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

时间:2019-05-12 17:0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

第一篇: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

课题:角的表示与度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认识角的表示。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角的过程,了解角的基本特征,发展测量(包括估测)、作图等技能。情感态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教材分析】

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平面几何的第二种基本图形,是几何入门的关键,也是学生认识图形的起始课,是学生从复杂图形中抽象出角并认识角的过程,反映出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好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重点:感受角的存在,试验角的表示方法。难点:估算及计算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量角器、直尺等工具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具有“角”形象的图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图片欣赏):

首先出示几幅生活中常见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图片中学过的几何图形。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

图片中有哪几种学过的几何图形?

你能从图片中抽取出单独的一个角吗?并在纸上画出来。讨论角是有什么组成的,怎样表示角的大小。(小组讨论交流)

3、分析探索: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片4-9(最好制成课件),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应怎样表示一个角?角的大小呢?(合作交流)

教师提示:表示一个角,既要体现出角的顶点,又要体现出角的边,单独的一个角还可以怎么表示?(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独立思考,自主发言)

B

B

C

A

C

A

D

可以让学生观察量角器,发现上面的单位,学生在认识量角器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自己画出1°的角,形成对1°角的直观认识。

4、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思考,自主发言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角的四种表示方法。了解读、分、秒之间的互化,即:1°=60;1=60

5、应用反思:

学生独立做教科书第91页“想一想”,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表示,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做法。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可以再做“做一做”,当然为了使学生更感兴趣,我们在做课件的时候可以把淄博也添上,还可以让学生添上自己感兴趣的城市。然后让同学们用字母表示图中的每个城市,接着用字母分别表示以北京为中心的每两个城市之间的夹角(教师要说明,如果不特殊指出,我们一般只讨论0°~180°的角),随后分别用量角器测量出上述各角的度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量法和读法。

师生共同完成例1(要留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应该控制繁难程度,以教科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的要求为准)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

6、拓展创新:

第93页2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味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读一读”,目的在于使学生体会角的广泛应用,并且应鼓励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实验,并交流各自的体会。

7、小结回顾:

让学生各自谈学习本节课的感受与收获,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8、布置作业: 课题:角的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对角与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及其大小关系的认识。

会比较角的大小,能正确估计一个角的大小;

操作活动中认识角的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与组内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过知识的实际运用,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现实生活离不开数学。

情感目标: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学会欣赏别人,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见解,并能从中学会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关于角的比较、和差倍分以及角平分线,和线段一样,是很具有基础性的一节课,它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复杂的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到了一个支撑点的作用,通过这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与线段的知识类比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为今后观察分析复杂图形储备了能力。

重点:角的大小比较以及角的和、差、倍、分 难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及方位角的认识 【教学准备】

自制角的教具,学生能上网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景导入 公园的示意图: ·猴山B ·大象馆D ·大门O

·海洋世界A ·虎豹园C 如上图所示,提出几个问题:(设计思路:从学生所熟悉的公园示意图出发,导入角的比较,同时复习和巩固角的度量,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角的测量方法以及锐角、钝角、直角的含义,将新内容的学习与旧知识的复习融入测量活动之中。)将图中各个景点分别与大门连结起来,并用适当的方式表示角;

上面各个角中,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哪些是直角?请指出它们的大小关系。学生动手训练,得出结论并板书: 锐角

0º<α<90º

1、角直角α= 90º(小于180º的角)钝角

90º<α<180º

2、特殊角的比较:钝角>直角>锐角

二、提出问题

问题一:在引例中∠AOB与∠DOB是两个一般的角,它们的大小关系如何呢?为什么?

三、分析探索、得出结论

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分组讨论,达成共识。一般角的大小比较:

1、通过量角器的测量,利用角的度数来比较;(教师给予肯定和支持)

2、当∠AOB与∠DOB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时,OD边落在∠AOB的内部,这就表明∠DOB小于∠AOB,记作:∠DOB <∠AOB

四、应用反思

1、若∠AOB大于∠DOB,如何来表示?若∠AOB等于∠DOB,如何来表示? 指导说明:

角的大小比较的表示方法“<”、“>”、“=”。

角的和差倍分的表示方法,特别对于例1的第2小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学生小组合作、派代表到黑板上讲解、书写,再互相批改、纠正、完善,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创新的意识,同时也达到本节课的一个高潮。

对于第2小题,除了教科书上所给的等量关系外,还有∠AOC―∠AOB=∠BOC,∠AOE―∠AOB=∠BOE等,这里蕴含互余、互补的内容,但对互余、互补的内容不宜作拓广,仅限于渗透。有关内容将在以后进行学习。

3、教科书第95页随堂练习第1题,正确表示角及角之间的等量关系。

4、教科书第101页A组第3题(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拓展创新 问题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如:∠AOD、∠AOB、∠AOC,当然这些角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OA绕点O分别旋转到OD、OB、OC的位置而形成的(出示自制教具,演示旋转过程,有条件可以制成课件)。那么,角还可以怎样来定义呢?

学生积极尝试叙述,教师及时总结角的旋转定义:

板书:角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深入探索]: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过程中,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是什么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是什么角? 终边 O

始边

[规律总结]:特殊角的大小比较: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问题三: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角并剪下,如何将它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角?

学生动手实践,很容易得到将这个角对折,使其两边重合,折痕与这个角的两边组成两个角是相等的两个角。

[得出结论]:(板书)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angular bisector)

B

[强调]:

D 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O

A 表示方法:∠AOD=∠BOD=∠AOB [试一试]:画一个角,并设法画出这个角的平分线。[练一练]:课本第96页第3题 问题四:

1、在一副三角板中,有哪些角?对于一副三角板,它的特殊角有什么用途?(学生积极回答 30º,45º,60º,90º。学生畅所欲言,发挥其想象能力)

[引导]:利用这些角可以估测一般角的度数,利用这些角可以构造一些其它角。

六、小结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是有哪些收获?

七、布置作业 课题:平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平行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能力目标:会用三角尺、方格纸画平行线,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空间想象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经历自主探索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形成实践出真知的思想。【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平行线”是几何中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它是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对于刚接触几何知识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重点:理解平行线的意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平行线的定义、特性,并总结理解平行公理及推论。【教学准备】三角板、长方体、直尺、小棒、三角板、直尺、长方体纸盒。【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以情激趣

1、出示实物照片〔(1)教学楼楼门。(2)长方形指示牌。(3)双杠。〕 师:同学们喜欢我们的校园吗?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还可以发现一些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你从这些照片上可以发现什么?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设计说明:在实际教学中要创设多种有关平行的现实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乘自动手扶式电梯的经验,农村学生播种庄稼的经验等。)

2、抽象成图形

把你们找到的用数学图形表示出来。出示:三组平行线。

找一找:在教室中还能找到这样的一组直线吗?在日常生活中呢? 师:你们知道这样的两条直线组成的数学图形叫什么吗? 引出课题:平行线

二、提出问题

1、摆一摆

把小棒想象成直线,摆一组平行线。

2、问:生活中只要是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吗?什么样的两条直线不是平行线?用小棒摆一摆。请同学到实物投影上摆。

3、设问激疑:

看来平行线有它独特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小组合作,研究研究平行线到底有什么特征?看一看,你们能有什么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三、分析探索

提出合作研究的要求:可以选纸上的图形,也可以在长方形框架中选一组平行线,合作研究。请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方案一:若学生总结出两条直线不相交,就直接看课件。方案二:学生说不出两条直线不相交,则教师引导:它们的距离一样,延长后距离变不变? 不是平行线,延长后距离越来越小,最后相交。平行线延长后也不会相交;平行线间作垂线,验证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通过课件边展示,边讲解。)师生共同归纳出:平行线是什么样的两条直线?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两线之间等距。

(设计说明:这个时候,如果学生没有发现问题,教师可以问:“是不是只要满足上面的条件就一定平行”,然后按照下面的方案进行;如果学生发现问题,那么教师首先让学生回答,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要用长方体框架演示)出示长方体框架

师:我也找了两条棱。请你来延长a或b看它们是否相交?(异面直线)

讨论:他们能叫做平行线吗?说明理由。长方体中的哪两条棱也是这种情况? 师:我们平行线的概念应该怎样完善一下?

四、知识理顺,得出结论。

1、学生归纳得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教师小结: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是平行线时,“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这两个特点缺一不可。

2、平行线的表示法。

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也可记作CD∥AB,因为两条直线平行是相互的。

3、平行线的画法。

问:借助三角板、直尺如何画平行线?(1)已知直线l,作直线平行于l。

(2)P为直线l外一点,过P点作直线平行于l。(小组合作探究)请同学到讲台上通过实物投影演示。然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强调利用直尺与三角板画平行线有四个步骤:一放,二靠,三推,四画。

五、应用反思:

教科书98页习题4.5第四题:图中哪些直线是相互平行的?用几何符号表示出来。你还能在图上画出其它的平行线吗?试试看。

六、拓展创新: 结合画图回答问题:

已知直线l,能作几条直线平行于l?P为直线l外一点,过P点能作几条直线平行于l?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

学生归纳:经过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师:还有一种说法“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你们比一比,哪一种说法更合适,说明你的理由?

通过讨论,对比,体会“有且只有”的含义,认识到第二种说法准确、严密,进而得到平行公理。实践活动:

已知如图直线l和直线外的点A,B,分别过A点和B点作l的平行线。问:所作的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B

·A

l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或若AE∥l,BF∥l,则AE∥BF)。实质:平行线具有传递性。

七、小结回顾: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知识、学习方法、感受体会)

师:生活中用到平行线的地方很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对平行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八、作业: 课题:垂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通过画、折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②会借助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画垂线,进一步丰富操作活动经验。③通过操作活动,探索有关垂直的一些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丰富学生对垂直概念的感性认识,并具体设计抽象有关概念的过程,能明确垂直的基本性质,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情感目标:通过对垂直的观察、试验、归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本章所研究的对象是最为基本的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垂直便是很具有基础性的一节课,是以后几何对象的研究基础。

重点:以垂直为载体,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突出学生的实践探索。

难点:学生能否发现垂线的性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教学准备】

三角尺、方格纸、白纸若干张、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们知道,折纸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下面请大家跟着我来做个折纸游戏,然后教师按照教科书99页的做一做折纸,学生做完后,让他们用量角器量出折痕所成角的度数,学生量出是90°之后,教师板书课题:垂直。提出问题

出示教科书图形,观察图形,你能按相同的规律接着画下去吗?

(设计说明:本题的规律是:第一行和第二行都是每四个格一组呈现规律性变化。这种规律对学生来说难度可能有点大,因此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去做,可以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如果学生实在做不出来,教师要适当点拨。)

(设计思路:利用正方形格子的边、对角线之间的垂直关系,形象的呈现垂直的位置关系)画完之后,让学生找出图中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直线。师:在白纸或方格稿纸怎样画出互相垂直的直线?

指导学生自主分析,动手画出,师生互动交流,进行评价。

教师讲解:用几何语言符号表示,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记作“AB⊥CD”,读作“AB垂直于CD”,若用直线l与m表示这两条直线,则直线l与m垂直,记作l⊥m。互相垂直的交点叫做垂足。教师提出问题:

⑴如上图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征? ⑵在图①、②中,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你能作出多少条?

3、实验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分析探索,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演示自己的做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内评价汇总意见后,进行集体交流,集体评价,形成正确的语言描述。

4、理性归纳,得出结论

根据学生的正确语言描述,教师板书: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从学生的作图中,点明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B,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

5、应用反思、拓展创新

教科书100页1、2两个题,学生自主习做,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解题,互相矫正。做一做:让大家回忆上课开始时的折纸游戏,讨论这种折法的合理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同学们展示他们的各种折叠方法,并给予积极的点评。师生交流,互动评价。

(设计思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在恰当的问题情景中进行教学.让学生经历观察、测量、折纸、画图与图案设计等活动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建立空间观念,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鼓励他们从事抽象与概括活动,归纳数学对象的特征,发展有条理地思考,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有意识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倡从观察、操作到思考、想象的学习方式。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相结合。

6、小结回顾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新的收获?本节你注意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学生个人回顾总结本节所学,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7、布置作业

一、课题§4.7有趣的七巧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示自己的思考结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堂内容的重点是七巧板的制作和拼摆,难点是拼图所要表现的几何图形,对已学过的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有机联系和语言表达。

四、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引导:意在教师讲解七巧板的历史,七巧板制作的方法。活动:人人参与制作七巧板,拼摆七巧板的图案。

讨论:对自己所拼摆的图形与同伴交流,与全班同学交流(利用多媒体工具)与老师进行交流。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先用多媒体显示各种已拼摆好的动物,交通工具,植物等等然后介绍它是由怎样的一副拼板拼摆而成的(不一定要七巧板)。紧接着就介绍“七巧板”的历史,制作方法,让学生制作一副“七巧板”,并涂上不同的颜色。2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利用所做的七巧板拼出两个不同的图案,并与同伴交流,与全班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1)你的拼图用了什么形状的板?你想表现什么?

(2)在你的拼出的图案中,指出三组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并将它们间的关系表示出来。(3)在你拼出的图案中,找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并将它们表示出来,它们分别是多少度。

通过学生的展示,教师作适时的评价,树立榜样,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3 范例教学

介绍老师制作的3副游戏板,并用多媒体显示十几种的拼摆图案,通过生动有趣的图案,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提出你还有材料吗?有信心凭自己的智慧制作一副“游戏板”吗?意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可由附近的同学四人小组制作完成)。4 反馈练习

由四人小组制作的游戏板,拼摆二个不同图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全体同学,用语言表示拼图所表现的内容,与所学的知识的联系,呈现平行,垂直及角的有关知识。5 归纳小结

通过制作“七巧板”及“游戏板”进一步学会了画平行线段、垂线段、找线段中点的方法,通过拼摆丰富了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了空间观念和观察、分析、概括表达的能力。

第二篇: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2、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1、叙述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

2、对顶角有怎样的性质。

二、新课:

引言:

前面我们复习了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特殊的位置关系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实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垂足为O。

请同学举出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实例。

注意:

1、如遇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过程:(如上图)

反之,(二)垂线的画法

探究: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画法:

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如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有时在延长线上。

(三)垂线的性质

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练习:教材第7页

探究:

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A,B,C,……,其中(我们称PO为点P到直线

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四)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上图,PO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

例1

(1)AB与AC互相垂直;

(2)AD与AC互相垂直;

(3)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

(4)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

(5)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

(6)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解:A

例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解:略

例3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上由A

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设汽车行驶到点P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点Q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公路AB上分别画出P,Q两点位置。

练习:

1、2、教材第9页3、4

教材第10页9、10、11、12

小结:

1、要掌握好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这几个概念;

2、要清楚垂线是相交线的特殊情况,与上节知识联系好,并能正确利用工具画出标准图形;

3、垂线的性质为今后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应该熟练掌握。

作业:教材第9页5、6、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知识讲解】

一、本讲主要学习内容

1、代数式的意义

2、列代数式的注意点

3、代数式值的意义

其中列代数式是重点,也是难点。

下面讲述一下这三点知识的主要内容。

1、代数式的意义

用基本的.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以及后面所要学的乘方、开方)将数及 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单个的数字或字母也叫代数式。如:5,a, 4x, ab, x+2y, , a2等

2.列代数式的注意点

⑴在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写作“· ”或者省略不写。如3×a可写作3· a或3a, 2×(x+y)可以写作2·(x+y)或2(x+y)。

⑵数字与数字相乘时乘号,仍然用“×”,不宜用“· ”,更不能省略不写。

⑶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⑷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 如s÷t写作。

⑸代数式中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写成假分数与字母相乘的形式,如 应写作。

(6)两个代数式相乘,应该用分数形式表示。

3.代数式值的意义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就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典型例题

例1 填空

①棱长是acm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cm3。

②温度由t°c下降2°c后是___°c。

③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达到___千克。

④a和b 的倒数和是___。

⑤a和b的和的倒数是___。

解: ① a3 ②(t-2)③(1+10%)m ④ ⑤

说明: ⑴列代数式的关键在于仔细审题,弄清题意,正确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运算顺序,对一些容易混淆的说法,要仔细进行对比,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可先分段考虑,要正确地使用括号。

⑵像a3 ,(1+10%)m 这样的式子后在可直接写单位,像t-2这样的式子,需写单位时,要将整个式子用括号括起来。

例2、用代数式表示

⑴被4整除得 m的数

⑵被2除商为 a余1的数

⑶两数的平均数

⑷a和b两数的平方差与这两数平方和的商

⑸一项工程,甲独做需x天,乙独做需y天完成,甲乙两人合做完成的天数。⑹某人先用v1千米/时速度行完全路程的一半,又用v2千米/时的速度行完另一半,若全路程长为a千米,用代数式表示此人行完全路程的平均速度。

⑺个位数字是8,十位数字是 b 的两位数。

解: ⑴4m ⑵2a+1 ⑶设这两个数分别为a、b、则平均数为。

⑷ ⑸ ⑹ ⑺10b+8

分析说明:

⑴数a除以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称a能被b整除。

⑵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两个连续奇数,若较小的是n,则较大的是n +2。

⑶对于题⑶中两数没有给出,为说明其一般性。可先设这两个数为a, b;用字母表示数时,在同一个问题中,不同的数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⑷题⑷中的a,b两数的平方是a2-b2,不能颠倒,也不能写成(a-b)2。

⑸题⑸中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分别是 和,所以甲乙两人合作完成的时间是 即。

⑹平均速度=

所以平均速度为 解答本题容易错写成,这主要是概念不清造成的。

题⑺中主要应清楚自然数的十进制表示方法: n=an×10n+an-1×10n-1+……+a1×10+a0 即一个自然数总可以用它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来表示。

例3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⑴ 3a+2 ⑵ 3(a+2)(3)

(4)a-(5)(a-b)2(6)a2-b2

分析:说出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致引起误会为出发点。

①不含括号的代数式习惯从左到右按运算顺序读,如(1)小题3a+2读作“a的3倍与2的和”;

②含括号的代数应该把括号里的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按运算结果来读,如(2)小题3(a+2)读作“a与2的和的3倍”;

③由于分数线具有除法和括号的双重作用,应该把分子与分母看成一个整体来读。

解:(1)a的3倍与2的和;

(2)a与2的和的3倍;

(3)a与b的差除以c的商;

(4)a与b除以c的差;

(5)a与b的差的平方;

(6)a、b的平方差。

例4、当x=7,y=4, z=0时,求代数式x(2x-y+3z)的值。

解:x(2x-y+3 z)=7×(2×7-4+3×0)=7×(14-4)=70

说明:⑴由比例题可以看出,求代数式值的一般步骤是:①代入 ②计算⑵在代数式中,数字与字母之间,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是省略不写的。而当代入数据求值时,都变成了数字相乘,原来省略的乘号“×”应补上。

【一周一练】

1、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属于代数式的有()个。,s= ah,5×,-y,x-2=y,a-b,3x>y

a、2 b、3 c、4 d、5

(2)下列代数式,书写正确的是()

a、2 b、m· n c、mn d、(m+n)÷2

(3)用代数式表示“a的 乘以b减去c的积”是()

a、ab-c b、a(b-c)c、a(b-c)d、(4)用语言叙述代数式,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比a的倒数小2的数;b、a与2的差的倒数

c、1除以a减去2的商 d、比a小2的数的倒数

2、判断题

⑴n除m用代数式可表示成()

⑵三个连续的奇数,中间一个是n,其余两个分别是n-2和n+2()

⑶如果n是偶数,则紧跟在n后面的两个连续奇数分别是n+1,n+3()

3、填空题

⑴每本练习本是0.3元,买a本练习本需__元。

⑵小明有5元钱,买了a支铅笔,每支铅笔是0.2元,则小明还剩__元。

⑶被3整除得n 的数是__。

⑷个位上的数是a,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2倍少3的两位数是_。

⑸加工一批零件共m个,乙先加工n个零件后,甲单独再做3天才完成任务,则甲平均每天加工零件__个。

⑹一种小麦磨成面粉后,重量减少数15%,b千克小麦磨成面粉后,面粉的重量是__千克。

⑺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长的 还多1,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

⑻a、b两个码头相距s千米,一轮船从a码头到b码头的速度是a千米/时,返回的速度比从a码头到b码头快2千米/时,这艘船在a,b两码头间往返一次,共需__小时。

4.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⑴ 其中a=2

⑵当 时,求代数式 的值。

5、填表

x

y

x+y

x-y

xy

156、某班级里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 多16人,男生人数是a,问a的代数式表示:⑴女生人数。⑵该班学生总数;当a=25时,求该班学生总数。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4、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4、了解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举例加以说明、[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2、教学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

二、新课引入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平行外,还有哪些呢?

制作教具,通过演示,得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概念、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画出图形)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相交;(2)平行、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两个关键:一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举例说明);二是“不相交”、一个前提:对两条直线而言、4、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四、平行公理

1、利用前面的教具,说明“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提问垂线的性质,并进行比较、3、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b∥a,c∥a,那么b∥c、五、三线八角

由前面的教具演示引出、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其中同位角有4对,内错角有2对,同旁内角有2对、六、课堂练习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若∠与∠是同旁内角,且∠=50°,则∠的度数是()

A、50°B、130°C、50°或130°D、不能确定

5、下列命题:(1)长方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平行;(2)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4)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B、2C、3D、46、如图,直线AB,CD被DE所截,则∠1和是同位角,∠1和是内错角,∠1和是同旁内角、如果∠5=∠1,那么∠1∠3、七、小结

让学生独立总结本节内容,叙述本节的概念和结论、八、课后作业

1、教材P19第7题;

2、画图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情况、[补充内容]

1、试说明,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仅有两种:相交或平行、但现实空间是立体的,试想一想在空间中,两条直线会有哪些位置关系呢?(用长方体来说明)

第三篇:2012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012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第一节 整式

1.整式的有关概念:(1)单项式的定义:像1.5V,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3)多项式的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4)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5)整式的概念: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定义的补充: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2)多项式的项数:多项式中单项式的个数叫做多项式的项数.

(3)区别是否整式:关键: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分母有字母的为分式。

3.例题讲解:

例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n2,r2h等,都是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83x-y2x(5)2x-12例2:求多项式2a3ab6b3的各项系数之和?

例3:一个含有a和b的四次单项式的系数为5,试写出所有符合该条件的单项式?(!)ab+c(2)ax2+bx+c(3)-5(4).例4:(探索题)观察下列单项式:a,-2a,3a,4a, 5a,......(1)观察规律,分别写出第2008个和第2009个单项式?

(2)请写出第m个单项式和第m+1个单项式(m为自然数)?

2m例5:已知多项式-2xy3xy36是五次三项式,而单项式4x3ny5mz的次数与该多项式的次数相同,求m,n的值。

第二节 整式的加减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复习:

1、填空:整式包括______和______.例1:下列各式,是同类项的一组是()(A)2xy与

2222234512yx(B)2m2n与2mn2

3例2:(1)求单项式2xy,6xy,4xy,3xy的和?(2)求多项式3a-2b-c与c-b-a的差?

(3)求减去7a7ab6等于24a的多项式? 2222例3:先化简,再求值:5x23x2x23x7x26x,其中x=例4:化简多项式(3x24x)(2x2x)(x23x1).1 2例5:(1)已知多项式A=a2b2c2,B4a22b23c2,且A+B+C=0,求C?

第四篇: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知识要点】

1.同类项: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单独一个字母或数也是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1)找出同类项;

(2)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3.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4.添括号法则:添括号后,若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添括号后,若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典型例题】

例1下列代数式中,是同类项的组数有()组

①0.5a2b②4xy③1

2xyz④ab⑤1⑥3222

5xy⑦xy⑧0 32

A.1B.2C.3D.

4例2合并同类项:

(1)a2a2a2;(2)xx1

例3去括号:2a2a1212x3x7。22bc=2

例4去括号,并合并同类项:4x2y8xyay8a5y

例5已知a2,b0.25,求代数式9ab3ab58ab3ab77ab的值。22222

例6若2a2b3和

23a

m1

b

n1

是同类项,求m,n的值。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去括号:abc,abc;xyz,xyz2.添括号:abcdac

abc2aba

;x2

;abcd

2x7x

ad;

.



x

3.单项式a2b,3a2b,2a2b的和是,6ab与ab的差是.

二、选择

1.下列叙述的语句,其中错误的有()个

①如两个单项式所含的字母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

②如两个单项式的次数相同,所含的字母也相同,那么这两个单项式就是同类项;③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同类项;④系数互为相反数的同类项合并后为零.A、0

A、把相同的项合并C、把各项合并成一项

3.下面式子中正确的是()A、5a2b7ab

B、5xy5yx0

C、3a2a1 D、3x2x5x

B、1 C、2

B、把各项系数相加

D、3

2.合并同类项就是()

D、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4.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xyxyB、xyxyC、xyyxD、xyxy 5.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A、a2abca2abc

B、3x5x2x13x5x2x1 D、2xyz12xyz1

C、a3x2y1a3x2y

16.把x2xyy2x2y的二次项放在添“+”的括号里,把一次项放在添“-”号的括号里,按要求完成并正确的是()

A、x2xyy2x2yxy

B、x2xyyC、x2xyy

22xy2x2y

2x2yx2xyy2x2y 2x2yxy2xy2x2y

D、x22xyy22x2yx22xyy22x2y

7.x2y5a6x()A、2y5a6

B、2y5a6

C、2y5a6

D、2y5a6

8.a2b2baa2b2()A、ba

三、解答题

1.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a33a27a3a21(2)2x23x25x2x1 B、ba C、ab D、ab

(3)3x275x22

(5)2a3b4a3ab

4)4x25x8x213x24x21(6)a

b2

b2



(2.若a,b互为相反数,求a3a5a7a9a2b4b5b6b8b的值.3.若

4.如果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81,则其中一个奇数是119、121、123、125中的哪一个?

5.当a0.2,b0.04时,求代数式

7273

717

212mn

a1

m

b1

b是同类项,求a的值.

3b

a

b

ba0.16ab的值.

合并同类项作业

姓名:成绩:

1.下列各组式子中,不是同类项的是()A、7x2y3,7x3y2

B、5,5

C、12

ab2

D、xy,yx

22,ab

2.下面的式子中,正确地进行了合并同类项的是()A、2x2x0

B、2x2y3xy25x2y

2C、3abba2ab

D、12

xy

xyxy

3.如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那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两个单项式中,相同字母的指数一定相同B、这两个单项式所含的字母一定相同C、这两个单项式的次数一定相同D、这两个单项式的和不一定是单项式

4.当a2时,代数式5a24a245a2a246a的值是()A、2

B、-10

C、-6

D、-14

5.在下列等号右边的括号前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符号,使等式成立.

(1)abba; abab; baab;

(2)xyyx;xyxy;xyyx

6.化简

(1)10x2x7x35

(3)45xy3



13x

4

y1 3

(2)3x27x22x3x2x1

(4)8x3y4x3yz2z

(5)5aa5a2a2a3a(6)2x3x

n

n1

x5x

nn1

10x

n2

(7)3abab

baba.(8

1222

3m4n(mn3m)

7.若三角形的第一边等于ab,第二边比第一边长a5,第三边等于2b,求此三角形的周长,并求当

a2厘米,b3厘米时,三角形的周长.

8.当a9.若

10.若a3b2cb0,化简:a2bc.

12,b

时,求3abab2abba4ab的值.

ab

3n4

和2a2

m1

b是同类项,且3x2n16ym0,求xxy2y的值.

第五篇:七年级数学教案

画立体图形

笔山职中

何万军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作用:教材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它是学生初步研究立体图形的基本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及机械制图打下基础。

2.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重点是让学生描述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画出草图,识别所见到的视图形状;难点是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的图形、从不同角度画出三视图。

3.教具学具:教具有正方体、四棱锥、圆柱、圆锥等几何体(自带生活中几何体物品如茶叶罐包装盒等),三叉水管以及设计图,多媒体展示平台。学具是长方体图形的军棋(每组一枚)和应用小程序J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描述简单立体图形的视图,能画出草图,能识别所见物体的视图形状。

2.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逐步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程序

学习了上一节课内容,学生已认识长方体、圆柱、四棱锥、圆锥等几何体,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初一学生的特点,按照新课程标准,将本节课“4.2画立体图形-1由立体图形到视图”设计以下环节:

(一)情景引入

很多同学们小时侯就十分喜欢小汽车玩具,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好多同学家里已经拥有了私家车。汽车对于我们来说,是很熟悉的一件物品。你能用手中的笔很快地画出一幅简笔画来描述小汽车吗?老师展示并肯定学生的作品,并请同学思考从不同方向看一辆小汽车,还可以画其它的平面图形吗?教师用课件动态展示一辆汽车,学生观察后得到结论:从不同方向观察汽车,可画出不一样的图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初步感知平面上可以画立体物体;学生讨论得到: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画出的不同图案;并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索

1.学生自主探索

根据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原则,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条件和氛围,帮助同学思考从不同方向看一个空间物体可以画出哪些平面的图。老师给每组学生都提供学具-军棋!从前后、上下、左右六个不同的方向观察手中的军棋,并画图,学生由此得到结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能看到不一样的平面图形,也可能看到同样的平面图形。让学生在既独立思考,又合作探究、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发现:从前后、上下、左右等方向画这个物体得出的六张图,有三张能和另外三张分别重合。所以学生归纳得到:可以只从三个方向来描绘 一个物体。教师观察学生画图的情况,及时指导部分小组。最后让学生讲述并用实物投影显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首先感性认识了“三视图”中的“从三个方向看”;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并初步感受成就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教师揭示课题

要在平面上反映空间的物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必须把它画得从各个方面看都很清楚。同学们发现:可以画三张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来反映一个物体,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数学上常用的一个方法:三视图法.

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绘三张所看到的图,即视图(view).这种把物体转化为平面图形的方法叫做三视图法.

教师板书课题和相关知识要点: 4.2画立体图形 -1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三视图法:把物体转化为平面的图形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正视图;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

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侧视图。(有左视图、右视图,我们一般画左视图。)

在生产中,为生产一个符合要求的零件,设计者会给出一个零件的设计图(展示下面水管的三个平面图),这样工人就能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零件。教师实物展示三叉水管和设计图的对应关系.(学生进一步认识:用三视图法画平面图形的重要性.)

(三)实践应用

1.教师与学生一起用规范格式解决例题,以引导学生规范的解题方式。习惯上,我们将正视图画在左上方,左视图画在正视图的右侧,俯视图画在正视图的正下方.分别在边上写相应的视图.

例 画出长方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

解:这个长方体的的三视图如右:

俯视图

左视图

与同学一起观察例题解答的规范格式及注意点:三幅画要如上图的布局,并且两两间有“同长、同高、同宽”等特征。在图的边上标上各自名称。(学生认识到:可采用新方法——三视图法来画立体图形;画三视图要有规范的格式。)

2.学生实践应用一 分组画以下图形的三视图 正方体 2 圆柱 3 四棱锥 4 圆锥

通过学生画三视图、同学纠正、教师点评,使学生在教师引导、同学互相学习下,主动学会画三视图,主动努力把三视图画得更好。

学生在理性和感性上认识了三视图法,学会了画基本几何图形的三视图。还可以通过变题(可以用不同的面作为正面来画或把同一物体不同的摆放来画三视图)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学生实践应用二

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java应用程序下的building houses,其中一位同学搭出各种组合体,其他三人画出相应三视图,并轮换操作。软件网址:

(灵活多变的数学游戏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巩固提高。)

(四)总结回顾

师生合作了一堂课,度过了愉快的45分钟,同学们有何收获?请谈谈。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总结,教师适当指引、给予肯定:

1.三视图的画法,三视图是画立体图形的一种方法,以后将学更多方法。

2.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都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方向的观察者,其三视图可能是不同的。

3.在本课时中学到的知识中,还可以引申到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我们应该多方面考虑多角度思考,尽量得到全面的答案。

(五)作业布置,继续提高 1.书本习题4.2 第1,2,3.题

2.画家里一些简单生活用品的三视图。

下载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七年级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

    七年级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1.2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北师大第九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倍数与因数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世界(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集(XX年新课标北师大版)(本站推荐)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集(XX年新课标北师大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

    七年级数学教案封面

    库庄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备课教案 七 年 级 数 学 七、4班 杨莉贞 2016年08月......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1.1整式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和整式的概念,能求出整式的次数......

    北师大四下数学教案(5篇材料)

    北师大四下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小数 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 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