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法》
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计算小数加减法中能正确对齐数位,正确进行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尝试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计算小数加减的方法,以及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现在男女生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出示: 32+54
68-27
48+19
25-17
找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整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什么?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问题? 说一说计算方法(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2)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1做十再减。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欢迎各位小顾客光临本店,本店为大家提供各式各样的文具,老板说了开业期间所有文具一律低价销售,所以每个人只能挑选两样文具,你想选购本店哪两种文具? 课件出示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如果让你挑选两样文具,你最想买什么? 看来同学们的消费各不相同,前后的同学比比看,谁花的钱多?多多少?
3.探究算理以及方法
一、过渡语:同学们的想办很好,提出的问题也很好。我们先来探讨第一问题该如何列式计算? ⑴一个转笔刀和一枝铅笔一共多少钱?(前后同桌相互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后汇报。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0.6+0.8=(1)0.8元等于8角,0.6元等于6角,8角+6角等于14角,也就是1元4角,是1.4元。8角+6角=1元4角
(2)直接用小数计算的:0.6+0.8=1.4元 指导学生把竖式写在黑板上并说说想法。
(3)同学们,除了这位同学想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枝铅笔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出示问题一枝铅笔比一个转笔刀贵多少钱? 学生根据上题加法方法列式计算 0.8-0.6=0.2 指导学生把竖式写在黑板上并说说想法
二、过渡语:那么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我们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1)有橡皮的铅笔比没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想一想并试一试)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1.2-0.6= 12角0.6-0.6 ———— ———— ———— 1.4 0.2 0.6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下册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案 冀教版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过程。
2.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道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3.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生谈话引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老师和学生一起写出加法算式,然后提出蓝灵鼠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完成。
3.交流算法。有的算法学生如果想不到,教师要参与交流,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
(2)、用竖式做小数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都是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单位对齐。
4.提出问题: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了多少钱?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然后交流算法,总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的方法。
二、练一练:
第一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小组同学交流,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教师要关注学生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二题,老师出示小黑板,鼓励学生独立选择信息,列式计算。然后互相交流、评判。
第三题,鼓励每个学生做一个就餐计划,然后全班交流。除关注学生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外,还要关注食品搭配是否合理。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
执教者——赵宇花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想做游戏吗?(想)现在我们分成二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进行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前面我们学过整数的竖式计算,会算吗?(会)比赛开始!请看题(课件出示)
师巡视,并叫同学回答你是怎样算的?请一名男生、一名女生演板。老师说出比赛结果。师总结: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
2.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也就是“满十进一”或“退一当十”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做游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即复习了整数的计算算理又为学习小数的计算打下了基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都去买过东西,是吗?现在,咱们去商店一角看一看,好吗?(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看到的信息,引导学生说出商品名称及价格)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能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提问的意识】 师:咱们今天主要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好吗?(课件出示)师:咱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根据这个问题,可以列一个怎样的算式呢?结果又是多少?先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在自己草稿本上独立解决。
(学生在解决的同时,老师巡视并了解情况,找出用竖式算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师在竖式的上面写上元、角、分)
学生汇报交流。
师:谁想起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
方法一:0.8元→8角
0.6元→6角
相加14角 →1元4角 方法二:用小数直接计算。方法三:直接口算出答案。
教师让学生在草稿本计算,通过巡视,了解情况后,请用竖式算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教师在竖式的上面写上元、角、分。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仔细观察,他是借助竖式来计算的,是怎样计算的?说一说你的想法。(同桌互相把想法说一下)
师小结: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讨论: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注意发挥具体情境“元、角”在理解算理中所起的作用)计算小数加法和计算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刚才咱们两个小数直接相加的方法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你能用这个方法解决第二 个问题吗?在草稿本上做一做。(课件出示)
学生解决完后汇报。
师小结: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退一当十。
师: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努力,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谁能说一说小数的竖式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1.小数点对齐,2.从最低位算起,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设计意图: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成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主动迁移过去加法竖式, 计算的经验,尝试运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学生成功运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依托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竖式计算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对齐数位,以及十分位相加满十,向个位进一的道理,很好地掌握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让学生再次品尝探索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新知
导入语:同学们是不是都学会了小数的竖式加减法呢?下面就检验一下。(尝试用竖式计算,课件出示)
2.4+4.9 6.5+0.8 5.2-0.7 4.1-3.3 教师巡回检查,并请四位学生演板后讲解。
师:同学们真棒!学的不错。下面看看谁是小老师?(课件出示)
2.45+62.51+×2.314.52.76-×5.54.60.9√
举手回答对与错。
重点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
计算小数加减法和计算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计算中用0占位的理解。】
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导入语:下面我们一起来用今天所学的本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看谁最能干?(课件出示)
6.80-3.40=3.40(元)答:《动脑筋》比《童话故事》便宜3.4元钱。6.80+3.40=10.20(元)10.20元> 10元答:各买一本书,10元钱不够。2 老师请学生演板并讲解。
五、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师:看谁的脑筋转得快?填方框。(课件出示)
4-21..3+6 .86.51.81 3.3【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巩固练习,避免计算教学的单调与枯燥】
六、总结提高,课后延伸
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吗?
⑵星期天,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市场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设计意图:活动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学生应用意识。】
第四篇: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一位小数加减法教案
一位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81、82页 信息窗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之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学习的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团结精神。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日常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去老师家参观了客厅和书房,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再来参观一下老师家的厨房和卧室。一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课件
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那些信息?学生可能发现的信息:
灶台的适宜高度为0.7米左右。
锅底与火口的适宜距离为0.03米。
抽油烟机离灶台0.6米左右。
书桌高度为0.7米左右。
桌椅高度差为0.3米左右。
„„„„„„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筛选问题并板书:(1)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2)书柜比书桌高多少米?
„„
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探讨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法。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谈话:同学们所提的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我们一起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一下。
出示探究导航:
(1)要解决的这两个问题是什么意思?。(2)请试着列出算式。
(3)根据小数的意义及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能把算式中的两个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进行计算吗?试试看!
(4)先回顾一下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再猜测一下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你能试着列竖式计算吗?
(5)根据推理思路写出答案。
(6)尝试总结一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开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探究中。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探究小数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出示问题(1):“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哪一组的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学生根据题意列算式:0.7+0.6=(2)交流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出现下列情况(找不同组同学分别进行反馈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生1:我是这样想的:0.7米﹦7分米 0.6米﹦6分米 7+6=13(分米)
13分米就是1米3分米,也就是1.3米,所以0.7﹢0.6= 1.3(米)。
生2:我采用了竖式写法。整数部分表示“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分米”,相加的结果是1米3分米,也就是1.3米,这样书写看起来很简洁,和我们原来学的整数加法的竖式差不多。
让生展示竖式的写法: 米 分米
0.7 +0.6 1 1.3 ↓
(小数点要对齐)
质疑:如果我们脱离具体的情景(不涉及单位名称米和分米),直接算两个小数相加,还可以这样计算吗?
生交流:应该是可以的,因为它的算理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加法是一样的。请其他同学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这种方法正确并且简便)再次质疑:想一想,我们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师生交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要对齐);从末位加起,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及时练习:计算0.5+0.8= 学生独立完成后讨论汇报,说说算法,检查、反思自己用的是不是最简便的方法。
(二)探究小数减法计算方法。问题(2):书柜比书桌高多少米?
请学生联系相关信息完整地理解题目意思:如果书柜的高度为1.3米,书桌的高度为0.7米,书柜比书桌高多少米?
请学生尝试列出算式,并想一想这样列式的理由。交流所列算式:1.7-0.7=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然后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各小组交流算法情况预设:
生1:因为0.7米=7分米,1.5米=15分米,15分米-7分米=8分米,8分米就是0.8米,所以1.5-0.7=0.8(米)。
生2:用竖式解答:
1.5 - 0.7 0.8 重点讨论:5减7不够怎么办?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
交流结果:如果不写得数所表示的意义就有所改变,所以小数点和0必须对齐写下来.质疑:想一想,我们在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交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要对齐);从末位减起,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学生及时练习:计算0.9-0.4= 提醒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说说算法。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与小数有关的加减法运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呢?(掌握了)那好 请问: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认为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最简便? 师生共同梳理归纳:
①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最简便
②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满十进一,不够减要向高位借一。③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是一样的。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交流,大家不仅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明白了方法背后的数学道理,有了这些理解,相信你们一定能够灵活而准确的解决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进入闯关游戏,看看你们掌握的怎么样。
1、勇闯第一关:摘取智慧星。自主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看哪位同学算得又对又快,前三名算完的每人奖励一个智慧星。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生板书)想想自己的算法,看哪位同学最细心,能够全对。
2、勇闯第二关:细心算一算,到底花了多少钱呢?
题目创设的是超市购物的情景,练习时给两名小朋友起上名字,先让学生理解图意,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独立解答,通过交流,相互订正。
3、勇闯第三关:水果比一比。
本题创设的是购买水果的情境。由于题目的信息量比较多(单价、数量、总价),练习时,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观察、思考、计算的时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还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勇闯第四关:开心连一连。
这是一道巩固小数的意义的题目,让学生认真思考、正确判断后连线。教师提问,对于连错的同学,教师及时点拨。
4、最后一关,跑步比赛。完成“新课堂”84页第四题。
温馨提示:
⑴想一想,要求小强跑了多少秒?必须先求什么? ⑵小明50米测试跑了多少秒?你是怎样想的?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着解答一下?
板书设计
一位小数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要对齐);从末位算起,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使用说明: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之处:
(1)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充分利用现实的生活情景和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小数的加减法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2)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我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到小数的过渡和迁移,培养学生的能力。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巩固新知。
因为计算课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闯关完成,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增长新知,形成技能。2.使用建议:
拓展例题功能,渗透搭配规律。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也提供了可拓展的空间。在教学完例题后,再让学生同桌合作,提出不同问题,列出算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搭配规律,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
3、需破解的问题
能否将小数的加减法再作深一步探讨,一位小数变成两位小数,使课堂更高效呢?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一位小数加减法
12.5+44.3 45.4-34.7 66.6-12.1 48.4+17.6 27.7+86.9 92.9+14.7 71.6-54.3 73.1-18.6 457.1-126.3 95.9-41.8 55.2+43.2 37.2+9.4 84.7+5.4 21.9+19.1 94.4+6.1 26.8-19.3 52.4+0.8 0.5+5.8 44.4+19.8 34.7+41.2 43.2+32.4
85.8-45.1 36.9+42.2 55.1+98.2 76.9-45.4 64.8-18.2 45.6+65.4 12.5+42.5 125.5+735.1 75.9+64.1 29.7+15.8 456.9+36.4 125.4+124.6 74.9-23.7 134.6-75.8 12.9+34.3 15.6+37.4 23.2+78.8 87.6-58.6 92.1-15.8 49.3-13.3 88.6-76.1 44.8-19.6 64.7-16.7 15.3+32.3 78.6-30.3 73.1-71.4 84.9-42.4 10.7+81.5 52.5-52用时: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