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导学案案例

时间:2019-05-12 16:2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说屏》导学案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说屏》导学案案例》。

第一篇:《说屏》导学案案例

《说“屏”》导学案

备课人:马得朝 审核人:马得朝 学校:刘河镇初级中学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赞美、热爱之情。

2、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本文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说明方法,并说说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3、查找资料,大致了解课文中引用古诗词的意思及在文中的作用,体会生动的说明文语言。【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赞美、热爱之情。

2、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本文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说明方法,并说说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学习难点】

查找资料,大致了解课文中引用古诗词的意思及在文中的作用,体会生动的说明文语言。【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学习过程】

【温馨导引】屏风,从诗意中淡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的一首《秋夕》,留下了几多诗意,吟出了几多情趣!可见,画屏秋冷,给人很深的感受。带着这份诗意,让我们走进《说“屏”》一文中,去体味屏风给人带来的无穷魅力吧!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书斋()伧俗()休憩()闺房()忒()xiāo魂()分gé()wéi幕()因地制yí()tú劳()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2)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3.默写杜牧《秋夕》一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学

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1)屏风的_____:(2)屏风的_____:(3)屏风的______: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_______”字。

2、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

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4、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你能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感情的具体语句吗?

(二)拓展延伸

①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凸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都有,但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漩涡的,叫斗型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型纹;有的纹像弓一样,叫弓型纹。据说,全世界50多亿人,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呢。②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借助指纹破案。近年来,指纹又和电脑成了好朋友。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电脑开关,电脑就能很快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会自动打开了。③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上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指纹的特性和类型。B.指纹的特性和用途。C.指纹与遗传的关系。D.指纹与电脑的关系。2.第①、②段的中心句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第①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在下列答案中选出,有几项选几项。()

A.作诠释 B.下定义 C.分类别D.举例子 E.列数字 F.打比方 4.上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5.第②段中的“这一特性”和“它”在文中分别指________和________。

三、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屏风——让家居显得更美

常常听到一些朋友抱怨,想在家中的客厅和饭厅之间摆放一个屏风,跑遍市内家具商场,却发现合心意的屏风太少。要么款式少,且大多数是中式的设计;要么偶尔找到一个设计新颖的屏风,价格也不便宜。

事实上,小小的屏风确实比较难寻“芳踪”,即使是大型的家具商场也少有开辟专门的柜台销售屏风,只有少数布置精美的家具卖场能够找到几款,所以消费者要买到合心意的屏风,确实要多花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不少人而言,就算为了屏风“踏破铁鞋”又何妨。因为在家中摆放一个美丽的屏风,就好像端庄的女子蒙上面纱,能够添上几分幽雅、娇媚。材料二:时尚屏风装饰性强 设计时尚的屏风,有时甚至比摆放在它前面的家具更加吸引目光。这类屏风无论是材料还是设计都非常大胆、新颖。选料上,往往摈弃了那些厚重的材料,由透明、轻柔的材料所取代。据介绍,以往屏风主要起分隔空间的作用,而现在更强调屏风装饰性的一面,薄薄的屏风,既保持空间良好的通风和透光率,营造出“隔而不离”的效果。色彩方面,与传统的黑、白、灰等色彩相比,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跳跃的红、鲜艳的黄、亮丽的绿等等都是受追捧的颜色。图案方面,更是令人目不暇接。若难以作出选择,几何、花卉、纯色这些款式无论什么时候采用都不会过时。

1、阅读完上面的两个材料,说一说在表达方式上二者有何不同?

2、材料一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表现屏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在材料二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表现时尚屏风?效果如何?

4、如果你就是一道屏风,你会怎么介绍自己?以“我若为屏”立意,写一段话,表达出你的思考。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书斋(zhaī)伧俗(cāng)休憩(qì)闺房(guī)忒(tuī)xiāo魂(销)分gé(隔)wéi幕(帷)因地制yí(宜)tú劳(徒)

2、伧俗:粗俗鄙陋。休憩:休息。

3、杜牧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2、a.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b、古诗中提到的屏:

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宋代词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李贺 《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南朝 《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3、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使说明对象具体生动,便于读者理解。分类别:使说明条理清楚。

引 用:可以使文章更有文采,使说明文的语言更加生动。

4、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屏的赞赏、热爱之情。拓展延伸

1、B

2、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都有,但各不相同。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3、BCDEF

4、C

5、指纹人人都有,但各不相同 指纹

第二篇:说屏导学案

15、说“屏”

课型:新 授 主备: 审核:

使用人: 班级: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的一些词语,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继往开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更美好。学习重点: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及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伧()俗 休憩()韶光()书斋()....擅()长 徒劳()相称()忒()....

2、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浙江杭州人,专家。

《牡丹亭》的作者是

,朝 家。中国古代还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品,请你写出两部并说出其作者。

3、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行文思路。

二、探究活动:

(一)整体感知·解决问题。

1、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请用自己的话说明。

2、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二)精读细品·合作交流

1、细读文章第一段,说说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2、请找出课文中引用的古诗词名句,理解这些诗句及其作用。

3、读了本文,你能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向未见过屏风的人介绍什么是屏风吗?

三、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2、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

3、预习中的疑难解决了吗?

教学后记:

第三篇:《说屏》学案答案

《说“屏”》师生共用导学案

备课人:徐春红 备课时间:11月10日 课型:阅读课 学习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3、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学习重难点】 1.理解作者对“屏”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2.体会文中生动富有文采的语言。【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1、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2、各种屏风图案:见多媒体课件 【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给下列注音。

屏()风 帷()幕 伧()俗 流萤()忒()

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无益地耗费劳力。

②、创作出来的物体形象。③、恰当,恰如其分。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___________

3、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3)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给屏作一下解释。

【合作探究】

1、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三方面知识?

2、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3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3)“抱膝看屏山”

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屏风的诗句?

【达标检测】 练习册“当堂检测”

一、1、2.【教(学)后记】

答案 整体感知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合作探究

1、说明文

2、屏风的美

3、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2、学法指导: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3、(1)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3)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拓展延伸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词人柳永《迷神引》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第四篇:《说 “屏”》教学案

《说 “屏”》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2.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 教学重点】:

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

(一)初读感知:

1、朗读课文,积累文中词语。

2、感知文意:

3、我的感受:

4、我的疑问:

(二)[预习诊断]

1、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本文选自《陈从周散文》。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拿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消魂的了。(纳 销)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秋夕》中的诗句。

4、作者在本文中介绍了“屏”的哪些知识? 作用、种类、大小

三、精讲点拨

(一)自由诵读了解“屏”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二)、深情美读说说屏

1、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2、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理解诗意,体会作用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3、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4、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令人销魂”、“神秘”、“微妙”、“称道”、“真够吸引人”、“闲滋味”等。这些词语也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5、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四、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 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五、拓展延伸 寻找屏

例:南朝 《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 《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 《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教后反思:

第五篇:15.说屏教学案

15、《说“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4.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二。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屏”感情,理解引用,分类别等说明方法。2.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自学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五.课前准备:

1、教师调教好教学平台等教学用具

2、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六.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屏风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逐渐由单纯的家具演变成为了一种工艺品,古朴典雅的屏风往往会给人无限的遐想,难怪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各种优美的身影,琢磨一下,屏为什么总能牵动人们悠悠的情思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陈从周先生的《说“屏”》。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学生自由地朗读。

2、生字词:

píng()风 shàn()长 休 qì()wéi()幕 书 zhāi()sháo()光

3、配乐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3)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学法指导: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4)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

具是相称的。

七、课堂练习

(一)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 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木屏、竹屏等。

A、美丽

B、秀丽

C、美观

D、华丽

2、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

,色彩又觉伧俗。

A、精巧

B、轻便

C、轻巧

D、精密

(二)下列句子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分类别、引用等

1、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说明方法: 它的作用:

2、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说明方法: 它的作用:

(三)做学习辅导P34-35的练习题。

八、收获你我谈。(课堂总结)

(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发言)

例如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九、德育渗透

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十、布置作业 :(分层)

1、必做题:练习册P35第(二)题。

2、选做题:仿写练习,题目:说“ ”(例如填上“笔”“筷子”“电脑”等词,要用上引用、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十一、板书设计:

说“屏”

陈从周

说明内容:屏的作用、屏的分类、屏的设置

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引用

说明语言:生动、文白相杂

十二、反思教案:(课后再写)

下载《说屏》导学案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说屏》导学案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说》导学案

    马说 学习目标: 1、 掌握并积累文中的重要文言词语。 2、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3、 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寓意。 学习重点: 1、 文中重点词句的掌握。 2、 力争当堂成......

    说勤奋 导学案

    说勤奋(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相应的语气。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 出示本课......

    《马说》导学案

    主备:史军伟校审:张梅签审:刘成大使用时间:2012.9.12 《马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重点文言实词与虚词,感知文言议论文的主要特征,体会文章比喻手法的作用,把握文......

    《说木叶》导学案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说“木叶”》导学案学案编制朱丽审核 宁仁道【学习目标】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

    说木叶导学案

    《说“木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

    说木叶导学案

    《说木叶》导学案(二)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

    《雨说》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李更鑫 复备人: 审核: 班别: 姓名: 编号:20140902 课题:2《雨说》(2课时) 课型:预习+展示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重要字词,有感情地反复......

    第15课《说“屏”》 创新学案

    《说“屏”》 创新学案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二、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的书写、理解。 2、了解屏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体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