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数学教学设计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体现了坐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时,首先应结合实例,让学生看到,用坐标可以清楚地表示地理位置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网小编与大家分享《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知道可以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了解可以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
3.初步了解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平面图的过程.〖对话探索设计〗
〖复习〗
如图,小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1)如果以小明家的位置(B)作为参照点,那么大勇家的位置(A)是在B以东____________,再往南_____________处.(2)如果以B为参照点,你会描述A的位置吗?
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己体会什么叫参照点.〖探索1〗
如图,我们把上面的方格改造一下,以B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小方格的边长仍为1个单位长度.这时,B的位置显然可以记为(0,0),现在可以怎样描述大勇家的位置呢?比较前后两种记法,你有什么感受?
不用比例尺是为了分散难点.〖观察、探究与归纳〗
P54~P55.观察、探究、归纳
〖探索2〗
(1)你知道选择学校所在的位置为原点的理由吗?可以选小刚家的位置为原点吗? 你知道为什么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吗?
(2)这里确定比例尺为1∶10 000,你认为适当吗?可以不标出比例尺吗?
对于实际的题目,比例尺是不可或缺的,但可以用其它的形式来表达.(3)图中学校右边的数字50表示什么?为什么?
(4)如果我们预先规定图中的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00m,而不是1m,那么学校右边的数字50应该改为多少?这时,小刚家的坐标是多少?
学生往往会把一个方格的边长一律看作是1个单位长度,或者默认图中一个单位长度一律表示实际距离1米,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探索3〗
(1)第51页第9题的图形与第55页图6.2-2比较,有什么不同?
(2)第51页第9题的图形为什么没有标出比例尺?你能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来吗?
〖作业〗
P66习题.8
〖补充作业〗
1.A村的位置在B镇以西8000m,若以B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为1∶200000,请画出A村的位置.如果图中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00m,写出A村的坐标.2.如图,如果图中方格的边长表示200个单位长度,请写出A、B、C、D、E各点的坐标.3.第2题若取比例尺为1∶5000,试求A、B两点的实际距离.6.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会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
3.已知两点的坐标,会画出坐标系;
4.初步感受极坐标的思想.〖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有一道题目是:
利用下面的信息,确定适当的比例尺,画出凤城三中相关地点的位置:
(1)国旗杆在校门口正东100米处;
(2)教学楼在国旗杆正东150米处;
(3)实验楼在教学楼正南300处;
(4)从国旗杆先向东走100米,再向北走100米就到图书馆.林奇同学根据题意画出了以下图形(小方格的边长表示实际距离50米):
(1)他画的对不对?
(2)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相关地点的坐标(规定图中1个单位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米).〖探索2〗
如图,以公园的湖心亭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果取比例尺为1∶10 000,而且取实际长度100米作为图中的1个单位长度,解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湖心亭在西门的正东方向200米处,请在图中描出西门的位置,并写出它的坐标;
(2)从湖心亭向东走100米,再向北走200米就到游乐场,请在图中描出游乐场的位置,并写出它的坐标;
(3)若博览会的坐标是(3,3),描出它的位置,说明它在湖心亭的什么方向上,与湖心亭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精确到米).(4)若牡丹园的位置是在湖心亭的南偏东70的方向上,你能确定牡丹园的位置吗?如果同时知道牡丹园在博览会的正南方向呢?如果能够,写出它的坐标(精确到0.1).〖探索3〗
我们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习惯上把x轴画成水平的,并取向右为正方向.如图,如果已知点A的坐标为(5,0),你能画出坐标系吗?如果同时知道点B的坐标为(20,0)呢?
〖探索4〗
如图,如果点A的横坐标是3,你能求出它的纵坐标吗?你能由此求出点B的坐标吗?
〖探索5〗
如图,如果取比例尺为1∶500 000,你能用两种不同的思路描述点B相对于点O的位置吗?点B的坐标是否被唯一确定?为什么?
〖探索6〗
如图,如果在某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3,1)和(8,1),你能由此画出这个坐标系吗?
〖作业〗
P60.习题5(规定:座号为单号的同学取实际距离100米为坐标系中的1个单位长度, 座号为双号的同学取实际距离1米为坐标系中的1个单位长度.), P60.习题8, P61.10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数学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第二篇:七年级数学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同步测试题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同步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本题共计
小题,每题
分,共计21分,)
1.已知点A坐标为(2,0),点B坐标为(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使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3,1),则点B1的坐标为()
A.(1,2)
B.(1,3)
C.(2,1)
D.(3,1)
2.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具体目标位置的是()
A.电影院1号厅第2排
B.邢台市顺德路
C.东经118∘,北纬68∘
D.南偏西45∘
3.若将△ABC各顶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比原来都小5,则此三角形()
A.向上平移5个单位
B.向右平移5个单位
C.向下平移5个单位
D.向左平移5个单位
4.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 4)的对应点为C(4, 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A.(2, 9)
B.(5, 3)
C.(1, 2)
D.(-9,-4)
5.如图所示,共有3个方格块,现在要把上面的方格块与下面的两个方格块合成一个长方形的整体,则应将上面的方格块()
A.向右平移1格,向下平移3格
B.向右平移1格,向下平移4格
C.向右平移2格,向下平移4格
D.向右平移2格,向下平移3格
6.点P(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所得的点坐标为()
A.(3, 0)
B.(1, 6)
C.(3,-6)
D.(1,-6)
7.如图,五架轰炸机组成了一个三角形飞行编队,且每架飞机都在边长等于1的正方形网格格点上,其中A、B两架轰炸机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A(-2,1)和B(-2,-3),那么轰炸机C对应点的坐标是()
A.(2,-1)
B.(4,-2)
C.(4, 2)
D.(2, 0)
二、填空题
(本题共计
小题,每题
分,共计21分,)
8.如果座位表上“6列3行”记作(6, 3),那么(4, 3)表示________.
9.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 4)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4, 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________.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5)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得到对应点坐标为________;将点(-2,-5)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得到对应点坐标为________;将点(2, 5)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得到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将点(-2, 5)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得到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
11.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P(2,-3),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到点P',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_.
12.点A(-2, 3)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点B的坐标为________.13.如图,点P(-3, 2)处的一只蚂蚁沿水平方向向右爬行了5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________.
14.如图,要把线段AB平移,使得点A到达点A'(4, 2),点B到达点B',那么点B'的坐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题共计
小题,共计78分,)
15.已知:三点坐标为A(5,-1),B(-2, 3),C(3, 1),△ABC内任意一点P(x, y)经过平移后,P点对应P'的坐标为(x+2, y-4),那么平移后所得△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多少?
16.如图所示,△ABC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1, 2),B(4, 3),C(3, 1),把△A1B1C1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恰好得到△ABC,试写出△A1B1C1三个顶点.
17.如图,△A'B'C'是由△ABC平移得到的,已知△ABC中任意一点P(x0, y0)经平移后的对应点为点P'(x0+5, y0-2).
(1)已知点A(-1, 2)、B(-4, 5)、C(-3, 0),请写出点A'、B'、C'的坐标;
(2)试说明△A'B'C'是如何由△ABC平移得到的?
18.如图所示的是某市市政府周边的一些建筑,以市政府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1)请写出商会大厦和医院的坐标.(2)王老师在市政府办完事情后,沿(2,0)→(2,-1)→(2,-3)→(0,-3)→(0,-1)→(-2,-1)的路线逛了一下,然后到汽车站坐车回家,写出他路上经过的地方.19.如图,已知∆ABC,把∆ABC平移,使点B移动到点B1(3, 0)处,(1)作出平移后的∆A1B1C1。
(2)如果平移时只能左右或者上下移动,那么∆ABC是怎样平移得到
∆A1B1C1的?并写出点C1的坐标。
(3)求∆A1B1C1的面积。
20.已知:△ABC与△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
(1)分别写出B、B'的坐标:B________;B'________;
(2)若点P(a, b)是△ABC内部一点,则平移后△A'B'C内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3)求△ABC的面积.
21.九年级某班有54名学生,所在教室有6行9列座位,用(m, n)表示第m行第n列的座位,新学期准备调整座位,设某个学生原来的座位为(m, n),如果调整后的座位为(i, j),则称该生作了平移(a, b)=(m-i, n-j),并称a+b为该生的位置数.若某生的位置数为10,则当m+n取最小值,求m⋅n的最大值.
第三篇:数学教学设计方法
数学教学设计方法
【摘 要】教学设计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作之一,对教学工作起着先导作用,它往往决定着教学工作的方向;同时,教学设计的技能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教师从师任教必备的基本功。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但在强调个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努力追求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只有科学的教学思路,才能科学地指导教学活动。
【关键词】教学思路 目标设计 数学教学
一、教学设计的总思路
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必须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教学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必须要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学”。因此,新课程教学总体思路设计:(1)要把学生“学”数学放在教师“教”之前,“导”学是教学之重点。(2)要把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数学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并要担任起活动的指导者。(3)要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数学能力的训练不能放松。(5)要实施差异教学,使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要围绕具体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来进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传统教学思路的束缚,进行大胆创新。
如教学《有理数的意义》,笔者的设计思路是:(1)从自然数的减法入手,提出问题:大家掌握的数不够用了!(2)提供一两个实例,指出负数的实际存在及意义,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负数并探究其表示的实际意义。(3)体验有理数。如果设定向南为正,一步长为单位1,先根据动作说出有理数,再根据有理数做出动作。(4)比较“向南5步”与“向北5步”之异同,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吗?
其中思路(1)在于激起学生求知欲。思路(2)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负数应用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思路(3)、(4)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有理数的意义,体验数学表达方式简洁、明确之特征;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实际意义;使学生体会学数学可以提高我们的细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突出基础目标,数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包括数学基础知识目标和数学基本能力目标,即要明确教学活动中要“学什么”和“练什么”。与传统教学目标不同的是:新课程在强调“双基”教学的同时,更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的组织,即要强调学生“怎样学”的设计,而不是“怎样教”的设计。其次要体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在学生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力求能够实现每个学生在同一的学习活动中都得到最大的发展。如《幂的乘方》一节,笔者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掌握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能够运用法则准确进行幂的乘方运算。(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知的数学知识探究数学规律来获取新知的意识。(3)让学生体验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数学教学过程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师主导下展开的“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具体教学活动步骤的安排,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教学艺术程度。笔者认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首先体现教学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应当包括“导入――提出问题;探究――思考、研究问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总结――明确问题;实践――应用问题”。一次教学活动的过程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选定具体的丰富的内容,这包括生活素材、基本练习、典型例题、能力训练题、实践题等。
总之,数学教学设计是对传统的数学备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数学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之前,对教学行为进行周密思考与安排的过程,是对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要达到什么目标要求等教学要素进行系统地分析与认真研究的过程;是对如何达到教学目标,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将采取什么策略、方案进行的一系列系统的设计与安排。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应放在如何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上;应放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上;应放在如何更好地组织引导,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数学活动上;应放在如何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进而达到 “三位一体”的效果;应放在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上;应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能力上。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既是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学目标分析的过程;既是教学策略设计的过程,也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过程,同时也要关注教学反思的问题。
第四篇:8和9数学应用教学设计
《8和9的用数学》教学设计
张颖吉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8页《用数学》 教学目标
1、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他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进一步理解大括号、问号的意义;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列式计算。
4、结合“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渗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
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学难点
1、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关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第58页主题图,8和9加减法卡片。教学设计
一、复习8和9加减法。(游戏:取卡片)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挂图出示森林画面。激情设疑: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回答:有小鹿、小猴、鹅、小河等;)森林里真美啊,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鹿在干什么?
三、自主运用数学。
1、观察小鹿图。(体验减法的含义)
(1)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名和集体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甲:有9只小鹿在森林里玩。乙:有3只小鹿跑了。
集体:有9只小鹿在森林里玩,有3只小鹿跑了。(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小组讨论汇报)问题有:①还有几只小鹿?②还剩多少只小鹿?
(3)让学生集体说出:森林里有9只小鹿在玩,后来跑了3只小鹿。还剩多少只小鹿?(4)引导解决问题。(并强调学生说说大括号、问号的意义)
小组讨论并汇报:森林里有9只小鹿在玩,去掉跑了3只小鹿,就得到还剩6只小鹿在玩。用减法表示9-3=6。教师听汇报:并板书9-3=6。
(5)尝试解决:森林里有9只小鹿,在玩的有6只小鹿。跑走了多少只小鹿?(把问号的位置换了,已知量也变了,该怎样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共有9只小鹿,从9只小鹿中去掉6只在玩的,就得到跑了3只,所以用减法9-6=3。
教师听汇报:并板书9-6=3。2观察蘑菇图。(体验加法的含义)
(1)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名和集体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甲:森林的草地上左边有6个蘑菇。乙:右边有2个蘑菇。
集体:森林的草地上左边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小问号问什么呢?(小组讨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小问号问我们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3)让学生集体说出:森林的草地上左边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4)引导解决问题。(小组讨论交流算法汇报)
“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就是把“左边有6个蘑菇和右边有2个蘑菇”合起来就可以了。用加法来计算:算式可以用6+2=8,也可以用2+6=8。
教师听汇报:并板书6+2=8,2+6=8。
3、小结引导:像这样用加法、减法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生活实例。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第58页“做一做”)
1、森林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下面我们去看看。
2、观察白鹅图。
让学生看到课本第58页“做一做”中的白鹅图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先说说图意,并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完成。
五、作业练习完成课本第58页的第1题和3题(学生独立完成)。
六、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这些知识能帮我们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相同问题。
第五篇:8和9数学应用教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应运》教学设计
李世梅
教学目标
1.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他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进一步理解大括号、问号的意义;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能列式计算。
4.结合“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渗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学难点
1.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关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8和9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挂图出示森林画面。激情设疑: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回答:有小鹿、小猴、鹅、小河等;)森林里真美啊,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鹿在干什么?
三、自主运用数学。
1.观察小鹿图。(体验减法的含义)
(1)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名和集体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甲:有9只小鹿在森林里玩。乙:有3只小鹿跑了。
集体:有9只小鹿在森林里玩,有3只小鹿跑了。(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小组讨论汇报)问题有:①还有几只小鹿?②还剩多少只小鹿?
(3)让学生集体说出:森林里有9只小鹿在玩,后来跑了3只小鹿。还剩多少只小鹿?
(4)引导解决问题。(并强调学生说说大括号、问号的意义)
小组讨论并汇报:森林里有9只小鹿在玩,去掉跑了3只小鹿,就得到还剩6只小鹿在玩。用减法表示9-3=6。
教师听汇报:并板书9-3=6。
(5)尝试解决:森林里有9只小鹿,在玩的有6只小鹿。跑走了多少只小鹿?(把问号的位置换了,已知量也变了,该怎样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共有9只小鹿,从9只小鹿中去掉6只在玩的,就得到跑了3只,所以用减法9-6=3。
教师听汇报:并板书9-6=3。2.观察蘑菇图。(体验加法的含义)
(1)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名和集体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甲:森林的草地上左边有6个蘑菇。乙:右边有2个蘑菇。
集体:森林的草地上左边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小问号问什么呢?(小组讨论)
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小问号问我们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3)让学生集体说出:森林的草地上左边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4)引导解决问题。(小组讨论交流算法汇报)“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就是把“左边有6个蘑菇和右边有2个蘑菇”合起来就可以了。用加法来计算:算式可以用6+2=8,也可以用2+6=8。
教师听汇报:并板书6+2=8,2+6=8。
3.小结引导:像这样用加法、减法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生活实例。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第58页“做一做”)1.森林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下面我们去看看。2.观察白鹅图。
让学生看到课本第58页“做一做”中的白鹅图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先说说图意,并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完成。
五、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这些知识能帮我们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相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