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点看法
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点看法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学不仅学生学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而却教师教也出现了不同,针对现阶段一些现象及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
困惑
角色
反思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5年多,已逐步走入了新课程的轨道。教师们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学生主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在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面对学生的变化、课程变化、教学形式的变化,考试变化中有着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困惑。这五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现将我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些尝试、实践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产生如下一些反思:
一: 新课程可喜变化,学生更喜欢数学了。
㈠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比传统教材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教学方式灵
活多样,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更喜欢数学了。
㈡教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机遇,教师是新课程的开发者,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们迫切更新理念,提高整体素质,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氛围蔚然成风,新课改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新课程实验中的困惑与思考
㈠课堂变“集市”,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此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上游乐场分组玩”、“上街买东西”,单纯用“生活化”、“活动情趣化”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新教材提倡设置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但教师不能简单化机械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㈡教师由“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角色错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有些教师常讲“我们要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如果是平等的,有必要蹲下来吗?部分教师常重教案的精心设计,注重从如何教的层面考虑,照“案”宣科时,更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和当堂的教学效果,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做数学”的过程,置学习过程中的“想不到”于不顾,只是形式上的牵着学生去合作、探究,不愿放手让学生去体验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淡化探索,重模仿,教师实质上还是“解题的指导者”,走出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探索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的意境。
㈢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热闹”充当新课改“标签”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笑声越多越好,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数学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课堂教学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
法,重视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㈣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理性思考。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㈤“课堂教学反思”≠“反思型教师”
常有教师专心课堂教学后记,把教师本人的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设计比较,描述课堂中出现的异常与教学目标的状况差异以及今后需改善之处的一些经验与教训,把课后体会混同于教学反思,其实这只是教学反思的一个方面,有专家提出“反思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认识的再认识”。可喜的是不少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尚需明确的是:真正反思,不仅要对我们采取的那些教育或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
配这些行为的潜在的教学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本次课改也是教育思想的“启蒙运动”,教师不再是“习题的讲解者”,作为课程的建设者的教师案桌上除了数学习题集,还应添置的是理念和理论。
㈥评价的多样化与呈现形式与中考指向“短路”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可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小组活动、自我评价及日常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数学学习评价多样化,评价形式要求通过评分+评语形式呈现,而现实的升学压力和功利性,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不教”成为课堂主旋律,更关注中考命题走向、题型分值,而对全新的中考命题新框架、新思路、新亮点,部分教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缺泛细致深入的专业化研究。
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研、精思,方能晓其义,识其神。深入开展对新课程的研讨交流,让课堂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的同时,不仅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而且要从主体认识上找根源,树立“问题意识”,积极实践,找差距,找问题,找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真正走进初中数学新课程,为实现新课程的理想而努力。
第二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些看法
最近这些年由于初升高的竞争,导致初中数学教学严重偏离了正确的轨迹,违背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宗旨和要求,好多教学者一味追求偏怪难的数学题,严重脱离了教材,使得学生完全成为了做题的机器,在教学中并没有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素质,学生在题海中没有体会到数学的美,感觉不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对我们后继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了创造性和启发性,逐渐丧失后继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这样的教学可谓是南辕北辙,失之偏颇。为此,我谈一些初中数学教学的看法。
一.学好教材是数学教学的重点。
为了追求高分,好多教师和家长以教辅资料为主,大量的钻研教辅资料搞题海战术,而忽略了课本的主体地位。其实教材上的好多内容尽管简单,但知识点的含量不低,反观这几年各省市的中考题就会发现,基本的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只是我们对课本上的题始终都是眼高手低,轻易地带过,不去深入地钻研,比如每章节复习最后的那个题就很有意思,基本它是本章较难的一个题,它既要用本章的知识去解决,同时它又设计到下一章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细心研究就会发现各练习题和章节复习题中有好多题都暗含了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这对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联系也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认真对待这些题,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很重要。
好多教师认为新教材上的情景、探讨、猜想、归纳、讨论、实验活动太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内容,所以省略,直接给出结论。其实这恰好是新教材的魅力之处,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同时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学到知识,能体会到知识的产生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继学习打下很好的数学素养。
二.忽略初中数学思想的教学。
数学教授张奠宙说:“教科书里陈述的数学,往往是‘冰冷的美丽。’因此,数学教师的责任在于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使学生既能高效率地进行火热的思考,又能比较容易接受,理解隐藏在‘冰冷美丽’背后的数学本质。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可能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会发生作用,使我们终身受益。”这段话可谓深刻道出了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只有理解和领会了数学思想,我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上升到一个高度,才能走出题海战术的牢笼,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育有灵魂和根基。
初中数学尽管只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层次,但却将基本的数学思想全部体现出来了,这些数学思想结合较简单的初中数学知识反而更好理解,更容易掌握。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教学中都大量的出现,无需过多的讲解,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所以数学思想的培养应早不宜迟,在初中渗透好了,让学生对每个数学思想有了初步的掌握理解,以后随着数学知识难度的加大,反而会更好的理解数学思想的实质。
三.脱离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好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过于专业化,完全和实际生活脱离,学生掌握不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这个深刻的数学哲理,导致学生只能在枯草乏味的数学题中苦苦挣扎,失去兴趣,感受不到数学的美和对生活的重要性。
其实在初中数学各章节中,像各知识点的概念理解都能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完全能举出相关的生活实例。好多的情景问题也是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只要我们肯钻研教材,将数学生活化,就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重要性,初中数学同样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在生活中无处不用到数学。只要本着这样的教学原则,经过三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会完全不同,各知识点的构建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成为了生活的一门工具,变得有趣而神奇,在后继的数学学习中,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数学变得不是一门枯燥生冷的学科,而是一门充满了无穷魅力的学科。
以上三点是本人对最近几年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些看法,存在这样的问题,就会让我们的数学教育严重的偏离本质,越来越功利化,失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理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纠正这种错误,回到正确的数学教学轨道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数学学科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三篇: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定稿)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
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三、第二节教学反思的四个视角
1.自我经历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
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更有价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做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的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做出反思。
2.学生角度
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在新课程实验中,学习分段函数时,让学生去了解出租汽车的出租费用、或家长工资中的扣税标准,并写出调查报告。
在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了,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所以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3.与同事交流
● 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
● 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交流的话题包括:
我觉得这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我觉得这堂课比较糟糕的地方是……;
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
我本想在这里“放一放”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
我最怕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样?
4.文献资料
学习相关的数学教育理论,我们能够对许多实践中感到疑惑的现象作出解释;能够对存在与现象背后的问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能够更加理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学经验;能够更大限度的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阅读数学教学理论可以开阔我们教学反思行为的思路,不在总是局限在经验的小天地,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有哪些与特定的教学情境有关、哪些更带有普遍的意义,从而对这些行为有较为客观的评价。能够使我们更加理性的从事教学反思活动并对反思得到的结论更加有信心。更为重要的是,阅读教学理论,可以使我们理智的看待自己教学活动中“熟悉的”、“习惯性”的行为,能够从更深刻的层面反思题目进而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教师的职业需要专门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为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是教学反思。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而教学反思的对象和机会就在每一个教师的身边。
第四篇:对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看法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看法
作者:邹卫华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2期
摘要: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主要的渠道的是课堂教学,这也就是实施素质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场所,是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动活动以及还关系到能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的重要环节。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就一定要为课堂教学来选择一些比较好的内容,最好的教学手段,合理的教学方法,尽最大的限度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激发出来,牢牢地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大胆的进行探索知识,进而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例题 教学
前言:
我们从结构上来看,例题的主要作用是起到一个纽带性的作用,它是能够知识以及技能还有思想等联系起来,例题是可以体现出思想与方法,知识的价值以及技能的操作等,例题是培养技能过程中比不缺少的一个环节,将所学习到的知识最后给转化为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通过例题还有习题来进行实现,进而来使学生获得个比较系统的数学知识,这也就形成了必要的数学答题技巧。从教学的形式上来看,学生熟悉概念以及确立认识还有巩固知识等,都是要通过例题来进行分析的,没有一个不是通过例题来进行的。像我们所讲的概念内涵以及外延,我们只有通过对例题以及习题的精心讲解还有操作,才能初步搞清楚,数学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数学例题的教学,离开了数学例题,这也就是没有了数学教学。
1.如何教好初中数学例题呢
1.1精选例题,有效备课
要想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收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我们的就要进行有效的备课,而在备课的过程中例题是最关键的,要是就按照书上所给的例题照本宣科的进行讲解,是达不到的一定的效果,还有就是教材所给的例题也不一定是很好的题,也许我们老师会选出一些更好的题目,来进行讲解。
1.2精讲例题,有效教学
牢牢的抓住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我们有些老师在对有理数的乘法的运算例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就会过分的对方法技巧,所以就会重点的强调先定符号,之后转化为小学的数学运算,这样说白了也就是成为了习题教学的训练,没有紧紧的抓住本节课中所讲的重点,在讲例题的时候是可以将一些解题的方法,但是我们不可以反反复复的来强调这一个解题的方法,这是因为要避免造成重点不突出的情况。
1.3 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进行讲解例题
例如我们在讲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时候,学生是容易接受的,有的时候就是在课堂上讲过的例题,之后在让学生来做,还是有些同学不会做,那么我们老师应该怎么进行教呢,我们的在找原因的时候发现学生不理解的原因主要是有一下几个原因,一是平行线的这两个判定学生没有理解,就算理解了也不会运用;二是教师在教的时候没有从学生的理解出发,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例题的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例题,讲解例题。
1.4精选练习,有效巩固。
课堂上例题讲解后一定要及时巩固,假如例题讲了没有相应的练习来及时巩固,等到下课了学生再来做作业,就会发现课堂上听懂了的内容,课后竟然会用不上,这样的学生其实就是缺乏动手的能力,课堂上就让学生练起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这样效果会更好。
2.数学课堂教学中,灵活处理好例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2.1重点分析讲解解题思路,贵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分不清或不分重难点,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结果是累了自己、苦了学生,效果不好。如果我们在备课时就分清重点、难点,理清解题的思路,课堂教学时便可有的放矢,抓主要矛盾,其他的非重点可以略讲,甚至不讲。而用大量的时间去分析例题的解题过程:怎样去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依据是什么,并总结解题规律,概括解题方法,提炼解题的指导思想,从而把解题经验上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使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实践升华为理论,逐步形成数学观念,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思考问题。
2.2结合实际,另辟蹊径,自编例题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统领全局,驾驭教材的能力。教材中的章节、例题的编写顺序、结构固然有其依据,不能随便打破,但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学以致用,高效快捷”的原则,适当增减例题的容量,甚至不要课本例题,而另选一例,只要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会用来解题即可。
所以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识连接点、兴趣点;把知识点能类比对照的、由易到难的、有一定规律性、典型的例题综合到一块,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将教材知识重新分割、组合,充分把知识浓缩,另辟蹊径自编实用性、针对性更强的例题,特别是在系统复习时,更显其重要性。
2.3精讲精练,宁缺勿滥,针对性要强
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也精心准备例题、习题,总想一节课把知识都教给学生,但例题与习题联系不紧密,产生脱节现象,即练习时很少用到例题知识,甚至用不到课
堂上的知识点,完全是一盘散沙,如何能提高课堂效率?只有加班加点,加重学生的负担,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你讲你的,我练我的。”吃亏的是学生,累的还是教师,所以说抓不住本质,讲的再多也是枉然。
结语:
例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精髓。所以对例题的正确处理会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做到例题的有效教学,首要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选择例题要考虑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这道题目在这堂课上出现。例题是一堂课的精髓,还是课后学生练习的模板,如果学生课听懂了,但是作业大部分不会做,或者书写格式都不规范,那这样的例题教学就没有起到作用,根本谈不上例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万玲.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例题教学要在“多”上做学问[J].中学数学.2010.04.[2] 段素丽.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4.[3] 蔡志燕.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策略探究[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0.08.[4] 徐金梅.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之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06.[5] 朱俊儒.浅谈初中数学例题的教学[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06.
第五篇:对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精)范文
对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摘要】 反思使我们在教学中能够不断获得进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他的课堂也不一定是完美的.我们对课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有不停地超越自己,不停地追求更好,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能力也能不断提升.因此,教学中的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教学效果
想起每次学校在开教学会议的时候,总是不断要求老师们对教学要积极去反思,反思的频率无论是一星期一次还是半个月至一个月一次,无形中都说明了反思的重要性.只要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去做反思这项工作的.反思不但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反思就是对所做工作的总结和思考,方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提高工作的效率.但反思该怎么来进行呢?其实反思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序或方法.每个教师的思维方式不一样,那么他们反思的方法应该也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反思应该要全面,要各角度多方面去进行反思,特别是初中数学的教学反思,也需要从多方面去进行,那样才可以取得更好的反思效果,可以更全面地评价自己的工作,从而利于自己的成长.我认为反思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对教学方式的反思是第一步,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有出现经验大于一切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