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科学概念的构建贯穿科学课堂的教学
以科学概念的构建贯穿科学课堂的教学
摘要:科学课堂教学是小学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围绕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概念的有机结合,考虑科学探究和科学概念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的过程设计,也要考虑到一个单元要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一节课中要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要能提供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认知矛盾的冲突,设置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架。同时,在情境的创设、材料的选择、数据的处理等课堂教学细节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关键词:科学概念
课堂教学
贯穿
这里所说的科学概念,不是过去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点,而是表明了我们对一种科学现象或一些事物的观点、看法和解释,这些观点看法和解释,汇集起来,就形成了我们儿童对于自然世界所形成的主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科学概念比较准确的含义。1
一、理清科学概念的丰富内涵,找准课堂教学的定位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2科学教学的目标,从原先的偏重知识教育,到后来偏重方法教育,到现在的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当前重视学生科学概念构建的背景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找准课堂教学的定位?
1、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概念的有机整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能靠老师的说教,也不能孤立于科学概念的教学之外。它必须融入到学生的探究之中,融入到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之中。一节课中要进行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是老师课前需要结合科学概念进行设计的。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试教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这样定位的:关 12 郁波:京粤浙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开幕式上的讲话,杭州崇文实验小学,2007年10月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页
0 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在实验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探究精神。我们按照这样的目标定位进行,一堂课下来,平平淡淡,情感态度价值观显得非常空泛,没有针对性。陈素平老师指点我们,能否从单元编写的角度进行考虑,渗透“热爱土地、珍惜土地、保护土地”这一情感线索。
后来,我们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修改为: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雨水对土壤造成了侵蚀,我们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在活动中体验到土壤的重要性以及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培养对土壤的保护意识,培养合作、交流的探究精神。饶正辉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在京粤浙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中展示的时候,得到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一致肯定,在短信互动中,有教师评价: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2、科学探究和科学概念的有机整合
曾经,我们把学习科学,看成“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活动。”3在活动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活动是指向怎样的科学概念,要把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概念的构建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五年级下册中的一课,在区研讨会上,一位老师选择了这课的教学。教师先是让学生观看“看星空”软件的摸拟快速演示,发现北极星不动这一秘密,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为什么北极星不动?再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
象“地球与宇宙”一类的课文,学生缺乏直观的认识,教师很容易把它上成说教一类的,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看似知道了,实则一知半解。因此,这类课文中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一大难点。老师用软件播放星空的情况,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作出自己的猜测,再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解开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既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概念,又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把握科学概念的内在联系,设计课堂教学的线索
科学概念的构建,需要一个个探究活动的展开;一个个探究活动的展开,也就要紧密地围绕着科学概念的构建。改版后的科学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核心的科学概念,每节课也都有需要构建的科学概念,把握好一个单元中课与课之间、一节课中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给课堂教学设计一条清晰的线索。
《写给同学们》:《科学》三年级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扉页后
1、从单元结构中理清联系
一堂课的教学,应该放到整个单元的结构中去考虑,不要把一堂课的教学孤立在单元的教学之外。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应该为完成单元的教学目标服务,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线索,先要确定一个单元的教学线索,把每一课时置身于整个单元的教学之中。
《水和空气》单元与原教材的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原先的两个单元合并在一起,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水和空气。《谁流的更快一些》是这单元中的第三课,通过水、食用油和洗洁精流动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水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流动性,流动性的快慢和液体的粘稠度有关。教材的最后让学生比较三种液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液体和固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在一次市级优质课的评比中,有两位老师都选择了这一堂课的教学,两位老师重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比较三种不同液体流动的快慢,以及探讨流动快慢和粘稠度的关系,对于液体和固体有哪些不同?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怎样的认识?这两个问题,两位老师都采取了回避。
这个比较可以省略吗?我认为,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去考虑,这里的比较是不能省略的。这个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水和空气,进一步认识液体和气体,这一课,虽然涉及到流动快慢和粘稠度的关系,但这只是整个单元这一主干上的一个枝干,主流上的一条支流,在课的最后,应该让学生的认知回到主干上来,把支流引入主流中去。一个比较的省略,使这堂课的教学脱离了单元的结构,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从多个活动中理清联系
一堂课中,往往有多个活动,活动和活动之间,会有怎样的内在联系?每个活动在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处于怎样的位置?理清了这些问题之后,才能为一节课确定一条清晰的线索。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这一课的编排与原教材有很大的不同,第一部分“里面是怎么连接的”在原教材中是一课时,并且有老师做过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探索,有比较经典的教学案例。第二部分,让学生探究电池、灯泡用并联和串连进行连接的不同。教材改版之后,感觉内容增加了很多,一节课中很难完成,探究活动只能点到为止,不能很好地展开。两个活动合在一起,又缺乏内在的逻辑联 系,很难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研讨会上有老师要上这一课,我们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进行,把重点放到第二块上。把第一块内容作为第二块教学的铺垫。贯穿两块内容的线索是:不同的连接,可能会是同样的结果;不同的连接,也可能是不一样的结果。重点让学生建立串联和并联的概念,并知道并联合串联的不同结果。这样的一条线索,也就成为了这节课中比“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更加上位的一个科学概念。
三、尊重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选择课堂教学的策略
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孩子构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构建,需要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达成。科学探究活动,不是简单的动手活动,它需要激发学生认知矛盾的冲突,需要引导学生思维的参与。在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下的一些策略:
1、提供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
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协调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要帮助孩子构建科学概念,就必须为孩子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动手实验和观察的时间。
07年4月,在衢州举行的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中,一位老师执教《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先是探究水的热胀冷缩性质,课的导入和情境创设用了7分20秒,介绍实验的方法和讨论注意事项用了3分钟,学生从领取材料到实验结束,老师只给了2分20秒,实验后的汇报整理用了5分10秒。其他的液体是不是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老师给学生实验的时间是1分05秒,接下来的汇报整理,得出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这一性质,用了4分50秒。在接近24分钟的时间里,老师让学生做了两次实验,学生实验的总时间是3分25秒,占14.2%,平均每次实验用时1分42秒。
学生需要通过对实验现象充分的观察,建立起丰富的直接经验,这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构建。这堂课中,老师安排了学生实验的环节,但给的时间实在是少的可怜,学生还没展开,就被老师喊停了,而情境的创设、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汇报交流等等,却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2、激发学生认知矛盾的冲突
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肯定—否定—肯定的过程。学生在进入课堂 之前并非是一张白纸,他对事物有其自身的认识,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不一定是正确的、全面的,教学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激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对自己原来的认知进行不断的修正。
《做一个钟摆》一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摆的快慢和摆绳的长短有关,和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无关。图一中的两个摆,摆绳的长短是一样的,摆动的快慢为什么不一样呢?可能和摆锤的长短有关。那么,这图二中的摆锤长短是一样的,摆动的快慢又是不一样的,说明和轻重还是有关的。图三中,摆锤的长短,轻重都一样,摆动的快慢还是不一样?为什么呢?三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铁片位置的改变,会带来什么改变?
教师演示实验,铁片在不同的位置,导致摆锤的重心发生了改变。摆的快慢不单是和摆绳长短有关系,更是和摆长有关。摆长不等于摆绳。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是学生思维参与的程度。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螺旋地发展。能否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材的编排意图推进,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
3、设置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架
如果根据“最近发展区”构建概念框架, 这样的支架就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不停顿的建构活动, 直至完成学习任务4。从此岸到彼岸有较大的距离的时候,学生很难一步跨过去,这时候在教学中就要为学生设置好一些支架,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过河。
《浮力》一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建立起: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加上拉力,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和物体进入水中的体积的大小有关。这样的概念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首先,学生对浮力的概念是陌生的,更不知道静止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相等的。黄卫华老师在市备课会的时候执教了这一课,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一个个支架。
支架一:在空气中和水中测量玻璃瓶的重量。目的地:静止在水面的物体,4 《支架式教学理论基础》:http://hi.baidu.com/hexc/blog/item/ccac5482a2c62ba10df4d269.html,2007/12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上课时,老师出示玻璃瓶,测量出受到的重力是1N,放入水中之后,测力计上显示的是0N,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明白了,浮力把重力减掉了。老师再让学生用手压塑料瓶,感受浮力。明白重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教师板书: 浮在水面 静止
浮力=重力
支架二:往下压物体静止在水中时,浮力=重力+压力。目的地:浮力=拉力+重力。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用手压的时候,向下的力有哪些?(重力+压力)向上的力有哪些?(浮力),当物体静止在水中的时候,受到的向上的力和向下的力应该是相等的,也就是:浮力=重力+压力。怎么来测量压力呢?看书上介绍的另一种方法,明白拉力的大小也就是压力的大小。
支架三:浮力的大小不一样。目的地: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水量的大小有关。
学生通过实验,测量浮力的大小,汇报的时候,教师板书见表一:
观察这些数据,学生自然就提出了:为什么有的数据那么大,有的数据那么小? 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塑料瓶浸入水里的体积大小和它受到的浮力大小的关系,完成表二,学生实验后,通过汇报交流,得出: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也越多,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小,排开的水量就越少,受到的浮力就越小。
四、深化科学概念的巩固运用,完善课堂教学的细节
细节将决定一节课的精致程度,也将决定一节课的成败。细节处理的到位,更有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同时,也将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巩固运用。
1、情境的创设
情境的创设,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从心理学上看,生动、自然、贴切的情境可以引起孩子们对认知对象的认同感,给教学内容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促进孩子将自己的经验世界与认知对象发生互动,使“同化和顺应” 过程得以顺利完成。5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将知识融入到情境之中,将有利于学生更生动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情境要真实、自然、连贯,符合学生的实际,避免为情境而情境的现象。
《温度与温度计》是一位老师在市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的课,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说:“同学们都很热情,请老师喝杯水好吗?”“这里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你请我喝哪杯?说说理由。”一学生说:“喝冷水,因为热水喝了会全身发热,冷水不会。”另一学生说:“喝热水,因为今天天气有点冷。”又一学生说:“喝热水,因为刚才老师忙着准备材料,热水喝了会舒服些。”还有学生说:“冷水热水都喝。”在大家的一片笑声中,教师引出下面的话题:“物体冷热的程度称为温度,你知道今天的温度是多少吗?”
老师的导入很自然,也很生动,从“冷水和热水”中引出“温度”这以概念,并且在“你请我喝哪杯水?”这一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关爱教师的情感。遗憾的是老师为什么置学生的热情而不顾,不去喝一口冷水或者热水?不去说一说喝冷水或者热水的感受?对于这样的情境,这样的操作,大家可能都已经习以为惯了,学生可能也是经历太多而变的麻木了。童心不可欺,教学是不是可以少些虚假和做作,让情境来的真实一点。
2、材料的选择
实验材料的选择对实验的结果影响很大,理想的材料,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操作,同时,“我们为孩子们选择的材料要尽可能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6。
图一是《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中的照片,一学生端着脸盘接水,一学生挤压矿泉水的瓶子模拟下雨,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这样做存在着许多问题,水进入泥土后,是慢慢的渗出去的,端脸盘的同学要长时间地端着脸盘接水,用挤压矿泉水瓶模拟下雨,雨水不能均匀地洒落到泥土上,有的地方受到挤压出来的水的冲刷,形成塌方,有的地方没有淋到 56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12页 周琼莉:《指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科学课》2007年第7期,44页 雨,这也不符合自然界中的真实情况。孩子端着脸盆,或者挤压矿泉水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也没法集中精力去观察土壤的变化。
老师上课的时候对教材中涉及的材料进行了改进,很好地解决了教材中的材料存在的问题,在京浙粤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现场,材料的改进得到了专家和与会教师的一致肯定。
3、数据的处理
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可以使我们的观察更加准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反映出事物的一些内在规律。
《机械摆钟》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测量每隔10秒,摆摆动的次数。学生通过测量之后,进行汇报,实物投影上显示学生的记录,以下是三组学生的记录:
经过统计,知道有三个小组每10秒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有八个小组每10秒摆动的次数是不相同的。这样的一个结果,显然不能说明,每10秒钟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教师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大家一起再来做一次实验,请一个同学上来计时,大家一起来数摆动的次数,老师记录。两次的结果如表中。
这样做,本来的意图是要得出相同的数据,修正学生在原先实验中出现的一些误差,没想到示范实验的结果还是不理想,因此,要得出摆具有等时性这一特点,就显得很牵强。科学性,建立在精确性这一基础之上。如果教师在指导的时候,能够让学生精确到0.5次,还有怎么协调计时和操作的同学之间的衔接,怎么发号,怎么计数,许多细节考虑的更周到一些,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正如郁波老师说的那样,对科学概念教学的研究,我们刚刚起步,前面还是一片空白。在这里,我也只是记录自己的点滴想法和感触,希望能够引发更多人更多的思考。参考资料:
1、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2、韦钰等:《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3、罗纳德·G·古德:《儿童如何学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学的建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4、克里斯汀·夏洛 劳拉·布里坦:《儿童像科学家一样—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第二篇: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主题下,继承以往思想理论成果基础上,提出的两个最重要的理论。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二者的最终落脚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美好状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价值取向。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实现人、社会和自然及其相互关系和谐的现代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社会和自然及其相互关系和谐,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科学发展观中涉及到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点都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在这里想从两方面谈科学发展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到的作用。
第一是科学发展观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作用。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为赶超英美而举国进行的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还有在改革开放中,局部地区和个别领导人心目中所形成的GDP崇拜,甚至到现在很多地区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当人们为了实现这种背离社会发展的目标,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时,其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消耗和掠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它所耗费的大量有限资源,在短时间创造出的经济的增长带来的也许是无可挽救的灾难,从长期发展来看必然导致经济的下滑,加重人民生活负担。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工作方法,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也会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这不仅是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对我们生活环境的爱护,做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第二是做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以人为本,这有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而民主法治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家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和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党的建设更加科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能更好的处理好人民和上级干部的关系。近日在社会上吵得沸沸扬扬的重庆雷政富的问题正是我党中少部分腐败分子的缩影。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解决一些干部脱离人民群众,贪污腐败,生活作风差的问题,实现人民群众与干部领导的和谐。
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未来。
第三篇:1科学人才观概念
科学人才观的基本观念
树立和落实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这是科学人才观最基本的观念。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资本。”当今世界,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尊重劳动,本质是尊重人才。惟有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开发,让最重要的发展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我国的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为此,要克服有些领导未能真正把人才资源视为第一资源的旧观念,改变人才资源建设开发不力的状况。
科学人才观的重要内容
树立和落实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这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内容。人才具有多样性、广义性、层次性、相对性、发展性、群体性等特征,是个很广阔的概念。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拓展育才识才用才的范围,行行出状元。只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才。要以品德、知识、才能、业绩为标准和社会承认、业内认可衡量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人才对象的覆盖范围更广,接纳人才的社会包容度更大,为人人成才、争做贡献,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更多的机会、条件。为此,要克服“名本主义”,改变单纯按资历、学历、职称、职务等论人才的片面观。
科学人才观的重点
树立和落实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思想。这是科学人才观的重点。现在,全国高级人才仅占专业技术人才的5.5%,国际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山西高新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保险、国际贸易、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频频告急,能整合生产要素、有效运用社会资源、聚集人才积极创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奇缺。
科学人才观的主题
树立和落实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观念。这是科学人才观的主题。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才问题,必须培养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和领军人。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中人才比例还很弱。要采取切实措施,实现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大显身手创造条件,使人才创业有机会、做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充分发挥出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为此,要克服忽视人才重要性的旧观念,改变培养计划不落实、创业条件不具备的现象。
科学人才观的重要措施
树立和落实为人才创造优越环境的意识。这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措施。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以培养、留住、评价、激励、流动、使用为内容的政策、法规环境,营造为人才服好务、办实事,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拴人引才环境,营造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支持科研、鼓励创造、施展才智、建功立业的工作环境,营造互相理解、增强团结、彼此信任、真诚合作、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倡导自由、发扬民主、反对垄断、敢于冒尖、勇攀高峰、生动活泼的学术环境。要克服对人才缺乏法制、制度保障,改变没有人情味的现象。
科学人才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树立和落实人才工作协调发展、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这是科学人才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人才观指导下的人才工作,必须是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根本任务,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坚持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相协调,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坚持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一起抓;促进人才在地区、产业、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分布;进一步做好农村、西部地区的人才工作;加强青年人才、妇女人才、少数民族人才和党外人才的培养;注意发挥离退休人才、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树立和落实党管人才的观念。这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才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管人才,就是从宏观、从协调、从政策、从服务上进行管理;就是遵循人才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人才资源建设利用规律,来制定好政策、整合好力量、创造好条件、营造好环境;就是按照管好管活的要求,把各类各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第四篇:构建农村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构建农村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新寨小学
王升珍
内容摘要: 我国农村小学科学学科的开设,其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让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作为农村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以探究为核心地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科学教学真正做到高效,让科学教学真正的“科学”。
关键词:
构建
农村
科学
高效 教学
模式 正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上,我们也看到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还存在无效和低效的现象。那么,如何让科学课堂教学更高效?如何让科学教学更科学?以下将着重从“结合实际、活用教材;就地取材,丰富科学教学器具;课前准备充分、关注活动过程;作好合理适时的评价;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等五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结合实际、活用教材。
农村的孩子天天与虫鱼鸟兽为伍,日日与山川草木相伴,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逊色。科学课教学中我有意识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结合实际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石头,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自己及其他同学带来的石头,并按一定的标准给石头分类。由于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积极性极高,轻而易举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学得容易,教师教得轻松。再如《磁铁》一课教学中,学生知道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后,设计一个装有水和一元硬币的塑料杯,让学生想办法在不打湿手的情况下,把一元硬币取出来。既巩固所学内容,又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问题。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根据教学内容,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设计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才能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时令来合理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顺序,把《各种各样的花》安排在百花争艳的三月份,让孩子到户外去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这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花的共同特征,了解花的构造,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区别。教学活动还要以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困惑为出发点,找准学生学习的新起点、兴趣点、生长点。再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我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时,提出“同一个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的,但放入不知名的液体中却是浮的,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最感兴趣的问题学习往往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就地取材,丰富科学教学器具
我在用足用活现有教学仪器、设施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自制教具,发动学生制作学具活动。这样不但解决科学课教学仪器的短缺问题,而且为学校充实了大量的教具、学具,也推动了科学课教学器具的更新换代,极大地提升实验教学的开设率。比如在教学《测量风向风速》、《测量降雨量》、《机械摆钟》时,我让学生自制风向标、风旗、雨量器、机械摆钟等,教学效果更好。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更是同学们的拿手称道的趣事。这些带“土”气的教学用具和现代科学课教学器具相结合,提高了科学课的教学效率,打造了高效课堂。
三、课前准备充分、关注过程。
课前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课件,积极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比如在教学《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一课前,我把硫酸铜溶液早配制好并将其和其他实验材料放在学生实验桌上。课堂上小组实验效率很高。又如在教学《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一课时,我提前引导学生在大人的带领下到当地水域进行实地考察并填好考察报告。课上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交流效果很好。
科学课的评价从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到现在的关注学生学习的活动过程。科学课主要是以探究为核心进行教学的,而学生探究活动往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但由于学生认知上的差异、性格上的不同和探究能力上的高低等原因,真正参与科学探究的学生只占少数,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承担全部探究任务,成了小组探究活动的主角,其它学生成了观众的现象不在少数。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真正有效,让学生真正合作学习呢?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整体地研究,袪除那些繁杂偏乱的或者易懂的无必要的合作;其次我们在明确合作探究目标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要明确。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然后建立合作机制。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最后还要教师适时引导。由于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四、作好合理适时的评价
评价对科学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因此,要想使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顺利开展,就必须对评价加以改革,以全新的课程理念为准绳,以课堂教学评价为规范,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个性发展,强调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多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科学课的评价要从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到现在的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评价形式上,也要从单一的评价主体发展到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将更趋全面、合理;评价方法将更加灵活、多样。
科学探究并非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科学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并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一下几点:
1、口头、体态语言评价应及时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具有针对性、激励性、情景性、发展性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老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2、可进行有形的物质奖励。通过评选“创意之星”、“小能手”、“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等活动使接受者感到光荣,更加积极主动,未得到者有所向往,有所期待,从而更加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也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量化表评价。评价可以对学生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评价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在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做出客观的评价。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都应有得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促进每个学生全发展的评价机制,将评价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全过程,灵活运用,才能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
五、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容量。比如在教学《日食和月食》时,我利用课件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最后学生明白了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再如《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节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本来抽象难懂的问题形象直观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善于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结合广泛的农村教育资源,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地域优势,挖掘农村的地方资源,创造性地为科学课教学服务。这不仅能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可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农村小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寻出一条新途径。
总之,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科学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要关注、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广大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让我们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就地取材,关注科学活动过程,作好合理适时的评价,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让科学课堂教学真正做到高效,让科学教学真正的“科学”。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教法》,作者:卢新祁,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作者:(美)兰本达,P.E布莱克伍德,P.F布兰德温,刘默耕,陈德彰,张泰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3、《小学科学教师用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五篇:科学课堂教学设计
科学课堂教学设计
科学课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历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这种材料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制作书材料的变迁。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纸张、泥板、竹简、竹片、毛笔、墨水、木棒、课件、记录单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的历史
1、提问:观察自己的书本,我们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古时候的书也用纸做的吗?你知道古代的书是怎样的`?
3、了解书的历史。播放书的历史微视频,解说词如下:
在很早很早以前,根本没有纸,人们会用树枝在陶泥上刻一些简单的文字符号。后来,人们会在乌龟壳上,动物的骨头上刻划文字,这相当于最早的“书”了。技术发展了,人们会在青铜器上铸字,但这还不算真正的书。真正的书出现在战国时期,有人用毛笔将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保存,并用绳子编册成书,我们称它为简册。因为竹片和木片比较容易获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用这种材料。简册,虽然使用较为普遍,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简册有些重。丝绸出现后,人们便在轻巧的丝绸上写字,称之为缣帛,可是丝绸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这个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出现了——蔡伦。他是一位很会动脑筋的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想到了更好的办法造出了一种书写材料——纸。他用树皮、麻头和破渔网作为原料,经过多次加工,制出了最早的纸——蔡侯纸,这也是是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4、聚焦话题:做书的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化?
5、穿插竹简观察体验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己的书,图书馆里的书,认识到纸是现在做书最为广泛的材料。通过反问古时候做书的材料,引入书的历史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做出材料变化的思考。)
二、探索:尝试制作一本简易的书
活动一:
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历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的体验过程。
任务要求:用毛笔在竹片上写自己的姓名,和同学说一说在竹片上写字的感受。音乐声响起,将毛笔放回笔筒,体验结束。
活动二:
穿越到陶泥时期,经历用木棒在泥板上写字的体验过程。
任务要求:除了在泥板上写姓名,比一比在泥板、竹片,纸三种材料上写字的感受。完成活动记录表。音乐声响起,整理实验材料,体验结束。
活动三:
1、想办法将它们装订成册,成为一本书。
2、让学生演示,体验不同材料装订成书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的穿越体验活动,让学生经历在不同材料上写字的过程,感受不同材料书写的优缺点。通过班级装订成三本书的过程,体验不同材料装订的难易程度,再次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
三、研讨:三种材料做成书的优缺点
1、比较三种材料的书,说说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2、从做书材料的变化,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
3、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书写、装订的体验活动后,对三种材料进行客观的评价,体会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提出问题: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启发学生去思考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是最完美的,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不断会出现更好的材料来做书,意识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科学课堂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感知影子的颜色、形状,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2.对探索影子的活动产生兴趣,提高细致的观察力和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一个美丽的布娃娃。
2.幼儿已获初步经验,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3.时间安排:有阳光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对影子的探索兴趣。
1.教师:你们认为人有影子吗?你的影子在哪里?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把它画下来。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
1.教师: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呢?
2.分组实验:教师引导幼儿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观察影子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3.借助布娃娃玩具,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
教师:美丽的布娃娃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布娃娃影子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布娃娃举起双手,她的影子怎么变化了?
(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
教师:你和你的影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四)绘画记录,请幼儿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画下来。
1.教师提醒幼儿思考怎样画出自己的身体和影子。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是哪个?
3.教师和幼儿讨论:影子在身体的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