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单电路》教案——第2课时
《简单电路》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
2.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控制用开关控制电流。4.知道不能用交流电做实验。
教学重点: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教学难点:画简单的电路图。教学方法:演示法
课前准备:灯泡2只、开关2个,导线若干。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电路的基本知识。一个最简单的电路有哪些组成元素?
回答:一节电池(电源)、一个灯泡(用电器)、一节开关、一些导线。
2.谈话: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往往用电路图记录电路的连接情况,在电路图中上述的四种电路元件都有相应的符号表示。请学生画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回忆简单电路组成元素、电路元件符号,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垫。
3.提问:下面请同学们辨别,这样的电路图对吗?
【设计意图】这一课是《简单电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连接电路时,有部分学生不能认识到“连接灯泡的导线应该分别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灯泡才会亮起来。”,一味的都连在负极或者正极。通过改正错误电路图1,那部分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认识,原本了解的学生加强了认识。也通过改正第二幅图,学生清楚了一个安全的电路必须要有开关。
4.交流电释疑
(1)提问:实验时,开关控制灯泡亮和灭,干电池供电。为什么不能使用交流电呢?
(2)回答:实验中使用干电池可保证实验时的安全。
【设计意图】一般情况下,学生不会认识到“使用哪种电源” 的问题,向学生提出,学生产生自然会困惑-“为什么不用交流电呢”,再讨论释疑
二、新授
使用APPP拍照,展示
(二)由串联电路到并联电路
1.谈话:[指着正确的电路图]这个电路图中的灯泡是一只,如果再给你1个灯泡和导线,你想怎么来连接电路?同桌讨论,将设想画在笔记本上。
学生思考时,适当引导: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能否连接两根导线呢?
【设计意图】(1)正确答案揭晓前,一定要给学生时间考虑。即便在此过程中,不能得到正确结果,但是学生只要思考了,便是收获。(2)此环节由串联电路知识渗透到并联电路。学生基本上不能想到并联的方式,在实际授课时,需要适当引导。这样的引导是有效的,部分学生会在这样的启发下,作出大胆的尝试,设计并联电路。
2.请学生将电路图画在黑板上(1)教师适当修改电路图,与学生讨论电路图的可行性,但不给出肯定的答复。
(2)【可选步骤】教师介绍这两幅图分别是串联和并联电路,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3)学生将两种正确画法画在笔记本上。
【设计意图】在说明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时,要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适当介绍,可以不多说,因为超出认知多介绍只能得到反效果。
3.小组实验:请同学们按要求连接电路,通过控制一个开关,使两个灯泡都亮起来。
【设计意图】提问—>思考—>讨论—>黑板展示—>再讨论—>实验,反复讨论修改只是“纸上谈兵”,需要实践的检验。
(三)并联电路拓展
1.谈话:刚才,不管是并联还是串联电路,灯都是同时亮或同时灭。如果想让两盏灯不同时亮、不同时灭,至少还缺少什么电路元件,大家想一想? 回答:1只开关、少导线。【设计意图】:由上一实验入手,提出新要求。“至少”使答案范围缩小,实际操作下来,学生是能想到方法的。
2.谈话:如果老师一共给你1节电池、2只灯泡、2只开关和一些导线。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想一想,这样的电路图应该怎么画?同桌讨论,将设想画在笔记本上。
学生黑板画图。教师小结: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使用并联电路。
3.小组实验:请同学们按要求连接电路,使两个灯泡不同时亮、同时灭。【设计意图】: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两个开关的并联电路已经是很难的问题。作为本课的拓展,旨在锻炼学生思维,拓宽思路。
三、练习画出电路图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电路。简单电路由干电池、导线、开关、灯泡等,开关可以控制电流,实验中不能使用交流电,因为安全是最重要的
五.作业 画出电路图
六、板书
将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特点是: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熄灭„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做并联。
特点是:此电路中有两条支路,电流会分别流过这两条支路中的灯泡。
第二篇:《匆匆》教案(第2课时)
《匆匆》教案设计(2)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1、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①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③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④有感情齐读本段。
2、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①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③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④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3、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①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②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③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④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在 时候,时光又 溜走了。)
4、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①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②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 我能做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③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①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②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出示《明日歌》 ①自读。
②浅谈自己的体会。
2、分发资料学习梁实秋的《时间即生命》,思考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以及在表达的内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课外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4、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断)
五、课外延伸,结合实践。
以“时间”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散文。(体会文章感情,学习散文写法)
【教学反思】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了解作品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而“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围绕重难点,落实教学的实效性,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找准新旧知识的契合点。
二、读写结合:
叶圣淘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怎样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呢?著名作文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因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仿写,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而要真正学会仿写,关键是老师要指导帮助学生品评其中的好词佳句,学习其立意和写作技巧等,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课堂练习中,我让学生将自己说的句子写下来,落实了写。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生本、师生、生生”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佳径。在本堂课中也得到了的体现。
总的来说,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一定要注意拓宽学习资源,让课内外有机的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充满活力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现高效课堂。
第三篇:《中庸》第2课时教案
《中庸》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主要句子。
2.借助译文,了解《中庸》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的大体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感悟文中所讲的中和是天下的根本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能背诵主要句子。
感悟文中所讲的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并能指导自己的行为。【学具、教具准备】
PPT、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听读
1、出示原文,教师范读。
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1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学生听录音。
二、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3、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4、指名学生诵读。
5、学生评议。
三、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运用各种方式练读。(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5、指名读。正音正字,指导语气停顿。
6、全班齐读。
四、检查朗读,感悟文意
1、指名朗读。
2、学生自由说理解。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师出示译文并小结。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6、通过读译文了解其内容,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1、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六、总结背诵
熟读成诵,练习背出韵律、背出感情。
第四篇:第2课时电动势(教案)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2课时 电动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动势的的概念及定义式。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3.通过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电源及电动势概念的理解。4.了解生活中电池,感受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动势的的概念
难点:对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制作成WORD、PPT、FLASH等课件)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要点:电源、恒定电流的概念
(二)新课:
第二节、电动势
(在了解学生自学的基本情况之后,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1.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形成是什么?(自由电子)
2.在外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3.电源是靠什么能力把负极的正电荷不断的搬运到正极以维持外电路中恒定的电流? 结合课本图2.2-1,讲述“非静电力”,利用右图来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能量问题。当水由A池流入B池时,由于重力做功,水的重力势能减少,转化为其他式的能。而又由于A、B之间存在高度差,故欲使水能流回到A池,应克服重力做功,即需要提供一个外力来实现该过程。抽水机就是提供该外力的装置,使水克服重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重力做功、克服重力做功以及重力势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在做此铺垫后,电源中的非静电力的存在及其作用也就易于理解了。
两者相比,重力相当于电场力,重力做功相当于电场力做功,重力势能相当于电势能,抽水机相当于电源。从而引出— 1.电源(更深层的含义)
(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2)非静电力在电源中所起的作用:是把正电荷由负极搬运到正极,同时在该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
【注意】在不同的电源中,是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再与抽水机类比说明:在不同的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不同---引出 2.电动势
(1)定义: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的电荷q的比值叫电源的电动势。(2)定义式:E=W/q(3)单位:伏(V)(4)物理意义: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静电力做功)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电动势越大,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时,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数值就越多。
【注意】① 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电源本身)决定,跟电源的体积、外电路无关。
②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③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电量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3.电源(池)的几个重要参数
①电动势:它取决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②内阻:电源内部的电阻。
③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其单位是:A·h,mA·h.【注意】对同一种电池来说,体积越大,容量越大,内阻越小。让学生看课本的“科学漫步”之“生活中的电池”
穿插典型例题如下:
例1.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这表示(A)
A.电路中每通过1C的电量,电源把1.5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干电池在1s内将1.5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干电池与外电路断开时两极间电势差小于1.5V D.干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电动势为2V的蓄电池强
例2.单位正电荷沿闭合电路移动一周,电源释放的总能量决定于(A)A.电源的电动势 B.通过电源的电流 C.内外电路电阻之和
D.电荷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例3.现在的笔记本电脑都使用了锂电池作为备用电源,有一款笔记本电脑备用电池的电动势为9V,容量是4800mA∙h,正常使用时的电流是1.2A,问:
(1)(2)(3)该电池能支持电脑使用多少时间? 在1h内,非静电力做了多少功?
如果电池的内阻可忽略,那么电池输出的电能是多少?
(1)4h(2)10.8J(3)10.8J
(三)小结与交流:
(1)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2)跟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学完本课时后,对课前自学过程中遗留的问题是否解决了。
四、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电源外部存在着由正极指向负极的电场,内部存在着由负极指向正极的电场。B.在电源的外部负电荷靠电场力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C.在电源的内部正电荷靠非静电力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D.在电池中是化学能转化为电势能
2.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的是
(B).A.电源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的大小 B.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 C.电源单位时间内传送电荷量的多少 D.电流做功的快慢.3.关于电源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会发生改变 B.电源电动势就是接入电源两极间的电压表测量的电压
C.电源电动势表征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与是否接外电路无关 D.电源电动势与电势差是一回事
4.关于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B)A.电源向外提供的电能越多,表明电动势越大
B.电动势表示电源将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时,非静电力做的功 C.在电源内部从正极到负极电势逐渐提高 D.在电源外部从正极到负极电势逐渐提高
5.(课本题)手电筒中的干电池给某小灯泡供电时,电流为0.3A,在某次接通开关的10s 时间内,一节干电池中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5J
五、教学反思
第五篇:《醉翁亭记》精品教案(第2课时)
《醉翁亭记》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文章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2.体会文中“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情诊断 1.齐诵全文。2.听写。
师:上节课,我们被宋朝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醉翁亭记》清新流畅的文字所折服。今天,让我们继续探究文本,感受其精妙的内涵。
【设计意图】夯实基础,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阶段:自主探究(一)理解文意。
1.通读全文后,讨论:全文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学生思考,请两位同学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鼓励、点评、补充。明确:“乐”字。
2.作者围绕“乐”字写了哪些具体的人和事?
讨论后指名试答。教师归纳明确:山间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1)课文中哪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指名朗读相关句子,想象其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是怎样的?
讨论后指名试答。教师激励、点评、补充。明确:
第1段,作者从空间着手,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第2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
/ 6
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真是美不胜收,难怪作者写道:“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会有人来欣赏。课文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的呢?
指名朗读第3段,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之后的情态是怎样的?
讨论后指名试答。教师点评、补充。
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是“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二)探究主旨。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中太守的“醉”呢?朗读第3、4段,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第3、4段,感受作者的情怀。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然后归纳。1.思考:若仅表现山水之乐,第1、2段的山水画似乎已经足矣,那么第3、4段是写什么内容呢?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
明确:我们看第3段共有四句话(一个“也”字算一句),若以一句话为一幅图,我们可命名为:滁人游图、太守宴图、众宾欢图、太守醉图。
2.思考:这几幅图画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怎样的联系呢?(提示:可以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考)
太守周围的人情景物无一不让他愉悦动情,弯腰曲背的老人、天真活泼的儿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气。在他所治理的这一方水土上,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山水之乐,也沉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3.思考:在第4段中,列出了四种“乐”,分别是山林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很显然,文章着意表现的是“太守之乐”。结合全文来看,请你总结他的“乐”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明确:太守的“乐”有目接山水之乐而乐,耳听禽鸟之声而乐,眼见滁州游
/ 6
人之乐而乐。作为被贬至滁州的太守,作者娱情山水排遣内心的郁闷,也得到了山水之乐,更主要的是他所治理的滁州,政事清明和谐,百姓安居乐业,快乐无比,太守自然也就乐得其醉了。他沉醉于景色之乐,更沉醉于与民同乐。“与民同乐”是他的理想,也是他在失意中仍坚守自己的理想之后所得到的心理慰藉。这种“乐”也许并不全为别人知晓,也不需要别人知晓,他能够自得其乐便心满意足了。
(三)梳理结构。
根据以上梳理,你认为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1.文章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提挈全篇,而“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一个“乐”字贯穿全文: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游人乐——禽鸟乐——太守乐。
2.文章讲究结构上的前呼后应:第1段提出太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第3段描写太守在宴席上“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文章一开头,只云醉翁,只说是太守自号,但太守是谁,并不点破,以下几段也只反复用太守作为代称,共用了九个之多,直到最后一句才道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使读者恍然大悟,原来是作者的“夫子自道”。这都增加了本文结构上的妙趣。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此环节,让学生感受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一)赏析美句。
师:《醉翁亭记》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散文,秀丽多姿,富有诗情画意。请大家就课文景物描写的内容,重点诵读,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一下。
课件出示:
示例: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都是一幅山水画。“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奇,迤逦连绵,苍翠欲滴,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有亭踞临泉上。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朝暮变化之美。“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
/ 6
也。”日上东山,阳光奔泻大地。蓊郁的树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释露消,又显出清新翠绿的颜色。而到了傍晚,日下西山,暮霭遍地,岩石穴壑一片昏暗。作者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由于早晚不同,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也有分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根据不同的景象写了相异的境界。
(还有四季变化之美,动静对比之美等。只要选出适当的句子并加以扩充、描绘,教师就要予以充分的肯定。)
(二)体会写作特色。
教师讲评,学生效仿,互相点评,然后归纳总结如下:
1.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按空间顺序,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写享受“山水之乐”的人,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皆可纵情山水。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
2.句式灵活,骈散结合,长短相间,形式和谐,富于变化,节奏明快,易诵易记。
3.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 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文章显得潇洒自如,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
【设计意图】层层深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将结构、内容、情感、语言一一落实,完成本文的学习目标。
第四阶段:检测小结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6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中加线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 B.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醒能述以文者:述说 伛偻提携:扶植,携带
C.泉香而酒洌:清 觥筹交错:酒杯 D.颓然乎其间者:精神不振的样子 临溪而渔:捕钓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欧阳修写的一篇游记,文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秀丽的自然风光,把作者的山水之乐包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给人以美感。B.“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生动地写出游人归去后山林的情景,以“禽鸟之乐”巧妙、自然地引出“乐”,为下文“人之乐”蓄势。C.这篇文章把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2段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D.“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
/ 6
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并无多大关系。
4.本文在语言上以散句为主,又兼有骈句,这样骈散结合,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请你就这一特点,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小结答案: 1.C 2.然而,鸟儿只懂得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们的乐趣;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是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3.D 4.文章在语言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出语自然,无雕琢痕迹,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为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是一篇传唱千古的经典美文。在教授时,教师应立足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品味,在诵读中领悟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手法,在诵读中感悟作品诗一样的语言和画一般的意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阅读——体验——探索”中感受成功的快乐,从而加深对美文的理解,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素养。在分析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多角度地展开思维活动,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这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长足发展。
/ 6