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19-05-13 01:2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教学设计及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篇: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和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来探究如何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两个简单问题:一是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二是用坐标表示平移.地图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怎样“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呢?通过学生的动手探究得出在实际问题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方法,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坐标描述地理位置.此外,本节课通过探究具体的图形变化与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概括出一般结论,使学生通过由特殊—— 一般 ——特殊的认知过程,进一步体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变化,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相对轻松、有趣的活动中理解坐标系的简单应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好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学习函数、曲线方程、极坐标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具体情境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描述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主要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 4.情感态度

通过用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教学方法】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来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设计了以下问题:)

问题:不管是出差,还是外出旅游,只要到一个新的地方,人们都愿带上一幅地图,因为它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这是一张我市的地图,(幻灯片放映),假如你在市政府遇到一位外地游客,他想知道林州十中的位置,你能根据这张简易地图描述出林州十中相对于市政府的大体位置吗?

(教学说明: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涉及到两个数据,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有序数对描述平面内点的位置,同样我们也可以用有序数对即坐标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那么怎样用坐标描述地理位置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设计说明: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得出在实际问题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问题:根据以下条件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市政府、一中、十中、市人民医院的位置,并写出坐标。

(教学说明:为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用学生熟悉的环境设计问题,而通过这一问题,探究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了以下五步:)

1、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建系的过程。

本问题是一个用文字描述的实际问题,要解决此问题,学生首先要根据文字叙述画出示意图来理解题意,然后再结合示意图建立坐标系,用坐标描述地理位置。这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到学生中间去,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说明:这样处理,意在让学生经历由文字语言到图形语言,再由图形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过程,感受数学语言间的相互转化,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同时,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顺利突破难点作好铺垫.)

2、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分析解法的异同和优劣。

(教学说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这既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对建系的合理性有进一步的认识.)

3、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具有代表性的解法,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解法,经过分析比较,得出最优方案。

根据问题的情景,学生很自然会想到以市政府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这样会比较容易找到其它地点的位置,但是学生在根据实际距离确定单位长度时可能有不同的情况,而且因为学生刚刚接触平面直角坐标系,所以无论是在画图还是表述上都可能有不规范的地方。因此学生出现的问题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单位长度的选取不同。有的学生可能规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100米,(幻灯片展示),也有的学生可能规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1米(幻灯片展示),对比两种情况,让学生感受到第二种情况更直观明了接近实际,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坐标原点相同的情况下,单位长度不同,同一地点的坐标也不同。

(2)坐标轴方向的确定可能不规范或是忘记规定正方向。为了方便,通常分别取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样可以使坐标轴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各点后,学生可能忽视标出各点的坐标和对应的地点的名称。或者写出坐标时忽视横纵坐标的符号。

(教学说明: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以上几种情况,在学生介绍自己的解法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对不规范的解法予以纠正,对学生好的解法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学生反思,规范解题过程。

(设计说明:让学生反思修改可以完善学生的解题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此外,由于本题的情景很容易使学生想到选择市政府作为原点,不易感受到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原点的重要性,因此,在学生修改完善后教师可以适时的设问:“本题中的原点是否可以选择别的地点,若选择一小作为原点会出现什么情况?”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以一小为原点的坐标系展示出来和学生简单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可以选择别的地点为原点,但在确定其它地点位置时非常麻烦(原因是问题均是以市政府为参照点进行的描述),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原点选择的不唯一性和选择适当原点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原点选取的一般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较有名的地点或者是所要绘制的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或是容易清楚地表明其它地点的位置。同时可以对比两个不同坐标平面内同一点的坐标,让学生认识到在单位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原点不同,同一地点的坐标也不同,但它们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

5、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设计说明:通过以上的活动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但学生对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过程认识仍然比较散乱,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总结归纳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一般过程,从而将知识系统化.)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补充,最后由一个小组的代表说出本组的结论,其他小组补充完善,从而得出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一般过程:

(1)选原点

(2)规定x,y轴的正方向(3)确定单位长度

(4)在坐标系中描点,并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地点的名称。

三、巩固训练,熟练技能:

(设计说明: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了两个练习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1、如图,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各景点的地理位置。

练习

2、如果十中的坐标是(0,0),用坐标表示亨元国际、武装部、人民医院、人民公园的位置。

(教学说明:练习1是本节知识的直接应用。因为难度较低,所以让学生独立解决,它的解答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同时也解决了情景导入中所提出的问题,使整个课堂教学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练习2的特点是坐标系已经隐含在题目中,需要先通过两个已知点的坐标找出坐标系,进而在坐标平面内表示出其它地点的坐标。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解决。此问题主要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完成两个练习后,引导学生回顾:在本节课开始描述麻大湖的位置时,有的学生说麻大湖在市政府的西南方向上大约7千米处,借助于这一说法,让学生了解到用角度和距离也可以描述地理位置,向学生渗透极坐标的思想,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一个铺垫.)

四、总结反思,情意发展

(设计说明: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先反悟,后谈自身的收获和疑问,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1.本节课你认为自己解决的最好的问题是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还存在哪些疑问?(教学说明: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历程,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沉淀、吸收的过程。此外,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反思归纳能力不同,所以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也是一种学习资源。通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学生倾听别人的想法、意见、收获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五、课堂小结

1.本节主要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2.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数形结合思想。

3.注意的问题:(1)建立坐标系时,单位长度的选取要适当(2)在坐标平面内画出各点后,要标出各点的坐标和对应的地点的名称,写出坐标时注意横纵坐标的符号。

六、布置课后作业: 课本54页第5题

(教学说明: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七、拓展练习

(教学说明:这是一个提高性练习,它实际是练习2的一个延伸,本节课中的问题都是借助于方格纸来解决的,这就大大降低了问题的难度,而这一问题脱离了方格纸这一情景,需要学生先根据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推算出单位长度进而推算出原点的位置,这对学生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通过这一问题不仅可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在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感悟到数形结合的方法、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同时还丰富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让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第二篇: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设计

课题: 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法制渗透教学设计教案)

掌布民族中学 肖朝胜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主要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 4.情感态度

通过用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法制渗透知识] 1.《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观察:教材第73页图7.2-1.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用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首先我们来探究以下问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活动1:

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200米.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米,再向北走350米,最后再向东走50米.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米,再向东走300米,最后向南走75米. 问题: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呢?以何参照点为原点?如何确定x轴、y轴?如何选比例尺来绘制区域内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

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根据描述,可以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1:10000(即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0米).

由学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学校的位置,即(0,0). 引导学生一同完成示意图.

问题:选取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并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有什么优点?

可以很容易地写出三位同学家的位置.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三章 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第十三条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旅游发展规划的审批和实施

第二十五条 旅游规划的培训教材、宣传材料等必须符合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规划技术规范的要求。

活动2:归纳利用平面直角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 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后得出结论: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应注意的问题: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时,一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这里所说的适当,通常要么是比较有名的地点,要么是所要绘制的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二是坐标轴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这样可以使东西南北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三是要注意标明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

有时,由于地点比较集中,坐标平面又较小,各地点的名称在图上可以用代号标出,在图外另附名称.(举例)

活动3:进一步理解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展示问题:(教材第62页,公园平面图)

春天到了,初一(13)班组织同学到人民公园春游,张明、王丽、李华三 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走散了,同学们已经到了中心广场,而他们仍在牡丹园赏花,他们对着景区示意图在电话中向老师告诉了他们的位置.

张明:“我这里的坐标是(300,300)”. 王丽:“我这里的坐标是(200,300)”. 李华:“我在你们东北方向约420米处”.

实际上,他们所说的位置都是正确的.你知道张明和王丽同学是如何在景区示意图上建立的坐标系吗?你理解李华同学所说的“东北方向约420米处”吗?

用他们的方法,你能描述公园内其他景点的位置吗? 让学生分别画出直角坐标系,标出其他景点的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三、小结

让学生归纳说出如何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了解一些简章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课后作业

教材第79页第5题.

五、备选练习

1.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标出某一公园的各个景点. 菊花园:从中心广场向北走150米,再向东走150米; 湖心亭:从中心广场向西走150米,再向北走100米; 松风亭:从中心广场向西走100米,再向南走50米; 育德泉:从中心广场向北走200米. 2.教材第75页第1、2题.

第三篇:7下6.4《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新授课)

一、成功的经验和感受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和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来探究如何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简单问题: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该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生活中“地图”已有无意感知.针对教材及学生认知的特点,课前预习和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直观形象,由于情境可视为人的认知活动的信息来源.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事实上,“地图”已存在于我们学生所熟视无睹的生活中,教学时,我采用先从生活中有意识地提取模糊在头脑中位置的表示.

这堂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习的过程充满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相对轻松、有趣的活动中理解坐标系的简单应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好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后面学习函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不足和今后在教学中应注意

但是在课堂上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弱,如归纳“描述你们的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描述步骤时学生表现有些困难.因此今后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探讨、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进而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抽象成清晰的数学模型.

2、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再通过不断变换问题情景的应用,使学生深化理解概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同时可以发挥优等生带动后进生有利条件.3、为了使评价更有效,不能只按少数学生的反应作出判断,应注意收集不同信息.通过收集的信息,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及时的矫正和评说,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作适当的调控,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第四篇:《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2.2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教学设计

单位:获嘉县第一初级中学

姓名:尚春平

邮编:453800

电话:4510903

邮箱:hjdycjzx@126.com

教材分析

1.这一章主要研究几何图形的轴对称,并进一步利用轴对称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这一节主要学习用坐标表示轴对称,要求学生掌握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坐标系,对坐标已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相反数和直角坐标系,具有了一些初步知识,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够,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薄弱。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个点与它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对称点的坐标的规律。

2、能利用这个规律解决求对称点坐标的问题

3、能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坐标表示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难点:找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规律.

教学过程

[活动1]创设情境承上启下 图片故事导入

①一边呈现老北京城的景观,一边话说2008奥运会,北京吸引了许多游客……

提问:同学们去过北京吗?知道老北京城整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吗?它的对称轴在哪?知道故宫,知道东直门、西直门吗?其中,东直门、西直门就关于它轴对称。现在咱们以这条对称轴为y轴,天安门为原点,就可以在这个平面图上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引出小故事:一天小明在天安门广场玩,一位外国友人向小明问西直门的位置,可小明只知道东直门的位置,不过,小明想了想,就准确的告诉了她。提问:你知道西直门的位置具体在坐标系中的哪一点上吗?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活动如图:

学生动手画图

教师板书课题《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个别提问

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并为新知埋下伏笔

[活动

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已知点及其对称点,并把坐标填入表格中.看看每对对称点的坐标有怎样的规律.再和同学讨论一下.

已知点A(2,-3),B(-1,2),C(-6,-5),D(,1),E(4,0).

关于x轴的对称点A′(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

关于y轴的对称点A″(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归纳:

1、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2、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板书规律

学生认真思考,讨论、动手实践。学生归纳规律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出现问题是通过合作学习加以解决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和能力 [活动 练习:

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2,6),(1,-2),(-1,3),(-4,-2),(1,0). 引导学生思考,动手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 [活动学习例题

2、已知四边形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5,1)、B(-2,1)、C(-2,5)、D(-5,4),分别作出四边形关于x轴与y轴对称的图形

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给与鼓励。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归纳能力、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探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坐标之间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活动 练习

2.例: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5),B(-4,1),C(-1,3),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

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给与鼓励。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活动,倾听鼓励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画图,讨论、交流问题,描点,画图

再次体验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学会通过寻找对应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来求点的坐标,而不是机械地通过记忆规律来解决。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归纳:

1、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例2 已知四边形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5,1)、2、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B(-2,1)、C(-2,5)、D(-5,4)分别作出四边形关于x轴与y轴对称的图形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课堂上前后位互相探讨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

布置的作业由各组小组长进行批改,若出现不懂问题向老师请教。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对北京城内天安门、长安街、东直门等的方位引入新课,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通过找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分别位于四个象限及坐标轴的一些点的对称点及坐标,寻找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寻找规律后检验其正确性是科学研究问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也使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是本节课所学内容的一个较好运用。

第五篇:《用坐标表示平移》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7.2.2用坐标表示平移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理解在平面直解坐标系中坐标变化与平移变换之间的关系,会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平移与坐标的关系的过程, 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变换前后点坐标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提高探究图形变换与坐标变化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坐标规律,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坐标与平移变换之间的关系,会用坐标表示平移。2.难点:探究坐标与平移变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旧知

1、什么叫做平移?

2、图形的平移有哪些性质?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关注学生对平移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在学生对旧知识回顾的基础上,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活动二:探究新知

1、画图观察 :

将点A(-2,-3)向左(或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它的坐标是分别是_____。把点A向下或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课件演示)请在图上标出平移后的点,并写出它的坐标 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A(-2,-3)向左平移5个单位→()A(-2,-3)向上平移4个单位→()A(-2,-3)向下平移4个单位→()教师要重点关注:点的坐标描的是否准确.2、想一想, 议一议

归纳:观察平移前后点的坐标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能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 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否运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3、总结规律:点的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间的关系 活动三:深入探究

1、正方形ABCD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4),B(-2,3),C(-1,3),D(-1,4)。(课件演示)(1)将正方形ABCD向下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8个单位长度,两次平移后四个顶点相应变为点E,F,G,H,它们的坐标分别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直接应用前面总结的规律解答问题(1),将正方形ABCD向下平移7个单位长度,第二次平移后四个顶点坐标为:E(6,-3),F(6,-4),G(7,-4),H(7,-3)

(2)如果直接平移正方形ABCD,使点A移到点E,它和我们前面得到的正方形的位置相同吗?

学生继续思考问题(2),观察图形、画图探究后,得出结论;

师生由这个实例得出结论:一般地,将一个图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所得到的图形,可以通过将原来的图形作一次平移得到.2、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的点的坐标都要发生变化;那么如果反过来,从图形上所有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 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呢?

例题探究:例如图,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5,3),B(3,1),C(2,3).(课件演示)(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题目,独立思考后,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图形后,解答此例题,教师关注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解:如图(2),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类似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3、例题解答结束后,师生达成共识:图形顶点坐标的规律变化实际上带来的是图形的平移变换。然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

(1)如果将这个问题中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都减去5”相应地变为“横坐标都加3”“纵坐标都加2”,分别能得出什么结论?画出得到的图形。(2)如果将△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 6,纵坐标减5,又能得到什么结论?画出得到的图形。

学生在解决例题的基础上继续思考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先猜想再画图验证,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并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坐标与平移之间的关系:

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间的关系

(1)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

原图形上的点(x,y),(x+a,y),原图形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 原图形上的点(x,y),(x-a,y),原图形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化: 原图形上的点(x,y),(x,y+b),原图形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 原图形上的点(x,y),(x,y-b),原图形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

活动

四、巩固新知

1、在坐标中描出点A(-2,-3)并进行如下平移:

(1)将点A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则点C点的坐标是:_________;(2)将点A向右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得到点D,则 点D点的坐标是:_____;(4)将点A向下平移a(a>o)个单位长度得到点E ,则点E点的坐标是:______;

2、选择题(教科书79页第4题):如图,将三角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是()(A)(2,2),(3,4),(1,7)(B)(-2,2),(4,3),(1,7)(C)(-2,2),(3,4),(1,7)(D)(2,-2),(3,3),(1,7)

3、把点M(-3,1)平移后得到点N(-1,4)则平移的过程是:____.(3)将点A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 点B点的坐标是:_________;

活动五: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小结,交流并相互补充,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从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过程中的活动经验等方面进行梳理小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点和图形的平移后坐标的变化规律和坐标的变化后图形的平移规律。

(2)、要注意的问题:图形整体的平移转化为某些特殊点的平移。

活动六:布置作业

(1)已知点A(-4,-6),将点A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则A′的坐标为________.(2)将点A(4,3)向平移 个单位长度后,其坐标变为(6, 3).(3)教材第78页练习题.(4)三角形ABC中,BC边上的中点为M,把三角形 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三角形A1B1C1.边B1C1的中点M1的坐标为(-1,0),则点M的坐标为.

下载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课件

    一、用坐标表示轴对称(一)坐标轴对称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二)原点对称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三)坐标轴夹角平分线对称......

    用坐标表示平移教案

    6.2.2用坐标表示平移 自贡市22中钟长敏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 了解坐标平面内平移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2. 会写出平移变化后, 点的坐标.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坐标平面内,......

    用坐标表示平移(优质课教案)

    用坐标表示平移 教学目标: 1. 掌握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2. 经历探索点坐标......

    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教学反思

    《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1)》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轴对称的知识点以及轴对称的图片来引入新课,然后在图片上加上箭头将轴对称的知识点融入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很好的过渡到......

    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案及教学反思(新教师入格课)

    《用坐标表示平移》教案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 学生在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从形的角度理解平移),在本章学习习近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后,本节课学习......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教学反思.doc范文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教学反思 1、本节课先是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回顾,然后引进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进一步探索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最后......

    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合集五篇)

    位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

    《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事物》教学反思

    《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事物》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活动探究课,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活动探究的结果是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的结果。由于学生的观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