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及措施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及措施
(2010-2015年)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程建设涉及到教育思想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建设直接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并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强艺术设计教学工作,规范课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现对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期间(2010-2015)课程建设作如下规划。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向,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树立21世纪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和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提高素质、办出特色”为基本思路,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基本要求,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构建与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相适应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课程建设目标和任务
(一)课程建设目标
通过五年的建设,形成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内容先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按照“点面结合、重点建设、突出精品、注重实效”的建设原则,将课程建设分为合格课程、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三个层次,以合格课程建设为起点,优秀课程建设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课程建设。
1、合格课程
开课两轮以上的课程全部完成合格评估,确保合格率超过95%。
2、优秀课程
重点建设10门基础条件较好,学生受益面较广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每年立项建设5门左右。
3、精品课程
建设5门院级精品课程,每年立项建设4门左右。力争2课程进入省级精品课程行列。
(二)课程建设任务
1、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课程建设需要,合理引进人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每个专业至少有2名以上教授,副高职称以上教师的比例≥30%,45岁以下教师中硕士以上比例≥60%,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综合素质强的师资队伍。鼓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主持课程建设。每门课程建设的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同时,每门课程建设均要有培养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计划和措施。
2、教材建设
积极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和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注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质量的新教材。使用近三年出版的高水平优秀教材占培养计划课程的比例达50%以上。
结合本专业课程建设实际,大力支持教师编写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质量较高、特色鲜明自编教材。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省级统编教材,对于获得此类立项的教材,将给予资助。鼓励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教材向多媒体立体教材方向发展,使教材建设达到较高水平。
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大力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逐步完善实验中心的建设。要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将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实验教学手段引入实践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通过五年的建设,实验中心要能开出本科教学要求的全部实验,并能开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实验室要能对学生开放。在完善实验中心建设的同时,每个本科专业至少要建立2个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4、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删除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去掉课程内容之间不必要的重复。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将当今科技发展和本学科最新科技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正确处理单门课程与系列课程建设的关系,单门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的优化应服从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建立相对稳定与动态更新相结合的新型课程体系。要有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要加强试题库建设,推进教考分离,完善课程考核环节,改进考核方式,增加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实用性。
5、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改革“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各门课程教学应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原则,不断加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鼓励教师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建设。
三、课程建设标准
(一)合格课程标准
1、有符合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大纲;
2、授课教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符合岗位资格(具有教师资格证,新教师应通过岗前培训);
3、选用公开出版的高质量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安排合理;
4、实验开出率达教学大纲要求的95%以上,能够开出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
5、授课教师能严格按照学校及系内的要求完成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
6、教学资料齐备(教学周历、学生考勤与平时作业登记册、试卷、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学生实验报告、特色作业);
7、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评价平均分在85分以上。
(二)优秀课程标准
1、课程须通过校级合格评估,且开设三年以上;
2、具有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有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35岁以下青年教师90%具有研究生学历;
3、选用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教材、面向21世纪的优秀教材、公认水平较高的教材或公开出版的特色教材。
4、有校级教学成果和立项的教学研究项目;
5、有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课件;
6、能开出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实验,且设有高质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效果好,实验室能对学生开放;
7、课程考核管理严格、规范,有高质量的试题库和合理的评分标准。院定通识课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
8、教学资料保存完整、规范;
9、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平均分在80分以上。
(三)精品课程标准
1、是校级重点课程;
2、课程由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副教授主讲,并具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35岁以下青年教师100%具有研究生学历;
3、注重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和课程网站,教学效果好;
4、在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中成效显著,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有校级一等奖以上的获奖成果,有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5、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开设有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实验室开放范围广、效果好;
6、授课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接受本科生参加自己的科研活动;
7、教学效果优秀,学生评价平均分在80分以上。
四、实施课程建设规划的措施
(一)必须提高对课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参照本规定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对批准立项的课程,均要制订课程建设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课程评估制度。制定详细的课程建设原则和评估标准,由教务处每一至二年组织开展一次课程评估。由校专家组对各申请课程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课程,由学校颁发证书,评估结果在校通报。
(三)课程达标率是参加教学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
(四)课程建设项目按照课程建设标准实行逐级申报制,课程必须通过相应等级的评估后才可申报高一级的课程建设项目。立项课程的建设期一般不超过2年。
(五)对课程建设实行项目管理。对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给予专项经费资助。
(六)对课程建设实行中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未能按课程建设计划实施的项目,予以通报批评,并终止项目经费的使用。
(七)每两年应组织一次自查,对上一轮评出的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逐一复查评估,并按不低于20%的比例对合格课程进行抽查。抽查和复查的结果要归于课程建设档案并报教务处备案。
艺术设计研究室 2010-10
第二篇: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方式及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坚持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教学思想,树立“注重创新思维、提高艺术素养、强化职业能力”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就业方向、培养目标、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构成。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坚持做好几个结合:
1、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2、与专业建设相结合;
3、与院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相结合;
4、理论教学与就业实践相结合;
5、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6、启发式引导和针对性培训相结合;
7、与专业的招生吸引力、就业前景、社会效益等相结合;
8、教师指导教育和学生自我规划相结合。
二、课程建设总体目标及要求
课程建设的总目标是从实际出发,围绕课程建设、课程调整、课程整合、课程引进、课程评价、课程研究等几方面,以社会需要和课程设置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以培养“应用型、知识性、能力型”人才为目标。先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建设,再进行单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以“素质、知识、能力”三 大要素为中心设置相应的知识模块,构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装潢艺术设计教学内 1
容和课程体系,同时形成对课程的教师、教学参考书、教学设备配置、实验实践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三、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1、在1~2年内使所有在授课的课程设置更加趋于合理,课堂教学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多媒体教学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主要专业主干课都能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2、在3~5年内,将现有的校级精品课程《标志设计》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3、抓住课程建设的重点,根据各门课程师资力量的不同情况,在现有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中,选定《招贴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为重点建设课程,争取在3~5 年内将这三门课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并为建成省级精品课作好准 备。
4、随着我国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断对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做动态的调整,注重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灵活性。
四、课程建设的几点具体措施
1、按照课程建设规划的目标和时限,整体推进。课程建设任务具体落实到 每一位教师。按照“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一套先进适用的 教材、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一支高水平的教学梯队” 六项标准来规范课程建设。
2、选拔中青年优秀教师承担专业课的教学及主持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过程 中,定期或不定期聘请知名院校专家教授对本专业课程建设给予指导、帮助。
3、加大力度改革教学内容。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既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结合的方式实现。同时,可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制,即除本校指导教师外,另聘请企业单位工作人员作为实 践导师,负责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
4、积极探索新的课程考核方式、教学方法等。严格期末考试制度,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考核。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诸如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以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5、建立完善的导师制,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使他们能够尽快成长起来,担当起课程建设的重任。
6、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听、说、评 课活动,定期举办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多方反馈教学信息,及时改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此外,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应以精品课程为榜样,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认真总结并进行必要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同时,高质量的课程管理是建设好课程的重要课题,教研室要进一步完善多个教学管理环节,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学生教师评课制度等措施,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2012年4月
第三篇:南阳师范学院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南阳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专门人才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艺术设计专业己成为我系未来重点发展和建设的专业,我们要紧紧围绕本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等万面的工作,力争经过3一5年的建设,使该专业形成"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重点,立足豫西南、面向社会、拓宽基础、提高创新能力"的优势和特色,成为全省乃至国内有影响的品牌专业。现根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臵规定》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学院及美术学院的具体实际情况,特拟定本专业以下课程建设计划。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把课程建设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逐步建立起面向21世纪,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相配套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并能较好结合当地文化艺术特色,把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出具有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二、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遵循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万面得到全面发展。
2、坚持拓宽专业口径,夯实设计基础素质的原则。加大专业基础课程设臵,培养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宽厚的艺术基础与综合艺术素质。
3、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专业方向(专业模块)特色与优势,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强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与时代文明和地域文化相结合,以形成自己鲜明的专业优势和特色。
三、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根掘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现有的条件和课程万问(课程模块)状况,按照专业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逐步发展、完善和优化组合课程的各相关因素,不断强化知识传授系统和实践能力培养系统,逐步形成课程不断改革和提高质量的有效机制。
1、确立较完善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对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和现有条件的限制,对所有列入教学计划的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实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建设,注重实效"的课程建设方针。课程建设工作按大学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任选课、实践环节五大板块进行建设,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达到7:3。
2、加大学生实践设计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教学内容的适时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完善实验环节及课程实习、写生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改革。力争经过3一5年内在河南周边地区和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设计行业比较发达地区地区能建立20个以上实习基地,以形成网络化专业实习基地。
3、努力做好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将在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选取相对成熟的课程,争创精品课程或建设网络课程,力争3一5 年内使艺术设计专业60%的课程通过院级合格课程验收,20%的课程达到校级优质课程,5%的课程向省级精品课程迈进。
4.从我院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院校园网络,建设i-2门网络课程。把信息量大、内容庞杂、讨论点多的设计史、人体工程学等作为重点建设的网络课程。其具体措施是选拔专业功底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的中育年教师承担此项工作,并安排必要进修机会,力争在2013年有一门课程成为校级网络课程。
5.加快艺术设计各方向特色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我院艺术专业课对教材的急需。积极选拔骨千力量,与校外业务部门进行必要的合作,编写出5-7本适合本科教学需要、突出专业方向特色的系列教材。
四、课程体系介绍
艺术设计专业是为适应当前我国基础素质教育和艺术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培养和造就新型的应用型、研究型和管理型的艺术设计高级专广]人才。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重点突出英语和计算机课程)、专业必修课(含学科基础课,重点突出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限选课(重点突出拓展专业素质课程)、任选课(主要以拓展艺术素质,拓展专业学科方向课程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课。
1、课程设臵情况:
课程设臵情况结合学校教改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特色。在课程设臵上以艺术设计课程为主千,以美学等相关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课程为平台,体现多学科综合与交差特征。
2、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艺术概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陈设艺术设计、居室设计、园林设计、建筑制图、人体工程学等。
五、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管理,以艺术设计教研室和环境艺术研究所为基础,整合全系学术优势,成立艺术设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分工合作,把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规划和建设做到实处;
2、制定艺术设计专业相关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研室工作职责,制订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建立所要建设的各门课程完善的教学文件,包括教
学大纲、教案、讲稿、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执行表、考试大纲、试卷、学生成绩试卷分析、课程总结等。
3、整合全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及研究生学历的老师,配合课程建设责任人,全力以赴搞好大纲修订,教材编写等工作;成立课程评估小组,恨掘评估相关要求,检查课程建设进度,严把课程建设质量关;
4、针对各专业万向的主干课程,必修课程,分期、分批地确定所要建设的课程。做好所要建设的各门课程的教材筛选、辅助教材的选择,教学设备的设臵等工作。
5、鼓励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对其讲授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万法进行改革,并积累相应的资料。
六、课程体系改革方向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厚基础、精专业、宽平台、多万向、重应用、倡研究、求创新。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全
面素质得到加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逐步加大选修课和实践坏节课程。
提供更多的选修课让学生选择,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同时加大学生的实践
环节课程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国际教育学院
2010年10月23日
第四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计划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计划
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教育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平面设计方向培养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书刊设计及广告设计等专业设计师及学术研究专才;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培养专业环境空间设计师及环境空间研究专才;产品设计方向培养能在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产品开发、产品造型设计、信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的专才。本专业强调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二、编制指导思想: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学生应掌握艺术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专业设计水平、较为扎实的造型能力和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成为高水平的设计专业人才;掌握国际设计发展趋势,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成就;具有在学习中国文化,借鉴国内外现代艺术设计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能力;有较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较强的设计和实践能力,成为中国设计发展主要动力。
三、课程特色:
1、全方位与国际接轨,引进国际经验,将国际专业精要引入本土教学中,推动中国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和中国设计专业化。
2、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倡导“中国风格设计”,建设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一流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3、禀承“心手合一”的施教方针,鼓励学生将创意融入生活,着力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实践精神及动手能力。借助专业训练和通识教育的结合,以激发自我潜能,启迪学生的设计创意。充分发挥多学科支持交融的优势,多方拓展具有当代学科前沿性的特色专业。同时坚持开放、跨文化的教育方向,逐步建立一种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运作机制。
4、实施数字教育战略,发展数字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设计课程教学的整合,实现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需完成以下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1. 学校统一要求的公共必修课及通识课共45学分,其中英语需通过学校ELCEA2或ELCEA3或ELC1(根据学生入学时英语分
级考试级别设定毕业要求级别);
2. 完成由学院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共24学分,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共68学分; 3. 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产品设计方向)毕业生至少修满137学分。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共24学分)
ADE1010视觉构成 ADE1022色彩1 ADE1023色彩2 ADE1040素描1 ADE1050素描2 ADE1060空间构成 ADE1082专业导论 ADE1100外国美术史 ADE1201世界现代艺术 ADE2040字体与书法 ADE2080中国美术史
ADE2100中国文化与艺术思想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ADE1030摄影基础 ADE1062现代造型语言 ADE1070创意构思及视觉传意 ADE1111世界现代设计 ADE1162图形传达设计
ADE2031软件应用与数码桌面出版 ADE2050字体应用 ADE2131材料/制作原理 ADE3021书籍设计1 ADE3022书籍设计2 ADE3030海报设计 ADE3061广告设计
ADE3135展示环境综合工作坊(平面)ADE4011品牌及包装设计 ADE4021企业形象(CI)设计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4学分 3学分 4学分 3学分 4学分 4学分
学生可在以下4个方向中选一个方向
平面设计方向
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共42学分)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至少修读16学分)
ADE1140文字与书法在平面设计的应用
2学分
ADE2110设计伦理 1学分 ADE3011插图与表现技法
3学分 ADE3050影像创作及综合应用基础 2学分 ADE3090网页设计 3学分 ADE3112城市形象设计 2学分 ADE3123角色设计 2学分 ADE3210民居与民俗考察 2学分 ADE4030设计策划与管理 2学分 ADE4050娱乐活动设计 2学分 AFA4112版画
2学分 BUS1080市场营销管理 3学分
专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10学分)
ADE3070毕业实习2学分 ADE4070毕业设计 5学分 ADE4081毕业论文
3学分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共44学分)
ADE1030摄影基础2学分 ADE1111世界现代设计 2学分 ADE1410空间写生 2学分 ADE1420人居设计
2学分 ADE2021计算机辅助设计(环艺)2学分 ADE2062建筑室内制图 3学分 ADE2121人体工程学 2学分 ADE2133材料与结构 3学分 ADE2720立体与空间
3学分 ADE3136展示环境综合工作坊(环艺)3学分 ADE3182软装饰设计
2学分
ADE3412建筑设计13学分 ADE3413建筑设计23学分 ADE3420场所设计 4学分 ADE4411绿色环境设计 4学分 ADE4421空间文化
2学分 ADE0012案例研究分析(环艺)2学分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至少修读16学分)
ADE2110设计伦理 1学分 ADE2420营造元素 2学分 ADE3180家具与陈设 2学分 ADE3210民居与民俗考察
2学分 ADE3470建筑大师作品欣赏与分析 3学分 ADE3481城市阅读及社区实践 2学分 ADE4090景观设计 3学分 ADE4430建筑传统与创新 3学分
AFA2661陶艺工作坊 3学分 AFA3231金属工作坊
3学分
专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
ADE4160毕业设计 5学分 ADE4171毕业论文
3学分
产品设计方向
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共40学分)
ADE1111世界现代设计
2学分 ADE2025设计方案表达1(产品速写)1学分 ADE2026设计方案表达2(产品制图)
1学分 ADE2028设计方案表达3(计算机辅助设计)2学分 ADE2711快题设计与工艺实践 3学分 ADE2721立体设计表达1 2学分 ADE2722立体设计表达2
2学分 ADE3134展示环境综合工作坊(产品)2学分 ADE3711造型基础1 2学分 ADE3712造型基础2
2学分 ADE3720创新设计 3学分 ADE3740价值分析应用 2学分 ADE3757产品设计1 3学分 ADE3758产品设计2 4学分 ADE3753产品设计3 5学分 ADE3754界面设计 2学分 ADE3770人机工学应用
2学分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至少修读20学分)
ADE1034产品摄影 2学分 ADE1012平面设计 2学分 ADE2110设计伦理 1学分 ADE2420营造元素
2学分 ADE3470建筑大师作品欣赏与分析 3学分 ADE3710设计初步 2学分 ADE3731产品调查 1学分 ADE3760综合设计表达 2学分 ADE3758陶瓷产品工作坊 3学分 ADE3759饰品设计工作坊
2学分
ADE0130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引论2学分ADE4031创新产品与企业家精神2学分ADE4032 基于品牌策略的产品设计2学分 BUS3250创业管理2学分
专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
ADE4721毕业设计 5学分 ADE4711毕业论文
3学分
第五篇: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公共管理学院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专业学科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系对现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出如下规划。
一、课程建设的目标
按照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合格课程的层次,逐步将专业课程建设完备。其中各层次课程分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个级别。本规划期内争取将《社会保障学》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将《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薪酬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卫生经济学》、《医疗管理学概论》、《医疗保险》、《劳动关系概论》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优质课程;将《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劳动社会学》、《劳动争议处理》、《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社会救助》、建成国家级合格课程、省级优质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将《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劳工》、《中外人事制度》、《医疗事故鉴定与纠纷处理》、《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医政管理》、《药品监督与管理》建成校级优质课程;其他专业课程《劳动心理与组织行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职业安全与卫生》、《商业人寿保险》必须达到省级合格课程要求。
此外,根据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新开和改造的课程必须在2006年内达到校级合格课程要求。
各层次课程的评价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1、精品课程的申报在优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优质课程的申报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进行。
2、系设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开展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
3、建立课程建设小组,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课程建设实施,督促检查。
4、所有教师必须参加计算机知识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培训,五年内教师能使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5、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实现课程内容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