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探究诗歌的旨意

时间:2019-05-12 16:5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语文探究诗歌的旨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语文探究诗歌的旨意》。

第一篇:高二语文探究诗歌的旨意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探究诗歌的旨意

“赏析指导”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感知

〖“赏析指导”的要素〗

1、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2、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见语词的特定含义的理解,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

3、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过程中;

4、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5、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6、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

7、全面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赏析示例”的要素〗

把握诗歌的结构意脉,准确理解主旨。

〖“自主赏析”的要素〗

准确理解诗歌的字、词、句、主旨;鉴赏:开头环境的渲染、诗中即景起兴、反问、比喻等手法的作用;比较鉴赏两首诗歌内容、风格的异同。

感悟:

1、整体梳理本单元双基要素,发现“赏析指导”的知识短文太过笼统、简单,而“赏析示例”强调的又过片面。具备初步鉴赏能力的学生,不可能就前两个环节的学习,而独立完成后面的能力拓展与提升。

2、本单元意图使学生独立准确理解诗歌的字、词、句、主旨;进而鉴赏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修辞、风格。

据此,在“赏析指导”环节,教师应适当补充相应的练习,有效的做好必修与选修的衔接。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知识:诗歌表达方式分类、标题的作用、关键词(包括诗眼)的特点、特殊句式、常见主题、常见表现手法、常见修辞、常见风格、常见结构。

2、掌握运用相关知识理解诗歌的主旨、鉴赏诗歌写法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温故知新;辨析、梳理,建立知识网络。

态度情感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文的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以提高对古代诗文的语言的感受能力。

三、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温故知新之诗歌表达方式分类、标题的作用、关键词(包括诗眼)的特点及特殊句式

一、导入: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古典作品的解读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在我们眼中,古诗仿佛是一枚好吃的坚果,虽然我们知道那里面的果仁儿是有营养的,但我们却无法突破那坚硬的语言外壳。诗歌鉴赏真的就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么?这堂课我们就一同来从“诗歌表达方式分类、标题的作用、关键词(包括诗眼)的特点及特殊句式”方面探讨一下如何借一斑以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以便更快捷更准确地鉴赏古代诗歌。

“赏析指导”短文学习:

1、自读“赏析指导”,画出重点句子,归纳要点;

2、交流明确(略)

二、补充练习:(学生独立作,然后交流,师生点评)

1、表达方式有哪几种?

2、请将下列诗歌按表达方式归类:

氓、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秋兴八首(其一)、登高、锦瑟、钱塘湖春行、行路难、登飞来峰、过零丁洋、卜算子·咏梅、论诗

A:叙事诗:

B:抒情诗:

C:写景诗:

D:哲理诗:

3、下列诗歌标题透露什么信息?

秋兴八首(其一)、念奴娇·赤壁怀古、书愤、行路难、天净沙·秋思

4、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有何作用?

(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2)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

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5、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有人认为,诗中的“独”字是诗歌的诗眼,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独”字是诗歌的诗眼,因为这首诗就是表达诗人孤寂之情的。诗中的夜舟、沙鸥都是诗人命运的写照。

6、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句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作者运用__________手法,突出了作者________之情感。

※愁;夸张;忧愁。

7、阅读柳宗元的《江雪》,指出诗中的诗眼并结合全诗简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本诗诗眼应为“独”字。从全诗意思看,它紧承前文“鸟飞绝”、“人踪灭”、“孤舟”,勾画出一幅“冰雪独钓图”:千山耸立,万径纵横,但山无鸟飞,径无人行,只有一只孤舟,一个孤独的垂钓者。从诗歌形象上看,“独”字准确形象的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从本诗的写作背景看,“独”字准确的展示出作者“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的孤独景况,也展现了作者始终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总之,“独”字笼罩全篇,堪为诗眼。)

8、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表现了什么?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这里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小结: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3)诸葛心中空有汉

.※“空”字,就流露出作者对汉朝国祚将亡,诸葛亮纵然逞其才智,终究也是枉费心机的无限感慨。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小结: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

(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这是数词用得妙。

(6)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宫词>张祜》

......※这首诗中,连用数字,且既有虚数,又有确数。“二十”可以认为是确数,“三千”“一声”“双”都可认为是虚数。“三千”——何其远也;“二十”——何其久也;“一声”——未必一声,而只写一声;“双泪”——何多怨也。全诗句句都用了数日字,把事情、问题、情感表达得清晰、准确,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

小结: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7)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这是副词用得妙。

小结:虚词——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小结: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主要是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生动更形象

A.叠韵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10)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小结: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13)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小结: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却是相近的,就是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王安石)

.※句中“绿”字的运用,被推为讲求炼字的典范,据说王安石曾先后用过“到”、“入”、“过”、“满”等等十几个字,最后才选定“绿”字。可以说,一个“绿”字,形容词动用,写出了江南的一片春色。与此句类似的还有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红”、“绿”二字。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

..(15)一“老”一“肥”,形作动用,把莺雏长大,梅子成熟写得形象生动,呼之欲出。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长满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梅子几经风雨,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肥”字写出了动态,梅子成熟的过程;写出了形态,梅子黄黄肥肥的圆甜,黄中晕红的丰润。

小结: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9、试还原下列画横线的诗句顺序: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小结:1.主语后置。

(2)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辛弃疾《贺新郎》)

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小结:2.宾语前置。

(3)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贺新郎》)

※“霜信报黄花”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小结:3.主、宾换位。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小结:4.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小结:5.定语位置。A、定语挪前

(6)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小结:B、定语挪后

(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

※应笑我多情。

(8)“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

※“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目穷千里”。

小结:

6、其他:

10、探究:语序颠倒的原因

1、是声律的要求

例 晁无咎《临江仙》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2、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例 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兼而有之

1、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整理本节提纲

w.w.w.k.s.5.u.c.o.m

第二篇:高二语文文言文诗歌作文专题练习

高二语文专题练习

(二)一、文言文阅读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分析】躬:亲自。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A)

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②是以世称其忠平

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④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⑥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分析】②是世称,⑥是明帝的话。而题干问的是“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庆卒,子琴嗣。万全卒,子桂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分析】兴没后,帝思其言“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并

不是答应了阴兴的请求。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

【答案】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答案】光武帝称许阴兴的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分)

【答案】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或“内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或“感动了身边的人”),光武帝就

答应(或“听从”)了他。二 诗歌鉴赏

昭君怨 梅花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词的上片“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两句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4分)

[答案] 梅花出类拔萃,不同凡花,虽春未到却独自凌寒而开;它洁白似雪,但冰雪却不具备它那醉

人的幽香。(4分)

[解析] 注意抓住表现梅花处境的“春未”“雪”“香异”这三个特征词语。

(2)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词句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好处。(4分)

[答案] 运用了对比手法。下片“竹篱茅舍”“玉堂琼榭”对比,表明不论把梅栽在哪里,它都不改初衷,突出了梅花纯洁傲岸、“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贵品质。(4分)

[解析] 答题范围是下片,指出手法后再简要分析,并指出效果和表达的情感。

湖堤晓行李 晔

宿云如墨绕湖堤,黄柳青蒲咫尺迷。

行到画桥天忽醒,谁家茅屋一声鸡。

(1)请简要分析“谁家茅屋一声鸡”的描写手法。

[答案] 以声衬静,鸡鸣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但同时也正衬托出黎明的宁谧。(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艺术手法,题干有明确的答题提示——描写手法,调动知识储备可知,描写的技巧主要有“动静、虚实、观察视角、五官感觉”等,从诗句内容看,显然应答“以声衬静”。

(2)本诗题为“湖堤晓行”,但通篇未着一“晓”字,却又处处体现“晓”的特征。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全诗所写之景都是拂晓时分的景色。(1分)一二句通过描写宿云如墨、景色咫尺难辨的情景,极写天色之早;(1分)三四句写一声高亢的鸡鸣不知从哪家茅舍中透出,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天空似乎一下子从夜色中苏醒过来。(1分)末句寂静天地间“一声鸡”,当为第一声鸡叫,更突出了“晓行”之早。(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结构的分析,借鉴了散文考查的方法,是近年来诗歌考查的新题型。考生答题时,应围绕“晓”字,先从各句中筛选出与“晓”有关的意象,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说明其如何照应“晓”。

三、作文写作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审题立意提示: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人物传记的特点

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边。

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中见。

特点解读一:身份为人在前面

《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介绍在文章开头部分: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特点解读二:典型事件跟后边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人物介绍以后,写了三个典型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特点解读三:经历官位会多变

人物传记中的人物人生经历会有很多变化。《屈原列传》屈原的经历变化:屈原者„„为楚怀王左徒„„王甚任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平既嫉之,虽放流;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特点解读四:人物传记中的人物人生经历的变化,同时伴随的是官位的变化。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官位的变化: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还没做官);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提拔做了上大夫);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再次提拔做了上卿)。

特点解读五: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①表示授予、提升的:征、辟、荐、举、拜、除、授、起、擢、拔;

②表示调动官职的:迁、转、调、徙;

③表示兼职、代理的:兼、领、署、权、摄;

④表示降职、罢免的:贬、谪、出、左迁、罢、黜。

第三篇:高中语文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语文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究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又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现实。基于以上两点,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又要融合新课改创新精神,努力创建一个既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又高效、实用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经过我们的研讨,觉得诗歌鉴赏的教学我们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一、自主预习,设疑激趣。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绝佳途径,也能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习诗歌的前一堂课,要及时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可以留一些问题让学生完成。根据诗歌的特点,你可以设置以下形式的问题:

1、搜集有关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展示。

2、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

3、写100字左右的初读感言。

4、由这首诗我联想到了哪首诗,为什么。

5、请画出这首诗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6、以“诗人,我想对你说”为题写200字左右的文章。这些作业要避免形式,一定落到实处,学生一定要认真完成,可以独立,也可以合作。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时间,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差的要给予批评。当然,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通过多姿多彩的预习形式,既可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预习中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巧妙导入,烘托渲染。

1、知诗人,明背景。

“文章和为时而作,诗歌和为事而作。”任何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创作背景。学习古诗,只有先了解这个诗人及创作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这可以以学生展示预习作业的形式展开。基于学生搜集的作家和创作背景资料,教师巧妙衔接,导入新课。

2、巧构思,激兴趣。

根据不同诗歌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多种手段,巧妙构思,创造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语言要极力渲染,有感染力,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反复吟诵,整体感知。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因此,古诗课堂离不开反复吟诵。

1、榜样示范,激发愿望。

榜样示范原理是观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学习依赖于重要的榜样示范活动。我建议教师一定要进行范读,力求做到声情并茂,并鼓励学生会读得更好。这无疑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诵读愿望。

2、自由吟诵,避免齐读。

学生带着强烈的诵读愿望,自由吟诵,情感自由发挥,初步感知诗歌。我不建议齐读。每个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同,情感把握,音高,语速都不尽相同,如果齐读的话,就会使学生为了读齐而读,无形中阻碍了个性发展。

3、学生评价,个体点拨。

由学生评价某一个学生读得好在哪里,应该改进的在哪里。这个学生在同学的帮助点拨下反复吟诵,改进,直到同学们满意为止。让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明现,构建一个自由、互助,和谐的课堂。

4、优秀展示,极力称赞。

学生中藏龙卧虎,一定有朗诵特长的人才。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要极力称赞,树立榜样,不仅是学生的榜样,也是老师学习的榜样。在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四、巧设问题,理解鉴赏。

对于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我不建议采取逐句鉴赏,这与新课改提倡的教学要强调重点,避免面面俱到是相违背的。因为高考诗歌鉴赏就是以简答的形式出现,为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密切联系高考,我建议以设置问题的形式展开讨论来完成。让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并掌握诗歌的学习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精心,仔细,我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符合学生对诗歌学习的认知规律,即品形象——入意境——体诗情——赏手法——味语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抓住特色,突出重点。一首诗的特色,就是其优秀的地方,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我们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凸显其学习重点的地位。

3、难易适中,温故知新。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即将进入高二的学生,在高一我们已经学习不少唐宋诗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因此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一道题如果所有学生都不会,或者所有学生都会,这个题的设置都是不成功的。每道题难易适中,题与题之间也要有难易的梯度。知识是具有连贯性的,出题时要尽量做到温故而知新。

4、巧设铺垫,点拨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巧妙的设置悬念去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和引导,时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5、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那就必然离不开小组讨论的形式。我建议可以根据座位的位置来分成若干个固定的小组,最好是6个人一小组。回答问题时要有一人代表发言。要根据发言的情况进行评比。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强调重点,拓展延伸。每一课都有一个重点,学习重点可以在课前提出,也可在鉴赏诗歌后总结出。我们建议最好是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自己能发现这节课应该讲的重点是什么,一定要强调重点,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讲的是什么。要应以教师讲解为主,也可适当启发引导。

六、学生反馈,当堂检验。

一堂课上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掌握的如何。当堂学的内容,当堂消化并当堂检验。一首诗学完以后,最好要当堂背会。可以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看谁背得快,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背会。

七、设置专栏,课后评比。

在教室后设置语文专栏,争选学生优秀感悟,贴在专栏上,让学生共同欣赏,相互学习,评论,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诗歌文化,每周评出冠军,调动学生积极性。

第四篇:杜甫诗歌历史背景探究

杜甫诗歌历史背景探究

陈 晓 晔

【摘要】 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重要历史时期,安史之乱带来的国家的深重灾难和诗人的悲惨境遇,使诗人的创作在继承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铸入了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思。考察诗人的创作踪迹,可分为准备时期、起步时期、成熟时期和总结时期四个阶段,经过这一苦难的历程的磨砺,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登上了唐代诗歌的最高峰。杜甫的全部创作,既是他伟大人格的写照,更是展示那个时代风貌的无比珍贵的历史画卷。

【关键词】 杜甫;现实主义创作;安史之乱;“诗史”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最繁荣的时代,杜甫是这个时代作品最丰富、成就最辉煌的伟大诗人。诗作估计近三千首,今存一千三百多首。他继承和发展了滥觞于《诗经》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又铸入了深挚的爱国主义灵魂,使现实主义焕发出无比灿烂的光辉。宋祁在《新唐书·杜甫传赞》中评论:“甫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年少衰,世号诗史。”孟棨《本事诗》也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越是优秀的诗人,越是属于他所生长于

其中的社会,他的才能的发展、倾向、甚至特性,也就越和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结着。”别林斯基在《莱蒙托夫的诗》中提出的卓见,完全适用于杜甫。杜甫胸中那颗对祖国对人民无限赤诚的心,始终敏锐地感受着历史的风云,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诗人生活的时代,适值大唐帝国经历着盛而衰的剧变,他不但目睹了“开元全盛”的繁荣气象,而且身受了安史之乱带来的腥风血雨的洗礼。杜甫一生的创作就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大致可分为准备、起步、成熟、总结等四个时期。

一、准备时期,即青少年时代的读书和壮游时期。

杜甫字子美,唐睿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出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渐趋败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世代“奉儒守官”。十三世祖杜预是精通文武的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兖州(山东曲阜)司马,奉天(陕西乾县)令,能诗。故杜甫常以“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自傲,从小有志于诗歌创作,而且才思敏捷,诗情洋溢。女子舞剑,歌手演唱都能使他得到深刻的艺术启迪。他的《壮游》诗说:“七龄诗即壮,开口咏凤凰”;又云:“昔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预示太平吉祥,“咏凤凰”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论文集

诗大概是歌颂当时的升平气象的,可惜早已失传。少年时,他的文字才华已经受到有识之士的赏识。他的《忆昔》一诗集中地抒写了自己对开元盛世的感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他又生活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全国中心地区,有机会受到先辈名流的指导,能广泛地吸收各种姐妹艺术的滋养。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他的主观勤奋相结合,使得他的艺术才华迅速地与日俱增。

在杜甫创作的准备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是他的三次漫游。第一次是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杜甫二十三岁,首次游历吴越,即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曾欣赏过苏州虎丘山上剑池的风光,凭吊过会稽秦始皇的遗迹,观瞻过江宁瓦棺寺的维摩吉画像。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希望由此进入仕途。结果不第。于是第二年又开始漫游齐赵,即今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他兴致勃勃地歌唱:“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壮游》)诗中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旷达豪放的胸襟,同时也隐含着怀才不遇的感慨。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返洛阳。三年后,再次漫游中结识了诗人李白和高适,同游梁宋,即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昔游》)由此可见他们的豪情胜慨。

三次漫游使青年杜甫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性情,初步接触了社会。他与李白“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创作上互相砥砺,成了文学史的千古佳话。这一时期,杜甫的诗作现

存仅二十几首,最能体现诗人的精神面貌和创作特色的,是第二次游历中写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中充满了青年诗人朝气蓬勃、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斗志豪情;语言精炼雄遒,已初露杜甫创作上语言风格特色的端倪。

二、起步时期,就是十年困居长安时期,时杜甫三十五岁至四十四岁。

如前所述,“奉儒守官”的家庭教育和表面升平的社会面貌,使杜甫对社会和个人的前途充满信心,逐渐确立了“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杜甫来到京都长安,再一次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求得仕进。但是,他未曾料到,这时候,“开元盛世”已经病入膏肓,唐王朝内底里已经日益腐败,由于种种原因,旧臣相继去职,“口蜜腹剑”的李林逋等辈却高居相位,他们一手遮天,极尽嫉贤害能的阴谋诡计。风流皇帝唐玄宗一失励精图治的雄心,终日与杨贵妃沉溺于声色。杨氏家族受宠,骄奢横行,心怀叵测的安禄山被任命为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拥重兵镇守边疆。加上连年对外用兵,人民不堪赋税、兵役的沉重负担。潜藏着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互相交织,日趋复杂。

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唐玄宗诏令天下有一技之长者入京应试。杜甫欣然而往。结果应试者竟无一人入选。李林逋却“送表贺人主,以为野无遗贤”(元结《谕友》)。面对这次政治骗局,杜甫产生了对世态的强烈憎恶。“纨绔不饿死,儒官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他对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发出了第一声控诉。此后,他多次向朝廷官员直至唐玄

杜 甫 “ 诗 史 ” 寻 踪 3 宗投书,以诗文求荐,均无结果。直至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才被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一微职。

在长安,杜甫长期寓居客舍,最后一年,移居城南汉宣帝杜陵及许后少陵所在地,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漫长的十年,诗人过着饥寒交加、穷困潦倒的生活。“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投简咸华两县诸子》)“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沉年苦无健。„„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病后过王倚饮赠歌》)苦难的生活冷酷无情地折磨了杜甫,同时也成了杜甫走上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巨大推动力。社会政治的黑暗和腐败,个人遭际的不幸和辛酸,激发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使他的诗歌创作突破了“自我”的小天地,转而面向社会现实,面向人民,从而焕发出新的光辉。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写的《兵车行》是杜甫直接抨击统治集团的第一声怒吼,它标志着杜甫诗歌创作走向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的光辉起点。

《兵车行》是唐玄宗穷兵黩武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信史和实录。自天宝六载(公元747年)起,唐帝国不断对吐蕃、南诏、契丹发动战争,连遭失败。仅在吐蕃石堡城一战,唐军就伏尸数万。九年冬,又大量征兵,同时出击吐蕃和南诏。十年春,大败。为补充兵员,在关中再募士兵。南诏多瘴疠之地,瘟疫流行,被征者不愿前往。御使大夫杨国忠就“遣御使公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车哭声震野。”(《资治通鉴》)在长安的咸阳桥边,杜甫亲眼目睹了点行出征的凄惨场面,倾听了出征士兵的哭诉,写下了《兵车行》。全诗先记叙“行人”与家人生离死别的惨状。“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一幅多么怵目惊心、惨绝人寰的画面!诗歌接着借“行人”的答话,申诉了他们自己以及全家的悲惨遭遇:十五岁被迫去防守边疆,到满头白发还不能回乡与家人团聚。多少田园无人耕种,荆杞丛生,而朝廷的租税却一点也不能少。今天的“行人”不就是异日的怨鬼吗?“君不见青海头,从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真可谓一字一滴血,一声一行泪。造成这人间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大胆而深刻地揭示,这是因为“武皇开边意未已”,唐玄宗开拓疆土的野心还没有满足。诗人同情谁,痛恨谁,是何等泾渭分明!这是一首杂言古体叙事诗,杜甫以敏锐的洞察力,选取了生活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场景入诗,以一斑窥全豹,准确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的社会危机,突出了非战的主题。语言质朴而鲜明,叠音词的运用,动词的精当选择,三言七言的穿插,都在表情达意上产生了气势奔腾,一泻千里的艺术效果。

三、成熟时期。

包括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杜甫接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任命以后,到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漂泊西南以前的将近四年时间。这是杜甫一生中现实主义创作成就最辉煌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的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杜甫从京都赴奉先期间的创作。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的某日半夜,诗人从长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论文集

安启程,去奉先县探望家人。在此之前,安禄山企图发动叛乱的迹象就已经有所暴露,唐玄宗虽有觉察,却仍把国家和人民的安危置之度外,终日与杨贵妃及一班近臣在骊山(今陕西省临潼县)华清宫避寒享乐。骊山距长安六十里。杜甫途径骊山时,但闻山上歌乐不绝于耳,还可看到为达官贵人寻欢作乐而奔走的卫士穿梭来往。到了奉先家里,适逢幼儿冻饿而死,全家痛哭,一片凄惨。朝延的腐败、现实的险恶和多灾多难不能不引起诗人的深思。于是,他根据旅途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前夕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它是杜甫忧国忧民的进步世界观已经确立的鲜明标志。诗人以向阳的葵藿自况,痛切地表白了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心,从自己苦难连绵的遭际,联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幸,发出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感慨。他希望唐玄宗能成为尧舜,但骊山上的歌乐却只能使他作出相反的判断。“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一边是统治者的荒淫无度,一边是人民的饥寒冻馁。诗人把多年的生活体验和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概括为千古不朽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时候的杜甫,已经把立足点移到千百万不幸的人民中间,他身受的苦难与普通百姓一样多,一样惨,甚至更多更惨。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的剧痛面前,他并不沉溺于对个人命运的痛苦悲哀之中,而是推己及人,把目光投向普天下劳苦大众,“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戌卒。”这首泣血迸泪的诗,表现了杜甫难以排遣的愁苦忿懑和内心矛盾,展现了诗人宽广博大的襟怀,闪耀着人道主义的思想光辉,而且鲜明地显示

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第二阶段,安史之乱暴发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杜甫任左拾遗期间的创作。杜甫赴奉先探家一个月后,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发动兵变,挥师南下,势如破竹,唐王朝从此陷入了历时八年的连天烽火之中。这次**是盛唐以来逐步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酿成的社会危机的总暴发,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划时代转变的界石。十二月,叛军横渡黄河,洛阳沦陷。翌年六月,长安失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唐玄宗携贵妃仓皇西逃。在战火弥漫、兵荒马乱中,杜甫挈妇将雏,合家由奉先经白水流亡到鄜州(今陕西鄜县)羌村。一路上,杂于难民之中,啼饥号寒,历尽数不清的艰难困苦。才安顿好家小,又听说唐肃宗已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便立即只身奔赴国难,希望在朝廷危难之际,自己有所效力。不幸途中被安禄山的胡兵抓获,解往长安,在抑郁屈辱中过了八个月的俘虏生活。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年757年),安禄山死,形势略有转机,肃宗迁凤翔县。杜甫伺机冒险逃出长安,“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被任命的左拾遗。他决心尽忠职守,岂料又困疏救房琯一事,触犯了龙颜,被“放还”鄜州省家。不久,唐朝借回纥兵收复长安,肃宗还都,杜甫也随之回到长安。

被叛军羁留长安的八个月中,杜甫亲眼看到往日繁华的京都如今已成一片废墟,满目疮痍,街头胡人纵马呼啸,百性惨遭杀戮。在往返鄜州途中,诗人直面惨酷的现实,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写下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春望》、《北征》等篇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春望》寓意于物,寄情于景,一物一景一片情。起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 甫 “ 诗 史 ” 寻 踪 5 就如杜鹃啼血,鹤淚九天,把人们带进了战后肃杀凄凉的境界。“‘山河在’,明无余物;‘草木深’,明无人迹矣。”(司马光《温公诗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更令人肝胆欲裂,道出了胡蹄蹂躏下的长安人民盼望光复的心声。春花烂漫,春鸟啾啁,花香鸟语,本来应当使人悦愉,但如今却使诗人落泪伤心,痛彻肺腑。战乱,使诗人与别离的妻儿音讯不通,连一封寻常家信也千金难买。在国难家忧的煎熬下,他过早衰老了,头发花白、稀疏,连簪子也插不住。全诗“感时”与“恨别”紧密交织,以极其简洁极其概括的语言,勾画出那个动荡时代的流民图,抒发了诗人胸中的无限忧伤,含蓄蕴藉,感慨深沉。同时,在“山河在”、“草木深”等字里行间,我们仍可感受到隐藏在诗人心底的怒火,他没有消沉、绝望。

《北征》是杜诗中篇幅最长的纪行诗,既写时局乱离,又写骨肉情深,充满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思和中兴国家的希望。诗的主题句就是“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诗人离家日久,思亲之情是很强烈的,从《月夜》一诗可以看出。但一旦真要回乡,却又离不开局势艰难的朝廷。然而,皇帝不喜欢他,他还是走了。《北征》写的就是这次旅行。一路上,只见茫茫原野,渺无人烟。“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多么阴森凄惨。他想起叛军攻打潼关时的情形:“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唐朝在潼关有守军百万,却一战即败,究其原因,就是主上昏庸,将帅无能。他希望今天的唐肃宗不要重蹈覆辙。诗人几经风风雨雨,终于回到家里,看到的是“妻子衣百结”,两个女儿“垢腻脚不袜”,衣裙“补绽才过膝”。家境令人心碎,但毕竟比山高水长、天各一方好些,他还是得到了安慰,感到一种难以言传的苦中之

乐:妻子为丈夫妆扮憔悴的容颜,小女儿娇痴地要扯父亲的胡须。这含泪的天伦乐趣,正从侧面衬托了离乱岁月中人民的苦难。最后,诗人对时局的好转寄托了希望,“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文,皇纲未宜绝。”朝廷向回纥借兵平叛,他表示赞同,受到鼓舞,所以以此自慰慰人。《北征》熔叙事、议论、写景、抒情于一炉,内容丰赡,视野广阔。为增强诗的表现力,还采用散文句法入诗,是一种创造性的尝试。诗人把振兴国家的希望寄托于唐肃宗是明显的历史局限,但仍不失代言了当时人民的愿望,具有历史的真实性。

第三阶段,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空参军至乾元二年(公年759年)冬入蜀以前这一时期的创作。这是杜甫一生现实主义创作成就最辉煌的时期,千古绝唱“三吏”“三别”的诞生,标志着诗人创作的最高成就。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年底,杜甫从被贬以后的华州任上去东都洛阳看望旧居,翌年春返回华州。在此之前,安禄山之死曾使平叛局势有所好转,但到乾元二年春又趋恶化,郭子仪等九节度使邺城兵败,“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东京市民驚骇,散奔山谷。”(《资治通鉴》)唐统治者不得不紧急补充兵力,派出吏役到处抓人,连儿童、老妇都不能幸免。脍炙人口的《新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豪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记叙的就是诗人往返于华州、洛阳途中目睹的兵役之苦,世称“三吏”、“三别”。

安禄山、史思明率胡乱唐,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战争,平叛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在这一重大的社会**中,杜甫始终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同时,6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论文集

安史之乱加剧了唐统治者兵役的残酷性,疯狂地拉夫征兵必然激化国内的阶级矛盾。因此,人民诗人杜甫,一方面热切希望广大人民自觉地走上前线,勇敢杀敌;另一方面,又愤怒地谴责、揭露统治者惨无人道的兵役带给人民的痛苦,对受害的广大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新安吏》是诗人经新安县时所作,当时,郭子仪邺城兵败,县吏加紧征兵,成年男子早已征完,便强征未成年的“中男”。“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杜甫以慈母般的心肠,哀怜不幸的少年,又忍痛给他们安慰和鼓励。

诗人痛恨战争、同情人民而又希望人民投入战争的矛盾、痛苦心情,在《石豪吏》中表达得更深刻。在石豪村,诗人投宿的人家已有两个壮男为国牺牲,官吏对这样不幸的家庭却没有丝毫的同情,还要趁着黑夜来抓人。老翁逾墙逃走了,只好由老妪出来哭诉哀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既是写实,又饱含着诗人强烈的爱憎。人们也许会猜度老妪在绝望中势必与吏役拼个你死我活,但,这不是杜甫的愿望。她控诉了统治者的罪恶之后,还是表示:“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并非老妪的怯懦,而是爱国的理智战胜了个人感情的结果,显然含有作者的理想。第二天,“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老妪果然从军了,悲天悯人的杜甫对孤苦的老翁怎能说得清心中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呢!

“三吏”“三别”中最感人肺腑的是《新婚别》。这首诗通过一个深明大义的新婚女子的形象,表现了人民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爱国主义精神。新婚之夜,夫妻恩爱,她该有多少幸福的憧憬!然而,灾难就在这时降

临,丈夫马上要被征发到河阳作战。新婚之夜竟是生离死别之时,新妇内心的苦和怨可想而知。但她既不是痛斥官吏的冷酷残忍,也不是呼天抢地痛不欲生,而是说:“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她强饮人生的苦杯,不怨天,不尤人,只责备自己没有给丈夫更多的温暖。因为她深深地懂得,丈夫参加保卫祖国的战争,义不容辞。于是,她时而想跟随丈夫上前线,时而又觉得这样做会给军队带来许多麻烦,反而有害;左右为难,心如刀绞。她留恋丈夫,她应当享受新婚的幸福,然而,祖国却在她心中占有更崇高的地位。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她还是勉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并表示,生活虽然不能如人所愿,对丈夫的爱永远坚贞不渝,地久天长。这位新娘是诗人心目中理想化了的臣民,是他着力塑造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通过这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使全诗的爱国主义主题放射出夺目的光辉,从而人民遭受的兵役之苦也被衬托得愈加鲜明了。诗人记叙的决不仅仅是一对恩爱夫妻的生离死别,而一个时代的灾难和痛苦。

四、总结时期,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腊月杜甫开始漂泊西南到病逝湘水舟中的约十一年时间。

杜甫弃官辗转到了成都之后,在西郊浣花溪畔筑草堂一寓,聊以安身,过着清苦的生活,常常饥不得食,寒不得衣;有时甚至是“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无情的生活,迫使他发出了“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的慨叹。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好友严武以成都节度使重镇蜀中,表奏杜甫为节

杜 甫 “ 诗 史 ” 寻 踪 7 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工部”之称即缘起于此。第二年严武去世,诗人无所依傍,遂买舟漂泊四川、湖北、湖南各地。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冬,贫病交迫,逝于舟中,唐代最伟大的一位诗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这一时期,杜甫的创作有诗千余首,从总体上看,感情更为深挚,格调更为苍凉,形式更为多样。古风、律诗、绝句,叙事、抒情、议论,五言、七言、杂言,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诚如明朝王应麟所论:“盛唐一味秀丽,杜则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备。”(《诗蔽》)对七律诗的发展尤其有卓著的贡献。从前,七律都用于歌功颂德或倡和应酬,杜甫进行了新的开拓,用来表现国家兴衰,民生疾苦,为七律诗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登高》、《秋兴》等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杜甫安居草堂后,第二年深秋的一天,一场狂风暴雨摧毁了他千辛万苦经营起来的茅房,屋漏床湿,无法容身。南村的一群穷孩子却欺负他年老无力,抢走了被风吹落的茅草。诗人“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叹息自己灾难频仍、流离失所的遭际,也叹息因饥寒贫穷而对诗人施行非礼的群童。

**的时局把杜甫推到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真真切切地成了人民的知音。诗人在落魄潦倒中,仍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时时刻刻以社会和天下苍生为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末尾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渴望能有千万间广厦,使天下颠沛流离的人都能安居乐业,不受冻馁,而自己却可以置之度外。在这里,我们分明地看到了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质,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以及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杜甫的另一首诗《又呈吴郎》,也同样体现了诗人这种高尚的思相想情操。他离开草堂后,曾把草堂借给亲戚吴某居住,邻居一位孤苦的老妇在枣子成熟的时候,常到草堂边来打枣。吴某因此给枣树围上篱笆。杜甫得知后,即作诗规劝:“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他希望吴某能谅解和关心那位贫苦的老妇,不要使她担惊受吓。

杜甫流寓夔州期间,写了许多歌颂山川和遣兴抒怀的诗歌,以七律《登高》为著名,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明胡应麟《诗薮》)。该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诗人因登高有感而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怀。

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写眼前之景,雄浑苍莽、气象深远;抒胸中之情,渗透着勃郁之气;语言深沉凝炼,声韵铿锵,对仗工整,很见艺术功力。前四句写景,风急云飞,叶落猿啼,长江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极言江天的辽阔而苍凉。其实这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之景,而是诗人的情中之景。与悲秋的宋玉不同,杜甫悲而不哀。后四句述怀,抒发被秋景撩拨而生发的无穷感慨,也就是身世之悲,字字句句,无不具有丰富的内涵。宋人罗大经说:“‘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8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论文集

而对偶又精确。”(《鹤林玉露》乙编)明胡应麟进一步分析这首诗说:“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薮》)诚然如此。诗人万千思绪,满腹愁肠,在诗中层层托出,表达得淋漓尽致。杜甫自称“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几曹长》),《登高》一诗,格律、对仗、遣词、造句、写景、抒情,一切方面的成就,表明杜甫这时期的七律技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堪称前无古人。由于深重的积郁使得身心劳瘁的杜甫实在难以承受,所以本诗的情绪显得过于低沉。这不是杜甫晚年诗作的主要方面。诗人在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中还念念不忘“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悲愤而不沉沦。

国家不幸诗人幸。杜甫同不幸的时代一起历尽离乱,饱尝忧患。时代的灾难造就了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人民诗人杜甫,忧国忧民成了杜诗最重要的主题;沉郁顿挫构成了杜诗最基本的风格。诚如叶燮《原诗》所论:“杜甫之诗,随举其一篇与一句,无处不可见其忧君爱

国,悯时伤乱„„”杜甫的全部创作,既是诗人自己伟大人格的写照,更是展现那个时代风貌的无比珍贵的历史画卷。

参 考 文 献

[1] 王达津.杜甫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A].古典文学论丛第二辑[C].齐鲁书社.1981.[2] 张锡厚.关于杜甫世界观中的几个问题[A].文学评论丛刊[C].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19-586.[4] 冯至.杜甫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5] 赵永纪.诗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6-85.[6] 陈祥耀.五大诗的评述[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95-135.[7] 贾文昭.徐召勋.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欣赏.安徽人民出版社.1979.

第五篇: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诗歌教学方法探究之一

返璞归真情意浓

实验中学

莫莫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解读。这在诗歌教学方面尤其重要。如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读懂真情,读出真味呢?本文试图从诵读吟唱、嚼词品句、作画入境等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诗歌教学 文本 画图 真味

俗话说:教无定法。诗歌教学的方法亦多种多样。就其传统来说,诗歌教学主要以讲读为主,近来时兴以课文为例作讲解,然后进行拓展阅读。我觉得,不管运用怎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返璞归真,以文本为依归,读懂读透文本,才可领悟诗歌的情意,领略诗歌的真味。

一、诗歌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回归文本的原因分析

诗歌教学离不开课文,即离不开文本。文本解读主要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理解、评价、创新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解读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实施“静态文本解读”确立的教学过程预设,实现教学目标。诗歌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回归文本,由以下几点决定。

1、简约含蓄的诗歌特点需要我们返璞归真读透文本

诗歌是一种高度浓缩的语言艺术,它要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它语言高度凝炼、蕴藉、含蓄,跳跃性大,再加上语言的变迁,年代的久远,现代与古代生活环境的迥异,使人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如果不“细吞慢咽”,咬文嚼字,慢慢感悟,是读不懂诗歌的内涵、作者的感情和语言的精妙之处的。如读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如果读者不去慢慢品味,只一读而过,哪能感受到李清照的孤寂难耐,惘然若失的悲惨境遇与叠字的精妙呢!

并且,古人作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我们今人读诗,自然不能一目十行,浅尝辄止,也应向贾岛学习,发扬他的“推敲”遗风,踏踏实实地返璞归真读透文本。这是诗歌教与学的正解。

2、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感悟文本为依归

学生诗歌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与生活的积累,更离不开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而要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就必须对文本的进行“细品慢嚼”式的透彻解读。学生在“细品慢嚼”诗歌文本中,才可明白诗义,再现诗境,感悟诗情,读懂诗心。要知道,课本选用的诗歌,都是古文经典,如果粗略浅尝,自然发现不了其中的精妙之处,也就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发展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因此诗歌的阅读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诗歌独特语言的体味上,让学生在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提高能力。

3、语文课堂的功利化让诗歌教学与文本解读渐行渐远。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适度拓展课堂容量,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对此,我的理解是:教师施教要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前提下,由课文“自然生发”引出课外拓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要以文本为依归;只有与文本一脉相承又有所 “拓伸”的拓展,才能给学生带来进一步建构、超越和发展的价值意义。

但是,语文课堂的功利化让诗歌教学与文本解读渐行渐远。现实中,不少老师为了高考,为了出成绩,忽略了对课文文本的细读与深入理解,却大大强化了课堂练习以“拓展课堂容量”。为了省出时间进行“拓展”,一些老师常常让学生囫囵吞枣般粗读课本。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增加分数,一些老师可以抛开课文,天马行空信马由缰地让学生做练习,从而陷学生于题海之中。他们对现代文的教学如此处理,对诗歌的教学也如此处理。他们认识不到:这种做法,砍掉了语文学习的根,提高不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将让学生消化不良,并导致文本教学空心化,学生感悟能力与理解能力弱化,这是有违教学规律的。

事实证明,诗歌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回归文本,这是无法绕过的一道坎。诗歌教学只有回归文本,才能真正让学生完成阅读和学会欣赏,提高学生的感悟与解题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返璞归真读懂文本的方法探究

诗歌教学“返璞归真”的本义是读懂文本,读出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情能力。如何读懂文本,读出真情,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诵读吟唱解诗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传授劳动经验,抒发感情而创作的一种易于传唱的文学体裁。它讲求押韵与平仄,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适于诵读吟唱。所以在教授诗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诵读甚至吟唱。如我校一女老师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她设计了初读、再读、三读,还有范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最后是听歌星唱、大家跟唱。一节课下来,她组织了九次诵读吟唱。在反反复复的诵读过程中,尤其在唱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诗的押韵与平仄的变化,他们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缓慢低沉——学生读到了女主人公的哀愁,读懂了李清照的苦恨。教学效果明显。

可见,诗歌教学在要重视诵读吟唱,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法则。诗歌只有多读,才可读准它的韵律,读懂它的意境,读出它的美感。

2、寻根问底识求真义。

诗歌内容跳跃大,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是一种浓缩化的文学体裁。诗歌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逐词逐句地去寻根问底,分析感悟,探寻诗歌的真义,读懂诗歌丰富的内涵,再现它的意境与感情。如我校李林梅老师上柳永的《雨霖铃》一文时,她在完成几轮诵读与整体把握这些环节后,通过一问、再问、追问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了逐词逐句的分析,抓住“寒蝉”“长亭”“无绪”“摧发”“无语”“念”“那堪”“酒醒”“虚设”等关键词,寻根问底,探求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和课本义。探寻中,学生明白了“那堪”的本义,认识了“长亭”的内涵,感悟了“虚设”透出来的凄楚,读懂了情人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苦况。教学效果良好。

3、描摹诗境悟真心。

诗歌依靠意象来抒怀,通过多种意象构成的意境来表情达意。要解读文本,读懂诗歌,追索诗歌的意蕴,离不开对意象与意境的感受与分析。感受与分析意象与意境的最好方法,我觉得莫过于画图法,即抓住文本提供的信息,通过画图把诗的意境再现出来。画图法往往可以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置身诗境之中,去贴近作者的处境,贴近作者的感受,体会诗歌的意蕴。如我校陈老师分析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她提问:“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你身在其中,你看到了些什么景象?你能把它画出来吗?”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大儿”“锄豆”“中儿”“织笼”“小儿”“剥莲”等意象,去想象与再现,置身其中,体会其中的喜悦之情。

当然,诗歌的表层意蕴是通过诗歌的艺术描写直接体现出来的,可以通过画图法从直接归纳和概括出来。诗歌的深层意蕴则是作者运用暗示、象征等手法表达的,学生理解要理解它,必须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知识。

4、以诗解诗传真味

所谓“以诗解诗”,就是利用具有相似共性的已学诗句,来解释新学习的诗歌,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本义与诗人的感情,感受古诗的形象美。在讲授古诗时,我们会发现:诗歌的内容总会有一些共性。因此,我们教学某一首古诗时可适当引用相似的的诗词名句来解说,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存”,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真情;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得到更多,学得更透彻。

例如我校唐老师讲授后唐李煜《浪淘沙》,他在讲到“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句时,提问说:“李煜说‘别时容易’,‘离别’真的容易吗?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歌是怎样写‘离别’的?请举例说说!”提问学生后,他总结说:“唐朝李商隐在《无题》中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的是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别亦难’三字道尽了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时难舍难分的痛苦。唐朝王维在《渭城曲》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者用‘劝酒’的形式,道出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的情谊,也包含作者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与殷勤祝愿„„李后主对“离别”的感受其实与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他说‘别时容易’,其实不容易。他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应该是难舍难分的。可这里说“别时容易”,是为了反衬一别之后再见的艰难”。听完同学的回答与唐老师的“以诗解诗”,同学们对“别时容易见时难”一语透露出来的李后主真情自然有更多的感悟和理解。

实践证明,“以诗解诗”的古诗教学法,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与联想力,提高学生古诗阅读鉴赏的水平。“以诗解诗”的教学法,可以让课堂充满诗的真味,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总之,诗歌教学的方法很多,但不管什么方法,基本要义是“返璞归真”,让学生读懂文本,读出诗的真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2016年6月2日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傅导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2年9月第1版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9年第28次出版

下载高二语文探究诗歌的旨意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语文探究诗歌的旨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语文诗歌专题之讽喻诗教案

    先向诗歌求讽刺——社会写真 【高考回眸】(2004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卷) 新沙 陆龟蒙 渤湃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1)下列诗句与《新沙》的......

    高二语文诗歌鉴赏专练答案[合集]

    内部资料 高二语文诗歌鉴赏专练 1-8 投放时间: 高二语文诗歌鉴赏专练 1 12.(8分) (1)描写特征性的景物表现“早”:早霞已散,晓月犹明,残星未落,寒霜犹重。(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三点可......

    教学论文高中语文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究

    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究 伍连珠 摘要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又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现实。基于以上两点......

    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 论语>复习导学案1 编写 王惠丽审定 高二语文备课组使用日期2014-6-3 一教学目标 1复习12课字词句知识;2理解课文思想;3翻译重点语句. 二自主学习 1注音木铎( )桀......

    高二语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既„又„”不合原文意思)2.C(“已经”应为“也应”。)3.B(“抵御......

    高二地理教案:探究安培力

    高二地理教案:探究安培力 【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物理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地理教案:探究安培力,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地理教案:探究安培力 3.3......

    高二语文备课组诗歌默写专项训练(一)

    高二语文备课组诗歌默写专项训练(一)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猎》2、今夜鄜州月,____________________。 遥怜小儿女, ___......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一.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二.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概况,培养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重点: 以时间为纲,理清中国古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