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3 第1课时 教案

时间:2019-05-12 17:3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3 第1课时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3 第1课时 教案》。

第一篇: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3 第1课时 教案

第二单元 课题3

第一课时

初三化学备课组 主备课人:黄伟珊

授课时间:第四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实验室用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支取氧气的原理和文字表达式

2、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工业制氧、实验室制氧的原理 教学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催化剂的概念,知道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的催化作用。2.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二)指导自学

阅读课本,初步掌握以下问题,并填入学案相应位置: 1.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P41-42 2.在实验室里,常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写出这几种方法的文字表达式。P37-38 3.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有什么特点?P38 4.什么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P39

(三)师生互动完成教学过程

1、工业制氧气

[自学]课本P41-42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介绍]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投影] 分离液态空气法 液态氮气(-196℃)降温

空气液态空气 加压液态氧气(-183℃)

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先蒸发利用沸点不同了,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气

蒸发了,再把它贮存起来。1 [讨论]工业制取氧气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介绍]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首先我们学习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板书]

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实验](实验2—5,可由投影仪打出实验内容)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用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1.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2.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氧气。

3.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时,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问题]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时,二氧化锰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如果是,为什么没有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同样也能产生氧气? [总结]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时候,反应物必须存在。而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这个实验中,有二氧化锰不加热即可产生氧气,没有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也能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不是一种必须有的物质,它也就不是一种反应物。

[实验2—6]待实验2—5,3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本已不产生气泡的试管,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不进行加热,仍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说明产生的气体还是氧气。[说明]此实验可以重复多次进行。[提问]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回答]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讲解并板书]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讲解]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剂应算作一个反应条件,所以二氧化锰应写在箭头的上方。

3、分解反应

[讨论]用加热过氧化氢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讨论结果] 1.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可表示为A+B→AB。

2.本节课所学制氧气的两个反应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板书]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总结]简单地讲,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四)当堂训练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

D.氧化镁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加热水变成水蒸气

B.白磷自燃 C.低温加压使空气液化

D.石蜡熔化 3.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不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度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的总量增多 4.加热下列物质,不能得到氧气的是()A.高锰酸钾 B.氯酸钾 C.二氧化锰

D.碱式碳酸铜

5.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放入试管中加热至完全反应,最后剩下的固体是()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四、板书设计

一、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3.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

水+氧气。

三、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一变多。表示:AB→A+B。

五、课后作业

《全品》第二单元课题3 第1课时

第二篇: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24、出师表3

第三课时

一、导题、板题。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4课《出师表》第6-9段。(板书课题、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PPT显示):

1.反复诵读,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6-9自然段。

2.学习6-9自然段,读准、读顺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三、自读课文,翻译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提出疑难。

1、自学指导:疏通文意,读通课文。

自学要求:口头翻译课文第6-9段,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和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知识。

方法指导:

(1)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口译第6-9段,在字里行间注上重点字词的意思。

(2)自学和积累《全品》听课手册83-84页“知识梳理1-5项”所归纳的与第6至9段相关的文言现象知识;

(3)如果你有疑难,请把你的疑难写在黑板上,大家帮你解决。自学时间:12分钟(答疑后进行检测)

2、学生质疑、答疑,教师点拨。

3、当堂检测:请学生当堂口译第6-9段,教师点拨、纠正。

四、当堂训练:

1、完成《全品》作业手册43页4,5(4)(5),6,9-11题。

2、试背诵6-9段。

要求:自觉思考,独立完成;先用黑笔写,再用红笔自己校对改正。

五、课后作业:

1.完成《全品》作业手册44页“同步拓展”14-18题。

2.背诵第6-9段。

选做:《全品》作业手册44页“语言运用”第19题。

第三篇: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辨析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和空气污染及防治

(二)指导自学

阅读课本,初步掌握以下问题,并填入学案相应位置:

1、氧气有哪些用途?P282、氮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些性质决定氮气有哪些用途?P28-293、稀有气体的种类有哪些?稀有气体有什么性质和用途?P29-304、空气的污染源有哪些?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P30-

31(三)师生互动完成教学过程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图片展示]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小结]氧气的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视频]氮气的用途

[小结]1)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氮气的用途:保护气、冷冻剂、化工原料

[视频]稀有气体的用途

[小结]稀有气体的用途:特种光源、冷冻剂、保护气

2、保护空气

[视频]被污染的大气环境

[板书]空气污染物的类型:烟尘、有害气体。常见的气体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

[介绍]大气污染的三大类型: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

[了解](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2)使用清洁能源(车用乙醇汽油代替传统汽车燃料)水力发电,氢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等.(3)大量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护大气

(4)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

(5)发展民用煤气生产,少烧煤。

(6)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焚烧树叶、野草

3、习题讲评校对

三、当堂训练

1、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2、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③火星上可以燃烧木炭 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

3、(选)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2)假如你是商家,你对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有什么要求呢?

①②③

四、板书设计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二、空气污染

五、课后作业

《全品》第二单元课题1 第2课时

第四篇:课题1 空气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1 空 气(第二课时)

化学课组:代玲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4、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教学重点:

1、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介绍空气污染危害的严重性,以便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联系实际、拓展思维、激发兴趣。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小测:1-5题,了解学生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过程

[引言]那么组成空气的这些物质分别有什么作用和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空气的有关知识。

(板书)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 氧气

[设问]你知道氧气有哪些用途吗? 为什么曾把氧气叫做“养气”?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图2—5及课文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回答] 氧气的用途:⑴供给呼吸,如急救病人、登山、潜水、宇航等。

⑵支持燃烧,如炼钢、气割和气焊、液氧炸药等。

2.氮气

[教师提问]⑴在上节课的实验中,当红磷熄灭后,水面上升了1/5,说明集气瓶中还有大约4/5的气体,即氮气。那么,这剩余的氮气有什么性质呢?

⑵假设氮气能够溶于水,那么集气瓶内的水面升到一定的高度后还会继续上升吗?

[学生讨论、交流] ⑴说明剩余的氮气不支持燃烧。

⑵如果氮气溶于水,那么集气瓶内的水面还会继续升高;而实验结果是水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再上升了,这说明了氮气不能溶于水。

[教师展示充氮食品袋,设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些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吗? [学生思考回答]为了防止食品变质;为了防止食品被压碎„„ [教师给予评价] [讲解]氮气能够防止食品腐败,是因为氮气的性质不活泼的缘故(或者讲氮气的性质很稳定),象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焊接金属可用氮气作保护气体等,也都是利用了氮气不活泼的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板书)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性质:⑴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⑵不易溶于水;⑶很不活泼,不支持燃烧。用途:⑴重要的化工原料;⑵保护气体;⑶提供低温环境等。

[过渡]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一类重要的气体——稀有气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稀有气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3.稀有气体 播放视频

[过渡]在空气中,稀有气体的比重虽然不大,但却很重要(物质的重要性并不完全是由多少来确定的)。

学生概括稀有气体的用途:

⑴保护气体;⑵用作多种电光源;⑶用于激光技术;⑷用作制冷剂;⑸用作医疗上的麻醉剂等。

[过渡]洁净的空气对人们和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年人每天吸入的空气约为12~16m。因此,保护空气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展示图片

(板书)

三、保护空气

[讲解]当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空气,超出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时就会造成空气污染。[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0图2—8] [教师出示讨论题] 1.你了解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3.为了保护空气,你应怎样做? [学生讨论、交流并展示结果] 3

1.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飞机等排放的尾气;沙尘暴;含氟冰箱排出的氟里昂破坏臭氧层等。

2.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生长、形成酸雨、导致温室效应等。

3.大量植树造林;种花种草;使用清洁能源;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加大大气检测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1—33相关资料,深刻感悟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并了解了空气成分中的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重要用途,了解了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保护空气的具体措施。

课外拓展: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 随堂练习

第五篇: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能读懂Read and think的短文并做出正确判断。

能和同伴在跳棋游戏中熟练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用重点句型造句。

【教具准备】

1.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Let’s sing]部分。

2.Let’s play部分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歌曲 “Animals on the bus”,每小组扮演一种动物,边唱边表演,并模仿出动物的叫声。

2.模仿P83页Let’s play部分,做接龙游戏。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提问:Can you use a computer? Can you send an e-mail to your friends? Now, John’s grandma received an E-mail from John.Can you understand it? Let’s read together.2.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短文。

3.给学生时间完成判断练习。

4.教师和学生一起核对答案,如果句子本身是错的,要让学生说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句子。

5.教师出示Let’s play部分的图片,让一个学生看句子问问题,让其找另一个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6.让学生分小组用骰子做此游戏。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相同词首单词拼读赛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教师说一个字母(如:D),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立即站起来,说出并拼出三个(也可以是五个或十个,视学生词汇量的多少而定)以字母D打头的单词,如:desk, dog, door等,念不出或念错要扣分,这位学生说完后,教师念另一个字母,由第二组的第一名学生说。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看哪组得人最多为胜,做这个游戏时,也可以让两组的学生轮流说字母(如由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说字母,由第二组的第一名学生答)这样就成了对抗赛,注意不要说Q,X,Z等字母。

2.复习四会句型的游戏

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选一名代表抽取写有不同单元的四会句型的卡片,替换其中的重点词语造句。每组选一名学生书写句子。在规定时间内写出正确句子最多的小组获胜。

下载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3 第1课时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3 第1课时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24、出师表2

    (第二课时) (六)自读课文,翻译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提出疑难。 自学指导五:疏通文意,读通课文。 自学要求:口头翻译课文第2-5段,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和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知识。......

    示范教案(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从容说课 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设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

    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第六单元:25.词五首2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导入: 检查学生背诵默写。 二、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范、辛、范及豪放派词风。 2、从感情和主题上把握三首词的特点。 三、苏、辛、范及豪放派词风1、关......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案

    课题1 空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空气的成分,说出各成分的大致含量 了解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 知道空气各成分的主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

    第二单元 课题1空气教案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中对空气有所了解,知道了人类、动植物离开空气无法生存,他们也知道空气有体积、有质量、有浮力,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九年级化学教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1 课时)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1 课时)教学设计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1 课时)教学设计?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教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单元规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是了解物质性质的最好方法......

    有理数乘方第1课时 教案3

    2.5 有理数乘方(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乘、幂、底数、指数的概念,了解乘方概念的产生过程; 2.掌握乘方与幂的表示法,理解幂的符号法则; 3.学会相同因数的乘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