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ai_ei_ui第一课时说课稿
ai ei ui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ai、ei、ui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第9课。本课是复韵母教学的第一课,是拼音教学的难点。本课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复韵母ai ei ui的读音和它们的四声读法。本课配有一幅大图,三幅小图。第一幅图:姐姐和弟弟背挨背站在一起比高矮。(矮)利用矮的音帮助学生学习ai。第二幅图:指导学生看语境图,小男孩用力砍枯树,砍树时发出的“诶”的音提示ei的音,枯树与小男孩构成的形状提示ei的形。第三幅图小女孩围着围巾,“围”提示ui的音,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加上帽子上垂下的绒球构成的形状,提示ui的形。第二部分ai ei ui的形体和书写规则。第三部分ai、ei、ui的标调方法。
二,说学情
本班有学生38名,大多学生活泼,大胆,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容易被新颖的刺激物所吸引,但注意力保持时间有限。大多数学生都在幼儿园学过拼音,但学生普遍对于拼音的发音方法掌握的不太好,音节声调发音不到位,还有的字母书写不规范。因此,针对学生的学情,我将在教学设计中给出相应的对策来帮助学生进行矫正。
三、说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本节课的主要意图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会ai、ei、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读准音,认清
形,正确书写。
2、ai、ei、ui的标调方法。
四、说重难点
由于复韵母ai ei ui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学生容易发成两个单韵母的音,学生对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掌握不够,因此我将掌握3个复韵母的音、形、四声及标调方法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给ui标调作为本课时的难点。为了更快掌握标调方法我利用儿歌记忆法。
五、说教法
因为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在新授课前,我安排了复习旧知——本课涉及到6个单韵母的发音,这样在教学新知——复韵母时,学生很快在头脑中形成新旧知识的链条,解决了复韵母发音难、容易混淆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本课所运用的教具有:声母卡片和多媒体电脑动画一套
六、说学法
本节课出现的复韵母是由单韵母组成的。因此,在学法上,我放手让学生运用讨论法、比较法、来学习本课,表现比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或奖励,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把所学的知识逐步转变为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善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用以下环节来教学: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复习6个单韵母
2、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吗?
3、出示ai、ei、ui
像这样由两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叫复韵母。
(二)、看图学习ai
1、讲:图上姐姐和弟弟背挨背站在一起比高矮,“挨”就是复韵母ai的音。
2、教师示范发音,边读边讲解发音方法。
3、用开火车请学生们发音。
4、指导学生书写ai,并学习四声调。
5学习顺口溜:a
i并排ai ai ai(三)、看图学习ei
1、问:图片上的小孩在干什么?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2、教师示范发音,边读边讲解发音方法。
3、用开火车请同学们发音。
4、指导学生书写ei,并学习四声调。
5、识记ei的形
6、学习顺口溜:e
i并排ei
ei
ei
(四)、看图学习ui
1、问:图上小女孩脖子上是什么?
2、讲: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教师示范发音,边读边讲解发音方法。
3、用开火车请同学们发音。
4、指导学生书写ui,并学习四声调。
5、识记ui的形:
6、顺口溜:围巾围巾ui ui
ui
(五)讲标调方法
儿歌 有a不放过,没a找o e,i 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八、说板书
本节课的复韵母是由单韵母组成的,因此我在板书上为了突出它的特点,用彩色粉笔写出,以便于学生记忆和区分。
第二篇:ai_ei_ui 说课稿
ai ei ui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复韵母教学的第一课,是拼音教学的难点。教材包含四部分内容:复韵母ai ei ui的读音和它们的四声读法。ai ei ui的形体和书写规则。ai ei ui与声母的拼读练习。含有复韵母的带调音节组成的拼音词。本课配有大图1幅、小图3幅和横幅图1幅。利用大图——情境图,营造一个有教育意义的语境,逐层剥离出ai ei ui这三个复韵母来进行认读,并让学生接受绿化祖国、爱护树木的环保熏陶。
根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本组拼音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的读音,掌握ai ei ui的发音方法,能够自主地用发音方法学习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使用拼读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练习声母与复韵母ai ei ui的拼读音节,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
3、回归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知识。
由于复韵母ai ei ui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学生容易发成两个单韵母的音,学生对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掌握不够,因此我将掌握3个复韵母的音、形、四声及标调方法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给ui标调作为本课时的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的教法如下:
一、新旧链接循序渐进
因为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在新授前,我安排了复习旧知——本课涉及到的声母及单韵母的发音,这样在教学新知——复韵母时,学生很快在头脑中形成新旧知识的链条,解决了复韵母发音难、容易混淆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教学这三个复韵母时,我体现了从扶到放的过程,先是老师带着学,然后学生讨论后尝试学,最后完全自主学,遵循了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
二、借助情境、语境学习复韵母
对于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语拼音字母他们很少见过,有的甚至从未见过,但用这些字母标识的语音在儿童口语中是经常出现的。只要我们在教学时善于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经验,就可以化难为易,大大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基于这样的考虑:
1、利用情境图激活儿童的生活经验,如:教学ai时,看语境图。让学生说出弟弟的个子矮,利用矮的音帮助学生学习。再如:指导学生看语境图,小弟弟用力砍木头时发出ei,ei, ei音。
2、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来学拼音。如:指导学生练读“语境歌”,从而使所学的韵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再如:学习ai的四声。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ai四声的朋友。学ui的四声时,让学生看图,说句子,词语等。四声的学习不是孤立的,给予了生动的情境和语言环境,把学习拼音和发展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丰富的感性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思维,并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呈现方式富有童趣
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方法教学,轻松愉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儿歌诵读法。低年级小朋友特别喜欢儿歌,因为儿歌富有童趣、琅琅上口、便于记忆,通过诵读儿歌,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牢固地掌握知识,如:指导学生读,小bái兔,bái又bái,两只耳朵竖起来。ài吃萝卜ài吃cài,蹦蹦跳跳真可ài!有目的的训练了孩子发准ai的音,同时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学习充满乐趣。
2、游戏记忆法。如:师生齐心协力帮助小兔拔萝卜。一起用力ei ei ei,拔萝卜呀——(生:ei、ei、ei),用点劲呀——齐心协力——,加油干哪——!再如:模拟山谷回声。师:ui—,大山你好!生:ui—,大山你好!师:ui—,我喜欢你!(生答)师:ui—,我会念ui了!(生答)不仅使学生牢牢地记住了ei、ui的发音,还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调动起眼、耳、口、手、脑去完成活动中的各种要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故事启迪法。用幽默的故事讲解枯燥的标调规律,激发学生拼读音节的兴趣,形象、生动,学生很喜欢,教学效果较好。如:复韵母的小帽子该怎么戴呢?单韵母中,谁是老大?a o e i u ü,所以复韵母戴帽子时,有老大a,老大戴,老大不在找老二o,老二不在找老三e,老四老五是双胞胎,谁在后面谁戴帽子!
4、比较学习法。学完三个复韵母后,让学生自己比较,和以前学的单韵母有什么不一样?(生答),师再总结,他们叫做复韵母,复韵母这个新的知识点是学生主动去学习发现的,不是第三者给予的,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加深了理解和印象。
四、学导结合,学以致用
大家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年级小朋友虽然年龄小,知识也很少,但也应该从小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如:在教学第一个复韵母时,我先让学生充分的模仿ai的读音,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找到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教师总结后,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摸索,去实践,通过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等方法学习第二、第三个复韵母的发音方法。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比较、敢于尝试、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做好准备
1、抽读字母卡a o e i u u 今天老师来上课还带了几位老朋友,你们看看他们是谁,和他们打个招呼!
2、知道这几个字母叫什么名字吗?对,单韵母是6个兄弟,他们口型大小排顺序,你们谁来给他们排排队,大哥是谁?对a的口型最大是大哥。二哥是谁?三哥呢?四哥?五哥?小弟弟是u,口型最小在最后。
(通过复习单韵母和他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复韵母的标调方法和发声做好准备)
3、兄弟6个排排队,相亲相爱不吵闹,口型大的在前面,口型小的在后面,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看口型猜字母。
(二)看情境图,引出新课
1、小朋友眼睛真厉害,看的谁说的对,看的准,请再用你们的眼睛仔细看看这幅图画了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就是和图上的这几个字母有关
2、看图学习复韵母ai 姐姐和弟弟比个子,姐姐的个子高,弟弟的个子矮,矮把第三声去掉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一个韵母。
(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学习汉语拼音,通过看情境图使学生了解汉语拼音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到它,它并不是什么陌生的神奇的东西)
3、师范读。发ai音口型要变动,先发a的音,口张大,声音响亮,慢慢的向i滑行,i发音轻又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老师先范读,然后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面向全体学生,了解每个孩子的掌握情况。
4、看图学习复韵母ei(1)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谁能说说小弟弟是怎么用力砍木头的?
(2)小弟弟用力砍木头eieiei,拉长声音发ei的音,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个复韵母的发音。
(3)ei和ai的发音方法相同,先发e的音,摆好e的口型,再滑向i合起来一口气读出来。请同桌两个互相读一读,注意看对方口型变化。
(同伴之间的互动学习生动有效,学生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每位学生都得到练习的机会,也给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5、情境学习复韵母ui(1)小朋友听得认真,学得快,表现可真好,你们已经学了几个复韵母?
(2)对,还有一个ui同学们已经会了,谁能根据ai ei的发音方法,说说ui的发音方法。
(3)请小朋友在4人小组里练习发音,注意口型变化,请大家互相帮助纠正。
(4)谁来做小老师带我们读。
(在教学中,我教会学生学会ai的发音方法,后面的ei ui就让学生说说发音方法,观察对方口型变化,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合作中学习气氛宽松,学生没有压力,比较自在,学起来更轻松。)
刚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学习了三个韵母ai ei ui。看看他们和我们以前学的韵母有什们不同?
他们都是两个单韵母组成的,我们叫他们“复韵母”
6、学习ai ei ui的四声
(1)韵母宝宝都有几顶帽子?有那几顶帽子。教学《标调歌》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会像磁铁一样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故事中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们都听的津津有味,让抽象的记忆变的形象、生动有趣,学生没有畏难情绪,乐于学,就学的轻松愉快,并且效果好。)
(2)谁给他们戴帽子?指名戴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更加形象的记住标调方法,让练习变的像做游戏一样,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
(3)韵母宝宝戴上了帽子你们还认他吗?谁来认一认? 读ai ei ui的四声。
(三)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1、抽读复韵母卡片:ai ei ui
2、用顺口溜读ai ei ui
(四)教学书写,巡视指导 光会读还不够,我们还要会写,同学们观察一下书,说说怎样写好复韵母。
老师指导学生注意两个单韵母,要靠近不能分家。师范写,生书空。请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先鼓励学生这节课表现得很好,再以“今天晚上如果有哪位小朋友梦见了这些新朋友,明天可不要忘了给老师或同学说说”这样的话语来结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再把作业当作是一种负担。
教后记: 这节课上完后,学生总能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在上课环节上,有一些遗憾,需要反思。
1、由于ai ei ui是复韵母教学的第一课,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学生拼读的速度较慢,也有个别学生ai ei分不清,出现拼读错误,还需要教师课后个别辅导。
2、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我在指导ai的发音方法时,课堂节奏没有把握好,太快了,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摆摆ai发音时的口型,体会复韵母ai在发音时,由a滑向i的过程,这样学生掌握了复韵母发音的方法,就能自主学习ei.ui的发音,及区分清ai ei了。
3、关于复韵母的标调方法,我采用了童话故事的形式,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我觉得这是复韵母教学的第一课时,只出现了3个复韵母,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孩子掌握标调规则,并运用到实际,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很多老师提出,标调规则没有讲清楚,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规则只是帮助孩子记忆如何标调,并且在他弄不清到底该标在谁头上时使用的拐杖,在第一节课就加在孩子身上,希望他掌握,反而适得其反。我认为,第一节课,只是给孩子一个初步的感知,他们能朦胧的意识到该怎样标调,老师就应该竖起大拇指给予表扬了。规则应该在以后的复韵母教学时,当作拐杖,时时提醒孩子,帮助孩子判断怎样标调,在复韵母教学完时,在强调标调规则,我认为更加地合适。
第三篇:《指数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
《指数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
《指数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1.《指数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2.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1)知识目标:①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②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③能初步利用指数函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①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②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③领会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
二、教法设计
1.创设问题情景.
2.强化“指数函数”概念.
3.突出图象的作用.
4.注意数学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
三、学法指导
1.再现原有认知结构.
2.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
3.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
4.注意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
四、程序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3.巩固新知、反馈回授
4.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5.板书设计
五、教学评价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在轻松融洽的课堂评价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和学习任务。
《指数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1.《指数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指数函数》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函数”的第六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指数》一节内容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指数和函数的概念等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对数、对数函数尤其是利用互为反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来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打下坚实的概念和图象基础,又因为《指数函数》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系统研究的函数,对高中阶段研究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完整的函数知识,初步培养函数的应用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所以《指数函数》不仅是本章《函数》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中学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外,《指数函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体现在细胞分裂、贷款利率的计算和考古中的年代测算等方面,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内容的特点之一是概念性强,特点之二是凸显了数学图形在研究函数性质时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通过初中学段的学习和高中对集合、函数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和图象的关系已经构建了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知识维度:对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概念和性质已有了初步认识,能够从初中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函数初步转化到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来认识函数。
技能维度:学生对采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象的方法已基本掌握,能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做好准备。
素质维度: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已有一定的体会,已初步了解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鉴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知识目标:①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②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③能初步利用指数函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①渗透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②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③领会数学科学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
突破难点的关键:寻找新知生长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来扫清障碍。
二、教法设计
由于《指数函数》这节课的特殊地位,在本节课的教法设计中,我力图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达到不仅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能简单应用指数函数的知识,更期望能引领学生掌握研究初等函数图象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研究其它的函数做好准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我根据自己对“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和“情景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将二者结合起来,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景.按照指数函数的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给出两个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顺利引入课题,而这两个例子又恰好为研究指数函数中底数大于1和底数大于0小于1的图象做好了准备。
2.强化“指数函数”概念.引导学生结合指数的有关概念来归纳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并向学生指出指数函数的形式特点,请学生思考对于底数a是否需要限制,如不限制会有什么问题出现,这样避免了学生对于底数a范围分类的不清楚,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图象做了“分类讨论”的铺垫。
3.突出图象的作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图形始终使我们需要借助的重要辅助手段。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离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而在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更是直接由图象观察得出性质,因此图象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4.注意数学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数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引入、例题的讲解和课外知识的拓展部分,都介绍了与指数函数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力图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基础学科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在学习完“指数”的概念和运算后编排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1.再现原有认知结构。在引入两个生活实例后,请学生回忆有关指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再现原有认知结构,为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好准备。
2.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在借助图象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会遇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将会贯穿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
3.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在生活实例的课堂导入、指数函数的性质研究、例题与训练、课内小节等教学环节中都安排了学生的讨论、分组、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和记忆知识为在合作学习的乐趣中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框架和体系,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4.注意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在概念、图象、性质、应用、拓展的过程中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有收获,跳一跳,够得着,不同难度的题目设计将尽可能照顾到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程序设计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启发学生逐步发现和认识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①用电脑展示两个实例,第一个是计算机价格下降问题,第二个是生物中细胞分裂的例子,②将学生按奇数列、偶数列分组。
学生活动:①分别写出计算机价格y与经过月份x的关系式和细胞个数y与分裂次数x的关系式,并互相交流;②回忆指数的概念;③归纳指数函数的概念;④分析出对指数函数底数讨论的必要性以及分类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扫清由概念不清而造成的知识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教师活动:①给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并要求学生画它们的图象②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规范地画出这两个指数函数的图象③板书指数函数的性质。
学生活动:①画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图象②交流、讨论③归纳出研究函数性质涉及的方面④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作简单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对深刻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完成基本作图之后,教师再利用课前已列表、建立坐标系的小黑板展示准确的作图方法,达到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图习惯的目的,然后借助“函数作图器”用多媒体将指数函数的图象推广到一般情况,学生就会很自然的通过观察图象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同时对于底数的讨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3.巩固新知、反馈回授
教师活动:①板书例1②板书例2第一问③介绍有关考古的拓展知识。
学生活动:①学习解题的'规范步骤②完成例2的第二问、第三问③完成分组练习④扩展视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实现学生对指数函数知识的初步应用,完成学生学习的“实践认识再实践”过程,力求通过例题的讲授、规范的板书养成学生良好地解题习惯,起到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例2的第二问、第三问巩固学生对指数函数性质的理解、实现会用指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三个分组练习实现教师的再指导和学生的渐进式提高。指数函数与贷款利率的计算、化学中半衰期的计算和考古技术的现代运用有紧密的联系,本环节介绍的“化学中的14C在考古中的应用”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为下一步学习“计算分期付款的利率”等问题埋下伏笔。
4.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教师活动:
①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归纳,完成对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的归纳;
②布置课后及拓展作业
学生活动:完成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课内小结并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深化学习目标,有能力的同学完成网上调研并在下节课与同学交流我国在利用14C进行考古所取得的成果。
设计意图:教师在本环节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知识进行梳理,深化知识与技能目标,并通过作业实现目标的巩固。
5.板书设计
考虑到板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功能,本节课我设计了由三个板块构成的板书,板面分配比例为2:1:1,第一大板块包含了两部分,一是指数函数的定义,二是课前准备的画有坐标系和表格的小黑板;第二板块书写了例1和例2的第一问;第三板块由学生完成例2的后两问、练习和课堂小结组成。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及时有效能调动课堂的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对课堂教学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将教学评价将贯穿于本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中。例如情景导入的表达式评价、回忆指数知识的记忆评价、得出指数函数概念的归纳评价、作图时的准确性评价、解题时的规范性评价、小结时的表述性评价等。在学生交流、讨论、探究等环节注意启发学生完成知识互评、能力互评,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在轻松融洽的课堂评价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和学习任务。
当然教师会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获得更全面的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和课堂效果的反思,并在后续的时间里修订课堂设计方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以上是我对指数函数这节课的设计和思考,敬请批评指正!
《指数函数》第一课时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 《指数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指数函数》是苏教版中专数学国家审定教材第一册第三章《几个基本初等函数》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幂函数》一节内容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指数的概念和幂函数的概念等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对数、对数函数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中专阶段研究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完整的函数知识,初步培养函数的应用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指数函数》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中专学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外,《指数函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体现在细胞分裂、贷款利率的计算等方面,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内容的特点之一是概念性强,特点之二是凸显了图象在研究函数性质时的重要作用。
2.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学情及目标
通过初中学段的学习和中专对集合、函数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和图象的关系已经构建了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知识方面: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函数概念和性质已有了初步认识,从幂函数的学习中了解了学习函数的基本步骤。
技能方面:学生对采用“描点法”作函数图象的方法已大致掌握,能够为研究《指数函数》做好准备。
素质方面: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有初步了解,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方面还有待提高
鉴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知识目标:①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②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
(2)技能目标:①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②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猜测、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③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
(4)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5)教学难点:取适当的点作图
确定依据: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学生容易混淆,并且学生作图的精确度还有待提高
突破难点的.关键:结合二次函数、幂函数等取点的方法,再次强调间隔适当、数值大小合适、对称
三、教法分析
由于《指数函数》这节课的特殊地位,在本节课的教法设计中,我力图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达到不仅使学生初步理解指数函数的知识,更期望能引领学生掌握研究初等函数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研究其它的函数做好准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景.由指数函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给出两个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顺利引入课题,而这两个例子又恰好为研究指数函数中底数大于1和底数大于0小于1的图象做好了准备。
2.类比及分类讨论的应用.引导学生结合幂函数的一般形式来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并向学生指出指数函数的形式特点,请学生思考对于底数a是否需要限制,如不限制会有什么问题出现,这样避免了学生对于底数a范围分类的不清楚,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图象做了“分类讨论”的铺垫。
3.突出图象的作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图形始终使我们需要借助的重要辅助手段。华罗庚曾经说过“数离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在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更是直接由图象观察得出性质,因此图象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4.注意数学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数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引入、课外知识的拓展等部分,都介绍了与指数函数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力图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基础学科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学法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完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之后编排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1.再现原有认知结构。在引入两个生活实例后,请学生回忆有关幂函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再现原有认知结构,为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好准备。
2.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在研究底数的限制时会遇到分类讨论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将会贯穿整个中专的数学学习。
3.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在生活实例的课堂导入、例题与训练、课内小节等教学环节中都安排了学生的讨论、分组、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和记忆知识为在合作学习的乐趣中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框架和体系,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4.注意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在概念、图象、性质、应用、拓展的过程中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有收获,跳一跳,够得着,不同难度的题目设计将尽可能照顾到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
五、程序设计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1.知识的回顾及新课的导入
教师活动:①回顾研究幂函数的一般步骤,并请学生回答幂函数的相关知识②用电脑展示两个实例,第一个是生物中细胞分裂的例子,第二个是机器价值的折旧率问题③引导学生进行类比④分析出对指数函数底数讨论的必要性以及分类的方法。
学生活动:①回忆幂函数的概念及图象和性质②分别写出细胞个数y与分裂次数x的关系式和机器价值y与经过年数x的关系式,并互相交流③比较幂函数的一般形式和上述两个式子,归纳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④根据底数分类讨论的结果,试着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幂函数的知识,再现研究函数的基本步骤;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类比扫清由概念不清而造成的知识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教师活动:①作图步骤回顾②给出两个简单指数函数,多媒体演示取点和作图,强调虚线、点、函数图象的先后顺序
学生活动:①回忆画函数图象的步骤②注意取点的间隔及大小③观察作图过程以及图象的形状和底数的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作图步骤加深印象,对取点的合适度有更深刻的理解,使用多媒体画图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强调作图过程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
3.巩固新知、反馈回授
教师活动:①多媒体演示练习1②给出两个指数函数,要求学生对照例题作图并指导取点③请一名学生板演作图,对其作图步骤和图象精确度进行点评④引导学生对底数和图象形状的关系进行归纳
学生活动:①口答练习1②在草稿纸上画出两个指数函数的图象③观察图象形状和底数并互相交流,最后得出两者的关系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一般形式的印象以及和幂函数一般形式的区别;让学生动手作简单的指数函数的图象,能够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图习惯,也能让学生通过作图发现底数和图象形状的关系,对深刻理解本小节的内容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4.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教师活动:①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归纳,完成对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的归纳;②布置课后及拓展作业
学生活动:完成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基本形状的课内小结并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深化学习目标,有能力的同学完成网上调研并在下节课与同学交流我国在利用14C进行考古所取得的成果。
设计意图:教师在本环节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知识进行梳理,深化知识与技能目标,并通过作业实现目标的巩固。
5.板书设计
本节课以多媒体为主,同时考虑到板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我设计了由两个板块构成的板书,板面分配比例为1:2,第一板块包含三个部分,一是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二是定义域和值域,三是作图的基本步骤;第二板块留给学生板演练习2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及时有效能调动课堂的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对课堂教学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将教学评价将贯穿于本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中。例如回忆幂函数知识的记忆评价、情景导入的表达式评价、得出指数函数一般形式的归纳评价、作图时取点准确性和图象精确度的评价、小结时的表述性评价等。在学生交流、讨论、探究等环节注意启发学生完成知识互评、能力互评,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在轻松融洽的课堂评价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和学习任务。
当然教师会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获得更全面的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和课堂效果的反思,并在后续的时间里修订课堂设计方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以上是我对指数函数这节课的设计和思考,敬请批评指正!
第四篇:雷雨第一课时说课稿
《雷雨》(第一课时)说课稿(7分钟)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雷雨》,《雷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启发我们应该多留意大自然的变化,做生活的有心人。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认识“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前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难点是学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化、形象化,我通过猜谜语和巧设疑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来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用引导点拨法让学生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物的变化过程。
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通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观察中发现,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1、巧设疑问,导入新课
在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雨”后,我就顺势询问学生“夏天马上就要来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认读生字词
在检查学生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时,我让学生先认字,再认由这些字组成的词,最后再让学生朗读带有这些词的句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3、深入学习课文,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过程。
在引导学生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过程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我准备的图片,当学生对课文的写作顺序和景物变化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后,我又引导
第五篇: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精选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1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合金。
二、说学情
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和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一些金属制品,因此,学生对金属、金属材料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此前,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但由于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时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辩证关系。
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法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内容。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通过教学,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到认识方法,由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教学活动层次逐步深化,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最佳兴奋的状态。
六、说学法
由于本课实验的探究的内容很多,学生的思维又特别活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取长补短,形成技能,培养合作意识,使创新能力逐步得到发展。
七、说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教师讲授前面已学习了碳、氢、氧等非金属单质的知识,今天我们要研究另一类单质-金属。请同学们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并展示他们课前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使学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并用多媒体播放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资料,请同学们讲出,还有哪些领域用到了金属制品,进一步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产生了解金属性质的探究欲。
新课讲授: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我们知道金属有很多用途,可为什么金属会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这是由它们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物理性质决定的。同学们想知道金属的性质吗?
请学生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材料,尽可能多地探究出金属的物理性质。(教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试验步骤,并在多媒体上放映。)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①用细砂纸打磨这些金属丝,用滤纸擦拭后,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②用力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③分别用小刀割一下;④分别用铁锤用力锤一下;⑤用手拿着金属丝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另一端,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⑥用电池、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介绍实验探究方法,同时进行师生评价。科学探究结束,让学生归纳出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大多数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常温下多数是固体,密度、硬度一般较大,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多媒体展示物理性质图
教师指出:金属除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却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在常温下,铁、铝、铜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汞却是液体……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出示几种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表,请同学们分析,留意导电性最好,密度最大,熔点最高,熔点最低,硬度最大金属是什么等)的物理性质。
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其他现象,讨论分析课本第三页中的问题。学生分析讨论后分别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从而使学生理解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辨证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
1、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金属是不是纯金属?
2、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
3、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相互讨论。让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焊锡,锡、铝的熔化温度。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
巩固提高:
归纳总结金属和合金的物理性质,并与合金进行比较。
将从身边的金属材料制品中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相联系设计了以下连线题目。
铁锅作为炊具延展性
金属钮扣密度小
古代黄金作为货币有金属光泽
铝合金应用广泛熔点高
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让学生在学案中自己小结,能使学生体会到一堂课中的乐趣和收获,老师做要点补充。采取学生先小结,老师后总结的方式,目的在于:
1、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
2、实施以主动建构为基础的精简教学策略,以图表的方式直观让学生清楚本节的内容要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布置作业:
1.资料“金属之最”以及“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办一期化学小报或墙报。
2.环顾你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观察超市或商店里货架上的商品,或询问你的父母。调查一下你身边有哪些金属制品,然后将你的调查结果填入下表里。
八、说板书
板书采用提纲式,清楚地列出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特性: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几种重
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合金。在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氧气、氢气和碳等非金属单质,本单元学习的是金属单质,既为下边溶液、酸、碱、盐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又完成了由单质向化合物知识的过渡。
2、教学目标:我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它因素。
(2)认识合金类物质的优良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金属材料的奥妙,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金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要求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有:实验法;对简单明了的内容,我采用指导阅读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就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这种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不能通过阅读教科书深入理解和巩固知识,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所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乐趣。同时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还不太高,我采取小循环、快反馈的教学步骤。
三、学法指导
这时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和见过很多金属材料,但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认识不够深刻。他们喜欢探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但知识面较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实验探究方法、学习方法和总结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等方面均有欠缺,需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所以我准备让学生采用,实验探究,整理归纳,小组讨论及等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相信吗?不仅人有记忆能力,一些金属材料也有记忆能力。
(这样问是为了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身边有很多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物品,对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也很熟悉。如果还用常见的物品导入新课,就不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生命的东西有记忆能力,这将令她们吃惊,好奇,强烈的想知道金属材料还用哪些奇怪的性质呢?)
用幻灯片展示课本上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人造卫星天线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自学指导1】
①金属材料包括以及它们的。
②、人类最先使用的金属是,继而进入铁器时代,仅在100多年前开始使用。
③、铜是色,金是色。
4、铜和铝能做电线是利用它们的性,用不锈钢和铝做炊具是利用它们的。
这样设置问题的原因是1题、知道金属材料有单质和混合物两类,为下面学习合金做好准备。2题、让学生感受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为什么人类先使用铜,再使用铁,后使用铝呢?这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为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3题、认识纯铜的颜色,金的颜色,为下面探究合金的性能做准备。4题、这是教学目标中学生应掌握的知识。
先让学生读自学指导,然后让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读完之后回答以上问题。通过自学完成学习目标中认识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这一学习任务。
【知识拓展】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一些司空见惯的物品中含有金属材料,他们却并不知道。我们用的热水瓶中的瓶胆上也有金属,是什么呢?香烟纸盒里也有金属,是什么呢?刷暖气片用的“银漆”中也有金属,是什么呢?通过适当拓展,使学生了解身边很熟悉的物品中有金属材料,从而更加体会到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再次激发学习的兴趣。
【设问】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很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用途,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用途呢?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三页讨论部分的内容,再看表8—1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然后小组内讨论回答问题。这几个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是能够回答的,可能有些问题回答的不完整,通过讨论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个别提问,回答问题。
【知识拓展】电池中汞的作用及危害
作用:电池中的汞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危害: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够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所以把一节节的废旧电池说成是“污染小炸弹”一点也不过分。
进行这样的知识拓展有两个目的:1、课本上四个讨论题,并不能得出使用金属时要考虑对环境是否会造成污染,无中生有的让学生得出结论,这样太牵强。2、生活中电池的使用十分普遍,废旧电池中的汞对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通过知识拓展,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通过讨论和知识拓展,就能水到渠成的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还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学生回答后出示幻灯片内容。
【设问】我们学习了纯金属,另外一种金属材料是合金,什么是合金呢?它们有哪些优良性能呢?
【自学指导2】
①什么是合金?
②合金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③合金中只能含有金属吗?
④铝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就是合金吗?
⑤Fe3O4是合金吗?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合金,如果对合金的概念能咬文嚼字的理解,这几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阅读时要抓关键字的技巧。学生阅读完后,首先让学生回答什么是合金。然后回答以上五个问题。
想一想
把生铁炼成钢主要是除去了生铁中过多的碳元素,你知道“百炼成钢”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吗?
【情感态度】同学们你想学习生铁还是钢的性格?生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钢,在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应不畏艰难困苦的捶打,在与困难的搏斗中,你才会丢弃懦弱,变得更加勇敢,坚强,有钢的韧性,百折不挠,走向成功。
【学生实验】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先让学生看课本上实验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实验方法和目的。每个小组预先已发了黄铜片和铜片。先观察颜色,再相互刻画。然后找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和由现象得出的结论。
【学生实验】把武德合金放入热水中,观察它能否熔化,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以上两个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观看视频】比较铅、锡、焊锡熔点的高低。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没有相应的材料,该实验做不成。探究合金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对重点知识加深印象和理解。因此补充了这样一段视频资料。
8、看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用途
黄铜
铜、锌
可塑性好、耐腐蚀
零件、日用品
青铜
铜、锡
耐磨、耐腐蚀
制青铜器
白铜
铜、镍
光泽好耐磨耐腐蚀
铸钱币
不锈钢
铁、铬、镍
抗腐蚀
炊具、医疗器械
硬铝
铝、铜、镁、硅
强度、硬度好
制窗户、飞机、轮船
以上合金有哪些相同的物理性质?你能总结一下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用哪些优良性能?
合金比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更好,熔点更低。
【设问】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很强,但还有一种合金它的抗腐蚀性比不锈钢强的多,并且能够制造人造骨,在航天、航海等工业用途广泛。它是什么金属材料呢,请同学们阅读最后一段。
【学以致用】
1、K是表示金的纯度的指标,24K表示纯金。那么18K金中金的含量是多少?()
A、80﹪B、85﹪C、75﹪D、82﹪
2.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铁矿石
B、铜
C、氧化铁
D、碳
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24K金
B、不锈钢、黄铜
C、生铁、钢
D、钱币、铜钟
4、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
A、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B、用于制造航天设备;C、用来做保险丝;D、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5、在日常生活中的炊具和医院中的金属医疗器械的主要成分。()
A、白铜合金B、武德合金C、不锈钢D、青铜
6、垃圾是方错位置的资源,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他们属于。()
A、氧化物B、化合物C、金属或合金D、非金属
板书设计
课题1金属材料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1、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物质。
2、优点:合金比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更好,熔点更低。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3一、【教材使用】
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九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金属材料》(第2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1节《金属材料》第二课时。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和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在上个课时,教材安排学生学习了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和区别,也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与金属用途的关系,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教材安排使整个知识体系内容就比较完整了,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全面性。
三、【学情分析】
就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在这之前,他们在生活中对一些材料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就具有进一步研究的良好基础;就初中生的思维而言,他们不像成人思维具有较强的严谨性,所以他们的认识材料时必然会出现“与从不同”的创新的东西,这就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异彩纷呈的精彩元素,这都会成为这一节课里有用的教学资源。
四、【教学任务分析】
对于“金属材料”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金属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要求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提高用正确的科学观点分析有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这几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金属材料。本课时的教学,教师充分利用,让学生在实验中比较、分析合金材料的优良性能,及广泛应用的原因,让学生不仅认识到它们的特点、用途而且了解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材料纷纷问世,极大地开拓了各种材料的应用领域,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影响这一点,在今天特别重要。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合金材料,知道合金材料的优良性能,广泛应用的原因。
2.初步认识金属材料的特点、用途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来探究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逐步体验到物质、条件、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通过学习金属材料使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用途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突出科学探究、树立节约资源和环保的意识,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引入:出示勺子。
师问:老师若想自制一把勺子,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选择钢和铁中的哪种材质更好!生答:....师问:钢和铁有什么异同点吗?生答:......相同点:都有铁。钢是铁制成的,钢中有铁的成分。有方法能证明这个观点吗?
(钢和铁都能被磁铁吸引)
学生上台演示:用磁铁能吸进铁,更能吸引钢。说明,钢中含有铁。
钢和铁又不一样,钢不容易生锈,钢比铁硬。说明,钢中除了铁还有其他物质。
出示PPT:钢,是含碳量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和碳的熔合物。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勺子,还有哪些金属物品?(身边的金属物品)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这些金属物品的材质吗?
教师举例:1元硬币:钢芯镀镍。水龙头:黄铜(铜和锌的熔合物)。18K首饰(项链):金银铜的熔合物
师:原来,我们生活中的金属物品不是纯金属制成的,我们把这样的金属材料叫合金。根据以上的信息,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合金吗?
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形成完整的合金的概念: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就称为合金。(板书)
师: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金属物品都是合金,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性质的差异。
首先,请同学们先看一下活动任务单,我们的实验器材与物品有:
铁钉(圆头型)、钢钉、酸溶液,铝合金(铝和锰的合金)、铝片、钥匙,焊锡丝(锡和铅的合金)、锡粒、铁片、三脚架、酒精灯、火柴。
按要求完成以下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将结论填写在任务单中。
1.拿出铁钉和钢钉,先观察它们的颜色,然后把铁钉和钢钉分别放在酸溶液中,观察它们的颜色变化,看哪个更不容易被腐蚀。
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2.拿出铝合金和铝片
用钥匙在铝合金和铝片表面刻画,观察比较它们谁更不容易留下痕迹。
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3.取焊锡丝和锡粒放在铁片上进行加热,观察比较它们谁更容易熔化。
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请下组汇报实验结果。
投影学生的结果:钢比铁不容易被腐蚀;铝合金比铝更不容易留下痕迹;焊锡比锡更容易融化。
根据以上的实验现象,说明:钢耐腐蚀性强;铝合金硬度大;焊锡的熔点低。(板书)(这个结论,有些学生也能总结出了)
我们做了三个合金的实验,得到了合金的三种性能。合金的性能还有很多,课堂内不一一举例。
思考与讨论
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与讨论这两个问题:
1.现代建筑物的门窗广泛使用铝合金,你能说说为什么不用纯铁或纯铝吗?
金属名称熔点
锡232℃
铅327℃
焊锡(锡铅合金)183℃
纯铁制品容易生锈,质量大,使用不便;
纯铝制品硬质小,抗压性弱.......2.我们平时常见的保险丝并不是纯锡或纯铅制造,是锡和铅的合金,请结合右表,说明原因。
这是为了达到更低熔点的目的而加进去的。保险丝必需是易熔化的金属丝,才能在电流大时及时熔断,起到保护作用。
未加入锡保险丝就是假冒伪劣产品。
我们是根据自己所需要的性能来选择材料的。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生活中的合金物体还有:
用黄铜制造的水龙头,因为黄铜是铜锌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大、耐化学腐蚀性强的性能。用不锈钢制造脸盆,护栏,是因为不锈钢具有稳定性强,耐化学腐蚀性强的性能。有些眼镜框架选用钛镍合金来制造,是因为它具有硬度较低,便于成型,具有高弹性恢复力的性能。
看来,合金往往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合金物体。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一个神奇的变化。
演示实验:一个记忆合金物体。
这个合金它有记忆功能,我们把它叫做记忆合金。请阅读书本38页记忆合金的相关资料。
问:记忆合金在哪些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
答:记忆合金在航空、军事、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
在医疗上的运用,如:牙齿矫形。在航空领域的运用,如:卫星天线。
思考:人造卫星的天线为什么要用记忆合金制造?
在太空中,由于摩擦、高温、外力撞击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会使其变形。
记忆合金在温度回复正常值时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样就能更好的继续运转下去。
由此可见,生活中似乎处处都有金属材料,小到很小的细节,如一把勺子,大到高科技领域。事情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金属材料的应用这么广泛,必然会产生金属的废旧物品。如……废旧铝合金门窗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废旧金属物品?
学生答......据有关报道,我国仅废钢去年就达1.6亿吨。若一辆货车载重3.2吨,这些废钢相当于多少辆货车。
学生计算,得到5千万辆。
问:有何感想?
学生:每年的废旧金属产量太多。
问:你认为对用过的废旧金属应该怎样处理?
学生:回收。
问:你有见过身边金属回收的现象吗?回收有什么好处?
学生答,教师总结。
同学们刚才说地很好。
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要养成将垃圾分类的习惯。
铝罐,空调,电子产品中的金属等等,都可以分类回收。例如:铝罐加热熔化后,便可以制成新的用品我们应该让金属循环利用。
我们身边有废旧金属回收厂。垃圾发电厂在处理固体垃圾的同时发电。
我们平阳有了第一个垃圾处理厂,它的功能就是在处理固体垃圾的同时发电。
由此可见,平时的金属废旧物品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可以变废为宝。
类似这些,金属造成的污染是可见的,除此之外,金属造成的危害还可能是无形的。
请看这个事件:日本的疯子事件。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一个小镇里,突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村上先后有10多人发了疯病。
经过调查,发现他们体内的金属锰离子的含量比一般人要高很多。过多的锰离子是哪里来的呢?原来这个小镇人们常常把过用的废旧电池随手扔在水井边的垃圾坑里,久而久之电池中的锰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锰,污染的井水,引起了锰中毒。
问:发生疯病的罪魁祸首是谁?
(若学生回答废旧电池)
最问:废旧电池扔在井边,就会马上形成这种无形的污染吗?
答:电池中的金属转变成金属离子。
你知道吗?
电池中一般含有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铅、锰,等其他物质。
一节电池就能污染60万立方米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了。一节5号电池会使1立方米的土地失去种植价值。
所以,我们不能乱扔电池。
像这样的类似事件也发生在我们身边,请看视频。
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触?(无形的重金属污染导致的后果这么可怕)
视频中,村民的病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矿产污染了农田,镉中毒)
我国是如何处理的?
出示十二五规划。并且我国的处理已有成效。
我们已经意识到可见金属污染和无形金属污染的危害,也正在危机中寻找生机。第十届中国金属循环应用国际研讨会于4月14至16日在天津召开。国际的会议也将于4月份,5月份,6月份分别在美国,香港,日本召开。世界各国对金属循环应用的重视,让我们对绿色金属充满信心。期待有那么一天,我们拥有充足金属资源的同时,拥有花园般美丽且健康的环境。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4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收回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教学重点:
知道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考虑价格等因素。认识合金。
教学难点:
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
教师先展示一些物品,然后设问: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金属的一些用途,推断金属的物理性质。使学生明白:物质的性质、资源、价格、美观等决定其用途。引导学生查询资料解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如何获取新的知识。通过实物引入合金的概念。举例说明合金与纯金属的区别。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一些合金与纯金属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金属及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播放动画:金属材料
在日常生活中,铝、钛、锌、铜等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铝合金的门窗、铜线、铜火锅、铜电器,以及锌在常见干电池的应用等。
(二)合金
合金: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钢铁都是铁碳合金。根据含碳量的不同,铁碳合金又分为生铁和钢。
一些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继续播放动画:金属材料
今天我们了解了多种金属材料,知道了他们的性质。把一种金属跟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就是合金。合金在生活中的应用比纯金属更加广泛。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5教学目标
1.理解合金的定义;
2.比较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质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得出合金的用途更为广泛的结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合金和其组成纯金属性质的比较。
2.合金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合金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4-6页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故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2.钢和生铁就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铁。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3.判断对错:
(1)合金是纯净物,金属与金属熔合在一起才能制得合金。(×)
(2)合金是混合物,金属与金属熔合在一起能制得合金,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也能制得合金。(√)
【跟踪练习】
1.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③④⑤⑥。
①合金中至少含两种金属
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
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⑤生铁是含杂质较多的铁合金
⑥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更好
2.下列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D)
A.焊锡B.黄铜C.生铁D.石墨
3.试根据下表所列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的数据,判断不能制得合金的是(B)
A.K-Na合金B.K-Fe合金
C.Na-Al合金D.Fe-Cu合金
学习指导二: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相比具有的优良性能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5-7页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8-1中,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硬铝片和铝片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实验现象:黄铜片和硬铝片的颜色比较鲜艳,铜片和铝片的表面有划痕。实验结论:合金的颜色比较鲜艳和合金的硬度比其组分金属的硬度大。
2.观察下表提供的数据,写出结论。(焊锡和武德合金都是由铅、镉、铋、锡组成的合金)
3.观察书本第6页上方的表格,得出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相比,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更好。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其熔点高、密度小,可以用来制造航天飞机外壳;其抗腐蚀性能好,可以用来制造船舶。
【小组讨论】
合金为什么能被广泛的应用?
【跟踪练习】
1.已知24K黄金的含金量为99.99%,则18K黄金中含金量约为75%。
2.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C)
A.用铝合金制门窗
B.用铝合金制飞机材料
C.用金属铝制碳酸饮料的易拉罐
D.用金属铝做导线
3.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主要原因是(C)
A.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B.铁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C.使食物中增加微量铁元素
D.铁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当堂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