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单县职高高中化学教案:1.1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选修3)

时间:2019-05-12 16:3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单县职高高中化学教案:1.1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选修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单县职高高中化学教案:1.1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选修3)》。

第一篇:山东省单县职高高中化学教案:1.1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选修3)

1.1原子结构(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方法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教学过程:

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排布的尸般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 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9’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 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 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思考〗这些规律是如何归纳出来的呢?

2、能层与能级

由必修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

22626

1122611

2……

有少数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对于构造原理有一个电子的偏差,如: 铬 24Cr [Ar]3d4s 铜

29Cu [Ar]3d4s [课堂练习]

1、写出17Cl(氯)、21Sc(钪)、35Br(溴)的电子排布 氯:1s2s2p3s3p 钪:1s2s2p3s3p3d4s 溴:1s2s2p3s3p3d4s4p

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这样的电子排布是基态原子的。

2、写出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3、写出1—36号元素的简化核外电子排布式。总结并记住书写方法。2262610

***01515、下列符号代表一些能层或能级的能量,请将它们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1)EK EN EL EM,(2)E3S E2S E4S E1S,(3)E3S E3d E2P E4f。

6、A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比最外层多7个电子。

(1)A元素的元素符号是,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及名称分别是__

_____

第二篇:山东省单县职高高中化学教案:2.1共价键(第1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选修3)

2.1共价键(第1课时)教案

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27.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过渡] 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 [板书] 2. π键 [讲解]

a.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3. δ键和π键比较

① 重叠方式

δ键:头碰头

π键:肩并肩 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

② 成键电子:δ键 S-S S-P P-P π键 P-P δ键成单键 π键成双键、叁键

4.共价键的特征

饱和性、方向性 [科学探究] 讲解 [小结]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必修1精品教案(6 鸿门宴 第1课时)

鸿门宴

从容说课

《鸿门宴》是《史记》的名篇,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典范作品。它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范增、项伯等。认识这些文学形象,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是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文章还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本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最长的文言文之一,语言现象及词汇都极为丰富,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常用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实词活用现象以及积累文言词语的良好素材。这是本课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本文为讲读课,文字浅易,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学生对这段历史又比较熟悉,结合注释应该能读懂大意,不需要逐句翻译。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表演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法、朗读法等教学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情节,学习字词句。然后针对学生的疑难,教师加以点拨、归纳。在此基础上讨论人物形象的塑造。

拟定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简介作者,听课文录音,根据注释初步疏通课文内容;看课本剧表演,熟悉故事情节。通过学生讨论“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来分析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在学生的点评中,熟悉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穿插带讲重要字词、句式。第三课时:

教学设想:总结写作特色,自己归纳课文字词、句式。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2.学习文言字词句,掌握通假字,归纳多义词,了解句式的特点。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对历史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史记》的相关内容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归纳、整理常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探究学习,学习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学会初步评价人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习了解人物个性与历史之间的紧密关系。教学重点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难点

在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形象。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霸王别姬》的故事大家多少有所耳闻,项羽被刘邦打败,在垓下与自己的爱姬话别,写下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垓下歌》。它的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感受一下这位悲剧英雄的末路之痛。

【学生齐读、理解。】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师:对于项羽的失败,历来众说纷纭,但鸿门宴是项羽转胜为败的一个起点却是历史公认的事实。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关于这段历史,史书多有记载,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来自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哪位同学可以帮大家回顾一下关于作家、著作的一些知识?

生: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师:很好,鲁迅先生曾对《史记》给予了很高的赞誉,他怎么说的? 生: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师:对!这句话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所以我们学习本文不但是了解这段历史,还要重点学习、赏析作者塑造人物、构思精彩的文学表现手法。接下来我们先听听全文的朗读,一方面注意读音;另一方面再熟悉一下故事情节。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学生听全文录音,教师巡堂。】

师:录音听完了,哪位同学可以把本文要异读的字点出来? 生:破音异读有: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阳间行(jiàn);通假异读有: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师:为了将大家更好地带入故事,更深入地认识文中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我们班的几位同学在课前排演了一出《鸿门宴》,请大家一起观赏。希望在座的能给几位同学一些评价,看谁对自己的角色把握得更准确。现在有请几位演员上场,大家掌声欢迎。

【学生表演。】 师:很好,大家再次掌声鼓励!【学生鼓掌。】

师:刚才的表演很精彩,相信大家对故事情节更加清楚了。整个故事有张有弛,跌宕起伏。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觉得最为精彩的部分?

生:我觉得刘邦定计一节非常精彩。刘邦在紧急情况之下,急中生智,以拉拢项伯为契机,扭转了自己非常被动的处境。

生(另一生):我最喜欢鸿门宴上的紧张暗斗。因为它名为宴会,实际上处处暗藏杀机,气氛非常紧张。在这场宴会上,几次刺杀几近得手,但又总是在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令人冒一身冷汗。

师:的确如此,宴会上的几番交战被司马迁写得游刃有余,三起三落,扣人心弦。现在我们用一个曲线图来更为详细地描绘一下,曲线我已经画好,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了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这几个情节。

生:我来。

【一生填写,其他人思考。】

师:很好!宴会上,从“范增举玦”以示杀掉刘邦到“项羽不应”是第一回合;从“项庄舞剑”借机行刺到“项伯翼蔽”保护刘邦是第二回合;再从“樊哙闯帐”到“项王款待”是第三个回合。每一回合精彩纷呈,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也便跃然纸上。下面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对刚才的表演进行点评。剩下的10分钟请各组准备好发言稿,下节课发言。

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是了解了本文的相关文学知识和把握了故事的情节,下节课我们再来重点赏析人物形象。

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是完成书面翻译!板书设计

鸿门宴

项 帐 项 剑 玦 项 王伯 闯 舞 举 羽 款哙 不 庄 翼 增 项 蔽 应 范 樊 待

第四篇:数学:23.2中心对称(第3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23.2 中心对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2.对称中心的概念及其它们的运用.

教学目标

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的概念,掌握这两个概念的应用.

复习两个图形关于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利用这个所学知识探索一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它的运用.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它们的运用.

2.难点与关键:区别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老师口问)口答: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什么性质?

(老师口述):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2.(学生活动)作图题.

(1)作出线段AO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如图所示.

AO

(2)作出三角形AOB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如图所示.

AOB(2)延长AO使OC=AO,延长BO使OD=BO,连结CD 则△COD为所求的,如图所示.

二、探索新知

从另一个角度看,上面的(1)题就是将线段AB绕它的中点旋转180°,因为OA=•OB,所以,就是线段AB绕它的中点旋转180°后与它重合.

上面的(2)题,连结AD、BC,则刚才的两个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就成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AO=OC,BO=OD,∠AOB=∠COD ∴△AOB≌△COD ∴AB=CD

ADOBC 也就是,ABCD绕它的两条对角线交点O旋转180°后与它本身重合.

因此,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学生活动)例1:从刚才讲的线段、平行四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外,每一位同学举出三个图形,它们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老师点评:老师边提问学生边解答.

(学生活动)例2:请说出中心对称图形具有什么特点?

老师点评:中心对称图形具有匀称美观、平稳.

例3.求证:如图任何具有对称中心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ODBC

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是对应点连线的交点,也是对应点间的线段中点,因此,直接可得到对角线互相平分.

证明:如图,O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中心,根据中心对称性质,线段AC、•BD必过点O,且AO=CO,BO=DO,即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因此,•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教材P72 练习.

四、应用拓展

例4.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若将矩形折叠,使C点和A点重合,•求折痕EF的长.

分析:将矩形折叠,使C点和A点重合,折痕为EF,就是A、C两点关于O点对称,这方面的知识在解决一些翻折问题中起关键作用,对称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进而转化为中垂线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求线段长度或面积.

解:连接AF,∵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EF,即EF垂直平分AC.

∴AF=CF,AO=CO,∠FOC=90°,又四边形ABCD为矩形,∠B=90°,AB=CD=3,AD=•BC=4 设CF=x,则AF=x,BF=4-x,由勾股定理,得AC2=BC2+AB2=52 ∴AC=5,OC=12AC=52

∵AB2+BF2=AF2 ∴

32+(4-x)=2=x2 ∴x=258

∵∠FOC=90°

∴OF2=FC2-OC2=(255228)2-(2)=(158)OF=

158

同理OE=158,即EF=OE+OF=

154

五、归纳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 2.应用中心对称图形解决有关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74 综合运用5 P75 拓广探索8、9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第2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第2时教案人

教新标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继续练习背诵文。

3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学重点:

1会写4个生字:“了、子、人、大”。

2继续背诵文,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学前准备:

多媒体,出示卡片。(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用时:8分钟)

1引导复习上节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检查背诵情况。

二、学习生字。(用时:16分钟)

1教师多媒体出示生字。

2教师引导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重点指导生字。

4教师范写。

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口头造句。(用时:8分钟)

1出示文中带有“一会儿”的原句。

2指导说说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

3指导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8分钟)

1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

2回家后请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然后拿来让我们共同感受美丽的秋天。

五、总结全,深化认识。(用时:分钟)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下载山东省单县职高高中化学教案:1.1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选修3)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单县职高高中化学教案:1.1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选修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