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修6教案 3..1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第2课时
3.1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第2课时 我国的耕地和矿产
资源 学案<人教版选修6)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现状。2.举例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紧迫性的表现。
一、耕地日渐减少
1.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①________的问题。
2.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
a.耕地比重②____,人均占有量③______。
b.耕地的地理分布很④________,各省区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
c.随着经济的发展,⑤__________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加剧了人均耕地的减少。
d.由于人口增加,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加,致使⑥________严重,加上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和施用农药等,使耕地受到严重的⑦________,更加剧了耕地不足的局面。Rg2HdY9M1E 二、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⑧________________,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却呈现快速⑨________的趋势。随着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有些矿种发生短缺甚至耗竭。Rg2HdY9M1E 2.我国矿产资源的紧迫性表现
(1>中国矿产资源总量⑩______,而人均占有量⑪______于世界平均水平。
(2>矿产资源中富矿⑫______,贫矿⑬______,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⑭________下降。Rg2HdY9M1E(3>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⑮____________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⑯________地区,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剧。Rg2HdY9M1E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耕地日渐减少
1.下列关于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
/ 5 B.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C.地质条件复杂,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 D.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增加了运输的负担
(2>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做到(> A.进口矿产,减少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量 B.集中开采富矿,关闭贫矿
C.大力开采海洋矿产资源,禁止开发陆地矿产资源
D.制止破坏矿产资源的恶劣行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方法技巧
教材P35 思考
1.分析图中的三条曲线可以看出: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可耕地总面积减少,按现有的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不断增加,到2000年左右时,世界耕地供需平衡,此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继续减少,所需耕地继续增加,可耕地不能满足所需耕地的需求,耕地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Rg2HdY9M1E 2.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使世界耕地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若按现有的生产水平,世界可耕地满足所需耕地可延缓到2010年左右。若按生产水平翻一番、翻两番,可耕地满足所需耕地分别可延缓到2040年和2070年左右。以后又出现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并且越来越尖锐。Rg2HdY9M1E 3.如果使现有农业水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又能延缓一段时期。翻一番可延缓到2025年,翻两番可延缓到2050年,此后又出现了耕地不足。Rg2HdY9M1E 4.不可行。因为开垦土地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只能把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延缓一段时间。更何况可供开垦的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所以,耕地的供需矛盾实质上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Rg2HdY9M1E 教材P36 思考(上>
/ 5
-/ 5
第二篇:《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
【课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年级科目】 高一年级地理科 【课型】 新课型
【授课时间】 第18周星期三第1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的原因、后果、分布、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素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树立全球意识、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二)教学难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导学法、讨论探究法、构建知识结构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一学期中我们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我们知道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其中某要素的变化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出现环境问题。下面我们学习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之所以要与环境协调发展,也是因为人类意识到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那么什么是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
概念: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讨论】环境问题是怎么出现的? 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两种过程: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的速度(生态破坏问题)
②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问题)
【过渡】由环境问题产生的过程可以把环境问题归类为两种类型: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类型:生态破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讨论】大气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属于哪种环境类型?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又属于哪种环境类型? 【课件展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思考】什么是生物污染?
分析:指某种有害的外来生物侵入并造成原有生态的破坏。与化学污染不同,外来生物可以不断地增殖并扩散到新的地方,还能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并占据优势,从而危及本土物种。
【举例】水葫芦和巴西龟。【课件展示】:酸雨 分析:酸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空气中跟云和水反应后形成的,酸雨可以分类为:硫酸型和硝酸型。
【讨论】我国的酸雨类型主要是哪一种?
分析:中国的酸雨类型主要是硫酸型的,因为中国的燃料主要是煤炭,煤炭燃烧后产生的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反应形成亚硫酸,最后再形成硫酸,混合在雨水中形成酸雨。
【讨论】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出现在南方还是北方?
分析:主要是出现在南方,因为我国南方降水多,另一方面,南方多山区丘陵,地形上不利于空气扩散,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容易在这里聚集,从而容易形成酸雨。【思考】酸雨的危害以及解除措施是什么?
分析:危害是使湖水酸化,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和文化古迹等,可以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等手段来减少酸雨的形成。【课件展示】: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的破坏 【讨论】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危害
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二是因为森林被大量砍伐。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等危害
【讨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思考】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以及危害
分析: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等化学物品所导致的,臭氧层被破坏会使紫外线增加。
【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臭氧层? 【课件展示】: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思考】水土流失在我国最严重的地区是哪里?
分析:在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在南方水土流失一般发生在山区和丘陵,因为坡度较缓,一旦这里植被被大量砍伐就更容易导致水土流失。【课件展示】】渡渡鸟 分析:生物多样性减少
【讨论】生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生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跟栖息地的丧失,因此,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就应该禁止偷猎和保护生物的栖息地的。
【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并通过实例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介绍,由于本部分内容在初中和高中地理各章的学习中已有所了解,因此,建议同学们将学习的重点放到对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上来,实现能运用原来所学的知识,总结概念,归纳类型的学习目的。【探究】
1.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D)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生物物种灭绝
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 D.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
2.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A)A.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B.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C.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国际协作 【作业设计】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过程
三、环境问题的类型:①环境污染问题
②态破坏问题
第三篇:体育教案第6课时(精选)
第 6 课时
学习目标:能基本记住该操第六节动作并能观察评价其他同学动作;培养主动参与意识和鉴别动作规范水平的能力。
学习内容:出升的太阳前六节的动作方法。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固定队列队型,立正、稍息和踏步走练习。
2、讲解示范游戏蚂蚁搬家的方法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趣。
学生活动:
1、学生在老师的口令指挥下认真反复进行踏步走练习,练习中能够做到大腿高抬,手臂摆直,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2、按照游戏规则欢快地进行游戏活动,发展自己快速奔跑的能力和与同伴密切配合的优良品质。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能够记住整理运动的动作方法和路线。难
点:动作规范到位,路线清晰。
教师活动:
1、分别讲解示范已学操的比较难的动作和要点,然后带领学生集体进行练习,练习的速度由慢到快。
2、组织学生相互间探讨练习,后进行小老师和小示范的领做和表演活动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讲解示范,按老师的口令认真反复练习。
2、积极参与老师设置要求的练习形式,并且在练习中能够充分展示自己。
教师活动:老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讲评,对好的同学进行积极的评价,不好的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帮助。
组
织:四列横队(左右间隔两臂,前后一臂距离)创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掷远练习,充分展示学生的手臂力量和协调用力的能力。学生活动:学生能够知道练习方法要求和意义,并能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中去,并对自己在练习中的表现感到满意。
组
织:四路横队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图示略。场地器材:田径场一片、跳绳36根、沙包四个 课后小结:
对于操的动作学生基本能够记得,但是动作还不协调,不够到位,而且还有个别错误动作,因此还要加强学生的动作规范程度的练习,通过找出好的同学和动作不好的同学,进行相互比较,使学生知道,好的动作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精神,还可以体现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
第四篇:第10课 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环境问题教案
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环境问题,知道其含义。
2、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3、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4、思考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活动准备: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事例。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事实中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
2、如何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如何使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保护环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
1、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料的一些收集。
2、调查生活中破坏环境的普遍现象。
3、生态环境被人类破坏的图片和一些事例。
4、动物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教学步骤:
一、引入主题(老师自由发挥)。
二、课前的一些观察:看看身边的环境认识什么是环境问题。
三、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对环境的认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拿出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照片,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四、播放录像(人类自己造成的灾难,例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是由于我们的围湖造田,乱砍乱伐)。
五、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和体会。
六、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七、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
八、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
九、小记者的调查学生汇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
十、制定环保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
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3、教师小结。
十一、总结延伸
1、调查了解你所居住的城市社区或乡村存在哪些环境问题,了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并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建议。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周期问题》第2课时教案
第2课时 周期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周期现象、周期、元素的概念、周期问题的形式,学会用所教方法解决一些基本的周期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脑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中周期、循环的奇妙,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周期、元素等概念;余数法的解题方法步骤
难点:如何准确找到周期和周期中元素个数;用余数法时余数为0的情况;需要自主安排元素时如何安排。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一排红色和绿色相间排列的气球,既“红绿红绿红绿„”)问:请问大家看出这些气球的排布规律了吗?
2、嗯!大家都很聪明,那现在老师问你们,如果这儿一共有20个气球,那么排在最后的那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小结:大家都很不错!其实这个问题呢,正是老师今天想要和你们一起探讨的“周期问题”!不知道什么是周期先不要紧,让我们再看一张图片!
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
1.教材第33页这里复习第(1)题。引导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可以提出2个条件和1个问题:
条件1:三年级学生总共120人。条件2:每3人需要一块草地。所求:需要多少块草地?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强调验算。2.教材第33页整理与复习第(2)题。
提示:这道题要进行估算,要注意题目的“大约”一词。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教材第34页练习第3、4题。
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进行对抗赛,同时开始计算,先算完的同学获得胜利,并要找出错误的原因,把错误改正过来。4.教材第35页练习七第6题。先组织学生观察画面。
教师:从画面中能了解到那些信息?怎么解答提出的问题呢?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强调一个月有30天或31天。集体完成练习。
5.教材第35页练习七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互相交流,集体订正。教材第33页整理与复习第(3)题。
提问:观察这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怎么列出算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教师: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目与指导练习中的哪个题目比较类似?
6、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按下列要求编一些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是算式,也可以是应用题。小组内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及时给予指导
三、板书设计
四、课后小结
通过东南西北位置的初步认识,理解通过“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儿歌会辨别方向。
四、作业安排 练习册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