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教案: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在区域中的三大重要作用;
2.了解城市的服务范围,基本了解我国城市体系的大致情况,知道我国城市行政等级的概况,熟悉自己所在省市的城市体系基本情况。
3.了解三种常见的城市形态,能分析不同的城市形态优点和缺点,理解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态形成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分析自己学校所在城镇在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差别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影响不同城市地域形态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是哪些?这些因素对城市的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如何理解这些影响因素会受哪些其它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关于人口迁移方面的知识,按照迁移的方向分类,我们知道其中就有一类是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我们称之为……(城市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地球上大部分地方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正越来越高。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都愿意(或不得不)涌向城市呢?
教师总结:现代生活,城市在地区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城市主要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城市一般都是各级政权机构所在地,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行使着领导与组织管理作用。例如各级省政府都在各省的省会。各个县政府也一般在所在县的城关镇。为什么作为管理中心的政府都设置在相当大小的城市中? 2.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城市集中了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卫生等方面的重要设施。这些设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各类设施的集中,使城市成为区域的服务中心。请你举例说明学校所在城市为本区域提供了哪些服务? 一定大小的城市总是服务于一定大小的区域。关于城市的服务单位大小我们在下面将更详细地了解。3.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发挥着两方面的作用:
(1)从第二产业(加工工业)的角度看:
(2)从第三产业的角度看:
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农村不能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加工工业的集中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达有什么影响?
4.讨论:从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学校所在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二、城市的服务范围
1.城市都有自己的服务范围
本标题中提到的服务是广义的服务,既然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能够发挥这些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城市在这有限的范围内发挥着管理、服务(狭义的服务)、经济增长的作用。2.城市的等级决定城市服务范围也有等级
城市的服务范围有一个基本稳定的区域,这个范围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教师总结:
(1)地域(一般总是邻近)
(2)交通(交通越发达,影响范围越大,例如某些港口城市能服务于十分遥远的内陆城市。如天津对兰州、秦皇岛对大同、上海对长江沿岸的城市,香港对广东省的许多城市等)
(3)政治、历史等因素(例如北京对全国各大城市)
(4)其它因素。
3.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相互重叠交错的服务范围构成了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
既然不同等级的城市有不同地域大小的服务范围,我们就不难理解城市体系构成的服务范围网络。正是这个网络让我们不论是大城市、小城镇、乡村的所有人都能不同成都感受到城市给我们提供的服务。
城市服务范围有一个特点:大城市既可以有服务于大范围的服务项目(如高等院校),也可以有小范围的服务项目(例如社区理发店),反过来则不然。小城市通常不具备像大城市那样影响力大、服务范围广的服务项目。
4.讨论:结合当地的实际,试举例说明不同级别的城镇服务范围的不同。
三、城市的地域形态 1.城市形态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如平原、山区的城市形态差别; 2.常见的城市形态:
集中式——例如成都市
组团式——例如重庆市
条带式或放射状——例如兰州市、延安市
请举出这三种城市形态的其它城市,并作简要说明。(例如形成原因,有何影响?)
3.讨论:请举例说明不同城市地域形态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如何理解这些影响因素会受哪些其它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化? 教案点评:
本节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该教案的涉及充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其理解本节相关的概念打下了良好基础。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本节内容,并在很大程度上能让学生拥有比较开阔的思路,问题的设置考虑了多种回答的可能,为教师灵活掌握教学过程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第二篇:交通走廊与城市发展形态
交通走廊与城市发展形态、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
交通走廊也叫运输通道。我国经济地理学者蔡庆麟在其所撰写的《运输布局学》中给出了如下的定义:“在一宽阔的长条地带,顺着共同方向的交通流向前延伸,把主要交通流发生地联系起来”我国另一位学者岳丽婷认为:“以客货流为基础,以承担对国际民生起决定作用的客货运输为主、融各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全国骨干线”。
以上两种解释,基本上概括了交通走廊的基本特征,即某一带状区域,存在巨大的客货运输需求,是国家或者区域主要的运输骨干线。但交通走廊在其演变的过程中,内涵和外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增加了许多新的要素,主要表现在交通走廊与外部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交通走廊与区域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形态的互动等方面。交通走廊与交通经济带理论 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理论之一)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再以交通走廊为媒介,通过辐射、对流等渠道向外扩散#增长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集聚和扩散效应的交替,而交通走廊是这两种作用的载体#经济集聚和扩散的结果使得运输设施不断集中,成为工业集聚的轴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更加细化,协作越来越密切,区域内部产生了很强的运输联系,促进了交通走廊的形成#交通经济带是点轴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理论之一)应用于实践的结果它是以交通走廊为发展轴,以轴上的大中城市为依托,建立在沿线经济部门技术联系和生产协作基础上,由产业、人口、资源、信息、城镇、客货流等集聚而成的带状空间地域综合体交通走廊对对经济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通走廊主要线路走向决定经济带的空间分布范围和走向;“运输费用的下降和运输时效性的提高,使产业布局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成为可能;交通走廊通过改变区域土地、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的经济区位,提高其开发效益;消除运输瓶颈制约,发挥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联动效应,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区域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演进
郑汴洛交通走廊的功能定位
郑汴洛交通走廊要形成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必须实现以下功能:!满足走廊内客货运输任务;”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扩展产业布局的范围;引导城镇体系空间合理分布,避免城市的单极发展;促进交通优势向流通和经济优势转化;成为区域产业布局的主轴线,形成工业隆起带!郑汴洛经济带应依托交通走廊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布局的调整!将工业园区化,并尽量靠近交通走廊入口和主轴附近!强化交通走廊与地方网路的衔接,使交通走廊的腹地范围扩大,辐射至走廊内县域经济发达的中小城市!并最终使郑汴洛交通走廊演变为城际运输走廊!
第三篇: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案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案
【课题】第二单元第一节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执教者】郭润泉
【教学时间】10月23日星期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世界主要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2、能够判断常见外力作用的表现
3、比较解释流水作用、风力作用的侵蚀与堆积,并能举例说明。
4、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应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生提前预习关于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部分的内容,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并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总结与反思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见解。学会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念,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与科学发展观。
2、结合家乡实际,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地
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外力作用的表现、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教学难点】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课型】 综合课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问题解决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内容,通过提问与读图让学生复习之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以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组不同外力作用类型的图片,请同学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各外力作用的表现。
[学习新课]
一、流水作用(侵蚀、堆积)
首先,阅读课本结合课件,对外力作用有宏观认识,教师结合图片介绍各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过渡到流水作用。
其次,分别从流水侵蚀与侵蚀地貌、流水沉积与沉积地貌,并请同学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对河流地貌内容具体分析。
二、风力作用(侵蚀、沉积)及冰川海浪侵蚀作用
类比流水作用的侵蚀与堆积作用直接分析风力作用,利用课件结合主要风力作用图片分析风力作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结合课本知识窗对冰川、海浪的侵蚀作用与地貌进行分析,并介绍主要概念,主要以理解为主。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也有很大影响,在外力作用的基础上加入人类活动影响部分,分析积极与消极影响。
最后在课堂结束前由教师总结本节课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地理研究能力。
3、联系生活实例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
[归纳总结]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相关习题检测。
[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相应作业,并做好总结与下节课预习
【教学反思】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知识点:洋流。
教科书:高中地理必修一
教学目的: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知识点:
1. 什么叫洋流?
2. 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以及洋流的分类。3. 影响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以及大洋环流系统有哪些? 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5. 世界洋流的分布有哪些?试找出分布规律。
重点:①洋流的分类②洋流的分布与流向③洋流的影响 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全班参与讨论什么是洋流,是怎么引起的。解说:什么是洋流?→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5分钟)
第二步:图文并茂,深入讲解。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最根本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而后带动海水运动,产生现在的洋流形式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海陆分布和地球自转带来的地转偏向力,也就是地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10分钟)。
洋流的分类→①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风海流亦称吹送流,漂流: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世界大洋表层的海洋系统,按其成因来说,大多属于风海流。密度流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补偿流因为海水挤压或分散引起。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②按冷暖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高,来自水温低处,寒流,亦称凉流,冷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低,来自水温高处。③按地理位置分类: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及沿岸流等。(20分钟)影响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以及大洋环流系统有哪些?→一般的,除了北印度洋和中国沿海的洋流之外,其他地区洋流流向是稳定的,不受季节影响,而北印度洋和中国沿海洋流的流向转变均是受季风改变的影响。北印度洋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逆时针运动;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顺时针运动;而中国沿岸洋流冬季受大陆西北和东北季风影响,流向向南;而夏季受到西南和东南季风影响,流向向北。洋流系统:表层环流系统以中低纬海区的副高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低压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风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寒流。南半球中纬海区的西风漂流。在南极大陆周围形成的绕极环流,称为南极寒流。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信风漂流、信风漂流遇大陆后向高纬转向的补偿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遇大陆后向低纬转向的补偿流,便构成各大洋副热带海区(仅指大洋的如下海区: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气旋型大洋环流:由西风漂流、西风漂流遇到陆地后向北分支形成的补偿流、极地东风带形成的中高纬大洋西岸的洋流组成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南极绕极环流:在极地东风带的吹拂下形成环绕南极洲大陆一周的南极绕极环流,再往低纬方向为环绕南极大陆一周的西风漂流,因本海区自然特征比较一致,有些学者把南极外围海区称为南冰洋,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大洋应有其对应的大洋中脊而不承认“南冰洋”这一称谓。(25分钟)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对气候的影响:总体来说,暖流增加温度和湿度,寒流降低温度和湿度。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鱼类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诱饵。对海洋污染的作用:有利也有弊: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世界洋流的分布有哪些?
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3.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4.北印度洋,形成“夏顺(时针)冬逆(时针)”的季风洋流,这主要与该海域夏季刮西南季风,冬季刮东北季风有关。(20分钟)
第三步:回顾知识点,有任何疑虑的向我提问。
课后总结:大部分学生能了解洋流,以及洋流的分布。
第五篇:高中地理教案
第一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案
第一课时
教师 张俊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内容
称述性知识
“亚细亚”和“欧罗巴” 亚欧大陆 亚洲的地理位置 时区与区时 程序性知识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原认知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评价方法
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
教学资源
印刷资料 小测试题 多媒体资源 FLASH动画 模型实物:
地球仪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 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 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 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 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板书 4.时区
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
指导学生读图1-2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6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地方时
讲述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时区及换算
讲述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西经172.5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阅读 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什么是“区时”?
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点拨:
拓展训练 我国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出发,东渡太平洋到美国洛杉矶,5月1日6点钟越过日界线后,当地的日期和时间是多少?
答案:4月30日6点
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如何换算时区及区时。
作业布置
1、P3活动
2、小检测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4.时区
十、课后记
附小检测题二.
综合题:
1.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为
A________洲 B________洲 C_______ 洋D________洋 E________海峡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亚位于________ 洋和________洋之间,北连________洲,南
临________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读图填图题
(1)国家:B是________(2)读图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I ________海 J________海(3)本地区面积不大,但国家众多,海岸线十分________。
(4)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是:北临_______洋,西濒________洋,南靠________海。
其纬度位置为大部分位于________(纬线)和________之间,处于________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