1.通过聆听音乐,学生能否听辨作品的主题旋律。2. 2.能否简要描述巴洛克及古典音乐的特征。3. 3.能否了解音乐体裁咏叹调和小夜曲。

管弦乐队编制

西洋管弦乐队编制:西洋管弦乐队所使用的乐器可以分为四个乐器组,即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1.单管编制:(总人数约35人左右)木管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1。铜管组:圆号

2、小号

1、长号1。打击乐器组:定音鼓1套,其他打击乐器视乐曲需要而定。弦乐组:第一小提琴

8、第二小提琴

6、中提琴

4、大提琴

3、低音提琴1─2。另外可根据需要加入竖琴、钢琴、钢片琴等乐器。

2.双管编制:(总人数约50人左右)木管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2。铜管组:圆号

4、小号

1、长号1。打击乐器组:定音鼓1套,其他打击乐器视乐曲需要而定。弦乐组:第一小提琴8─

10、第二小提琴6─

8、中提琴4─

6、大提琴3─

4、低音提琴2─3。另外可根据需要加入竖琴1─2和钢琴、钢片琴等乐器。

第二篇:《西洋乐话》教学设计

《西洋乐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乐意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体验音乐的表现力。

二、欣赏乐曲《海浪的嬉戏》与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片段《暴风雨》,感受大海的变幻多姿,体验热爱大海的感情。

三、能用亲切柔和、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深情。

四、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用声势、律动、演唱、朗诵等形式创作表现大海。【教学重难点】 感受、体验大海音乐 理解、表现大海音乐 【教具准备】

钢琴、黑板、打击乐器、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温柔恬静的大海──带领学生走近音乐 1.观看夏威夷海岸风景。

导语:同学们,阳春三月下扬州,正是出游的好时候。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览一番,请跟我来。(播放海的影片,背景音乐为小提琴曲《爱的礼赞》。)2.问题:你喜欢大海吗?为什么? 3.律动:模拟此起彼伏的海浪

二、温和神秘的大海──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1.赏析乐曲《海浪的嬉戏》

导语:大海看见你们合作表现得这么好,更高兴了,它让浪花奏起了音乐。不过大海要求大家在听浪花奏的音乐时能想一想: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使你联想到什么?你愿给这段音乐起个什么名字?(学生听,然后互相讨论后回答问题)

2.揭示作者与曲名,简介印象主义音乐特征与该曲的表现内容,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欣赏印象主义音乐,并查阅有关资料。

三、汹涌澎湃的大海──组织学生鉴赏音乐 1.欣赏《暴风雨》(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片段)

导语:现在大海说要给大家展示一下它别样的风采,请闭起眼睛,仔细倾听。

2.展示课文《听潮》片段导语:我们刚才见识了音乐声中涛声的巨响,那么如雷的涛声在文学家的眼里又是怎样呢?请看──(出示文章《听潮》片段)(学生一起朗读文章片段,涛声音乐伴奏)3.师生同创声势表演:

(1)用打击乐器、身体动响与人的声音创作模拟文中的各种声音。(2)用创作的声势为乐曲《暴风雨》伴奏。

(3)借作者“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的情怀激励学生“喜欢生活,热爱生活,尤其是面对困难的时候”

四、情深意切的大海──指导学生表现音乐

导语:大海给了我们那么多做人的启迪,我们怎能不爱大海呢?多少年来,大海一直就这么流淌着,翻滚着,汹涌着,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也记录下了太多的悲欢离情(寡妇村的真实故事)

1.教师范唱,学生思考 问题:歌曲抒发了什么情感?感情的抒发在何处达到高潮?给你带来的感受与欣赏乐曲《海浪的嬉戏》、《暴风雨》时有什么不同?

2.学生跟歌曲MTV影片学唱《大海啊,故乡》 3.处理歌曲:

(1)提示歌曲演唱时的要求

(2)引导加上手的律动与打击乐的伴奏

(3)请你来当小导演,为歌曲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演唱方式。(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提供的方案演唱歌曲)【课堂小结】

1.请学生为这节课命课题。(学生讨论后命题)

2.布置课后作业。艺海遨游:请你利用多种途径收集一些歌颂大海的诗歌、歌曲与乐曲,把你的主要收获记录下来。3.结语:

大海是宽阔无垠、变幻无穷的,表现大海的音乐也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让我们热爱大海、热爱生活,共同歌唱大海的美丽多姿,一起歌颂大海宽阔的胸襟,也衷心祝愿每一位同学奋发进取,在人生大海中勇搏风浪,奏响华丽的乐章!

第三篇:第三单元边寨飞歌第一节教学设计(精)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撒尼民歌旋律的特点和声效果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2.能和谐地演唱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教学重、难点

1.了解撒尼民歌旋律的特点、和声效果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2.能和谐地演唱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材分析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作于1953年,1954年首演于北京青年宫剧场。歌曲反映了云南撒尼(彝族一支系,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人民在丰收的日子里,欢迎远方客人共度佳节的热情。音乐根据撒尼民歌和民间艺人金国富的歌曲改编为混声四部合唱曲,民族特色鲜明,情绪热烈欢快。1954年,中央民族歌曲团(用撒尼语)及中央歌舞团(用汉语)相继演唱了这首合唱曲。在1957年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其获金质奖章。

合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以领唱贯穿全曲。歌词的前两句音调是原有民歌,第三句“塞洛塞洛哩哎咯唉!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是作曲家据一句撒尼民歌音调而创作的,第四句也是金国富提供的音乐素材而写成的。在合唱织体上,采用复调手法,使内声部也具有撒尼音调的横向进行特点。其中

两个带倚音的音调,是模仿了撒尼人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哎洛唉”也是撒尼民歌中最常用的衬词,作者在运用时提高了八度演唱,既保持了特色,又表现了热烈的感情,增强了声音的洪亮感。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师:我国西南边陲,居住着众多勤劳、勇敢而善良的少数民族,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来自边寨的飞歌。在云南,撒尼人民更是热情、好客。听!他们正在邀请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留下来与他们共度佳节呢!

二、新课学习

1.初听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音频。2.分组讨论分析:

① 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撒尼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你是怎样从他们的音乐中听出来的呢?他们又是用什么请远方的客人留下来呢?

② 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 ③ 歌曲表达了当地人民怎样的心情? 3.学生讨论。

一组生: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热情洋溢的。

生:撒尼人民非常热情好客。

生:用路旁正在开的鲜花儿,树上等人摘的果子,迎风荡漾的谷穗,招待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二组生:领唱与合唱结合的形式。

三组生:表现了当地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

教师适时引导,及时总结(介绍撒尼是彝族的一个分支及有关撒尼人的风土人情。再介绍这首歌在1957年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获创作金奖。由于采用一名女高音领唱与男高、女高的声部领唱的交替,所以显得音色变化丰富,也是歌曲更加亲切、热情、活泼、生动,且富有趣味性)。

4.播放云南简介。

师:云南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旖旎的自然人文景观与浓郁的民族风情溶融一体,蔚为壮观。这里是世界上著名的少数民族的“歌舞之乡”,撒尼的小伙子们喜爱吹笛子、弹三弦,姑娘们也喜欢边吹口弦边唱歌起舞。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听听歌曲,找一找哪些地方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的特点?

生:有许多地方运用了装饰音,如:

5.复听歌曲。

师:请学生试着从旋律的倚音处,找出模仿撒尼人吹笛子发出的声音,以及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塞洛塞洛塞洛里哎洛哎”等衬词。并且思考装饰音及衬词在歌曲中的特殊作用。

选择答案:A塑造形象。B′表达感情。

生:装饰音及衬词在歌曲中起到热情地表达请远方的客人留下来的感情。师:歌曲可分几部分? 生:歌曲可分为两大部分。师:如何划分?

生:第一大部分第1─28小节,第二部分29小节到结尾。

师:第一大部分由三个乐段(A、B、B′)组成。第一乐段(引子后第1─10小节)先由女高音声部呈现第一个音乐素材,然后由男高音声部稍作变化地予以重复。在这个乐段里,鲜明地展现了丰收在望的美景,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第二乐段(第11─19小节)由女声领唱切入主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而后由混声合唱予以呼应,不仅主人欢迎,连老圭山也在欢迎。第三乐段(第20─28小节)是第二乐段的变化重复。第二大部分(即第三段歌词部分)与第一大部分基本上相同,但第一乐段有所减缩,后面又加了一段尾声。在这部分里,进一步展示了撒尼人民幸福生活的景象,也进一步表达了撒尼人民对美好未来、对伟大祖国的衷心祝福。

6.《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歌曲学习。

请学生找出重点句,视谱演唱旋律。个别衬词处节奏紧密也可按节奏诵读,倚音作为难点可由教师范唱,帮助学生解决,注意咬字时应将倚音的感觉带出,唱出撒尼音乐的风味,然后反复跟唱。教师也可请学生分组分句接唱,或也可分男生女生进行接唱,增加学习兴趣。

7.学习歌曲二声部。

重点句视唱旋律,填词跟唱,如“远方的客人啊,请你留下来”处,倚音较多,应反复练习。

8.分声部练唱。

① 生唱一声部,师弹二声部。② 师唱一声部,生唱二声部。反复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9.分男女声组演唱。

教师进行指挥,请学生注意配合,感受二声部和谐的效果。

师总结:歌曲采用的和声与复调手法十分简洁精练,恰如一群撒尼男女青年,陆续从四面八方走来,唱着热情留客的歌曲,歌声此起彼伏,那种欢快、炽热的情绪,怎能不感染我们呢!

10.随音乐律动,进一步体验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11.欣赏动画《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三、课堂小结

边寨虽远,但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歌曲均有其各自不同的个性,色彩鲜明,风格独特。美丽神奇的地域,是多民族文化产生的摇篮和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形成了其独特丰厚,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创造性的音乐文化,为世界音乐保存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罕见的民族音乐文化大观园。

学习评价要点

1.能否积极学唱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2.能否分组和谐地演唱合唱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3.能否表述装饰音及衬词在歌曲中的特殊作用。

彝 族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几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习俗: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牲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

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婚俗: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中或坝子里,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作“青棚”。

食俗:

大多数彝族习惯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手沙江、安宁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为疙瘩饭。午餐以粑粑为主食,备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据说荞面粑粑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变质。贵州女宁荞酥已成为当地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

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主要是做成“坨坨肉”、牛汤锅、羊汤锅,或烤羊、烤小猪。狩猎所获取的鹿、熊、岩羊、野猪等也是日常肉类的补充。

山地还盛产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园生产的蔬菜,使得蔬菜的来源十分充足。除鲜吃外,大部分蔬菜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两种,另一种名为“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间最常见的菜肴。

彝族日常饮料有酒、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饮茶之习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以烤茶为主,彝族饮茶每次只斟浅浅的半杯,徐徐而饮。

族传统佳肴,白水煮乳猪,用乳猪水煮后蘸食;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锅巴油粉,用豌豆面制成。

服装: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种类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彩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

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姆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

节庆:

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有十月年、火把节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

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节期5—6天,节日里要杀猪、羊,富裕者要杀牛。届时要盛装宴饮,访亲问友,并互赠礼品。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届时要杀牛、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补年节: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还要过一次年节,彝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

位,每人自带一碗米、一小块盐,由老人备香火,在龙树下集体祭祀。云南彝族则选择正月的第一个龙日进行祭龙,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长幼,饭自带,肉共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会。

撒尼族简介

世代居住于石林的撒尼族(彝族的一个支系),那深厚的文化和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与石林奇特秀美的自然奇观相辉映,更为这神奇的景观倍添丰采。彝族、撒尼族风格独特的语言文字、婚丧习俗中的奇异舞狮、斑斓绚丽的服饰彩绣、风姿豪放的民间歌舞、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斗牛斗羊的传统风采,令多少游人叹为观止。还有那被撒尼人称之为“撒尼维纳斯”的“阿诗玛”,这一古老动人的传说,令多少游人为之痴迷。尤其是那被誉为“东方狂欢节”的火把节,伴随着热情奔放的大三弦舞,千万支火把映红石林夜空,更给多少游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久久的回想。

阿诗玛的传说

在撒尼族阿着底地方,格路日明夫妻耕种山地,住着草房。他们有一个勇敢的儿子阿黑,又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天空闪出一朵花,小姑娘名叫阿诗玛。她的名字像香草,从此美名传四方。不知不觉

长到十六岁,阿诗玛就和阿黑哥哥下地干活。哥哥犁地朝前走,妹妹撒粪播种紧跟上。阿诗玛长到十七岁,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人人看她看花了眼。爹妈见女儿长大了,悄悄问她喜欢和谁相好。她说:“两股水到头要淌在一起,青松和磕松从不分离。春夏来播种,秋冬来收获,会盘田的人我才中意。跳起舞来笑脸开,笛子一吹百鸟来。这样的人我喜欢,这样的人我疼爱。”阿着底地方的青年,都偷偷地把她恋,没事每天找她三遍,有事每天找她九遍。

黑心的财主热布巴拉,想给儿子阿支娶亲,就请海热做媒人。“只要你给我儿讨来阿诗玛,我的谢礼大,金子随你抓,银子随你拿,山羊绵羊随你拉。”讨厌的猴子下山来,是为了偷吃庄稼;讨厌的海热到阿着底来,是为了劝

说阿诗玛。“阿着底下边,热布马拉家,银子搭屋架,金子做砖瓦。这样好的人家,阿诗玛该嫁了!”阿诗玛听后气愤地说:“清水不愿和浑水在一起,我决不嫁给热布巴拉家;绵羊不愿和豺狼作伙伴,我决不嫁热布巴拉家。”海热威胁说:“热布巴拉的话,好比石岩压着嫩树芽。热布巴拉家要娶你,你不愿嫁也得嫁!“阿诗玛回答:“不嫁就是不嫁,九十九个不嫁,有本事来娶!有本领来拉!”

人马像黑云,地上腾黄尘,热布马拉家,厚脸来抢亲。可爱的阿诗玛,被人往外拉。她忍住眼泪咕:“爹呀妈呀,快叫哥哥阿黑回来吧,快叫哥哥阿黑救妹吧!”

哥哥阿黑啊,他到远处放羊去啦。一天夜里梦见家中院子被水淹,大麻蛇盘在堂屋前。他不分白天和黑夜,三天三夜就赶回了家。他一听说阿诗玛遭劫难,就呼地背起了弓和箭,跳上黄骡马,去营救亲妹阿诗玛。马铃响来玉鸟叫,阿黑来到了热布巴拉家。“阿诗玛,你在哪里?”阿黑的吼声震撼了大地。

阿支关起大铁门,拦住阿黑不准进。要和阿黑比赛对歌、砍树、接树、撒种、拾种,只有阿黑比赛赢,兄妹才能见得成。对歌对唱四季鸟,阿黑越唱越有神,声音就像知了叫。阿支脸红脖子大,声音就像癞蛤蟆。砍树时阿黑斧头快,一斧砍下三大块;热布巴拉俩父子,两斧头砍下一小块。接树时阿黑手头快,一连接上三大块;热布巴拉父子俩,两人接了一小块。比赛撒种与拾种,勤劳的阿黑样样快,热布巴拉父子俩,没有胜来只有败。

热布巴拉起坏心,他把阿黑请进门,半夜要用虎伤人。阿诗玛拿起口弦打招呼:“他们比赛比不过,今晚要放虎害哥哥。”阿黑夜半闪在楼梯口,只等老虎冲上来,嗖嗖三箭射过去,老虎立刻倒下地。热布巴拉俩父子,早晨一见死老虎,吓得全身打哆嗦。万般毒计都用过,该让妹妹见哥哥。

阿黑备马出大门,回头不见阿诗玛。阿布巴拉变了卦,还是不放阿诗玛。阿黑回头射三箭:一箭射在大门上,二箭射在堂屋柱子上,三箭正中堂屋供桌上,整个院子都震动,热布巴拉着了慌。全家来拔箭,箭像生了根,五条牛来拖,也不见动半分。只好请求阿诗玛:“阿诗玛呀阿诗玛,你家的金箭听你的话,只要你能拔出箭,一定让你转回家。”阿诗玛喊着哥哥的名字,拔箭就像摘下花一朵。热布巴拉打开门,阿诗玛见到了阿黑哥。

热布巴拉家心不甘,商量办法来暗算。忽然想起十二崖子脚,央告崖神把路断。马铃响来玉鸟叫,兄妹二人回家乡。走到十二崖子脚,小河顷刻变大河,不尽洪水滚滚来,兄妹二人不能过。哥哥走在前,妹妹过不了河,妹妹走在前,哥哥过不了河。兄妹手拉手,决心一起过。滚滚洪水起大波,可爱的阿诗玛,卷进了大漩涡。阿黑在风雨中高声喊:“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十二崖子顶,有人来回答:“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十二崖子上,站着一个好姑娘,她是天空一朵花,她是可爱的阿诗玛。从此以后,阿诗玛变成了回声,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应。

第四篇:《第一节 疆域》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第一节 疆域》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清华附中 唐秀梅

学习目标:

①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分析位置的优越性。

②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③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明确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读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的名称及分布。

②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识记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行政区划(1)

温故知新:上节课我们从陆地领土面积、陆上疆界、大陆海岸线的长度、拥有陆上邻国、临海和隔海相望国家的数目、海洋国土的面积等方面证明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幅员辽阔的大国,还讨论了疆域辽阔的优势。并给同学们留了一个课后延伸的题目──思考我国疆域辽阔会有哪些不足?不利于管理

承转过渡:这就涉及到了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行政区划”这个名词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其实生活中我们可是经常用到。

实例展示:1.车牌号码:你观察过没有,汽车除了品牌、型号、颜色等不同外,汽车的牌照也很有意思,其中有汉文、字母还有数字,都是为了达到彼此区别的目,但第一个汉字还有何寓意呢?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内蒙古除外)

2.邮件投递:这位同学写给外婆的信,地址如下三种写法,请您帮助投递,你能办到吗?

A寄:宽城区明珠小区5号楼1006室

B寄:吉林省5号楼1006室

C寄: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明珠小区5号楼1006室

显然只有C的可以投递到。

承转过渡:这两个生活实例就是与行政区划有关的,从中我们不但感受到了行政区划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应该感受到行政区划后形成的单位是有级别的。请大家进行提炼总结一下行政区划的意义和级别。

感悟提炼:1.行政区划的意义: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将全国划分为一些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2.主要分为省、县、乡三级。

承转过渡:我们重点学习省级行政区

引领讲解:请看教材P7的课文部分,来回答一下的问题:

1.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34个

2.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分为哪几种?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四种

3.它们各有多少个?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自治区”是怎样的省级行政单位呢?指图说出我国共有哪几个自治区?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自治区”以及其下辖的“自治州”及下辖的“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国共有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名称都很长,老师已经进行了分类,请同学们找一找规律。第一类:地名+族名+族字,主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类:地名+族名,主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类:地名,主要有“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直辖市”含义如何?指图说出我国有哪几个直辖市。“直辖市”即中央直接管辖的市;我国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

6.“特别行政区”是怎样的省级行政区?指图说出我国有哪几个特别行政区。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我国现在有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承转过渡:学习目标中要求同学们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名称及在图上的位置。概括起来是“三会”,即“会读音”(给出名称会读音)、“会写字”(会书写各名称的文字)、“会定位”(三类名称都要落实到图上相应的位置),这确实是个难点,不是难在理解上,是难在记忆上。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些活动渗透一些方法,帮助同学们降低难度,尽快掌握。

引领讲解:第一步──关于全称:

方法一:歌谣法。目的是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

你能说出它们都代表哪个省级行政单位吗?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歌谣1

两湖广宁重河山

五江港澳青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

内蒙台海福吉安

香港澳门庆回归,爱我祖国好河山。

再看看这一首,说出它们都代表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中国省级行政单位歌谣2

两京两宁两河山

五江吉重云贵川

陕甘蒙藏两湖广

三海港澳福台安

方法二:由来法:目的主要是熟悉省区的名称及其由来。

关于这部分,请大家阅读教材P8的阅读材料。另外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在找找其他省区名称的由来。

方法三:分片法。目的是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和写法。

请将右侧所列的省区名称与图中相应的位置对应:

1.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

2.北部边疆的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3.黄河中下游的四省、二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

4.长江中下游的六省、一市: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

5.南部沿海的四省、二特别行政区、一自治区: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6.西南的三省、一自治区、一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

7.西北三省、二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方法四:分类法。目的是分类掌握一些省级行政单位的特点和分布。

1.沿线分布:

首先是沿线分布的省区,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疆域、讲到了我国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和18000千米的大陆海岸线,还知道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请大家看图总结。

(1)请大家在图上,按照逆时针方向,找一找沿陆上疆界分布省级行政单位: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2)请大家在图上,再按照顺时针方向,找一找沿大陆海岸线分布省级行政单位: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3)请大家在图上,从西向东找一找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另外还可以总结沿着黄河、长江干流、沿着铁路线等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的省区。但是河流和铁路线我们还没有学习,所以可以留待学习相关内容时再总结。

2.轮廓想象:

每个省级行政单位都有自己的轮廓,而有的省区轮廓像动物、有的像植物等,有意思的是这些相似性还与该省区的物产相关,所以用轮廓想象的方法不但利于我们掌握省区的位置,还了解到了该省区的物产、文化等特点。如:黑龙江像展翅高飞的丹顶鹤、云南像一只美丽的绿孔雀、内蒙古像一只翱翔于天空中的雄鹰,这些与该省区生活的动物有关;台湾岛像香蕉、海南岛像凤梨(菠萝),这些与该省区盛产的水果有关;陕西省像蹲着的兵马俑,这与该省区的历史文化有关。

还有一些仅仅是轮廓形状有特点的情况。如: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山东省像骆驼或像握拳竖起大拇指;广东省像小象的头;宁夏回族自治区呈十字形,或像兵马俑手持的盾牌,这样记还能掌握这两个省区的相对位置关系。等等,同学们也可以大胆想想,看看还有哪些省区像什么。从而帮助我们记忆。

3.特殊性质:

特殊性质指的是最大、最小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的;拥有邻国或邻省区最多的;跨经纬度最广的;北方的一组“东南西北”、南方的一组“东南西北”等等。

课后延伸:关于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达到“三会”的标准,你还有哪些好方法?或者对于老师提供的歌谣法、由来法、还有分类法中的轮廓想象、特殊性质等方面一还有哪些补充。请在课下复习过程中进行研究和补充。

第五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寓言两则》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学习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学习准备:投影

学习过程:

课前三分钟说话(讲成语故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说说过去我们学过的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二、出示预习目标

导:

1、看了课题,提出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2、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通、读顺。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三、展示读文。

展:

1、读课文。小组展示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导:

1、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2、同桌互议。

3、集体交流: 展示总结: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训练:

1、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2、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当堂训练。

1.比一比再组词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第二课时《南辕北辙》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词语的意思。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

学习过程 :

课前三分钟说话

一、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二、自读自悟

导: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展示课文朗读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小组展示法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四、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训练:

1、出示图:面对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五、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

10、《惊弓之鸟》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学习难点──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光盘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

一.成语导入,揭示目标。

1.成语导入(三分钟说话)题目是──(惊弓之鸟)

2.出示学习目标。

成语故事,要学懂什么?

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导: 轻声读课文,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质疑问难。

展示:1.初步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指1~2名学生说)

板书:不用箭

只拉弦

掉下来

2.分段学习

解释“魏国”“能手”、“手”(多媒体显示:“能手”变红)

3.学习生词。小组展示检测法

这三个新词你们读懂了吗?(多媒体显示:悲惨、愈合、拼命)

4.质疑问难: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

四.学习2~8自然段。

导: 1.过渡:(指板书)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就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觉得奇怪吗?课文中有个人也觉得很奇怪,是谁?

方法: 2.找段落。

3.寻原因。轻读2~8自然段。

展示:魏王的态度越来越奇怪,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轻轻读读2~8自然段。(多媒体显示:三个“?”)交流、“信不过?”

五.学习第9自然段。

导: 1.分组读。

2.默读。

(多媒体显示:(大家)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听到的,用

“──”划出来;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用“()”括出来。)

板书:受伤未愈

孤单失群

推断。为什么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掉下来呢?板书: 更羸又作了怎样进一步的分析?板书:→进一步分析

大雁果真是笔直地掉下来的。(多媒体显示:“1.笔直;”变红)

八.训练。

1.练习。

更羸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很清楚,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看看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多媒体显示:)

a第1题“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怎样。”谁来。(多媒体显示:飞得慢)

b第2题,谁来。(多媒体显示:大雁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板书设计:

惊弓之鸟

伤口裂开

(看)飞得慢

受伤未愈

/ │

/ │ 不用箭

往上飞 │

/

│ 只拉弦

(听)叫声惨

孤单失群

/

弦响害怕

↓ 掉下来

观察

分析

进一步分析

判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继续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了解成语故事,知道成语的比喻意义。

二、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更羸推理分析图示与练习题

2、卡片:弦响、害怕、高飞、伤裂、掉下

三、学习过程

㈠、从解题入手,引入新课

⑴、谁先把课题来读一下;齐读;

⑵、那你知道“惊”是什么意思?(惊吓);

⑶、“弓”呢?(出示课件)

⑷、那“之”又是什么意思?

⑸、“鸟”又指什么?(大雁)(出示课件:大雁图)

㈡、由果溯因,理解故事内容

导:

1、故事中说是一只怎样的大雁?(板书:受过箭伤的鸟)谁说的?请在课文中找出来。

2、那更蠃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这只受过箭伤的鸟,更蠃为什么不用箭、只拉弓就能射下来呢?

3、请同学们完成练习题一,要求先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重点词句,后根据要求完成练习。(出示课件:练习题一)

展示:

4、交流:

⑴、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更蠃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板书:飞得慢 叫得惨)

⑵、更蠃为什么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这只受过箭伤的鸟射下来?(板书:不用箭、只拉弓)

⑶、生交流,师点击课件:(弦响、害怕、高飞、伤裂、掉下)

谁能按更蠃分析推理的过程把这五张卡片按顺排列一下,贴到方格上:

伤裂 2 高飞 1 害怕弦响 5、掉下

训练:

1、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这四步推理过程说一说。(师示范――生个别说――生齐说);

2、那谁又能用“„是因为„”的句式把这推理过程倒着来说说(生个别说――生齐说)

(更羸是古时候有名的射箭能手)

㈢、推理探究,理解意义

1、说到底这只大雁不是射下来的,而是被更羸用弓弦声――吓下来的。所以我们要继续推理探究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听到弦响,心里会如此的害怕?

2、完成练习题二的1-3题;(出示课件)

3、交流;(点出课件:

1、受过箭伤的大雁,(一听到弓弦声),心里很害怕。

2、被蛇咬过的人,(一看到蛇),心里很害怕。

3、被解放军打败的敌人,(一听到军号声),心里很害怕。

(四)训练。(点击课件:

1、受过箭伤的大雁,一听到弓弦声,心里很害怕,();

2、被蛇咬过的人,一看到蛇,心里很害怕,();

3、被解放军打败的敌人,一听到军号声,心里很害怕,()。

四、板书设计

飞得慢

不用箭

知?射过箭伤的鸟 射?

叫得惨

(受过惊吓的人和物)

只拉弓 伤裂

高飞

害怕

遇到类似情况:弦响

掉下

(四)训练

《惊弓之鸟》练习题

练习题一

1、为什么更羸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

大雁飞得慢,是因为它();大雁叫得惨,是因为它();

2、更羸为什么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

这只大雁一听到(),心里很(),就拼命往(),它一使劲,伤口又(),就()。所以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了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

练习题二

1、受过箭伤的大雁,(),心里很害怕;

2、被蛇咬过的人,(),心里很害怕;

3、被解放军打败的敌人,(),心里很害怕;

4、以上这些受过惊吓的人和物,(),心里很害怕,都可说成是“惊弓之鸟”。

5、所以“惊弓之鸟”我们常用在()。

11、《画杨桃》

学习目标: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教诲”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学习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光盘 学习时间: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自主解决字词。感知课文内容。课前三分钟说话(一件难忘的事)

一、谈话揭题。

1、你们知道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吗?

2、揭示课题。板书:画杨桃。

二、预习课文。(出示课件)

1、提出预习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自由试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检查生字读音;指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展示法:读文---生字检测----词语运用

三、指导学生分段,说说各段段意。

训练: 填空形式

1、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共分几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分段,说段意。

第一段(1)讲父亲教“我”学画画。第二段(2—18)在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讲老师和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训练:检测完成练习册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说话

一、讲读第一段。

导:

1、指名读第一段。

2、提问:(1)“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画的?

(2)怎样理解父亲叮嘱“我”的话?(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实事求是)

3、指名读父亲的话。展示:逐一展示

二、讲读第二段。

导: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我”怎么会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的?

3、“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老师是怎么对待的?

4、老师讲的话一共有几句?老师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5、自由朗读第二段。展示:逐一展示

三、讲读第三段。

导:

1、齐读第三段。

2、提问:父亲和老师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展示:学生交流分享

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课件出示)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名回答问题。(“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及老师、同学们的反应写得真实、具体。)

展示:

四、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句子。

2、说说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31画杨桃

实事求是

父亲

老师

教诲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学习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师准备

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课件。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 三分钟说话练习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出示预习内容)

导: 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展示: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小黑板出示)

召(zhào)集骆(luò)驼(tuo)连绵(mián)起伏(fú)若(ruò)隐若现恰(qià)好

(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导: 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播放课件、理解)

(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

(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

展示:5.学生读课文,讨论。

6.学生汇报。

7.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8.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三、拓展延伸

训练: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

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五、训练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板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用细笔画满

二徒弟——画许多头

小徒弟——只画山、一头骆驼——画师满意

(动脑、创新)

语文园地三

学习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学习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学习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学习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讲评)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二、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

(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

(3)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2)“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全班朗读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比较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4、游戏: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三语下)

土门关小学

下载第三单元 西洋乐话 第一节 教学设计综述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单元 西洋乐话 第一节 教学设计综述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教学目标】 1.感知汉字演变的过程,了解汉字构字的表意特点,对在生活中独立识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2.学习和建筑有关的文字。 3.认识与建筑相关的部......

    第三单元+第二章种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示标导学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和试题

    三牧童 ——图形 《农夫的一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方向的认识。 预设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

    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合集)

    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每到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时,大队部要安排一名少先队员走上国旗台进行《国旗下的讲话》,如果是讲话之前,一般都......

    第三单元单元新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感悟亲情》(1课时) 课前预习: 1、 回读《背影》《慈母情深》,标记让自己感动的细节 2、 回忆生活中能表现至爱亲情的细节,试着用自己......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草案[5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一节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草案 主备:范长军 副备:李继承陈金玉 曹莉叶楠楠瞿小娟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词语形式和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9个生字,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搭配词语,积累词语、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