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时间:2019-05-15 04:2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第一篇: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

修《<史记>选读》 ”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4——10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 检查背诵。

二.学习课文1——10段。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币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币”,是指丰厚的礼物,“币”,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

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 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板书:

写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写屈原由见

屈原虽遭流放,仍眷念君国

屈原去留关乎楚国的命运

绌到见迁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三.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1.疏通文意和难句。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行文思路。

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3.司马迁的政治遭遇。

明确:全文中的议论部分都寄托着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内,而以这两段议论最突出。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土”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失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四.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五.布置作业。

完成《创新教程》“课堂能力生成”1——12小题。

第二篇: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第1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第1课时 苏教版选

修《<史记>选读》 ” [教学目的] 1.掌握“令”、“伐”、“疾”、“使”等多义词。

2.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3.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 1.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

2.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教学难点] 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教学设想] 1.课文内容比较长,为了消除学生的为难情绪,教师要分散重点难点。2.注重基础的学习,尽可能让学生自学,以便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

3.文章中屈原有着伟大的人格,非凡的文学才华,教学时要结合课文内容的学习,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4.在文言文学习中,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并且要做到融会贯通。5.拟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屈原,更集中地积累文言文知识,并且通过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以建立自己 的文言文知识体系。[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自学、点拨。[教学内容步骤]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解题、初读课文、学习课文1——3段。[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屈原作品名句“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渔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导入。二.解题。1.背景简介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2.简介屈原的生平和影响

屈原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 340年楚国的贵族家庭,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本文记载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赞扬了他的爱国精神和刚正不阿的正直品德。

3.屈原思想的内核

1.正直与爱国政治理想 :美政

民本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诗人形象: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奇服„„高驰„„食玉英;(唯美情结)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世溷浊——高驰不顾、苟余心„„

刚直不阿,一身正气

不能变心„„固将愁苦„„董道„重昏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三.检查预习情况。1.给加点的字注音。

属()草稿 惨怛()帝喾()靡不毕见()濯()淖()蝉蜕()滋垢()浊秽()皭()然泥()而不滓()既绌()商于()既咎()眷()顾 被()发 渔父()憔()悴()哺()育 啜()泣 罹()难()四.听课文录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教师强调重点。五.学习1——3段。

1.学生借助工具书疏通课文内容。2.教师指点重点词语及句子。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 —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3.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进谗被疏远

“谗”、“硫”、幽怨,统率全文纲领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五.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1.复习《离骚》内容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嬃,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2.疏通文意和难句。

----“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但”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卜“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馆小人所容。”

----“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明确:“自流’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3段。

第三篇: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第4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第4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 [教学要点] 1.小结课文内容。2.积累本课文言文知识。[教学过程] 一.分析课文内容。(一)文章思路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以人物活动的时间为序进行记叙,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 叙述屈原由被信任至被疏远的坎坷经历,介绍并高度评价《离骚》。1.简介屈原。2.屈原被疏。3.述评《离骚》。

第二部分(4--10): 写屈原由“黜”到“迁”和楚国由强到衰的过程。1.屈原被黜,怀王三次被秦所骗而最终客死于秦。2.顷襄王昏愦腐朽,屈原被迁。

第三部分(11--12): 屈原愤而自杀的经过及他对后世的影响。1.屈原愤而自杀的经过。2.屈原对后世的影响。(二)屈原的性格特征

爱国、正直思想品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1.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方面与一般文章不同:(1)、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2)、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古代君主是国家的象征),通过他的“存君兴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2.屈原的正直集中在他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与之妥协的斗争精神上。屈原从一开始就处在战国七雄错综复杂的斗争之中,处在楚国统治集团内部尖锐纷繁的矛盾之中,处在昏君谗臣的重重包围之中。屈原以其杰出的才干,博得了楚怀王的信任,也招致了奸人佞臣的妒忌,当“心害其能”的上官大夫要攫取他的劳动成果时,屈原坚决“不与”,使上官大夫碰了一鼻子灰,对于炙手可热的实权派人物靳尚和宠姬郑袖、令尹子兰,屈原也决不趋炎附势,更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而是同这些损害楚国利益的谗佞之徒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不仅“嫉”恨这些奸臣,而且敢于“刺”责那听信谗言,不辨忠奸的昏君,这一“疾”、一“怨”、一“刺”、一“嫉”,便是屈原刚正不阿的斗争精神的突出表现。这种正直高洁的品德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象经线和纬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织成了宏伟壮丽的浪漫主义诗篇《离骚》。在诗中,屈原多次表白了自己的高洁德操。

课文的最后两部分通过屈原同渔父的比喻性对话,让屈原将自己以死保节的决心作了最终的表白,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唯独屈原保持了“清醒”的政治头脑,“清白”的品德节操使他“宁赴常流”“葬身鱼腹”决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决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这种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对卑劣、腐朽的切齿痛恨。屈原的死,是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诉,也是对浑浑噩噩的人们的呼唤和激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屈原的这种反抗终究是消极的,同时他这种孤芳自赏,傲世疾俗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他轻视群众,脱离人民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表现了他的“国无人莫我知”(《离骚》)的孤独感。(三)记叙和议论的结合(夹叙夹议): 本文是一篇极为精彩的传记文学。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热情歌颂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政治才能和高贵品德,也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的阴险,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文章第一部分记叙屈原受谗被疏后,“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接着便评价《离骚》,作者热情赞颂了《离骚》的伟大成就和价值,赞颂《离骚》实际上就是赞颂屈原。第二部分写楚怀王疏远屈原后三次受骗于秦的史实(1、献地绝齐,2、割地求和,3、通婚割地。)随即深入议论,谴责“怀王之终不悟”和“不知人”。在议论中充分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同情。第三部分记述屈原自投泪罗江和屈原既死之后的影响。在记叙渔父与屈原对话时,既记述了屈原为什么被流放和要“自投泪罗以死”的原因,也歌颂了屈原洁身自好,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屈原死了以后,虽然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模仿屈原的从容辞令,但由于“莫敢直谏”,数十年后,楚国就灭亡了。由此赞叹象屈原那样“敢直谏”的性格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记叙和议论结合在一起,好处是便于发表议论,更便于抒发情怀。由于屈原人格的伟大,也由于作者的身世跟屈原有些相似的地方,作者跟所有志士仁人一样对屈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记叙中一直满怀激情,因此就要议论,亦即要作最高的赞颂。二.梳理本课文言文知识。(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 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3.靡不毕见。见通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 5.屈平既绌。绌通黜 6.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 7.齐与楚从亲。从通纵 8.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 9.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泥通涅(二)一字多义:

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2.其后秦欲伐齐(攻打)。3.此五霸之伐也(功劳)。

4.坎坎伐檀兮(砍)。

5.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砍)6.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攻打)

1.父母者,人之本也(本源)2.人穷则反本。(本源)

3.今背本而趋末(农业)4.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来)

5.本在冀州之南(本来)6.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底本)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离

1.离骚者,犹离忧也。(遭遇)

2.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触犯)

3.约从离衡(离间)

4.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分别)

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离开)

1.博闻强志(记述)2.其志洁,其行廉(志向)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意愿)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志)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立志)

6.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有志)属

1.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个接一个)3.有情人终成眷属(亲属)4.属予作文以记之(叮嘱)5.举酒属客(嘱托)约

1.其文约,其辞微(简约)2.决负约不偿城(盟约)3.怀王与诸将约曰(相约)4.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规约,规章)疏

1.王怒而疏屈平(疏远)2.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陈述)3.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稀疏)4.论积贮疏(上给皇帝的条陈)5.仗义疏财(分)见

1.信而见疑(被)2.靡不毕见(现露)3.举类迩而见义远(表现)4.夫子有何见教(我)5.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出现)为

1.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认为)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语气词)3.竟为秦所灭(被)4.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成为)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替)6.为其不可得而法(因为)7.闻秦王善为秦声(奏)8.我为赵将(作为)9.为刎颈之交(成为)以

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来)2.以一仪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凭借)3.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把)4.以啮人,无御之者(用来)5.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由于)

6.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因为)7.其后楚日以削(地)8.传以示美人(拿)9.皆以美于徐公(认为)1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且)乃

1.乃令张仪佯云秦(就)2.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就)3.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4.今君乃亡赵走燕(竟然)5.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是)6.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就)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竟然)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9.家祭无忘告乃翁()焉

1.愿得张仪而甘心焉(了)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了)3.姜氏欲之,焉辟害(哪里)4.而惴惴焉摩玩不已(的样子)5.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什么)6.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于之7.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于之)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之)(三)古今异义

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2.颜色..

憔悴 3.形容..枯槁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6.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三.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 3 段; 2.完成课后练习; 3.完成随笔“话屈原”。)

第四篇:史记选读教案系列之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理想追求和高尚人格,理解屈原在中国文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学习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

3、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

理解司马迁为什么一反其传记通常的表达方式,而是在客观记述中融入了大量的议论。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文言知识点较多,可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整理。重点归纳如下内容:(1)通假字: ①博闻强志

通“记”

②穷则反本/使于齐,顾反

通“返” ...③离骚者,犹离忧也

通“罹”

④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旨” ..⑤靡不毕见/举类远而见义远

通“现”

⑥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通“浊” ...⑦屈平既绌

通“黜”

⑧厚币委质事楚

通“贽” ..⑨亡走赵,赵不内

通“纳”

⑩被发行吟泽畔

通“披” ..11泥而不滓

通“涅”

○12齐与楚从亲

通“纵” ○..(2)古今异义 ①故死而不容

不被接受

②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第二年 ....③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表达意愿

④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⑤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脸色,面容;形体,容貌

⑥屈原至于江滨

到 ......(3)文言句式 ●被动句:

▲用“见”表被动: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是以见放 ③而自令见放为 ④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用“为”“为„„所”表被动: 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⑥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用“于”表被动:

⑦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用“受”表被动

⑧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无显现标志,动词有被动意味: ⑨方正之不容也

故死而不容 ⑩屈平既绌

11虽放流,眷顾楚国 ○1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13其后楚日以削 ○

●宾语前置句(否定句或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①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3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定语后置句:

①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二、本文篇幅很长,但并不难懂,可用快速阅读的方式进行。但应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尤其要注意文章所叙一系列事件前后之间的勾连照应。比如:

(1)文章的第4—8自然段屈原的活动并不多,作者有意历叙屈原被黜之后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旨在揭示屈原被贬与楚国日益衰败之间的因果关系,说明屈原被排斥对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2)第10自然段写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顷襄王“怒而迁之”。这一段用笔虽简,用意却深。这里并非简单地又一次叙述屈原再遭厄运,而是突出小人当道、昏君蔽明、朝廷腐朽,从头到尾如出一辙,从而揭示出屈原这样的“方正”之人不为所容是那个污浊社会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他的悲剧既是个人悲剧,也是社会悲剧。

三、夹叙夹议是本文的突出特点,司马迁一反其传记通常的客观记述的表达方式,而是在文中多处插入直接议论的文字,这是值得研究的。建议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段分析,可重点分析第3、9自然段。

这种手法不仅有助于屈原形象的塑造,也展示了司马迁本人的内心世界。司马迁不仅与屈原有着相同的遭遇,而且与屈原有着相通的思想渊源,所以他对屈原既有极度的同情,也有深深的共鸣。可以说他是怀着一种感同身受的心情,一种无比景仰的情怀为屈原作传的,所行文之中的直抒胸臆不仅是一种手法,更是一种情不能已的表达。

四、理解屈原高洁的品性及其价值。可结合全文,重点分析第11自然段。这一段借对话立论,屈原与渔夫的两次问答一方面提示出屈原悲剧的原因:清醒者必遭厄运;另一方面突出了屈原的高贵品质:宁死也要支持真理,保持高洁的品性,决不同流合污。这一段直抒屈子之志,突出表现了他始终不渝的心志和誓不妥协的抗争精神,也深刻揭示出屈原抗争的社会意义。

分析时可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屈原端方正直的品格在引领自己的成长和传承优秀的文化精神方面的重要价值。

第五篇: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苏教选修之《史记选读》)

《李将军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的研读,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

2、通过文本的研读,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

3、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4、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教学重点:

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互助、讨论;重难点点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扫清字词障碍,疏通课文,整体感知。教学步骤:

一、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1—2节的文意

二、进一步研读探讨生活在文景帝时的李广有什么人生遭际?他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提示:名将之后,出身“世世受射”的家庭,有一身高强的射技。但生不逢时。通过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李广解鞍惑胡骑),表现了他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

三、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3—7节的文意

四、进一步研读探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作为边将的李广有哪些活动和遭际?司马迁在这部分中是如何展示这位名将的风采的?

提示:活动—出雁门击匈奴,伤重被俘、孤身射骑脱险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

遭际—不顺。如“当斩,赎为庶人”,“家居数岁”,“将兵数困辱”,暗含他悲剧性的人生。风采:

1、突出写了娴熟、高超的射技。如受伤被俘后夺马逃脱途中“射杀追骑”;家居蓝田“射猎”;打猎中,“射石”,“射虎”,“射猛兽”;平时“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一直到死。还用“光占腾”飞身跃上胡儿马,匈奴称之“飞将军”,“虎腾伤广”,“射阔狭以饮”,这些细节生动展示其名将风采。

3、写李广治军简易,体恤士兵,不爱钱财,是颇受官兵爱戴的将领。

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尤其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们都甘愿在他的麾下。

五、看51页,探讨“斩霸陵尉”,此事件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说明什么? 提示:斩霸陵尉,说明了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的特点。司马迁笔下的李广是一个具有卓

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但他还是有缺点的。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情感载体在写李广,但仍然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由此看出司马迁感情上的爱憎与史实的叙述是极有分寸的。体现这种爱不虚美,恶不毁功的“实录”精神。

六、课堂小结:

总结李广的形象 :

射技高超,打仗勇敢。

仁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烦。

七、当堂检测:总结1——7段文言现象。(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并总结全文。

一、导入新课

二: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8—11节的文意

三:进一步研读探讨这部分写了晚年李广什么样的人生遭际?造成李广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生遭际:

写李广晚年为前将军,跟随卫青攻打匈奴,最后被倾轧逼迫而死。

(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出兵攻打匈奴,李广多次请求参战,汉武帝先是“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说明出战就不顺。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他本为前将军,卫青却要他出东道,又是不顺。而东道回远,失道被责,更是不顺。接二连三的不顺,卫青又逼其对簿,李广乃自刎。)悲剧原因:

汉武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贵戚也借机对他进行排挤。这是人为的悲剧,暴露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摧残,也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同情。所以,明代茅坤说:“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意摹写淋漓,悲咽可涕。”(《史记钞》)

一、三:最后一节,司马迁的是如何评价李广的?

提示:用叙述和比喻评赞李广,表达了对李广的无限景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孔子的话赞扬李广为人能以身作则,强调正人先正己的重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古代广为流传的谚语高度评价李广的品格,赞美他诚实朴直,事事以身先行,因而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崇敬,“至今犹忆李将军”。

四:课堂小结:

1、人物形象:是司马迁笔下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形象。李广有如下优点:其一,射技高超,打仗勇敢。其二,仁爱士卒,不贪钱财。其三,为人简易,号令不烦。生前他受到士卒爱戴;死后,受到天下人的志哀。但实事求是的说,李广还是有缺点的,如杀霸陵尉,暴露了他心胸狭窄的特点。司马迁同情李广,但他只是把这种感情抒发在对李广不公平的遭遇上:痛其立功不得封侯;惜其有才不得施展;悲其年老受辱于刀笔之吏。

2、艺术手法:(1)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通过着力描写一些生动的故事及细节,突出人物形象。如只选择两次有代表性的战斗:一次是遭遇战,二是脱险战,在敌众我寡、紧张惊险的战斗描写中表现了李广惊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略。如对射杀匈奴射雕手,射杀敌军白马将,射退敌人的追骑,误以石为虎而力射没簇,甚至平时还常以射箭与将士赌赛饮酒等这些细节的精心描写,表现李广的善射,生动地展示了这位名将的风采。

(2)用克制、含蓄的叙事笔法,表达深沉、强烈的爱憎感情和自己的主观认识。

如,在“匈奴大入萧关”时,汉文帝可惜李广的生不“遇时”,很有意味,引用其语也包孕对汉文帝时期用人制度的委婉批评。在文章结尾李广“引刀自刭”后,写道:“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这里没有议论,没有抒情,而作者对李广的赞扬、同情、以至悲愤和辛酸,都蕴涵于叙述之中。

(3)用对比烘托方法揭示人物命运,丰富人物形象。

全文在处处写李将军事迹的同时,也记录了他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为了使李广形象富有立体感,文中引用汉文帝的赞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又引用匈奴人所赋予的“飞将军”称号,从侧面烘托表现李广的才干。

(4)语言通俗,极富文采。

通俗是《史记》的语言特点之一。本文写“太史公曰”就引用当时流行的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扬李广,说明他的厚重木讷般的忠实心肠感动了天下人。含义深刻,用语贴切,富有生活气息。又如,写李广与匈奴的遭遇战,因寡不敌众,全军震恐。这时李广镇定自若,号令全军向匈奴军逼近,以示壮胆。“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十六个字,分为四句,两个“前”字,意义不一。第一个“前”字,写口令,概括了李广如雷霆之声的命令,表示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在气势上压倒敌军,争取死里求生。第二个“前”字写进行,表示全军整齐前进的豪壮气势。一个“止”字,显示全军岿然不动的意志。十六个字,长短四句话,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汉军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精神,勾画了一场两军交兵的大场面,真是精妙。

五、当堂检测

总结8—11节文言现象

六、板书设计:

李将军列传

射技高超,打仗勇敢。仁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烦。生前他受到士卒爱戴; 死后,受天下人志哀。

下载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