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框《身边的诱惑》(第1课时)教学设计要点
《身边的诱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身边的金钱诱惑和游戏机的诱惑。
(2)了解金钱和游戏机的促进作用以及不良诱惑的危害。2.能力目标
(1)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中做出正确选择。(2)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对诱惑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分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2)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种种诱惑;知道不良诱惑会引人误入歧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澄清自己内心究竟受到哪些诱惑,哪些不良诱惑是自己已经能够拒绝的,还有哪些不良诱惑是自己至今不能拒绝的。【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等。【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自己受到的诱惑,准备课堂交流。
2.学生准备辩题。正方:上网利大于弊。反方:上网弊大于利。3.学生分组设计并准备表演有关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诱惑的小品。
(1)金钱的诱惑:陈雨和张伟花钱时大手大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拦路抢劫,被抓获。
(2)课堂上的诱惑:课堂上同学们认真听讲,小斌和小林却在小声讲话,小红在看时尚杂志,小丁在听歌,老师批评了他们,制止了他们的行为,他们却说,“我们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控制不住自己”。
(3)网络的诱惑:小刘因玩网络游戏而上学迟到,没有完成作业,成绩一落千丈。(4)香烟的诱惑:小王看见有同学吸烟,觉得很好奇,试着尝试,觉得很酷,就吸了起来。【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一:
播放动画:潘多拉魔盒
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取火种送给人类,人类学会了使用火。对此,主神宙斯十分恼火,为了抵消火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宙斯决定要让灾难也降临人间。他命令他的儿子火神用泥土制作一个女人,然后,宙斯的儿女们——天上诸神都来打扮这个女人。火神为她纺织了一条金发带,智慧女神为她戴上花冠,爱神赋予她各种迷人的媚态,众神的使者教她说各种动听的语言。宙斯让她去毁灭人类,给她取名“潘多拉”,意为“被授予一切优点的人”。宙斯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并且把潘多拉送给了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埃庇米修斯经不住诱惑,没有听从哥哥的劝告,与潘多拉成婚了。来到人间后,潘多拉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那只盒子,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人类从此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的折磨。而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而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后来人们用“潘多拉魔盒”比喻会带来不幸和灾难的礼物。
教师提问:潘多拉打开魔盒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归纳:好奇心强,禁不住诱惑。
教师追问: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归纳:人类从此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的折磨。说明了禁不住诱惑就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方法二:(备选)
创设情景: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糖块问同学们想不想吃,有愿意的同学请举手,然后说本节课积极表现的同学可以获奖。
教师提问:好吃的东西大家都想吃,为什么?有了奖励大家表现得更好,又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过渡:这是美味糖块的诱惑,也因为它是奖品,获奖的诱惑。好吃的东西大家都想吃,并愿意做出更好的表现,这就是存在着诱惑。其实,我们身边的诱惑有很多,让我们一起了解吧。
方法三:(备选)材料分析:
材料:2007年4月19日,邯郸农行金库5100万元被盗案的嫌疑人任晓峰、马向景被成功抓获。9月两人被判死刑。任晓峰说,自己的家庭应当是富足而又幸福的,自己的犯罪之路是从迷上彩票开始。自己以前很少花钱,顶多出去和朋友吃吃喝喝。2006年,因为受两位同事影响,自己迷上了彩票,开始时只是买几注,老是中不了奖,就加大了投入,逐渐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彩票迷。2006年底,任晓峰在两名同事的怂恿下,第一次和他们一道,拿了金库20万元钱去购买彩票,他总共用了12万。那一次,任晓峰中了10万元,最后倒贴了2万元把账做平。2007年3月初,任晓峰对同样热衷于彩票的金库保管员马向景说,去拿点金库的钱买彩票碰碰运气,中了奖再把账做平,谁也查不出来。马向景当即同意了。随后他们从金库拿了5万元,结果买彩票只中了2万多,一人一半均分后,谁都没把钱给补回去。因为怕查账被查出来,一心想着买彩票“把本扳回来”,他们就不断从金库拿钱,十万八万地往外拿。最多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就是在4月14日,两人一共拿了1800万,当天花了1410万元钱去买彩票,结果又是血本无归。
教师提问:两名罪犯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他们为了钱,被彩票所诱惑,从小金额开始,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其实,我们身边诱惑有很多,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诱惑吧。
【新课教学】
第一环节:说说身边存在的诱惑 方法一:
七嘴八舌:说说我们身边的诱惑。
学生讲述交流课前收集的来自身边的诱惑,教师将学生所说写成副板书。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诱惑是不是都是不好的诱惑? 学生讨论并回答。方法二:(备选)
学生表演课前准备好的身边的诱惑小品。
学生分析小品中表现了哪些诱惑,教师将学生所说写成副板书。
教师提问:除了刚才同学们表演的诱惑外,还有没有别的?是不是都是不好的诱惑? 教师将学生所说写成副板书。方法三:(备选)
出示图片:我们身边的诱惑
教师让学生说出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诱惑。
教师提问: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诱惑?这些诱惑是不是都是不好的诱惑? 第二环节:认识身边存在的诱惑
一、金钱的诱惑(板书)教师提问:
(1)你认为金钱重要吗?金钱对你有诱惑力吗?(2)你认为钱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播放动画:王磊和宋昭
王磊和宋昭是好朋友。有一天上课前,王磊对宋昭说:“今天的课没意思,干脆别上了,去看录像吧!” 宋昭一口答应了。王磊看到录像中的“黑社会老大”有很多钱,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很羡慕,感慨地说:“我要有那么多的钱就好了!”于是他建议两人合伙向低年级的小同学“要”钱,得到的钱平分。从此,他们就在回家的路上拦截小同学,通过威胁和恐吓向他们
要钱,不久,事情败露,他们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课堂讨论:王磊和宋昭的行为正确吗?我们应该怎样面对金钱的诱惑?
教师归纳:对待金钱,我们一定要取之有道,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得,决不能违反法律。
二、网络与游戏机的诱惑(板书)方法一:
学生活动:课堂辩论。
正方:上网利大于弊。反方:上网弊大于利。步骤:
(1)双方的一辩分别阐述己方观点。
(2)双方其他辩手自由辩论(双方辩手轮流发言)。(3)双方的一辩作总结性陈述。
教师点评:上网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控制好上网时间,做到文明、科学地上网,不能到营业性网吧,这是违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
学生活动:游戏大家谈。
据媒体报道,至少1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专家指出,青少年一旦沉迷于电子游戏,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会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等症状。电子游戏是中小学生娱乐的一种方式,但沉迷于电子游戏有很多危害:对视力、神经等造成损害,使大脑的灵活性下降,影响学习成绩;诱发寻衅滋事、勒索财物、打架斗殴、参与赌博等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教师归纳:游戏有利有弊,有节制的娱乐对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有一定好处,但决不能沉迷于此。
方法二:(备选)学生活动:课堂调查。步骤:
(1)你上网主要干什么?用多少时间?在哪里上网?(2)你认为上网好不好?你上网影响学习了吗?(3)学生就调查结果进行讨论。(4)教师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巩固新课】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总结:在我们身边存在各种各样的诱惑,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看待各种诱惑。
第二篇:第1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 教学设计
1.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is unit is the tenth unit of the book.In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abilities.To attain”four skills”request of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Such a topic is related to students’ daily life, so students will feel interested in it and it will be also helpful to improve their spoken English.2.Teahing aims and demands:(1)Knowledge objects: A: Students know how to use the modal verb “can” ,Yes 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B: Students can use the news words “dance, swim, sing, play chess, paint, speak English, play the guitar”.C: Fnish some exercises by themselves.(2)Ability objects: A: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ir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B: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ir abilities of working in pairs and communication by learning the useful structures.(3)Moral objects: Students can be active in class and show themselves to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in Eglish learning.3.Teaching keys and difficult points: Key points:1 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commmunicate with others.2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study and finish the task in groups and co-operation.Difficult points:Modal word “can” 4.Teaching aids: Flash cards ,tape recorder and test paper.5.Teaching procedure Step1: Warm-up
Sing “Good morning” song.Step2: Presentation
T shows the flash cards and teaches the new words one by one.(sing, dance, swim, play chess, paint, play the guitar ,speak English)
After the new words learning T: I can speak English,can you speak English? Student1: Yes, I can.T;How about you? Student2: No, I can’t.T: Can he speak English? Student3: No, he can’t.T: Can she speak English? Student4: Yes, she can.Step 3: Practice First play a game, let the students do the actions and guess the words.Then ask them to play a memory game.Ask four or five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ir abilities, at last, let’s see which students can remember all the students’ abilities.Use the sentence : I can…… He can……
She can……
Then play the tape, finish 1b,2a and 2b.Step 4: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2b and 2c, teacher gives the students some tasks to make similar dialogues without repetion and find out which group will make more dialogues.Group work Make their own conversations and show the conversation in the front.Student1: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Student2:I want to join the ……club.Student1: Can you ……? Student2:No, I can’t.Student1:Can you……? Student2: Yes I can.Step 5:practice Hand out the five minutes’ test paper.The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s in five minutes and teacher checks them.Step 6: Homework: 1.Remember all the new words learned.2.Make a dialogue according to 2c.Blackboard design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Can you he she sing?(dance, swim, play chess)Yes, I he she can.No, I he she can’t.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 the art club.
第三篇:身边的诱惑 教学设计
身边的诱惑 教学设计
冯记沟回民中学
白银广
一、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悟应理智对待不同的诱惑,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2、知识目标:了解身边存在的种种不良诱惑,认识其危害,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3、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辨识身边的不良诱惑;
难点:游戏机的诱惑。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
三、教学设想:
1、通过展示各种诱惑的材料,让学生了解身边存在的诸多不良诱惑;
2、通过教学课件创设情景;
3、开展辩论或讨论,让学生清楚认识金钱、网络的利与弊,学会把握玩游戏的“度”。对于黄赌毒和邪教要坚决抵制。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很激动,很紧张,原因是今天早上我打开手机看到到一条信息,内容是:您的手机号码在抽奖活动,已中二等奖,获得8.8万元,咨询电话***亿华公司,联系人:叶小姐。我刚才给那位叶小姐打了电话,她告诉我:您的中奖是有效的,下午就可以为您汇款8.8万元,条件是这个需要公证,公证费不多,九百八十元。980元就能换到8.8万元,这划不划算?为什么?(生说)
我觉得对我太有诱惑力了,你们见过类似的信息吗?在座的老师有没有收到过类似的信息(不少)这只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小小插曲,可以说是身边的诱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诱惑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以“身边的诱惑”为话题聊一聊。
1、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引出课题:《身边的诱惑》(板书)
2、解题:诱惑是什么?看到这两个字怎样解释?
诱惑: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错事、坏事 吸引人、招引
二、话说“诱惑”
1、在你的身边最能吸引你,但又随时可能给你的成长造成最大威胁的主要有哪些诱惑?
2、今天主要来聊一聊这几种不良的诱惑(金钱……)
三、认识“诱惑”
(一)金钱的诱惑(板)
活动一:多媒体出示乐乐和小磊两位同学,在回家的路上两人的对话情景材料。
(1)看情景材料、思考回答:乐乐如果这样做将导致了什么结果?我们该如何对待金钱的诱惑呢?
(2)教师提示:引导学生面对金钱的诱惑,要取之有道,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等正当途径获得。我们不能沾染不良行为习惯,更不能触犯法律规定的“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违法行为,更不能触犯刑法。
(3)教师小结:金钱的诱惑------取之有道
(二)游戏机的诱惑(板)
过渡:现场采访: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诱惑最大的还不是金钱,大家说是什么?
活动二:继续是小磊和乐乐关于玩游戏机,两人的对话的情景内容。
(1)分组辩论:青少年玩网络电子游戏利与弊。
(2)讨论小结:(出示电子游戏的利与弊)同学们的辩论太精彩了,看来网络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要看你怎样去正确使用它。网络电子游戏已经成为“电子海洛因”在侵蚀着许多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玩是可以的这是青少年的天性,关键要把握好“度”有节制的玩,更多的时间要用在学习上面。
(三)黄、赌、毒的诱惑(板)
活动三:阅读出示的小磊又遇到黄赌毒诱惑的情景材料。
(1)思考:乐乐该如何去做呢?
(2)引导小结:对中学生来说,黄色诱惑会让你不想学习,精神萎靡,道德败坏,丧失廉耻之心。青少年要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去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是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之一。
我国法律规定:吸毒违法,贩毒有罪。戒毒专家警告:吸烟者是吸毒者的预备军。
(3)提问:你身边有没有一些赌博或吸烟的行为呢?举例说说。
(四)邪教的诱惑(板)
科学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可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伪科学的东西存在。前几年,我国出现过一种邪教组织(法轮功),它不仅导致很多人死亡,而且将魔掌伸向妇女和儿童,制造多起惨绝人寰的自焚、自残等事件。法轮功的参与者都深受其害。
活动四:学生阅读教材P86内容
1、思考:面对刘思影悲惨的命运,你想说些什么?
2、学生小结:我们要崇尚科学,反对邪教。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金钱、游戏机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关键看你怎样对待它(适度)。对于黄赌毒以及邪教的诱惑,坚决抵制。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这些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不知道大家收获怎么样,下面我们来一个现场测试。
五、课堂练习:
六、自评质疑: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你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七、教师寄语: 世界很美,诱惑很多,学会辨别,生活就美!
八、课堂结束:谢谢大家 附:板书设计
身边的诱惑:
1、金钱的诱惑 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关键看你怎样对待它(适度)。
2、游戏机的诱惑
3、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坚决抵制 教案点评: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大量的感性材料说明这些不良诱惑将会使人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运用一些情景材料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剖析,从而明确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
第四篇:第一框教学设计
第一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第二框—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
教学重点:
‚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行为不同结果不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计划用四课时授完,其中辅导练习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见教材引言)
2、板书课题:
第18课 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二、讲授新课
板书: 第一框 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
1、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情境活动一:讨论下列行为分别会产生的结果(见教材P89页)活动设臵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议一议:(引导学生从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不同角度去讨论)①七年级学生小明经常和同学一起到社会福利院去帮助孤寡老人。②刘刚对老师的批评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依旧经常迟到。
③赵新和父母商量,决定从自己的零花钱中节省出一部分,帮助经济上有困难得同学。
教师赠言:
人在社会中,要工作,要学习,要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每一种行为或直接、或间接的都会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结果!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90页)
生活中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都会给周围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事例。(见教材P90页)
活动设臵目的:一是印证以上观点,二是教育学生要注意生活中的小节,不要因为细小举动给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
想一想:
①自己是否遇有过类似的举动? ②这一举动对他人和自己有什么影响? 实践探究:(相关链接—见教材P90页)想一想:
链接材料分别说明了行为的影响。
你能说说这两种行为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吗? 教师讲述:
前者偏重于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后者偏重于行为对个人的影响。所以说不同行为有不同的结果。(板书)
2、不同行为有着不同结果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91页)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小结)
人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先阅读P91页教材,再阅读材料进行讨论)
教师讲述:(对材料中‚方斌拨打‘110’ 报警电话的事例的分析。)方斌拨打‘110’,就其动机是为了满足对‘110’报警电话的好奇心,其目的是为了验证警察接警后到现场的速度,其采取的手段是谎报险情,其行为的程度上未使用更为恶劣的手段,未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故而其行为的结果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了社会秩序,构成了违法,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刘浩同学面对歹徒毫不退缩,机智勇敢的行为,保护了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犯罪分子受到了惩罚,得到了老师、同学的称赞。而方斌谎报险情的错误行为,既违背了社会公德,又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行为有不同结果。实践锻炼:(详见教材P91页材料)请你为这个材料续写可能的结尾——
(学生阅读材料后,相互交流,然后在课堂上交流续写内容)
三、课堂小结(按板书小结)
四、作业
(详见《资源与学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课
第十五课实践训练
一、例题1:(辨析题)
中学生小黄做作业遇到了一道难题,不想多费脑筋,就找要好的同学抄一遍县
城的答案,说是‚小意思,不要紧‛;由几个同学常常在一起偷偷抽烟,还说这是‚小意思,好玩‛;另有一位同学跟邻居玩扑克赌钱,竟然说:‚钱不多,小意思,何必大惊小怪‛。
你认为这类‚小意思‛是小意思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我认为这类‚小意思‛不是小意思。这类‚小意思‛,多数属于学习和生活中的缺点,玩扑克赌钱已经是一种赌博行为。这些同学之所以认为是‚小意思‛,就是认为其行为的性质和造成的后果不严重。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被‚笑一死‛之类的‚蚁穴‛开启绿灯,就会逐渐发展到恶习上瘾而不能自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中学生因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知道区别对与错父母,是与非,好与坏;要严于自律,做事多考虑后果,明白积小成大的道理,坚决抵制不良行为。
例题2:(材料分析题)
刘某在学校读书时常偷同学和学校的东西,学校老师对他进行多次批评教育,但他不思悔改。初中毕业后,他又在社会上行窃,曾被公安机关拘留多次。但就在那一次拘留期满回家的第三天,他又抢劫银行,被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请回答:
(1)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刘某的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检查学生对一般违法行为的理解)
答: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法律法规的行为。案例中刘某的偷窃行为就是一般违法行为。
(2)什么是犯罪?刘某的什么行为是犯罪?(检查学生对犯罪行为的理解)
答:犯罪是指对社会危害性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李忠刘某抢劫银行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3)刘某从小偷小摸到成为抢劫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
(检查学生对知识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理解)答: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注意改正,就越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
(4)我们应该从这个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训?
(考察学生对知识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理解运用能力。)
答:提示:1要认识到‚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关系‛的观点是错误。2要防微杜渐,自觉守法。既要树立守法观念,有的养成自觉守法习惯。
例题3:
2005年九月,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信息产业部,在全国联合组织开展打击利用互联网视频聊天等从事淫秽色情活动专项行动。截至11月3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利用互联网视频聊天等从事淫秽色情活动的刑事案件9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1名,其中刑事拘留123人,取保候审21人,逮捕了25人,治安处理了35人,现在已经移送起诉的17人;关闭清除了一批淫秽色情网站,净化了网络环境,促进我国互联网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
(1)因为色情活动对未成年人有何危害性?
答:未成年人在涉‚黄‛后,轻者会想入非非,精神萎靡,无心学习;重则极易诱发违法犯罪,造成更大的危害。
(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自觉抵制淫秽色情活动的诱惑?
答:①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正确识别真假美丑。②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③要运用法律手段同各种不良诱惑作斗争。
(3)因从事淫秽色情活动被治安处理的35人和被逮捕的25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这两种行为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前者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后者属于犯罪行为。区别: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
治安管理处罚,尚未触犯刑法,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犯罪行为触犯了刑法,对社会危害性大,受到的是刑罚处罚。联系:一般违法和犯罪都不同程度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由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可见,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作业
将以上各题在作业本上完成。
第十六课实践训练
1、中学生陈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得‚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增因头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可是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请回答:
(1)陈某的行为哪些终于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哪些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属于犯罪行为?
(2)陈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说明了什么?(3)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答:(1)小陈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偷学校东西?打骂同学是违纪行为。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参加赌博是一般违法行为。拦路抢劫是犯罪行为。
(2)陈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说明一般违法和犯罪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加强道德修养,不注意杜绝不良行为,就有可能从犯错发展到违法、犯罪。
(3)我们应该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许,增强法制观念,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才能防患于未然,健康成长。
2、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国家文化部队网吧管理明文规定: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必须由其监护人陪伴;不得容留未成年人夜间在网吧上网。
材料二:中学生小陈迷恋上网,不断旷课,还经常彻夜不归,其父亲老陈对此想尽办法,可儿子仍然不能自拔。这次儿子又失踪了,老陈苦苦寻找了三天,走遍了当地的网吧,最后才在一家网吧找到了小陈。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老陈发现,在一些网吧中,很多中小学生整夜泡网吧。
材料三:为了给广大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日,山东全省重拳出击,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一批非法经营的黑网吧、电子游戏厅被依法取缔,还学生一个健康的环境,还校园一片洁净。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网吧经营者违反了我国哪些法律?(2)中学生小陈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部法律?为什么?
(3)材料一、三体现了未成年人的哪项保护?只要有了这项保护以及家庭、学校的保护,小陈就能改正错误吗?请说明理由。
答:(1)材料二中的网吧经营者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2)小陈的行为违反了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因为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小陈是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他应该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应该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小陈旷课泡网吧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因而是违法的。
(3)材料一、三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有社会保护和家庭、学校保护,小陈不一定能改正错误,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还要通过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小
陈在依靠社会保护的同时,还应该增强自律能力,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探究•创新•实践
今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某中学的三位男同学在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正在路旁一居民家扒窗行窃的偷盗分子。于是他们三人分工,一个去报警,另两个藏在路旁监视,不让犯罪分子溜掉。报案的同学跑到附近的法院报告了情况,法院的值班人员说这不属于自己管辖,未予受理。于是这位同学只好又跑到电话亭打110。另两位同学看到犯罪分子作案后要溜掉时,大胆地迎上去与其周旋,最后于犯罪分子展开搏斗。警察及时赶到,大家一起把犯罪分子扭送到公安机关。
请回答:
(1)三位同学的做法体现了法律常识的哪些内容?(2)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做?
答:(1)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②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凡效仿三位同学的做法,以及其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得方式方法的正面回答,都可以。
三、作业
在作业本上完成这三道题。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课
复习内容:第十七、十八课实践训练
1、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答: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要分清是非善恶,做出正确选择:首先要有明确所谓判断标准,包括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不断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自控能力。
(见教材P87页)
2、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答:我们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在做一件事之前预先队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尽量避免因做错事而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3、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完本学期的《思想品德》后,在思想品德老师的组织下,举行一次‚我有什么责任?‛的主题班会。班会开得非常成功,同学们围绕‚我有什么责任?‛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很多同学在班会后都反省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该班的小佳也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小佳想,过去,自己的数学没考好,总是怪爸爸没有辅导;自己忘记写日记,总是埋怨妈妈没有提醒自己;自己在课堂上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总是说老师偏心,不请他来回答……经过这次班会后,他经常用‚我有什么责任?‛来问自己,认识到很多事情没有做好,责任在于自己。逐步地,小佳各方面都有起色,而且学会了促使自己进步的一种思想方法。
小佳的变化使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答:(1)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责任。我们在家庭里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社会上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只有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第五篇:第一框 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⑴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知道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基本方法。⑵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⑶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⑷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能力】:⑴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抵制“黄、毒、赌”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能力。⑵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⑷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技巧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尊重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黄、毒、赌”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⑵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⑶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⑷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敢于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教学重点
⑴“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未成年学生易受环境的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经常会不拘“小节”,出现“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提高认识,进行纠正,便会滑向严重不良行为乃至犯罪。因此,帮助他们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懂得一般违法与犯罪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才能自觉地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过健康、安全的生活。⑵“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国家法律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让他们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做出的明确规定,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享有哪些权利,应当受到哪些保护,才能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引导学生知道未成年人受到哪些法律保护,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⑴“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往往使他们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影响自身的发展。另外,中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处理问题的经验少,也给抵制不良诱惑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又要注意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自觉遵纪守法,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⑵“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生活是美好的,但也是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极易受到一些侵害;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处事不深,缺少社会经验,法律意识淡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经常是要么是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使自己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因此,引导学生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帮助他们掌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问题诱导法,自主探讨法问题诱导法,自主探讨法 教学过程
第十五课
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
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身边的各种诱惑,学会采取正确的方法抵制不良诱惑;帮助学生明确“法不可违”,认识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小公民。
导课:学生阅读故事引导七后说一说这个故事给我们有何启示并导入新课(教师补充:这个故事叙述大河沉迷于网吧,被网吧老板非法扣留,孟杰他们运用法律手段将大河解救出来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未成年人要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撑起法律保护伞。怎样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一问题学习第十五课。《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
第一框
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一、不良诱惑的危害
出示材料,自主感悟:⑴一个正抽烟男生邀请另外两个男生说:“都上中学了,连烟都不会抽。来,抽一根吧,不要紧的。”⑵在录像厅门旁,有一广告美女招牌上写着“艳”,一个男生对另一个男生说“进去看看吗?”⑶四个成年人在玩麻将,有人说:“小民,你也上,输了你妈给钱。”⑷一个女生上台领奖,周围是为她祝贺的同学。
学生说一说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在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诱惑?哪些属于不良诱惑?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诱惑,都不同程度地吸引着我们。一些诱惑如荣誉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等,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方式和途径去获得或对待,对我们个人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则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学生分组举例说明:不良诱惑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
教师小结:①“黄”一般是指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宣传色情的淫秽书刊、影片、激光视盘、录相带、录音带、图片及其它物品等。它是一种精神鸦片,对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危害极大。未成年人在涉“黄”后,轻者往往会想入非非,精神萎靡,无心学习;重者极易诱发违法犯罪,害人害己,造成更大的危害。②“赌”是一种用财物做赌注争输赢的行为。虽然我国法律禁止任何赌博行为,但这种行为在我国仍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未成年人染上赌博恶习后,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学习,扭曲人际关系,而且极易诱发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可谓百害而一利。③“毒”是指毒品。吸毒会严重摧残身心健康,传染和导致各种疾病甚至死亡;会破坏家庭幸福,诱发刑事犯罪;会破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希望同学们记住“吸毒一口,掉入虎口。贪图一时痛快,毁掉一生幸福”这句禁毒格言。④“法轮功”是以李洪志为首的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邪 组织。“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宣传歪理邪说,蒙骗群众,敛财害命,挑动制造事端,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和残害青少年儿童的毒瘤。必须以法予以铲除。
总之,“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会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会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的进步和发展;会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学生阅读教材P55材料后回答:①弟弟陷入吸毒的泥潭,有哪些方面的原因?②我们从哥俩的事例中得到哪些启示?
教师小结:由于弟弟认识能力较低,社会阅历较浅,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抵挡不住诱惑,误入歧途,陷入吸毒的泥潭,教训是深刻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慎交朋友,正确识别真假美丑,不为假象所迷惑,防止上当受骗。所谓打铁还要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如果遇到下列情况自己会怎么想?怎样拒绝?
有人约自己在上课时去录像厅看录像。有人邀自己赌博、玩乐。
有人送一颗“摇头丸“让自己尝尝。有人拿一本黄色书刊让自己看。
教师小结:一些人之所以经受不住不良诱惑,往往是因为受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的驱使。我们要抵制“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就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道抵制不良诱惑的坚固长城。
学生看教材P56材料后讨论回答:这几位同学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进行抵制?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安宁。面对不良诱惑,我们决不能熟识无睹,不仅要自觉抵制,还要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同他们进行坚决的斗争,以保护自己,净化我们成长的环境。当然除了上述三个方法外,还有很多抵制不良诱惑的好方法。
学生看相关链接,了解战胜不良诱惑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课堂小结:避开诱惑、学会拒绝、联想后果、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专时专用、请人监督等都是抵制不良诱惑的有效方法。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善于总结,不断提高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学会保护自己。
作业:①教材P54分别为拒绝“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设计一条宣传标语。②教材P56:这几位同学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进行抵制?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
第二框 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一、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出示材料,自主感悟:学生阅读教材P57魏某的材料后讨论:魏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教师小结: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贫乏,交友不慎,经不住诱惑,不能防微杜渐,学会了吸烟、喝酒、经常出入跳舞厅,为了满足在需要,小偷小摸,其行为由小错构成了一般违法行为,没有悬崖勒马而逐步滑向犯罪的泥潭。
1、什么是法律?法律具有哪些特征?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它不同于一般的行为规范,它与其它规范的区别在于(特点有):①从制定上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制定。一般都以文字的形式出现,都明确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规定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特点。而道德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论舆论中,是约定成俗的;纪律规范是本单位制定的;章程是本组织制定的;宗教戒律是该宗教组织历史地形成和制定的。②从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上看,法律规范则是靠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就是指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其它规范则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道德行为规范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信念的力量予以维护;纪律和章程靠本单位和本组织的行政力量来发挥作用;宗教戒律主要靠信仰的力量、靠宗教纪律发挥作用。③从适用范围看,法律在国家权力管辖的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法律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道德适用的范围更广,但在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观念,并非某种道德为所有人所信奉;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规范只在本单位、本组织、本宗教适用,即在局部适用,不能拿本单位的纪律处分外单位的人。总之,法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三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违法与犯罪是法律的基本知识,又是法律对人们行为的禁止性规定,避免违法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学生阅读教材P58“相关链接”了解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含义。
教师小结补充:①所谓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包括违反宪法的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了法的行为和违反行政法的行为等几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②一般违法行为是指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还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③犯罪是违法行为的一种,即违反刑法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所谓犯罪,是指具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一般违法与犯罪,二者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
⑴、一般违法与犯罪的主要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违反的法律不同。犯罪行为触犯了刑法,而一般违法行为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②社会危害性不同。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一般的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③应受的处罚不同。犯罪分子要受到刑罚处罚,而一般违法者所受到的是非刑罚处罚,前者要严厉于后者。
⑵、一般违法与犯罪的相同点:①、都是违法行为,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②、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不同程度地损害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③、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⑶、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思维误区:认为有点小错没问题,只要不犯大错就可以了。认为违法必犯罪,犯罪必违法。
二、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1、要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学生阅读教材P59漫画后讨论:若遇到漫画中的这些情况,自己会怎么办?有人说“偶尔做一次也没有什么”。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有些学生受猎奇、盲目从众、讲“哥们儿”义气等不良心理驱使,不分是非,不坚持原则而做出一些糊涂的、看似小事的行为,做了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一步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所以,我们要要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学生看教材P60“相关链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和三十四条规定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学生完面教材P60“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
2、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现实中,青少年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胸怀大志,乐于交往,积极上进,遵纪守法。但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不能慎交友;有盲目从众和猎奇的心理,自制力差;常被假象所迷惑,从而做出一些糊涂、看似
小事的行为,如果不及时防微杜渐,就有可能一步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中学生,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就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学生查一查:已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8种犯罪会受到刑事制裁?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的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即我国法律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教师补充: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以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这一规定,警示我们要杜绝
不良行为,避免违法犯罪,即使不满16周岁,犯上述八种罪也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作业: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请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