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有效教学设计的发展途径
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支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设计一直是有效教学关注的焦点与践行的着力点。然而,当前关涉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大多从教师的教入手,致力于有效地教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践行,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有效地学。事实上,基于教师层面有效地教固然重要,但教师层面的有效地教必须基于学生层面的有效地学,有效地学是有效地教的出发点与归宿,倘若学生不能有效地学,那么教师再有效地教也往往徒然。因此,有效教学设计必须基于学生有效地学,教学设计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与展开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鉴于此,本文基于认知负荷理论这一基于人类认知结构与外界信息结构交互作用而决定教学设计的理论,探究进行有效教学设计所亟须注意的方面及方法,旨在为有效教学设计提供新的理论思路与践行策略。一 认知负荷理论概述
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 CL)指认知主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需心理资源的总量,该概念最初由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John Sweller[1]于1988年首次提出。研究发现认知任务所引发的认知负荷量主要取决于该认知任务的组织、呈现方式,内在本质特性以及认知者的专长水平这三个因素,缘此也就产生外在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以及相关认知负荷这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2]。其中外在认知负荷主要是由认知任务设计与呈现得不科学所引起的,这些与实质性认知加工过程无关的活动会额外引发工作记忆的认知操作,从而挤占一定的认知资源,因此外在认知负荷也常常被称为无效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是工作记忆在加工处理认知任务本身所蕴含的信息内容及其交互性时所产生的负荷。内在认知负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认知任务本身及认知者固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背景。一般来说,内在认知负荷在一定程度上标示着认知任务的复杂性或难易度,因为认知任务越复杂、难度越高,工作记忆所需承受的负荷就越大。然而如若学习者具有与认知任务相关联的图式,那么在加工处理相同的认知任务时,即使认知任务包含大量元素且元素间交互性强,但它们在工作记忆中也只是一个组块,从而会比其他认知者产生更少的内在认识负荷。相关认知负荷通常是由认知加工过程中用于建构图式或图式自动化的操作活动所引发的,它可以促使认知主体把剩余的认知资源投入到实质性认知加工活动中去。与外在认知负荷阻碍认知加工明显不同的是,相关认知负荷非但不会阻滞认知加工,反而能促进有效的认知加工,因此相关认知负荷也常常被称为有效认知负荷。二 认知负荷理论的理论基础及其对有效教学设计的启示 1 认知负荷理论的理论基础
认知负荷理论主要基于人类认知结构(由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组成)理论之上,而工作记忆、长时记忆义与图式(根据信息功能及其用途范畴化的信息单元)关涉甚密。为此,要清晰而全面地介绍认知负荷理论的理论基础,有必要从工作记忆、长时记忆以及图式理论三个方面切入。
首先,工作记忆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决定人类学习心理机制的认知结构是由工作记忆系统与长时记忆系统所组成。其中工作记忆系统是对认知任务予以加工处理的心理结构[3],其突出特点是同时加工新信息的容量是极其有限的。倘若同时进行若干种认知加工活动,则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资源分配的问题,并且在资源分配时严格遵守总量不变,此多彼少的分配原则。因此如若个体在加工处理某认知任务时所需认知资源的总量超过了其本身所固有的认知资源总量,就会导致认知负荷超载,继而影响到认知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其次,长时记忆系统的贮存容量是无限的。长时记忆系统是对经过工作记忆系统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赋予意义并将其长久贮存起来的心理结构。相比工作记忆系统容量的有限性,长时记忆系统的贮存容量却是无限的,储存有大量的缄默知识,这些缄默知识对于人类的认知活动意义重大,因为在加工处理外界新信息时,外界新信息必须先与这些缄默知识中的相似块进行耦合、接通和活化,继而才能被接受、编码和存储[4]。第三,图式可以整合信息及其产生式规则,成为贮存空间小且无需控制性过程的自动化加工单元。根据图式理论,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贮存的,图式的构建可以有效减轻工作记忆的负荷[5]。此外,工作记忆系统处理图式的能力是很强的。工作记忆系统在加工处理新信息时需要用到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缄默知识,而这些关联缄默知识如果是以图式的方式编码存在的话,那就可以有效减轻工作记忆在加工处理过程中所需承受的负荷,从而优化其工作。2 有效教学设计应科学管理三种认知负荷
认知过程是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与外在信息结构两者交互作用的过程。前面已经提到,人类的认知结构是由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系统与贮存容量无限的长时记忆系统所组成。一方面,对于某一具体的认知任务来说,认知主体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系统是固化的、不可扩充的,可谓认知活动的瓶颈,因此这就客观要求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想办法确保个体加工处理认知任务所需认知资源的总量不超过工作记忆系统所能承载的总量。尽管内在认知负荷是学习任务本身固有,是不可改变的,但在教学设计时可通过降低学习任务本身元素的数量及其交互性来降低内在认知负荷;而外在认知负荷是无效的,在教学设计时要通过相关针对性策略来控制它。总之,要使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系统能够、并且有效加工处理学习任务,有效地教学设计必须优化学习任务的信息结构,降低外在认知负荷与内在认知负荷。另一方面,长时记忆系统中存有大量的缄默知识,而这些缄默知识如果是以图式编码存在的话,将非常有助于工作记忆系统加工处理外界信息,同时也可以直接驱动行为。由此,为了增强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调动与利用认知主体长时记忆系统中的图式。图式的形成与发展又需历经图式建构与图式自动化,而相关认知负荷有助于促进图式建构与自动化。因此,有效的教学设计必定要设法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总之,教学设计与认知负荷密切相关。认知负荷过低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过高又会阻碍认知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且外在、内在与相
关认知负荷三者又具有可加性。因此,有效教学设计必须降低外在认知负荷与内在认知负荷,同时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使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所承受的三种认知负荷之和不超过但趋近其工作记忆的总负荷。
三 认知负荷理论视阈下的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1 降低外在认知负荷的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外在认知负荷主要源于认知任务设计与呈现的不科学,因此要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设法改善与优化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呈现方式。笔者根据自由目标效应、分散注意效应、冗余效应以及通道效应这四个外在认知负荷效应,提出相应的四种有效降低外在认知负荷的教学设计策略,具体如下:(1)自由目标策略。由自由目标效应可知,当学习者面对单个明确的任务目标时,他们会诉诸手段目的分析范式予以解决。为此首先需要分析问题原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继而寻求潜在的解题方案并评价其绩效,这一复杂的解题程序会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继而形成较大的外在认知负荷,削减了学习者用于建构和获得图式的认知资源投入;而当面对一个自由目标任务时,他们的注意力将从目标导向的搜索方法转向关注任务状态及可用的方法上来,相视而言,其解题程序就能简化很多,这样产生的认知负荷就很小[6]。因此,根据自由目标效应,在教学设计时,宜采用自由目标策略。即在任务呈现时,彰显学习目标的二重性,让其在预设与生成的张力下进行或者为学习者设计多个学习目标。(2)关联信息捆绑策略。由分散注意效应可知,如果认知任务包含两种或多种分散的信息源时,认知主体在加工处理时必须将注意力分散至搜索并整合各种信息源的关联信息上,从而产生较大的外在认知负荷[7]。因此,鉴于分散注意效应,在教学设计时,宜将各种关联信息捆绑在一起,使其在空间上邻近分布,时间上同步呈现。如在进行既含文本解释,又有图表的样例教学设计时,宜将文本解释整合到相应的图表中去,捆绑起来一并呈现。(3)一步到位策略。根据冗余效应,如果单一的信息呈现即可完整而明确地传达清楚信息意义,最好独立呈现,否则认知主体在面对多元表征的信息来源时,需要耗费一定的认知资源来分析各个多元表征的信息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从而产生较高的外在认知负荷,降低了学习效果[8]。因此,根据冗余效应,在教学设计时宜采取一步到位策略。即在呈现信息时,如果单一的信息呈现即可完整而明确地表征信息意义,那么就不要采用内容重复的多元信息表征,独立呈现即可。(4)多通道策略。根据通道效应可知,同时以不同的感官通道(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呈现信息,由于工作记忆中听觉加工和视觉加工是相对独立的,从而可以有效减少视觉或听觉单一通道加工信息的认知负荷[9]。因此,为了减少外在认知负荷,根据通道效应,在教学设计宜采用多通道教学设计策略,即同时利用视觉和听觉呈现信息的不同部分。2 降低内在认知负荷的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内在认知负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认知任务本身及认知者固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背景,但对具体的认知主体来说,内在认知负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认知任务本身,即元素数量及各元素间的交互性。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必须设法降低认知任务本身的元素数量及各元素间的交互性。鉴于此,我们可以采用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与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来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具体如下:(1)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所谓的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是指先呈现部分认知任务,然后依次逐步呈现其余的认知任务,最后呈现完整的认知任务,这里的分与整指认知任务的部分与整体。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其科学依据是先呈现部分认知任务,可以从总体上降低认知任务的内在认知负荷,有利于部分图式的建构。操作性强且实效性高的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有Mayer等[10]提出的分割技术和Catrambone[11]提出的子目标方法。其中,分割技术是指事先将学习任务分割为一系列学习片段,再依次呈现;而子目标方法是指从总学习任务中提炼出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子目标。(2)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鉴于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可能会影响到认知主体对认知任务的完整理解,进而制约完整图式的构建。因此,为了更有效地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宜采用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来有效降低内在认知负荷。所谓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是指先抽取认知任务所包含的主要元素并将其压缩成组块或信息单元予以呈现,然后呈现完整的认知任务。可见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即分两次呈现任务,只是第一次呈现的是任务的简洁版本,而第二次呈现的是任务的完整版本。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其科学依据在于在认知之初,压缩或简化认知任务所包含的元素,降低内在认知负荷,继而有利于建构不失整体的部分图式;而在后续的认知活动中,尽管所需加工处理的认知元素增多了,但工作记忆系统因有了先前建构的部分图式为基础,从而有利于加工处理完整的认知任务,建构较为完整的图式,在此过程中先前建构的部分图式的不完整性也得以弥补。现实中Pollock等[12]提出的独立元素法就是切实有效的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所谓Pollock等独立元素法是指在呈现学习任务时要分两次予以呈现,其中第一次通过压缩或简化的办法呈现该学习任务的简洁版本,在第一次简洁版本的基础上,第二次呈现学习任务的完整版本。3 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的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相关认知负荷可以促使认知主体把剩余的认知资源投入到实质性认知加工活动中去。研究发现:对于耗时较长的学习任务,尤其是那些时间跨度比较大的长期学习任务来说,即使将外在认知负荷与内在认知负荷都尽可能降至最低了,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并没有因此
而得以明显的提高与改善,研究表明这是由于学习者主观上不愿或客观上不能将富余的认知资源有效地投入认知任务所致[13]。因此欲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必须确保学习者愿意并能有效投入认知,在教学设计时要设法唤醒、引发学习者的认知投入,同时引领与帮助学习者的认知投入。变异任务策略和嵌入支架策略可以有效唤醒、引发学习者的认知投入,并促使学习者将认知有效地投入到图式建构和自动化活动中,从而可以有效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是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的有效策略,具体如下:(1)变异任务策略。所谓变异任务策略是指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对学习任务本身及其呈现方式予以变异,其中学习任务本身的变异又包括学习任务表面内容的变异与学习任务深层结构的变异两个方面。变异任务策略之所以能有效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主要在于它可以唤醒、激发认知主体,引发其投入更多的心理努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变异任务策略也不是万灵药,对任何学习者都有效,它具有一定的适用阈。如果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较高,那么使用变异任务策略可以有效唤醒、激发认知主体,引发其投入更多的心理努力,从而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但倘若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较低的话,使用变异任务策略往往非但不能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反而极可能会额外增加外在认知负荷,进而阻滞认知活动,所以在使用变异任务策略前一定要弄清楚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慎重使用。(2)嵌入支架策略。所谓的嵌入支架策略是指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嵌入一些诸如暗示与反馈这样支持学习者学习的支架,旨在唤醒、引发学习者投入与图式建构和图式自动化相关的认知活动。从所嵌入支架的显隐性维度来看,嵌入支架策略具体又可以划分为嵌入显性支架与嵌入隐性支架两种策略。其中嵌入显性支架策略是指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有意把学习者加工处理学习任务所需的某些关键信息较为明显地展露给学习者,从而促进其进行有效认知。Chi等[14]研究发现:样例中嵌入的反思问题或暗示信息会引发学习者对其解答历程的自我解释,而自我解释不仅可以有效填充样例文本与学习者心理模型之间的空缺,同时也可以改善与优化学习者原有的心理模型,有利于图式的建构与精致化,从而有效增加了相关认知负荷。而嵌入隐性支架策略是指在设计任务时,有意对任务本身做一些引领性处理,使呈现给学习者的任务潜在地暗含认知活动,从而诱导、促进学习者的认知投入。
第二篇:认知负荷与教学设计国内研究整理
大纲:
一. 认知符合基本理论 二. 认知负荷与教学设计
三. 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课堂、虚拟学习环境、课件 四.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各类课程教学设计举例 五. 总结:有效的教学设计
1、认知负荷(主要介绍认知符合理论的基本情况)
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 John Sweller于1988年提出的认知负荷理论(The cognitive load theory,简称TCL。该理论认为,当面对复杂的任务时,由于需要在工作记忆中同时加工多个信息源,会造成工作记忆资源上分配不足,产生认知超负荷。
以信息处理模型和标准记忆模型为基础,从认知资源的分配考虑教学设计。在他看来,认知结构包括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前者容量有限后者容量无限。外界信息被学习者关注后进入工作记忆,信息处理开始,认知负荷由此产生。它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工作记忆进行信息存储、加工和提取等智力活动的总数量。信息过多会使工作记忆超载而降低信息处理率。依据来源认知负荷可分为三类: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①。
内在认知负荷指工作记忆对学习材料所含信息的数量及其交互性进行认知加工所产生的负荷,与学习材料的难度和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相关,内在认知负荷取决于材料所含信息量与信息源间的互动度,它与学习者已掌握的相关认知图式数量成反比。
外在认知负荷与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有关,是教学设计的结果,学习材料的不良设计会阻碍学习者对相关认知图式的关联与提取,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可以减少外在认知负荷。
相关认知负荷与学习直接关联,是学习者将工作记忆中的认知资源用于建构、存储图式,监控学习过程并关注学习策略时所产生的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理论的理论基础:资源有限理论和图式理论。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一种认知结构,知识在人的长时记忆中以图式形式存在。图式使人们能够根据信息将被使用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归类,通过足够的练习可以使认知活动自动化,自动化的认知过程是不需要意识控制和资源消耗的,因而可以弥补个体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的缺点,降低个体的认知负荷。
2、认知负荷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变化,认知符合理论的特点满足其日前的需求,进而 ①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探讨
罗杨,李秀梅 认知符合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认知负荷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②
与认知过程有关的假设:①鉴于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为高效利用长期记忆,图式获取与自动化是较高层次认知活动中的主要学习机制;②工作记忆能同时加工的信息数量是有限的;③有联系的信息在被同化吸收时,信息之间也必须能产生相互作用;④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负荷的来源有内在和外在之分,内在认知负荷取决于学习材料本身的难度、组成成分多少及其相互关系,也即学习材料的复杂性;⑤当材料的组成成分较多,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时,内在认知负荷就高;⑥相反,当材料不复杂时,例如材料中每个成分能够被单独学习时,内在的认知负荷就低;⑦外在认知负荷依赖于教学信息的设计方式、学习材料的组织方式以及呈现方式。当信息设计得不够好时,学习者必须从事无关或无效的认知加工,当信息设计较好时,外在认知负荷就会减少到最小。上述假设正是认知负荷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内在与外在认知负荷的分析能很好地改善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在以教学设计不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更注重知识传授过程中复杂认知技能的习得的今天,认知负荷与教学设计关系的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应用的关键就是在有限的处理能力中,尽量减少外部认知负荷,而增加关联认知负荷。同时为了避免认知超载,对学习者已有的专业技能水平应该充分考虑,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学习者的内在认知负荷。
3.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学科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在进行学科课程教学设计时,需要设法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和内在认知负荷,同时设法增强相关认知负荷。学科课程中影响认知负荷的主要因素有: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过程,教学课件,学生个体特征。其中降低内在认知负荷的教学设计策略是:“将学习任务分割成若干学习片段逐步呈现给学生”;降低外在认知负荷的教学设计策略是:“优化课件呈现方式,合理组织学习材料”;增强相关认知负荷的教学设计策略是:“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先行组织者的呈现。”
(2)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虚拟学习环境设计③
背景:虚拟学习环境是指以学习资源中心、虚拟学习社区、协作学习项目以及e-Learning ②③国际教学设计研究三十年
杜华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虚拟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环境四种形式来实施的虚拟学习环境。具有以下特征:探究性、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师生、生生异地分离,通过网络联系,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从整体和认知负荷的三种分类(内在、外在、关联)来设计学习环境。例如: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虚拟学习环境基本结构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虚拟学习环境设计框架
内在认知负荷子环境设计
(3)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多媒体课件/应用软件设计④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非线性的超文本,多个通道传递信息,有效地扩展了工作记忆空间,减少了学习者在单位时间内工作记忆加工信息的数量,减少了认知负荷。多媒体提供的超链接、注释等附加信息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和吸收,可以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促进认知图式的建构和存储
设计建议:
①降低原生性认知负荷策略:分离关联元素,逐步呈现教学内容;实行指导渐减,避免 ④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探讨
罗杨,李秀梅 消极效果产生
②降低无关性认知负荷:选取合适样例;利用多通道表达;减少冗余信息;避免相关内容分离
③增加相关性认知负荷 已有研究支持:
廷德尔福特、钱德勒和斯韦尔勒(Tindallford,Chandler,&Sweller,1997),:使用双感觉通道(如听觉文本和视觉图表)展示教学材料的学习效果要好于单感觉通道(如视觉文本和视觉图表)。通道效应可能要归因于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研究从认知负荷理论视角探讨了通道效应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教学设计尤其是在多媒体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认知负荷理论的影响和启示。
卡柳加、钱德勒和斯韦尔勒(Kalyuga,Chandler &Sweller,1998)::为提高学习效果,在组织信息时应尽量剔除任何可能给工作记忆带来的负荷,为了减轻认知负荷,他可能需要图表以及相关的文本信息同时呈现;而对于富有经验的学习者而言,只需呈现单个图表,图表周围的文字反而会增加其认知负荷。
4.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各类课程教学设计举例(看到有很多文章讲某门课的具体教学设计,就拿过来使用了,仅供参考)
A.移动课程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全新的学习模式,其课程的教学设计受学习对象、呈现方式、传输载体等的影响,需在充分考虑认知负荷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按照明确定位、界面简单、小模块呈现、随机进入、双通道、去除冗余、适当排序、情境认知等八大设计原则,设计既不增加学习者认知负荷、符合移动学习者特点和需求,又能充分发挥移动通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优势的移动课程,实现高效的移动学习。
B数学课程
从减少内在认知负荷出发,数学样例的设计要注重模块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以打包的方式形成自动化的产生式系统.从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出发,数学样例的设计应该遵循:课程内容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媒体呈现应遵循多重表征的原则;避免课堂内容过多;等等.从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出发,数学样例的设计应该提供样例的变式等
C 运动课程
6种教学设计原则可以有效降低学习者的外部认知负荷,即自由目标原则(Goal-free principle)、样例原则(Worked example principle)、完成任务原则(Comple⁃tion principle)、注意分离原则(Split attention princi⁃ple)、通道原则(modality principle)、冗余原则(Redun⁃dancy principle)⑤
不同复杂程度运动技能的教学设计原理:讲授简单的运动技能时,如位移技能或单个操作技能,由于外在的学习材料给学习者带来的内部认知负荷较低,工作记忆仍有剩余的资源可以利用,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教学辅助手段(额外的认知资源),增加学习者关联性认知负荷,以此促进学习者图式的建构,获得运动技能习得效益的最大化。面对复杂的运动技能时,首先要调控学习者的内部认知负荷,学习材料可以采取逐一的呈现方式,在教学设计上要增加促进学生自我解释的提问,以促进学习者自我解释原则的运用。
D历史课程⑥
历史教师可以在历史教学设计时,将学习任务分割成若干学习片段逐步呈现给学生。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有效增强学习者的相关认知负荷。如,改装任务策略,包括改装任务表面内容和深层结构两种类型
E计算机应用软件学习课程
概念图教学策略;
⑦
“自由目标”任务驱动教学策略:Sweller 等人发现,当运用自由目标问题或降低目标的明确性时,学习者自行确定目标有助于学习和迁移[1]。这就是自由目标效应(Goal-free effect)。
5.总结: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有效教学设计⑧(第三点是分讲认知负荷理论对教学设计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课堂、学习环境、课件等。这一点可以是作总结,总体归纳为如何设计有 ⑤⑥基于认知负荷理论视野下的运动技能教学设计原理研究 认知负荷理论视阈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⑦认知负荷理论在应用软件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⑧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效教学,可以?)
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角度来说,有效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充分考虑学生有限的认知负荷,使学生用满负荷而不是超负荷的心理资源获取最多的知识.外部认知负荷与相关性认知负荷都受到教学设计的影响.但外部认知负荷对学习起干扰作用,而相关性认知负荷能够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教学设计的本质就是由外部认知负荷向相关性认知负荷转变,控制好学生的外部认知负荷,增加学习者的相关性认知负荷⑨。
有效教学设计应基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设法降低外在、内在认知负荷,同时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在教学设计时,可以采用自由目标策略、关联信息捆绑策略、一步到位策略与多通道策略降低外在认知负荷;采用任务先“分”后“整”逐步呈现策略与任务先“简”后“繁”二次呈现策略降低内在认知负荷;采用变异任务策略与嵌入支架策略增加相关认知负荷(详见脚注文章)。
⑨ 认知负荷理论对数学样例教学设计的启示
第三篇:认知有效教学(定稿)
认知有效教学
在听了李政涛教授《让课堂成为师生共生共长的家园》的讲座之后,就其中对有效教学的诠释感受颇深,在此谈谈个人的感想。
说到“有效教学”这一概念,自然让人想到无效教学甚至是负效的教学。不否认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无效、负效的课堂,但如果你是教学的有心人,勇于探索,勤于反思,那么这次的无效、负效教学就能成为下次有效的基础,“失败乃成功之母”。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有效教学必须抓住一个关键字――“实”
扎实,即有意义。学生走出课堂时不一样了:获得了新知,或拥有了技能(或技能提升了);学习方法掌握了,喜欢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了。最有意义的是,学生离开课堂,有一种主动学习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即便离开教师,也能自主地阅读、学习。这叫“扎实”。
充实,有效率的课。面上有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而非仅一部分学生有进步,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与发展。投入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与获得的产出相比,少投入换来大产出,叫有效率。
丰实,有生成的课。即课堂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平实,常态下的课。不只是在公开课上上的课。公开课能锤炼人的心态,但家常课最养人。公开课相当于大餐,偶尔吃的大餐,家常课相当于家常菜,人都是吃家常菜长大的。一个教师的成长要在家常课上练功。
真实,即有缺憾的课。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有缺憾,恰恰说明这一堂有发展空间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必须思考的三个问题
1.教什么?
教学内容的选择,绝不只是语文教师考虑的,所有学科教师都应考虑。
方式一,对照课程标准。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时候教师在对着课标备课上课?除非是在学习、研读时。主张“活出课标来”--经常用课标对照自己的教学,不要让它成为沉积的文字。
方式二,对照学生的发展需要。原则一,准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已会已懂的不教,只教不会的不懂的;原则二,学生自己能学会能读懂的不教。只教你如果不教,学生学不会的,或教了之后,学生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这是教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教学的起点就应该从学生不会、不懂的地方开始;原则三,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不懂的,你不教(教了也白教);原则四,学生认为需要的,是重点要教的。2.怎么教?
――在方法的选择上,要适合学科特点,适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特点,适合教师个性。很多教师听名师的课后东施效颦,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思考到底从名师那里学什么。当然要学技巧方法,但不能只学技法,要学思想、观点、精神。某种意义上,它比技法更重要,它能出方法,有什么思想就会有什么方法。名师如参天大树,树会开花结实,技巧如花和实,醒目、易得,但从别人那里摘来的花,很快就会枯萎腐败,因缺了思想的根。学名师,就要善于“嫁接”思想的根,而不只是摘花摘果。再说语言,教师要有三种语言的敏感。一是对学科语言的敏感性;要能让学生在走出课堂后,用你的学科语言方式来表达;二是对学生语言的敏感。学生语言有错漏时,要及时纠正;有亮点、特长时,要积极鼓励,三是对教师语言的敏感。如听名师上课,要关注语言,培养倾听能力。参加各种会议,也要带着学习的心态,倾听的姿态,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如听别人表达时的视角,怎么表达才能打动听众,说服别人。当然含包括对自己语言的敏感。如何让语言更生动、传神,一张嘴,就“粘”住了学生。3.教到什么程度?
基于课标。课标告诉你这个年段到什么程度,就教到什么程度。基于学生。学生年段,基础如何,都要考虑。
基于能级。即学生能力的台阶、层次,如阅读能力就包括捕捉信息的能力,解释信息的能力(关键词、文眼、文脉)、评价信息的能力,(启发其感受,好在哪,不好在哪)。阅读教学,就要考虑该在哪种层次上培养阅读能力。
最后我希望能够将有效教学的思想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得以应用,让课堂真正的复合“五实”和“三教”。
第四篇: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理论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理论:
(1)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 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从总体上讲,有利于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2)校本培训与校本学习、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学校组织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教师的学习和工作需要、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计划、课程与活动。能较好地满足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训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培训成果转化为改进学生学习效果更为有效; 增强了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降低了培训成本。不足之处有:培训质量受制于校长的重视程度和学校发展的动力;办学条件的差异可能导致校本培训发展不均衡;研发能力不足是制约校本培训长效开展的瓶颈;缺乏培训共同体的支撑容易导致校本培训自我封闭;评估与监督机制不健全,容易流于形式。
(3)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这一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是由学校和大学教育学院共同创建的一种“新型学校”,旨在为未来的教师有效地获得临床的教学实践经验。一般由一所大学的教育系(或学院)与大学所在学区的一所或几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其目的是改善教师职前培养的水平,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在我国目前尚处在引入、创建阶段。在有关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方面,有论者提出了以下发展策略:关注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主动地学习;注重专业引领,强调沟通和对话;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师的发展;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完善激励和评价机制。
第五篇: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
从课程改革实验开展以来,关于“有效教学”这个话题就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有人说这是教学的生命,因为学生在课堂里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发展了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追问和思考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为此,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深入探讨。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解读
(一)背景分析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核心思想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教学有效性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三)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1、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关注教学的时间与效益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关注教学可测性和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4、关注教师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四)概念解读
1、有效教学的“三个要素”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就关于有效性讲过一个故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
第一个要比速度:谁穿越得快;
第二个要比收益: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最后谁掰的多;
第三个要比安全:在这个过程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要全面考虑,必须要整体考虑。
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 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 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 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
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1)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第二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2)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3)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显然,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积极)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
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2、有效教学的“两个促进”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
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其一是显型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的学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其二是隐型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阻碍学生学的所谓教是糟糕透顶的误人子弟。
3、有效教学的“三条原则”
在处理学生的困惑和错误时,遵循“最小代价”、“最少干预”、“最多收益”的三条原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
(1)最小代价。所谓“最小代价”是指老师在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时,力求花最少的时间并把负面影响控制到最小,因个别学生迟到而株连全班学生不能按时下课显然不是经济的处理方式。
(2)最少干预。所谓“最少干预”是指老师以尽可能少的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自我修正以提升其自我教育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疱地直接指出错误的原因并把正确的方法告诉学生。
(3)最多受益。所谓“最多受益”是指老师在处理个别学生的错误时,尽可能使其他同学也从中受到教育,而不是充当旁观的看客。
二、有效教学与教材解析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钻研。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
三、有效教学与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已成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确定教学目标应体现的理念
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需要日积月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可能蕴涵的、与上述四个方面目标有关的教育价值,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因此,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基础教育的历史课应该有教学目标,但问题是目标设定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按照过去的观点,老师应主要根据教材和教参确定教学目标。这样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无法顾及到的。以新课程理念来看,这种设定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而且设定的过程固然应该考虑教科书提供的内容及其所能训练的能力体系,但是更应该考虑学生的状况,学生也是设计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认知水平,尤其要紧紧围绕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而设定目标。日本著名数学家米山国藏曾指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钻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随地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段话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思。
课程目标是既定的,但教学的具体目标是生成性的。所谓生成性就是说既定目标要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动态变化,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逐步形成的。因为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倘若以静止的目标来代替或抑制学生的积极思考与自主探究,以牺牲学生的情思活动为代价,那将是削足适履。因此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完全正常的,其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取决于有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热情。就像下围棋,棋手总是“胸有大局”,不拘泥于一子的得失,总是根据“盘面”的具体情形,随时灵活调整每个棋子的落子方位。有时,他想在“此”布一小局,可对手干扰,不得不调整到“彼”布局,教学亦如是。
(三)确定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目标至少应分出两个层面,一层是总目标,即课程目标;一层是具体目标,即学段目标。一切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应该考虑课程目标的要求,但学段目标则是应由教师开发。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既是教师施教的对象,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的未来,如果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扮演主角,教学目标又何以能够得到实现?因此,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开放性原则。如果说创新是现代教育模式的灵魂,那么开放性则是必然的表现形式。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塑造学生的崇高人格。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发现和交流,要少给结论或不给结论,多给方法和敲门砖,忌给学生设置思维围墙。当然,教师的“导”也不应忽视,即使是放羊也应把羊引到水草丰茂处,而不是贫瘠的黄土地,更不是把他们围在水泥场里。“导”就是启发、点燃。
3、多样性原则。虽说教学的终极目标一致,由于施教内容不同,施教班级的差异,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不尽相同。其实,就是同一堂课教学目标也应是多样的,同样的班级在同一堂课中,不同的学生欲达的教学目标也不应相同,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设标,分类推进,方是科学之原则。
4、渐进性原则。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无疑是教学的“纲”,是教学的总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殚精竭虑。但是这样一些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堂课中也不能定这么多、这么高的目标,否则是曲高和寡,定了也白定。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也有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分类实施的过程,“高大全”式的课必会弄巧成拙。
5、生成性原则。每一位老师在上课前都要反复斟酌确定教学目标,但是智者千虑,难免一失,当他走进那充满生气和变数的课堂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有的既定目标是“闭门造车”。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不是刻板的东西,应该适时调整,笔者认为这种调整便是一种灵动、一种机智。
6、激励性原则。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除了有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教师的及时点评和激励。曾有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报道:一个初始极为一般的小孩,在幼儿园、小学乃至中学阶段,成绩平平,甚至屡遭挫折,但是他的母亲从未放弃,每一次挫折后这位伟大的母亲都要从孩子身上找到闪光点并予以放大,帮助孩子抛却自卑,捡回自信,最终,在母亲的不断激励中,这孩子考取了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事实上,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自尊心的保护、自信心的激励,只有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手段,才能保证次目标和终极目标的实现。(激励教育理论)
四、有效教学与情境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归纳,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课标提出这个要求后,按照课标编写的数学教材,几乎每节课的开头安排了情景图,有些练习里也安排了情景,相应地,情景几乎成了数学新课程最重要的关键词,但是新的声音又风起云涌:“情景太花里胡哨,繁华的表面失去了数学的本质!情景的生活味太浓厚了,数学味太淡了!”那么新课程究竟需要怎样的数学情景呢?
(一)创设有效情境的基本标准
北京赵震老师在《生活中的负数》所设计的一个情景。
从这个教学情景中我们可以感受虽然没有繁华热闹的外表,也没有新颖好奇的故事和花里胡哨的动画场景。但是很朴实无华,很实用。
1、联系现实生活
2、唤起探究兴趣
3、引出探究问题
4、指明探究方向
(二)创设有效情境的的基本要素
1、目的性。用明确情景中所包含的数学内容是什么,希望学生通过这个情景能够学到什么样的首先知识。
2、合理性。情景中的信息应符合现实生活和事物运动发展客观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3、问题性。能够从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4、典型性。选择最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作为学习情景,所包含的问题最适合知识教学的需要,最能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5、有效性。情景的设计要以数学教学有效为出发点,不能有太多的干扰教学目标的因素。
数学教学情景决不能是数学课堂的装饰品,一定是为数学本质而服务,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而服务。
(三)创设有效情境的的基本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乃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走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我没有按照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去教,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三八”妇女节那天,小方送给老师一个长方体形插笔筒(出示给学生看)当时她用了好多漂亮的包装纸,你们知道至少要用多少包装纸吗?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联的生活实例,对学生而言,有着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拉进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他们非常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思考中。孩子们还知道在实际包装的过程中总要比长方体六个面用的纸多一些,所以要用至少来说明我们我们算的是六个面的净面积。
使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你会发现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
2、创设故事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的因素。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把教材编成生动形象的故事、童话,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来到某地,饥渴难耐,让猪八戒去找吃的,猪八戒费尽辛苦,才找到一个西瓜,心里很想多吃一点,但悟空说:“八戒,我们每人吃四分之一块。”八戒一听不高兴了,说:“我费那么大劲才找到这个西瓜,只吃一块,我不干!”悟空笑着说:“你吃 八分之二块,其余的我们三人分着吃,这样行了吧?”八戒一听,觉得挺划算,本想同意,但又想到悟空太聪明,怕上当,所以很为难。“怎么样,同学们帮帮他如何?”我说道。这样的故事情境设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带着一份好奇,一份疑问,带着帮助八戒解决问题的一份责任,愉快地去探索、去研究。
3、创设游戏情境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活动中如能创设好的游戏情境更能激起学生兴趣。例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我设计一个玩纸牌的游戏:片断一
师:同学们咱们做个玩扑克牌的游戏好吗?请同学们拿出其中一张,说一说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是长方形。
师:请你们再拿来5张和第一张叠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还是长方形的,只是有一定的厚度。生2:现在是一个长方体。
师:很好。将它放入牌盒中,你发现发了什么? 生:占了盒子的空间。
师:将其余的纸牌全部放入盒内,你又发现什么?说明了什么? 生:盒子全满了。说明纸牌占了盒子的空间。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娱乐中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了体积的意义,还让学生区别了体与面的关系,为学生学习体积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寓数学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4、创设操作情景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探究新知时,创设有效的“动”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立模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圆锥的认识》时有一个量高的环节就很好。教师教学时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想用什么方法量出你手中圆锥的高?同桌商量商量再动手好吗?结果发现有的学生用两只尺去量;还有的学生把圆锥倒放去量;有个学生居然想到用一根细管从圆锥的顶点处插进去量。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通过动眼看、动脑想、动手量的自主探究,获取了知识,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挥。
5、创设实践情景
学数学是为了更好的用数学。因此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实际生活,不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同时,又能促进学生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教师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景,让学生及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让学生参与到“粉刷教室的墙壁”的活动中;学习了图形的变换可以设计一个“看谁最有创意”的活动,评出最佳图案设计奖。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从中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使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有效教学与问题设计
哈尔莫斯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有效性,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前提,是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创新的基础。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地提出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课前预习课本时,提倡学生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我除了要求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所要学的内容,将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归纳整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收集与预习内容有关的一些信息,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以疑促学、以疑促思,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习惯。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后,再收集有关百分数的相关信息。学生在收集到百分数的一些信息后,学生提出了许多疑问:“衬衣商标上写的‘含涤纶30%’是什么意思?”“百分数都小于1吗?”“有百分数之几,还有千分之几吗?”等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小组中讨论时,十分活跃,课堂上到处洋溢着问题解决后的成功喜悦。
(二)课初创设情景时,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诱发的。课初创设情景,是为了将学生所要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融合在一个事件中,让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具有熟悉感、亲切感、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动机,激活问题意识。
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知识时,我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景:一天乌龟和兔子比赛滑冰,穿上冰鞋后,乌龟和兔子同时同向出发,乌龟滑在了兔子的前面。停止画面,让学生提出自己所想到的一些问题。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最后通过讨论,得出乌龟的冰鞋的轮子是圆形的,而且轴在圆的中间,兔子的冰鞋的轮子是正方形、长方形或者是椭圆形的。这样学生对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研究圆的特征作好了铺垫。
(三)课间动手操作时,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的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尝试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是尝试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形象、直观地了解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手脑结合,很容易产生创新思维;关键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用脑求异,产生疑问。
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同学们将梯形通过剪、拼转换成了已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求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在学生感觉今天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再回忆一下,这时很多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将梯形通过剪、拼转化成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还能不能将梯形转换成正方形呢?”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想出了用等腰梯形通过剪拼转换成了正方形,从而再一次得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
(四)课尾巩固深化时,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巩固深化是学生将已学的知识进行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看重的是会解答了某一问题,而很少去想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不同策略和还有哪些疑问,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多去想一想是否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宽广性和敏捷性。我在教学时,十分注重为学生尽量多的提供一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的习题,因为这些习题,既具有策略的多样性,又具有问题的开放性;既让学生感觉学习数学有用,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如在学习了100以内的连减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用固定数量的钱,去购买不同价格的几种商品,这样,学生有了第一种方案后,提出了问题:“还能不能购买其他几种商品呢?”学生在这一问题意识的牵引下,思维更加活跃,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多样化了。
(五)课后延伸应用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除了来自课堂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课外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对于某一知识的学习,我十分注重将这一知识的运用延伸到课外,并鼓励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多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做,还有哪些疑问。
在学习了“比例尺”以后,我让学生在课外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自己动手将家里的物品画出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在画桌面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画桌面时使用的比例尺小于1,使用等于1的比例尺或大于1的比例尺时应该画什么样的物品呢?”带着疑问,自行探索,当向老师汇报自己的探索过程时,脸上露出的是自信和成功的神情。
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又不断地依靠自身的力量和适当地获取别人的帮助去解决问题,获得自身的发展,学到真正的本领。同时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提高了。
六、有效教学与自主探究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强调探究式学习,是本轮课程改革的一大目标和核心,也是重点、难点、热点和亮点。在几年来的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探究活动多了,探究时间长了,探究空间大了,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学习得积极、主动了。但如何真正做到“还学于生”,让探究式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无效走向有效、从低效走向高效?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也做了一番探究式学习和小结,下文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创设探究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试想,是在教师强制指令下的探究式学习有效,还是在学生主动要求下的探究式学习更有效?答案已经再明确不过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只有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情景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 可见,创设好的探究情景,不失为提高探究式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情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探究式学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奇独特的自然或社会现象、出人意料的各种结果、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儿童生活的热点话题等,常常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时,上课开始就播放《守株待兔》的童话故事,农夫到底会不会还拣到兔子呢?有的学生说一定能,有的学生说不能,有的学生说不一定能,谁也说服不了谁。学生迫切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学习成为学生强烈的内在需求。这样的问题情景,自然地将“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
(二)明确探究方向,找准探究目标
学习目标是探究式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让学生首先明确探究式学习的目标,然后依据探究目标设计探究式学习方案,进而有效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使探究式学习紧紧围绕探究目标有效展开,从而避免盲目探究和随意探究、低效探究。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莫比乌斯带》时,老师带领学生“玩魔术”,变出莫比乌斯带,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学生看着手中的莫比乌斯带,提出了各种问题:“这种图形叫什么名字?”“这种图形有什么特点?”“这种图形有周长和面积吗?如果有,怎样计算?”“这种图形是谁发现的?是怎样发现的?”“这种图形有什么作用?” 老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类整理,就形成了探究式学习的目标。于是,围绕这些问题主动展开探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伴随着问题的解决,自然很好地实现了探究目标。问题是探究的心脏,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明确的探究方向指引着整个探究活动的高效展开。
(三)拓展探究时空,提供探究保障
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如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这也是由探究式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时间和空间的支撑,探究式学习无疑就会是形式探究、虚假探究和低效探究,甚至是无效探究。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打电话》,“老师通知15个同学,每个电话1分钟,最少需要几分钟?”教师先让学生猜想有一种还是多种方案,然后放手让学生设计方案。十分钟过去了,可学生仍然在尝试探索,老师没有着急让学生匆匆停下来,而是让学生继续探索,直到一双双小手都举起来,教师才开始让学生汇报交流。在充分的探究时间里,学生设计的方案有多种:有老师逐一通知的,需要15分钟;有老师通知三个组长,组长再同时通知四个组员的,至少需要7分钟;有老师通知两个组长,两个组长和知道信息的同学一起通知另外同学的,至少需要5分钟;还有老师先通知1个同学,然后老师和知道信息的同学一起通知其他同学的,至少需4分钟。学生的表达方式也有很多种,有用字母表示的,有用汉字表示的,还有用树形图表示的。在充分的探究时间里,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真正展开,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发现;在开放的探究空间里,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潜能,设计出多种方案。在寻找最佳方案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全面提升了数学素养。可见,有了充足的探究时空作保障,学生才能经历真正的探究过程,开展富有实效的探究活动。
(四)开放探究过程,实现探究互动
数学学习是多方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探究式学习离不开高质量的互动,高质量的互动离不开高程度的开放。在探究式学习中,只有开放教学组织、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问题、开放教学活动、开放教学交流与评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互动,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观察法和比较法都分不出哪个面积大。学生选择手中的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后,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有的小组用剪拼的方法来比较,有的小组用不同大小的硬币摆一摆来比较,有的小组用同一种硬币摆一摆来比较,有的小组用画方格的方法来比较。在学生清晰的表达后,老师引导学生评一评:这种方法怎么样?还需怎么改进?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评价与反思中比较各种策略的特点,体验以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优越性。学生的思维在互动中碰撞,在碰撞中发展。
(五)指导探究方法,提升探究技能
探究式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但是,学生的探究技能毕竟是有限的,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与恰当指导来提升学生的探究技能,是保证探究式学习有效的重要办法之一。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年月日》,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观察探究年、月、日相关内容。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卡,发现这一年有12个月,有7个月是31天,有4个月是30天,2月是28天或29天。那么,其他年份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怎样才能发现一般的规律呢?学生无从下手展开探究。在教师的及时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想到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用分类统计的方法,把观察到的情况填入统计表,再全班交流,这样经过广泛收集资料,然后从中发现一般规律。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掌握了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和分类统计的数学思想获取知识的方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探究技能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六)区分探索层次,提高探究实效
探究式学习决不是学优生的专利,更不是学困生的拦路虎,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认知基础、思维水平及个性特征等差异,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获得的发展也往往不尽相同。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很有必要在探究式学习中采取“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灵活性教学原则,致力于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时,教师在让学生动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中,全班学生直接或间接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继而少数学生发现三角形的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继而个别学生还发现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面对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教师让全体学生在探索、感悟和交流中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于后两种发现,教师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予恰当的肯定。“三角形的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一种更简约的思维,因为“三角形的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另两边之和就更大于第三边了”;“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发现。这样,面对学生的不同探究层次,教师采用了不同的引导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探究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探究实效。
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讨话题。但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探究式学习的实质和核心——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就一定能逐步增强。
七、有效教学与适度训练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既包括学也包括习。课堂练习是学生课堂独立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一方面能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即时暴露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应用上的不足,以使师生双方及时订正、改正错误和不足。总之,练习与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非常强调教学的反馈,他不仅要求反馈的科学性,而且要求反馈的及时性。通过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学生本人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没有掌握的内容当堂可以认识到并可以有意识地去解决,起到强化、督促、纠正学生学习的作用。这种即时反馈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还存在某些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对于过易或过难的题目适当地进行修正,根据收集到的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统,成为一个流程通畅的回路。传统的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验、期中考试等形式进行的,这种评价方式往往是在课堂教学之后进行,师生在课堂上发现不了问题,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调整作用大为减弱,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不利的。
从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课堂练习和反馈也特别重要,我们知道,小学生意志力薄弱,自控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在学习上容易浅尝辄止,遇难而退,对待作业往往也缺乏耐心,所以,要尽可能让小学生在“教师在场”的情况下练习作业。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的有效环节和决定途径。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发现数学日常课堂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导入时的“情景创设”、新授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操作”等理念和行为已深入人心,但也发现在练习活动设计上,我们教师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精力与智慧还不足,新课程下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一)新课程下的数学日常课堂练习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练习数量不足。新课程改革下,很多教师注重了情景创设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经历新知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同时又因为“不放心”心理下的大量讲授,使得巩固练习时间偏少,显得“头重脚轻”。
2、练习形式单调。多数教师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练习题型,而其它形式的练习,如:填空、选择、判断等则很少,更忽视实践练习。练习形式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实践性,不能在学生已产生思维疲劳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3、练习层次单一。所练习的大多是条件明确,模仿例题,思路单一,结论确定的封闭性习题。缺少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发展性习题,不能有效地调动学有余力的优等生的积极性。
4、练习数量过度。有些教师片面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到处收集罗列练习题,布置大量的练习,大打“题海战术”,练习题的安排又常常是机械重复的偏多,致使学生的学习负担重而效果不理想。
(二)新课程下的课堂练习设计的主要原则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长期的实验,发现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与智能的发展关系密切,指出只有牢固掌握知识才能转化为学习者的技能、技巧与智力、能力。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对教材里的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从质和量两方面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使之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生活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1、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课堂练习设计应该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练在点子上,使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基础知识,解决难点和纠正倾向性错误。
例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可进行如下练习。A、说明下式相等的理由。= = = = = =
B、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20而大小不变有分数。=()=()=()=()
通过让学生说明等式成立的理由和不改变大小的填空,在极具针对性的练习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友善用脑的理论证明:后半堂课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面带倦意,兴趣开始转移,学困生的表现尤为明显。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这就要求教师把练习设计得新颖有趣,多样化,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开展游戏式、竞赛式等趣味练习。
例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后,练习中安排“对对碰游戏”:
玩法一:同桌之间,一个同学任意说出一个分数,另一个同学根据这个分数说出一个和它大小相等的分数。
玩法二:小组之间,一个小组任意说出一个分数,指定一个小组同学说出一个与之相等的分数。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充满挑战的合作游戏中情趣盎然,兴趣高涨,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3、生活性原则。练习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学习《百分数》后,安排“新闻发布会”这样的练习:生活中的百分数很多,把你课前搜集的百分数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①说说从哪里收集来的?②说说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③说说由这些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再如,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就可设计“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练习题。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会正确、合理付钱。创设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体验角色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等,可谓一举数得。
4、层次性原则。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考虑,练习必须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生,让学困生吃饱,让优秀生吃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从知识系统上来考虑,练习必须要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逐步提高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反展,促进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喜悦、愉快的体验,从而达到“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要求。
例如:学习《工程问题》后,练习中可这样安排:
A、铺设一条光缆,甲队10天铺完,问甲队平均每天铺设几分之几? B、铺设一条光缆,甲队单独要10天铺完,问甲队3天铺设几分之几?
C、铺设一条光缆,甲队单独要10天铺完,乙队要15天铺完,两队合铺1天铺设几分之几? D、铺设一条光缆,甲队单独要10天铺完,乙队要15天铺完,两队合铺几天铺完?
E、铺设一条光缆,甲队单独要10天铺完,乙队要15天铺完,甲队铺6天后,余下的由乙队铺几天铺完?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后汇报,师板书算式及结果,通过这一过程,逐步加强学生对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间关系的理解与正确应用,并通过比较使学生把握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
5、开放性原则。练习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解题策略,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和灵活性。
例如学习《分数和比的知识》后,可安排这样练习:看到“a是b的,你能联想到哪些内容?”,要求学生联想到: a与b的比是5∶6; b与a的比是6∶5 ; b是a的 倍; a比b少 ;b比a多 „„等信息。
再如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设计这样一道题:把含盐16%的盐水40千克改制成含盐20%的盐水怎么办?这样一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打破“陈规旧矩”的束缚,引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可以通过加盐,使盐水中的含盐量变多,也可以通过蒸发水,使盐水中的含盐量变多。进而从两个思路思考:需加多少盐?或需要蒸发多少水?小学生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设计这样的习题让学生去解答,恰恰给他们创设一种“探索”的感受意境,解题中感到乐趣无穷。
(三)新课程下提高课堂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1、敢于设计和改编练习题目
当课本的练习设计不够理想,不能很好体现知识的基础,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能力提高时,我们要敢于自编或改编课本中的练习。通过设计具有“五性”的练习题,从而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2、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必须要经过自己亲身探索、体验、认知,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知,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才能完全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形成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通过画龙点睛的语言点拨、对话交流、资料链接、情景再现等给学生的思维“搭脚手架”,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练习、自主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以尽可能大的兴趣和热情,自己大胆去操作和实践,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体会探索学习掌握知识的快乐,较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地得到提高。
4、及时反馈练习效果
课堂练习的反馈要及时,趁学生的大脑还没有忘记练习的思维过程的痕迹时,就知道自己思路是否正确,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及时纠正。教师对学生的书面练习,可边巡视边批改,不只给学生一个等级,而在批改后,针对性的写一句话,有鼓励的,有提出要求的,有指出努力方向的,把作业当作学生与老师平等交流的一个平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
5、让学生做好错题收集
每个学生的错题都具有个性特征,这要求教师要尽可能面对面地辅导。辅导后要求学生把错题收集在一起,专门写到《错题集》上,分别写出错误原因和订正过程。让学生坚持这一做法,既避免今后犯同类的错误,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八、有效教学与教学评价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数学课堂中的评价,往往形式单一,内容狭窄,方法简单,在“对”与“错”、“好”与“坏”的二分法评价中,使很多学生无法尝试学习的成功,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无法激励自己,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部动力。因此,我们该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这块阵地上恰如其分地运用教学即时评价?课堂即时评价的有效性研究这一教育教学课题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的面前。
(一)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方法
1、口语评价 口语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成功或反思的体验,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具有起点低,目标小,反馈快的特点,所以在课堂评价中教师使用频率最多,学生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因此,口头评价是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教师恰当时机与恰如其分的评价话语,就如一杯甘甜的泉水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得到激发和培养。
2、体态评价
除了口语表扬外,教师还可以充分的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这也有助于形成教师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与学生建立一种亲密而默契的师生关系。体态评价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达出信任、鼓励、赞赏的信息,从而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的体态语言相当的丰富,可以用微笑、点头、赞许的目光、竖起大拇指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示肯定和赞赏;可以用摇头、提醒的目光等方式表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否定与制止。根据我们的观察、调查认为,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表情严肃、呆板,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体态评价的意识较为缺乏,因此,这种评价方法更具推广的意义。
3、符号评价
符号评价是指教师运用师生约定的符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或学习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如给学生板演的题目打上“√”或“×”,给较为简捷的解答方法打上一颗“☆”,给富有创造性的解法打上三颗“☆”等。这种评价方法较前两种而言,保存的时间相对较长,运用恰当,则更具激励作用。
4、学生互评自评
由于评价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在评价的组织形式上除了以上所谈的教师评学生之外,还应采用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形式。
(1)学生互评。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学生对同一题目,同一个问题的解答方法多种多样,通过学生互评,不同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不断地对学生原有的认识进行补充、调整,使学生原来较模糊的认识明朗化、条理化,求异创新的欲望更强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变“补短评价”为“扬长评价”,以“扬长”促“补短”,从而不断进步。
(2)学生自评。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充分发挥自我评价的教育功能是体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我认为抓好自我评价,首先应教育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全面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潜能,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不仅要看到自己的弱点,更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单纯的“他评”方式所容易造成的对立情绪,奠定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提高评价效果.(二)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策略
1、营造和谐氛围
成功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是一种师生沟通的艺术,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宽松的氛围、愉悦的心境、和谐的交流,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保证,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发展”这个素质教育主旨的前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如沐春风,身心轻松,思维活跃。能让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这个时候的他们所释放出的热情和潜能是无法估量的,才会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大胆发问,畅所欲言,才会感到成功的快乐.2、把握评价契机
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因此时机的把握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赏不过时”,是说奖励应选择在最佳时机,而这个最佳时机就要即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评价契机,及时捕捉评价的最佳时机,利用言语的即时性特点,施以具有教育艺术的评价策略与学生心灵直接对话,促进师生心灵沟通。课堂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当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取得的点滴进步时,应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当学生理解得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不要急于作出否定性评价,采用延时评价,应根据学生错误所在,补充设问,点拨学生引发思考,使学生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3、承认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对某项学习任务,有的学生经过努力只能勉强达到要求,而有的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任务。对此,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标准要求学生毫无差异地达到统一要求,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优秀的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让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希望,树立信心,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相应的发展,显示“自我”的存在价值。因此,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宽容的心去看待学生,把爱的阳光撒向学习的每一个主体,是实现评价激励性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中不应以一个法官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该是一个合作者、鼓舞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的评价,应该是真挚的、诚恳的,评价要有充分的依据。夸大赞赏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他们感到压力;过分贬低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失去信心,失去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的评价,要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同感,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评价的激励目的。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原则
1、激励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励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这种体验促使学生自觉朝着我们所提倡的方向努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发展性原则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评价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和激发人的主体精神.即时评价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因此,即时评价应更注重于发挥它调控学习情绪、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它不仅是对学生前一学习行为的结论,更是学生下一学习行为的起点、向导和动力。
3、客观性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即时评价必须是符合事实的、客观的、令人信服的,过分的褒奖会引起其他学生学习的消极情绪,恶意的贬低更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阻碍学生的学习。
4、丰富性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语言丰富。“你真棒!”“你真好!”这样的语言只能显示出老师的随意性。我们这里所说的“丰富”是指评价要针对学生的某一点而评价,而这一点恰好是其他学生所没有的,要让其他学生明白你所表扬的这位学生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学生有学习的可操作性,只是一味地“你真棒!”,那么它好在哪里?棒在哪里?对于辨别能力不强的孩子们来说,需要老师的点化。对于批评,也不能一味地说“你这么笨?”、“你这么讨厌?”等等之类的语言,我们要将学生错在什么地方,一一给他指出来,这样,他也才知道自己到底不足在那里。
5、多向性原则
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在班级中进行的,应充分发挥班集体在评价中的作用。全班学生对某一学习行为的态度与看法,比单一的教师评价要有效得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评价渠道,更好地发挥即时评价的作用。
总之,数学是一门科学,评价更是一门科学艺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教学评价更是教师学生观、教育观、评价观艺术之花的灿烂绽放。教师将博大的爱,殷切的希望化作知心朋友般亲切的语言,淳淳教导、循循善诱学生,必将激发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融洽师生关系,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使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心怀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节课,正确运用即时评价,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无限的生机。
九、有效教学与教师反思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不断地从一个遗憾走向另一个遗憾,才能不断地收获精彩。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的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地?”“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
(一)教师反思的含义
教师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
力去探索的过程,而且需要同伴互助。另外,反思不单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二)教师反思的内容
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
2、教师角色地位的反思
3、教育教学知识内容的反思
4、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反思
(三)教师反思的作业
1、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3、改进职业生存方式
4、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四)教师反思的方法
1、教育日志
2、教育案例
3、教育叙事
4、教学后记
5、网络教研
有效教学是一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天路。她一路上都是教师专业成长之旅的加油站和新起点。作为教师,我们都会快乐的行走在这条路上,为幸福而歌唱!因为一路上没有尽头,但有不尽的收获和无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