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教学的三条途径
有效教学的三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当学生已经能够阅读教材和思考的时候,也就是进入‚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学习阶段的时候,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学。需要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和学生的集体智慧。
这条途径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的时候,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
我们来看几个以‚先学后教‛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的著名教改实验:
1.尝试教学:‚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尝试教学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先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它的教学基本程序可分为五步:
一、出示尝试题;
二、自学课本;
三、尝试练习;
四、学生讨论;
五、教师讲解。
2.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分以下五个环节:
一、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二、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并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
三、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在汇报时,‚后进生‛有优先权;
四、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
五、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3.杜郎口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第一个‚三‛指的是课堂教学的三个追求: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第二个‚三‛指的是‚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六‛指的是六个教学步骤,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4.卢仲衡老师指导的‚自学辅导教学‛。其主要的步骤有五个: 第一,启发。就是提示当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第二,阅读。就是学生自己阅读课本。
第三,练习。既然读懂了课本,就可以做相关的练习题。第四,评议。就是当时知道结果。这一步很重要,做了练习之后,让学生当场核对或订正答案。第五,小结。教师下课之前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5.黎世法老师倡导的‚异步教学‛。其主要步骤有: 第一步,自学。就是自己读课本。
第二步,启发。就是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第三步,复习。梳理一下自己已经学了哪些内容,检查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第四步,作业。也就是练习。第五步,改错。这一步相当于卢仲衡老师倡导的‚当时知道结果‛。学生做了练习之后,同学之间相互改错。
第六步,小结。
这几项教改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根本原因就在于遵循了‚先学后教‛这一教学规律。
第二条途径:“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学生还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当然,教师不能脱离学科性质、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单独传授所谓的方法,而应该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融入知识的教学中,并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心,养成‚方法‛的意识。
这条途径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但是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眼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
接下来,我们看看几个以学法指导和培养自学能力为重点的著名教改实验:
1.钱梦龙老师的‚语文导读教学法‛。这种教法以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为理论设计基点,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三主‛和‚四式‛构成语文导读法的整体构思。‚三主‛就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这一理论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外化为相对应的教学结构模式,即‚四式‛: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2.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其操作方式为:
第一步,定向。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
第二步,自学。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自己作答。
第三步,讨论。学生前后左右每6-8人分为一组共同讨论和研究在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寻求答案。
第四步,答疑。立足于学生自己解答疑难问题。
第五步,自测。学生根据定向提出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自拟一组需要10分钟左右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评分、检查学习效果。
第六步,总结。每个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主要收获。教师在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使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及时得到强化。
3.浙江省金华一中的‚学案教学法‛。金华一中于1997年秋在全国首次提出了一个用以帮助学生学习的、相对于教案的概念,即‚学案‛,并将借助学案进行教学的方法称为‚学案教学法‛。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也可以有学生参与,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编写完成。学案既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4.江苏省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讲学稿‛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讲学稿‛这个载体合二为一了。‚讲学稿‛实际上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它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讲学稿‛中都有表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讲学稿‛的特点,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等习惯的培养。‚讲学稿‛像一根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正如该校校长陈康金所说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从前一天晚上的预习、自学到第二天课堂上的解释、巩固,学生产生疑问,探究疑问,解决疑问的全过程都会在‘讲学稿’上留下清晰的印记,教师可以据此随时检查、指导和调控。‛除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外,讲学稿还是学生的练习册。东庐中学的教师除了‚讲学稿‛上题目外,原则上不允许再布臵课外作业。对每份‚讲学稿‛,教师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此外,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考评也紧紧围绕‚讲学稿‛。东庐中学测试或考试时,教师通常从‚讲学稿‛上选择题目,引导学生利用‚讲学稿‛进行复习,达到‚学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目标。学生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和装订,就成为很好的复习资料。
第三条途径:“温故知新——培养兴趣”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泛泛来谈,这条规律似乎涵盖了前两条规律的内涵,但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它的独特内涵和意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这条途径告诉我们,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所谓温故知新。没有‚故‛哪儿来‚新‛?这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转化而成的。
第二篇:浅谈有效教学的落实途径1
浅谈有效教学的实施
恒口小学 张飞
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有效教学的实践,认识到只有做到充分的备课、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精简作业等三个方面才能让有效教学落到实处,才能让课堂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关键词:教学
有效
备课
主动性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低效还是无效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具体的说,它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来促使学生学习与全面发展的教学。其内涵是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有效知识为活动对象,通过师生有效活动方式(先学后教、先教后学、学教生成),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师生各自获得发展的实践活动。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怎样才能保证教学有效呢?笔者就此做了一些尝试,供大家参考,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一、教师充分备课是教学有效的基础。
有人说课改已经这么多年了,备课应该不是问题,可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部分教师备课和上课两张皮,备课等同于抄写教案,是为 了学校检查,上课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就着教材讲教材,问一些认知水平低下,缺乏思维层次、不具有启发性很随意的问题,整堂课中充斥着“是不是”、“对不对”的低效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接受,看似环节完整有问有答有讲有练的课堂,效益却非常低下,课后需要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来消化知识、来巩固提高,增加学生学习负担。而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有针对性的提问,并结合学生实际拓展处理课外学习资源,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交流讨论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整个课堂不仅效益很高,而且精彩纷呈、亮点频现。所以,教师上课前一定要充分的备课,走进教室前要能够叙述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目标是什么,在这一章节中的地位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学生该怎么学,教学流程是什么,课后习题有什么,练习册内容是什么,教科书中有没有插图、讨论、小资料、注释,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怎么处理这些内容,只有当一个教师能用简洁的语言很快的将这些准确无误的叙述出来,才有资格进教室上课,也才有可能让教学有效。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要想使课堂教学有效果,就必须让学生的手、脑、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在课堂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运用丰富、生动的表情和语言,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教师讲课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都要讲究:做到抑扬顿挫,富有幽默感和戏剧性,富有感染力和吸引 力,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设问、悬念、铺垫等手法,巧用故事、诗歌、比喻、成语等,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呈现出起伏、急缓、张驰等变化,不至于呆板和沉闷。教师在课堂上注意问题设置难度,问题难了学生不会,问题大了学生无处下手,尽量使学生能一次次地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都要积极地鼓励每一位学生,表扬和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适时对学生进行期望激励和成功激励,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动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预留教学高潮出现的时机,引导学生达到思维力的高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就会增加,课堂就会是一汪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教学效果就自然高效。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胆放手给学生,把该学生能做的、学生能说的全部放手给学生,还孩子课堂主动权。摒弃“教师喋喋不休包办代替学生思考,学生只带耳朵上课”的现象。尽量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中来,教学才会真正有效。
三、精简作业是教学有效的保证。
有些老师认为,要提高教学的效益,就要购买课外资料,加大训练量,做一些重复性的作业来巩固。结果,学生整天疲惫,上课昏昏欲睡,教师整天也把大量时间精力用于检查、批改作业上。个人认为,只要用好学生手中已有的教学资料就能达到巩固练习的目的,不必再布置过多的重复性的作业。现在,学生手中已经有教材、有配发的《练习册》,还有《资源与学案》,教师只要能充分的发挥好这些资料的作 用就可以了,尤其是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一定要用好。教师要熟悉《练习册》的内容,哪些题目是上课就可以处理的,那些是需要课后完成的,那些是巩固课堂知识的,哪些是课本内容的补充等等。这样教师就能清楚学生的习题量、作业量,就能减轻学习负担,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拓展的时间和空间,也能将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作业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也就能让课堂走到有效的良性循环上来。
总之,只有充分的备课,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才能保证师生在课堂上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1]蒋雪梅 任新程.有效教学理念下的作业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0,(5):31 [2]潘超.有效教学概念重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1,(3):6
第三篇: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预案
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预案)
针对作业一提出的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我结合课改后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浅谈一下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
“学案导学下的自主学习与精讲精练”是一种先学后教赋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坏更多的在于给它赋予的内容能不能落实,如果没有常规有效的教学和管理高考成绩就无从谈起。有效教学就是要实现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学的有效。
一、有效教学的根本——落实课标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学案、学习资料、以及习题等等学习内容有效与否的根本在于是否落实了课程标准。教师在备课、教学、教研以及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等诸多方面达到有效,乃至高效的根本是什么?就是认真落实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落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深入每位教师的内心,并贯彻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备课、上课、学习资料的研究整理都必须在掌握并熟练运用课标的基础上。如
果课程标准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或者背离课标,甚至与课标背道而驰,就会出现“违法教育”的“教学事故”,国家的课改意志也就得不到贯彻,无论是何种教学模式,也无论是近期的高考还是学生长远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将不会成功。我们就以高三举例来说,高三年级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近几年的考试大纲及课改后各地的高考试卷和命题专家的思路,要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积累经验,为学生精选习题做到精练,避免浪费有限的时间。
高二升高三的教师要进行高中所有模块知识构建体系的测试;并且要针对近两年的高考大纲,做出第一轮基础复习及第二轮专题复习及考练计划。对于新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课标,能够独立备课,独立编写学案,能够进行现有课堂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二、实现有效教学的三大关键因素
首先,有效教学必须保证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要符合课标、考纲及所授知识在学科中的背景和重要性的要求。不能只见
树木不见森林。要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联系和对所学知识的宏观把握。
第二,要科学的组织教学,没有严谨的教学秩序就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要做到严谨有序的课堂教学管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共同努力。不仅从学生的行为习惯抓起,同时要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三,要做到有效教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干”,我们的教学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要符合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通过我们的有效引导和教学最后达到每位学生都有收获。以我们现行教学模式下的学案来讲,我们的统一的学案可能适用于一般的学生,在每门学科中,重点班中10%左右,侧重班5%左右,普班3%左右的优秀学生无法满足;而对于相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又存在学习困难,上课只能打瞌睡甚至出现各种其它违反课堂纪律的问题。如做不到对每位学生负责,我们的教师就不是合格的教师,也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所以,我们的学案
不能是千篇一律的,我们集体教研形成的学案仅仅是一个基础学案,针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我们要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才能让所有的学生“有事干”,加之我们设计有趣的问题,用有效的问题层层递进,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思维,从而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解决了问题,也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这才是我们要求的高效课堂。
三、有效教学模式的运用
要让教学模式有效,我们必须给它赋予有生命的内容,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我们的学案不是当习题拿来做的“做案”,而是要起到“导学”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导游图”,最后要实现“导思”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学案在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教师精讲各个环节都要起到导的作用,在运用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要不断的将学案修改、完善到合理的层次,真正让我们实现有效教学。
第四篇:浅谈中职学校有效教学的途径
浅谈中职学校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
何宝华
【摘要】
现在许多高校和普高学校都在密切的关注着“有效教学”,希望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让他们的教育教学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准的教学。同样这个课题也一样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本文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不断提高、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提升三方面的教学能力等三个方面来阐述中职学校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有效教学 途径
“有效教学”这一理念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早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有效教学”作为一个教育概念就被提出。从“有效教学”诞生的那天起就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随着20世纪上半叶以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教育教学也是一门科学。即教学不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承,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可以使教育教学达到一种最佳状态。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现在许多高校和普高学校都在密切的关注着这一课题,希望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让他们的教育教学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准的教学。
同样这个课题也一样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我们作为职业教育人肯定不只一次听到同事们,甚至自己也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上课时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教学,学生就是不听,我们都在做着无用功。”经常上课时,自己认真的备课、卖力的教学,被学生的懈怠和无视的态度,一下子就把酝酿了许久的讲课情绪变成了天上的浮云。久而久之我们的心态就像《非诚勿扰2》里的那首诗一样,“你听或不听,我就站在这里,不悲不喜;你学或不学,我就站在这里,不来不去”。当然,这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但关键是发完牢骚后,我们还是应该冷静下来反思一下,自己辛辛苦苦的教学为什么会做“无用功”呢?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让我们的课堂效率更高呢?让我们的学生能主动学习、并学有所成呢?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和反思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首先,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不断提高。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第一、观念旧,许多老师还是没有能够摆脱普通教育的模式,任然用普教的方法来教育职业教育的学生。第二、教师的职业倦怠,多是人云亦云或是固执己见,很少有创新精神。第三、教学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只关注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经常忽视学生的感受。第四是反思少,上完课,尤其是一些“差班”的课,全都是如释重负,巴不得那次活动能放掉这个班的课。能够平稳结束就谢天谢地了,那里还回去反思些什么。
鉴于以上的这几点,在中职学校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第一、必须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第二、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换句话说总能找到让学生感到兴趣的关键点,就像那句流行的广告词一样:“总有一款适合你”。以我为例,这两学年一直在代《动漫欣赏》课,为了上好这些课,为了和这些90后们在动漫上能有共同语言,这一年来我看了日本动漫排名前十的几乎所有动漫剧集,不下1000集。正是这样我在动漫欣赏课上才能和这些看这动漫长大的学生有着良好的沟通,让在我的课堂上能够让学生被我的教学所吸引。第三、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这有时常想想自己走过的路,才能让后面路走起来更顺畅。
其次、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具体的做法个人认为应该是从备课、教课、作业这三个环节来提高教学效率。第一、课前的备课环节要充分,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学生的具体情况。只有明确了学生的情况,才能保证有的放矢,脱离学情的教学目标,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内容要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在中职的教学中,并没有死板的规定。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总之,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第二、课堂的有效组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努力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课堂的教学组织要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第三、课后有效的作业布置。在中职教育中,作业不在多,贵在精。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作业,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提升三方面的教学能力。第一方面: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的效率。第二方面:对学生信息反馈能力。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站在讲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这种思想与智慧,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第三方面:评价指引能力。评价不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如何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首先,语言要饱含激励,用真情去评价学生;其次,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做到这两点,评价的作用就能真正发挥。
最后,我相信只要我校所有的老师都能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课堂教学效率就一定会提高,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会喜欢上我们的课堂。
参考书目:
[1] 崔允漷 《有效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009年版 [2] 钟启泉
《有效教学的理念》 中国教学课堂网
[3] 叶澜
《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五篇: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探究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探究
刘宏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教师,要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来设计教学模式,力争使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有效互动,优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化学 有效教学 途径
化学作为理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化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生活本身就是直观、生动的化学课堂。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在采取传统的“题海战术”、“填鸭式”等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因此,作为化学老师,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实施“生本”教育理念。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谈一下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以供同仁参考。
一、教师做引导者,实施有效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获得发展,可以说学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与否的关键点。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际要求,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的问题能力培养意识等等,不断地创新自我教学观念,实施有效的教学理念,将自身的知识结构与应用能力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融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教育机制。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化学中各种各样的实验教学进行提炼,选择能够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实验,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最后让学生自主总结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废液气的处理等。例如,用浓HCl和MnO₂加热制取Cl2,由于浓HCl具有挥发性,而恰恰水的沸点又不高,所以制成的Cl2混有水蒸气等,因此需要用饱和的NaCl洗涤,不能用水。笔者让学生亲自手动手实验,从而深化学生对氯气与水、氯化钠与氯化氢内容的认识和了解,熟练掌握操作中的加热、强酸的使用原则,以及如何避免化学反应产品被污染等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师生有效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对立面,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硬性地讲述,师生关系存在着不平等现象。新课改提倡师生关系的和谐,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对话、相互合作、相互建构的。因此,作为初中化学老师,应打破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模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多元化的、有效地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形成。我们知道,学生是检验教学有效性与否的关键,但是课堂教学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可以说,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只是教与学之间的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合作的一种教学情境。教师只有平等的、公平的对待学生,与学生共同合作、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有可能推动学生全面有效的发展。笔者在教学中,没开课之前就结合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化学实验来实施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酸碱指示剂”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趣味实验“杀妖见血“;在学习“燃烧的条件”相关内容时,设计“烧不坏的手帕”等“神奇”的实验现象,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范畴,深化有效教学
化学课程资源直接关系着课堂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水平。初中化学知识点广 泛,与生活关系密切,且资源分布也较为广泛,其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与有效教学有着一定的关系。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整合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资源。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区域、学校、学生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范畴,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有效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鉴于学生某些实验器材、教学工具的欠缺,实施创新教育模式,即倡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试验,鼓励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物品来代替实验设备、药品等,对废品进行二次利用。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还常举办实验技能操作的比赛,如“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打擂台”、“化学实验操作知识竞赛”、“家庭化学实验创新发明比赛”等一系列的有趣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能力,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化学素养。
总之,传统教学过于重视学科的知识体系,忽略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匮乏,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教学模式,整合、优化、拓展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黄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