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媒体教学与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

时间:2019-05-12 16:4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多媒体教学与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多媒体教学与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

第一篇:高校多媒体教学与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

高校多媒体教学与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

[摘 要]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针对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手段与师生互动、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材教法钻研、多媒体教学资源与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氛围与课程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培训与教学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能够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逼真的教学情景、直观的教学图像、活泼的教学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旅游高等教育带来深刻变革和影响,推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一、多媒体教学在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时代需要大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学生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比较,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寻求知识的方法,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可见,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学生参与科技文化交流的能力,实现校企互动,达到产学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多媒体教学能够针对就业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宽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求职空间。

二、高校旅游专业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课件制作,忽视教法研究

为了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课件制作,而花在钻研课本、钻研教法的时间却很少,成为课件的奴隶。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挤占了钻研教材教法的时间,没有精心设计教学模式,进而影响到教师教学艺术的锤炼与提高。究其原因,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仅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中加入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忽略了对现代教育思想与教学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能力水平,忽视了自身的语言艺术和教学风格,只是新瓶装旧酒,片面追求形式,没有根据新的教学要求去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一定优于其他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对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二)重视课件演示,忽视学生主体

多媒体是物,而授课对象是人,很多时候,教师频繁进行多媒体操作,忽略了和学生的沟通。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形式,课堂上一切都由电脑完成,用多媒体屏幕代替了黑板板书,重点细节也不给出板书,用现成的软件和网络下载的内容代替了教师的教案,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进。课堂上,教师只是机械地演示课件内容,学生只会像浏览信息一样地阅读教学内容,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记笔记,没有思考时间,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与教师进行交流。有的教师对计算机使用不太熟练,课件设计不够合理,缺乏艺术性和创新性,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变得较为死板,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参与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三)重视课堂气氛,忽视学习效果

有的教师没有把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喧宾夺主,将多媒体课件制作放在主要位置,而把完成教学任务放在次要地位,忽视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往往一味地追求形式修饰,为使课件图文并茂和富于变化,一般都会设计上动画、小动物,还有一些优美的图片。这样会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不够合理,就会产生课堂气氛空前好、学习效果特别差的现象,使得学生注意力主要集中到屏幕上,而忽略了对所学内容的感悟、体会和把握。另外,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会出现信息量过多的现象,令学生应接不暇,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所以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要注意课件播放的节奏和频率。

三、高校改进多媒体教学应该处理好六方面关系

(一)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教学手段是指师生在教学中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介或设备。人们通常把教材、粉笔、黑板、挂图、模型称为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称为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两种教学手段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多媒体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也为现代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多媒体在某些方面的功能是代替不了传统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过分依赖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也不能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统筹兼顾,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在教学中既充分发挥多媒体自身的灵活多变性,又兼顾传统教学的细致亲切性。一方面,教师不应把课本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屏幕上,由传统教学下的“人灌”变成多媒体教学下“机灌”。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控制好演示与板书的频率,把握好讲解与提问的节奏,做到“人”“机”协调、“演”“讲”结合。

(二)处理好多媒体手段与师生互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相互交流、传递的过程,教师要处理好多媒体手段与师生的关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手段为辅助的原则。由于教师演示课件时需要操作机器,较少行走于学生中间,造成师生在空间上产生一定的距离,这就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空间范围,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减少。这样,个别学生上课时容易走神,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师要增强与学生交流的意识,走到学生中间讲解,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表现随时调整教学手段,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处理好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材教法钻研之间的关系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将多媒体课件制作与钻研教材教法两者一视同仁,不可偏废。因此,一方面教师平时要注意搜集与课程教学有关的课件,既可以是现成的,上课时直接拿来为己所用,也可以是间接的,借鉴其中有用的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配置专门的课件制作人员,成立课件制作小组。同一个教研组成员也可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这样就能够减少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从而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教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塑造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四)处理好多媒体教学资源与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手段是信息传递的平台,是师生之间的桥梁,它必须服务并服从于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补充的教学资料一定要与教材内容相统一,不能单纯只是为了使用课件,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里的“人”是指学生,“材”是指课程,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围绕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精心选择教学资源。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选择应该坚持最优化原则,一方面要广泛搜集国内外课程最新知识和学科前沿信息,使得教学内容翔实、教学任务饱满;另一方面要合理取舍,选择与教学目标相统一的知识信息,防止教学资源的“泛滥成灾”,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五)处理好课堂教学氛围与课程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手段为教学目的服务。为了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制作的课件要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应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灵活体现教学内容,准确反映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切忌过多地注重形式修饰,不能舍本逐末,不仅要在课件的界面设计、动画效果上花时间,更要在课程的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方面下功夫,从而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制作出的课件才能形神兼备,不仅能够产生视觉的冲击,还能引起思维的震撼,使学生视野开阔、印象深刻。

(六)处理好多媒体技术培训与教学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课件不是板书替代品也不是文字和图片的简单拼凑,而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艺术、教学技能的生动展示。计算机应用水平是衡量一名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针对目前不少教师多媒体教学水平比较低的问题,高校要提供教师发展的机会,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多媒体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多媒体教学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使教师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科学合理地设计好教学方案,制作出符合教学内容且适合学生心理的课件。

第二篇: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荐)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吕光

平顶山学院图书馆,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小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6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一812' 2005)04-0085-02

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n}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创新能力,就是指提出新设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即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要,运用一切己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概念、设想、理论技术、工艺和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应用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创造,而且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主动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 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从小抓起,从教育的各个阶段抓起,在高等学校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亦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改革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继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合理配置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创新是在过去的知识和文献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 人的知识面越]’一,知识越多,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造能 力就越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借 鉴就没有创新,只有博采众长,补己之短,逐步完善智能结构,在此基础上才能引发创新的灵感,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如果 没有]’一博的知识作基础,创新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木之 术。为此,大学生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 积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普 遍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了通才教育,造成大学生知识面狭 窄,综合素质不高。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学科与学科之间高度融合,要培养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大学生,以强化基础、拓宽知识,对学生进行早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为宗旨的教改思路己成为一种共识。口,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一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要求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重点阅读木学科文献向不断涉及相关学科文献转移,由参阅单一文献载体向多文献载体转移,知识的需求呈现高度专门化和综合化的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根据学校发展和培养目标以及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坚持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相统一的原则加强馆藏资源建设,配置合理的馆藏文献体系,不断优化馆藏结

构。制定木馆的藏书发展政策:在保障一定比例专业教学参考资料的前提卜,注重跨学科、跨专业、新学科、新方法、新思维、新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源的采集,注重实践性、应用性文献资源的采集,注重反映科技发展最新成果、价值取向鲜明的文献资料的采集,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对各种文献的需求。同时,随着电子出版物的普及,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提供传统印刷型文献的服务,还应加强电子出版物和Internet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收藏的优势,为大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文献的保障。

二、开设文献检索课,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主要包括 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筛选能力、信息 分析能力、信息综合能力和信息创造能力等。在信息化社会,一个人捕捉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越强,他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没有较强的信息收 集和处理能力,想成为创新型人才是不可能的。信息能力的提 高必须通过系统培训和自觉实践才能取得。高校图书馆应当 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顺应时代的要求,开设文献检索课,而 且随着文献信息逐步向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文献检索课的 内容也应适时增加,在传统的图书馆知识、文献知识、工具书 使用方法讲授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数据库、光盘、网络、联 机书目检索等使用方法的讲授,尤其是联机检索内容,使学生 具备利用高技术手段获取网上信息、知识的能力。图书馆还可 利用电子阅览室为大学生提供信息检索实践的机会,并给予 现场指导。总之,高校图书馆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并提供实践 的泪L会,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他们的信息能力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举行讲座、推荐好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最复杂、最高级的活动,没有强烈的主体创新 意识即怀疑的意识、不安于现状和精益求精的意识),即使知 识再丰富,智力再发达,也不会产生创新,因此,激发和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的资源 优势发挥教育职能,适时地开展各种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或 专题讲座。一方面介绍馆藏电子资源的内容及使用方法、常见 各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技巧、机读目录的使用、工具书的使用、馆藏资源的分布和图书的借阅等,使学生了解馆藏文献资源 的分布、服务方式及借阅制度,了解图书馆各类资源的使用方 法,从而达到快捷、充分利用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目的。另 一方面介绍科学史上一些典型的不围于传统理论和观念,不 迷信权威和书木,在科学木身的矛盾己经显现出来时,勇于提 出新思想、新见解,从而做出突破性发现的精彩事例,从真实 的科学认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展示科学探索过程中问题背 景的演化,阐明重大科学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所导致的 深远影响,以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善于提出 科学问题的灵性和聪慧。另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板报、橱窗或小报等方式向大学生推荐具有丰富创新内涵、创新教 育的报刊和图书,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事。只要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处处留心,人人都是创造之人,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与其它有关部门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校园文化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 我校图书馆定期开设美展、影展、书展等,还积极与其它有关 部门配合组织大学生开展“精神文明从我做起’,竺今天我以 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等演讲比赛梦大学生卜海经商 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辩论赛,纪念一二·九”运动专题 报告会和自强不息”先进事迹报告会,手工制作大赛,以及文 化艺术月、各种学术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 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发挥大学生 的创造潜力,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 能力。

五、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者

21世纪的图书馆是一个网络环境卜的信息服务中心,是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传 统的那种看门、守摊、借借还还,为读者进行一般性齐询的思 想观念己不适应现代化、网络化的需要。当今的图书馆员应从 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发挥潜力,不但要对 图书馆学有全面精深的掌握,还需要对相关学科和领域有]’-泛的涉猎,不但要掌握较高水平的计算机技能与网络技术,能 够对联网的信息进行组织与分类,而且要具有知识判断与评 价能力。另外,还要具有创新意识,勇于打破旧的思维习惯 和工作方法,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使自己知识结 构新型化、思维方法科学化、工作技能现代化。只有这样,才 能在与大学生的交往中,对学大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 默化的作用,才能真正使图书馆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 重要基地。

综上所述,图书馆有丰富的知识和文献资源,在大学生创 新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勇 于开拓,将会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参考文献: [1]朱理达.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3):148-149 [2]0.l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图书馆教育[J].}J}代情报,2003,(1): 158-160 「责任编辑部春霞1

College Librar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刀Guang

(Library of Pingdingshan College,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Abstract: College library which is one of three big stanch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the center of literatures and information but also the main position of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So its advantage should be used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Key words: library;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

第三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以说知识全面广博、基础扎实牢固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本文对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加以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

一、特点和优势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历史较短,它的培养模式与其他类型、其他阶段的音乐教育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1、师范性

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指出:“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育部教师教育司原司长马立也说过:“教师教育专业实际上包括了2 个专业,即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简言之,音乐教育系的优势在于师范性和专业性。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不以某一“专项”理论、技能、知识为主,而是求全面,也就是“一专多能”,不求在某一领域有多么深厚的造诣,而是追求正确的方法,以能够为日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以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学生为目标。知识全面广博、基础扎实牢固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此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具备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学法等理论课程。新时代所需要的音乐教师是集音乐教学与音乐研究于一体的学者,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为音乐教师提供新的教育思想,更好的指导音乐教学实践。所以理论知识的学习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中不难看出,专业性始终贯穿始终。高校优秀的师资为学生们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备能够胜任中小学教学所需要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多项音乐专业基本技能、技巧的能力,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和多元文化的知识。

因此,音乐教育“师范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深厚的音乐教育理论素养,二者必须兼备。

2、课程设置的连续性

从上述两所院校的调查中不难发现,两所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面都遵循由易到难,有浅入深的过度,课程设置层层深入,连续性强,尤其注重基础性,为学生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科一二年级,课程内容大多是音乐理论、技能等音乐学科的专业知识,如音乐名作赏析、民族民间音乐、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为学生们感受和理解音乐,体验多元文化等打下宽厚的基础,为学生具备全面的音乐学科素养提供了条件。而本科三四年级,课程内容开始偏重于教育理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学法等,为学生们日后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强化教育理论的有关内容。

3、音乐技能的实用性

音乐技能的综合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最为实用,如合唱指挥、即兴伴奏、自弹自唱(天津音乐学院开设)、音乐创作等,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调查中,两所院校实用性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大,例如即兴伴奏、合唱指挥都平均开设 2-3 学期,这体现了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一专多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日后的音乐教学,这也是音乐教育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点:技能专业而且综合能力强。因为一堂音乐课的顺利进行,不单单需要教师只会弹或者只会唱,还需要通过即兴伴奏、自弹自唱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加强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问题

1、高校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缺乏沟通

高师音乐教育是基础音乐教育的母机,它担负着为中小学输出高素质师资的责任,基础音乐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高师音乐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的调查中发现,本应紧密联系的两个个体,却彼此互不联系,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基础音乐教育漠不关心,对《音乐课程标准》了解甚少,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动向不闻不问,究其原因高校音乐教育在学生一入校的时候,就未给他们明确的定位,使大部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音乐教师缺乏认同感,所以造成学生们在校期间与基础教育的沟通与联系太少,没能尽早进入到音乐教师的角色中来。

2、实践太少

教师教育研究已证明:“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在理论性、实践性及个性的三大逻辑点的基础上发展的。”由此看来,实践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情况中,教学实践的机会太少几乎是每所高校都面临的问题,仅靠最后 6 到 8 周的实习时间初步具备教学的能力都有困难,更不用说利用教学实习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以尽快适应日后的音乐教学工作。

3、理论知识与教学方式方面

对音乐教师教育来说,音乐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同等重要,但在课程与时间安排上,应以音乐学科知识为主,教育学科知识、人文学科知识为辅。“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所占比例不足 10%,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据统计,英国为 25%,德国为 30%,法国为 20%,两相比较,足见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薄弱。”

本篇文章来源于原文链接:

第四篇:浅谈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浅谈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是创业的原动力和本质,创新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创业的成效上,创业同时又推动并深化着创新。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而生命科学又是一门发展较快、实践较强的科学,其实践教学的地位尤其重要,创新创业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本文结合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在生物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讨如何利用本学科资源(如科研、学术成果、科研仪器设备等),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创建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生物科学;高校大学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是生物学的世纪[1]。生命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息、文明以及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和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类所面临的粮食、医药、人口、能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的解决。21世纪是创业型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科技大国,就需要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潜质的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提 高全民创新意识、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任。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与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使之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积极应对未来世界的严峻调整、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因此,如何在教育资源及教学经费短缺的状况下,培养适应生命科学与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摆在我们面前[2]。以下是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可凭借优势报考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相近专业的研究生和出国留学。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植物标本制作、生态学、基因工程、进化论、生物统计、生物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

根据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10修订版培养方案以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做一些探讨。

一、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贯穿于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制订一套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生物科学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方案,重点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所以要打造4个学科平台,设置“3+1”模块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即设置“公共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将专业课分成“动物细工程、生物制品分离制备工艺、发酵工艺与产品开发”三类不同领域研究方向,并设置“研究创新型、交叉复合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今后的发展[3]。可多方向地选择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制品、发酵工艺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分别进入各个科学研究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训练,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利用前沿的知识开拓思路,增强创新意识,为就业奠定基础。通过设置特色板块,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且有利于改善专业结构和提高专业水平,进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学科的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专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4]。

二、全面优化组合课程结构,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目前课程体系存在课时分配不当、个别课程课时偏少以及选修课内容不够等问题。根据新的培养目标要求,要对现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及选修课的内容和课时进行调整,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减少内容重叠。通过减少课程学时,给学生减负,增加学生自主创新的实践活动。适当增加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制品工艺、发酵工艺等方向的选修课程,培养创新型生物科学人才,建立面向生物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创新研究型实践训练。第一、二两个学期为通识教育课程及部分学科基课学习[5]。第三、四两个学期为学科基础课学习时间,第五、六两个学期为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第七学期为生产、科研实习和模块选修课,第八学期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答辩。

通识教育是通过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求使学生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形成新的思想与知识,为今后的创新性工作做准备。总体上,低年级学生以通识教育为主,只安排少量专业基础课;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以专业学习为主,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实践环节,突出综合创新性实践内容,努力培养高质量的生物科学创新人才。

三、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实验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要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力求用实验来演示和验证理论,对教师和教材依赖性强,按部就班地做,并且通常用理论去修改自己的实验结果。这种做法极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学生思维定式,操作机械,更谈不上对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实验模式已难以适应教育体系创新和发展的需要[6]。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在保证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删去一些陈旧且缺少启示性的实验,搭建以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基本技能训练一实践能力训练一综合能力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用性强的综合性、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增设开放性实验。实验中融人教师科研课题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不断改革与创新实验项目。既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实验技能,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直接加入老师的科研课题和研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科研优势,多种途径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平台,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科研与实践创新活动。学生也可以自主申报课题,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训练的过程,撰写科研论文或结题报告,参加学院每年举行的学术论坛和优秀论文评选。通过课题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四、开展素质拓展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生物科学人才

素质教育是近几十年来世界教育变革中的重要教育思潮与教育实践,为帮助青年一代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和开展以提高学生素质为

目的的教育。我国的素质教育也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经过十几年的推动和发展。素质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真正解决好教育与时代发展要求同步、与社会需求相符的难题。因此,从素质教育本身的发展来说,拓展大学素质教育必须继续加强和改进[7]。

依据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大三下学期增加素质拓展教育。拓宽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在加强计划内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验、毕业设计等)的基础上,以学生活动为依托,强化素质拓展教育,完善大学生综合索质,拓宽大学生就业的空间[8]。同时,加强创业教育,指导毕业生认识创业所必备的素质和条件,如创业知识的储备、资金的准备、技术和兴趣、个人能力等等。聘请富有经验的创业成功者到校为毕业生做创业报告,让学生从成功者的经历中积累经验,了解创业的基本程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进行创业尝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同时专设大学生创业类选修课程,让学生通过课程系统地学习创业知识[9]。总之,从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引导和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完善综合素质,健全人格,并在实践活动中张扬个性,发展自身,提升能力,全面成长成才。

针对我校生物科学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对生物类人才的需求状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问和空间;推进课程和教材建设,使教学内容始终跟上国际生物学发展的步伐,建设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和相关教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现有基础型实验课程的整合,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程序,增强创新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模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0]。同时开展素质拓展教育,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大学生就业的空间。为学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服务于社会,将教学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则[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高述民,李凤兰,张志翔.生物学发展及其时人才素质的要求[J].生物学通报,2004,39(9):32—35.

[3]吕 荣.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发展创业教育相关性研究[ D] .西南财经大学,2 0 1 1 .

[4]牛长松.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探析[ J ] .比较教育研究,2 0 0 7,0 4:7 9 —8 3 .

[5] 余瑞玲.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 [ D] .厦 门大学,2 006.

[6]屠萍官,吴庆余.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2):4—7.[7]罗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67--69.

[8] 董元梅.大学生创业政策研 究 [ D ] .安徽 大学,2 0 1 0

[9]董亮等,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科技创业月刊,2007,(9):44.

[10]雷云玲,李再新,刘芳.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8,23(4):115-1 17.

第五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论文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教学能力的提高决定着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质量。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扎实的理论基础。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1],为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创造宽松优质的环境,是国家以及各高校长期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专门人才的重担。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是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因此,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的。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一)青年教师的优势

高校青年教师朝气蓬勃身心处于人生的最好的发展期,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们学历层次较高,基础理论扎实,思想活跃,干劲十足,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掌握学科前沿的知识和信息,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年龄上与大学生差距小,有共同语言,便于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艺术教师更感性化,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

(二)青年教师的不足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对教学很生疏。他们虽然都是硕士、博士毕业,但是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训练,不懂教学的艺术和教育的规律;生活压力大,高校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面临着成家立业,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力常常使他们面临困境;青年教师任教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对于教学规范和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是在摸索阶段,要有一个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技能,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过程;科研方面处于弱势,高校青年教师在读硕士、博士期间有过一定的研究经历,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但由于踏入工作岗位时间短,科研经验不足,学术积累不够,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和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也不多,很难形成明确的研究领域,研究出高质量有特色的科研成果。艺术教师由于文化课基础较差,更需要丰富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

二、青年教师训练的内容及方法

(一)加强岗前培训,做好入职前的准备工作

高校艺术教师大多数来自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或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不是毕业于师范院校,缺少做教师方面的训练。因此,对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接受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为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行导师制,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教师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是决定其一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教师职业独特的教学专长往往是在这一阶段形成。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参加工作最初养成的良好教学技能和职业操守会对今后的教学生涯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为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指定一位治学严谨、责任心强、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其指导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在编写教学大纲、撰写教案和讲稿等方面给予指导,听他们的试讲,提出修改意见。也要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撰写论文。总之,为青年教师定学习目标、勇于实践,使他们尽快成长。艺术教师由于比较突出专业技能,更重视绘画和唱歌以及演奏各种乐器,所以理论功底比较差,从事科研和撰写论文更是比较困难,所以更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三)走出去请进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鼓励青年教师多参与社会音乐活动,参加教育部及所属各级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如高级研讨班、访问学者等,多种渠道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要选拔30至50名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活动,他们不仅跟随所在大学听课,而且还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很多青年教师把国外的研究项目带回来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会选拔一部分青年教师到国内一流大学进修学习。凡接受培训项目资助的青年教师,在项目结束后,必须在所在学院的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交流,使所掌握的信息和成果为全体教师所分享。这些活动使青年教师掌握了本学科一流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开阔了学术视野。笔者所在的艺术学院这两年分别派一名青年教师去意大利学习美声唱法,派一人去奥地利学钢琴,派一人去英国学习建筑艺术,声乐教师回国后开了两场独唱音乐会,还定时给声乐教师上课,使成果服务于全体师生。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请国内外大师来校讲学,开大师班,举办各种音乐会,使青年教师不出校门就能接受一流的指导。

(四)组织教学技能大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教学技能大赛,大赛先从教研室开始,每个教师进行半小时的教学汇报,选出一至两名教师代表所在系,参加学院的教学大赛。学院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观摩,比赛由教授委员会和学院教学督导进行现场打分,分出一、二、三等奖。在此基础上,选派一等奖获得者,参加学校的教学技能比赛,选出优胜者进行奖励,并通过有线电视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观摩。同时会请专家对参赛教师所讲的课程从内容、板书、课堂语言、重点、难点、教案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点评,其目的不仅要使参赛选手获得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要在青年教师的头脑里明确什么样的课才是成功的课,知道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这种活动参与面广,受益人群大,有效地提升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五)针对不同专业的青年教师制定专项培养措施

前面论述的是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普遍方法。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培养措施。例如,笔者所在的单位是艺术学院,有艺术设计和音乐表演等专业。这两个专业都有自己特有的专业内容。所以在青年教师培养上除了应具备共同的能力外,还应具备专业特殊能力。

1.收集信息,勇于创新的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包括景观设计、平面设计和室内装璜设计等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实用性强,能够直接应用于社会生活。这就需要青年教师不仅要了解市场需求和设计潮流,还要了解新的施工材料。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用户要求和市场需要的新作品。所以年轻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紧跟时尚潮流,使自己的创作能够保持领先地位。

2.组织实践活动的能力

作为表演专业的老师,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很重要。要组织一场音乐会,从创意到节目的设计和筛选都是对老师综合组织和协调能力很大的考验。所以作为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学期都会有艺术实践的环节。要让青年教师参与其中,每个教师可以先组织自己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排练,然后把节目串到一起组成一场完整的音乐会。青年教师可以各有分工,有负责舞台监督的,有节目单定制的,有串联词撰稿的,有组织学生准备服装道具的,等等。要在实践中培养青年教师组织实践活动的能力。目前,每年教育部以及各类学会举办的艺术比赛类型很多,派青年教师组织学生参赛也是很好的展示和锻炼。例如,每年的哈尔滨冰雪节期间都会有冰雕比赛,我们都会组队参加,已经连续五年获得一、二等奖。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绘画、设计比赛累计获奖20多项。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开阔视野,增加积累,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青年教师更了解学生,师生关系更加紧密,教育教学更能事半功倍。

3.表演专业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

音乐教师除了具备课堂上授课的能力外,还要能拉,能唱,具有在舞台上展示的能力。既是演员,又是教师,这就需要有过硬的基本功,我们的青年教师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但是表演这个专业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几天不练就会生疏,所以为了督促青年教师练功,每个学期都要安排音乐专业青年教师的业务汇报。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比赛。

三、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是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在此基础上,各高校还会根据本单位的不同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教学督导跟踪听课和意见反馈;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首次开课试讲,等等,以监督、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逐一陈述。然而,上述措施在施行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如:有些学校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系统的岗前培训、入职和在职培训制度;虽有责任人员但未成立专门师资培训部门进行规划和管理;保障和激励机制不建全;实施制度分散在各个学院,执行起来随意性大等。另外,导师制的执行情况也不容乐观。制度不健全、各个参与方面职权和义务不明确、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对传帮带的认识不深入、监督执行力度不够等原因都会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再加上青年教师正处于成家立业的阶段,较低的工资使得很多教师在社会上兼职或者跳槽,不能安心于本职工作,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对教师的培养工作。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教师培训过程,提高培训质量

教师培训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2]。现在,普遍反映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效果不好,就是因为在培训过程中有些地方没有做到位,要加强培训工作的实效,就要完善培训中的各个方面。首先,培训内容要多元化,既包括教育理论,也要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文件的撰写、板书设计、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技巧。其次,授课方法随教学内容的变化也应有不同,系统的理论讲授和具体的案例教学缺一不可。特别是艺术教师的培训,一定要加强实践环节的培训,例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汲取养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培养构图和对色彩的感悟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每年暑假让青年教师带领学生去宏村进行写生实习,活动期间,青年教师和学生同吃同住,不仅教学生绘画,还要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吃住行都由青年教师来带领协调,对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大有裨益。

(二)导师制应该成为学校制度,使之落到实处

青年教师导师制应该作为学校制度,成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职称评聘时,被选为青年教师导师的老教师,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同时,应在津贴方面有所体现。每学期,导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评语和听课记录,应列入青年教师考核内容并作为重要依据,并在权责方面有明确规定,使之落到实处。

(三)提高青年教师物质待遇,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高校教师这个职业在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付出与收获不平衡的问题。教师的经济地位不高,对人的吸引力远小于其他很多职业。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对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我国教师教育,有重要意义。经济收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社会价值,较高的经济收入有利于教师在公众中树立较好的职业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教师的整体水平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经济待遇的提高,从实际上为高校青年教师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于本职工作,这个问题政府的决策是关键,下定决心着力解决,就一定能够使高校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和提高。

(四)完善法律法规,走依法治教之路

要保证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必须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具体的法律法规应涵盖高校青年教师职前、入职、在职的教学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和阶段。对于现行法规条款中的不足部分,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例如,建议对现有的《教师资格条例》进行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教师资格条例》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对教师资格认定和管理起到了规范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不做任何考核就可以直接申请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更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就可以直接走上教师岗位,这导致了现在存在的很多弊端(已在前文阐明)。这说明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很多高校要求进入学校的基本学历要求必须是博士学位的今天,导致岗前培训的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无法发挥其作用,导致青年教师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问题。综上所述,培养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事业发展、科技进步过程中所面临的新课题。要使青年教师培养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实效性,各高校就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在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培养重点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为青年教师的发展、为学校自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悦.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2]李英顺.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对策[J].科技视界,2015,(11).

下载高校多媒体教学与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多媒体教学与旅游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用多媒体教学 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 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

    探究大学物理教学竞赛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范文

    探究大学物理教学竞赛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摘要】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各高校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为目的教学......

    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

    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 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基于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特点,本文从中......

    体育专业大学生未来教学训练能力的培养

    体育专业大学生未来教学训练能力的培养摘要:现代教学更加突出人性化,多元化,体育专业的学生要有自己对于现代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思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基于高校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毕业生的持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人才市场化条件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论文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 论文摘要: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一支具有较强后劲的队伍,是学校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群......

    高校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全球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具备较高英语技能的综合型人才需求在不断增加。高校是培养英语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学习英语技能的重要平台。高......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 摘要:当前经济危机蔓延全球,处于国际环境中的中国不能独善其身,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就业压力大。广大在校大学生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占得先机,为今后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