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教版四年级上 21武松打虎 第一课时详案
武松打虎(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改写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一篇长篇小说,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课文写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课文1-10节写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劝告要过冈。11-14节写武松上冈。15-24节写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25节写武松打虎后下冈。
课文成功地塑造了梁山好汉武松的英雄形象。武松打死的是一只伤人的老虎,自然也就有了为民除害的英雄性质,而在打虎的过程中,又表现出了豪迈的气概。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鹞鹰翻身”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片段(15-21节)。
3.练习复述段落,抓住文中老虎和武松的动作的词,复述15-21节。
4.体会武松豪爽而沉着,机智又勇敢的性格。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2. 学习武松打虎细节的描写,体会武松沉着、机智、勇敢。3. 把武松与老虎第一轮攻防复述清楚。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欣赏《好汉歌》。)
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欢快激昂的歌曲,你们听过吗?叫什么?知道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
生1:没听过。生2:没听过,不知道。师:那老师告诉你们,这首歌名叫《好汉歌》,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那么关于《水浒传》,你都了解些什么呢? 生1:《水浒传》写了梁山108个好汉的故事。生2:《水浒传》写了很多英雄。
师:你们都说的很好,《水浒传》啊,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他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这部小说塑造了108个英雄好汉的形象,他们个个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是:师写生读:武松,师:武松可厉害啦,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他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看看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板书:武松
打虎 21 齐读课题:21 武松打虎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师:昨天预习过课文了,谁能用一句简单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了武松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故事。
师:很好,这篇课文就是讲了:傍晚时分,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老虎的故事。
三、学习字词,读准字音。媒体出示:怠慢(dài),醉醺醺(xūn),景阳冈(gāng),毡笠儿(zhān lìer),前爪(zhǎo),鹞鹰翻身(yào),动弹(dòng tan),冒血(xiě)
师: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开火车读一读字词,注意读准字音。生:开火车读
师:全班一起读一读 生:全班齐读
四、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师:你们读得很好,接下来我请几个同学读一读课文,别的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思考这两个问题:①文中哪几小节具体写了“武松怒打猛虎”?(15-24小节)
看。②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勇猛,机智,武艺高强)
媒体出示:①文中哪几小节具体写了“武松怒打猛虎”?
②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2.交流汇报。
师:课文读完了,现在我们来交流前面老师提的问题。谁来说说看? 生1:我觉得第15小节到第24小节,具体写了武松怒打猛虎。师:嗯,那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1:因为在第15小节中老虎就出现了,接着就和武松打了起来,最后在24小节它被武松打死了。
师:很好这是你的理解,还有的别的意见吗?(有学生质疑就对其的分法进行评述,没有的话就接下去。)
师:第二个问题,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呢? 生1:我觉得武松是个勇敢的人。因为他能打死老虎。师:很好,还有吗?
生2:我觉得武松是个机智的人。因为他总是能躲过老虎的攻击。(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老师总结。)师:是啊,武松又机智又勇敢,最能反映武松这些特点的就是“武松怒打猛虎”的部分,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这部分。
五、深入学习15-21小节。
1.师:这部分又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老虎进攻,武松防守;第二个层次是武松反击老虎,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层次。默读15-21小节,用“—”划出老虎进攻武松的句子,用“~~”划出武松防守的句子。(学生在圈画的时候老是可以在教室中巡视。)交流描写老虎的句子。
师:谁来说说看。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先说老虎再说武松。生1:①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朝武松压过来。
②饿虎更加疯狂,两只前爪在地上一按,张开大口又腾空扑来。③老虎背后看人最费劲。它前爪搭在地上,身子使劲一掀,④老虎吃不到武松,力气却用了不少。它仰天一声狂吼,震得那山冈仿佛也在动了。它竖起铁棍般的尾巴,朝武松拦腰剪过来。师:很好,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些句子。生:齐读
师:那么武松防守的句子呢?
生2:①武松腾空跳起,轻轻落在一边躲过。
②武松一个鹞鹰翻身,跳到了老虎身后。③武松只轻轻一闪,老虎掀了个空。
④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只轻轻一跳又躲过了。师:好的,我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 生:齐读
师:现在女生来读老虎进攻的句子,读出老虎的凶猛,男生读武松防守的句子,读出武松的武艺高强。女生:一只…….男生:饿虎………
师:读得很好,现在请你们在划出的句子中圈出老虎进攻的动词和武松防守的动词。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说看?先说老虎再说武松 师:老虎?
生:压 师即时板书:老虎:压 师:武松?
生:跳 师即时板书:武松:跳 师:(指着老虎)生:扑,掀,剪 师即时板书:扑,掀,剪
(指着武松)生:跳
闪
跳 师即时板书:跳
闪
跳
师:你们看,武松跳了三次,这三个跳是不一样的,第一个跳是….生:腾空跳起
师:贴纸(腾空)跳 师:第二个跳是……
生:鹞鹰翻身
师:贴纸(鹞鹰翻身)跳 师:第三个跳是……
生:轻轻一跳
师:贴纸(轻轻一跳)
师:这段老虎的进攻与武松的防守写得非常精彩,同学们,你们能借着板书把这段情节讲给大家听听吗?自己在下面准备3-5分钟。生1: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朝武松压了过来,武松腾空跳起,轻轻落在一边躲过。饿虎更加疯狂,两只前爪在地上一按,张开大口腾空扑来,武松一个鹞鹰翻身,跳刀了老虎背后。老虎背后看人最费劲,它前爪搭在地上,身子使劲一掀,武松只轻轻一闪,老虎又掀了个空。老虎又饿又气却还不死心,它仰天一声狂吼,这一吼震得那山冈仿佛也在动了。它竖起铁棍般的尾巴,朝武松拦腰剪去。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只轻轻一跳又躲过了。
师:说得真好!你把文中精彩的词全用上了,声音也十分响亮!谁还能再来说一说? 生2:…..师:接下来,请你们用学习15-21小节的方法,自己学习22-24小节。
板书:
武松打虎
老虎(进攻):
压
扑
武松(防守):
跳
跳
(腾空跳起)(鹞鹰翻身)
掀
剪 闪
跳
(轻轻一跳)
第二篇: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详案)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王丽华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但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2、3自然段。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丈”等10个生字,会写 “创”“肌”等9个生字。2.初步感知神话故事富于想象的特点,体会盘古的勇猛、伟大、奉献的精神。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盘古开创天地画面。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内容,感情朗读,积累好词佳句,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 1.课前游戏: ①说反义词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说反义词,想到就说,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做反义词游戏:冷——热,天——地,上升——下降,黑暗——光明,紧张——放松,伤心——高兴。)
②看图猜故事
师:表现不错!还敢挑战吗?看图片猜故事,说出故事的名称
出示:(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夸父追日 女娲补天 盘古开天地)
谁来猜猜这是什么故事?这些都是神话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神话故事。
一、导入新课,扣题设疑 1.揭示课题——18盘古开天地 ①读题
(师:我们一起把课题齐读两遍)
②读题:谁开天地?(强调盘古)盘古做什么(强调开天地)2.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你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
师:你们就像李四光一样善于思考!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赶紧打开书本P7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注意把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碰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多读几遍,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开始吧!生读——
好,读完的同学用最美的姿势告诉老师。2.学习生字新词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老师想看看大家读书的收获大不大。出示: 肌肤、祖宗、缓缓、辽阔、猛劈、血液、逐渐、一丈、四肢
①自己练读。
师:瞧,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请大家借助拼音自己拼一拼,读一读。②小老师领读。
师:谁来带着大家读一读?音拼一遍,词读两遍。读对了全班跟着读。③全班齐读。
师:很好,字正腔圆,特别是这几个翘舌音也读得很标准。④指名读。出示组块词语
这些词语会读吗?谁来带着大家读一读。A出示:肌肤 四肢 创造
指名读。
师:读的很准确,肌肤和肢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是月字旁。生:都跟身体有关。师:很多跟身体有关的字都有月字旁。)B出示:辽阔 血液 滋润 指名读。
师: “血液”的“血”的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xuè”字音。它还有一个音读“xiě”血,口语叫流血了。指名读“滋润”。
想一想,很口渴的时候,你喝了一口水,你的喉咙就滋润起来了,是吗?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滋润”读—— C出示:黑暗 下降 一丈 指名读。
师:读得很准确,我们知道,黑暗——光明,下降——上升,生读——
师:知道一丈有多长多高吗? 生:3.3米。师:一丈是3.3米,大概是一层楼高。)3.梳理大意,发现中心 ①指名分段朗读
师:同学们掌握了生字词,相信大家也能把课文读好!课文总共5个自然段,我们请5个同学来读。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每段话主要讲什么?并用笔把它画出来。
②交流反馈:
师:这些同学课文读得真流利,谁先来说说第一段主要讲什么? 你说——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的老祖宗盘古在混沌之中一直——睡;)师:第二段? 你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抡起——大斧头,劈开了天和地); 师:第三段?
你说——天地分开后,(盘古怕——天地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第四段?
最后盘古累得倒了下去,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最后一段?
生说——盘古创造了宇宙。
提醒看屏幕,看,这些表示时间段的词句把这个神话故事讲得很清楚。③中心句
师: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导,那就是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哪句话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你说——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是的,这一句话概括了整个故事的内容,我们把它叫做文章的——(中心句)师:再读一读这个句子。生读——
师:把这个句子读得更简练些?可以怎么读?比如说:谁干什么? 出示:(盘古创造了宇宙。)生读——
师:这就是课题(盘古开天地)因此,开的意思就是“创造” ④指导书写:创造
师:“创”和“造”都是要求会写的生字。请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边写边强调:“创”第二笔捺要变笔,变成点,是为了让出位置给右边的偏旁,第三笔是“横折钩”,第四笔的“竖弯钩”不要太长,也要让出位置给右边的偏旁,“立刀旁”要写得刚劲有力。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宽右窄。“造”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先写里面的“告”,再写“走之儿”,“走之儿”的“横折折撇”要一笔写成,“捺”要舒展。
师:请大家拿出笔,在本子写一遍,写的时候要注意坐坐姿,注意做到“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桌子一尺,手离笔尖一寸,比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写完后,同桌评一评那个字写得好。
师:好,放下手中的笔。
三、研读重点,细读感悟
(一)感知盘古沉睡图
同学们,《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咱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边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画成一幅又一幅的画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老师一起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师读,生想象(出示:第一自然段。)2.交流,反馈。
师:好,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说——
预设:我仿佛看到了宇宙混沌一片?看到了盘古在宇宙中睡觉。3.“一直”“十万八千年”(课件出示:将十万八千年、一直加红点)师:盘古还在睡,睡多久?生说——
师:盘古在这混沌之中,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你平时睡多长时间?(你说,你说)是呀,正常人一般只睡8到10小时.而盘古却睡了——十万八千年。
师:盘古有没有醒过?生:没有。哪个词告诉你?——一直
师:太神奇了,这就是神话的特点,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画面读——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4.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师:太神奇了!这就是神话故事的特点——极度夸张。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画面齐读这个句子。
(二)研读盘古劈天地 A抓动作,悟勇猛
过渡: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又做了什么神奇的事呢? 1.默读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盘古醒后做了什么?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2.找动词 指名说。
你说——出示课件: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师:说得很好。画对举手。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这句话里藏着两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找出来吗?(生说——抡 劈)(课件出示:动词变红色)
3.“抡”“劈”
师:(师边板书:抡 劈)边问:什么是抡呢?(拿)劈呢?近义词是(砍)师:为什么不用拿,而用抡?用劈而不用砍? 4.对比读
师:我们来读一读,比一比,看看哪个句子写得好。你们先读读,做做,感受一下。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了过去。师:你发现什么了?(重,使劲,用力„„)师:做做抡的动作。
师:就是这么的抡才把——天地劈开了。师:哪一句好啊!5.指导感情朗读
师:是啊,这“抡”“劈”多用劲啊!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像作者这样细心地推敲,把词用准确。①指名读。
师:谁能把这种力量读出来?谁来试一下? 师:老师感受到了一点力度。②小组读。力度越来越大了。
③师:来,全班一起读要很用力把这个混沌宇宙劈开。读——(齐读)B抓对比,悟表达
【课件:音响——炸裂的声音】 1.出示句子
师:随着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出示:句子。师:轻而清的东西(生)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重而浊的东西(生)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接读:师:老师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边读边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变式朗读:大家竖起耳朵听,老师读上句,你们读下句。(接读)我读什么(词),你们对应的读(词)。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3.近义词、反义词 师:你们发现什么?
生:轻和重是反义词,清和浊也是反义词,上升和下降也是反义词,天和地也是反义词。师:真棒!火眼金睛,一下字就发现了四组反义词。还有发现吗? 生:我发现缓缓和慢慢是一组近义词。4.感情读
师:瞧,作者运用这些反义词一对比,就把天、地分开的过程写清楚了。这是神话的又一特点。我们在读时候就要关注这些词。这次女同学来读上一句,男同学来读下一句,通过你们的读,让大家看到天和地就是这样分开的。
(三)研读盘古顶天蹬地
1.师:天地劈开之后,盘古的任务完成了吗?他又做了什么?请大家在课文第三自然段里找一找。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出示句子)2做动作,理解顶、蹬
师:这里边也有两个表示动作的词。分别是顶、蹬。(师板书:顶、蹬)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瞧,他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同学们请起立,让我们都做一回盘古——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强调使劲蹬。坐下,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
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什么变化?谁接着把这个变化读出来!出示: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师:孩子们盘古顶天蹬地多久呢? 生猜测。说理由。
3.读、演结合,体会坚持。引读句子:
请一名学生扮演盘古。(师:谁来扮演盘古?把它的动作做出来,其他同学我们把它的那份担心读出来)
师:是啊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啊!来,请接着老师的话往下读。一百天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师:一万年,几十万年,几千万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采访:孩子,我看到你都快撑不住了,此时有什么感受?(累),盘古会累吗?他会想些什么呢?(我一定要坚持住,让天地成形)多么伟大的的盘古呀!
师: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崇敬之情读读这段话吧!(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
四、回顾总结,朗读升华
1.说一说:学到这里,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盘古?(伟大、勇敢、勇猛)2.回读1、2、3三个自然段。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这份神奇,一起读读1至3自然段,把盘古的形象印在心里。师生接读。师读表示时间的词句及叙述性的句子。生读重点语句。课件出示:
第一自然段(相关图)及文字: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第二自然段(相关图)及文字:
①先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②再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第三自然段(相关图)及文字:
①先出示: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②再出示: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3.看板书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神话故事的神奇;知道了盘古在混沌的宇宙中沉睡了十万八千年,醒来后抡起大斧头劈开了天和地,并顶天蹬地,创造了天地。盘古的创造并没有停止,他倒下后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4.布置作业。①把这个故事好好读一读,想想盘古又将做些什么呢?我们又能看到哪些神奇的画面呢?②书写生字 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创造
抡 劈
顶 蹬
第三篇:《鲸》第一课时 详案
《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字词,把握课文的主要意思。
2、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课激趣:
1、出示图片“鲸”。
师:这是什么? 生1:鱼!生2:鲸鱼!
师:再仔细认一认。生:鲸!
2、板书“鲸”。
师:(拿出手,和老师一起来书空课题,它是个形声字,左边是个鱼字旁,注意当它作为偏旁时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是个京。)跟着老师齐读一次课题,鲸!生:鲸!
师:哎,刚才看了这么多的鲸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能跟大家分享下吗? 生1:鲸很漂亮!
生2:鲸很大!……
师:只是看看图片同学们感触就如此深刻,相信学了课文你们的感触会更深。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鲸,好吗? 生:好!
二、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40页,大声朗读课文,注意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特别要关注容易写错的生字
2、找一找,课文写了鲸的哪几个方面,找到答案了就马上举手示意,看谁找得又快又好!
1、检查生字词
检查生字词(出示ppt)
A、指名读六个词语,谈谈有什么发现。猜猜看,这里的“月”表示什么? 讨论之后,师告诉学生:“月”字在做偏旁时,一般是“肉”的变体,表示身体的一部分,如“腰”、“腿”等。
重点强调“哺”的读音。 指导书写“肺”。 反馈书写(哺、肺)。
2、反馈交流
师:刚才老师让同学们仔细思考课文写了鲸的哪些方面,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赶快举手告诉同学们吧!
老师发现举手的同学不多,可能同学们还没想好,那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去找找答案吧~
师:课文写了鲸的哪几个方面? 生:体形、演变、种类、进食、呼吸、睡觉、生长 师,“进食、呼吸、睡觉、生长”这些写的都是鲸在生活上的习性(板书)师:现在,谁来根据板书来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 生:(概括说文章主要内容)
师:哇,这么短短一篇课文,作者居然写了这么多方面,你们最想了解哪个方面呢? 生1:吃食!生2:睡觉!生3:体形!生4:种类!……
师:恩,同学们想了解的真多!好奇心真强!那让我们逐一来了解好吗?我们说,第一眼看到一件事物,你最先了解的肯定是他的~? 生:体形!
师:那我们就先去见见鲸吧!一起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四、研读“鲸”的体形大。
1、朗读第一自然段,用一个字概括鲸的特点。交流,板书:大。
2、探究专题:如果让我们去介绍鲸的话,你会怎么写? 《鲸》是一篇说明文,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你学过了哪些说明方法。作者会和我们一样写吗?高明的作者究竟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写鲸的大呢?生默读思考,圈划批注。
3、反馈交流,随机点拨、板书、感情朗读。
A、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学生集体品读,教师相机补充。(为什么拿象和鲸作对比,熟悉事物作例子,更能明显体会鲸的大。)出示象和鲸的对比图,进一步体会鲸的大。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回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肥猪的重衬托舌头重,进一步说明鲸大。B、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目前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比较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用米、人的体重去具体说明鲸的重),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
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加以说明的好处。抓“我国”体会举例说明的真实性和指向性。
C、它要是张开嘴,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把鲸的嘴巴和教室相仿性与学生作具体体会,感受作假设的说明方法的形象性。
4、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5、小结写作方法:
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作假设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
五、小结迁移。
模仿写“鲸”大的方法,介绍某一物品的“长”、“高”、“多”等。
第四篇:《滥竽充数》第一课时详案流程
《滥竽充数》第一课时详案流程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篇《滥竽充数》。(请学生注意“滥”和“竽”字的写法。)
1、板书课题。
2、什么叫寓言?(指名说)
3、师小结:寓言这种文学作品形式我们以前已经接触过,它往往是通过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隽永的道理,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昨天请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1)认读生字
寓言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腮帮 讲排场 捂着 装腔作势 混(2)文中需要注意的字音:
齐湣王 竽眼儿 脾气
2、齐读读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1)指名读文。(2)指名说故事。
(战国时候,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假装会吹竽,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骗报酬,齐湣王继位后他怕败露,只好偷偷逃走。)
3、带着对故事的理解,在昨天预习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看看题目的表面含义。(1)指名说说。(2)归纳字的含义: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竽:古时一种簧管乐器 充数:凑数。(3)连起来说一说。
4、快速浏览课文,你觉得哪个字最能表现南郭先生在乐队里吹着不成调的竽凑数。(混)
三、理解课文。
1、看到这个“混”字,你能结合上下问提出哪些问题呢?(为什么能混?怎样混?最后结果如何?)
2、解决问题。
(1)为什么能混?读读第一段吧。A讲排场 你能说说讲排场是什么意思吗? B出示句子并比较:
他常常让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他有时让三百人吹竽给他听。
(“常常”能否换成“时常”或“有时”?)
C小结:从“三百人”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对,人很多。“常常”又怎么理解呢?常常是经常这样,很少改变。齐宣王常常叫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他是一个爱讲排场的人,所以我们在读这一段时就要把齐宣王讲排场的气势读出来。谁能试着读一下。是啊,正是齐宣王的爱面子,喜欢讲排场给了南郭先生机会。但他根本不会吹竽,他又是怎样蒙混过去的呢?
(2)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谁能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南郭先生看到这个机会就请求参加吹竽队,这个机会指的是什么?指的是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吹竽,吹不吹听不出来。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目的是什么呢?因为齐宣王给他很高的待遇。谁知道待遇是什么?指钱或金银珠宝。
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呢?找出相关句子勾画下来。同学们把这句话齐读一下。看看这句话里有哪些动词,有 “鼓”、“捂”。那鼓着腮帮是什么样的,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下。很好,谁知道“竽眼儿”是什么?竽上面的小孔。他为什么这样做动作?
C这样的行为,在文中用一个词来概括就叫:装腔作势。那么装腔作势的意思是?就是故意做样子给别人看。谁能到前边来表演一下南郭先生吹竽时的样子?其他同学给他配上朗读。下面男生齐读一遍,女生齐读一遍,全体齐读一遍,再一次体会一下南郭先生吹竽时的样子。南郭先生这样装腔作势的行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混”。、你能换一个词来表示吗?(装模作样)E南郭先生这样的装腔作势,在当时结果如何?
(高待遇)用换词理解待遇。
F他混过了一次有一次,结果不仅没被人发现还得到了很高的待遇,他当时肯定很()?你能用这样语气读好这一部分吗?
(3)可世事难料,齐宣王死了。南郭先生还能混吗?读3、4段,3、学习课文3—4自然段,看结果。(1)读这部分,你能用一个字来说说南郭先生结果如何吗?(板书:逃)
(2)对于“逃”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问题呢? A逃的原因:一个一个吹。(不适合混了)
B逃之前他会有什么表现呢?会想什么?(从动作心理去指导。)C其他人为何没有逃呢?
(3)混得像模像样的南郭先生最后却逃之夭夭,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呢?
生活中有这样的人或事吗?
面对这样的人或事,我们该怎样做呢?
四、小结:没有真正才干而不会装会、弄虚作假、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是经不起考验的,他的真面目终究会暴露的。齐读课文
过渡: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使我们受到了启发教育,南郭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齐来读好这则故事,我想这一回再也不会有滥竽充数的人了。
板书设计:
7、寓言两则
滥竽充数
混--------------------------逃
没有真才实学
1.在我们周围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这样的事呢?指名说
生活中:假冒违劣商品 害人还影响声誉
校园里:听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害人又害已
师说明:一个学生不好影响的是他自己和一个班级,一个班级不好影响的是一个学校,一个学校不好影响的是整个教育和社会的声誉,社会不好影响的是整个国家。2.你愿意做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吗?那么我们应怎样做?
拓展阅读
1.在成语中还有这个成语的意思相近,那你知道“滥竽充数”的近义词吗?
2.阅读《鱼目混珠》
从前,有个叫满愿的人买到一颗珍珠,把它珍藏起来。他有个邻居叫寿量,非常羡慕满愿有颗名贵的珍珠。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一颗鱼眼珠以为是珍珠,也把这个珍珠收藏起来。一天,有个人生病了,医生看后说需要用珍珠和在药里才能医治。于是,满愿拿出珍藏的珍珠,寿量拿出珍藏的鱼目,鱼目和珍珠很相似,结果把它当成珍珠和在了药里。这个成语故事出自《玉清经》,用来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第五篇:全都喜欢上详案修改版
全都喜欢上
——金子美玲
我好想喜欢上啊,这个那个所有的东西。
比如葱,还有西红柿,还有鱼,我都想一样不剩地喜欢上。因为家里的菜,全都是妈妈亲手做的。
我好想喜欢上啊,这个那个所有的一切。比如医生,还有乌鸦,我都想一个不剩地喜欢上。因为世界的全部,都是上天创造的。
《全都喜欢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
(2)、运用多种不同形式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声音。
(3)、使学生通过晨诵一起感受诗歌的优美。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形式朗读小诗,感受其中的趣味,萌发对文字的热爱。教学难点:能将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二、晨诵准备:
选诗、多媒体课件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开启诗
(第一张图片)同学们,当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草尖上跳跃,明媚的阳光又掀开了新的一页,亲爱的孩子们啊,让我们用最美妙的声音开启新的一天吧!(第二张图片)下面请跟老师一起深呼吸,吐气(教师随机做动作演示),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精神饱满地走进今天的晨诵课吧。(第三张图片,配乐朗读开启诗)
师:早安孩子们
生:早安黎老师
师:清晨的阳光洒满了校园,新的一天又来到。
生:甜甜的花香吹遍了角落,新的一天又来到。
师:亲爱的孩子们呀,露出你们灿烂的笑脸。
合:让我们用最美妙、最动听的歌声开启新的一天!
(二)复习诗《露珠》
师: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清晨,露珠还在花丛中做着甜美的梦,我们一起来叫醒露珠吧。(点击第四张图片,出示诗歌)请全班同学读一读《露珠》。露珠
(三)新授诗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露珠是花的眼泪,这么美的眼泪,你们喜欢吗?有一位叫金子美玲的诗人偷偷告诉老师:世界上有那么多好东西,我好想《全都喜欢上》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学习的诗歌吧。(点击第五张图片,出示诗歌《全都喜欢上》)
(一)、初读、多种形式读。理解感悟
1、师范读:下面先听黎老师来读一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黎老师读得好吗?我觉得二五班的孩子们会读得更棒!也请你们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这首诗吧。
3、齐读: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看着你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相信你们读得肯定很棒。就请同学们用你们最美妙的声音齐读这首诗吧!《全都喜欢上》预备起!
4、男女分任务读。听到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黎老师想看看二五班的男、女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我们分男女生读这首诗,蓝色部分男生读,红色部分女生读。黑色部分全班一起读。明白了吗?我先来读题目。
4、指名朗读片段
师:看来二五班的男生、女生读书都很棒!声音真美!那谁愿意用自己美妙的声音读一读这首诗歌?(请你,第一个)(评价:哪位同学来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预设:字音读得很准确。读得很有感情。师: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呢?喜欢的心情。)你能用喜欢的心情读一读呢?(声音真甜,第二个)谁还愿意试一试?(你的声音真甜,老师很喜欢。)
师:读着读着,你们知道金子美玲为什么好想喜欢上这样那样的东西吗?能在诗中找一找吗?(请一位学生回答)
(生:家里的菜是妈妈亲手做的)。师补充评价:是的,因为这些菜是妈妈亲手做的,所以才好想喜欢上。那他好想喜欢医生和乌鸦又是为什么?(全班回答)(生:因为世界的全部是上天创造的。)。师评价总结:是的,因为上天创造了医生还有乌鸦,所以作者才好想喜欢上他们。
(四)、仿写诗歌。
预设:
1、指导仿写诗歌。
师:老师也好喜欢呢?比如...比如......(生:有)(相机出示第九张图片)师:那你们能学着这首诗的样子,把你好想喜欢上的东西还有想喜欢上的理由填在括号里,写成一首诗跟大家分享吗?可以先想一想,想好了,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师走下去引导)谁先来说一说。
生:我好想喜欢上苦瓜、茄子、猪肉。(橘子、芒果、香蕉。语文、数学、社会……)师:因为这些东西,全都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填空)
我好想喜欢上啊,这个那个所有的东西。
比如(),还有(),还有(),我都想一样不剩地喜欢上。
因为()。
2、学生进行仿写。举手提问,展示诗歌。师:同学们,你也能像这位同学一样来做一首《全都喜欢上》的诗吗?想好的请举手。(请两个学生读)
(五)、结束诗:
同学们,看来你们作诗都很厉害,我真想一个不剩地听完。就让我们快乐地朗读一遍这首诗!(出示第十张图片,点击配乐。)
老师很高兴能和同学们愉快地度过这个美好的清晨。这节课的晨诵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