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的乘方教学设计修改2
14.1.3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修改2)
王守霞
一、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灵活运用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
能力训练要求
1.在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符号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二、教学重点
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
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成一个体系,研究方法类同,有前两节课做基础,本节课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方法,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我会做
1、填空:
(1)、a3·a5=,依据.学生回答后,老师追问:叙述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并用字母表示?
语言叙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字母表示:am·an=am+n(m、n都为正整数)(2)、(a4)3= ,依据.学生回答后,老师追问:叙述幂的乘方法则并用字母表示.语言叙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字母表示:(am)n=amn(m、n都是正整数)
【设计意图 】:对于有些学生而言,他不一定知识点文字叙述的非常准确,但是他会做题,所以在复习环节选择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回顾上两节所学内容,从而为本节课做准备。为了节省复习的时间,学生回答填空时,老师紧接着追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及幂的乘方”,即节省了时间,也复习了旧知识点。
(二)、导入新知
导入新知----我会探索
1、比较大小(请填>,<或=)
(1)(1×2)3 13 × 23(2)(2×3)2 22 × 32(3)(ab)3 a3b3
导入新知-----我会归纳
2、思考:(ab)n =?(推导证明)
【设计意图 】:以简单的数的计算作为引入,有利于学生计算,也利于找到以字母形式的推证,从而体现了有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此方法也是数学中常见探索归纳的方法。
归纳新知-----我会叙述 积的乘方法则: 语言表述: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
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nn n字母表示:(ab)=ab(n是正整数)
【设计意图 】:明确积的乘方法则语言叙述及字母表示,让学生把握好积的乘方法则的特点:关键在于找到法则中“积的每一个因式”。
(三)、应用新知
应用新知
积的乘方法则直接运用 例3 计算:(1)(2a)3;(2)(-5b)3;(3)(xy2)2;(4)(-2x3)4.【设计意图 】:例题中的四个小题,有易到难,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题,而(1)与(2);(3)与(4)基本上各自代表了一类,只不过区别在于有无“负号”,所以在讲解例题时本人选择精心讲解(2)(3)两题,注意了“负号的处理及积的乘方及幂的乘方的综合运用”。剩余两题由学生独自完成,并找同学去黑板上做题,并严格规范学生做题步骤。
练习1.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1)、(ab2)2=ab4;(2)、(cd)3=c3d3;(3)、(-3a3)2=-9a6;
【设计意图 】:(应先安排先例题然后再安排练习)由简单的判断题让学生先熟悉积的乘方法则的运用,为后面自己独自运用法则做准备。老师可以其中一个题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法则去做题,方法为:
1、先找到积的乘方中由哪两个因式组成;
2、分别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再把积相乘。
练习
2、计算
(1)、(ab)8(2)、(2m)3(3)、(-xy)5(4)、(2×106)2
【设计意图 】:此题是为了继续让学生熟悉积的乘方法则的运用,比例题多增加了一道关于“科学记数法”的习题,从而扩大学生对于不同题型的处理。
应用新知
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拓展:
abcnanbncn
练习
3、计算:(1)、(-3x2y)3
(2)、(2xy2z3)4
【设计意图 】:虽然法则指明了“每一个因式”及课本中也指明了“积中的因式可能两个或者三个”,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例题中每道题中都是“两个因式”,可能对于部分同学对于“积中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因式时”不一定会处理,所以在此环节中特意安排了此练习环节。
应用新知
积的乘方的逆运用: an·bn =(ab)n 例
2、试用简便方法计算
28×(-5)8
练习
4、试用简便方法计算(1)0.12521×(-8)21
(2)(0.2)2004×52004
变式练习:计算:(0.2)2004×52005
【设计意图 】:积的乘方的逆运用是本节课一个重要灵活的运用,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把握“积的乘方法则”。本环节中注意了变式练习,同时也复习巩固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逆运用”。(由于学生对于底数中带有负号的数处理不好,所以修改后特意加了底数带有负号的习题)。
(四)、小结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知识点,做题方法及每种题型应注意的问题。
(五)、课堂检测----我最棒
计算
(1)(-3x)2(2)(-2x2y3)3
(3)(-xy)5(4)(5ab2)3
(5)(2×102)4(6)(-0.125)12×412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基础题型检测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点掌握情况,在此环节中设计让学生把题做在纸张上,限定时间,做完后上交,利于老师批改,以便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反馈给学生修改。
(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
第二篇:《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课 题:积的乘方
教学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性质的过程,提高学生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理解并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性质,能灵活运用积的乘方运算性质进行整式的简单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积的乘方运算性质进行整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完成复习题,(学生演排)
展示复习题:(ppt)
计算:(a2)4..a-(a3)2.a3
通过此题,让学生复习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及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1、展示问题(ppt)
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2× 103cm,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2、点学生列出算式
3、提问:(2×103)3,是幂的乘方形式吗?(底数是2和103的乘积,虽然103是幂,但总体来看,它是积的乘方。)积的乘方如何运算呢?有前两节课的探究经验,请同学们自己探索,发现其中规律。
4、展示学习目标。
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景,得出积的乘方的计算问题,从而导入新课,并展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完成积的乘方运算性质的探究。
2、独立完成尝试练习题。
展示自学提纲:(ppt)
1.填空,看看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从运算结果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1)(ab)2=()·()=()·()=a()b()
(2)(ab)3=______=_______=a()b()
(3)(ab)n= =
=a()b()(n为正整数)
2、请归纳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3、完成课本p98练习题
巡视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情况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性质的推导和简单运用,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展示交流
1、交流自学提纲中的第1题,并说明每步的依据。
2、演排自学提纲中第3题,非演排学生思考查找评价演排学生的解题。
3、举手交流发言。
1、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2、板书积的乘方运算性质。
3、根据学生演排交流情况,适时点拨,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通过交流展示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总结提炼性质及运用方法。
巩固训练
完成训练题
1、出示训练题:
计算:(-a)6-(-3a3)2-(2a)2.a42、点学生演排
3、请学生评价,适时点拨。
通过巩固训练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合作探究
1、独立思考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3、班级交流、讨论
1、出示问题:
计算:42013.(-0.25)20xx2、巡视学生合作学习情况,参与讨论。
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适时点拨。
4、总结归纳。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拓展性质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拓展提升训练
完成训练题
1、出示训练题:
计算:(1)22013.42013.(-0.125)20xx
(2)(2/3)20xx.(-1.5)20xx2、巡视学生完成情况
3、组织交流、讨论,适时点拨总结。
通过提升训练延伸知识的运用。
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
2、组织学生交流并适时总结。
通过小结活动加深知识的理解。
当堂检测
独立完成检测题
1、出示检测题(ppt)
计算:(1)(-2m3n2)3
(2)(-a2)2.(-2a3)2
(3)(-x2y)3+7(x2)2·(-x)2·(-y)3
(4)(0.125)7×882、请学生演排,订正答案,统计学生完成情况
通过当堂检测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作业布置
完成作业
布置作业题:课本p104习题第2题
通过作业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积的乘方
积的乘方运算性质:(ab)n=anbn(n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把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积的乘方性质的逆用:anbn=(ab)n
同指数的幂相乘,底数相乘,指数不变。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
2.积的乘方教学反思范文
3.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学反思
4.乘方测的试题及答案
5.有理数的乘方的教案
6.幂的乘方教学反思
7.《幂的乘方》教学反思
8.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9.《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
第三篇: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二)教学设计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第2课时)
班级:_______ ______小组______号 姓名: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积的乘方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
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3.情感与态度: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内在美.【教学重点】积的乘方法则 【教学难点】积的乘方法则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
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有关幂的三个知识点: 1.幂的意义:aaa n个a2.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aa
(m、n为正整数)mn
3.幂的乘方运算法则(a)=
(m、n都是正整数)
第二环节:探索交流
活动内容:地球可以近似地看做是球体,如果用V, r 分别代表球的体积和半径,那么
mnV43r.地球的半径约为6×103 km,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千米?
3(1)根据幂的意义,(ab)3表示什么?(2)为了计算(化简)算式ab·ab·ab,可以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又可以把它写成什么形式?(3)由(ab)3=a3b3 出发, 你能想到更为一般的公式吗?
第三环节:知识扩充
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积的乘方,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拓展: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是否也具有上面的性质? 怎样用公式表示?
第四环节:巩固新知
1.计算: 254 2n
(1)(3x);
(2)(-2b);
(3)(-2xy);
(4)(3a).2.完成引例的求地球体积问题
3.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1)(ab)ab;
(2)(3pq)6pq
4.计算
(1)(-3n)
(2)(5xy)
(3)a(4a)a
第五环节:公式逆用 计算:
88
(1)2×5;
(2)2×5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今天我学到以下内容: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1、计算
(1)(3b)(2)(ab)(3)(4a)(4)(yz)
2、计算
(1)(xy)(2)(pq)
(3)(xy)(xy)(4)(3x)[(2x)]
3.拓展作业:(1)计算 15 4 44 1)(-5)×(-2)
2)2× 4 ×(-0.125)100100 12133)0.25×4 4)8×0.125(2)若3t13n26n32234m2n***322t3t2t163,求t的值。
第四篇:9.9 积的乘方2教案
9.9积的乘方
教学目标
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熟练应用这一性质进行有关计算.通过推导积的乘方的法则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用数学语言概括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这两个幂的运算性质,请同学们通过完成一组练习,来回顾一下这两个性质:
填空:
(1)aaa32
4(2)a
5334323253 3aaaaaa
(3)
(4)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以下算式:
3523535……幂的意义
3355……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3252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以上方法,完成书本填空:
na我们知道表示n个a相乘,那么ab表示什么呢?
3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
ab3ababab
aaabbb
a3b3
这又根据什么呢?(学生回答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333abab 也就是44nababcab请同学们回答、的结果怎样?那么(n是正整数)如何计算呢?
;____________个
运用了________律和________律
________个________个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填空.
abnanbn(n 是正整数)刚才我们计算的ab、abn 是什么运算?(答:乘方运算)什么的乘方?(积的乘方)
通过刚才的推导,我们已经得到了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请同学们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把它概括出来.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
abn anbn(n 是正整数)
提出问题:这个性质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的积的乘方适用吗?如abcn
(是正整数)
3.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例1计算:
(1)3a4
(2)2mx3
2(3)xy232xy2
(4)3
学生活动:每一题目均由学生说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解:(1)3a4 34a481a4
3333
3(2)2mx2mx2m3x38m3x3 23323
(3)xyxyx3y6
2(4)222223xy3xy249x2y4
练习9.9 4.综合尝试,巩固知识
例2 计算:
34aa(1)
22333xy2xy(2)32(3)3x2x 3223解:(1)aaa1aa 347777(2)3xy(3)3x322232x3y32323x6y62x6y6x6y6
2x9x68x672x12
教师板演(1)学生板演(2)(3)5.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6.简便计算,培养能力
7、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请同学们谈一下你对本节课学习的体会.
8、回家作业 练习册习题9.9
第五篇:积的乘方教学反思
积的乘方教学反思
刘艳辉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有理数乘方的基础上展开的.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能说出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用符号表示.难点在于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我主要通过计算(23)2,(a4)3,(am)5的引入.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让学生归纳出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计算依据,发展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对于公式的记忆,怕有些同学记不住.因此,我把底数比作是同学的脚底板,指数是学生的手指,同底数幂的乘法比作同学手牵手.将课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做题时候出现了很多错误,例如 1.负数的奇次方与偶次方的符号的混淆,(-2a2)2=-4a4,(-2a2)3=8a6(奇负偶正法)2.乘方运算的错误,如32=3×2=6
学生分不清各种运算性质是错误的关键,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多练,这是一个熟悉的过程。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再构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的作业是每节课后必须进行再构,利用作业的再构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做一些合适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