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政策和就业程序(教案-定稿)
就业政策和就业程序教案
教学目的: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为高校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压力,国家有关部门特别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等。为此,开设就业政策和就业程序课程,为毕业生解答国家相关就业政策疑问,帮助他们充分用好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将对广大毕业生的求职道路和职业选择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教学目标:
1、掌握现行就业政策
2、了解就业有关规定
3、熟悉就业流程
教学重点:让毕业生了解国家近期就业政策,尤其是国家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重点了解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应征入伍、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五项与本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国家政策,以及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代偿政策。教学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
1、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沿革
2、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有关规定
3、人事代理制度
4、就业工作程序 第一节
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有关规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沿革 ◇经济发展: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1978年,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变化。◇制度变革:统包统分→自主择业;派遣证→报到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两次重大变革,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为适应国家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从政府指令性计划分配到“市场导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转变,这次重大变革的突出特点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这是一次深刻的成功的变革。
本世纪初,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进一步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重大而深刻的又一次变革。这一轮变革的显著特点是:在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突出强化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职能,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模式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一是确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高等学校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多方支持的工作机制。二是形成了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这个政策体系很全面,涵盖了针对就业指导、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失业登记、临时救助等多个方面的近百项政策措施。三是基本建立了以高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由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共同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四是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途径和办法,通过政策激 励和项目实施初步疏通了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形成了一定声势。五是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初见成效,高校人才培养进一步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这些政策和措施保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较大幅度增长,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当年实现就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一)就业方针和原则
☆原则:“公开、公正、择优、自愿。”
☆机制:“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1、各地公安部门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2、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可以申请把户口、档案托管在学校或迁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
3、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工作所在地。
☆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有关政策
1、三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2、已办理失业登记的毕业生,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3、自愿到西部地区及县级以下基层创业的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时,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4、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当地办理人事代理和社会保险等有关手续。
☆面向基层就业的有关政策
1、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下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的毕业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利息政府代为偿还。
2、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业的毕业生,提前执行转正定级工资,高定 1至2 档工资标准。
3、从 2006 年起,自治区、市级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三 分之一的职位应从具有 2 年以上乡镇、村、社区、非公 有制单位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包括报考特种专业岗位)中择优录用,以后逐年提高。
4、县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都要结合岗位需要,留出一 定数量的空缺职位,从基层经过 2 — 3 年锻炼的选调生中择 优选拔。
5、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到农村就业的,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市、县两级政府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其人事档案由县级人事部门管理。
6、到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考研,可以适当加分;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学籍保留2年。
☆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有关政策
1、学校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尽量给予适当求职经济补贴。
2、各地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
3、登记失业的困难毕业生,列入劳动保障部门的援助范围。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专门台账,确定专人联系,提供就业援助和培训援助。
(三)毕业生就业有关规定 ☆患病、残疾毕业生的有关规定
1、学校将在派遣前对毕业生进行健康检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让其回家修养。一年内治愈的(须经学校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可以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一年后仍未治愈或无用人单位接收的,户口和档案材料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办理。
2、残疾毕业生就业有困难的,学校提供就业援助,并按有关规定由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安置。
☆关于就业歧视: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 知》。通知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通知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
通知指出,因职业特殊确需在入学、就业体检时检测乙肝项目的,应由行业主管部门向卫生部提出研究报告和书面申请,经卫生部核准后方可开展相关检测。
通知强调,入学、就业体检需要评价肝脏功能的,应当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称转氨酶)项目。对转氨酶正常的受检者,任何体检组织者不得强制要求进行乙肝项目检测。
另外,除卫生部核准并予以公布的特殊职业外,健康体检非因受检者要求不得检测乙肝项目,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由予以拒绝招(聘)用 或辞退、解聘。有关检测乙肝项目的体检报告应密封,由受检者自行拆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阅他人的体检报告。
☆结业生的有关规定
1、结业生由学校向用人单位一次性推荐或自荐就业,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
2、在规定时间内无单位接收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口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即参加高考时户籍所在地,家居农村的保留非农业户口),自谋职业。
3、已被录用的结业生,在国家财政拨款单位就业的,其工资待遇比国家规定的毕业生工资标准低一级。结业生在一年之内获得毕业证书者,国家承认其毕业资格,工资待遇从补发证书之日起按毕业生对待。
☆肄业生的有关规定
大学肄业的学生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国家不负责其就业派遣。其档 案和户口转回其生源所在地,自谋职业。
☆毕业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的有关规定
1、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培训费用主要由学校承担,教育主管部门适当补贴。
2、可以到各类人才和中介机构登记求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免费提供服务。
3、就业见习制度。各地有关部门为回到原籍的未就业毕业生有计划地安排就业见习,协调落实见习生的基本生活补助,并免费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见习期,一般为六个月,最长不能超过一年。
4、失业登记。有就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可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
5、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困难的,由户籍迁入地民政部门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
☆就业协议书的规定
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的协议,也是毕业生报到前表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之间存在就业和录用意向的明确的和唯一的凭证。
1、学校凭就业协议书派遣毕业生。学校依据就业协议书开出“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同时按照就业协议书要求转移学生档案。
2、协议书实行编号管理,每一位毕业生都有自己的独立编号。签订就业协议时,不能借用他人的就业协议书。违约或遗失的,应办理违约手续或遗失手续,然后再向就业指导中心申请新的协议书。
☆违约金的规定
1、毕业生违反就业协议,未到协议单位就业,不得由学校向毕业生收取违约金。协议单位和毕业生的违约问题由双方根据所签订的协议协商解决。
2、职业中介机构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其他证件,或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档案、户口托管的规定
1、申请档案、户口留校的同学原则上要求是已有明确的就业意向或已落实就业单位但单位要求先试用一段时间再决定录用的同学,同时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按学校规定时间到学生活动中心现场办理托管手续,逾期一律不再受理。
2、档案、户口托管期为两年。期满,由学校把档案迁转到广西人才市场、南宁市人才市场或广西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由人才市场或服务中心通知毕业生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和户口迁移手续。
(四)国家项目及地方项目的有关政策
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
☆背景资料:2003年6月8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和原人事部联衔下发《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中青联发〔2003〕26号),决定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服务期为1—2年。
☆相关政策
1、服务期间中央财政给予必要的生活补贴(含交通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其中生活补助每月600元/人(在西藏服务的,每月800元/人),交通补贴每年人均1000元(在西藏、新疆服务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另行确定)。
2、服务期间计算工龄,党团关系转至服务单位。本人要求户口和档案保留在学校的,按规定保留两年,在此期间,档案管理机构对保管其档案免收服务费用;本人要求将户口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按照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人事、教育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相关手续,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服务期满落实工作单位后,公安机关按有关规定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3、服务期间可兼职或专职担任所在乡镇团委副书记、学校及其它服务单位的管理职务。
4、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报考研究生给予加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具体规定在当年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中予以明确。
5、服务期满考核合格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可适当加分,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具体规定由省级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机关在当年招考中予以明确。
6、服务期满将对志愿者作出鉴定,并存入本人档案;考核合格的,颁发证书,作为志愿者服务经历和就业、创业的证明。
7、服务单位应向志愿者提供住宿等必要的生活条件;在录用党政机关公务员和新增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时优先录用、招聘志愿者。
8、服务期为1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铜奖奖章。服务期为2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奖章,表现优秀的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表现特别优秀的推荐参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等评选。
2、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简称“三支一扶”)
☆背景资料:2006年2月25日,中组部、原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团中央联衔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决定从2006年起连续五年,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2万数量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安排到乡镇从事“三支一扶”工作。服务期2—3年。
☆相关政策
(1)户口根据本人意愿转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服务单位所在地。(2)服务期间人事档案统一转至服务单位所在地的县级政府人事部门,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服务。(3)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将“三支一扶”大学生培养教育纳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规划,作为高级专业技术骨干后备人才实行动态管理。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每年组织更新专业知识培训。
(4)“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教育由指定的一名镇领导或专家负责传、帮、带,年度考核和服务期满考核情况记入个档案。
(5)“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第二年,在不影响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可参加研究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服务期间,可参加执业资格考试。
(6)“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的生活、交通补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费用的标准与西部志愿者相同。由自治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统一支付。
(7)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颁发由人事部统一印制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证书》,面向市场自主择业。
(8)“三支一扶”大学生参加各类高校应届毕业生双向选择会或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组织的人才招聘会,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意向协议的,经市及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确认后,可按有关规定,直接进入面试或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程序。
(9)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建立人才库,加强对“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培养管理和后续服务,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培训、就业指导和推荐服务。按照专业化挑选、专业化培养、专业化使用的原则,根据有关规定,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用人单位的使用情况,经组织考核,精选德才兼备、工作业绩优秀、专业潜能突出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国内外知名院校接受专业培训或攻读相关学位。
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背景资料:2006年5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和中央编办联衔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决定从2006年开始,用5年的时间公开招募毕业生(含专科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服务 期为3年。
☆相关政策
(1)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精神,特设岗位教师聘期3年,在聘用期间,中央财政核拨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特设岗位教师在聘用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各设岗县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人事厅、编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管理的通知》(桂教师范〔2007〕57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政策的通知》(桂教师范〔2008〕7号)精神落实相关政策。自治区按照有关标准补助各设岗县(市、区)开展特设岗位教师岗前集中培训费等相关费用。
(2)特设岗位教师享受《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人事部等部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133号)中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
(3)各设岗县要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公办教师招录和管理办法对特设岗位教师进行招聘和管理,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对不适合继续在教师岗位工作的,应及时将其调整出教师队伍并相应取消其享受的相关政策优惠。要努力为特设岗位教师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妥善解决好特设岗位教师的后顾之忧。
(4)特设岗位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对考核合格,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必须连人带编落实到具体学校,同时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负担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公办教师的同等待遇。对重新择业的,各设岗县和各级政府毕业生就业部门、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为其重新选择工作岗位提 供方便条件和必要的帮助。
(5)聘任期间,特设岗位教师的户口和档案关系按国家公办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4、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计划
☆背景资料: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2008年4月10日,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18号),决定以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选聘2万名专科以上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主要担任村党组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以及村团组织书记和副书记等职务。服务期为2—3年。
☆相关政策
(1)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按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贴、津贴按月发放;参加养老社会保险。
(2)在村任职期间,办理医疗、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
(3)从2010年起,县、乡两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每年考录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时,主要面向任职满2年以上并经考核合格的选聘人员考录;自治区、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考录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时,拿出一定的比例面向任职期满2年以上并经考核合格的选聘人员考录。
(4)对选聘在农村任职2年以上,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
(5)在村任职2年后,报考我区党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享受适当放宽报名条件、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其中,受聘到国家和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及边境县,任职满2年并经考核合格的,笔试成绩加6分,满3年及以上的加8分;受聘到其他县,任职满2年并经考核合格的,笔试成绩加5分,满3年及以上的加7分;被评为县级先进个人的另加3分,被评为市级先进的另加4分,被评为省 部级以上先进的另加8分,多次被评为先进的按加分最高的一次加分。任职满2年并经考核合格的,报考区属院校研究生时,按照组通字〔2008〕18号文件精神,笔试成绩给予加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6)在村任职2年后,被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的,直接转正定级,在村任职工作时间计算工龄及社会保险缴费年限,按同条件人员确定工资。
(7)选聘人员在聘用期满后未续聘的,2年内继续享受第(2)、(3)、(4)条待遇和保障政策。
(8)受聘到我区国家和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及边境县,且聘期考核合格的,享受《广西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桂财教〔2007〕60号)规定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9)在村任职期间,选聘人员的户口原则上转至所在县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也可根据自愿原则,转至入学前户籍所在地;聘用期满后,根据流向,可在区内合法固定住所、实际工作单位集体户或工作地派出所直管公共户迁移落户,也可转回大学毕业前的户籍所在地。
(10)财政保障政策。中央财政补贴西部地区的费用为人均每年15000元生活补贴和人均2000元的一次性安置费。自治区财政按照选聘人员人数,将中央补贴全额划拨到各市财政局,各市财政局根据本市选聘人员分布情况将经费划拨至各县(市、区)财政局。中央财政补贴主要用于选聘人员的工作、生活补贴、安置费和购买保险。地方补贴和工作经费由各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解决。
5、选调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工作(简称“选调生”)☆背景资料:2000年,各省(自治区)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这批毕业生简称“选调生”。
☆选调生与各单位招录的国家公务员有何区别?
选调生与各单位招录的国家公务员都是国家公务员。不同点主要有:一是报名条件不同。选调生的报名条件除符合国家公务员的报名条件外,还要求是学生干部、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服从组织安排的本科以上优秀毕业生;二是培养目标不同。选调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三是选拔程序不同。选调生的选拔包括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考核等程序。四是培养管理的措施不同。选调生到基层工作后,组织部门将通过举办培训班、抽调到上级党政机关跟班学习,鼓励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得力措施进行重点跟踪培养,帮助选调生脱颖而出。
第二节 人事代理制度
一、人事代理的内涵
1、人事代理是指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人事政策法规,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委托,对其人事业务实行集中,规范、统一的社会化管理和系列服务的一种人事管理方式。
2、人事代理的当事人为代理方和委托方。代理方一般是县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委托方为需要人事代理服务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
3、人事代理业务可由单位委托,也可由个人委托。委托代理的方式由委托方与代理方商定,并以合同的形式予以明确。
二、人事代理的具体内容
人事代理的具体内容由代理方和委托方协商确定,代理方可以提供如下服务:
1、为委托方提供人事政策咨询,并协助委托方研究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和人事管理方案等。
2、为委托方管理人事关系、人事档案。办理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工作;办理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满后的转正定级手续,调整档案工资;出具因公或因私出国、自费留学。报考研究生、婚姻登记和独生子女手续等与人事档案有关的证明材料。
3、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服务。从签订人事代理合同之日起按有关规定承认身份,申报职称,计算工龄,确定档案工资,办理流动手续。
4、为委托方接转党团组织关系,建立流动人员党团组织,开展组织活动。
5、为委托方代办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险业务。
6、为委托方代办人才招聘业务,提供人才供需信息,推荐所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负责聘用人员合同签证。
7、根据委托方要求,开展岗位培训,并协助委托方制定培训计划。
8、根据委托方要求,开展人才测评业务。
9、代理与人事管理相关业务。
三、人事代理有关规定
1、凡注册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民办科研机构等无主管单位以及不具备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均由单位办理委托人事代理。其他以聘用方式使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单位,可根据需要办理委托人事代理。
2、各级人事行政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机构在核准委托人事代理的有关材料后,应当和委托单位或个人签订人事代理委托合同书,确立委托关系。
3、单位委托人事代理人员及个人委托人事代理人员在委托人事代理期间,工龄连续计算。
4、尚未就业的个人委托人事代理人员重新就业后,其辞职、解聘前的工龄和重新就业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5、在委托人事代理项目内有档案工资关系的,其代理期间涉及国家统一调资的,档案工资的调整根据国家及省有关政策,按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工资标准核定。
6、单位委托人事代理的大中专毕业生,其见习期考核、转正定级,由 用人单位按期向人才流动机构提供有关毕业生见习期间工作表现等书面材料,其手续由委托代理的各级人才流动机构负责。
7、单位委托人事代理的大中专毕业生在见习期间,解除聘用(任)合同的,毕业生可应聘到其他单位工作,代理其人事关系的人才流动机构继续负责毕业生的见习期管理。待聘期超过一个月的,见习期顺延。
8、委托期间,所委托代理的人员被全民、集体单位正式接收,由其委托代理的人才流动机构凭接收单位人事主管部门的接收函办理其人事关系及档案的转递手续;被其他单位重新聘用的委托人事代理人员,应及时变更人事代理手续。
四、人事代理程序
1、委托方向代理方提出申请,并提供有关材料。个人办理委托人事代理,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须向当地人才流动机构分别提交下列有关证件:
(1)应聘到外地工作的,须提交委托人事代理申请。聘用合同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聘用单位证明信(证明其单位性质、主管部门、业务范围)等。
(2)自费出国留学的人员,须提交委托人事代理申请、原单位同意由人才流动机构保存人事关系的函件、出国的有关材料等。
(3)辞职、解聘人员尚未落实单位的,须提交委托人事代理申请及辞职、解聘证明,身份证复印件等证件。
2、代理方对委托方申报的材料进行审核。
3、委托方与代理方签订人事代理合同。
4、代理方向有关方面索取人事档案及行政、工资。组织关系等材料,并办理有关手续。
5、人事代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由双方以协议的形式予以明确,共同遵守。
第三节 就业程序
一、毕业生就业程序
毕业生接受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从学校就业信息网下载就业推荐表→持就业推荐表到学院申请鉴定并加盖公章,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申请鉴定并加盖公章→多渠道收集、整理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积极参加校园招聘会,进入人才市场参与就业竞争→携带推荐表和协议书与用人单位洽谈,进行双向选择→经双向选择达成就业意向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签好的就业协议或单位接收函编制就业方案并办理就业报到证→毕业生凭报到证到保卫处户籍科办理户口迁移证,到相关部门办党团关系迁移手续→毕业生凭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到用人单位或人才中心办理报到、落户手续→到单位工作两月后,到单位人事主管部门查看本人档案是否收到。
二、学校就业工作程序
(一)9-11月
1、毕业生二次推荐、跟踪调查、统计就业率;
2、开展新一届毕业生生资格审核工作;
3、总结、调研、研讨;
4、制作毕业生宣传材料;
5、开展就业指导、咨询和技能培训服务。
(二)12月至2月
1、收集、整理、发布需求信息;
2、举办校园招聘专场;
3、举办双向选择洽谈会;
4、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会。
(三)3月
1、收集、整理、发布需求信息;
2、举办专场招聘活动;
3、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
4、开展个性化指导;
5、开拓就业市场。
(四)4月
1、收集、整理与发布需求信息;
2、举办招聘专场;
3、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
4、开展个性化指导;
5、开展中期调研与检查
(五)5月
1、收集、整理、发布需求信息;
2、举办专场招聘会;
3、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
4、开展个性化指导
(六)6月
1、举办校园招聘会
2、编制就业方案
3、办理报到证
4、开展文明离校教育
5、举办毕业典礼
6、办理离校手续
7、组织毕业会餐
(七)7-8月
1、归档并邮寄档案
2、毕业生二次推荐、追踪调查、统计就业率
三、单项工作程序
1、毕业生资格审核程序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给各学院下发资格审核表→各学院给毕业班下发审 核表→班长布置宣读审核要求→毕业生审察自己的信息,确认无误,在确认处签名;如发现错误,在错误处修改,然后在确认格签名→班长签字→学院主管领导签字→上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友情提醒:资格审核必须由学生本人亲自审核,不能委托他人代审,以免信息错误,影响办理报到证。
2、专场招聘会应聘程序
毕业生携带推荐材料参加宣讲会→投递推荐材料→听从工作人员安排,等候按序参加面试
☆友情提醒:着装整洁大方。参加宣讲会时,要保持安静;参加面试时,要充满自信。
3、就业方案流程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就业协议书、录用接受函制订就业方案→下发给各学院→各学院下发给毕业班→班长宣读审核要求→毕业生审核报到单位名称和档案迁转地址,确认后在确认格签字;如发现错误,在错误处修改,确认后在在确认格签字→班长签字→学院主管领导签字→上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友情提醒:就业方案审核必须由学生本人亲自审核,不能委托他人代审,以免信息错误,影响办理报到证。
4、档案、户口托管程序
毕业生提出申请→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托管资格→签订托管协议 ☆友情提醒:申请档案、户口留校的同学原则上要求是已有明确的就业意向或已落实就业单位但单位要求先试用一段时间再决定录用的同学,同时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按学校规定时间到学生活动中心现场办理托管手续,逾期一律不再受理。
5、违约程序
毕业生向录用单位提出违约申请→和录用单位办理违约手续→凭违约证明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申请新的协议书。
☆友情提醒:违约行为有损学校和毕业生本人的声誉,尽可能避免违 约现象。
6、档案、户口迁转程序
毕业生凭毕业证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开介绍信→毕业生凭介绍信和就业协议书或单位接收证明到广西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办理报到证(转回生源地的,凭毕业证即可)→毕业生凭报到证学校学生工作处事务管理科办理档案迁转,到学校保卫处办理户口迁转。
☆友情提醒:必须备齐材料,以免浪费路费。
7、改派、调整程序
毕业生凭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和就业协议书或新单位接收函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开介绍信→到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审批手续→到广西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办理报到证→到新单位报到。
☆友情提醒:必须备齐材料,以免浪费路费。
第二篇:就业和就业政策
第2章 就业和就业政策
1.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 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是指在法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一定工作岗位上从事 有报酬或经营收入合法劳动。根据这一定义满足一下三个条件就是就业:(1)在法定年 龄内,并且具有劳动能力;(2)所从事的是某种合法的经济活动,以提供满足社会需要 的商品或服务为目的;(3)从事这种社会劳动可以获得相应收入。2.凡在劳动年龄之内,具有下列情况之一都算就业:(1)在规定时间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2)有职业而由于疾病、事故、劳动争议、度假、旷工、气候不良、设备损坏临时停 工等原因,暂时没工作;(3)自己当雇主或营业,包括协助家庭企业或工厂,工作时间 相当于正常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没拿报酬,也算就业。而下述情况不算就业:(1)童工;(2)不以获得收入或营利为目的的公益劳动、家务劳动。
3.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不同结合形式决定了就业的具体形式。依据不同标准就业形式 有不同划分。按灵活和稳定程度划分,可以分为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指无固 定场所、无固定雇主和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无稳定收入、无社会保障的小规模 经营的就业形式。灵活就业分三类: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派遣就业。
4.按劳动力饱和程度分为充分就业和不充分就业。充分就业这一概念源自英国经济学家凯 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 人都能得到工作”。充分就业失业率不等于零,二是等于自然失业率。国际劳工组织认 为充分就业是指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劳动年龄男子和妇女能够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 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包括就业质量和就业数量两个方面。
5.就业的意义:是人们获得收入得以谋生的基本手段;是个人融入社会、使得自身得以全 面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
6.在我国失业是指在法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没有或失去工作及职业,在一定时间 内,虽进行求职但仍然找不到工作或职业,从而失去收入的状态。7.失业在我国指城镇失业人员,主要包括新成长劳动力和就业转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 指年满 16 周岁的为能升学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即没有就业经历的、新进入劳动力市场 的人口。就业转失业人员是指已有过就业经历的、又失去原有工作的人员,包括曾离开 劳动力市场现在又重新会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人口;还包括劳动合同期满或企业倒 闭等原因失去工作,现又面临再就业问题的失业职工,失业的个体、私营等企业的从业 人员。
8.我国的就业方针:以充分开发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城镇劳动力为出发点,依靠社会各 方面的力量,拓宽就业门路,促进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保 持就业局势稳定。
9.我国的再就业政策:(1)五大支柱:经济拉动;政策扶持;市场服务;政府调控;社会 保险;(2)六个领域:中小型企业;第三产业;多种经济形式;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务 输出;灵活就业。
10.小额贷款期限一边拿不超过 2 年,借贷人提出展期且担保人同意继续提供担保的,商业 银行可以按规定展期一次,展期期限不超过 1 年。
11.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主要是以就业服务为载体的。作用:一是促进劳动保障的政 策的贯彻和落实;二是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合理有序流动;三是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良 好发展;四是促进教育培训的改革。
12.职业指导师架在求职者、用人单位、学校之间的一座桥梁。13.我国的积极就业政策:(1)经济拉动政策(2)再就业扶持政策(3)灵活就业政策(4)农村流动就业政策;(5)大学生就业政策。14.失业类型:(1)结构性失业(2)摩擦性失业(3)需求不足失业(4)季节性失业(5)周期性失业(6)隐性失业(7)自愿失业
第三篇:80-100就业程序与政策(最终版)
就业指导中心
五、就业程序与政策(80—100)
80.什么是报到证?
《报到证》由原来《派遣证》转化而来,是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学校相关部门依据《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就业单位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
1)报到证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
2)报到证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凭报到证报到以后,方可开始计算工龄;
3)报到证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重要文字证明;
4)报到证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
5)报到证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和依据; 6)报到证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7)报到证是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证明。如果没有报到证,毕业生将会失去干部身份,成为社会劳动人员(工人编制);而且人才中心无法接收毕业生的档案。按照我国目前的人事管理规定,由人事局管理干部(档案一般放在人才中心),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工人(档案一般放在职介所)。
81.如何进行《报到证》的初次办理
湖南省内高校毕业、从未办理过《报到证》且在择业期内的毕业生都可以办理报到证。
办理步骤:
1)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或本人书写《回原籍申请书》); 2)到毕业所在学校的就业工作部门开具《介绍信》;
3)本人持《就业协议书》(或《回原籍申请书》)、《介绍信》和《毕
就业指导中心
业证书》在省就业中心业务大厅办理。82.《报到证》遗失怎么办?
报到证自签发之日起满一年后遗失不予补办,由省级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出具《遗失证明》代替执行《报到证》的功能。湖南省内高校毕业、《报到证》自签发之日起一年内遗失的毕业生按如下手续办理。
1)登报:到公开发行的报社登报声明原《报到证》作废,获取刊登《遗失声明》的报纸。
2)持本人书写的《补办报到证申请书》、刊登《遗失申明》的报纸到毕业所在学校的就业工作部门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盖章,并开具《补办报到证证明》(或《介绍信》);持登有《遗失申明》的报纸和《毕业证书》在湖南省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业务大厅补办新《报到证》(或《遗失证明》)
83.报到证调整改办如何办理?
择业期内湖南省内高校毕业、《报到证》自签发之日起一年内,因故不到该《报到证》开注单位报到、可以申请改办到新单位,改办只能办理一次。
办理步骤:
1)到原用人单位开具同意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
2)与现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接收函》); 3)到毕业所在学校的就业工作部门开具并审签《改派申请表》,《介绍信》;
4)持《证明》、《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接收函》)、《介绍信》、《改派申请表》和《毕业证书》、原《报到证》在省就业中心业务大厅办理。
84.能告诉我办理这些手续的地址和常用电话号码吗?
联系地址:长沙市雨花区雨花亭新建西路81号,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
就业指导中心
业务大厅:0731-82816660(受理档案户籍托管),82816663(受理办理《报到证》),82816669(受党组织关系托管)办公室:0731-85523818(兼传真),82816655 E-mail:office@hunbys.com
综合服务部:0731-82816679 事业发展部:0731-82816668 档案户口托管室:0731-82816660,82816670 党组织关系托管处:0731-82816669 档案托管咨询:danganshi@hunbys.com 户籍托管咨询:huji@hunbys.com
党组织关系托管咨询:dangyuan@hunbys.com 网络技术支持:webmaster@hunbys.com 乘车路线:
1)乘坐803、703路公交车(双向行线均可)在七里庙站下车即到; 2)乘坐123、912路公交车(新建西路上为向东行车)在雨花亭西站下车,再沿新建西路前进约100米即到;
3)乘坐7、102、103、124、137、145、146、302、旅2、912路公交车(双向行线均可)在雨花亭北站下车,再沿新建西路前进约200米即到。
85.就业协议书及其作用是什么?
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就业协议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协议书一式四份,一人一号,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和湖南省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各持一份,复印无效,自行制作无效。
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就业协议书具有以下作用:
就业指导中心
1)就业协议是一种文字契约,确定了甲乙双方的聘用关系,毕业生不得另找单位,学校按协议派遣后,用人单位不得拒收毕业生。
2)就业协议经学校和地方就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具有一定的行政约束力,聘用双方不得任意违约。
3)就业协议是学校和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制定就业建议计划的基本依据,从而保证就业计划的落实和实施。
4)就业协议由学校作为见证方,有利于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5)就业协议毕业生实现自我保护的基本依据。一旦发生劳动纠纷,没有劳动协议的员工只能任凭单位宰割。86.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注意事项有那些
毕业生在签订协议前一定要对单位进行认真的了解,做到落笔慎重。《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每份对应一个编号。毕业生之间不能串用或借用别人的《协议书》,只能用自己编号的《协议书》签定协议,用别人《协议书》签定的协议无效。协议书经各方盖章、签字后生效,应严格履行协议,若有一方提出变更协议,须征得另两方同意违约,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报考研究生的毕业生在签定《协议书》时,应向用人单位说明,并在备注中写明双方协商后的处理意见,接到录取通知书者,应立刻通知用人单位并提供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否则按违约处理。87.协议书遗失以后怎么办?
1)登报:到公开发行的报社登报声明原《协议书》作废,获取刊登《遗失声明》的报纸。
2)持本人书写的《补办协议书申请书》、刊登《遗失申明》的报纸到所在学院经主管就业工作的副书记审核、盖章,经就业指导中心领导审批后补办新《就业协议书》
88.与单位解除协议之后是否能领取新的协议书?
1)到原用人单位开具同意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
2)经毕业生所在学院的主管副书记审核同意后,持《证明》到学
就业指导中心
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经主管处长签字后补发新的就业协议书。89.毕业生档案包括哪些材料
毕业生归档材料包括:高考材料、学生登记表、学年鉴定表、学籍成绩表、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表、毕业生登记表、党(团)组织材料、奖励、处分材料、毕业生体检表、教育实习鉴定表、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这些材料必须用钢笔或炭素墨水笔认真填写、字迹工整。90.毕业生档案如何管理?
1)对已办理报到证的毕业生的档案原则上转至报到地(用人单位或人才市场),如用人单位不接收档案需学校代其保管的,则必须出具单位不接收档案证明,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学院同意,就业指导中心审定,并按规定交纳档案代保管费(10元∕月)后,方可办理代保管手续。(档案代保管费由各学院统一收齐交校财务处,并报留档学生名单到学生档案室);
2)对未办理报到证的毕业生,其档案转递采取自愿原则,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档案管理方式:①人事代理。通过人事代理将档案转至相应的人才交流中心,如湖南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等办理人事代理(档案管理、转户籍、代评职称、转正定级等);②回生源所在地。凡要求回生源地的必须本人申请(申请表在校园就业网可下载),经学院同意后方可办理。湖南省生源转至市级教育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外省生源转至所在省教育厅或省人事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③不回生源所在地的由学校负责管理,保管期限为两年。两年后仍未就业者,档案转至生源地(湖南生源转至市教育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外省生源转至各省教育厅或省人事厅的就业指导中心)。如需学校代管者则需交纳档案代管费(10元∕月);
3)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可代理档案、户口托管(档案无偿保管两年,户口代管费120元/年)。91.毕业生档案如何转递?
1)采用特快传递(EMS)的方式转递;
就业指导中心
2)档案是通过邮政局采用机要方式寄往接收单位,接收档案单位必须是县级以上国营企事业单位;外资、私企不能接收机要。
3)档案查询期限为一年,毕业生可根据自己所填的收档单位地址,在期限内查询自己的档案是否收到,过期不办理查询事宜,也可以通过校园就业网查询档案去向(网址:http://www.kdjob.net/)。92.户口迁移证有何作用?
户口迁移证是公民的户口所在地变动时,由原户口所在地迁往新落户地址的凭证。由户口迁出地的公安机关(高校由校公安派出所)开具。持证人到达迁入地后,须在有效期内将户口迁移证交给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入户。
户口迁移时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公安机关在户口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行使自己合法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一种手续。而户口迁移证则是公民在户口迁移过程中的重要凭证,因此公民在户口迁出后要妥善保管好户口迁移证,不得遗失、涂改及转借,若因不慎遗失的,应立即报告当地户口登记机关。93.新生户口是否可以不迁吗?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被大中专院校录取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决定是否将户口迁入被录取学校.94.农村户口,是否必须将户口迁入学校才能办理“农转非” ?
根据国家政策:被大中专院校录入的学生,在办理好入学手续后,可以凭学校录取通知书及学校证明在原户口所在地办理“农转非”.95.大一先不迁户口,等大二或以后再迁行吗 ?
不行.因为公安机关每年按照当年的招生文件及当年的入学资料控制指标,过期未办理的,指标作费.就业指导中心
96.学生毕业后户口是否可以暂时留在学校?
不可以.学生毕业后若没有落实单位,档案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的,一律将户口迁入人才交流中心;若没有单位也无挂靠的,一律迁回原籍;其余将迁往派遣单位所在地。97.毕业生户口如何办理?
按学校发放的派遣证上所填单位地址,予以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到新的工作岗位(单位)报到时,向报到单位所在地户口管理机关递交户口迁移证及有关证件,方可办理入户登记手续。
退学学生凭学校退学文件、本人户口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肄业、结业学生凭肄业或结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本人户口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本人要求将户口保留在学校的,按规定可保留两年;本人要求将户口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按照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服务期满落实工作单位后,公安机关按有关规定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大学生应征入伍退役时,由征集地民政部门负责接收,公安部门负责落户;要求复学的,其户口落入本人所在学校集体户口;不愿复学的,如本人要求回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安置,可待其档案经民政部门转接后,在入学前户口所在地落户;不愿意回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安置的,可在征集地落户。
98.毕业生身份证被盗或遗失,如何办理补办手续
根据办理身份证的相关规定,居民身份证必须在其户口所在地办理。毕业生在办理完户口迁移手续后出现身份证遗失或被盗情况,必须先到户口迁入地落户,再按常规办理程序办理补办手续.1.本人写出身份证丢失原因和申请补办报告,办理遗失申明(如登报等);
就业指导中心
2.凭本人户口,符合标准的身份证相片,单位证明或街道居委会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申报补办手续.99.户口被盗或遗失,如何办理补办手续
1,本人写出户口丢失原因和申请补办报告,办理遗失申明(登报等).2,凭本人报告,遗失声明原件,单位证明或街道居委会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申报补办手续.三.户口迁移证被盗或遗失,如何办理补办手续
1,本人写出户口丢失原因和申请补办报告;
2,迁入地单位或街道居委会出具未落户证明;迁入地派出所出具未落户证明;
3,凭以上证明到原迁出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补办登记手续.经审核属实后,给予开出补签户口迁移证明.100. 学校毕业生办事机构常用电话是多少?
1、湖南省大中专学校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0731-2816660、2816663 办理报到证、档案、户口托管等;
2、校就业指导中心:0732-8291319 咨询就业政策、相关手续等事项;
3、校学生档案室:0732-8291567 咨询邮寄档案时间、去向;
4、派出所(户籍室):0732-8290514 办理身份证、户口迁移证;
5、教务处:0732-8290468 办理毕业证、学位证;
6、考试中心:0732-8290217 办理补考报名;
7、组织部:0732-8290006 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
8、纪委:0732-8291312 领取毕业证、学位证;
9、财务处:0732-8291089 办理缴费;
10、计划生育办:0732-8290473 办理计划生育相关手续;
11、资助办:0732-8290287 办理还贷款;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程序
就业程序
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毕业生的手续办理程序,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很有帮助。
一、用人单位招聘程序
通常包括确定用人需求、制定招聘方案、发布招聘信息、获得候选人、筛选候选人、候选人进入用人单位工作等一系列环节。
(一)确定用人需求
一般是具体的业务部门根据部门工作量和事业发展情况制定人员预算,把缺少的人数及岗位情况报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同业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招聘。
(二)制定招聘方案
在招聘需求获批以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确定招聘方式。招聘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从单位内部调动,二是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三)发布招聘信息
用人单位发布信息的渠道包括:单位自己的网站,高校就业网站,人才网站,教委毕业生就业网站,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招聘会。也有的大公司有针对性地在部分高校进行校园招聘宣讲。
(四)收集求职简历
用人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的同时,会告知毕业生在限定的时间内以规定的方式提交个人简历。现在为了工作方便大多数单位要求发送电子简历,但在招聘会等特定情况下也收取纸质简历。
(五)筛选候选人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筛选,然后根据报名与需求情况确定下一步筛选流程,一般都采用面试或笔试的方式,很多单位二者都用,甚至反复好几次。
六)签约与毕业生接收
用人单位经过各项考核后,与决定录用的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在毕业生报到后办理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关系转递,完成正式接收。
二、毕业生就业程序
(一)毕业生就业材料
毕业生就业材料包括毕业生推荐表、就业协议书和报到证。
1.毕业生推荐表。它是以学校名义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的表格,对用人单位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大部分用人单位把该表作为应聘的主要面试资料。
2.就业协议书。其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它是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在本辖区内使用的格式协议书。协议由用人单位、毕业生、学校三方签字盖章生效。其目的在于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为国家派遣提供依据。
3.报到证。其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它由教育部统一印制、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经双向选择并签订协议书后、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只有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持有。是用人单位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人事档案、户口的有效凭证。
(二)毕业生就业程序
一个完整的择业过程指从大学生准备找工作,到去单位正式报到并转递完档案人事关系为止的整个活动过程。具体而言,包括收集信息、确定目标、准备材料、参加招聘、签订协议、去单位报到等步骤。
1.收集就业信息,确定就业目标
求职的第一步就是要搜集信息,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导师、就业工作老师、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以及亲朋好友等社会关系都可以获得这些信息。还要了解国家、省市和本校的毕业生就业政策,以及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2.整理求职材料,搜寻招聘信息
确定了择业目标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撰写求职简历、求职信,把各种证明自己能力和获得成绩的证书进行分类整理。制作好的求职材料可以与同学、老师、家长进行交流,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完善。
准备求职材料的同时,关注学校就业信息网、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参加学校举办的招聘会,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搜集目标招聘信息。有合适的单位就及时投递求职材料,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争取获得面试或笔试的机会。
3.充分发挥优势,竞聘就业岗位
个阶段是求职的核心阶段。毕业生要充分调动自身能力,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来参加用人单位可能设计的各种面试、综合知识测试、心理测试、技能测试等等。毕业生要事先对用人单位的背景、内部运行机制、将来发展规划、企业文化、用人理念等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方能从容应对。
4.依次填写盖章,签订就业协议
通过用人单位的种种考核,被通知正式录用后,就可以把已经办理好的毕业生推荐表交给用人单位,再把用人单位返回的回执交给学校,领取三方就业协议书。
5.领取报到证,转递户档关系
毕业生拿到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后,要在规定时间内去用人单位报到。外地生源的毕业生需要拿着报到证去学校户籍部门办理户籍迁移卡,然后凭户籍迁移卡、就业报到证、毕业证到用人单位所在地落户。
第七章 求职方法
本章要点:
1.学会有效的搜集整理利用就业信息的方法
2.能按照要求撰写求职自荐材料
3.了解面试与笔试的过程与注意事项
4.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过程中的压力
第一节 信息收集
就业信息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业不仅取决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性别和所学专业等因素,也取决于个体获取信息的质和量以及对信息加工的能力。
一、就业信息及其作用
(一)就业信息
1.就业信息的概念
就业信息是指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的有关就业方面的消息和情况。包括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用人单位情况、招聘会信息等。
2.就业信息的特点
(1)时效性。
(2)针对性。
(3)共享性。
(二)就业信息的作用
1.就业信息是职业选择的基本前提。求职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是就业信息的竞争。获得的就业信息越多,视野越开阔,选择面也越宽,成功就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没有获得准确可靠的需求信息,就无法稳妥地把握自主择业的主动权,实现职业理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2.就业信息是择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若使择业决策具有科学性,必须保证获得足够量的就业信息量。譬如国家的就业方针、各地方及行业的就业政策、自己所属院校的就业细则。当然,更为主要的还有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如果在这些信息的占有量上不足,毕业生取舍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就要大打折扣。
3.就业信息是顺利就业的根本保障。对毕业生而言,要想顺利通过面试关,就必须对用人单位的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就是对就业信息深层次的要求了。一位大学毕业生谈到他如何顺利通过面试时讲到:若不是之前认真浏览了该公司的英文网站,无论如何我也翻译不出那几个重要项目的专用名词。除了对招聘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外,在面试时,如果你就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方式、产品结构和市场行情等情况能谈谈你的理解,相信会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就业信息的获取途径
(一)学校就业部门
学校就业部门是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从目前的就业机制来看,学校就业部门是毕业生就业工作所涉及的所有环节的核心。它既与毕业生就业工作所涉及的各级主管部门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同时也是用人单位选录毕业生所依赖的一个主要窗口。
从学校获得的就业信息具有如下特点:
1.权威性高、真实性强。
2.针对性强、时效性好。
3.使用率高、竞争激烈。
(二)互联网等社会传播媒介
目前能够获取就业相关信息的网站主要有以下两类:
1.专门就业网站。主要包括政府主办的就业网站,如教育部主办的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各部委、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办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网站。
2.用人单位网站
网络的发展,建立起了一个劳动力市场平台。一定程度上为毕业生提供一个无形的、统一的、开放的就业环境,使所有毕业生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
(三)招聘会
为做好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地方、各行业都要举办大大小小的人才招聘会,很多高校每年也都要组织举办大型的双选会或校园专场招聘会。这些招聘会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接触提供了机会,需求信息量非常大,毕业生要十
分重视、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交流、展示自己,尽可能地多了解相关情况,广泛收集各单位的用人信息。
(四)社会关系资源
毕业生应积极拓展一切可能的信息渠道收集信息,充分发挥社会关系的作用,例如亲戚、朋友校友等。除此之外,特别提醒的是毕业生还要主动寻求本专业老师的帮助,因为本专业的老师比一般人更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学生适合就业的区域、单位、岗位等,通过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准确、具体,就业的成功率也较高;另外,已经毕业的师哥师姐们也是良好的社会关系资源,他们不但工作单位分布广泛,而且岗位与专业相对对口,所了解到的就业信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五)实习或社会实践单位
实习单位一般都是专业对口的单位,通过实习,毕业生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单位各方面的信息,单位对你也会有所了解。如果单位要招人,而你的条件又让他们满意,你就可能成其为招聘考察的对象了。再者,寒暑假时间里的社会实践、平时的社会交往活动等,也都是充分地收集单位企业用人信息的好机会,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就业信息的获取应该是全方位,多渠道的,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形式,以上只是介绍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就业信息的整理与使用
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就业信息一般比较杂乱,往往还不能直接利用。毕业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分析处理。
(一)整理信息,分出主次
收集好信息后,根据个人对职业的要求,将符合自己定位和发展的就业信息分出主次进行排队、筛选。要找准定位,重点突出,切不可把所有信息都平等对待,要学会取舍和放弃,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二)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要掌握用人单位招聘的专业、层次、具体的工作岗位及岗位要求等,以及对求职者的学历、学习成绩、特长、政治面貌、思想品德、职业能力、外貌、性别、身体状况等要求。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信息的时效性,选择最新信息。
(三)弄清用人单位情况
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如用人单位准确的全称,上级主管部门及其隶属关系,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发展前景、环境、经营业务等,用人单位的待遇,用人单位介绍的情况是否真实等。
在对以上所有信息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目标方案,做出选择决策。为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征求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篇:就业程序和就业派遣
第三部分 就业程序
一、毕业生就业的流程
1.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将《推荐表》一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发到学院,由学院将以上材料发给每位毕业生。(推荐表也可上集大就业中心网下载)
2.毕业生填写《推荐表》、制作个人推荐材料。各学院对毕业生《推荐表》进行审查,签署意见、盖公章后,统一交到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盖公章。
3.毕业生收集需求信息,自我推荐、面试。根据需求信息向有意向的单位寄送个人推荐材料,直接参加校园招聘会和各地举办的供需见面会、网上招聘会,双选洽谈。
4.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送交各学院和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盖章,签订结束后毕业生自己留一份,交用人单位一份、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2份(学校和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四方执一份)。
5.六月中旬开始按毕业生工作日程安排,进入毕业鉴定及派遣阶段。根据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的日程安排(一般于6月底7月初),学校到福建省人事厅调配处、和福建省教育厅学生处办理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6.到用人单位报到并办理上岗手续
毕业生办理完离校手续后,持报到证、毕业证、户口迁移证到单位报到,有的用人单位要求体检,有的单位安排毕业生接受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对于没有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报到证开回生源所在地,到当地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报到。
二、毕业生签约的一般程序
1.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2.毕业生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署意见后,将《推荐表》原件、《成绩单》原件和《就业协议书》交给接收单位。签约前达成的收入、保险、工作区域等重要内容最好在协议书的备注栏目中写明并双方签字。如果报考了研究生或准备出国的,应事先向接收单位讲明,并写在协议书中。
3.接收单位如实、完整填写用人单位情况及意见栏中的内容,同时在用人单位意见栏中签字盖章,并上报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盖章。
(1)用人单位是国家党政机关的,办理派遣手续时需提供人事部门签发的《公务员录用通知书》。就业协议书仅作为邮寄档案的依据使用。
(2)用人单位是事业单位的,办理派遣时,除用人单位意见栏中签字盖章外,在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一栏中还需要单位所在地市人事部门审批盖章(师范类毕业生则是由市或县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盖章)。(3)用人单位是中央直管、省属直管的、国有企业的,办理派遣时,除用人单位意见栏中签字盖章外,在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一栏中还需用人单位上级直管部门审批盖章。
(4)用人单位是非国有制企业的,办理派遣时,除用人单位在意见栏中签字盖章外,还需有资质的人才机构在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一栏中盖章。
4.一些地区在接收毕业生时需要接收地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批,如用人单位所在地是厦门的,无论单位是何性质,主管部门均为厦门市人事局
5.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将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审批表(函)交到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校根据《就业协议书》和审批表(函)签署学校意见并盖公章,以此作就业派遣计划。
6.学校将就业计划上报到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即可按时开出就业报到证。
三、签约时应注意的事项
1.签约前的了解和洽谈十分重要。在签约过程中毕业生应特别慎重,因为一旦签订后又反悔,而对方解约的条件较高,会带来许多的麻烦。所以签订就业协议前毕业生应重点了解单位情况、违约条款等。
(1)毕业生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一般包括单位的性质、隶属、规模、效益、管理制度、拟用岗位、工资待遇及生活条件等。
(2)了解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
◎ 用人单位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有独立人事档案管理权的单位的主管部门为该单位的人事部门(如人事处或人力资源部),没有独立人事档案管理权的单位的主管部门为该单位的上级人事部门。
◎ 用人单位为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主管部门为各类政府所属人才市场; ◎ 凡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厦门等地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派遣依据除《就业协议书》外,还须附加当地政府人事部门的接收函或审批表手续才完整;福州等城市接收毕业生必须在协议书的上级主管部门栏目中加盖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或所属人才中心的公章,否则只能按待就业开回生源所在地报到。
各省、市和单位接收毕业生的审批手续以当年当地的政策为准,请接收单位到当地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了解并按规定办理。
(3)毕业生也要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自己的情况,表明自己的就业计划,包括考研、考公务员等,征得单位同意并在协议书上注明。
2.毕业生必须信守协议。有的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后又去联系其他单位,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毕业生签订协议书后就必须信守协议,如果单方想解约,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征得用人单位的书面同意,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审核后,方可解约。
四、《就业推荐表》与《就业协议书》
1.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每位毕业生只能有一份《就业推荐表》和一套(一式四份)《就业协议书》原件。《就业推荐表》、《就业协议书》是学校证明毕业生具有就业资格、也是用人单位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毕业生审批手续的凭证。为维护就业市场的严肃性,避免一个毕业生同时被两个用人单位审批录用,造成用人单位进人指标浪费,同时也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和今后毕业生的就业,每位毕业生只能有一份《推荐表》和一套(一式四份)《就业协议书》原件。
2.《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的补办。毕业生如遗失《推荐表》、《就业协议书》,须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学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再交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审核同意后,才可以重新发放新的表。《推荐表》、《就业协议书》损坏的,须按上述顺序凭原件换新。毕业生如有谎报遗失而产生不良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校规校纪处分。
如在毕业派遣前要解约的,要到原单位办理书面同意的解约函(盖有公章的),并退回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带上单位解约函、原来签的《就业协议书》到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申请解约,换发新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五、毕业生生源地的变动
毕业生入学前高考所在地为毕业生的生源地。本科升研究生是以其高考报考所在地为生源地,专科升本科以其考入大专前报考所在地为生源地。入学后因父母工作变动和家庭地址变迁的,应出示父母亲单位的调动证明和亲属关系证明(加盖公章),及新落户所在地派出所的户籍证明,经学院审查后交到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由学校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方可作变更。
六、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及注意事项
1.毕业生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手续的办理:毕业生党员登陆学校组织部网页《毕业生组织关系转移登记系统》进行注册登记(时间根据具体的通知)。校党委组织部逐批打印各专业毕业生党员介绍信,分发至各学院。介绍信原则上要本人领取,若代领应征得委托人同意;毕业生党员持组织关系介绍信到相应党组织转移组织关系。
2.毕业生党员转移组织关系的注意事项:
◎转移组织关系应由学生本人办理;应妥善保管组织关系介绍信,若丢失则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毕业时应按规定日期转移组织关系,若逾期不办,按《党章》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毕业生党员毕业时已落实用人单位的,组织关系转移到其工作单位或人事代理机构的党组织;毕业时未落实用人单位的,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厦门生源的组织关系人才服务中心不予接收。)
◎办理了人才储备或挂*手续的,在征得对方同意后转至相应的党委。◎原则上毕业党员组织关系都须转出。对于极个别情况较特殊不宜迁出学校的,可由个人书面申请,学院签署意见,并指定一名同志负责联络,报组织部同意后,把组织关系暂时留在学校,但应按有关规定要求按时参加组织生活和交纳党费。
◎毕业生党员通过“专升本”或“研究生”考试继续升学的,组织关系转往升学就读的学校的党组织。
◎根据有关规定,正式党员的党员材料原则上必须存入档案,随档案转寄;预备党员的党员材料,需由本人持毕业证、组织关系介绍信及其复印件到各系(院)党总支办理转递手续,将密封好的党员材料交毕业生所属党组织以便办理党员转正手续。
第四部分毕业派遣
一、关于报到证的有关事宜
1.报到证的作用。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转毕业生的档案、户口,并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它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2.报到证开具的时间和毕业生报到的时间。一般在6月底或7月初,具体时间以福建省人事厅和教育厅统一安排为准。报到证上的报到时间一般是从开报到证之日一个月内报到,但各用人单位一般会有自己的要求,因此毕业生应事先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
3.报到证的发放。报到证开回后,由各学院统一到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领取,在毕业生办理完离校手续后,毕业生到学院领取就业报到证或由各学院负责邮寄给毕业生。
4.报到证的补办。自开具报到证之日起两年内,毕业生如不慎遗失报到证可申请补办。补办程序如下 师范类毕业生:携带学校的介绍信、遗失补办申请表(在省教育人才网下载统一模板表格)、登报声明原报到证作废的报纸(需见报10天后)、毕业证书原件、就业协议书(如有签就业协议的)到福建省教育厅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办理。联系方式:福州市鼓屏路192号山海大厦七楼西厅省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电话:0591-87839705 87833262。(对外办理时间:每周一、三、五,正常上班时间)
非师范类毕业生:携带学校的介绍信、个人补办申请书、登报声明原报到证作废的报纸、未到单位报到的证明、毕业证书原件、就业协议书(有签协就业议的)到福建省人事厅调配处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办理。联系方式:福州市东大路36号人才大厦12楼,电话:0591-87622361,87540939。
二、关于档案、户口的有关事项
1.档案、户口的移出。毕业生的档案由学校根据其就业协议书上的档案邮寄地,经邮政机要局统一投寄到毕业生工作单位所归属的档案管理部门。毕业生的户口由学校保卫处户籍室协同集美派出所按报到证上标明的就业单位迁移。领到户口迁移证后,毕业生应仔细核对,如有错漏要及时报告。要妥善保管报到证,不得自行涂改,不要折皱污损,更不能丢失。
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档案转回生源所在地市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发文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档案转到省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厦门、福州生源的转回地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
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就业地区;人事档案原则上统一转至服务单位所在地的县级政府人事部门,由政府主管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党、团组织关系转至服务单位。
2.落实档案。毕业生离校后,档案由各学院按就业协议书上档案转递详细地址填写、封装,留下档案转递存根,档案由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学院交邮政机要局寄出。一般于7月中旬组织邮寄。在档案寄出后20天左右,毕业生应主动查询本人档案是否寄达(部分寄达地联系方式附后)。毕业生离校后若发现用人单位没收到档案,应及时查询。可到所在学院复印档案机要交寄凭证,持机要文件交寄凭证复印件到厦门市邮政局机要文件通信站查询档案投递情况。(厦门邮政局机要文件通信站地址:厦门市湖滨南路6号,邮政枢纽大院附属楼二楼机要局窗口,窗口查询电话:0592-2288554。公交车站点在厦门市湖滨南路建行站)。3.办理落户。(1)以《就业协议书》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意见为依据,报到证开到哪里,户口迁移证、档案就转到哪里。(2)毕业时未落实用人单位的非师范类毕业生要将户口迁回原籍的毕业生可持毕业证书、待就业报到证的原件及其复印件、户口迁移证到原籍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3)正式签约单位而单位无集体户或不具备设立集体户的,个人无亲友投*的可申请落户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中。(4)有正式签约的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后落户手续由单位工作人员办理。
4.户口迁移证的补办。毕业生离校后若不慎将户口迁移证遗失,应立即到遗失地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遗失声明,然后将登有遗失声明的报纸、迁入地公安部门未落户的证明到迁出地派出所核实后补发。
三、关于改派的事项
1.非师范类毕业生跨省调整改派流程
(1)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需跨省就业的 :首先毕业生持协议书或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接收函原件、报到证原件和毕业证原件到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具学校介绍信;然后,毕业生持学校介绍信、毕业证书原件、待就业报到证、协议书或接收函等材料到福建省人事厅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更换新的报到证。最后毕业生持新开具的报到证、原户口迁移证或户口页复印件到集美派出所办理户口改迁手续。
(2)毕业时已落实就业单位,需跨省改派的:首先毕业生到原用人单位或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解约;然后,毕业生持原用人单位或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解约的函件原件、新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接收函原件、原报到证原件到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具学校介绍信;第三步,毕业生持学校介绍信、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原用人单位或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解约的函件、新用人单位和接收地主管部门接收函、原报到证原件及复印件到福建省人事厅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更换新的报到证;最后毕业生持新开具的报到证、原户口迁移证或户口页复印件到集美派出所办理户口改迁手续。
2.非师范类毕业生省内改派流程
首先,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办理接收函;然后,毕业生持用人单位接收函、原报到证原件、原户口迁移证、毕业证书原件(解约的还需持解约函并到原单位所在地政府人事主管部门改签报到证),到接收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接收手续。(以接收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材料为准);最后,未落户的毕业生持改签后的报到证原件及复印件、接收单位和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函件、原单位解约函,原户口迁移证或户口页到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改迁手续。3.师范类毕业生改派流程
(1)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首先,毕业生持用人单位和单位所在地毕业生主管部门接收函、就业协议书、原报到证、毕业证书原件到学校学生就业中心开具介绍信;然后,毕业生持原报到证、毕业证书和学校开具的介绍信到福建省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办理新的报到证;最后,未落户的毕业生持原户口迁移或户口页到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改迁手续。
(2)毕业时已落实就业单位的:首先,毕业生到原用人单位或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解约手续;然后,毕业生持学校介绍信、原用人单位和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解约的函件、新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接收函、就业协议书、原报到证、毕业证书原件到福建省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办理;最后,已落户的毕业生,持新报到证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改迁手续;未落户的毕业生持原户口迁移或户口页到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改迁手续。
4.改派的注意事项
(1)改换单位的改派必须在毕业生毕业后的一年之内进行,一年之后改换单位属于在职人员正常调动.(2)有些用人单位不接受改派的毕业生,只接收应届毕业生和待就业的毕业生.(3)改派只能办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