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牧场之国 1、2课时(第2稿)

时间:2019-05-12 17:2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2牧场之国 1、2课时(第2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2牧场之国 1、2课时(第2稿)》。

第一篇:22牧场之国 1、2课时(第2稿)

牧场之国 教学设计

嘉滨小学 林佩然

阅读部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二、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尝试背诵。

三、教学难点: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课时安排: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

1.假期快到了,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飞越重洋,做一次跨越国际的长途旅游。请欣赏(出示图片,并请潘晶莹配图读资料袋内容,重点介绍水之国、花之国)

2.这段介绍文字来自我们的资料袋,听了介绍,你能不能用课文中一句话评价一下荷兰。

3.是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总起句。让我们齐读课题——牧场之国。

(二)初读感知

1.大家预习了课文。看看屏幕上的词语, 你会读吗? 镶嵌、骏马、膘肥体壮、辽阔无垠、公爵、悠然自得、牲畜、模样、圈养(个读,读中强调“垠”是前鼻音;“模”、“圈”、“畜“是多音字)2.老师把这些词编成了一句话,让我们整齐响亮地读出来。(词语标红)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膘肥体壮的骏马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悠然自得的模样,宛如高贵的公爵。他们不是圈养的牲畜,他们是牧场的主人。这就是美丽的荷兰。(齐读)

3.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我的眼前浮现了美丽的图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牧场之国,你能说说,2-5自然段都介绍了荷兰的哪些景色,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

(指导概括,出示标贴:牛群吃草、骏马飞驰、动物安闲、夜晚寂静)

4.小结:荷兰的白日,牛吃草、马飞驰、动物自得其乐。夜晚,美丽宁静,多让人神往,我们用朗读,来展示这美丽的一天吧。

(三)朗读指导

1.第二段:牛,读出神态悠然自得。(回扣读)2.第三段:马,读出奔跑自由自在。(回扣读)3.第四段:其他动物。美丽的绿原上,还有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他们都是那么悠闲自在。但是这里,作者并没有展开写,而是做了一个简略的处理,这种方法叫做(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这些动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你的理解读。(回扣读)4.(1)白天的牧场热闹非凡,夜晚的牧场又是怎样的?你不能不能找到一个词语来概括。

(2)作者是怎么写出牧场的静的呢?

(3)随着牲畜的归圈,整个牧场变得寂静,作者通过调动感官描写这份静。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是什么带来这份安静?联系上下文,思考一下。

生: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生: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4)是啊,当动物们都休息了,牧民即便在挤奶,那也是默默无言。人与动物,人与自然,是那么的和谐。(板书“人物和谐”)师:让我们也轻轻地、柔柔地读最后一段。(配乐)

(四)总结全文

1.难怪作者不停地感慨,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请问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四次)

2.其实这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反复。你觉得反复有什么作用?(强调作用)3.对,其实反复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既是总体介绍荷兰特点,又是对荷兰独特风光的赞叹!让我们再次发出赞叹(齐读)

(五)铺垫下课

作者笔下的牧场之国,为何如此引人入胜,这是因为作者用到了很多的修辞手法。下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一下本课的修辞手法,并在习作六中运用。

六、作业设计:

1、完成丛书

2、全文背诵并签字。

七、板书设计:牧场之国

牛群吃草(详)

骏马飞驰 动物王国 动物安闲(略)

夜晚寂静 人物和谐

读写部分 写景文中的修辞手法指导策略

上课时间:5月29日。课程级别:片区开课。

指导策略:阐释作用、语境评价、替换比较、画面补充。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写景文中比喻、拟人、联想等修辞的妙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进行语段训练。

2、进一步体会写景文中景、物、人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二、教学重点:拟人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联想的运用。

四、课时安排:第2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林老师带着大家走进了牧场之国,看到了这里白天牛群吃草、骏马飞驰、动物安闲的欢乐景象,看到了这里夜晚静寂安宁、人物和谐的美好画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言文字中,细细地品味,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发现。

(二)绿原美景(比喻指导)

1.我们先来到了一片绿色的草原。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你会如何形容你所见到的景象?你可以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

2.这是一片广袤的绿原,文中,有如下的描写,老师进行了一个提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这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这是天堂般的绿色草原, 这是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这是真正的荷兰。

3.在这里,作者是如何描写草原的?(虽然没有常见的比喻词,却用“是”链接,也是一种比喻的手法。)

4.阐释法:比喻句的运用,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柔和美丽。比喻句能够表现草原的柔和与美丽,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你能否模仿句式,运用比喻写一写花海和筼筜湖,赶快动笔。

5、点评

(三)动物王国(拟人指导)

1.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牧场,栖息着许多动物。文中描写的了很多动物,你最觉得哪一种写得最精彩?为什么?请你默读并注明感受,一会儿我们交流一下。2.牛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A、说明喜欢理由。

B、替换法:牛群吃草时非常认真,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细嚼慢咽。C、阐释法: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绿色低地安静祥和,没有外界干扰。牛群自在享受美食,草原就是他们的家。这句赋予动物人的动作、神态,让我们感受到了牛群生活的——悠闲)3.马

(1)成群的骏马,匹匹剽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A、说明喜欢理由。

B、语境法:膘肥体壮——肥壮结实,与肥胖的意思不一样。这是一个表扬人的词语,一般可以用在看上去很强壮的人的身上。马为什么会膘肥体壮呢?(1)野草深深,食物充足。(2)没有牧人的吆喝,他们是这里的公爵。

C、阐释法:这里其实也用到了拟人的修辞,这种手法的运用,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草原的主人。这里运用写人的词语来写马,让我们感受到了马儿生活的——自由)4.美丽的绿原上,还有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他们都是那么快乐。但是课文里,作者做了略写处理。下面,请你也运用这两种方法,从以上动物中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运用拟人的手法,扩写三句话,我看看谁的动物,最活灵活现。

5、点评

(三)人物和谐(联想指导)

1、白天的荷兰如此欢乐,夜晚的荷兰又是怎样一番图景,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晶莹)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见什么?

2、画面法:(仿佛看到了有挤奶的人、我看到了小船慢慢驶过、我看到了所有动物沉睡的样子、我仿佛闻到了牛奶的香味、我仿佛闻到了花香、我仿佛听到了船来的汽笛声、我仿佛听到了呼噜声、我仿佛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

3、小结:这一部分主要写(牧场夜晚安静),作者开放了他的感官,适当加入自己的联想,让这种安静具体可感。晚霞满天,无人吆喝、船只悄悄驶过,火车默默奔行,动物沉沉入睡。

4、你能否也展开适当的想象,将图上的景物,写成一段话,赶快试一试。

5、点评。

(四)课堂小结

1、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语言文字,细细地品味,你有什么收获。(1)我发现发现恰当运用修辞,可以让写景文更优美。(2)我发现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

2、能从每节课中有所收获,我们的习作就会不断进步。

五、作业设计

荷兰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天堂般迷人牧场,是因为荷兰人民的由衷的热爱和保护环境,他们的付出同样也得到了自然的回报,使他们能在这片独具景致的土地上安居乐业。

我们居住的城市厦门,也是个美丽的旅游城市。学习了课文,让我们也像作者一样拿起笔来写一写吧。以这就是“这就是真正的厦门”作为文章的主线,运用今天所学的拟人、详略安排、反复手法,来写一写厦门的美景,青山、绿湖、蓝海、白鹭、红色的凤凰花与三角梅都是你的选择,我看一看,谁笔下的家乡最美。

六、板书设计

牧场之国

比喻、拟人、联想

第二篇:22牧场之国 1、2课时(第3稿)

牧场之国 教学设计

嘉滨小学 林佩然

阅读部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二、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尝试背诵。

三、教学难点: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课时安排: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

1.假期快到了,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飞越重洋,做一次跨越国际的长途旅游。请欣赏(出示图片,并请潘晶莹配图读资料袋内容,重点介绍水之国、花之国)

2.这段介绍文字来自我们的资料袋,听了介绍,你能不能用课文中一句话评价一下荷兰。

3.是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总起句。让我们齐读课题——牧场之国。

(二)初读感知

1.大家预习了课文。看看屏幕上的词语, 你会读吗? 镶嵌、骏马、膘肥体壮、辽阔无垠、公爵、悠然自得、牲畜、模样、圈养(个读,读中强调“垠”是前鼻音;“模”、“圈”、“畜“是多音字)2.老师把这些词编成了一句话,让我们整齐响亮地读出来。(词语标红)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膘肥体壮的骏马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悠然自得的模样,宛如高贵的公爵。他们不是圈养的牲畜,他们是牧场的主人。这就是美丽的荷兰。(齐读)

3.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我的眼前浮现了美丽的图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牧场之国,你能说说,2-5自然段都介绍了荷兰的哪些景色,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

(指导概括,出示标贴:牛群吃草、骏马飞驰、动物安闲、夜晚寂静)

4.小结:荷兰的白日,牛吃草、马飞驰、动物自得其乐。夜晚,美丽宁静,多让人神往,我们用朗读,来展示这美丽的一天吧。

(三)朗读指导

1、第二段:牛,读出神态悠然自得。(回扣读)

2、第三段:马,读出奔跑自由自在。(回扣读)

3、第四段:其他动物。美丽的绿原上,还有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他们都是那么悠闲自在。但是这里,作者并没有展开写,而是做了一个简略的处理,这种方法叫做(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这些动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你的理解读。(回扣读)

(四)回扣主旨

1、白天的牧场热闹非凡,夜晚的牧场又是怎样的?你不能不能找到一个词语来概括。

2、作者是怎么写出牧场的静的呢?(1)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晶莹)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见什么?

(仿佛看到了有挤奶的人、我看到了小船慢慢驶过、我看到了所有动物沉睡的样子、我仿佛闻到了牛奶的香味、我仿佛闻到了花香、我仿佛听到了船来的汽笛声、我仿佛听到了呼噜声、我仿佛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

(2)小结:作者通过写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让这种安静具体可感。这是写景文的一种常见写法——打开感官。

3、是什么带来这份安静?联系上下文,思考一下。

生: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生: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4)是啊,当动物们都休息了,牧民即便在挤奶,那也是默默无言。人与动物,人与自然,是那么的和谐。(板书“人物和谐”)师:让我们也轻轻地、柔柔地读最后一段。(配乐)

(四)总结全文

1.难怪作者不停地感慨,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请问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四次)

2.其实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反复。你觉得反复有什么作用?(强调作用)3.对,反复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既是总体介绍荷兰特点,又是对荷兰独特风光的赞叹!让我们再次发出赞叹(齐读)

(五)铺垫下课

作者笔下的牧场之国,为何如此引人入胜,这是因为作者用对了修辞手法。下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一下本课的修辞手法,并在习作六中运用。

六、作业设计:

1、完成丛书

2、全文背诵并签字。

七、板书设计:牧场之国

牛群吃草(详)

骏马飞驰 动物王国 动物安闲(略)

夜晚寂静 人物和谐

读写部分

上课时间:5月29日。课程级别:校内开课。

指导策略:阐释作用、语境评价、替换比较、画面补充。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写景文中拟人的妙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进行语段训练。

2、进一步体会写景文中景、物、人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二、教学重点:体会拟人的妙用。

三、教学难点:尝试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画面。

四、课时安排:第2课时。

(一)绿原美景(情境导入)

上节课,林老师带着大家走进了牧场之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片广袤的绿原(齐读):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这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这是天堂般的绿色草原, 这是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这是真正的荷兰。

(二)动物王国(拟人指导)

1、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牧场。这里栖息着许多动物。你最觉得哪一种写得最精彩?为什么?请你默读并注明感受,一会儿我们交流一下。

2、牛

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1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3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4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5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6(1)以绿草为背景,写出了牛的颜色。(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写出了牛吃草的动作、神态。

A、替换法:牛群吃草时非常认真,站立不动。

牛犊的模样很可爱。老牛的模样很严肃。

B、阐释法:绿色低地安静祥和,没有外界干扰。牛群自在享受美食,草原就是他们的家。这句赋予动物人的动作、神态,让我们感受到了牛群生活的——悠闲。

(3)从点到面,写出了牛的多。3.马(1)成群的骏马,匹匹剽肥体壮。

写出了马的外型。语境法:膘肥体壮——肥壮结实,与肥胖的意思不一样。这是一个表扬人的词语,一般可以用在看上去很强壮的人的身上。马为什么会膘肥体壮呢?

(1)野草深深,食物充足。(2)没有牧人的吆喝,他们是这里的公爵。

(2)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写出了马的动作。阐释法:这里其实也用到了拟人的修辞,这种手法的运用,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草原的主人。这里运用写人的词语来写马,让我们感受到了马儿生活的——自由)

4.其他动物:以读代讲。(简评习作)

5、回扣主旨: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是动物的天堂。

(三)人物和谐(读写结合)

荷兰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天堂般迷人牧场,是因为荷兰人民的由衷的热爱和保护环境,他们的付出同样也得到了自然的回报,使他们能在这片独具景致的土地上安居乐业。

我们居住的城市厦门,也是个美丽的旅游城市。(1)观看白鹭视频、(2)写白鹭。(3)点评习作。

以这就是“这就是真正的厦门”作为文章的主线,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写。青山、绿湖、蓝海、白鹭、红色的凤凰花与三角梅都是你的选择,我看一看,谁笔下的厦门最美。

(四)课堂小结

1、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语言文字,细细地品味,你有什么收获。(1)我发现发现恰当运用修辞,可以让写景文更优美。(2)我发现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

2、能从每节课中有所收获,我们的习作就会不断进步。

六、板书设计

牧场之国

拟人——赋予人的动作、神态、情感

第三篇:“东方之珠”第1、2课时

14“东方之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会用“倾听”、“闪耀”造句。学习总分的写作方法,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4、通过朗读,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沙滩的“迷人”、海洋公园的“精彩”、铜锣湾的“热闹”以及香港夜晚的美丽。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

②简介香港。简介:1942年,香港被英国侵占,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离开了祖**亲的怀抱。1997年7月1 日,我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又重新回到了祖**亲的怀抱。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3)感知画面。课件出示有关资料。(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课文对这颗“东方这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2)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准备读给大家听。(3)检查初读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 公园 街市)

3、概述课文内容。

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沙滩、公园、街市)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因为它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香港有。(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4、指导写字。(1)认读:

shu fu qing tan qian 舒服 倾 滩 浅(2)书写:(指导笔顺:倾、舒)。(3)描红:(纠正姿势)

要注意对容易写错的字的指导。如“舒”的右边是“予”,没有一撇; “倾”中的 匕 与焰中的臼的笔顺不能写错。

5、作业:

①熟读课文达到有感情。

②能默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会用“倾听”、“闪耀”造句。学习总分的写作方法,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通过朗读,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沙滩的“迷人”、海洋公园的“精彩”、铜锣湾的“热闹”以及香港夜晚的美丽。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板书课题,齐读。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我们见过的明珠是什么样的?文中也有一个形容明珠的词语(璀璨:光彩鲜明夺目耀眼。)课文中有一句话把香港、璀璨、东方之珠连了起来。课件出示:香港,真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师:为什么说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呢?让我们一起去香港游玩,从文中找答案吧!二 .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一部分 自读

交流: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说了什么?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什么意思?(生说)(多媒体出示地图),师:香港是一个港口城市,每天有船舶通往世界各地,又是个航空港,每天有飞机飞往世界各大城市。她地处我国南方,所以说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这句还交代什么?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课件出示景点图)

过渡:那现在同学们就来自读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几处景点,你最喜欢哪里,多读几遍。

(二)、学习第二部分

你最喜欢香港的哪个地方?学习这一部分不分先后由、学生自由选择。

1、迷人的沙滩(第二自然段)(1)喜欢沙滩的同学站起来一起到沙滩上走一走(读),学生评,点名读。(2)交流:迷人的沙滩指哪里?课文用那些词形容浅水湾的?(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3)课件出示图文: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师:风平浪静,温暖柔和的阳光照着细密柔软的沙滩,多美啊!谁来读?人们到这里怎样度假的?每逢节假日„„舒服极了。生读,师:让我们也光着脚丫在金色的沙滩上走走吧,我们可以看看大海,弯下腰捡捡贝壳,这样走走停停,很随意的走叫—(漫步)。

(4)这时一阵海风吹来,你有什么感觉?文中用了哪个词?(沐浴)本来指洗澡,这里指海风吹在身上像在洗澡一样。同学们侧着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就叫(倾听)。你在什么时候倾听过?造句。沙滩人多热闹,浪声不大,所以要倾听。在这旅游度假感觉怎样?舒服极了。

(5)你能读出这种休闲、自由、迷人的感觉吗?指名读,自由读。

2、著名的公园(第三自然段)

(1)我们一起去海洋公园看看吧(集体朗课文)。

(2)交流:著名的公园指什么?你最喜欢看什么?师:我们来看海洋剧场,这里聚集着许多观赏海狮海豚表演的游客。看,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海狮海豚正在表演节目。表演开始了。

(3)师引读,它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4)引导学生用“有的”练习说话。它们表演的怎么样?精彩的动物表演不仅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全世界的人们,所以说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位同学说说“举世闻名”的意思,(生说),在文章中还有那个词与它的意思相同?(生说:著名)

这一段有几句话、是围绕那句来写的?先总写海洋公园举世闻名,再具体写它怎样有名。全班带感情的读。

3、繁华的街市(第四自然段)(1)默读

(2)交流:这一段介绍了哪里?课件出示:理解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大街上人流如潮。概括三多:高楼多,商店多,人多。点出作者用词准确,简洁。这就是铜锣湾的繁华热闹。(3)齐读,读出繁华、热闹。

接着我们看看夜晚的香港又是什么样的。

4、美丽的夜景(第五自然段)(1)点击课件

师说:谁能说说夜景美在哪儿?(生说:灯多)那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比喻:把灯比作海洋),那这话是什么句?(总起句)。齐读后两句,这两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比喻),这比喻有静有动,真是美极了。用“闪耀”说一句话。(2)那我们就一起读出这美丽的夜景吧。

(三)、学习第三部分

游玩了香港几大景点,欣赏了香港的夜景,让人不由发出赞叹,课件出示: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齐读。这一段紧扣题意,为课文作了精彩的总结。再读简介:1942年,香港被英国侵占,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离开了祖**亲的怀抱。1997年7月1 日,我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又重新回到了祖**亲的怀抱。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自豪,让我们用充满自豪的语气再读最后一段。

三、课堂小结

看板书总结全文,点出总分总的构段方式。

四、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好词佳句。

2、背诵课文

3、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息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迷人的沙滩

“东方之珠 ” 著名的公园

热闹的街市

总 —— 分 —— 总

第四篇:《散步》精品教案1(第2课时)

《散步》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潜心诵读,学习品味文本语言在炼字、描写、句式等方面的精彩。2.充分利用文本中精彩的语言素材,完善剧本。

3.在充分的参与中加深对文本主题思想的理解,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潜心诵读,品味文本语言在炼字、描写、句式等方面的精彩。教学难点:

品味对称句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编制剧本提纲,品出了散文《散步》所蕴含的那么多值得宣扬的美好的东西,我想同学们一定会发自内心的想把这个剧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从中获得感动,让更多的家庭找到和睦幸福的钥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努力,继续完善我们的剧本吧。

【设计意图】激发热情。(二)品味语言美,完善剧本

任务一:品味语言,发现原文中更动人的素材。

1.潜心诵读,画出让自己内心有所触动或能让自己头脑中出现画面的地方。2.学生朗读有感觉的句子,并说出给自己怎样的感觉。

问题预设:学生对句子没有感觉,教师举例从炼字、对称句、描写等不同角度做示范。

学生对句子有感觉,就是说不出来。比如对称句,教师示范,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3.教师引导学生将找到的句子分类整理。

/ 4

1富有生活情趣的细节,让文章充满人情味。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2炼词:精捡出生活中貌似普通却又能激发读者想象的词。例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赏析:准确的用词,一字触动心弦,生活中经历的画面被激活,自动涌向脑际。

例2: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③传神描写:将春天移至面前,可听可感。例如: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赏析:将春天移至面前,可听可感。④理趣。

例如: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赏析:直指生命的逝去的残酷现实,触动情弦,感染力大增。⑤对称句。

例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赏析:将现在与过去对举,触动心弦,打开记忆,现实与记忆的画面同时出现,生命的轮回之感油然而生,爱的传递如在眼前,增加文字的厚度。

例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赏析:对称的句子能化抽象为形象,形象揭示中年人在家庭和生命的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年人的两头:一边是老人,一边是孩子。

例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赏析:母亲老了,需要儿子陪伴照顾,儿子还小,需要妻子陪伴照顾,“尊老爱幼”生动地写在散步的路上;中年人的责任、中年人的担当生动地写在散步的路上。

总之,对称的句子不但形式整齐,更是耐人寻味,饱含思想的张力。

/ 4

4.公益广告最后的画外音或是字幕都会像一篇文章结尾画龙点睛一样,留下一段精致而又富含哲理的话,引人深思,发人深省。那么也请同学们用上我们今天刚学的对称句,写一首小诗浓缩这小事,升华这大爱,配在你的公益广告结尾,一定增色不少。

(1)学生结合对主题的理解,尝试使用对称句做短诗。(2)组内交流,互相激发灵感,推荐好作品全班展示。例1:

初春的田野上,两对母子,两种生命,产生了一个分歧;粼粼的波光中,一对夫妻,一种责任,承载了整个世界!推荐理由:使用了对称句,颇富理趣,令人回味无穷。且点出了主题“责任”,能起到公益广告的作用。

例2: 时间面前,万物软弱无能;亲情面前,时间无能为力。

推荐理由:使用对称句造成对比,强有力的突出了主题“亲情的价值”。任务二:利用原文中宝贵的素材,完善剧本。

品味了原文的语言之美,也更进一步加上了对主题的理解,也更懂得了原文中素材的价值,希望同学们用好这些素材,编制出精彩、感人的剧本。

1.学生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充实到剧本提纲中。

例如:“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中“信服地点点头”。

/ 4

2.学生从文中选择意味深厚的句子,为适合的场景配上旁白。(允许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创一些符合文意的旁白)例如:给场景一配旁白: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剧本提纲:

【设计意图】以任务带动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四)布置作业

学习作者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发现诗意的特点,从自己的记忆里撷取事件,写成一篇情真意切的小文章。

【设计意图】学习模仿作者的选材及表达,锻炼写作能力。

/ 4

第五篇:山雀第2课时

《山雀》教学设计

建昌实验小学 王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会写本课6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4.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依据。2.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的想象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和词语朋友。还记得他们吗?瞧,他们来了。

1.示词语花篮(指名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

师: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还有几个要求我们会写的字宝宝在等着我们!2.出示我会写

指名读生字 观察字形

师:好,孩子们现在仔细观察这些字,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提醒咱们的小伙伴怎样写才能把这些字写的既正确又美观呢? 教师范写 学生写字 评价

二、导入课文 激发兴趣

孩子们,上学课我们还认识了两只可爱的小山雀,相信大家都很喜欢他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对山雀做进一步的了解。齐读课题 再次看到这个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指导学习课文(1—3自然段)

师:文中的我和山雀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在读文之前先让我们看一下自学提示

(1)出示自学提示一:

1.自由读课文1一3自然段,找出作者观察到的山雀是什么样的?

2.通过上下文找出作者是按什么的顺序观察山雀的?

3.找出被 “我”拘禁的山雀面对危险有哪些表现?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师:大家自学的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我们来交流交流!师:作者观察到的山雀长什么样呢? 指名汇报(这两只山雀都是瓦灰色的,白色的两颊鼓鼓的,面有几个黑斑。)师: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看出作者抓住了山雀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学生汇报(颜色特点)

师:是啊,作者观察的多仔细啊,他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自由汇报 师:这样的顺序叫由远到近

(3)出示插图,创设情境。

1.师:在远处用望远镜观察到这两只山雀在树干上找虫子吃,走到近处“我”用手掌把其中一只堵在了树洞里,被我堵住的这只山雀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学生汇报

师:是啊,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小山雀怕极了,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体会小山雀的恐惧。

师:一动不动,纹丝不动,像死了似的,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

质疑:小山雀真的死了吗? 他是在(装死),师:想一想当我们遇到危险时,总是会很害怕很慌张?而山雀不是一味的害怕而是选择了用装死来迷惑文中的“我”。质疑:为什装死呢?

引导:小山雀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机灵可爱)读一读。指导朗读

过度:被拘禁的小山雀,他自己除了用装死来面对,别无选择,那么此时那只自由的山雀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指导学习课文(4—13自然段)(1)出示自学提示二:

1.默读课文第4——13自然段,要求用“——”画出自由的山雀说的话,用曲线画出拘禁中的山雀说的话。

2.小组合作探究面对危险的时候,自由的山雀是如何帮助它的伙伴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师:当危险降临的时候,自由的山雀,完全可以独自逃离,可是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指名汇报

师:是啊,他选择了想办法救自己的伙伴。谁来说说他是怎样帮助自己的伙伴的? 自由汇报

师:是的,此时的他应该是在劝告他的朋友吧!

指导朗读

师:文中的我没有被自由的山雀引走,还是站在原地,此时自由的山雀又是怎样应对的?

指导朗读

(3)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并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

师:为什么前面写另一只山雀“劝告”它的朋友,后面又“警告”呢? 小组汇报(4)分角色朗读山雀的对话。

师:多么精明的小山雀啊,可是文中的我早已看出了他们的想法,一直不肯离去,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忍不住了,又说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山雀的话。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山雀紧张、着急而又无奈的心情,从而体会山雀关心同伴的感情,感受山雀的可爱。

(5)师:山雀真的会说话吗?课文中出现的这些山雀的对话是哪来的?

汇报:是作者的想象 板书:想象

引导:作者这样丰富的想象师源于作者的(认真观察)板书:观察

(6)组织讨论:看看文中的“我”是根据什么猜想到这两只山雀的对话内容的?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自由汇报

四、拓展练习

师:不止小山雀,其实许多动物都是通过叫声以及动作来代表语言,向同伴或人类表达它们的想法。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个新朋友,根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会说什么?,五、总结课堂。

1、如果你在小山雀面前,你想对小山雀说些什么?

2.我们能看出作者对动物的板书:喜爱。作者喜欢小山雀,老师也喜欢,你们喜欢吗?那喜欢它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呢?不光要保护山雀,大自然的其它动物我们也应该爱护。2.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也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在困难时能相互帮助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六.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想想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会说什么?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5山雀

样子

装死

课时分配说明 观察

想象

大纲要求本课完整为3课时,根据大纲要求,我认为第一课时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把握字词教学,并让学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主要学习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第二课时结束我会留一个小练笔,为第三课时打下基础。3课时当中,我认为第二课时教学是否成功尤为重要,在这一课时中我将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分角色读课文等活动吸引孩子们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激发他们观察动物的兴趣。更进一步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下面是我设计的第二课时完整教学设计!

下载22牧场之国 1、2课时(第2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22牧场之国 1、2课时(第2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国大典(第2课时))

    主备人:陈庆玲 审核人: 单位: 罗庞塬小学班级:五年级姓名: 时间:2014年12月 26 ③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场面描写既要全面顾及特定场合下的各个方面,又要重开国大典(第2课时) 视场面......

    夹竹桃第2课时

    夹竹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所产生的幻想。 2、感受意境,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喜欢夹竹桃。 教学重点、难点......

    《白杨礼赞》(第1、2课时)教案

    2、白杨礼赞 茅盾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 2、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象征手......

    PS理论教案第1、2课时

    第1、2课时 2010年3月29日,第5周星期三第3、4节,2课时,计0925班 2010年3月31日,第5周星期三第3、4节,2课时,计0926班 2010年4月1日,第5周星期四第3、4节,2课时,计0927班 课题:photosho......

    教学设计1:早(第2课时)

    第4课《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

    1鼎湖山听泉(第2课时)

    第一单元 1鼎湖山听泉 第一课时(总第2课时) 授课时间:第一周 【教学内容】鼎湖山听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体会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和方法:......

    第2单元美食天地 第1课时-教案

    第2单元 美食天地 一、输入和编辑文本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按零起点的要求编写,符合农村实际。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灵活地使用信......

    PS理论教案第1、2课时

    第1、2课时 2010年4月26日,第9周星期一第3、4节,2课时,计0925班 课题:复习熟悉PS的工具箱及实例练习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对PS各种工具的应用更加熟练,从而使我们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