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校本一年级弟子规教案
小学校本一年级弟子规教案
教学内容:
弟子规
(一)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本节内容 2.理解含义 3.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朗读、交流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背诵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新授
(一)熟读熟记
1.师范读
2.生跟读 3.接龙读
4.分组读 5.男女生赛读 6.熟读成诵
(二)自由读背
(三)合作学习1.同桌合作学习2.同桌互背互读
(四)理解含义
(五)听故事(古代小故事)
三、游戏(击鼓传花)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弟子规的第一小节,希望同学们课后能把本节课的内容背下来。
小学校本一年级弟子规教案
教学内容:
弟子规
(二)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本节内容 2.理解含义 3.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朗读、交流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背诵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新授
(一)熟读熟记
1.师范读
2.生跟读 3.接龙读
4.分组读 5.男女生赛读 6.熟读成诵
(二)自由读背
(三)合作学习1.同桌合作学习2.同桌互背互读
(四)理解含义
(五)听故事
三、游戏(小组拍手读)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弟子规的第二小节,很多同学都知道了要听从父母亲的话,老师希望大家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第二篇:小学校本课程《弟子规》教案
周次 内 容 完成情况 校 本 课 程 教 案 小学 1 弟子规 第一章 15 名言警句 1 条 2 弟子规 第一章 610 3 弟子规 第一章 1013 名言警句 2 条 4 弟子规 第二章 15 名言警句 3 条 5 弟子规 第二章 67 弟子规 第三章 13 6 弟子规 第三章 48 名言警句 4 条 7 弟子规 第三章 912 名言警句 5 条 8 弟子规 第四章 15 名言警句 6 条 9 弟子规 第四章 610 10 弟子规 第四章 1114 名言警句 7 条 11 弟子规 第五章 15 12 弟子规 第五章 610 名言警句 8 条 13 弟子规 第五章 1115 名言警句 9 条 14 弟子规 第六章 14 名言警句 10 条 15 弟子规 第七章 15 名言警句 11 条 16 弟子规 第七章 612 名言警句 12 条 17 总结 评价 教 案 NO:1 授课课 题 弟子规 第一章 15 名言警句 1 条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一章 15 名言警句 25条.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教学弟子规
学生读前五条读后并理解师出示译文为学生提供帮助.1、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译文】 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 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
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 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教
2、出则孝,出则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 承。
【译文】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
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学
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 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3、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毋变。
【译文】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
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流
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
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4、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译文】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程 的本分.二 名言警句第 1 条.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2 背诵名言.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三 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一章 610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一章 610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 15 大家齐背弟子规 15.二 教学弟子规 610教 1 自读 610 2 组内互相说一说这对这几句的理解.3 每一句找一名学生来说一说其意思 4 师出示译文帮助学生题解.学 5 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学文明理: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
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6 背诵 610 条.流 三 日常小故事: 讲一个关于学生常常会出现不孝的相关故事学生认真听听后要对这则故事中的人物 的做法加以评论并提出改正建议.如果今后遇到类似情况说说自己应该刮目怎样做.程 三 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一章 1013 名言警句 2 条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一章 1013 名言警句 2条.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第 610 齐背 二 教学弟子规 1013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 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
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 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 怨言。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教
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
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学
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 享受。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
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流 受。1 学生自己读文.2 理解各句意思 3 说说自己的观点与做法 程 4 学文明理: 学文明理: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
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 学习。二 名言警句第 2 条.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2 背诵名言.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三 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二章 15 名言警句 3 条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五)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二章 15 名言警句 3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 1013 齐背 二 教学弟子规第二章15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教 【译文】 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 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
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学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1 学生自己读文.2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译文理解各句意思 3 说说自己的观点与做法流 4 学文明理: 二 名言警句第 3 条.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程 2 背诵名言.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三 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二章 67 第三章 13 条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二章 67 第三章 13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弟子规第一章 15 齐背 1 读文正音.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二 教学弟子规第二章 6 7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教
长者站着幼者不可以坐待长者坐下后招呼幼者坐下幼者才可以坐下.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要见尊长的时候动作要敏捷.告退时动作要缓慢.尊长问话要让起来回答不可左顾右盼.学 三 三章 13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 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循家流
衣服贵于整洁不在于华丽穿衣服要依照自己的身份还要和自己的家境状况相称.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1 读文正音.程 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四 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三章 48 名言警句第 4 条 2012 年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课时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三章 48 名言警句第4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第三章 13 齐背 二 学习弟子规第三章 48.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 行。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教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跪拜时要 恭敬尊重。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掀开门帘时要轻不得出声.转变要宽不要触到棱角.学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 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无声 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1 读文正音.流 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三 名言警句第 4 条.程 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2 背诵名言.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四
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三章 912 名言警句第 5 条 2012 年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三章 912 名言警句第5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第三章 48 齐背 二
学习弟子规第三章 912.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 有人在吗” 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教
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 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那就相当于学 偷窃的行为。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
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1 读文正音.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流 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三 名言警句第 5 条.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程 2 背诵名言.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四 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四章 15 名言警句第 6 条 2012 年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四章 15 名言警句第6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第三章 912 齐背 二 学习弟子规第四章 15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教
译文: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学 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流
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程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 己进退两难。1 读文正音.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三 名言警句第 6 条.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2 背诵名言.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四章 610 2012 年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课时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四章610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第四章 15 齐背.二 学习弟子规第四章 610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不要说得太快太教
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学 看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心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流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 程 的好念头,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应该自我督
促努力赶上,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郁闷。1 读文正音.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三 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四章 1114 名言警句 7 条 2012 年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课时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四章 1114 名言警句7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第四章 910 二
学习弟子规第四章 1114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听见别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气,称赞我就高兴,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的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如果听到别人称赞我先自我反省,生教 怕自己没有这些优点,只是空有虚名;当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时,心里却 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越喜欢和我们亲近。学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不小心犯了流 过错,能勇于改正就会越改越少,渐归于无过,如果故意掩盖过错,那反而 又增加一项掩饰的罪过了。程 1 读文正音.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三 名言警句第 7 条.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2 背诵名言.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五章 15 2012 年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课时 备注.
第三篇:一年级《弟子规》教案
国学课堂——《弟子规》
教 案
教学内容:对于《弟子规》总序的了解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目标: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会诵读《弟子规》总序,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弟子规》相关材料,启蒙故事 教学模式:重点是诵读,还有讲启蒙故事 教学流程:
一、背景导入
有没有同学知道《弟子规》,所谓“弟子”到底是指谁,是小孩,孔子的弟子或者是学生?(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之后由同学们回答后老师给出答案(弟子是泛指,针对每个人而言,所以书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总序。①原文出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为中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②为什么要学弟子规?③《弟子规》大概内容?分为八个部分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导入今日学习内容。
二.快乐诵读(老师领读,学生试读,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背下来)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分组读/节拍读)
三、释义(解释部分词义及译文)
四、你说我说
【启蒙故事1】孝感动天
汉代有个叫董永的人,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母亲去世后和父亲相依为命。后来父亲也不幸去世,由于家里穷,董永连葬父亲的费用也凑不出来。为了埋葬父亲,他只好把自己典押给有钱人家当佣工。相传,董永的孝行感动了上天,九天仙女下凡,帮助董永还清了债务。戏剧《天仙配》的故事就由此演变而来,后来人们便把仙人下凡的地方命名‚孝感‛(即今河北省孝感市)。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善待父母、孝顺双亲。
【故事2】(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引导学生们说说哪些行为是孝敬父母?哪些行为是不孝敬父母?自己又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和父母大吵大闹?顶嘴?不尊重父母等行为?
五、互动小游戏(按时间长短调整)
六、暮省:我是好孩子
自己回去应该怎么做?怎样把今日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比方说今天回去主动收拾碗筷,把碗送到厨房。自主完成作业,不再拖拖拉拉。自主洗漱睡觉,做个省心的好孩子。也可以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行为不在乎大小,而在于是不是真心的感谢父母。
七、我是小能手(读写绘课)
把对爸爸妈妈或其它长辈的爱和感谢以书信、话、画的方式表达出来。演练活动 练习鞠躬礼
1.小朋友遇见师长时要行礼,行鞠躬礼时身体与腿要成90度,口中说:「老师好」。示范一次动作。2.请个别学生到前面练习。练习坐姿 1.良好的坐姿
请学生到前面示范良好的坐姿,良好的坐姿应该上半身保持挺直,头、颈部不要往前倾,椅子的高度要让膝盖成九十度弯曲,(1)男生:双脚、双膝可以稍微分开,双手置于两边大腿上。(2)女生:双脚、双膝靠拢,将两手重迭轻放于右大腿上。示范完后抽个别学生轮流出来练习。
第四篇:一年级《弟子规》教案
一年级《弟子规》教案
进度: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总叙
总叙就像是一本书的开头、提要、总纲领,由总叙中可知道内容说什幺,而这段总叙是摘自《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教导学生弟子的本分。
(二)弟子规圣人训
弟子是指为人子女、学生,也可泛指所有人。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教导我们如何从日常生活中落实。
(三)首孝悌次谨信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呢?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所以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恭敬父母,进而要孝顺父母。父母就像大树,我们和兄弟姊妹就像是大树上的枝干树叶,要互相爱护和睦相处。人生最基本的就是行孝、行悌,做到后再说修身养性。在一切日常生活中的态度、言语、行为要合乎礼节,小心谨慎,讲求信用。
小朋友在家庭内要对父母孝顺(学习要如何孝顺父母)、与兄弟姊妹要和睦相处(学习要如何友爱兄弟姊妹);在学校里要听从师长的教导,友爱同学。
(四)泛爱众而亲仁
与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有能力时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与财物,因为行善助人最快乐,俗话说:「施比受更有福」。
对所有的人、事、物都要关心爱护,如公交车让座、帮助弱小、爱护动植物。
另外要亲近有仁德、品性的人向他学习,如良师、益友与多读好书(圣贤典籍),以作为我们人生的典范。
(五)有余力则学文
以上都是日常生活起居必须要做的事,做到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要利用时间充实自己,好好学习有益的学问,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电视机与电动玩具上。
(六)结语
我们现在学习弟子规的五项纲领后,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规,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二、故事时间
(一)鸭子学飞 有一群鸭子去找老鹰学飞,牠们也很好学,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刷牙洗脸,六点就去找老鹰了,从早上六点学飞学到晚上六点,太阳都下山了,所谓勇猛精进学了十二个小时,终于一群鸭子都学会飞了,之后要回家了,告别老鹰, 也感谢牠一天的教诲。临走前他们跟老鹰说:「谢谢你今天的教导,我们要走回去了。」
1.给小朋友的话
我们既然学到了弟子规就要做到,不然就白学了。(1)圣人-做到才说(2)贤人-说到做到(3)骗人-说了做不到
(二)犊吞刀
有位屠夫要杀牛(牛妈妈),牛宝宝趁屠夫不注意时把刀子衔走,用牛角敲屠夫邻居孙先生的门,孙先生看小牛衔着刀,屠夫在后追赶,而小牛在情急之下竟把刀吞下。孙先生知道事情原委后,感动小牛为了救妈妈把刀吞下,出2倍价钱向屠夫把两只牛买下。牛妈妈与牛宝宝为了报恩,非常辛勤的帮孙先生耕田,小牛吞刀后平安无事一直到老死。
做人要知道孝顺父母,否则就连动物都不如。
三、演练活动
(一)练习鞠躬礼 1.小朋友遇见师长时要行礼,行鞠躬礼时身体与腿要成90度,口中说:「老师好」。老师先示范一次动作。2.请学生一排一排到前面练习。
3.并请学生至后排家长区,向所有的家长鞠躬问好:「爸爸妈妈好」(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二)练习坐姿 1.良好的坐姿
请学生到前面示范良好的坐姿,良好的坐姿应该上半身保持挺直,头、颈部不要往前倾,椅子的高度要让膝盖成九十度弯曲,(1)
男生:双脚、双膝可以稍微分开,双手置于两边大腿上。
(2)
女生:双脚、双膝靠拢,将两手重迭轻放于右大腿上。
示范完后请学生轮流出来练习。2.勿箕踞勿摇髀
「箕踞」是坐着时两脚张得像畚箕,最为难看,尤其女生更是要特别注意。「髀」是指大腿骨,因此「摇髀」是翘脚抖腿摇臀,显得轻浮不庄重。
(三)讲解这周弟子规评量表:如何帮忙做家事?
第五篇:一年级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带感情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
2、欣赏感受《弟子规》精炼的语言,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设置情境。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
(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片)
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你们猜猜“弟子规”是讲什么的呢?
二、内容探究,深入情境。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2、背一背,唱一唱。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